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

2017-10-20 7页 doc 19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nl。有关幼儿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正式评价;另一类是教师在与幼儿日常接触、互动的过程中,对幼儿做出的即时、即地和即兴的非正式评价[21。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是指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评价,具有肯定和否某示范幼儿园和某一级幼儿园的小、...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 一、问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nl。有关幼儿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正式评价;另一类是教师在与幼儿日常接触、互动的过程中,对幼儿做出的即时、即地和即兴的非正式评价[21。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是指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评价,具有肯定和否某示范幼儿园和某一级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在两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2个,及带班幼儿教师10位。本次研究共涉及教育活动15个,教育活动累计时间为5小时。 本研究采用事件观察法,使用的观察工具是自编的“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观察表”。此表将教师的评价行为分为言语评价行为和非言语评价为两类,并将这两类评价行为分为肯定和否定两个维度针对教师的每一次非正式评价行为,研究人员从评价的对象(分 为小、中、大班,男孩和女孩)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记录。在个别评价场合,教师可能会用言语与非言语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幼儿,或者在一次评价中有褒有贬’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人员会将其分别计人不同的评价行为中。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类型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分为肯定性言语评价、肯定性非言语评价、否定性言语评价和否定性非言语评价四种类型。 (1)肯定性言语评价 肯定性言语评价是指教师在肯定幼儿的言语或行为时,只是使用了语言、语调或语气。肯定性言语评价包括认同、夸奖、赞美、奖励和激励等方式。认同表示教师对幼儿行为或者言语的认可。一般情况下,若教师在活动中复述、总结幼儿的话语,以及对幼儿的行为、言语或者作业、作品进行反馈时用到诸如“好”“对”等字眼,即认为是教师对幼儿的认同。夸奖是指教师用口头言语表扬幼儿,这些言语包括“真棒丨”“XXX,表现不错!”等。赞美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 幼儿进行称赞’相对于夸奖来说,教师赞美学生时的情感投人会更多,比如:“呵~渐变色,太有创意了啊~”“哦,多有爱心啊~”等。奖励是教师通过言语发动全班孩子给予幼儿的掌声、拥抱等精神上的鼓励,如“声音又大又好听,给鼓掌!” (2)肯定性非言语评价 肯定性非言语评价是指幼儿在进行某些活动的过程中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借助语言以外的诸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来肯定或否定幼儿的言语、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等。肯定性非言语评价分为表扬、鼓励和奖赏三种形式。表扬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或者表情表达对幼儿的夸奖,如微笑等。鼓励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或者表情表达对幼儿的勉励,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好好表现的欲望,如通过抚摸鼓励幼儿等。奖赏则是指教师给予幼儿物品以表达对幼儿行为的嘉奖,如送折纸给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等。 (3)否定性言语评价 否定性言语评价是指教师在否定幼儿的言语或行为时,只是使用了语言、语调或语气。否定性言语评价包括警告、威胁、指责、命令和暗示等。警告是指教师对幼儿不符合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提醒。最常见的是教师对幼儿进行点名,但并不对其行为作任何的指示 或者要求。威胁是指幼儿出现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时,教师会说将采取某种措施以恐吓幼儿。例如,“XXX,你再这样就打电话让你爸把你接走”。指责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和责备。例如,“你是前面的,往后看作什么,”命令是指对幼儿行为发出明确的指示,以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常带有强制性和责备的语气。例如,“手放背后!”暗示是指教师采取间接的方式表达对幼儿行为的不满,以引导幼儿的行为。例如,“我喜欢积极回答问题,不喜欢乱吼”。 (4)否定性非言语评价 否定性非言语评价是指幼儿在进行某些活动的过程中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借助语言以外的诸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否定幼儿的言语、学习状况或行为表现。否定性非言语评价可分为警示、纠正和惩罚三种形式。警示是指教师通过肢体动作或者表情提醒或指责幼儿的学习或者行为表现,如教师用手指着说话的幼儿等。纠正是教师以动作形式直接纠正幼儿的行为,常带有强制性。例如,幼儿在活动中站了起来,教师直接将幼儿拉回去让其坐下。惩罚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处罚幼儿,常带有体罚的色彩。 2.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频率 如表1所示,在研究者所观察的15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共出现 了371次非正式评价行为,其中肯定性言语评价出现的频数为114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30.73%;肯定性非言语评价为9次,仅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2.43%;否定性言语评价为210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56.60%;否定性非言语评价为38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10.24%。根据X检验可得出以下结论:幼儿教师的四种非正式评价行为具有十分显着的差异(x=261(03料,P<O(o1)。将幼儿教师使用四类评价的顺序由高到低排列,其依次为否定性言语评价、肯定性言语评价、否定性非言语评价和肯定性非言语评价。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明显倾向于使用否定性言语对幼儿进行评价。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教师的肯定性言语评价中,夸奖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了每小时出现15(2次;认同排在第二位,每小时出现4(8次;而赞美、奖励、激励出现的频率很低,平均每小时1次左右。在教师的肯定性非言语评价中,三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均很低,均没有超过每小时2次。在教师的否定性言语评价中,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尤其以指责和命令居多,分别为每小时12.8次和13次;警告和威胁居第二位(分别为7.4?欠/小时、6次/小时)。在否定性非言语评价中,教师对儿童发出的“警示”信号较多,达每小时4.2次纠正”和“惩罚”出现的频率相对很低。教师在进行否定性言语评价时,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而在进行肯定性言语评价时’只有少数评价行为集中出现。说明,教师使用各类评价行 为的情况是不同的,且差异明显。 3.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内容 根据非正式评价的内容,可将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分为学习性行为与非学习性行为两大类。其中,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教育的目标、内容等直接相关的行为;非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表现出来的和教育活动无关的行为,包括、乱动和争执等。 占总数的33.69%。结合对教师言语的内容及态度的分析可发现,在学习性行为评价中,大部分为肯定性评价,而且评价大多指向了幼儿记忆性的复述、朗读和书写等方面,如“画得不错”“读得好”和“念得不错”等。 4.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对象 (1)年龄班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小、中、大班共计15次教育活动,每个年龄班选取5个活动,从年龄班的角度对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中、大班教师在100分钟的教育活动中使用评价的次数都超过了100次,小班教师进行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5.04%,中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6.66%,大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28.30%。尽管教师使用评价的次数随着年龄班的不同而不同,但从X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并无显着性差异(X2=4.27,P>0.01),说明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并不受幼儿年龄因素的影响。研究还表明,三个年龄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均以否定性评价为主,教师使用肯定性评价的次数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由小班的13.48%降到大班的8.63%。 (2)男孩与女孩的差异 可将教师非正式评价的对象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统计显示,在总计371次评价中.对个体的评价为303次。 由表4可知,在教师对个体所进行的303次评价中,对男孩的评价为197次(65.02%),对女孩的评价为106次(34.98%)。X2检验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男孩和女孩的评价次数存在显着差异(X2=27.33**,P<0.01)。说明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对男孩的评价更多些,教师的注意力很多时候会集中在男孩身上。结合教师 评价的态度还可发现,教师对男孩评价的态度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对女孩评价的态度则具有肯定与否定兼具的特征,二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四、研究建议 1.应提高对非正式评价的认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评价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评价中的言语与姿态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着幼儿发展的方向。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在非正式评价中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布者。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对自身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还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获取更多的非正式评价经验。应该说,对幼儿进行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希望被关注、鼓励和赞许的需要,同时还能引导幼儿的行为向规范、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第一,教师应理性地利用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并实现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二,应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 味地打压、批评幼儿,不利于改善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的评价应能激起幼儿爱学好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第三,教师在评价幼儿时,不应只考虑到被评价幼儿本身,还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最后,教师应结合评价的情境、幼儿的个性和活动的内容等,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不断提升非正式评价的水平。 3.评价内容应宽泛,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应针对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适当减少对学习结果和行为规范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另外,教师评价幼儿时应减少使用笼统的、模糊的评价语言。教师评价幼儿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评价语言应具体,不能总是用“真棒”“好”等字词评价幼儿,也不能总是呵斥幼儿而不指出原因;第二,评价应指向有关幼儿发展的具体方面,还应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断接受教师的建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4.评价应注重性别差异 儿童由于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其脑生理、成熟水平、环境、父母的抚养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原因致使男女儿童产生了不同的个性特征|61。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幼儿 进行非正式评价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应根据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进行有差别的非正式评价,将活动内容和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评价男女幼儿。第二,应对男女幼儿进行有差异的非正式评价。总体来说,男孩性格较坚强、勇敢,女孩比较胆小、细腻,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应将性格因素纳人考虑范围。 作者简介:方学娇0991-),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师行为研究;梁玉华(1975-),女,四川乐山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师行为研究。
/
本文档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