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1)

2017-09-06 13页 doc 28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1)教育的不公平与收入的差距 摘要: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教育不公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首先应把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结合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其次要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尽可能消除教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成因;最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真正发挥改善收入分配的功能。 关键词:教育公平 表现 原因 途径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1)
教育的不公平与收入的差距 摘要: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教育不公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首先应把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结合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其次要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尽可能消除教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成因;最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真正发挥改善收入分配的功能。 关键词:教育公平 现 原因 途径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受教育权利的公平。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其衡量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个教育对象。客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的有形投入上。其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人的发展的公平。即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上的成功,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一种实质性的公平,其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增强;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强,随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深层次的矛盾问也随之而来,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政策逐步形成的是“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严重存在农村学生辍学率、流失率仍然较高。我们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比例情况也做了一些调查: 城乡教育差距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有很大的55 53.9 53.9 53.9 差距 有差距但34 33.3 33.3 87.3 不大 差距很小 13 12.7 12.7 100.0 合计 102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53.9%的人认为城乡教育有很多的差距,33.3%的人认为有差距但不大,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城乡确实存在教育差距。 2、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目前在我国各区域教育间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区域间,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课程设置、高考录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东部地区的学生的教学条件比西部地区好很多。在高考录取方面,例如清华大学投放北京的招生名额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各地清华大学的录取比例和分数线极大悬殊。下图是关于教育的质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的分析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密切相关 42 41.2 41.2 41.2 有很大的联51 50.0 50.0 91.2 系 有联系但不6 5.9 5.9 97.1 密切 没有关系 3 2.9 2.9 100.0 合计 102 100.0 100.0 97.1%的人认为教育的质量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联系, 说明经济的发展程度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一个地区要提高教育其水平,就必须要加大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3.性别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女性教育问题集中在农村的边远贫困地区,主要表现为女童教育不足。在初中生辍学和义务教育后流失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性别差别在城市和高层次的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 4.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比较突出的是“重点学校制度”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在很多地区,政府将多数教育经费投到极少数升学率高的学校,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重点学校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生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广大家长和学生也趋之若鹜。于是出现了“择校热”,高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呈现出不公平现象。下面是收入与额外支出的调查表: 家庭月收入* 求学额外支出 计数 求学额外支出 合计 3万元以3-10万10万元以 没有 下 元 上 家庭月收1000元以下 18 5 2 0 25 入 1000元22 12 2 0 36 -3000元 3000元16 11 0 0 27 -5000元 5000元以上 1 2 7 4 14 合计 57 30 11 4 102 可以从图看的出家庭收入越高,额外教育支出越多 5.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农民、下岗失业者以及进城民工组成。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热”、高收费,学生的家庭背景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机会。一些农村的贫困家庭的儿童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城市中的下岗职工、特困家庭因为无力负担高额的教学费用,只能使孩子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下面是学生因为经济困难或学费高而放弃学业的分析 学费高放弃学业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没有 11 10.8 10.8 10.8 有但不52 51.0 51.0 61.8 多 有且很24 23.5 23.5 85.3 多 没有关15 14.7 14.7 100.0 注 合计 102 100.0 100.0 51%的人认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说明经济状况依然是影响受教育程度的关键因素。 三、收入差距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一是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如贫困家庭的子女与富裕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国当前高校招生并轨后,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负担不起读书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是一个例证。而由于一些热门专业开始征收全额或高额学费,也导致了他们在专业选择上的机会不均等。 二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包括环境和质量等方面) 的不均等。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资源,教育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比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好。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无法享受到学前教育,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远不及城市学校,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国还远没有提供较为广泛地教育机会,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历程依然十分艰巨。而我国目前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乃是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过大差距所导致的人们经济状况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将妨碍教育公平。 首先,过大的收入差距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尽管城乡大部分低收入者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受到生存问题困扰,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现实支付自然被限制在十分狭小地范围,至于就业后的再教育,投资费用更是捉襟见肘。 其次,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导致人们教育背景的差异,从而影响教育公平。收入水平的高低是人们能否享有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享有知识、信息、社会联系等教育背景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教育背景的差异,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子女从小就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占有更多信息和社会关系,从而在教育收益方面也处于优势。面对竞争中的劣势和更低的教育收益率,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使有继续深造的能力,还是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放弃的教育机会轻易为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取得,这为后者进入收入水准较高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打下了基础,反过来又为维护其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提供了便利。 再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也会对教育投资带来消极的影响。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是对社会主义公原则的扭曲和践踏。它使许多人产生了强烈的沮丧心理和对立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是实现。 四、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1、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很低。虽然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但是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及其对教育需求的增长,目前的教育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研讨会暨2009 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公共投入占GDP 的比重只有3%,经过调整后,我国实际的公共教育投入占GDP 的比例仅为2.4%,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就进一步扩大。比如原来只相当于法国的59%,现在相当于法国 的39%;原来相当于德国的79%,现在只相当于德国的44%;相较于美国也从过去的69%下降到现在的50%。通过一些统计上的新发现,指出了我们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应该教育先行,不是说发展阶段低、资源不足就有理由少投入,相反更应该加大投入。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的分析 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密切相关 36 35.3 35.3 35.3 有很大的联42 41.2 41.2 76.5 系 有联系但不23 22.5 22.5 99.0 密切 无关 1 1.0 1.0 100.0 合计 102 100.0 100.0 上表中显示,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有联系,所占比例为99%,说明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显著存在,然而,要想促进教育的公平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 2、教育政策的不公。 首先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使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扩大,多数孩子丧失了接受好的教育的机会。其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各省之间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录取分数高低不一。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之间收取同样的教育费用,这种不公平造成现在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成绩优异、通过平等考试能够升学的孩子因家境困难、学费太高而上不了学,另一部分成绩平平、通过考试升学无望 的学生却可以通过关系或出高额自费费用继续学习。 3、校长和教师素质的影响。 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内部公平的主要因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校长的任职资格、职称、学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校长的任用上还存在着任人唯亲的现象。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育质量的高低,是造成教育内部不公平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下面是对于教育工作者区别对待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现象分析 教师区别对待学生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有且很不公平 37 36.3 36.3 36.3 有但较公平的39 38.2 38.2 74.5 对待 没有 13 12.7 12.7 87.3 没有关注 13 12.7 12.7 100.0 合计 102 100.0 100.0 根据数据显示,74.5%的人认为存在教师区别对待学生的现象,由于学生占调查人数中的比例较高,所以教师区别对待学生更具有可信性。 五、收入对教育的影响 1、过大的收入差距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 尽管城乡大部分低收入者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受到生存问题困扰,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现实支付自然被限制在十分狭小地范围,至于就业后的再教育,投资费用更是捉襟见肘。 2、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导致人们教育背景的差异,从而影响教育公平。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人们能否享有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享有知识、信息、社会联系等教育背景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教育背景的差异,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子女从小就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占有更多信息和社会关系,从而在教育收益方面也处于优势。面对竞争中的劣势和更低的教育收益率,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使有继续深造的能力,还是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放弃的教育机会轻易为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取得,这为后者进入收入水准较高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打下了基础,反过来又为维护其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提供了便利。 3、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也会对教育投资带来消极的影响。 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是对社会主义公原则的扭曲和践踏。它使许多人产生了强烈的沮丧心理和对立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是实现。 六、改进收入差距与教育公平 由于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之间存在着上述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要改善收入分配和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状况,政府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认识并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实现一种良性的互动。 1、把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结合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们在分析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时,往往忽视了二者共同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没有发展,公平也就失去了基础。只有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为收入分配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创造物质条件。收入分配不公和教育不公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 的全面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狭隘意义上的公平,必将阻滞发展,最后也丧失公平。 2、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尽可能消除教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成因。 实践证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确实大大促进了效率的增长。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今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中,存在严重不公平问题。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严重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在贯彻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时,尤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市场秩序,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目前,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焦点是机会的不均等。因此,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整顿不合理收入,严厉打击非法收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地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机会和公平的竞争规则。 (2)利用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要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税种打破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和个人之间收入的过大差别,同时对各种带有垄断性质的经营行业通过特殊行业管理和税收政策,将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3)、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调节分配关系的强有力武器。应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出发,尽快将社会保障面覆盖到不仅包括目前的国有企业职工,还包括集体、私营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等;不仅包括城镇居民,还包括农村居民。应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来重点发展。 (4)扶持和发展中西部地区。 国家应把发展重心向中西部地区推移,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扶持的关键是教育。应从以物质扶持为主转向以智力扶持为主。 3、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真正发挥改善收入分配的功能。 如前所述,绝对公平的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现实条件下通过改革的深化最大程度地去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改善收入分配 不均等状况,反过来又推动更高层次上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1)提高政府财政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教育投入。 教育既是产业,更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政府投资既能推动教育本身的发展又能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不足的最大障碍是政府财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太低。财力虚弱极大削弱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能力。当然,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要靠逐步深化改革来完成。 (2)调节教育资源的流向,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教育。 多年来,我国教育投入不仅严重不足,而且教育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对高等教育投资比例过高,对基础教育投资比例过低,违背了教育资源公平分布的原则。因此,在财力有限的前提下,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应该是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实行平等的完全免费的教育。 (3)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原则,但同时应完善对贫困学生的各项保障制度。 我国教育资源不足,对非义务教育可以收取部分教育成本以弥补财政收支的空虚,但收费标准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奖、贷、勤”制度,建立特困生专项补助基金和学杂费“减、免、缓”制度,以保证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权利的公平。下面是关于奖、助学金对教育公平的作用的分析 奖助学金对教育公平的作用 有效百分累积百分 频率 百分比 比 比 有效 没有作13 12.7 12.7 12.7 用 作用不38 37.3 37.3 50.0 大 作用较44 43.1 43.1 93.1 大 作用很7 6.9 6.9 100.0 大 合计 102 100.0 100.0 有87.3%的人认为奖助学金对教育公平是有作用的,说明在这方面的支出尤为重要所以在现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奖助学金的额度和宽度,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良好的教育。 (4)对贫困地区采取特殊的倾斜政策,增加教育机会,改善教育条件。 近几年,为了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儿童能够接受最低水平的初等教育,发动了“希望工程”,动员社会力量办学,但其根本解决要依靠政府。政府必须首先保证对贫困地区普及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机会,改善教育条件。同时,要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发动、引导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失学问题。否则,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将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 郭喜永,迟长伍.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2] 施祖美.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教育评论,2008(2). [3] 陈凡.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1). [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
本文档为【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