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2017-09-21 15页 doc 34KB 1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甘肃省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4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2号),结合我省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建设规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原则 (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二)立足当前,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 甘肃省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4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2号),结合我省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建设规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原则 (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二)立足当前,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三)技术成熟,互联互通 充分考虑远程医疗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扩展,易升级。 (四)保障安全,注重实用 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医疗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以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和以部属(管)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实现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 (二)具体目标 1.建设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以各个省3甲级医院为依托建立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下称基层省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相应软硬件设备,在全省范围内选聘专家建立专家库,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合服务。 选择县级人民医院偏远的县级综合医院建立所属区域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下称基层县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开展远程医学工作,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医 学科技资料远程查询等基本功能,开展影像、病理、心电的远程诊断。 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本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2.建设高端远程医疗系统 甘肃省人民医院和甘南州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远程医学联网对接,并与甘肃省远程会诊网络融合一体。配备先进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开展高质量的远程医学工作。完成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远程手术指导、医学影像、心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高端远程会诊业务。 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高端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10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高端业务的正常开展。 目前重点加强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建设。 3.制定关于远程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待定) 通过项目实施,研究制订有关我省远程医疗各方权利义务分担、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制度。 三、项目技术方案 (一)远程医疗系统设计要求 1.远程医疗业务开展具有数据传输量大、交换频繁、呈现效果要求高、网络承载压力大等特点,故各级医院在建设远程医疗网络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带宽以及网络运营商的选择。 2.建设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枢,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各类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3.建立远程医疗共享资源数据库,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4.构建远程医疗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及容灾体系。在机房中放置专用机柜安装相关设备,以更好的解决维护和安全问题。 5.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遵循安全、实用、先进、易维护、可扩展等原则。 6.系统应尽可能减少终端用户的维护工作量,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 7.系统对参与远程医疗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角色界定及相应的权限分配,对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 功能模块支撑,保障远程医疗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对称和无障碍的沟通,以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8.远程医疗系统的业务数据库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均应使用当前行业内的主流产品,尽可能降低系统维护的技术难度。 (二)远程医疗系统架构 远程医疗系统架构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和高端远程医疗系统两个部分: 1.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省级远程医学中心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区县级医院为远程医疗申请的发起方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接受方。系统支持申请方医院根据需要选择服务项目、提出服务要求,以远程医疗申请的形式向省级远程医学中心提交服务申请。申请方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管理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医学科技资料远程查询和接收诊断结果等基本功能,开展影像、病理和心电的远程诊断。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功能如图一示: 图一 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功能 2.高端远程医疗系统 部属(管)三甲医院通过高端远程医疗中心,为下级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省、地市医院为远程医疗申请的发起方 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接受方。申请方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管理系统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医学影像、心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高端远程医疗业务。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应实现功能如图二示: 图二 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功能 3.远程会诊管理系统 远程会诊管理系统软件应包含的功能模块如图三所示: 图三 远程会诊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上述功能模块所包含的具体功能项详述见表3.1。 远程会诊管理系统功能列表 功能属功能模块 功能描述 应用医院 性 会诊申请会诊申请提交;会诊申请修省级、地基本功模块 改;专家信息查询;病历资市级、县能 料查询等 级医院 会诊管理会诊申请管理;会诊资料管部属医基本功模块 理;会诊报告浏览/发布;院、省级能 会诊信息统计等 医院 专家会诊医学影像浏览;心电图阅部属医基本功模块 读;病理图片浏览;报告书院、省级能 写与编辑、报告发布;报告医院 模板管理等 专家管理专家管理;专家会诊权部属医基本功模块 限管理等 院、省级能 医院 统计分析会诊工作量统计;会诊医院部属医推荐功模块 及病种统计等 院、省级能 医院 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维护;权限管理;部属医基本功模块 服务器信息监控等 院、省级能 医院 4.视频会议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实现以下功能 (1)医学专家与申请医院医生、病人的远程“面对面”交流,达到良好的互动会诊效果; (2)开展远程教育,支持授课专家音视频和课件幻灯的同步,支持双方互动交流,支持培训过程的实况转播和录像; (3)支持各医疗机构间的高清视频会议,满足医疗机构间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经验分享等业务需求; (4)音视频录制/回放,支持会诊、会议、教学过程的录制和录像回放。 5.病历资料采集系统 (1)模拟信号处理:病人的胶片及纸质病历、化验单、图文报告等通过扫描方式实现数字化。系统支持扫描文件的 传输、存储和阅读,支持病历资料的手工录入。对于胶片资料,建议使用医学专用扫描仪处理,能支持输出为DICOM影像文件。对于纸质资料,建议使用普通平板扫描仪处理,扫描文件以JPEG格式保存。 (2)数字信号处理:支持借助DICOM网关从具有DICOM3接口的影像设备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也应支持自PACS图文工作站导入DICOM3影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卫生部已经颁布的有关电子病历的标准规范,导出患者病历信息,远程医疗系统支持针对导出信息的导入、传输、存储和阅读。 6.远程专科诊断系统 (1)远程影像诊断:支持从标准DICOM 3.0接口的影像设备或PACS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存储、再现以及相应的后处理操作。建立基于DICOM 3.0协议的远程放射会诊系统,支持影像资料的后处理、关键图标注、保存,支持影像会诊报告的书写、发布,支持报告模板功能,支持会诊过程中双方的交互式操作。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 (2)远程病理诊断:采用虚拟切片技术,将病理切片转换成由完整数字图像组成的虚拟数字切片。系统支持对虚拟数字切片进行缩放操作,支持对关键图的标记、保存,支持病理图文报告的书写、发布。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 (3)远程心电诊断:支持从数字心电图机采集心电图信息,并进行无损传输、存储和再现,把基层医院的静态心电图信息传送给上级医院会诊专家。系统支持专家对心电图的判读、打印,支持报告的书写、发布。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 7.远程教育系统 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 实时交互培训应能保证授课专家音视频与课件播放同步;支持培训参与方实时交互;支持对培训过程的录像,并保存为通用文件格式存储在远程医疗中心,并支持进行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整理、归类。 支持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件管理功能。 8.远程数字资源共享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医学图书情报资源,为其查阅医学文献提供便利,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支持上级医院把具有典型意义的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共享给下级医院,供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参考、学习。 9.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系统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同时,支持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请等操作;支持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 10.远程监护系统 对有条件的医院,可尝试连接已有监护系统,实时采集人体心电、心率、血压、血氧等体征信息。支持上级医院对监护数据的存储、打印。在实际应用中,远程心电监护功能应配以视频会议系统辅助,以达到及时有效沟通的目的。 四、机构设置及运行条件 (一)机构设置 根据部属(管)、省、地市、县各级医院功能、任务和技术水平,国家远程医疗机构分为三个层级:部级远程医疗中心、省级远程医疗中心、基层远程医疗站点。 1.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主要职能: (1)为省内疑难危重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2)向部级远程医疗中心提出远程医疗申请; (3)对省内远程医疗站点进行业务指导; (4)承担本省远程医疗业务技能的培训任务; (5)负责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业务管理及系统维护。 2.基层远程医疗站点的主要职能: (1)向上级远程医疗中心提出远程医疗申请; (2)接受上级远程医疗中心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 (3)负责远程医疗站点的业务管理及系统维护。 (二)远程医疗机构运行条件 1.省级远程医疗中心的运行条件: (1)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有不少于5名业务管理人员和1名系统维护人员; (2)能满足本方案所要求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条件; (3)有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独立场地; (4)有完善的远程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及信息保密措施; (5)有远程会诊专家库的维护机制(建议专家库由所在医院自行维护)。 2.基层远程医疗站点的运行条件: (1)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不少于1名业务管理人员和1名系统维护人员; (2)能满足本方案所要求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条件; (3)有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独立场地; (4)有完善的远程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及信息保密措施。 五、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远程会诊系统技术方案以卫生部拟定方案为标准,省卫生厅具体组织实施。 (二)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项目资金486万元,用于基层远程会诊和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三)招标采购。结合我省目前远程会诊网络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等相关规定由省卫生厅组织招标采购。 六、项目执行进度 省卫生厅于2011年1月底前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卫生部。项目于2011年5月底前完成。 七、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中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更改用途,不得挤占、挪用。 (二)各相关网络医院于2011年5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并按照卫生部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自查自评,准备接受卫生部督导检查和评估。省卫生厅于2011年7月底前将项目总结和考核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 附件:1(软硬件建议配置 2(数据交换标准 3(远程会诊场地建设建议 4(建议业务管理流程和监管制度 附件1 软硬件建议配置 远程医疗项目建议配置清单 序名称 技术指标 高端会诊基层会诊系号 系统 统 部省、省县级 属市医级医院 医院(2医(5 院 家) 院 家) 一 网络建设 1 专线接入4M 4M数字专线,含初装费、2年5 租费 2 专线接入10M 10M数字专线,含初装费、21 2 1 年租费 3 路由器 100M/广域接口2个/局域接口1 2 1 4个 4 路由器 10M/广域接口1个/局域接口5 4个 5 防火墙 100M 1 2 1 6 交换机 三层24端口 100/1000BaseT 1 2 1 二 硬件设备 1 Web服务器 标配两个四核CPU处理器,1 1 16GB(4×4GB)DDR3,3×146G, 两个千兆以太网口,双电源, 三年7×24保修 2 数据库服务器 标配两个四核CPU处理器,1 1 16GB(4×4GB)DDR3,3×146G, 两个千兆以太网口,双电源, 三年7×24保修 3 存储 IP磁盘列储存单元(双控制1 1 器),8×300G SAS 6GB 3.5"15k 4 服务器机柜 42U,含KVM,PDU,4个托盘 1 1 5 MCU 20×2M(可扩展至80×2M) 1 1 6 录播服务器 1024×768分辨率,不小于251 1 帧,VGA硬件编码;可以同时 录制2路视频,3路音频,1 路VGA信号 7 UPS 2KVA/1小时 2 5 8 UPS 10KVA/1小时 1 1 9 高端会诊工作站 商用机,CPU:四核,3G内存,1 双头独显:1G,含专业中文版 操作系统,配置19"液晶显示 器1台,5M专业竖屏1台 10 基层省级会诊工商用机,CPU:四核,3G内存,1 作站 双头独显:1G,含专业中文版 操作系统,配置19"液晶显示 器1台,3M专业竖屏1台 11 基层县级会诊工商用机,CPU:四核,3G内存,5 作站 独显:1G,含专业中文版操作 系统,配置19"液晶显示器1 台,含DICOM网关 12 医用胶片扫描仪 扫描幅面最大可支持14’×1 5 17’, 满足所有医用胶片扫描 要求。CCD探测器,光学分变 率不低于600dpi,支持DICOM 等多种图形格式输出 13 数字心电图机 12导联同步采集, USB接口 2 5 14 病理虚拟切片系支持虚拟切片的自动采集、分2 5 统 析、对比、传输、观察、远程 诊断、会诊和教学。支持可调 节放大倍数、易操作的放大镜 功能。支持多种远程会诊资料 传递方式 15 高清视音频交互720P-1080P高清音视频终端,2 4 终端 含高清摄像头,1个全向麦克, 1个音频处理单元 16 高清视音频交互720P高清音视频终端,含高清2 10 终端 摄像头,1个全向麦克,1个 音频处理单元 17 液晶电视55?? 55寸,分辨率:1920×1080 1 2 18 液晶电视46?? 46寸,分辨率:1920×1080 1 5 19 机柜 30U,符合ANSI/EIA RS-310-D 1 2 1 5 20 扫描仪 平板式扫描仪,扫描方2 1 5 式:CCD,光学分辨率:4800 dpi,色彩转换:48位,接 口:USB2.0 21 办公用一体机 A4幅面打印/复印/传真 1 2 1 5 三 系统软件 1 操作系统软件 服务器用,与数据库软件匹配 1 1 2 数据库软件 主流数据库 1 1 四 应用软件 1 远程医疗系统 功能要求见技术方案 1 1 2 杀毒软件 网络版 1 1 3 杀毒软件 单机版 1 2 1 5 五 工程实施 1 系统集成 1 2 1 5 2 业务技术培训 1 2 1 5 附件2 数据交换标准 一、用于交换的医疗数据文件格式 根据所实现远程医疗业务功能的不同,可采用的医疗数据文件格 式包括但不限于: 1. 符合DICOM 3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 2. XML文件;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等文件格式。 二、医疗数据交换形式 对于远程会诊所需的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患者病历文书,可由申请会诊方进行采集,采集方式根据申请会诊医院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决定。 (一)如条件具备,可参照国家卫生部2009年8月发布的《WS3电子病历数据组与数据元(征求意见稿)》直接从电子病历系统提取会诊所需数据,并以XML格式导入远程医疗系统。信息传递时应附加索引文件,对所传信息的名称、类型、长度等加以说明。一般地,会诊申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会诊申请基本信息(申请会诊医院名称、申请会诊科室、会诊类型、邀请会诊科室、会诊专家名单、专家类别、会诊要求等); 2.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等); 3.检查诊断信息(患者体征信息、现病史摘要、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等)。 (二)如不具备直接提取电子数据的条件,建议将患者检查结果处理为符合DICOM3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将患者的病历文档处理为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或清晰度可满足阅读的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再进行传输。 (三)所有信息应该使用可读性较强的、通用医学术语进行表示,避免使用含义不清的英文缩写或自定义编码等。 附件3 远程会诊场地建设建议 为保证远程会诊及视频会议整体效果,对远程会诊室内部环境和附属设备做如下建议: 一、房间大小 远程会诊室的大小根据应用需要确定,不宜低于20平方米。 二、室内装修 远程会诊室装修的总体原则是:结构简洁大方、色彩协调舒适、采用亚光材质、减小光线干扰。墙面宜采用米黄、淡蓝或浅灰等中性色调,有条件的单位可适当使用吸音材料,创造良好的声学环境;地板应采用浅色亚光地板,忌用黑、白或过分鲜艳的颜色;天花板应采用600mm×600mm乳白色矿棉吸音板吊顶,便于布线和安装视频会议专用灯具;采用避光窗帘遮挡,避免自然光射入;采用两组色温的三基色灯具照明,视频会议专用灯具选用4000?K色温,灯具要独立设置开关,便于调整室内光线亮度,与会者脸部位置光照度不低于500 lux;第一排座位至摄像头要保持必要的取景距离。 三、室内布局 液晶电视屏幕尺寸和安装数量应与房间大小相匹配,放置在与会者对面适当位置,屏幕中心距地面高度约1.5米,距第一排与会者距离约为4,6倍的屏幕高度,屏幕尺寸应大于42?迹?最好不要超过65?迹坏ヌǖ缡踊?时应安装电视机上端居中位置;两台电视机时,应安装在两台电视机之间。镜头高度最好与与会者眼睛持平;放置在工作台的显示器和其他电子诊疗设备,以不遮挡摄像头取像为宜;会诊室宜用浅色背景,采用亚光面料喷绘,避免反光影响效果。 附件4 建议业务管理流程和监管制度 相关会诊和应与医政部门和医保部门协商,并根据本地 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一、业务管理流程 日常业务由医务部门管理,系统维护由信息网络部门负责。 (二)远程会诊分普通会诊和急会诊。 (三)会诊前工作: 申请会诊方按要求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经远程医疗中心,向提供会诊单位传输会诊申请单及符合会诊要求的各种数字化的病历资料;提供会诊方根据会诊目的及要求,审核会诊资料。 1.除急会诊外,医务管理人员应在会诊前查阅患者的各项病历资料,符合会诊要求的应确定会诊时间,并及时通知会诊申请方,否则可要求申请单位补齐资料后再定会诊时间。 2.普通会诊应在24小时内确定会诊专家,2天内安排会诊;急会诊应在2小时内安排会诊。 3.会诊:会诊双方应在会诊时间前10分钟,到达会诊现场。会诊前5分钟,由申请单位接通会诊线路,实施会诊;会诊完毕,由会诊专家填写会诊意见,传输给对方;会诊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4.会诊后工作:会诊双方应按病案管理要求,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登记和存档;注意做好病例的随访及反馈工作。 5.远程会诊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的隐私保护,对重要病人、特殊病种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制度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针对远程医疗将制定相应的准入机制,以及远程医疗各方权利义务分担、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和业务监管等方面的规范制度。
/
本文档为【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