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2017-11-11 5页 doc 17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浅谈中医之神 朱俊卿曲宏达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中医中药 【摘要】中医学所特有的”神学说”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医疗活动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主神明”让我们在不解中帝着 几份好奇,而养生思想中的”养神”更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毕竟生命的质与量是我们无 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何者谓神?它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又是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呢?笔者通过对古今部分文献的初步研究探讨, 从”神”的起泺,重要...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 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浅谈中医之神 朱俊卿曲宏达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中医中药 【摘要】中医学所特有的”神学说”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医疗活动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主神明”让我们在不解中帝着 几份好奇,而养生思想中的”养神”更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毕竟生命的质与量是我们无 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何者谓神?它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又是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呢?笔者通过对古今部分文献的初步研究探讨, 从”神”的起泺,重要作用,与中医五脏 的关系以及养生等几个方面来浅谈中医学的”神”学说. 【关键词l神心神形神养神养生 【中图分类号lR242【文献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9)06(a)-0ll4-01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神的概念有着其广泛而复杂的 意蕴.据考证,”神”字的本义是指北斗的斗柄,是古人利用”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方法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察而造出 的字.从医学角度,特别是中医学角度出发,”神”在人的生命活动 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所谓的”得神则昌,失神则亡”(《素问? 移精变气论》),作为与人生命活动现象密切相关的神,其内涵有广 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讲,神是人生命现象的总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主宰及生命力的外在现;狭义讲,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 感活动等,可见神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被感知的一种功能或 各得其养 外在表现,正如《苟子-天论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那么如此微妙之神又来 源干何处呢?《灵枢?本神》日:”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易》日:”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之谓也”,《类经?脏象类日:”周 子日:’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 成”.可见神之物质基础在于精,此外,在生命之神产生后还需后天 水谷精微的濡养方能表现为”得神.具体到中医藏象理论中,”心 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生之本,神 之变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 舍”(灵枢?邪客》),我们不难看出神藏于心,由心所主.由于中医 所讲的五脏之”畦”并不仅仅是解剖学上的有形之脏,更重要的是 一 个功能性的结构体,是一个以相关组织形态为基础并包括其功能 在内的系统.就心主神明这一功能讲,它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其 一 是,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在人的脏腑组织中处 千主导地位,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日:”主明则下安”,”主不明 十二官危”.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亦讲:”心不明则神无所 主而脏腑相使之道闭塞不通,故君主而下,无不失职,所以十二畦皆 危,而不免于殃也”,”心为五脏之君主,心病则五脏应之”.其二是,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是由五脏共同完成的,而其主在于心神,如 《灵枢?本神》日:”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 谓之志,因志而存变滑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 智”.此外,在中医诊断时,中医四诊之首为望诊,而望诊首先就是 望神,因为观察病人的心神可以了解其脏腑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 的轻重以及病之预后.可见人之神气的盛衰实质是其生死的预兆, 正所谓”得神则昌,失神则亡”.而且不仅在诊疗过程中,就是在未 病先防的养生领域”神”也倍受历代养生家的重视和青睐.养生 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养神更是养生思想的精髓与灵魂,正所谓 “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键”(类 经-摄生类),又有,”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114中外医疗CHINAFOREIGNMEDICALTREATMENT 来?……是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 问?上古天真论》)可见,通过养神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是?内 经养生思想中描绘最为浓重的一笔之一. 积精全神,形神合一以养生:所谓”形”在中医基础理论来 讲不仅包括视而可见的五脏六腑,脉骨筋皮肌等,而且还包括中 医所特有的精,气等概念.就形神关系来讲:首先,神本于形,形 为神之载体,形存则神在,形亡则神亦亡.如素问?上古天真 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神由先天之精生成后亦需要后天 之精的滋润亦可知神依赖于形.其次,神可反作用于形,如《类 经》日:”神虽由精气化生,但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又在吾 之心神”.至此,不难看出古人曾用的养生方法.调节情致,静 养心神以养生:情志,即七情五志,五志分属五脏而统于心,七情 归于五脏则被概括为五志.心神对情志具有支配调节作用,当外 界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体时,心神受之,并通过调节作用干五脏产 生相应的情志变化以应急,若心神不能承受刺激而调节作用失调 时可导致七情失常而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并产生各种疾病, 即心动于内则五脏应之并现”情”于外.同样,静养心神之”静” 就要求人们保持愉快豁达,清心寡欲,”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 之而不怒”的心境,诚如素问?痹论》日:”静则神藏,躁则消 亡”.所以,精神内守才能神静气爽,延年益寿. 结语:通过对以《内经为主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人的生命 之”神”在指导中医医疗实践和养生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 所特有的”神学说”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医疗和养生 保健道路上走过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并至今还绽放着生生不息 的生命力,让我们好好继承并发扬这流传几千年的中华精髓吧! 参考文献 [1】王进,论心”主藏神”与脑为”元神之府”相关性【J】.中医药 信息,2005,22(5). [2】刘淑兰,祝仁超.?内经》养生思想初探【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 (1). 【3】【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l997:3,36. 【4]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8, l84. 【5】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183,2】O. 【6】张伯华,中医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58,92 【收稿日期】2009—03--10
/
本文档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浅谈中医之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