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报告5

2017-11-14 2页 doc 12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报告5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报告5 作者:陈绍权 王萍 李本勇 张川 【摘要】目的 探讨双孔法腹腔镜小儿内环高位结扎 治疗 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 总结 2008年1月至2009年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6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男66例,女20例,年龄21个月至14岁(平均3.5岁),全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2分钟,术中缝合区血肿2例,无副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易、安全、痛苦小,能同时处理隐性疝及发现潜在的疾病,可作为小儿腹股沟斜...
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报告5
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5 作者:陈绍权 王萍 李本勇 张川 【摘要】目的 探讨双孔法腹腔镜小儿内环高位结扎 治疗 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6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男66例,女20例,年龄21个月至14岁(平均3.5岁),全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2分钟,术中缝合区血肿2例,无副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易、安全、痛苦小,能同时处理隐性疝及发现潜在的疾病,可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首选手术。 【关键词】双孔法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斜疝 手术治疗 从1982年Ger最先提出并应用腹腔镜内环关闭术治疗腹股沟疝以来,腹腔镜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越来越广泛。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仅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就可达到治疗目的,无需修补缺损。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易行,器械简单,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受到外科医生和患儿家属的欢迎[1]。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报告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86例。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6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男66例,女20例,年龄21个月至14岁(平均3.5岁),单侧52例,隐性疝37例(71.2%),双侧34例,全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2分钟,术中缝合区血肿2例,无副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1.2手术方法 术前禁食饮4,6小时,清醒状态下自行排空尿液,气管插管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在脐窝皱褶处切一个5mm大小的切口,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8,12mmHg,置入5mm Trocar及30?腹腔镜,采用头低臀高位倾斜约15?,观察患侧及对侧腹股沟管内环口的情况。在脐旁左侧3cm处切一约3mm切口置入3mm Trocar,放入操作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2mm皮肤切口,用自制的带线疝缝合针与内环口腹膜外潜行游离,在输精管表面完成内环半周缝合后刺破腹膜,用操作钳夹住缝合线退出缝合针,将15cm长的7号木丝线留在腹腔内,用自制的钩针由原皮肤切口刺入,在内环的腹膜外层完成外侧半圈缝合,由刺入腹膜处穿出,用钩针将腹腔内的丝线带出腹腔,完成外侧半圈缝合,挤出患侧阴囊内积气,提起线的两端打结,使内环口呈荷包缝合关闭,将线结埋于针眼切口的皮下。解除气腹,手术完成。可吸收线缝合脐部。如是双侧斜疝,可照此方法同时实施另一侧手术。 术后应用抗生素3天。麻醉清醒后4,6小时进食。 2 结果 86例均行双孔法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手术进程顺利。单侧手术时间约5,30分钟,平均12分钟,术中发现隐性疝37例,无中转手术病例。术后1天下床活动,术后3,4天出院。术后随访60例患儿,随访6个月,60例均痊愈,阴囊及睾丸无异常,无复发,无阴囊水 肿、切口感染、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及肠粘连等手术并发症。
/
本文档为【双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例报告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