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

2017-12-19 44页 doc 77KB 1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黄连类方一、清热泻火解毒 1、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0克 黄连黄芩各5克 【功用】泻火解毒,燥湿泄热。 【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要点】面赤心烦、口渴饮冷、便秘溲赤、舌红苔燥、脉数洪大。 【...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黄连类方一、清热泻火解毒 1、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0克 黄连黄芩各5克 【功用】泻火解毒,燥湿泄热。 【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要点】面赤心烦、口渴饮冷、便秘溲赤、舌红苔燥、脉数洪大。 【刘渡舟教授总结泻心汤用法】 一治涌疝:涌疝热证也,热结而大小便不通,下无出路而上涌。(火热内结,大小便不通) 二治心下热痞。 三治心之阴气不足,阳气有余之吐衄。 四治三焦积热,按上中下分部所出现的各种火热之证。 五治“火中”动风动痰之证。 附: 火中:七情过极, 五志之火内发; 或日嗜肥甘, 纵情酒色, 阴气先伤, 阳气独盛。 阳气化火, 上冲头目, 使人昏倒, 肢体不用, 或半身不遂。 症见面色潮红, 头目眩晕, 神烦体躁, 难以入寐, 血压升高, 卒倒无知, 心神昏冒, 筋骨不用。 小便赤短, 大便秘结。 脉来洪大, 舌质红绛, 苔黄而干。 治法:泻火清热坚阴,逐瘀活血熄风。 方药: 泻心汤:大便秘结不通。 黄连解毒汤:大便不燥,小便赤涩不利。 黄连阿胶汤:烦躁难眠,舌红少津。 动痰:合指迷茯苓丸加竹沥、姜汁、天竺黄。 动风:合羚羊钩藤汤(羚羊角、钩藤) 痰火攻心(痰迷心窍):神昏、言蹇、脉滑数、舌苔厚腻。加用安宫牛黄丸。 2、黄连解毒汤 【出处】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 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 栀子(9克) 【趣记】黄连解毒,志连百禽。志(栀子),连(黄连),百(黄柏),禽(黄芩)。 黄连解毒汤.栀子和三黄.(黄芩.黄连.黄柏)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要点】本方泻火解毒之力颇强,临证运用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3、栀子金花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人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 4、普济消毒饮 【出处】《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15克) 黄连(15克) 陈皮(6克) 甘草(6克) 玄参(6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连翘(3克)板蓝根(3克) 马勃(3克)牛蒡子(3克) 薄荷(3克) 僵蚕(2克) 升麻(2克) 【趣记】普及消毒, 芩恋皮草选柴根,敲板骂牛不产生。 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方歌】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要点】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头面红肿灼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5、清营汤 【出处】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黄(15克) 元参(9克) 竹叶心(3克) 麦冬(9克)丹参(6克) 黄连(5克) 银花(9克) 连翘(6克) 【方歌】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1)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2)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人营分者。) 【要点】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6、泻心导赤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组成】生地 木通 黄连 甘草梢 【功用】泻心脾积热, 【主治】心脾积热上发,口舌疮赤糜烂。 二、泻火养阴 1、黄连阿胶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功效】育阴清热、滋阴降火。 【主治】滋阴降火安神。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者。 2、当归六黄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来源】《兰室秘藏》 【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分,黄芪加倍。 【歌诀】 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固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要点】本方是治疗阴虚火旺盗汗之常用方。临证应用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3、连梅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组成】云连6克 乌梅(去核)9克 麦冬(连心)9克 生地9克 阿胶6克 【功用】清心泻火,滋肾养液。 【主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 【配方思想】酸甘化阴,苦味坚阴。 4、清胃散 【出处】《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6克)当归身(6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升麻(9克)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三、清热燥湿 1、葛根芩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趣记】葛根芩连草,清理又解表 【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要点】身热下利,苔黄,脉数。 2、白头翁汤 【来源】《伤寒论》。【组成】 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 黄连(6克)秦皮(12克) 【方组趣味记忆】 白头翁练百琴。 解:白头翁(白头翁),练(黄连),百(黄柏),琴(秦皮)。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3、芍药汤 【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芍药(30克) 当归(15克) 黄连(15克) 槟榔(6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 大黄(9克) 黄芩(15克)肉桂(5克) 【方组趣味记忆】将军要秦香莲当兵炒肉。 解:将军(大黄被称为将军),要(芍药),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秦(黄芩),香(木香),莲(黄连),当(当归),兵(槟榔),炒(甘草),肉(官桂,即肉桂)。 【功用】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 4、昌阳泻心汤 【来源】《霍乱论》卷四。 【组成】石菖蒲1钱,黄芩(酒炒)1钱,制半夏1钱,川连(姜汁炒)5-6分,苏叶3-4分,制厚朴8分,鲜竹茹2钱,枇杷叶(刷)2钱,芦根1两。 【功效】 【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 5、王氏连朴饮 【出处】 《霍乱论》 【组成】 制厚朴 二钱[6g] 川连 姜汁炒 石菖蒲、制半夏 各一钱[各3g] 香豉 炒 焦栀 各三钱[各9g] 芦根二两[60g] 【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功用】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等。 【要点】具有辛开苦泄、升清降浊之特点,使湿热一除,脾胃即和,则吐泻立止。 (1)此乃湿热霍乱之主方。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亦可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 (2)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宜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3)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属湿热并重者。 6、苏叶黄连汤 【来源】《湿热病篇》。 【组成】川连0.9,1.2克 苏叶0.6,0.9克 【功用】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湿热症,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 四、清化热痰 1、小陷胸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 栝楼实(大者)30克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成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要点】 2、黄连温胆汤 【来源】《六因条辨》卷上。 【组成】温胆汤加黄连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川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 【功效】清热燥湿 理气化痰 和胃利胆 【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五、寒热错杂 1、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方组趣味记忆】姜贵人与黄老早下。解:姜指干姜,贵指桂枝,人指人参,与虚字,黄指黄连,老为甘草,枣为大枣,下为半夏。 【汤头歌诀】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炙) 干姜9克 桂枝9克(去皮) 人参6克 半夏6克(洗) 大枣 【组成】黄连9克 甘草9克 12枚(擘)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要点】 2、半夏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半夏(12克) 黄芩(6克) 干姜(9克) 人参(9克) 炙甘草(9克) 黄连 大枣(4枚) (3克) 【歌诀】半夏泻心参芩连,干姜草枣一并添;寒热互结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3、附子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 【功效】温经回阳,扶阳固表,泄热消痞。 【主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脉沉者。 4、干姜芩连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功效】 【主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人则吐。 5、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方歌】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组成】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功效】温脏驱蛔。 【主治】适应于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吐蛔,时发时止,或久利不止。主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6、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 黄连(180克) 吴茱萸(30克)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要点】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附: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 左金丸中的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 戊己丸中的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 香连丸中的连、萸同炒后去吴荣英,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7、交泰丸 【来源】《韩氏医通》卷下。 【组成】生川连15克 肉桂心1.5克 【用法】上二味,研细,白蜜为丸。每服1.5,2.5克,空腹时用淡盐汤下。 【功用】交通心肾,清火安神。 【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 8、连理汤 【来源】《证因脉治》 【组成】理中汤加黄连 【功用】温中祛寒,兼清郁热。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酸水,苔白舌边红者。 黄芩类方 1、黄芩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大枣12枚 【功效】清泄少阳胆火。 【主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芩9克 芍药6克 甘草6克(炙) 大枣12枚(擘) 半夏6克(洗) 生姜4(5克(切。一方9克) 【功效】泄热止痢,和胃止呕。 【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而兼呕者。 3、葛根芩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4、清空膏 【来源】《兰室秘藏》 【组成】川芎15克 柴胡21克 炙甘草45克 黄连(炒) 防风 羌活各30克 黄芩90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 【功效】 【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退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 痰病证治 学习《中医内科学》摘录。 痰病证治 一、风痰 1、犯肺作咳:咳声重浊,喉痒作咳;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痰闭阻,痫证:眩晕,胸闷,痰多,舌淡苔腻,脉弦滑有力;涤痰熄风镇痫;定痫丸。 二、湿痰 1、痰湿蕴肺:咳喘,痰粘稠难咯,胸闷,痰出则咳喘、胸闷减轻;燥湿化痰,宣肺止咳平喘;麻杏苡甘汤+三子养亲汤。 2、痰浊闭阻心脉:胸痹心痛,胸闷重而心痛轻,倦怠乏力,天阴气冷加重,苔白腻,脉滑;通阳散结,豁痰宽胸;栝楼薤白半夏汤,如痰浊闭阻心脉,卒然剧痛,则用苏合香丸温通止痛。 3、痰浊上蒙清窍:眩晕,头痛,胸闷,呕吐痰涎,苔腻脉滑;祛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 4、痰浊蒙蔽清窍(阴闭),中风中脏腑: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或四肢厥逆,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无力;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涤痰汤+苏合香丸,或参附汤+安宫牛黄丸。 5、痰浊蒙窍,痴呆:智力减退,表情呆滞,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纳呆倦怠,头重如裹,舌淡苔腻,脉滑;温补脾肾,豁痰开窍;洗心汤。 6、痰浊蒙蔽清窍,阴痫:发作则面色晦暗,手足清冷,昏愦,抽搐,口吐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开窍醒神,温化痰涎;五生饮。 7、痰湿中阻,痞证:脘腹痞满,头重如裹,身重肢倦,呕心呕吐,苔腻;燥湿化痰,和中消痞;半夏泻心汤,或旋复代赭石汤,或平胃散+二陈汤。 8、痰浊中阻,呕吐:呕吐稀涎,呕而肠鸣,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化痰和胃降逆;小半夏汤,或加茯苓。 9、痰厥:痰热昏厥,喉有痰声,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行气豁痰;导痰汤。 三、寒痰 1、寒痰沉肺:咳、喘、哮,胸闷如窒,痰白难咯,天冷遇寒而发,渴喜热饮,苔白腻;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止哮;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或麻辛附子二陈汤。 2、寒痰上犯清窍:眩晕;温化寒痰;苓桂术甘汤+泽泻汤。 四、热痰(火痰) 1、痰热郁肺:咳、喘、哮喘,咳嗽气促,痰多黄稠难咯,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口渴身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或定喘汤,或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2、痰热瘀毒阻肺:肺痈成痈期,壮热汗出,烦躁气急,胸痛,咳吐黄绿腥臭痰,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痰,消瘀解毒;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痰火扰心:心悸怔忡、失眠,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4、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失语,偏身麻木,腹满便秘,舌红苔腻,脉弦滑有力;通腑化痰通络;星蒌承气汤。 5、痰热闭窍(阳闭),中风中脏腑: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拘急,身热,烦躁,抽搐,舌质红降,苔黄干腻,脉弦滑数;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牛黄承气汤)。 6、痰火上扰,阳痫: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目赤,舌红苔腻,脉弦滑数;开窍醒神,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定痫丸。 7、痰热上扰心神,癫证:烦躁不安,失眠易惊,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痰,开窍醒神;黄连温胆汤+白金丸。 8、痰火扰神,狂证:急躁易怒,头痛失眠,面红目赤,谩骂嚎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毁物伤人,力气逾常,不食不眠,溺赤便结,舌红苔燥,脉弦大,滑数有力;清热泻火,涤痰醒神;礞石滚痰丸+安宫牛黄丸。 五、燥痰 1、燥痰犯肺:咳、哮、喘,痰少质粘,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养阴清热,敛肺化痰;麦门冬汤。 六、虚痰 1、脾虚生痰,痰浊蕴肺:哮喘缓解期,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健脾化痰;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七、气痰 1、痰气郁结,癫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不语,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苔腻脉弦滑;理气解郁,化痰醒神;导痰汤,或四七汤。 2、梅核气: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抑郁太息,苔白腻,脉弦滑;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3、痰气郁结,瘿病: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胸闷太息,胸胁胀痛,苔薄白,脉弦;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八、痰瘀 1、痰瘀阻肺,肺胀:咳喘痰鸣,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窒,唇甲紫绀,舌质紫黯,苔腻脉弦滑;涤痰祛瘀,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茯苓丸。 2、痰瘀阻络,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失语,偏身麻木,舌质暗淡,苔腻脉滑;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桃红四物汤+涤痰汤,或化痰通络汤。 3、痰瘀扰神,癫、狂、痫: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苔腻,脉弦滑;豁痰化瘀,开窍醒神;癫狂梦醒汤+白金丸。 4、痰瘀互结,瘿病: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苔薄腻脉弦;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九、痰积 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痰:是由水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粘稠。 痰证:痰浊停阻于脏器组织之间,或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全身而表现的证候。 分类: 广义、狭义 有形之痰(实质性痰浊)、无形之痰(只见其症,不见其形,易扰神明,以苔腻脉滑为特征) 成因: 1、气虚,推动无力,津液留滞为痰。 2、阳虚,气化不行,水泛为痰。 3、阴虚,津液粘稠,水沸为痰。 4、气郁,津液凝结生痰。(关幼波:痰浊凝滞与肝气的舒畅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5、火热,炼津生痰。 肾为痰之本: 张景岳:“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 《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肾的开阖不利,水湿停聚,聚而为痰;如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即所谓“火不生土”,致使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聚而为痰”。(肾阳虚衰,水湿津液难于气化,聚而为痰) 痰病八症:咳、喘、悸、眩、呕、满、肿、痛。 痰证聚方 一、风痰 1、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百部(蒸), 白前(蒸),各1kg(各二斤);甘草(炒)375g(十二两); 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2、定痫丸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天麻10 川贝9 法夏8 云苓10 茯神9 胆南星8 石菖蒲6 全蝎(去尾)3.5 僵蚕6 琥珀粉1.5 灯芯草2 陈皮5 远志(去心)6 丹参15 麦冬12 朱砂粉(水飞)2 竹沥(1杯) 姜汁(1杯) 【功效】涤痰熄风。 【主治]】痰热痫证。证见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则抽搐,目斜口歪,痰涎直流,叫喊作声。亦可用于治疗癫狂。 【方歌]】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菖蒲夏,胆星蝎蚕草竹沥,姜汁琥珀与朱砂。 3、 牵正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功效】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4、玉真散 【来源】《外科正宗》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 【要点】本方祛风化痰之功较强,而解痉稍逊,临床每与止痉散合用,以增加解痉之效。 【歌诀】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反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5、白金丸 【来源】《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 【组成】白矾(研细) 川郁金(研细)各等分 【功效】豁痰,散结,通窍,清心,安神。 【主治】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 6、三生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南星(生用)30克 木香7.5克 川乌(生,去皮) 附子(生,去皮)各15克 【功效】祛风涤痰,通络开窍。 【主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 7、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组成】半夏(制)4.5克 白术(炒)6克 天麻4.5克 【功效】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主治】脾胃气虚,痰涎内停,虚风上搅,痰饮上逆,痰厥头痛者,胸隔多痰,动则眩晕。恶心呕吐。 8、旋覆代赭石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 【功效】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主治】胃虚痰阻,肝胃气逆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也可用于肝胃不和之眩晕,高血压。 二、湿痰 1、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2、 温胆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茯苓一两半(45g)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3、 导痰汤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半夏6克,橘红3克, 茯苓3克, 枳实3克(麸炒), 南星3克, 甘草1.5克,生姜。 【功效】燥湿豁痰,行气开郁。 【主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漱,涤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少思。 4、 涤痰汤 【来源】《奇效良方》卷一。 【组成】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 【功效】豁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5、 指迷茯苓丸 【来源】《是斋百一选方》引《全生指迷》 【组成】半夏(制,二两)茯苓(一两)风化硝(二钱半)枳壳(五钱)上四味,姜汁糊为丸。 【功效】燥湿和中,化痰通络。 【主治】用于痰饮留伏,筋络挛急,臂痛难举。 6、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功效】和胄降逆,消痰蠲饮。 【主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 7、麻杏苡甘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 杏仁、 甘草、 薏苡仁。 【功效】解表祛湿化痰。 【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和痰湿阻肺证。 8、瓜蒌薤白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功效】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方歌】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主治】痰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三、寒痰 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1、 苓 【来源】《金匮要略》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组成】茯苓12克 甘草6克 干姜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半夏9克 杏仁6克 【功效】温肺化饮。 【主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2、 三子养亲汤 【来源】《韩氏医通》 【组成】莱菔子 白芥子 苏子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除经络之痰) 3、附子粳米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功效】温阳化痰。 【主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与半夏同用,温阳化痰之祖方。 4、洗心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组成】人参30克 茯神30克 半夏15克 陈皮9克 神曲9克 甘草3克 附子3克 菖蒲3克 生枣仁30克 【功用】化痰开窍,通阳扶正。 【主治】脾肾阳虚,痰浊壅积,致患呆病,终日不言不语,不思饮食,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者。 5、射干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射干9克(三两); 麻黄9克(四两); 生姜9克(四两); 细辛3克(三两); 紫菀6克(三两);款冬花6克(三两); 大枣3枚(七枚); 半夏9克(半升);五味子3克(半升)。 【方歌】1、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2、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功效】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或腻,脉弦紧或沉紧。 6、小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痰。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比较】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两方同属解表化饮方剂,但前方主治风寒表证较轻,证属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者,故于小青龙汤基础上减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干、冬花、紫菀等药。可见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小青龙汤治表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干麻黄汤则治里为主,下气平喘之功强。 7、苓桂术甘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白术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 【功效】温阳化痰,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四、热痰(火痰) 1、 小陷胸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 栝楼实(大者)30克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成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2、越婢加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大枣15枚 甘草6克 半夏9克 【功效】宣肺泄热,化痰平喘。 【主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3、清气化痰丸 【来源】《医方考》 【组成】陈皮(去白)、瓜蒌仁(去油)、黄芩(酒炒)、茯苓、枳实(麸炒)、杏仁(去皮尖)各一两,胆南星、半夏(制)各一两半。生姜汁为丸服。 【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桑白皮汤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组成】桑白皮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2.4克 【功用】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方歌】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 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5、定喘汤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苏子、款冬花、白果、甘草 【功效】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症。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6、陷胸承气汤 【来源】《通俗伤寒论》 【组成】大黄、黄连、半夏、瓜蒌、枳实、芒硝。 【功效】通腑泻热化痰。 【主治】痰火内伏之胸膈满闷,神昏谵语,腹满便闭。 7、星蒌承气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来源】王永炎方 【组成】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 【功效】通里攻下,化痰通腑。 【主治】中风病痰热腑实证。 8、宣白承气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 杏仁粉6克 栝楼皮4.5克 【功效】清肺定喘,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 9、竹沥达痰丸 【来源】《沈氏尊生书》 【组成】黄芩、半夏(制)、大黄(酒制)、 橘红、 甘草、沉香、礞石、朴硝、姜汁、竹沥。 【功效】豁除顽痰,清火顺气。 【主治】用于痰热上壅,咳喘痰多,大便干燥,顽痰胶结,烦闷癫狂。 10、竹沥汤 【来源】《成方切用》 【组成】竹沥、生葛根汁、生姜汁 【功效】清化热痰。 【主治】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口不能言。 11、 礞石滚痰丸 【来源】《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组成】青礞石 (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降火逐痰。 【主治】用于实热顽痰证。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胸腕痞闷,或眩晕耳鸣,或不寐,或奇怪之梦,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而厚,脉滑数而有力。 12、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千金苇茎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苇茎(锉)30克 薏苡仁15克 桃仁50枚(去尖、皮、双仁者)瓜瓣15克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肌肤甲错,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现用于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百日咳等属于肺热者。 如金解毒散 【来源】《痈疽神秘验方》。 【别名】 如金解毒汤 【组成】 桔梗6g,甘草9g,黄连4g(炒),黄芩4g(炒),黄柏4g(炒),山栀(炒)4g。 【功效】 降火解毒。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主治】 肺痈。发热烦渴,脉洪大。 五、燥痰 1、贝母瓜蒌散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一钱五分,栝蒌一钱,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临床应用以咳嗽呛急,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辨证要点。 【歌诀】贝母瓜蒌散茯苓,陈皮桔梗花粉增,咳嗽咽干痰难咯,润燥化痰病自清。 2、消瘰丸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玄参、贝母、牡蛎。 【功效】滋阴降火,化痰软坚。 【主治】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之瘰疬、痰核。 3、 半贝丸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生半夏 生川贝各9克 【功用】截疟。(润燥化痰) 【主治】疟疾,风痰暑湿疟疾,咳嗽多痰,饮食无味,痫眩。 4、麦门冬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 【功效】清养肺胃,化痰降逆。 【主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 【歌诀】麦门冬汤用人参,甘枣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宗。 六、气痰 1、半夏厚朴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歌诀】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要点】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四海舒郁丸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八。 【组成】青木香15克 陈皮 海蛤粉各9克 海带 海藻 昆布 海螵蛸各60克(俱用滚水泡去盐) 【功效】行气化痰,散结消瘿。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主治】肝脾气郁,致患气瘿,结喉之间,气结如胞,随喜怒消长,甚则妨碍饮食。 七、痰瘀 1、化痰通络汤 【来源】 【组成】法半夏(10g)、橘红(10g)、枳壳(10g)、川芎(10g)、红花(10g)、远志(10g)、石菖蒲(10g)、茯神(15g)、党参(15g)、丹参(15g)、炙甘草(10g)。 【功效】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内阻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形体肥胖、身重乏力、纳呆、苔厚腻、脉弦滑。 【歌诀】化痰通络夏橘红、枳芎红草远志停、菖蒲茯神党丹参、化痰祛湿血脉行。 2、桂枝茯苓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 【功效】活血化淤,化痰消块。 【主治】淤血留结胞宫。 ? 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 ? 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本方祛淤消。 ? 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 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包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方歌】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 3、癫狂梦醒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24克 柴胡9克 香附6克 木通9克 赤芍9克 半夏6克 腹皮9克 青皮6克 陈皮9克 桑皮9克 苏子12克(研)甘草15克 【功效】豁痰化瘀,开窍醒神。 【主治】癫痫。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者。 4、海藻玉壶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海藻 贝母 陈皮 昆布 青皮 川芎 当归 连翘 半夏 甘草节 独活各3克 海带1.5克 【功效】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滋阴泻火。 【主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膜炎,乳腺增生,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多发性疖病等。 八、虚痰 1、 大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9克(洗,完用) 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功效】补中降逆。 【主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2、 金水六君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当归6克 熟地9,15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功效】养阴化痰。 【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3、 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4、 枕中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 【组成】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 【功效】滋阴安神,祛痰利窍。 【主治】心肾阴虚,痰浊扰心,症见健忘多梦,心悸怔忡,头晕失眠,遗精盗汗 5、 定志丸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 【组成】远志、石菖蒲、人参、茯苓 【功效】益气安神,祛痰利窍。 【主治】心神虚怯,痰浊扰心,神思不安,心悸健忘,眩晕失眠。 6、六君子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五。 【组成】人参(去芦) 甘草(炙)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陈皮 半夏各等分 【功效】健脾补气,和中化痰。 【主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治痰类聚方 一、燥湿化痰 1、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2、 温胆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茯苓一两半(45g)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3、 导痰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半夏6克,橘红3克, 茯苓3克, 枳实3克(麸炒), 南星3克, 甘草1.5克,生姜。 【功效】燥湿豁痰,行气开郁。 【主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漱,涤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少思。 4、 涤痰汤 【来源】《奇效良方》卷一。 【组成】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 【功效】豁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5、 指迷茯苓丸 【来源】《是斋百一选方》引《全生指迷》 【组成】半夏(制,二两)茯苓(一两)风化硝(二钱半)枳壳(五钱)上四味,姜汁糊为丸。 【功效】燥湿和中,化痰通络。 【主治】用于痰饮留伏,筋络挛急,臂痛难举。 6、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功效】和胄降逆,消痰蠲饮。 【主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 二、清热化痰 1、 小陷胸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 栝楼实(大者)30克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成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2、 清气化痰丸 【来源】《医方考》 【组成】陈皮(去白)、瓜蒌仁(去油)、黄芩(酒炒)、茯苓、枳实(麸炒)、杏仁(去皮尖)各一两,胆南星、半夏(制)各一两半。生姜汁为丸服。 【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礞石滚痰丸 【来源】《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组成】青礞石 (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降火逐痰。 【主治】用于实热顽痰证。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胸腕痞闷,或眩晕耳鸣,或不寐,或奇怪之梦,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而厚,脉滑数而有力。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4、竹沥达痰丸 【来源】《沈氏尊生书》 【组成】黄芩、半夏(制)、大黄(酒制)、 橘红、 甘草、沉香、礞石、朴硝、姜汁、竹沥。 【功效】豁除顽痰,清火顺气。 【主治】用于痰热上壅,咳喘痰多,大便干燥,顽痰胶结,烦闷癫狂。 5、竹沥汤 【来源】《成方切用》 【组成】竹沥、生葛根汁、生姜汁 【功效】清化热痰。 【主治】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口不能言。 6、宣白承气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栝楼皮4.5克 【组成】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 杏仁粉6克 【功效】清肺定喘,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 7、星蒌承气汤 【来源】王永炎方 【组成】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 【功效】通里攻下,化痰通腑。 【主治】中风病痰热腑实证。 8、陷胸承气汤 【来源】《通俗伤寒论》 【组成】大黄、黄连、半夏、瓜蒌、枳实、芒硝。 【功效】通腑泻热化痰。 【主治】痰火内伏之胸膈满闷,神昏谵语,腹满便闭。 9、桑白皮汤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组成】桑白皮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2.4克 【功用】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方歌】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 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10、定喘汤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苏子、款冬花、白果、甘草 【功效】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症。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11、越婢加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大枣15枚 甘草6克 半夏9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效】宣肺泄热,化痰平喘。 【主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三、温化寒痰 1、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12克 甘草6克 干姜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半夏9克 杏仁6克 【功效】温肺化饮。 【主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2、 三子养亲汤 【来源】《韩氏医通》 【组成】莱菔子 白芥子 苏子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除经络之痰) 3、阳和汤 【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一两(30-4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5g)麻黄五分(2-3g)鹿角胶三钱(10-15g)白芥子二钱(6-10g) 姜炭五分(2-3g) 生甘草一钱(3-5g) 【功效】温阳补血,化痰通络。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迟者。 【歌诀】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四、润燥化痰 1、贝母瓜蒌散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一钱五分,栝蒌一钱,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临床应用以咳嗽呛急,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辨证要点。 【歌诀】贝母瓜蒌散茯苓,陈皮桔梗花粉增,咳嗽咽干痰难咯,润燥化痰病自清。 2、消瘰丸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玄参、贝母、牡蛎。 【功效】滋阴降火,化痰软坚。 【主治】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之瘰疬、痰核。 3、 半贝丸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生半夏 生川贝各9克 【功用】截疟。 【主治】疟疾,风痰暑湿疟疾,咳嗽多痰,饮食无味,痫眩。 五、理气化痰 1、半夏厚朴汤 【来源】《金匮要略》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歌诀】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要点】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六、化痰熄风 1、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4.5克 白术(炒)6克 天麻4.5克 【组成】半夏(制 【功效】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主治】脾胃气虚,痰涎内停,虚风上搅,痰饮上逆,痰厥头痛者,胸隔多痰,动则眩晕。恶心呕吐。 2、 旋覆代赭石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 【功效】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主治】胃虚痰阻,肝胃气逆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七、搜风逐痰 1、 牵正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功效】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2、 玉真散 【来源】《外科正宗》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 【要点】本方祛风化痰之功较强,而解痉稍逊,临床每与止痉散合用,以增加解痉之效。 【歌诀】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反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3、白金丸 【来源】《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 【组成】白矾(研细) 川郁金(研细)各等分 【功效】豁痰,散结,通窍,清心,安神。 【主治】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 4、三生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南星(生用)30克 木香7.5克 川乌(生,去皮) 附子(生,去皮)各15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效】祛风涤痰,通络开窍。 【主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 八、补虚治痰 1、 大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9克(洗,完用) 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功效】补中降逆。 【主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2、 金水六君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熟地9,15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组成】当归6克 【功效】养阴化痰。 【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3、 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4、 枕中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 【组成】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 【功效】滋阴安神,祛痰利窍。 【主治】心肾阴虚,痰浊扰心,症见健忘多梦,心悸怔忡,头晕失眠,遗精盗汗 5、 定志丸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 【组成】远志、石菖蒲、人参、茯苓 【功效】益气安神,祛痰利窍。 【主治】心神虚怯,痰浊扰心,神思不安,心悸健忘,眩晕失眠。 6、洗心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组成】人参30克 茯神30克 半夏15克 陈皮9克 神曲9克 甘草3克 附子3克 菖蒲3克 生枣仁30克 【功用】化痰开窍,通阳扶正。 【主治】肝郁气滞,痰浊壅积,致患呆病,终日不言不语,不思饮食,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者。 九、化痰逐瘀 1、化痰通络汤 【来源】 【组成】法半夏(10g)、橘红(10g)、枳壳(10g)、川芎(10g)、红花(10g)、远志(10g)、 石菖蒲(10g)、茯神(15g)、党参(15g)、丹参(15g)、炙甘草(10g)。 【功效】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内阻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形体肥胖、身重乏力、纳呆、苔厚腻、脉弦滑。 【歌诀】化痰通络夏橘红、枳芎红草远志停、菖蒲茯神党丹参、化痰祛湿血脉行。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
本文档为【黄连类方,黄芩类方,痰病证治,痰证聚方,治痰类聚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