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

2017-10-07 50页 doc 35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唐宋诗词选析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评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
【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
【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唐宋诗词选析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评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评析】: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评析】: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评析】: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评析】: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登楼》杜甫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评析】: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评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评析】: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评析】: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评析】:诗似是作者赴潘州(今广东茂名市)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全诗虽是吊古,实在伤今,借怜贾以自怜。语方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评析】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评析】: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评析】: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评析】: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置。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评析】: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隋宫》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评析】:这也是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炀帝的荒淫亡国。首联点题,写长安宫殿空锁烟霞之中,隋炀帝却一味贪图享受,欲取江都作为帝家。颔联却不写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荡开一笔,写假如不是因为皇帝玉玺落到了李渊的手中,炀帝是不会以游江都为满足,龙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颈联写了炀帝的两个逸游的事实。一是他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萤院”,放萤取乐。一是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无”和“终古有”,暗示萤火虫“当日有”,暮鸦“昔时无”,渲染了亡国后凄凉景象。尾联活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揭示了荒淫亡国的主题。陈是历史上以荒淫亡国而著称的君主。他降隋后,与太子杨广很熟。后来杨广游江都时,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相遇,请张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此曲是了陈所为,是反映宫廷生活的淫靡,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结果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无题其一》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评析】: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评析】: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评析】: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温庭筠这首诗正是塑造了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的对仗颇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评析】: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古诗助学资料之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评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评析】:唐高宗仪凤三年(,,,)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韵。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评析】: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评析】:唐开元十四年(,,,),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评析】: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评析】: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评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评析】:诗作于乾元二年(,,,),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评析】:李白于至德二载(,,,),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评析】: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故别离之情依依,自不待言。诗的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情长。分手伤别,自然想到“昨夜”饯别情景,也想何时重逢。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称赞。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节。 《别房太尉墓》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评析】:房在唐玄宗幸蜀时拜相。乾元元年(,,,)为肃宗所贬。杜甫曾为其上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疏力谏,得罪肃宗,险遭杀害。宝应二年(,,,),房又进为刑部尚书,在路遇疾,卒于阆州。两年后。杜甫路过阆州,特为老友上坟,作此诗。这是一首悼亡诗,抒写感伤情怀。全诗叙述了生前的交往和坟前的哀悼。前四句写坟前哀愤,后四句写临别留连。诗写得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写房句句得体,写交往字字有情。知遇深情,渗透字里行间。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评析】: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评析】: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 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2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唐?杜甫?恨别) 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28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30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30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30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30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30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0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3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3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3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31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 31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31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3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3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3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3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32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唐?白居易?琵琶行)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32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3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3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332、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唐?王驾?社日) 33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33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3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33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3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3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33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340、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34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4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34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34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34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34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347、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国) 34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4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5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 35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35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5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3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35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35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唐?杜牧?遣怀) 35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36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36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36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36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36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 36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36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6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 36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36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37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37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37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373、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 37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 37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37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37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37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37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38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寓意) 38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38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 38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8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 3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8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3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39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39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39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 39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39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39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396、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9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98、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399、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40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40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0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0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0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40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40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40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40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0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4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4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4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4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4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4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4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4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4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4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4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4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4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4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4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4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4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4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4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4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4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4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4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4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4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4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45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45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昇?鹧鸪天) 45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4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45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45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案) 45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45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46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46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46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46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46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6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6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46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47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47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47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47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47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 47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 47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47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言) 47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汤显祖?牡丹亭) 47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8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48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8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王冕?墨梅) 48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48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485、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8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48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48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清?顾炎武?海上) 48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49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 49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49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圆圆曲) 49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6、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49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50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刘鹗?老残游记) 50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50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对酒) 50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50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50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509、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 510、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51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51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51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14、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1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16、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清平乐) 517、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51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长征) 51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长征) 52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长征) 521、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长征) 52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 52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52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到韶山) 52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到韶山) 52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52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2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2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53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毛泽东?送瘟神) 531、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 (毛泽东?送瘟神) 532、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3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唐宋诗词之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钱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世上最长的马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东坡戏谑苏小妹句) 唐宋诗词白描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日,湖畔有柳丝青青,燕子成双穿行于千里柳陌间,我向你挥挥手。你含泪的双眸依旧清晰如昨日。 海兰的天上雁儿又如约般来到,那雁字里怎载得下你殷殷的企盼幽幽的清愁,一日三秋,对谁说呢,塞北又落叶纷纷了吗, 川山夜凉如水,秋雨绵绵。塘中荷花正艳,思念如池水般缓缓溢出心头。你,还好吗, 你清秀熟悉的小楷令我满目模糊,痴痴的,我注目良久。窗外夜色正浓,墙上烛光孤独地跳着舞。 那夜,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里不知身是客,竟也神仙般由你相伴 ,梦中也有秋雨如烟,在同样舞姿的烛光里,墙影成双如燕,正红的菡萏似你如花的笑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桥流水,柳绿花红,江南春色如画,香风似歌。将长街跑成一条小巷,匆匆,我来到你的门前。环扣数声,怎会无人应门,推开门的刹那映如满眼的是酽酽的一树桃花。小院中已草深莺啼,蝴蝶双飞。可想见的,你在哪儿, 一片桃花飘落我的肩头,恰似你温柔的手轻轻拂过。那花枝上随风飘舞的是什么,一朵硕大的桃花,我捧起那块被桃花染红罗帕,角上依旧清晰你绣的那朵桃花。你对我说:明年你如约而至时再为你绣上一朵,直到绣满桃花时,便到佳期。我说:哪里等得到那时,我摘了一捧红红的桃花将方绢染成桃红,又轻轻将它盖在你的头上,你欲喜还羞的面颊竞赛过身边那一树如霞的桃花。 是你的笑声吗,我蓦然回首间,佳期如梦,一切竟似风般从我指间滑过,光阴如系舟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之缆,时光便在此定格。我望穿秋水,拍遍栏杆,真的是错过一次,便错过一生吗, 我愿静静的用一生守候,桃花雨里任韶华尽逝、鬓染白霜,你不会爽约的,对吗,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不是说好了嘛,待到良辰吉日你与我共度地老天荒, 不是说好了嘛,明日你将织好的布剪成青衣我把菜园插上栅栏, 不是说好了嘛,新剪的桃花贴在西窗货郎那里再买一把油伞, 不是说好了嘛,你研好徽墨我将那首新词添完, 你还记得吗,耳鬓厮磨我们共捧一卷,你明眸善睐齿抚下唇,茅舍中依稀有你的清芬。园种青菜已绿,树上海棠正红,屋后你我浣花洗剑的流水依旧,机杼旁不见你的身影,而那首词,也墨无纸干。 “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一句妄语,“执子之手与子终老”是一句戏言, 我知你是无心,无心无罪。 我渐渐老去,原来只有在人间有了生死才知什么是缘:由相聚到分离,由相爱到相怨,都是缘。而且愈有离合悲欢,愈牵扯的深,缘愈重。我的身躯已溶化于泥土,不会再有来生。我片刻疼惜的凝望真的会成为你今生灵魂的青冢,银河中点点星光,一定是你为我放得河灯吧。不然,怎会年年月光如水,照得我坟前那簇栀子花常在常开。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乘一夜春风,细雨如烟,芳草繁花彩画了大地。虽今晨才知你又要远行,幸赶的及策马而来。 怎么走得这么急呀,还未来得及开怀畅饮叙旧,还未来得及促膝长谈挑灯,还未来得及纹枰对弈,还未来得及翰墨丹青„„还记得少年时,携手一路欢歌笑语去读书,还记得你远走撒泪相送,还记得重逢时你消瘦的面容,还记得思念千阙读你的远方来鸿„„ 真的又要走了么,青青的杏子已煮透,珍藏的美酒已斟满,来来来,让我们再干一杯,千杯不醉之情意,万语千言难诉离情。 如烟的细雨湿润了古都,也湿润了你我的双眼,不是说好了嘛,今天谁也不哭。驿站的屋顶被雨水冲洗得清清净净,雨中的柳丝翠绿浓浓,细雨飘在脸上,流下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目送你消失在我苍茫的视线里,挥动的双手依旧停在风中。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阳关外,关山万里,故人难逢。祝你万里鹏程,前途如画。 记得捎信来呀~人生珍贵的是友情,难得的是知己。 今宵夜凉如水,请君珍重加衣~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流水悠悠,竹篙松舟。凉月似眉,月光如银。采莲女子撑一叶细舟,轻轻穿行在芙蓉国里。清清长长的河水中,鱼儿不时哗地一下跃起亲吻水面阿媚青春的脸颊,那一吻后,圈圈的涟漪波波荡漾开来,红鲤簌地便游回水底,躲在叶晕里偷偷地瞧红红的衣裙如花听低低的清歌似风。 小船划开的水印里莲叶微微拂过船头。那船上放的是什么呀,长长的细藕红红的荷花饱满的莲蓬。一双水鸟飞来,清幽地鸣,好似在问:那支并蒂莲是送谁的,阿媚的脸上飞起红霞,月色中只有叮叮咚咚的流水在幽幽地歌唱„„ 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船,弯弯的流水,弯弯的蛾眉,弯弯的篙影,弯弯的涟漪,弯弯的唇角,弯弯的心曲。 远远的,棹击流水宿鸟惊飞,夜夜迎归的人儿,是你吗, 无 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今昔何昔, 香风吹绿柳丝,点红桃花,绿波轻掠燕影,绯花黄莺浅啄。 香尘细细,踏一路柳陌延迁,来重拾暮雨朝花,我依然清亮的眸子怎不见你依稀的旧影, 相偎的路短暂又漫长,你多情的凝望沁入心底,清澈温暖。 我相信真情,却不相信永远;我相信誓言,却不相信缠绵。 依旧是那日的柳丝青青,依旧是那日的栏杆斜斜。 我重执玉笙,再为你奏一曲你最爱的《小梅花》吧,你听得见吗,簧片已润,音声凄咽,素指如冰,不见青衫。 你若是江南三月的柔风,我愿化作依你摇曳的鹞筝; 你若是塞北夏日的流水,我愿成为傍你依依的绿柳; 你若是关山秋天的细雨,我愿变成沐你青翠的梧桐; 你若是阳关冬季的飞雪,我愿凝作覆你银银的街灯。 笙音早已依稀,惆怅依旧,凄清依旧,你舍得下, 情依旧,人空瘦。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真的老了吗? 清可鉴人的铜镜里那鬓已无鸦,满目疮痍的人是我吗, 无情的不只是花与柳,痴情的岂止是月与风,一江春水样的清愁带走了我昔年的梦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影,岁月缓缓的呢喃里只留下往日熟悉又模糊的记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生命就是这样:驾一叶小舟,一篙下去,船便离了岸。于是置身于苍苍茫茫的岁月的一江秋水中,不管前方怎样,只能东去,不复西归。于是,柳叶就这样黄了又绿,月儿就这样弯了又圆。 花满枝桠时,你还在等吗,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日,黄昏。 清江,桥上。 有情人再聚首。 今日,旧梦重温,却是形单影只,物是人非。 我从不知岁月沧桑如此催人老,原来完美从来都只是我的童话,我的梦。 不堪回首的是你我旧日欢颜,你在我身后轻抚我如云的发喁喁耳边的音。你说,一首新词赋我一曲老歌当听;我答,青葱岁月如梦繁花尽开难折。 柳笛声声,吹尽一腔愁怨;漏月点点,难诉满腹相思。 原来,人之所以悲哀,不只是忽觉青春会如此般悄悄远去;更多的是梦回刹那心头依稀的旧情。 一江碧波,万家灯火。树已化影,藤亦干枯。 我鬓影衣香是否还在你的梦里,你人淡如菊的身影依旧清萦我的残梦。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我倦了,窗外淫雨霏霏,榻畔一灯如豆。今夜,今夜我又将无眠,只为那,只为那悔恨如漏。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你走的那夜,雨好凉好凉,风好冷好冷。 你似我心中一浓得化不开的色彩,挥之不去,翩翩又来。 相知是心与心的默契,你我共知。 相恋是心与心的融汇,你我同醉。 那夜,我轻声吟哦的柳永词是湿的; 那夜,我独酌清酒的琥珀杯是湿的; 那夜,我裙裾上那朵紫竹花是湿的; 那夜,我手中新折的杨柳枝是湿的。 真愿啊,那一抹灿烂清纯的笑重回你如花似玉的脸; 真想啊,那两行喜悦水晶的泪再挂我青春年少的颊。 殷殷期盼,怎越来越模糊,最后幻化成“梁祝”琴弦上一串凄清的音符,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眷眷柔情,怎越来越迷茫,最后依稀为“梁园”秋雨里一株婉约的瘦竹, 渴望啊―― 在月明星稀午夜梦回的刹那,你疾驰的马蹄风一样踏破柴扉将我带走,风一样啊,一起飞到桃花源里莫愁湖畔,你信手拈一朵山花别我鬓上,黄昏夕阳里,你我依偎成一对幸福的鸳鸯„„ 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人生意蕴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三、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3]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我们再来看一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往》诗: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一个夏末秋前的日子,作为挚友的张平甫邀请诗人赴宴,但是诗人不欲前往,原因是因“老”无心听管弦,因“病”不便饮杯酒,回答既巧妙又得体。但是诗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却是:“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秋前雨”即夏末之雨,它去暑送凉,最为宜人,今日好不容易遇上这场“秋前雨”,还是让我留在自己幽静的堂屋中,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会吧~吕本中《紫微诗话》曾称道吕希哲的一首绝句:“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这两首诗所寄托的人生意愿和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怪乎钱钟书先生这样说:“假如姜夔作这首诗的时候,没有记起那首诗,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也会想到它”。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如陆游:“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小园四首》其一);张耒:“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初见嵩山》;汪藻:“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即事二首》其二);徐俯:“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春游湖》);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咸阳值雨》);孙觌:“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吴门道中二首》其一)。这些诗词句子,写得萧散疏朗,清丽婉约,很符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以人为中心,极为重视、关注人如何于现实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受此影响,唐宋诗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存在,人诗意地栖居,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四、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请看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常经历阐发了不平常的人生哲理,映射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无论是自然界的阴睛风雨,还是现实人生的荣辱升降,都可等闲视之,浑不在意。这里词人正是借助于“雨”这一具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另一宋代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则运用了时空大幅跳跃的表现手法,择取三幅人生画面以“听雨”为线索加以贯穿,来表达人生痛定思痛后的感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是听雨,境界不同,感受也各异。少年风流,追欢逐笑;壮年坎坷,浪迹天涯;而今鬓发斑白,人也老了,倦卧僧庐,长夜听雨,从此心如死井,万念俱寂。“悲欢离合总无情”,任凭阶前秋雨点滴到天明,雨再也掀不起任何感情的波澜。在作者笔下“听雨”成了一种无可言说的人生境界的象征。宋人方岳的一首《听雨》诗也同样显得很有意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诗人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青苔,身心闲静得连鸟都不猜疑。在竹斋听雨的境界里诗人自失于“对象”之中,身心完全物化,世界不复存在。雨把人从喧闹的尘世带入诗意的栖居,虽无一字禅语,但处处可见禅趣。这一类型的诗歌,还可举出很多。如阵与义《试院书怀》:“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茫茫十年事,倚杖数栖鸦。”清代纪昀对此诗的评论是“通体清老,结亦有味。”又如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诗人们借助于雨意象来表达空、静、闲、淡的艺术氛围,深寓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中有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这就是所谓的“不立文字”而达到开悟心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所体现的文人士大夫的生存境界和人生态度与中华民族好静的传统性格特征相符。众所周知,西方民族好动,中华民族好静,正是这种好静的性格特征使得中国古人有条件静观万物、默察于心,因而对自然物象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中国文人历来重视诗意化的人生追求,强调自身心性的修养,在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上注重内在的领悟和体验。可以说,“雨”意象经过唐宋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才使主体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雨”意象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意蕴极富启发性。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力。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例谈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下面就结合一些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分析几个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一、鸿雁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寒塘》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如: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二、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从“无言”和“独上”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 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果说游子是故乡放出的风筝,月亮就是那根线。游子为什么不会迷失呢,那是因为有月亮~月亮以其无垠的光辉照耀着游子也照耀着故乡。游子抬头看见月亮心头生发出许多美丽的遐想:今夜,月下的故乡该是一如既往地美丽而宁静吧。故乡的亲人又在干什么呢,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 三、登高(登楼,登台) ,(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 ,(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胸怀大志,因指陈时弊而屡遭打击。此诗写他登台远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出“天地”即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在广阔背景中,兀立着一位因无用武之地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临风洒泪,慷慨悲凉,赢得了后世无数怀才不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遇之士的强烈共鸣。 四、落花(落红) 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丽鲜活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全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了。想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如今,诗人和友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落花时节”;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落花时节”。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怎不感慨万千~ 五、日暮(夕阳) ,(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种情思的生发轨迹: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六、杜鹃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思归的情思。 七、燕子 燕子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八、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九、乌鸦 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十、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十一、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十二、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十三、松树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十四、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十五、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十六、其他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当然,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如果不对原诗作具体分析,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中就是愁的代名词,以致南宋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还如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这就好比一个词语你仅知道它的一般意义是不够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的,你还得结合具体语境去分析它的特定含义。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这些纷繁复杂的意象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开阔视野,多读一点古诗词。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其他什么都谈不上。第二,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多归纳,多思考。当一个意象不止一次出现在你面前时,要有足够的敏感,将其抓住。要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阅读古诗词时要多思考,多问一问:这个意象为何容易引起这种情感,这个意象是怎样引发这种情感的,在思考过程中,你会发现诗歌鉴赏之门在渐渐为你敞开,在思考中你会渐渐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如诗人的情感生发方式,古诗中常见的抒情模式乃至我们文化的思维方式等,而这些对古诗鉴赏题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这实在比掌握一些死的知识重要得多。 古人读书十二法 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读书不得法,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反之,也有不少人把书读懂而且读通了。读书的方法,也不止一种,现在选列了古人读书十二法,以供借鉴与参考„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法)六、“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例]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这样进行的: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法)七、“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法)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例]?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又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 ?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又说:“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结旨,未得手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 ?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又说:“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同上) (法)九、“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例]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法)十、“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例]?一要天天读。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 ?二要夜夜读。蒲松龄白天要忙于生计,夜里经常是一卷书、一盏灯,埋头苦读到深夜。上床后,他还要就着烛光看上几页书。 ?三要老年读。蒲松龄到晚年,发白、耳聋,齿脱,但眼睛好,能派用处,借以翻书阅读,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诗为证:“仅目一官能尽职,翻书幸足开心情。”他《寂坐》诗中写道:“平生喜摊书,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随西窗。” ?四要抄书读。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当中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毕家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 ?五要分类读。蒲松龄把书分成精读、泛读两类,有区别地读。有的书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读通的要求是:自我疑问,自求解答,滤尽渣滓,尽得精华。有他的诗为证,“读书析疑如滤水,务使滓尽清澈底。” (法)十一、“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法)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这焦循的读书经验。 [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诗歌分类鉴赏例析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三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等。 下面分类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1、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之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 范仲淹的《苏幕遮》: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如下面这首诗: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刘表)儿子一类的猪狗。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 元张养浩 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高度地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 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他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他写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他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3、伤春伤别诗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在传统的此类题材中,又有三类主题。 一是抒发离别苦情的。 五代词人李璟的《浣溪纱》堪为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开篇“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术语,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两个称呼浅近通俗,而“菡萏”则有一种庄严之感。“翠叶”也即“荷叶”,而“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联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物,也同样传达出了一种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词人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尽在不言中了。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其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也极为精美。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起句将眉喻为山,初见文心。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次句写懒起女子的睡态,从行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流动设喻,生动地传写出鬓发轻拢拂扬之状。一个“度”字使鬓发有了飞动感受;一个“欲”字又赋人的鬓发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整句活画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娇慵神态。三四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这女子懒懒地起床,姿态娇慵,无精打采。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画眉、弄妆。这里“懒”、“弄”、“迟”三字,富有表现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地刻画了她的心情。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结拍两句,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三是寄寓人生感慨的。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4、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如 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 这首词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本身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这固然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象的优美也分不开。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首词意境更加幽远。而上下两片结尾的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觉得,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 ,.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如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高度概括而又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背乡客旅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这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抒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情思,表现了汉民族固有的重家庭伦理的心态。 诗首句写“作客”,次句写“思亲”,都是实写,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向了虚写。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像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这一番想象,实际上是反衬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之曲,这种笛曲多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抒发离情别绪。作者忽然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这首诗着重写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至为重要。而“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颇有特色。诗人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具有了更广阔的涵义。它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一种音乐,一份感情。它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5、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6、托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取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如唐人李商隐的一首长题七绝: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此诗的三、四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使之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四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写照 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不都跃然纸上了吗,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以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丽、意境的阔大,都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因此这首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使人于诗作中读出诗人的高大形象,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7、即事感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从中也再次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描摹并再现了瞬间的动态情景,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读者对前后情节的许多美丽想象。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再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 即事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脱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由于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如杜甫的七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颔联两句利用互文修辞,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乐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开”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客至”之情至颈联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愉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8、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请看显示作者铁板钢牙、激昂斗志的一首七绝: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联系现实,我们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沉郁已久的愤懑情怀。 三四两句诗人用祈使句和设问句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然性,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现出反衬的笔法,又现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如贾岛一反自己“清真僻苦”“郊寒岛瘦”风格而写的一首诗: 剑 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显然,这里的“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的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构思,把内心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 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突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 9、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中写道: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们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王维此时闲适的心境也就明显地表露出来。 ,(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观,气势雄阔。这里诗人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在短短的十个字中。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见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虽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却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其次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在这里抓住了早春中几个典型的细节,不加修饰地写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意境浓醇的春江画图。“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再现了春江中嬉水的群鸭,点出了“鸭戏图”的主景。然而不仅如此,尤其巧妙的是透过“水暖鸭先知”之语揭示了画面中无法表达的群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更写出了群鸭畅于春水、戏于春水、恋于春水的神态,简直把画中的群鸭写活了。画面由此而陡然生气勃勃,洋溢着春回大地的醉人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续) 古代礼仪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古代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 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 (2) 其他自谦词有: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座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4、古代敬辞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使用的敬辞很多。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对方的女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执事(称对方手下以代对方)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11)常用作敬辞的还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怜(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人同姓。 【“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现代尊称领导人(多和姓连用)。 【“叨”字一族】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雅”字一族】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玉”字一族】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体:称对方身体;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12)其他敬辞。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包涵:请人原谅;斧正:请人改文章;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府上:称对方房屋;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赐教:给予指教;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5、古代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有“竖子”,“小子”等称呼。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6、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举、辟】举:举荐;辟:招用,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征】君征召臣。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升】提升,如“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如“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退】?撤销或降低官职;?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 【调】调动、调迁,如“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 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地区名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已亥杂诗》)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上一篇文章: 语文组课题申报 下一篇文章: 高考试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推荐]骆驼坳中学关于表彰 [推荐]《中国教师报》特聘 [推荐]孔子有关的成语名言 [推荐]新年致家长的一封信 [推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 [注意]骆驼坳中学青年骨干 [推荐]接受学生比赞美学生 [注意]骆驼坳中学行风评议 [推荐]骆驼坳中学行风评议 [推荐]教师要学会等待 [推荐]“错一字扣一分”: 面对毒草,我们怎么办, [推荐]骆驼坳中学教师教学 [推荐]骆驼坳中学骨干教师 [推荐]骆驼坳中学教师培训 [推荐]《中国教师报》特聘 [推荐]“文学教育与中学语 [推荐]校长要敢于担当 [推荐]教师要用“心”做“ 语文组课题申报 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管理 登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
本文档为【【精品】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