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

2017-09-25 7页 doc 20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奠定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础,已举世公认。但关于谁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打响第一枪的地点,至少有三说。一为江苏邳州市运河车站(2009年4月10日龙虎网,王彬《“我们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二是河南商丘张公店(2009年7月1日商丘新闻网—商丘日报, 2010年1月6日人民网-河南频道,李艾凌《淮海战役第一枪》),三乃江苏新沂市窑湾镇(2009年8月7日人民网-河南视窗,《“首战窑湾”,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要作出孰是孰非的正确判断,...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奠定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础,已举世公认。但关于谁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打响第一枪的地点,至少有三说。一为江苏邳州市运河车站(2009年4月10日龙虎网,王彬《“我们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二是河南商丘张公店(2009年7月1日商丘新闻网—商丘日报, 2010年1月6日人民网-河南频道,李艾凌《淮海战役第一枪》),三乃江苏新沂市窑湾镇(2009年8月7日人民网-河南视窗,《“首战窑湾”,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要作出孰是孰非的正确判断,必须首先厘清淮海战役的地域范围,尔后再从时间先后顺序上进行甄别。 一、关于淮海战役的地域范围 淮海战役地域范围,现行的说法是:此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继辽沈战役之后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笔者以为,这只是战役结束以后的界定,而并非初始的定义。 (一)从战役名称上辨析。如果真是如前所说,战役既然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那么,为何不叫商海战役、临淮战役、徐淮战役或徐海战役,而偏偏叫做淮海战役,之所以用淮海战役命名,乃是其初始战役拟发起在淮(淮阴、淮安)、海(州)之间的区域。这样既师出有名,又名正言顺。 (二)从权威文献上辨析。早在1948年9月24日7时,粟裕在济南“攻济战斗已突入内城六个团,……估计攻济战斗日内即可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即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攻占两淮(淮阴、淮安),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栗裕军事文集》之《建议进行淮海战役》)军委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今属江苏新沂)、运河之线为目标。歼灭两淮、高(邮)宝(应)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卷五《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需要作出说明的是,此时粟裕的目标是围歼淮阴——海州一带的国民党军第7兵团黄百韬部,而不是围歼整个徐州集团,这时的淮海战役设想,后来也被称为小淮海战役。随着战局发展,总前委审时度势,淮海战役越打越大,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战果。9月28日,毛泽东再次向华野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和中野刘伯承、陈毅致电(《毛泽东军事文集》卷五《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黄百韬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兵团。新安镇地区距徐州甚近,邱、李两兵团赴援最快。10月11日,毛主席再次强调:一、战役第一阶段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二、第二阶段,攻坚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毛泽东选集》卷四《关于 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10月14日,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在曲阜召开有各纵领导参加的作战会议,确定第一阶段的作战:以七个纵队向新安镇、阿湖地区(今属新沂)实施突击,歼灭黄百韬兵团;以三个纵队南北对进,突击运河车站及其以西地区,分割黄百韬、李弥两兵团之联系;经山东兵团指挥七、十、十三纵队进攻台儿庄之第三绥靖区部队,尔后强渡运河,直出陇海路,切断黄兵团退路,阻击徐州东援之敌,以两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协同中原野战军主力,逼进徐州。10月15日,毛泽东向饶、粟、谭发出《淮海战役计划不应变更》(《毛泽东军事文集》卷五)的电报,要求“首先集结临沂、邹县之线,待邱(清泉)孙(元良)进至相当位置之际,即齐头南进举行淮海战役。”11月6日戌时,粟裕、陈士榘等致电中央军委:“淮海战役决仍按已定方针执行,围着驱逐与解决沂河以东沿岸少数土顽,便于掩护架桥和主力开进,今日晚即以鲁纵包围、围歼郯城、大埠之王洪九顽部;六纵围歼马头及南北沿河岸之敌;七纵围歼峄县(今属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枣庄之敌;十纵包围临城,逼独立旅(土顽改编)起义”,“广纵及冀鲁豫独立旅向丰县、砀山线前进,以求扫清敌外围。明晚即迫近敌人,封锁消息,8日晚即完成分割包围,展开攻击(《毛泽东军事文集》卷五之《淮海战役第一仗和第二仗的歼敌任务》注释4)。”翌日,即11月7日20时,军委即复电(见《毛泽东军事文集》卷五《淮海战役第一仗和第二仗的歼敌任务》):完全同意所述攻击部署,望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第一仗估计需十天左右时间,力争歼灭黄百韬十个师、李弥一至两个师……,以上共计二十一个至二十二个师。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从以上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华野与中央军委往来的电文中,可以得知,一、淮海战役的首战范围限于淮海地区;二、首战对象是黄百韬第7兵团;三、首战地点是新安镇、阿湖地区;四、首战之前先扫清外围之敌;五、歼灭黄兵团,需要西线中野钳制邱、李两兵团增援。“这一部署的特点是,以宽正面出击的动作,造成合围徐州之势,以迷惑敌在我完成对黄百韬兵团包围之前,无法判明我军的真正意图。”(叶飞、张翼翔《机智迅猛歼顽敌——记淮海决战中的华野第一纵队》) (三)从组织机构上(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辨析。据《淮海战役大事记》记载,1948年11月“十六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刘、陈、邓三人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领导一切。”淮海战役于11月6日打响,为什么打了10天以后才成立总前委,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演变过程。显然,成立由华野、中野主要指挥员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是由战局的变化即黄兵团西移而导致的,以至于发展成后来越打越大的所谓的“淮海战役”,也就是由“小淮海”战役逐步发展、演变成了一场“大淮海”战役。 如果将淮海战役再行扩大化,时空不同,则打响第一枪的地点,相应的也就不同。 (四)从发生的战斗事件来辨析。在一篇介绍位于徐州西部、不属淮海地区的张公店“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的文章中,它这样写道:1948年“11月5日,邓、陈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先打国民党181师米文和部,复电后决定近日开战。遵照野战军首长部署,中野一纵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11月6日15时决定,当晚部队分成左右两路向张公店、马牧集进击,乘敌于立足未稳之际,于7日拂晓前将其分割包围,尔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181 师在我军追赶下,在商丘县城抢劫大批物资,连夜向东逃窜,6日晚8点逃至张公店周围的26个村庄,在中野一纵的迎头截击下,被迫收缩在以张公店为核心的8个自然村中。7日,我军中野一纵、华野三纵顺利完成对蒋军181师的合围。一纵指挥所设在花寺集。按照中野一纵作战命令,7日17时30分,我军突击队在花寺集北二里陆庄村后,向时庄驻守敌人发起主动出击,打响了淮海战役第一枪。”殊不知,淮海战役的发起权在华野,发起人也是华野。那么,华野是几时下达作战命令的呢,是11月6日戌时。此时,粟裕等致电中央军委:“今日晚即以鲁纵包围围歼郯城、大埠之王洪九顽部;六纵围歼马头及南北沿河岸之敌;七纵围歼峄县、枣庄之敌;十纵包围临城,逼独立旅起义”。事实也正是如此。《淮海战役大事记》记载,11月“六日黄昏,华野向黄百韬兵团出击,淮海战役发起。”当晚,华野鲁中南纵队和华野6纵分别打响山东郯城、马头战斗。戌时是晚上19至21点之间,而中野一纵于11月6日15时(与大事记所说的黄昏不合)决定,当晚部队分成左右两路向张公店、马牧集进击。这岂不是说,淮海战役是由远离淮海地区的中野提前发起的吗,显然,这是“小淮海”战役被扩大定义为“大淮海”战役之后的结果。且十一日华东野战军将敌第7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为全歼第7兵团,我军调整了部署,华东野战军以山东兵团挨近第4、6、8、9、13纵队及特纵炮兵大部,攻歼敌第7兵团,以第7、10、11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由东南面逼近徐州,侧击东援之敌,以第1纵队为预备队。陈毅、邓小平当即(注:此时中野才参与进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总前委16日才成立,目的是为了统一协调和指挥华野、中野及参战部队)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第3和两广纵队转入徐蚌段作战。 显而易见,中野是后来参战。将“大淮海”战役范围内的第一声枪响作为打响淮海战役的第一枪是不合适的。 二、不属于战役(淮海地区)范围的战斗 初始淮海战役的地区范围应当以当时的隶属关系确定,当毫无疑义。 《新沂县志》记载:1948年5月至1953年4月,原潼阳县、宿北县(现新沂市)隶属淮阴专区。《宿迁市志》记载:宿北县居西,下辖运河区、占城区、新安区、窑湾区、墨河区、马陵区等10个区。堰头行政乡归窑湾区管辖。《邳县志》记载:1953年,占城划入邳县。 《郯城县志》记载,1945年4月至1947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属山东),1947年2月至1948年10月,被国民党占领。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属。 《邳县志》记载:“解放战争期间,邳县民主政权辖陇海铁路以北部分,铁路以南与睢宁北部为邳睢县。东部港上、龙池、纪集、窑湾一带属国民政府占领区,先后划属宿北县、新安县。”;“1949年10月前,邳县先后属鲁中南第五行政区、台枣行政区;邳睢县先后属宿县行政区、华中第六行政区(淮阴行政区)”《睢宁县志》亦记载,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睢宁边县之邳睢县先后隶属“江淮三行署、宿县行署、淮阴行署”。《贾汪区志》记载,1948年11月8日解放之前,贾汪属于山东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运河县管辖。 由以上各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淮阴地区,其西北边界为陇海铁路以南、新安-纪集-窑湾-运河一线。其西、北之贾汪、枣庄、台儿庄、峄县、临城、张公店,东陇海铁道北之邳县、红花埠、郯城、马头、临沂、邹县等地均不属于淮海地区。不在淮海地区范围内的战斗显然是属于或“声西击东”的钳制或“扫清敌外围”以及消灭土顽的战斗。 三、从战斗发生时间上甄别 从以上辨析中,张公店在地理上不属于淮海区域,且在打响战斗时间上明显“超前”,其首打之说不攻自破。那么,究竟是谁在何时何地打响淮海战役的第一枪呢, 邳州运河车站虽然在地理上沾了淮海区域的边,但“在邳州运河车站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之说亦不成立。因其发生时间滞后。立此说者在其文章中说:“第二天(即1948年11月9日)上午9点多钟,国民党的飞机发现了行军队列,开始轰炸,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到了晚上11点,(华野8纵23军69团)1营顺利到达运河车站。没想到车站的敌人已经向运河桥集结了,车站内空无一人,敌人的集结给部队的各个击破增加了难度。正在几个营干部商量对策的时候,突然与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相遇。李春亭意识到这可能是敌人,因为附近没有华野的部队,他让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此时,对面突然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人喊:„前面是干什么的,过来一个。?李春亭当即回答:„自己人,你们过来一个~?敌人大摇大摆的过来,迅速被缴械。从俘虏口中,李春亭知道了对方部署,以及应答的口令。于是乘敌不备,解除了正在营房大吃大嚼的200多敌人的武装。同时3连在营长朱茂友指挥下直插桥头。……到了10日上午9时,整个战斗结束,歼灭100军44师130团全部及131、132团各一部,共毙伤俘敌2700多人。1营伤亡百余人。(2009年4月10日龙虎网,王彬《“我们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 而窑湾战斗则发生于1948年11月8日傍晚。显然早于华野8纵攻打邳州运河车站30多个小时。 四、窑湾战斗,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 华野一纵于11月5日到达新安镇东北约20公里之大向村附近地域集结,9日傍晚抵达窑湾,将国民党63军包围。8日傍晚至9日拂晓,在堰头与国民党六十三军发生激战,歼敌2000余人。10日拂晓,各师同时向窑湾外围发起攻击。12日拂晓,战斗胜利结束。整个窑湾之战(包括堰头辖区)全歼国民党第六十三军1. 5万余人。(有关战斗详情见上文《窑湾战斗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枪》)。此战创造了用急袭战法,以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的战例。正如时任一纵一师政委的曾如清将军在回忆《首战窑湾》一文中所述,窑湾之战“对于整个淮海战役来说,这只是序幕中的序幕,更大的胜利还在后头。”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的,是发生在江苏新沂境内的全歼黄兵团六十三军的窑湾之战。
/
本文档为【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