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2018-05-19 7页 doc 20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044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本问出至:goodf.info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说明: (1)学习哲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习哲学史。这里提供一些哲学史资料,一方面是为了 教师在教学中作参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对哲学史资料的研读,加深对教材观点的理 解。 (2)对哲学家提出的命题如何理解,人们必然会有分歧。这里摘录的尽可能做到较有权 威性、准确性,供教师学习、备课时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1(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就是“爱好智慧",“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本问出至:goodf.info 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 说明: (1)学习哲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习哲学史。这里提供一些哲学史资料,一方面是为了 教师在教学中作参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对哲学史资料的研读,加深对教材观点的理 解。 (2)对哲学家提出的命题如何理解,人们必然会有分歧。这里摘录的尽可能做到较有权 威性、准确性,供教师学习、备课时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1(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就是“爱好智慧",“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 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为了实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19页)“哲 学’’这个名词并不是我国原来就有的,它是由日本明治时代的哲学家西周在1862年从英语 译成汉语的。英语中哲学一词又是从古希腊译过来的。在古希腊文中,哲学这个词是由两部 分构成的,一部分音译为索菲亚,意译为智慧或知识;另一部分音译为菲罗,意译为爱,合 起来就是爱智慧或爱知识。在汉语中“哲”字释为“智慧"、“聪明”、“贤明”,含有通晓事 理之意,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爱智慧者。 笛卡尔说:“哲学一词表示关于智慧的研究"。(《哲学原理》商务印馆,1960年版序 言) 费尔巴哈说:“哲学是关于物的知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1960 版,第53 l页) 中国古代文献《尚书?皋陶谟》(大约为战国时代作品)中说: “知人则哲,能官人。” 《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第2页)。 2(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张“绝对观 念"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 中国哲学家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 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 3(中国古代所说的“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o意思是上下,左右,前后四方叫 宇,这是从空间上说。过去,现在,将来称为宙,这是从时间上讲。宇宙也叫世界。我们所 说的世界是一个总称,指的是包罗万象的存在的整体。佛学称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八方 上下为界,合称世界。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世界或宇宙是具有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的 一切事物存在的总和 4(在西方,“物质"一词最早是由希腊文“母亲"演化而来,意思是“创造者”。它是 天地之母,万物由它生成,被它创造,因而是所有存在物的共同根据。 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物质的学说。如 霍布斯认为,物质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它在我们以外”,“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而“自 己存在”,“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爱尔维修指出,“人们应该把物质这个 词理解为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属性的总和"。霍尔巴赫则写道:“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 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这些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对物质 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 5(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法国生命哲学 家柏格森声称:“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 的只有动作。,,中国哲学家朱熹认为,是“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的动静变化产生了 事物的运动。牛顿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惰性"。他在说明天体运动时指出,只是由于 “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的推动使星球具有初始速度后,才由于万有引 力的作用而沿着固定的轨道运行,因此,“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 竟能促成这种横向运动"。 “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这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思想。 6(“系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语中,希腊文“systema"即为部分组成整体的意 思。古代萌芽的系统观正是从考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开始意识到系统的存在的。古代原子论 的创始人德莫克利特著有《世界大系统》一书,用原子和虚空构成宇宙的思想去说明世界, 这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词的著作;柏拉图阐述了他的“理念世界"是在“善"的理念统 帅下的一个层次等级系统;亚里斯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这一系 统论的基本命题。 7(整体与部分或哲学史上的一与多,历来被看作是一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辩证 法范畴。中国古代的老子有时把一等同于道,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有时把一看成是具 体事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前一个“一"相当于今天所 说的一般规律,后一个“一,’则相当于西方所说的单一或单位,但不管在哪个意义上,它都是与“多,,并列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探索世界的基始,也就是在寻找多中之一,即世界的最后的统一的东西。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明确把一与多作一对范畴提出来,并说“万物的本原是一"。当巴门尼德说存在‘‘是个连续的一"时,一就是整体了,这个整体实际就是世界。康德的整体范畴中一、多,全为一组,他说:“全体或整体正是作为一的多。"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有专门的一节讨论整体与部分的范畴,他认为整体与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性,整体具有反思的独立性,部分具有直接的独立性,但它们也“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从部分组成的"。 8(古代的语言中早已有了表示“原因"与“结果"的含义的词,如把因称为“故"。 《墨子(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佛都的因果报应或因果轮回之说已把原因与结果作为一对范畴来使用了,《涅经(遗教品一》说: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这当然是迷信,所以范缜反驳说:“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但这毕竟是把原因与结果作为一对范畴来研究了。 9(辩证矛盾的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的古代早已有之,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中的阿那克 西曼德认为,世界的始基是“无限",在“无限”中包含着对立物。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 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热和冷, 湿和干等等。"(《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赫拉克利特提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 立面就显露出来了"。事物都是“相反者相成”(同上,第19页,第23页)。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篇》中谈到矛盾概念时说:“矛盾乃是一种对立,这种对立由于自己的本性而排斥一种中间的说法"。(同上第294页) 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的哲学命题。 老子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这就是规 律。 韩非子认为矛盾不是别的,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互相抵触、互不相容。他说:“夫不可 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韩非子?难一》) 北宋的邵雍和南宋的朱熹先后提出的“合二而一"等概念,深刻地表述了矛盾的含义。 朱熹在回答《周易?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问题时说:“此只是 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方以智说: “虚实也,动静也,阴阳也„„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交也者,合二而一也。"(《东南均?三征》)这里的“尽天地古今皆二”,指事物都是对立的;“两间无不交”而“合二而一",则是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说,事物都是有“分”有“合”,谈的也是对立面的统一的矛盾思想。 10(德谟克利特说:“若不是有影像来接触,就没有人能有感觉和思想。"(古希腊罗马 哲第103页)。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中,已经包含着把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 的思想,他最早猜测到了意识的真正本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 然。在思考中作为原因的东西,在行动中便构成规则。"(《16---17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9页)培根在这里深刻地揭示了意识是对自然的反映这一本质的规定。人只有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认识和改造自然。 费尔巴哈说:“思维和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 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第182页) 11(《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苟子》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对量变引起质变的很好说明。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作为哲学范畴提出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家,是“古代最伟大 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他把变化分为四类:“或为本体(怎么)之变; 或为质变,或为量变,或为处变;变于‘这个’<主体>是单纯的生灭,变于量是增减,变 于禀赋<质>是改换,变于处所是运动,变化跟这四项从原状态变向对反状态。于是,在变 化中的物质必须能为两种状态。"(《形而上学》,第238页)这里他说的本体的变化即质变, 包括产生和消灭,量变包括增加和减少。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是明确提出了量和质、量变 和质变的概念,但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没有作系统阐述。 12(赫拉克利特说:“凡是能够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我喜爱的",“眼睛是比 耳朵更可靠的见证。"(《西方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25页)在古希腊罗马的哲学中,大都 把人们的实践归之于单纯的看、听等感觉活动。他们认为感觉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并且是认识 的“可靠的见证”。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 无实用,人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形而上学》;1950年版,第1页) “人间的至善在于实践"。而“实践就是幸福,义人和执礼人所以能够实行其美德,主要在于他们的行为"。所以“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同上148页)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 第一个明确提出实践概念的哲学家。 ( ‘ 中国古代哲学家苟子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确肯定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行"的重要性。后来的王廷相提出“讲得一事即行一 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明确主张“知行兼举"。王夫之强调“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 有功",认为“力行而后知真”,强调了在“力行"(实践)中获得真理。但是,这些唯物主 义哲学家所理解的“行",大都局限于个人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方面,而忽视了物质生产 活动和社会变革的意义,因而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狭隘的。 13(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商品价值(指商品中凝结的 人类一般劳动),而是同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和伦理学中的“善"大体相近,只是它更 抽象、更具有普遍性。从词源上说,“价值”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掩盖、保护、加固”,后来 演化成“起掩护和保护作用的",“可珍贵的、可尊重的、可重视的"等等。可见,这个词是 人表述事物与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意义的概念。 14(韩愈说:“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相生养之道”,“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原道》)韩愈推崇圣人的作用,群众则被视为要在圣人教化下才知道怎样生活的庸碌之辈。 尼采说:“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个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出色 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 皮的人。" 鲁迅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IPS KI,说:‘我比AIlX3山还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鲁迅全集》第1卷,第75页)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苟子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日:‘君者,舟也;蜀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 子?王制》)。魏征也常常提醒皇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谊深慎!"(《贞观 政要?君道第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有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很可贵的。
/
本文档为【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命题简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