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逝去的年

2017-11-26 3页 doc 13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逝去的年逝去的年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载着满满的期待,挂着幸福的笑容,听着熟悉的乡音,我终于踏上归家的旅途, 火车终于启动了,看着外面的风景,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上洋溢的是回家过年的幸福。再看看火车上的人们,有农民工,有学生,有在外工作的人,他们脸上也是满脸的与家人团聚的期待和幸福,年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似乎一直都是一种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一种对幸福平安的愿景、一种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更多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延续。 坐在火车上,想着的是以往回家过年...
逝去的年
逝去的年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载着满满的期待,挂着幸福的笑容,听着熟悉的乡音,我终于踏上归家的旅途, 火车终于启动了,看着外面的风景,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上洋溢的是回家过年的幸福。再看看火车上的人们,有农民工,有学生,有在外工作的人,他们脸上也是满脸的与家人团聚的期待和幸福,年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似乎一直都是一种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一种对幸福平安的愿景、一种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更多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延续。 坐在火车上,想着的是以往回家过年的美好回忆,那些都是开心的日子,即使一天天在长大,我还是无法忘记家乡的年,可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年似乎渐行渐远,我已经找不到传统过年的氛围了,小时候,爸妈都会在过小年之前带我和妹妹去市集置办年货,也就是老一辈说的赶集。在腊月二十到二十四这几天,是家乡人赶集的日子。一家人总会带着大包小包去市集买年货。人群在红色的海洋中寻觅,好不热闹,孩子们呢,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东瞧瞧,西看看,然后抱着糖葫芦、糖面人等零食和氢气球、风车等好玩的玩具,满载而归。父母则在和卖家讨价还价买过年用品。但是二十的热闹已经逝去了,如今,父母工作很忙,特别是到年末,事情格外多,他们也没有想起置办年货。充满期待的我慢慢失望。终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爸妈记起来了还没买年货,然后我们去了市场。但是市 场已经没有了往日浓浓的过年的氛围,有的只是速度和陌生冷漠的人群。人群已经变得冷漠,没有往日的那种互帮互助了。而我在现代社会的速度下,也没有热情去享受它的喧嚣。才发现我的心境已经变了,也越加冷漠了。对于过年,人们的热情在逝去,剩下的只是年复一年的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似乎也在慢慢变质。浓浓的年味也在逝去,剩下的只是来来往往的冷漠的人群。年味在变淡,难道人情也是么, 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九,一家人回去外公外婆家吃团圆饭,然后回爷爷奶奶家过大年,并在那住几天。一直以来,我特别享受那段时间。因为爸妈家兄弟姐妹很多,所以每次吃团圆饭都很热闹,大家都很开心,特别是老人们,那个时候大人们会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孩子们会在一块玩耍和谈论在学校的趣事,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增厚。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看着儿女们都回来了,感情和谐,即使他们在忙着张罗饭菜,也难以压抑他们心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想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吧,可是,一年年过去了,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种过年的习惯也在改变。今年过年外公外婆在小舅家过年,其他的也在不同地方住,我没有享受到外公外婆做的团圆饭和家人团聚的满满的快乐。从外公外婆的叹息中,我知道他们心里的失落。爷爷在今年去世了,家里也变得冷清,奶奶的背影也越发沉重。但我想过年时家人团聚时或许会令她欣慰吧,可是,二伯一家人没回来,爸妈吃完团圆饭也匆匆去上班了。看到奶奶有些呆滞的眼神,我想她很失望。对于迟暮之年的她来说,她的愿望其实很小,却没有实现, 这该多么痛苦啊!又一次失望了,我没有体会到年的幸福,反而愈加失落。现代社会下的我们到底失去了些什么呢,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沉重工作压力下,亲情也失去了它的分量,剩下的似乎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动作了,难道这些就是所谓的高科技社会下的产物吗, 小时候,大年三十爆竹声声、锣鼓喧天、贴春联、挂红灯笼、做年糕、守岁、祭祖等等,这些过年时的老习俗,每家每户都会进行。家家户户年味十足啊,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或是聊天。到了午夜,互相拜年,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可是,如今,家里没有了自制的春联和灯笼的装饰,门庭冷清。过年的食品也用买来的现成的代替自制的。三十晚上,电视机旁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人,大家各玩各的,没有太多交流。到了第二天本该一家家串门拜年的,如今人们为了省事,拜年的礼节也在减少。这些现象让我感到年的远去,它似乎只是一种形式了,没有了温暖,我们的青春在逝去,这是岁月的必然,可为什么年味在逝去, 为什么我们的传统风俗也在逝去, 如今,人们过西方的节日过得到挺隆重的,学习西方的文化也学得不亦乐乎,可是对于自己民族的节日去不看重,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是三天打渔两天嗮网,这到底是怎么了呢,如果我们的优良传统逝去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优良的民族风俗逝去了,优良的传统文化逝去了,即使学到了西方的风俗文化,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连自己的东西都失去了,那余下的又有些什么呢,是冷漠、是无情还是自私自利,扪心自问一下,我们 失去了些什么,又剩下些什么。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工程,造,B091 汪丹 邮箱,1132966764@qq.com
/
本文档为【逝去的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