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2017-09-19 7页 doc 31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摘要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杜甫的诗篇堪称是最可宝贵的部分之一。本文独辟蹊径从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出发,着眼大方向,关注小视角,以小见大,从顺序合理、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结构起伏四大方面阐述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叙事诗,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杜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笔者通过对其中部分作品的分析,来研究一下杜甫诗歌中是怎样安排结构素材(包括人物、事件等等),怎样为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出色地组织结构,这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杜甫这些思想和艺术都很完美的和谐的诗篇,或许还是有些意义的。 关键词:杜甫  ...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摘要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杜甫的诗篇堪称是最可宝贵的部分之一。本文独辟蹊径从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出发,着眼大方向,关注小视角,以小见大,从顺序合理、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结构起伏四大方面阐述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叙事诗,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杜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笔者通过对其中部分作品的分析,来研究一下杜甫诗歌中是怎样安排结构素材(包括人物、事件等等),怎样为表现主、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出色地组织结构,这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杜甫这些思想和艺术都很完美的和谐的诗篇,或许还是有些意义的。 关键词:杜甫  叙事  结构  特征 引言 过去研究杜诗的人,有的是从杜甫的生平入手,总结他一生的创作经验;有的是从集大成的角度出发,综合研究杜甫多方面的成就;也有的从诗体的发展着眼,专门探讨杜甫律诗的创作特色;还有的研究杜诗的诗歌语言、修辞练句、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和创作方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不想对以上诸方面问题重复已有的意见,仅想就杜甫的叙事诗来谈一谈它在叙事结构上的特征。 一 、顺序合理,章法整严。 对于文学的结构问题,古人曾有过不少著名论述。早在六世纪,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就明确指出:“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弈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媸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在这里,刘勰运用比喻手法将文章创作比作高手下棋,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注意把它们运用于写诗或作文,这样才能掌握创作规律,按照文章的逻辑和思想的发展来安排层次,组织结构,按部就班,因时顺机,使文章上下贯通,文情相合。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文章进行结构的原则。笔者认为,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完全实现了这一原则,也确实达到了这种“顺序合理,章法整严”之境界。这在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 顺序合理,繁而不乱。 杜甫诗歌中叙事的是极为丰富的,他的叙事诗又多采用乐府民歌和古体诗的形式,较少格律和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尽管如此,杜甫的这些叙事诗在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都能做到运筹落落,舒展自如,无论内容怎样纷繁,感情怎样复杂,篇幅如何宏阔,他总能做到有条不紊,让那些人物、情节、感情、词句、段落等等,分门别类地整理队伍,忠心耿耿地为诗的主题思想服务。以《兵车行》一诗为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情况实录:爷娘妻子奔跑着相送,车马人群腾起的黄尘把咸阳桥都遮蔽住了,场景纷乱,阵容之大,不但体现征伐的行人多,“走相送”,边跑边叮咛相送,还体现征伐之急。诗歌中主要通过声音的描写,烘托纷乱的场景,渲染悲慨的氛围悲壮的场面,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奠定整首诗的基调,为下文铺叙,是为记事。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是全诗的第二层,主要写行人答语。通过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刻体现了行人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幸,揭露了拓边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最后诗人再次以声音作结,加深了对战争灾难的直观认识。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了表现对统治集团连年发动不义战争,到处拉夫抓丁,使百姓背井离乡、田园荒芜,而官府仍逼税索租的黑暗现实,表示极大的愤慨,进行无情的鞭笞这一主题,诗人精心地安排了结构:先写出车声隆隆、战马嘶鸣、出征的壮丁、送别的人群等战乱场景,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接着写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最后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样的叙事结构能够将宏大纷繁的叙事场面化复杂纷繁为层次清晰,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二)章法整严,天衣无缝。 结构是否缜密,是否合乎逻辑、合乎感情的发展,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做到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就不仅要起、承、转、合具备,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贯穿成一个整体,还应当尽量使作品一气呵成而不脱节,结构严谨而毫无憾处。这样的作品让人读起来,才会一口气地读下去,拿起来就不想再放下,总想要把它读完。杜甫叙事诗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往往是一气呵成的。以《丽人行》为例,这首诗是因讽刺杨国忠飞扬跋扈、荒淫无耻的丑行而写,是一篇力透纸背之作。这首诗在结构上极力铺陈,堪称一气呵成的佳例。诗中虽然也能分出起承转合几个过程,如“三月三日天气新”“到珠压腰禨稳称身”,写长安水边贵妇们的美姿,这是起;从“就中云幕椒房亲”到“宾从杂遝实要津”,写国虢夫人们的奢侈,这是承;从“后来鞍马何逡巡”到“青鸟飞去衔红巾”,写杨国忠的到来和他的显赫地位,这是转;最后两句点明杨国忠的身份,对他进行更深一层的讽刺,这是合。不过,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单独拆开来理解其意。因为它们是诗人一笔写下来的,写一般贵妇的艳丽是为了衬出国虢夫人的奢侈,写国虢夫人的奢侈是为了衬托出杨国忠的跋扈,而这些最后又都归结到对杨国忠的讽刺这一点上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语势是多么连贯,针线是多么紧密,它们极似曲艺中的“贯口活儿”,又像京剧打击乐中的“急急风”,句句紧随,如瀑布而下,效果是整体力量造成的,像一条锁链环环相扣。这样的诗篇,谁能读到半截就能得其要旨而罢读呢?而这样的作品,在杜甫的叙事诗中是不乏其例的,“三吏”、“三别”就也是这样的作品。 二、主次分明,除枝立干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是以一滴水来见太阳,透过一点来反映生活的全部。要做到这一点,诗人就必须掌握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结构方式,就必须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达到用园林盆景概括雄伟的自然,用寸简尺幅写出壮丽山河的艺术效果。这就类似戏剧理论中常说的“立主干”,也就是大胆略去次要情节,集中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在这方面,杜甫叙事诗同样做得很好。 公元757年春天,杜甫羁留长安,没有自由。一天,他在曲江湾徘徊,看到江头的宫殿全都紧锁着,四处满眼冷落凄凉,而春风中的柳丝依然发出了新绿。触景生情,他回想起当年天子驾车游猎南苑的情景,今昔对比,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于是才写出了《哀江头》一诗。这首诗是杜甫叙事诗中特别出色的一首,表面上似乎有点同情唐明皇与杨贵妃,实际上却是对他们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谴责。配合这一主题,本诗采取了跳跃式结构,即好像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时空的组合十分灵活: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这前四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这中间八句,写诗人回忆安史之乱前看到曲江时所见到过繁华、热闹的情景;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最后八句,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发出了无限感慨。正是这三个层次形成了本诗跃动式结构。作品中的形象,忽而现实,忽而往事,忽而倒叙,忽而顺接,像是电影中的叠印镜头,迅速而生动地将今昔相隔的不同形象连到了一起。这里,诗人虽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来写,跨度很大,但我们读过后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都长安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作多少具体的描绘,用字很简练。但省去了千百言,却蕴藏着更多的话,这就是杜甫在诗歌中对”立主干“的最好诠释,将一些旁枝末节该删的删,该省的省,该略的略,该跳的跳。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但给读者却留出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篇幅虽短,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生活画面却十分宽阔。使人吟罢诗歌便被带入对盛唐衰败的历史教训的深沉回忆之中。此外,由于采用了跃动式结构,诗中还形成了一条由哀而乐、又由乐而哀的感情线索。经过这由哀而乐、由乐而哀的变化,一起一伏,一逸一宕,诗人的感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无怪乎苏辙非常喜欢这首诗,说它是:“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遗法。”他还特意把这首诗与白居易那些惟恐别人看不明白、写得枝蔓俱生的诗作了比较,说:“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 三、结构虚实结合,意义深远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叙事诗,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辟了一条“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新路。他的诗,往往取材于国家政治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对它们毫不讳饰的径直描述来反映现实。因此,实实在在地描述历史事实,在杜甫叙事诗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杜甫又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并不满足于对现实生活只作如实的反映,而是喜欢在对现实作过一番如实描述之后,用少量诗句,宕开或拓深上述诗中所描述的事实,使作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语》)而结束,并给人一种烟波无际的感觉。这体现在结构上,即是虚实结合,意味深远。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全诗二十四句,前五句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客观描写了一个大风破屋的场景。中间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写作者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叹息自己、周围人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写出了个人悲苦之状,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从杜甫叙事诗的结构仔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要表达诗人自己伟大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展现自己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作者从实与虚的两大方面将诗歌整体割裂开来但又浑然互补,前十八句“实”写悲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时诗人及眷属的悲剧场景;后六句“虚”发壮情,诗人把自己的悲剧推演到整个国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来,使全诗的意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安得广厦各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着这样的曲终高奏,我们会为诗人忘我、天真的幻想所激动,为诗人伟大的同情心而赞叹。诗人那面对破屋的大声疾呼,仿佛至今仍在天际中萦回。 四、结构顿挫有度,曲折起伏 杜甫就曾评价自己的诗歌有“沉郁顿挫”的特色。(《进雕赋表》)这四个字,也是后世杜诗评论者们的众口一辞。笔者认为,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总特征相适应,他的叙事诗的结构,同样具有顿挫逸宕,波澜起伏的特征。这一点,我们从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比较中可以鲜明地看到。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曾和高适、岑参等人一起登上过长安南郊的慈恩寺塔。在这座塔上,杜甫作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适、岑参也各有一作。我们比较一下就可看出,杜甫的一首不仅在意境上要比高岑之作深远、开阔,独显出沉郁的特色,而且从诗的叙事结构的顿挫曲折上看,杜甫的一首较高岑之作高出一筹。高岑之作都是时人的写法,前写塔势高耸,后发几句感想,中间没有什么顿挫曲折,因此意境较浅,未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而杜甫却不同常人,他写的也是这座塔,可他不是一味地死写。如:开头两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这两句与高岑之诗的起式相同,但接着就不同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这里笔势一顿,抒发起感情来——波澜出现了。这是一个由叙事到抒情的快变。但按一般人的写法,或许又要缘情而发,平贯到底。而杜甫却不,他在这里只是触一下感情的神经,接着又转而写塔的高耸去了,因为倾泄感情的时机还未到来。当写过“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四句后,塔高极远写出来了,可再顺势写下去就会落入俗套。所以诗人笔势一转:“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辩皇州?”这里又推起了一个感情的波澜。与上相同,诗的后半部依然是一顿再顿,一转再转,感情的波澜一浪高过一浪,而最后“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两句,收结得又是那样冷悄、压抑。试想,短短的一百二十字的诗,竞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澜。正是这一层一层的顿挫,诗意才一层一层加深,诗味才一句比一句浓郁,吟颂起来真可谓一唱三叹,兴味盎然。这种结构特征在杜甫叙事诗中有多方面表现:首先,在划分层次方面,表现得忽断忽续。《北征》是个鲜明的例子。这首诗,时而写诗人离开风翔的心情,时而写路上的所见景象,时而写与家人团聚,时而又写借用回纥士兵的看法;时而是叙事,进而是叙言,时而是议论,时而是抒情,时而疚,时而忧,时而哀,时而兴,时而恐怖,时而震惊,时而悲喜交集,时而毁誉交并,整首诗的各种线索就是这样此起彼浮、若断若续地交叉勾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若断若续的结构,配合着诗歌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如海风掀起的巨浪,一波连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卷着读者的心。正像沈德潜评价的那样:“……忽断忽续,转接无象,莫测端倪……千古以来,且让少陵独步。”(《说诗啐语》)其次,在布置段落方面,提顿相间,明暗结合,长短轻重参差错落。关于这一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早有评价。他说:杜甫的诗歌,“长篇必分段落,每段必用提顿以见起,用结束以见止。提顿结束,有明有暗,有重有轻。段落有长有短,参差错落,以救方板。少陵无法不备,学者可揣靡也。”这些特点,在杜甫那些长篇叙事诗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结语: 总之在杜甫的所有叙事诗里,叙事结构是其作品中具有客观意义的创作过程,我们知道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统摄着各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但他们也不是简单机械的罗列相加,杜甫的叙事诗创作就是在纷繁的叙事情节中除枝立干,虚实结合,在顿挫曲折中相互糅合相互联结的。其叙事诗的各个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巧妙组合,使其呈现巨大张力,在赋予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之外更深层次意义的同时,实现了结构的整体性意义。这不仅是叙事诗歌,也是所有叙事体裁作品应该具有的结构特质的功能体现。另外,我们不得不理清楚,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就不可能原封不动的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而是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的相关谋略。再次回过头来看,杜甫作为写叙事诗的圣手,自身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具备纯熟老练的创作手法,正式其将各种独特的叙事结构特点或模式有意无意的用于叙事过程,这才创造性的开发出了其独霸一家的叙事新篇。
/
本文档为【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