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2017-09-21 5页 doc 16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 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 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 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 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
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 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 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 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 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 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 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 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 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 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 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 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 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 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 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 运动”或“敲打诗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 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 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 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 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 (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 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 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 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 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 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 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 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 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 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 “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 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 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 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 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 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 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 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 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 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 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 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时又在语言和 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 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 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 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
本文档为【百科知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