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

2017-09-19 5页 doc 18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 作者:蒋长顺 贺学姣 龚潇潇 李宝启 丁小梅 马筱玲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探讨血脂对PLT和MPV的影响。方法 以1 501例正常血脂的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335例单纯性血脂异常人群、156例冠心病(CAD) 患者、85例心肌梗死(MI)患者,以及85例MI患者中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doc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 作者:蒋长顺 贺学姣 龚潇潇 李宝启 丁小梅 马筱玲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探讨血脂对PLT和MPV的影响。方法 以1 501例正常血脂的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335例单纯性血脂异常人群、156例冠心病(CAD) 患者、85例心肌梗死(MI)患者,以及85例MI患者中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PLT和MPV的变化。结果 高血脂组占体检总数的18.3%。PLT在高血脂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CAD组和MI组显著下降(P<0.05,P<0.01),在AMI组经治疗后恢复不明显。MPV在高血脂组和CAD组升高(P<0.05),在MI组显著下降(P<0.01),在AMI组经治疗后显著恢复升高(P<0.01)。结论 血脂与MPV有明显相关性,MPV可以作为血脂异常诱发血小板活化并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血脂;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常伴有血脂异常、血小板数量(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近年来发现PLT在很多炎症性反应、血栓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起很重要作用,甚至认为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是冠心病(CAD)的关键危险因素〔1〕。血脂异常已被公认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脂质及其衍生物参与PLT的合成及其活性发挥。本研究通过综合对比不同人群血脂、PLT和MPV的变化,探讨血脂对PLT的生成、体积和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脂质和PLT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对照组及高血脂组 2008年安徽省立医院1 836例体检者,年龄20,75岁,其中男841例,女995例。血脂升高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诊断标准〔2〕,即甘油三酯(TG)>1.8 mmol/L,或总胆固醇(TC)>5.7 mmol/L,或低密度胆固醇(LDL C)>3.12 mmol/L,符合一项或以上者作为高血脂组,余为正常脂质对照组。 1.1.2 心脑血管疾病组 选择2008,2009年在安徽省立医院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且已确诊的156例CAD患者(WHO诊断标准)为CAD组,其中男94例,女62例;85例心肌梗死(MI)患者为 MI组(诊断标准参见《2001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85例MI患者中有28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对其进行每天162.5 mg肠溶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收集与处理 受检者清晨空腹坐位,肘正中负压采血针静脉取血,用血清测定TG、TC、LDL C,用EDTA K2抗凝血测定PLT和MPV。 1.2.2 测定仪器与方法 TG、TC、LDL C测定采用日立7600 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原装配套试剂,方法采用酶的连续监测法。PLT和MPV测定采用sysmex 2100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及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 果 2.1 高血脂组、CAD组、MI组与对照组血脂和血小板参数的比较 335例单纯性高血脂人群占1 836例体检人群的18.3%。MI组中的TG、TC、LDL C均下降(P<0.05),CAD组TC、TG均显著升高(P<0.01),LDL C无统计学意义。PLT在CAD组和MI组中均下降(P<0.05),在高血脂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PV在高血脂组和CAD组升高(P<0.01),在MI组中显著下降(P<0.01)。见表1。表1 高血脂组、CAD组、MI组与对照组的血脂和血小板参数的比较 2.2 AMI组患者血脂和血小板参数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AMI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TG和TC均显著恢复升高(P<0.01),LDL C也恢复升高(P<0.05),PLT无统计学意义,MPV显著恢复升高(P<0.01)。见表2。表2 AMI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与PLT参数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无论血脂处在正常或升高状态,PLT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旦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高血脂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CAD、MI)发生后,PLT均显著下降,在AMI治疗后的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而血脂水平在CAD组显著升高,在MI组却有所下降。AMI早期血脂下降可能是应激反应和治疗AMI药物的影响〔4〕,这种应激反应包括因AMI发病后PLT大量聚集而循环中游离PLT减少,脂质被动员参与新生PLT合成。Bail等利用温度观测PLT形成过程,发现一些极性较大的巨核细胞脂质流动性大,膜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细胞骨架形成,且与胆固醇含量有关〔5〕。 脂质代谢异常本身就是一种慢性、低级别的炎症反应,主要通过脂肪细胞分泌相关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6、瘦素、脂联素和脂肪因子等影响和控制相关代谢过程〔1〕。影响巨核细胞生成PLT的因素主要有PLT生成素、血小板因子4(PF4)和白细胞介素(IL 3、IL 6、IL 11)〔6〕,以及血小板内信号通路的调节。血小板内信号通路是指肾上腺素、胶原或凝血酶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导致磷酸酶激活,接着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上释放出来,花生四烯酸被大量转化为血栓素A2(TXA2),TXA2的生成是ADP、肾上腺素、胶原和凝血酶发挥作用的前提,并进一步激化磷脂酶C,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促进PLT生成〔1〕。PF4可以通过LDL受体蛋白1(LRP1)对巨核细胞分化血小板进行调节〔7〕。LDL是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脱脂和载脂蛋白交换后的降解产物,内含丰富的TG和胆固醇酯(CE),表层由载脂蛋白与磷脂极性基团构成的亲水层。内源性TG可以促使其他脂蛋白氧化修饰,并使PLT聚集增加〔8〕。LDL可通过构建新生PLT膜、脂质构建及相关物质代谢,氧化型LDL通过PLT活化因子(PAF)受体激活PLT活性〔9〕。Dole等发现HDL受体和清道夫受体缺乏的小鼠,其PLT减少,且结构缺陷,功能异常〔10〕。LDL可使PLT对多种刺激原如二磷酸腺昔(ADP)、胶原和凝血酶敏感,ADP、胶原和凝血酶均可激活纤维蛋白原〔11〕、致密颗粒和α颗粒内容物释放,这些物质募集PLT发生聚集,协同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本研究同样显示LDL C在MI发生时下降,在CAD发生时无统计学意义,在AMI患者中经治疗后恢复升高,可以认为LDL在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大量被消耗。故认为PLT不直接随脂质变化而改变,脂质及其衍生物只是PLT的构成成分,参与新生PLT形成过程而间接影响PLT。 正常成人造血性骨髓组织切片上脂肪细胞占据30%,70%,电镜下脂肪细胞含有大量的脂滴,说明脂质及其衍生物在造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PLT本身可以促进脂肪源性的干细胞生成〔13〕,膜硫脂缺乏PLT功能明显减退〔14〕。脂质中的TG和TC及其衍生的介质或一些活性脂质(如脂氧素、瘦素、脂联素等)参与血小板多方面活性功能,PLT生物膜结构的磷脂、TC和糖脂可以帮助PLT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炎症、感染、肿瘤和血栓形成〔15,16〕;PLT细胞器富含一些特异性脂质,如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突触囊泡的形成〔17〕;鞘氨醇磷脂及相关分子具有调节PLT凋亡的作用〔18〕;二脂酰甘油(DGA)是PLT第二信使,花生四烯酸充当细胞外介质,在应激状态下迅速合成,并发挥炎性制动作用〔19〕;磷脂酶A2或磷脂酶C、二酰甘油 酯酶引起花生四烯酸释放,在环氧合酶作用下形成前列腺素G2和H2(PGG2和PGH2),随后在血栓烷合成酶作用下生成和释放TXA2,然后与PLT上TXA2受体结合,促进PLT聚集。 研究显示在脂质代谢紊乱并升高的高血脂组和CAD组中MPV也升高,在血脂下降的MI组中MPV亦下降,并在AMI组经阿司匹林治疗后,MPV随血脂升高同步恢复升高。非遗传性疾病患者的MPV升高主要是脂质代谢异常介导急性期应答反应并通过促炎性细胞因子IL 6、IL 11等作用于巨核细胞并修饰其成熟分化过程影响MPV大小的〔20〕。Li等〔21〕的研究显示MPV与PLT膜磷脂含量呈正相关,White〔22〕研究发现正常PLT激活后,PLT由正常的盘状外形变成收缩的球形并伴有树枝状突起生成,这种突起可以使PLT黏附血管损伤部位,即PLT激活后发生聚集和收缩,这解释了为什么MPV在MI疾病发生后显著下降的原因。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抑制环氧合酶,减少TXA2合成,进而抑制PLT聚集和释放ADP的功能,在AMI发生后,PLT大量聚集而被消耗,此时外周血液中的PLT多来自脾脏等存储池和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新生的PLT因膜磷脂含量大和肌球蛋白成熟程度而使MPV升高。综上所述,脂质及其衍生物是PLT合成和发挥生物学活性的重要有机成分,在其代谢紊乱后通过一系列炎症反应产生相关因子刺激PLT活性增高形成血栓,造成血液循环中PLT减少、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新PLT而间接影响PLT和MPV。血脂与MPV有明显相关性,MPV大小受PLT的成熟过程和激活过程的影响。可以认为MPV是PLT正在发挥生物学活性或代偿增生的标志,是监测因血脂异常诱发PLT过度活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
/
本文档为【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