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2018-02-14 50页 doc 16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土地资源网------- 1、对外交通............................................................................................................. 13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2、镇区内部道路交通 ..................................................................................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土地资源网------- 1、对外交通............................................................................................................. 13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2、镇区内部道路交通 ............................................................................................. 13 3、交通问题............................................................................................................. 13 规 划 说 明 四、现状用地综合评价 ........................................................................................... 13 五、震后综合评估 ................................................................................................... 14 目 录 第八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 14 第一节 总体布局....................................................................................................................................... 14 第一章 广济镇概况及规划背景 ......................................................................................................................... 1 一、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 14 一、广济镇镇域现状概况 ......................................................................................... 1 二、规划用地范围 ................................................................................................... 14 二、规划背景 ............................................................................................................ 2 三、总体布局 ........................................................................................................... 14 三、本轮规划的重点 ................................................................................................. 3 五、建设分区 ........................................................................................................... 15第二章 规划原则、依据和期限 ......................................................................................................................... 3 六、规划用地汇总 ................................................................................................... 15 一、规划原则 ............................................................................................................ 3 第二节 居住用地....................................................................................................................................... 15 二、规划依据 ............................................................................................................ 3 一、规划布局 ........................................................................................................... 15 三、规划期限 ............................................................................................................ 3 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 16 第三章 城镇化目标 ............................................................................................................................................. 3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 ............................................................................................................................... 16 一、镇域人口发展预测 ............................................................................................. 3 一、行政管理用地 ................................................................................................... 16 二、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 4 二、教育机构用地 ................................................................................................... 16 三、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4 三、文体科技用地 ................................................................................................... 16 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5 四、医疗保健用地 ................................................................................................... 16 第四章 镇域空间利用规划 ................................................................................................................................. 6五、商业金融用地 ................................................................................................... 16 一、镇域镇村布局现状 ............................................................................................. 6 六、集贸设施用地 ................................................................................................... 16 二、镇村体系布局规划原则 ..................................................................................... 7 第四节 生产设施用地 ............................................................................................................................... 16 三、镇村体系布局规划 ............................................................................................. 7 一、生产发展的主导思想 ....................................................................................... 16 四、镇域四废利用 ................................................................................................... 10 二、规划布局 ........................................................................................................... 16 五、农业空间 .......................................................................................................... 10 第五节 绿地与水系................................................................................................................................... 16 六、生态保护空间 ................................................................................................... 10 一、绿化系统规划 ................................................................................................... 16 七、镇域水系规划 ................................................................................................... 10 二、水系规划 ........................................................................................................... 17 第五章 镇域空间开发管制与区域协调规划 ................................................................................................... 11 第六节 景观规划....................................................................................................................................... 17 一、镇村建设用地控制 ........................................................................................... 11 一、景观规划原则 ................................................................................................... 17 二、空间管制 .......................................................................................................... 11 二、城镇景观格局 ................................................................................................... 17 三、区域协调规划 ................................................................................................... 11 第九章 综合交通规划 ....................................................................................................................................... 18 第六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 11 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 ............................................................................................................................... 18 一、城镇性质 .......................................................................................................... 11 一、公路 .................................................................................................................. 18 二、城镇发展规模 ................................................................................................... 11 二、客运站 .............................................................................................................. 18 1、人口规模 ............................................................................................................ 11 第二节 道路交通规划 ............................................................................................................................... 18 2、用地规模 ............................................................................................................ 11 一、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 18 第七章 城镇建设现状 ....................................................................................................................................... 11 二、道路等级 ........................................................................................................... 18 一、用地现状 .......................................................................................................... 11 三、路网规划 ........................................................................................................... 18 二、用地布局形态 ................................................................................................... 11 四、交叉口控制要求 ............................................................................................... 19 三、道路交通 .......................................................................................................... 13 五、停车场规划 ....................................................................................................... 19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土地资源网------- 六、广场规划 .......................................................................................................... 19 四、 消防通讯规划 ................................................................................................. 24 七、加油站 .............................................................................................................. 19 五、消防车通道 ....................................................................................................... 24 第二节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 24 第十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19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 19 一、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 24 一、给水工程现状 ................................................................................................... 19 二、规划原则 ........................................................................................................... 24 二、给水工程规划依据 ........................................................................................... 20 三、防洪排涝标准 ................................................................................................... 24 三、给水工程规模预测 ........................................................................................... 20 四、镇区防洪排涝规划 ........................................................................................... 24 第三节 抗震防灾规划 ............................................................................................................................... 24 四、水源 .................................................................................................................. 20 一. 抗震减灾体系建设 ........................................................................................... 24五、水厂 .................................................................................................................. 20 二、抗震设防标准 ................................................................................................... 24 六、给水管网规划 ................................................................................................... 20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 20 三、防御目标 ........................................................................................................... 25 一、排水管网现状 ................................................................................................... 20 四、工程抗震规划 ................................................................................................... 25 二、排水工程规划依据 ........................................................................................... 20 五、生命线系统 ....................................................................................................... 25 三、排水体制规划 ................................................................................................... 21 六、次生灾害防治 ................................................................................................... 25 四、污水工程规划 ................................................................................................... 21 七、避震疏散规划 ................................................................................................... 26 第四节 人防工程规划 ............................................................................................................................... 26 五、雨水系统规划 ................................................................................................... 21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 21 一、规划原则 ........................................................................................................... 26 一、供电工程现状 ................................................................................................... 21 二、人防工程总规模 ............................................................................................... 26 二、规划依据 .......................................................................................................... 21 三、生命线工程人防要求 ....................................................................................... 26 三、负荷预测 .......................................................................................................... 21 第十二章 环境规划........................................................................................................................................... 26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 ............................................................................................................................... 26 四、供电工程规划原则 ........................................................................................... 21 一、环境保护现状 ................................................................................................... 26 五、电源规划 .......................................................................................................... 22 二、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 26 六、高压走廊规划 ................................................................................................... 22 三、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 27 七、配网规划 .......................................................................................................... 22 四、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措施 ................................................................................ 27 八、线路规划 .......................................................................................................... 22 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 ............................................................................................................................... 22 五、生态环境建设 ................................................................................................... 28 第二节 环境卫生规划 ............................................................................................................................... 28 一、邮政工程规划 ................................................................................................... 22 一、环卫发展目标 ................................................................................................... 28 二、电信工程规划 ................................................................................................... 22 二、镇生活垃圾量预测 ........................................................................................... 28 三、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 23 三、环卫公共设施 ................................................................................................... 28 四、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 23 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 23 四、环卫工程设施 ................................................................................................... 28 一、燃气工程现状 ................................................................................................... 23 第十三章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 28 二、燃气工程规划依据 ........................................................................................... 23 一、近期规划原则 ................................................................................................... 28 三、燃气用量预测 ................................................................................................... 23 二、近期规划年限与规模 ....................................................................................... 29 四、燃气调压站规划 ............................................................................................... 23 三、近期用地布局规划 ........................................................................................... 29 五、管网系统规划 ................................................................................................... 23 四、近期建设具体项目 ........................................................................................... 30 第十一章 防灾减灾规划 ..................................................................................................................................... 23 第十四章 远景规划构想 ................................................................................................................................... 31 第一节 消防规划 ....................................................................................................................................... 23 一、规划期限 ........................................................................................................... 31 一、规划原则 .......................................................................................................... 23 二、发展目标 ........................................................................................................... 31 二、消防站规划 ....................................................................................................... 24 三、远景规划设想 ................................................................................................... 31 三、消防给水规划 ................................................................................................... 24 第十五章 实施措施与建议 ............................................................................................................................... 31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水灾:广济因处石亭江边缘,每年霪雨季节,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对人、畜、生产都第一章 广济镇概况及规划背景 是很大的威胁。 地震:广济属龙门山脉地带,所发生的地震多系波及地震,最大的震级五级左右,没有 一、广济镇镇域现状概况 受到大的损失。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距震中直1(地理位置 线距离仅37公里的绵竹广济镇受到“5.12”特大地震重创,死亡一百多人,受伤三千多人,绵竹市广济镇地处川西平原,距绵竹县城16公里,东与本市玉泉镇接壤,南靠石亭江、 房屋90%以上倒塌或受损,交通、通讯、电力基本瘫痪。 与什邡市洛水镇隔江相望,西与本市金花镇相邻,北至本市土门镇分界,镇域面积28.1平 3(交通条件 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震后人口23098人,全镇耕地21798亩。 (1)镇域道路:目前镇域内主要的公路干线有三条,即绵广公路(国家二级),玉广路2(自然条件 (广济—玉泉)属国家三级公路,沿山公路属国家三级公路。 (1)地形地貌 (2)镇区道路:共4公里,贯穿镇内的绵广路,玉广路,街道路面三条。 广济镇属平原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无高山丘陵,西北地形逐渐高于东南。广济场址位 (3)村道贯穿6个行政村共 35.2公里,其中15.7公里已硬化,19.5公里村道已拓宽于镇西南部,接近石亭江北岸。镇中四条支渠成为扇形横贯全境。 路基。 (2)气候 震后以上交通基础设施部分遭受严重损坏。 广济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 4(建制沿革 夏无酷暑,春早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 广济镇原名火烧埝,农田引石亭江水分流灌溉。水源发自茂县牛心山,沿山发水有15全年总日照数700-850个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处,远近二百余里,俱在三江寺汇成大河,谓之三江河,下又有小河二道随入大河,到高景(3)地质土壤 关出口。明万历年间,因象鼻山巨石林立,阻断水道,乡民遂设法烧山钻石,开凿埝口,引广济地处蝙蝠山南麓,属于成都凹陷盆地半冲积平原。地质构造复杂,为龙门山脉褶绉 水灌田。 地带,多年来经过多次地震,大都是三至六级。境内地层属第四系三迭系,分石灰石岩层, 此后,场址迁移至现在地址,重建街市,再兴商贾,并建有广济硚一座。河岸设上下二水层岩、石砾岩及少许花岗岩。镇域处于绵竹边缘地区,经石亭江长期冲积,形成灰棕冲积 渡,因此更名为广济场。意在广施济渡,为民便利。民国29年改为广济乡。 土。北部倚山,地势较高,有粘性黄土、黄紫泥土,沿河一带因长年水涝,形成灰棕冲积沙 5(社会经济状况 土,适宜种旱粮作物。 (1)经济结构: (4)矿产 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110万元,同比增长19.5 %,其中:第一产业 8751 万元,镇域西北有蝙蝠山,山中蕴藏着大量石灰岩矿,以在皮家湾、二郎庙一带最多。石亭江 9974 万元,第三产业4383万元,分别占总产值37.9%,43.1%,19.0%,人均国内生第二产业河坝亦产矿,每次洪水过后便大量出现。 产总值 231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814 元。 由于地处石亭江沿河,镇域砂石资源十分丰富。 (2)各产业现状: (5)山脉河流 ? 第一产业现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科技不断深入,“三高”农业的普广济属绵竹沿山乡村之一,全镇六个村有五个居平坝,仅卧云村靠山,所辖山地面积 及,加上广济镇丰富的农业资源,广济镇的农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农业基地建设已见雏1500余亩,有“蝙蝠”、“马鞍”两山。 形。目前有a.食用菌种植基地;b.早熟梨种植基地;c.无公害蔬菜大蒜基地;d.花卉苗木基广济位于石亭江北岸,江水从北山流出,至高景关平梁分水为三埝,即朱埝、李埝、火 地; e.生猪和小家禽养殖基地。2007年粮食总产量 15110 吨,油料作物产量 722吨。 埝,朱、李二埝归什邡所辖,火埝属本镇。 (6)自然灾害 1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表1-1 主要农产品产量 设施损失3522万元;畜牧业损失5585万元。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年 2007年 增长% 旅游服务业损失情况:损毁景区3处,酒店10家,商业网点320点。 粮食产量 吨 14766 15110 2 交通损失情况:损坏农村公路2.1千米,桥梁20座,乡村客运站2处。 稻谷 吨 8516 8985 6 小麦 吨 3503 3474 -1 文、教、卫损失情况:学校损失7所,倒塌校舍391间,11300平方米;卫生设施损失 油菜 吨 853 722 -15 638万元;文化设施损毁文化站1个,文体器材140件(套),金额33万元,广播电视设备水果 吨 1256 1310 4 40件。 肉类 吨 4523 4957.7 10 生猪出栏 头 58640 66304 13 二、规划背景 禽蛋 吨 516 578 12 ? 第二产业现状:广济镇现有工业企业16余家,其中6家企业年产值占镇内经济指标1(上轮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情况 在70%,支农企业4家,机械加工企业2家,食品工业2家,服务企业2家。 广济镇上轮规划对指导广济镇的各项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表1-2 二产主要产品产量 (1)硬化村道5km,改建村道4km,对镇区进行了200余米街面硬化整治,基础设施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年 2007年 增长% 建设情况得到改善。 白酒 吨 172 181 5.2 (2)积极稳妥推进沿山开发战略,硬化观光道路1.4km,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逐步生铁矿石 吨 5749 6735 17.1 水泥 吨 89300 97800 9.5 跟上。 服装 万件 6.2 6.9 11.3 (3)农业科技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全面展开,推进农村人才培养开发,加快农村磷肥 吨 20783 24543 18 剩余劳动力转移。 家具 万件 3(7 4(1 10 (4)通过“支部+协会”引进农产品加工储藏等方式,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现状: 广济镇自古以来都不是商业重镇,由于距绵竹近,交通便捷,因此 水果、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基地等快速发展。 场镇商贸业受到附近的乡镇玉泉、土门、什邡洛水的影响较大,广济镇商业也大多为本镇服 但同时,汶川大地震使广济镇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对原规划进行务。 修编。 6(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状 2、本次规划调整的背景 全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花生、大豆、薯类。 (1)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特色产业有:无公害水果基地,矮化密植梨园2000亩,品质好,产量高,2004年经四 目前,灾区城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正全面展开。江苏省对口援建灾后恢复重建川省农业厅检测被评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基地。 项目已基本确定,板房建设基本完成。 7. 镇域受灾现状 (2)区域城镇体系面临重组 (1)人员伤亡情况 《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村镇体系规划》提出区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两线、一在“5?12”大地震中广济镇受灾总户数8722户,受灾总人数24060人,死亡195人。 环”的网络空间结构,和“一中心四片区”的网络节点布局,通过核带线,线促片,推动区域(2)受灾损失 城乡空间统筹发展。广济作为“两线”上的城镇节点,其在新一轮发展中能够把握何种契机,房屋损失情况:损毁70864间, 面积148.45万平方米。 促进自身发展,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家庭财产损失情况:折合金额5072万元。 (3)生态旅游的兴起带来发展契机 工农业损失情况:折合金额19118万元。其中企业损失7865万元,损毁房屋960间; 要有效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损失1966万元,其中农作物面积受损15137亩;林业损失,折合金额180万元;水利 2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的重要抓手。按照“一镇一品一特色”的规划建设原则,稳步推进以沿山旅游公路为轴线的沿号); 花、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结合开发山地旅游资源,形成以温泉休闲度假为龙头,可“春观(《四川省建设厅关于灾后重建规划的》; 4 夏纳凉、秋品果、冬赏雪”的精品景区。 5(《绵竹市灾后重建村镇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苏建规[2008]233号); 6(《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三、本轮规划的重点 三、规划期限 1(从城乡统筹的新角度来分析广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 发展。 1(近期:2008—2010年 2(坚持科学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处理好城镇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远期:2011—2020年 的衔接。 3(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3(充分体现“五个统筹”、“三个集中”的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转向保护和合理 利用各类资源,促进人居环境和城镇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城镇化目标 4(打造城镇品牌,注重城镇品牌核心价值的挖掘、提炼、优化、组合和经营,充实城 镇文化内涵,通过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塑造个性独特和生态优美的小城镇。 一、镇域人口发展预测 5(妥善解决好城镇与农村、过境交通与城镇道路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人口构成 广济镇幅员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现状全镇总人口为23098人,其中:非农业 第二章 规划原则、依据和期限 人口978人,农业人口22190人,劳动力 13753人,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人口的61.8 %。 全镇有耕地21798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96 亩,劳动力平均耕地1.55 亩。以城镇实际居一、规划原则 住人口统计,广济镇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6.50%。 1(统筹考虑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需求,制定分期实施策略。综合考虑援建投入、自主(二) 镇域人口预测 重建、建设成本、建设周期,合理确定城镇近期建设目标。 1. 当前广济镇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形势 2(近期建设项目安排应优先考虑与恢复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住房和公共、市政设施由于广济镇经济主要以工业、商贸及农业为主,近些年来镇域非农人口和镇区总人口变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灾后居民安置和基本生活设施保障要求。 化不大,这集中反映出广济镇区发展条件较差,吸引力弱,未能起到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村剩 3( 村镇重建应注重传承和发觉历史文化内涵与地域文化特点,彰显地方特色。 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4(立足远期建设,重点抓近期镇区环境更新整治和基础设施的配套。 近5年来镇域人口变化不大,人口保持负增长,反映了广济镇人口外迁的机会很小,同 5(加强环境保护规划,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 时外来人口机械增长缺乏动力,广济镇呈现以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要形态的异地城镇化。 6(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大效益并举。 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格局中,如何在全区城镇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 何通过城镇化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广济镇在当前发展阶段二、规划依据 面临的重要问题。 1(《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国办函[2008]54号); 2(镇域城镇化发展策略 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综上所述,根据绵竹市整体发展的要求,结合广济的实际情况,确定镇域城镇发展战略 3(《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130 3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为: 口200人,城镇化水平为6.50%。 广济镇区,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建立公共配套服务基地,充分发挥第大力发展近期受灾后市场、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2010年后进入稳定发三产业及特色产业对城镇及新型社区的促进作用,促使乡村人口就地有序地向城镇转化和向展时期,人口平稳增长。 农村新型社区聚居,努力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 则城镇人口预测如下: 3(镇域人口预测 2010年:V2010= 1500(1-5.36‰)2 +2347×50%×1.2+100=2000人 (1)自然增长预测 2020年:V2020= 3000(1-5.36‰)10+1312×55%×1.2+150=4000人 震后广济镇总人口23098人,根据广济镇1998,2008年近十年的人口资料看,其人口则广济镇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为13.23%和19.30%。 自然增长率在-1‰—-6‰之间,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生育工作的巩固,预计规划期广综合结论: 济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控制在-5.36‰左右。 广济镇城镇化在2020年前处于起步阶段, 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13.23%; 2020年城 (2)机械增长预测 镇化水平约为19.30%。相应城镇人口2010年约为2000人,2020年约为4000人。 根据1998,2008年人口统计,广济镇镇域人口在10年间迁出大于迁入,机械增长人口 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呈正负长,每年增长数在-30---100人之间,机械增长率在1‰—4‰之间。根据“城市—农 ,、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村”推拉机制理论分析,加之城镇户口政策进一步放宽,可以预见,受德阳和绵竹的引力影 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290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4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响,一定年限内广济镇域人口增长将在现有基础上略有扩大并保持比较平稳的水平,故将广 入实现4814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实现833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700万元,农济镇镇域的机械增长率为-3.6‰。 业结构调整总面积达9000亩,实现劳务输出6985人次。 (3)综合分析预测: (1)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2010年镇域总人口为:23089×(1-5.36‰-3.6‰)2=22677人; 在种植业方面,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叶菸为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22677×(1-5.36‰-3.6‰)10=20725人。 主,近几年由于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镇共建有优质水果基地、黄背木耳生产基地、4(城镇化水平预测 大蒜及反季节蔬菜基地等多个,年产优质水果1650吨,黄背木耳300吨,蒜苔及蒜籽3400采用剩余劳动力转化法预测城镇化水平,广济城镇人口除现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 吨。在养殖业方面,全镇共建有大型生猪养殖场八处,小家禽畜养殖场10处,水产养殖1200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故采用剩余劳动力转化法预测,模型为: 多亩,年产优质仔猪64413头,出栏肥猪57649头,出售小家禽畜508000只,鲤、鲫、草、Vt=Vo(1+r)n+A×V×C+B 鲢四大家鱼800吨。 其中:Vt为预测城镇人口,Vo现状城镇人口,r:人口自然增长,n:规划期限;A农业剩 (2)乡村旅游较具潜力 :转化率;C:带眷系数;B:机械增长人口。 余劳动力;X 广济镇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2007年已投入120余万元资金,加快镇内道路交通,环2007年全镇耕地面积21798亩。随着退耕还林和城镇建设,农村耕地将有所减少,城 境整治、农户改造等基础建设。境内现有广济寺、卧云奄二处寺庙,依山而座,占地达3000镇发展使镇区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但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将减少,复耕后农 平方米。广济镇本着“立足广济,面向社会,统筹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沿业总用地基本上占补平衡,但总耕地仍有所减少。综合预计在2020年之间,耕地维持不变。 山开发战略。 剩余劳动力转化率在2010年、2020年预测为50,、55,,平均带眷系数分为1.2,机 2、镇域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械增长数近期取20人,远期取15人。 (1)交通条件有待改善 2008年城镇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计算: 广济镇虽有良好的自然区位,但经济区位较差。广济镇距绵竹市区较远,境内目前没有2008年全镇镇区常住人口1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8人,农业人口322人,寄住人 4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省道、国道等重要交通要道直通或贯通,绵广公路是镇域主要过境交通,制约了乡镇的发展。 项目、机械加工铸造、食品加工企业等优势产业。 2)经济增长速度不快 (3)积极培育旅游产业 ( 广济近几年的GDP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上广济镇第三产业依托都市农业的优势,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农家乐”为主体的第三的跨越式发展,赶上其它经济强镇,其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加快。 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定位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新型服务 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3、经济发展目标 广济镇由于石亭江的天然阻隔,区位、交通并不占优势,因而工业发展势头缓慢,正是加快两个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沿山开发战由于这种阻隔,使得广济镇的农业发展得到加强,特色产业无公害水果基地等经四川省农业略,把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厅检测被评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基地。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无污染的工业项表3-1 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现状(2007年)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目等将成为广济镇的主导产业。 GDP(亿元) 2.31 3.1 4.9 文化资源是广济城镇发展的一大优势,依托石亭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沿山优势,打造广人均GDP(万元/人) 0.99 1.4 2.4 济文化、生态观光旅游是广济城镇努力的方向。 GDP结构 37.9:43.1:19 30:45:25 20:50:30 4、现代化目标体系 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将现代化作为广济镇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是经济走向富裕的标志,是城镇综合实力 1、总体思路 和文明程度的反映,它包括了政治参与、经济、人口、生活质量、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镇区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挖掘沿山地区农业 化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具有全方位的概念。所以,“城镇现代化”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潜力。至2020年初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商贸型城镇,全面实现 的内含不仅仅是表现在经济方面,还应当拥有高品质的环境条件、先进便利的交通、通信等小康。并建设蔬菜供应生产基地。 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2、发展战略 根据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对广济镇的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数量指标,规划提出广济镇域现 根据对广济镇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和不利因素的分析,结合现状基础条件,按照“扬长避 代化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数值。 短、重点突出”的原则,确定全镇各产业的发展方向。 表3-2 现代化指标体系 (1)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 指标名称 现状(2007年) 规划(2020年) 1、经济发展 广济镇第一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化和规模生产程度不高,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没 (1)人均GDP(万元) 0.99 2.4 有充分发挥出来,农产品附加值低。 (2)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9 20 规划确定农业发展方向:把农业功能定位在提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业增效和农民(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9.0 30 (4)出口依存度(%) 6.6 15 增收上,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休闲场所,积极发展旅游休 2、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 闲农业和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使农业向着兼具生产、生态、社会经济功能于一体的高度现代(5)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5 的都市型农业转换。 (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5 (2)重点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 (7)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人) 450 (8)6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 ?95 广济镇第二产业发展方向:以市场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 (9)平均期望寿命(岁) 75 良好的特点,发展生态食品、绿色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 业经济效益。3、生活质量 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向第二产业的就业转移。扶持种养殖业,巩固 发展无污染的工业 5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指标名称 现状(2007年) 规划(2020年) 8、近期经济发展 (10)恩格尔系数(%) ,30 近期(到2010年)是承前启后,继续高速发展的阶段,将全面实现市场机制的调控。(11)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克/日) 90 到2010年,全镇GDP将有望达到1.4亿元,全镇整体实力大大加强,投资环境大为改观,(12)城镇住房成套率(%) 90 100 (13)自来水普及率(%) 95 100 三产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为广济镇切实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4)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1.2 5 (1)加强现有支柱产业的优势,积极发展现有骨干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走高科技化、4、社会发展 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以迅速带动全镇经济水平。 (15)城镇化水平(%) 6.50 19.3 (16)人口自然增长率(‰) -5.0 -5.4 (2)抓住市场,积极开发新产品,扶持新的骨干企业,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17)社会保障覆盖率(%) 50 ,90 以提高全镇整体经济水平。 (18)贫富差距(倍) ,4 (3)加强三产建设,在完善镇区商业网点的同时,重点搞好区域性市场的建设。 (19)“三废”综合治理率(%) ,90 (4)加大科技和教育事业投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岗 位教育,并提高人才待遇,积极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为广济的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5、战略布局与战略阶段 补助后劲。 (1)战略布局 (5)加快镇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工业结构和档次,为镇广济镇域发展采取“重点发展镇区,加快发展沿山沿路地区,带动镇域的普遍振兴”的 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空间战略布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优先考虑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恢复。 (2)战略阶段 第四章 镇域空间利用规划 近期:将广济镇区作为全镇的发展极,积极培育镇区,实行倾斜投资政策,加强镇区辐射和集聚功能,进一步提高其中心度。 一、镇域镇村布局现状 远期:镇区的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镇区带动镇域共同发展,镇区、行政村承担不同层 1.现状分布 次的职能,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显著的改观。 广济现有6个村级行政村,镇域面积28.1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500人,其余均分6、战略重点 布在全镇各村的众多自然村落中,每个村的自然村落在27—65个之间,聚居人口在20人—(1)围绕提高全民素质,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 200人之间。据统计全镇共有自然村院落934个,村民宅基地总量为104公顷。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在各个领域争取拥有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2.分布特点 (2)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镇区为全镇的综合中心,集中了全镇主要的行政、教育、文化、医疗、金融设施和工业(3)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企业,为全镇的重点发展地区。 (4)按照“五个统筹”、“三个集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以广济镇域内自然村落的空间分布看,整体上分布较为均质。表明镇域内绝大部分相对7、特色产业 密集的自然村落区域,均是近路集聚,这也符合广大农村居民沿路建设的生活习惯。乡村基广济镇地处绵竹市西部,其土质结构分为:壤土、砂壤土、粘土,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发 础设施相对较弱,镇域缺乏健全的道路网络,路面偏窄、质量不高。 育。规划形成双底优质油菜基地,优质水果基地,大蒜及蔬菜基地等种植基地,建成以四大家鱼为主的精养鱼池,大力发展畜牧业及小家禽养殖业。 6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二、镇村体系布局规划原则 3. 镇村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期末,广济镇域的总人口将由现状的2.31万人减少到2.07万人,镇域镇村体系形1. 以镇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镇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其发展规模综 成拥有1个镇区,6个行政村和103个自然村的三级镇域镇村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合考虑镇域和周边乡镇的需求。 (1)第一层次――广济镇区:人口0.40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19.32%。 2.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优化调整村庄空间布局。强调“因地制宜、就地为主”的原则, (2)第二层次――中心村(6个):卧云村、新和村、中新村、石河村、天平村、祈祥村庄择优进行就地复建、就近重建。 村,总人口0.12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5.79%。 3. 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合理缩并零散的自然村落,从而有效地节约 (3)第三层次――基层村(103个):总人口1.55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74.84%。 耕地,合理布局镇域基础设施,使乡村的发展更加有序。 4. 镇村职能结构规划 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可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相对集中布置镇域内的各 (1)广济镇区:镇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二产三产的聚集地。 项生产、生活用地。 (2)中心村:卧云村、新和村、中新村、石河村、天平村、祈祥村等,为周边基层村5(注重传承和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与地域文化特点,彰显地方特色。 服务。 三、镇村体系布局规划 (3)基层村:其它176聚居点,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配置适量商业设施。 1. 村庄选址原则 5. 农村聚居点等级结构规划 (1)区位优势:交通方便,位置适中,供水、用地、环境等条件良好。 (1)人口:聚居点按人口分为三个等级,50户以上,人口在150以上;30,50户,人(2)联系合理:经济流向、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历史联系、服务范围相对合理。 口在90,150之间;30户以下,人口少于90人。 (3)规模经济:村庄相对密集、有一定设施和规模、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2)布局:结合灾前原有布局,共设置50户以上聚居点22个;30-50户聚居点100 庄。 个;30户以下聚居点54个。各聚居点总计人口为16725人。 2. 镇域镇村布局规划 表4-1 农村聚居点一览表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在规划期内,广济镇域镇村体系的发展重点是镇区及卧云村、新和村、中新村、石河村、 卧云村 天平村、祈祥村6个中心村。 卧云村一组1 21 52 异地重建 基层村 镇区具有行政、经济、教育、文化等综合的中心功能,突出工贸的主体地位,加速实施卧云村一组2 23 6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卧云村二组1 52 137 规整合并 中心村 义务教育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依靠社会力量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加快对第三产业的培 卧云村三组1 24 6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育。 卧云村四组1 31 8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卧云村、新和村、中新村、石河村、天平村、祈祥村等行政村,它们具有一定的规模,卧云村四组2 25 8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卧云村五组1 51 13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基础设施的条件相对较好,规划通过对其用地和设施的强化,主要起到辅助镇区布置一些次 卧云村六组1 21 4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一级的公建的作用,应将其在镇域内率先建设成为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 卧云村七组1 31 90 异地重建 基层村 其余为基层村,它们的发展本着节约土地、提高镇域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指导思想,将卧云村七组2 41 10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卧云村八组1 24 74 异地重建 基层村 其中的乡村工业逐步向镇区集中,逐步撤并自然、零星分散的小宅基和农户,形成一批布局 卧云村九组1 43 116 异地重建 基层村 整齐、道路规范、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民居住新村。 卧云村十组1 38 10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同时,全镇建设用地的拓展要与镇域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基本农田的数量必须确保。 卧云村十一组1 27 7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卧云村十二组1 41 11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7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卧云村十二组2 27 7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二十一组1 21 5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卧云村十三组1 46 13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二十二组1 33 8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卧云村十四组1 21 4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二十三组1 34 8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卧云村十四组2 20 7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小计 1353 3545 卧云村十五组1 34 9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 卧云村十六组1 39 96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一组1 39 10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小计 680 1865 新和村一组2 37 8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 新和村二组1 92 251 规整合并 中心村 中新村一组1 36 9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二组2 39 100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一组2 23 6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三组1 41 11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二组1 40 11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三组2 40 10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二组2 38 9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四组1 35 8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三组1 37 9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四组2 22 6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三组2 21 6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五组1 31 7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三组3 36 10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五组2 60 16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四组1 23 6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六组1 36 9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四组2 28 6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六组2 22 5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四组3 22 5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七组1 22 5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五组1 32 9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七组2 41 11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六组1 52 14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八组1 24 5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七组1 45 10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九组1 21 5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八组1 78 185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十组1 54 13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九组1 59 16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十组2 46 11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组1 87 226 规整合并 中心村 新和村十一组1 37 10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一组1 44 11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十二组1 22 5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二组1 30 9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十三组1 31 8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二组2 37 10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十三组2 41 10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三组1 31 8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十四组1 38 9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四组1 51 145 规整合并 基层村 新和村十五组1 20 4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五组1 62 16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新和村十六组1 51 125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六组1 45 12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小计 942 2427 中新村十七组1 28 5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 中新村十七组2 33 6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一组1 21 4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八组1 26 7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一组2 32 86 规整合并 基层村 中新村十八组2 38 9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一组3 28 7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八组3 41 10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二组1 33 9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九组1 42 10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二组2 52 13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九组2 36 9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二组3 20 6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十九组3 27 7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三组1 36 10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中新村二十组1 37 9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四组1 41 10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8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天平村四组2 32 8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八组1 46 12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五组1 21 6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九组1 31 9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五组2 44 11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九组2 28 8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五组3 40 9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九组3 39 10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六组1 21 4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九组4 22 5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六组2 30 8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十组1 31 8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七组1 32 8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十组2 34 10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七组2 40 11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十一组1 23 69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八组1 42 11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十一组2 34 90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九组1 39 10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十一组3 23 7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九组2 35 10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十二组1 50 134 原址重建 中心村 天平村十组1 50 14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十二组2 32 9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一组1 21 7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小计 841 2313 天平村十一组2 41 12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 天平村十一组3 20 5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一组1 27 7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十二组1 58 171 原址重建 中心村 石河村二组1 24 6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二组2 34 10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二组2 57 15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三组1 26 6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三组1 24 6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三组2 22 5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三组2 49 136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十三组3 51 140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三组3 21 5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四组1 56 14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四组1 34 9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五组1 25 80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四组2 36 10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五组2 22 43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五组1 21 5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天平村十六组1 41 10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五组2 35 9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天平村十六组2 38 9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六组1 40 11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小计 1144 3092 石河村六组2 34 9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详村 石河村七组1 67 17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一组1 34 10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八组1 75 204 规整合并 中心村 祈祥村一组2 29 7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八组2 39 108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一组3 41 10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九组1 21 5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二组1 36 101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九组2 21 4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二组2 24 65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九组3 35 9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三组1 41 11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组1 42 11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三组2 33 8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一组1 21 49 异地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四组1 38 104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二组1 32 82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五组1 27 64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十三组1 25 6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六组1 41 110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三组2 24 6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六组2 44 10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四组1 52 14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祈祥村六组3 39 11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四组2 27 7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祈祥村七组 21 52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十五组1 51 139 原址重建 基层村 9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聚居点 户数 人数 重建方式 备注 对广济镇域内古迹遗址,如龙凤柏、二郎庙、广济桥、菊花碑、古砚台等,进行保护,石河村十六组1 20 51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注重传承和发掘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 石河村十六组2 34 9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3)风景区 石河村十七组1 45 123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十八组1 20 48 原址重建 基层村 逐步发展沿山休闲山庄,增添沿山景区特色,彰显广济镇的地方特色。 石河村十八组2 32 86 原址重建 基层村 石河村十九组1 22 47 规整合并 基层村 四、镇域四废利用 石河村二十组1 23 50 规整合并 基层村 1. 废址 石河村二十一组1 51 145 规整合并 基层村 石河村二十二组1 32 6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做好重建的选址工作。对于地质条件不适宜重建地区,可对地震遗石河村二十二组2 53 135 原址重建 基层村 址实行保护,这对于研究地震规律有重要价值,而且是一笔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石河村二十二组3 42 117 原址重建 基层村 2. 废弃建筑材料 小计 1181 3483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对形状较好的废弃石块、建材予以保留,用以构筑花台、石凳和总计 6141 16725 标志性景观等。对震后大量建筑废石、弃渣实现综合再利用。 6. 镇域工业发展 3. 废墟 镇域工业的发展应逐步集中到镇区,以切实保护镇域环境,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 对地震废墟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综合利用。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积极进行灾后生产自救。 7. 镇域农业发展 4. 废弃建筑 镇域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体,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拓展可根据建筑物的损毁程度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历史 农业的发展领域,加强特种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同时结合农村文化和生态价值。 建设用地的合理归并,对老宅基、废弃地进行复垦,使农田更加规整,以利于农业的规模经 五、农业空间 营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确保基本保护农田的数量和质量。 规划严格执行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镇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与基本保护农田的规划协调8. 镇域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一致。基本农田保护区做到定面积、定位置、定质量、定标志。 规划严格执行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基本保护农田的规划协调一 致。做到定面积、定位置、定质量、定标志、定规划。 六、生态保护空间 9(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 基本农田; 规划镇区配置镇政府、文化中心、邮电所、卫生院、敬老院、小学、幼儿园、自来水厂、 2. 沿山路以西沿山地带; 污水处理站等设施。 3. 金广公路以南滩涂地区。 行政村配置村委会、敬老院、文化站、卫生站等设施。 其他村庄适量配置商业设施。 七、镇域水系规划 10. 镇域风景旅游及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形成四横四纵的水系格局。 (1)寺庙 广济寺与卧云寺均位于绵竹沿山公路广济入口处,建筑独具特色。规划对其进行修复保 护,改善寺庙风貌地段环境。 (2)文物古迹 10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第五章 镇域空间开发管制与区域协调规划 第六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一、镇村建设用地控制 一、城镇性质 镇区:建设用地47.89公顷,人均119.73平方米。 依据广济镇当前的经济基础、资源状况,结合其在区域内的发展潜力分析,以及对其未 中心村:建设用地3.6公顷,人均30平方米。 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规划广济镇的城镇性质为:生态型工贸城镇,镇域综合服务中心。 基层村:建设用地46.5公顷,人均30平方米。 二、城镇发展规模 二、空间管制 1、人口规模 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因素,注重对地震断裂带、泥石流、滑根据镇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的预测,考虑灾后受灾人员损失情况,规划近期2010年广坡地区的分析,在镇域内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提出各类区域空间管济镇区人口规划为0.20万人,期末2020年镇区人口上升到0.40万人左右。 制的原则。 2、用地规模 表5-1 空间管制区域划分 规划期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0.48平方公里。 类型 要素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适建区 自然地理条地质环境 活动地震断裂带 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区 第七章 城镇建设现状 件 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 山区泥石流 高易发区 中易发区 山体 坡度大于25%或相对高度坡度介于15%-25%的山体及其 一、用地现状 超过250米 他山体保护区 广济镇镇区处于镇域南部,石亭江北岸,绵广公路与金广公路、玉广公路的交汇处,与自然与文化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 非核心区 遗产 什邡市洛水镇一江之隔。建成区范围约36.22ha,建设总用地约26.75ha。 风景名胜区 核心区 一、二级区 三级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 文保单位保护范围 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环境协调区 镇区建设主要沿绵广公路——天灯街、政府路和府南路展开。其中,公共设施用地主要 化街区、地下文物富集区 位于绵广公路两侧和政府路东侧地块,居住用地在其周边布置;生产设施用地主要位于金广 镇域空间管制区域划定为: 公路西侧,沿天灯街向西发展。震后,镇区内建筑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少量幸存。 (1)适建区:镇区和村庄建设用地。 (2)限建区:石亭江蓄滞区,镇区发展备用地,地质灾害低危险区等。 二、用地布局形态 (3)禁建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区,崩塌地区,文保单位保护范围等。 震前镇区现状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6.7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78.30平方米,各类用地统 计见表7-1。 三、区域协调规划 表7-1 广济镇区现状用地汇总表 建设石亭江大桥,加强与洛水镇经济联系,利用洛水火车站发展运量大工业,金广公路分类 用地面积 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面积 用地名称 代号 (公顷) (%) (平方米/人) 规划为2级公路,加强与金花镇联系,联动发展沿山生态旅游。 居住用地 7.91 29.57 52.72 R R1 一类住宅用地 7.91 29.57 52.72 公共设施用地 2.73 10.22 18.23 C C1 行政管理用地 0.48 1.78 3.17 C2 教育机构用地 1.26 4.72 8.41 11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分类 用地面积 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面积 (1)行政管理用地 用地名称 代号 (公顷) (%) (平方米/人) 行政管理用地0.48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78,,人均3.17平方米。 现状C4 医疗保健用地 0.31 1.16 2.07 现状镇政府位于政府路东侧,用地方正,周边景观较差,与居住等其他用地混杂,没有C5 商业金融用地 0.48 1.79 3.19 开敞绿地空间。其他行政机构位于镇政府周边。 C6 集贸设施用地 0.21 0.78 1.39 生产设施用地 12.92 48.32 86.16 震后除农业服务中心外,政府等机构建筑物均遭严重破坏。 M1 一类工业用地 0.38 1.42 2.52 (2)教育机构用地 M M2 二类工业用地 0.78 2.90 5.18 现状教育机构用地1.26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4.72,,人均8.41平方米。 M3 三类工业用地 10.39 38.87 69.30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1.37 5.14 9.16 现状镇区内有1所中学,1所幼儿园。其中,广济中学占地面积11463平方米,学生人 对外交通用地 0.39 1.45 2.59 数1450人;广济镇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 T T1 公路交通用地 0.39 1.45 2.59 震后学校建筑均遭严重破坏。 道路广场用地 2.24 8.39 14.96 S (3)文体科技用地 S1 道路用地 2.24 8.39 14.96 U 工程设施用地 0.46 2.04 3.08 现状镇区无文体科技用地,文体科技设施缺乏。 U1 公用设施用地 0.46 2.04 3.08 (4)医疗保健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26.75 100.00 178.30 现状医疗保健用地0.31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16,,人均2.07平方米。 水域和其他用地 9.47 —— 63.15 镇区卫生院1座,位于政府路南端,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约1050E E1 0.45 0.45 —— 2.97 E2 9.03 8.87 —— 60.18 平方米,床位20张,职工人数23人。 城镇建成区用地 36.22 —— 241.46 震后卫生院大楼遭严重破坏。 备注: 5)商业金融用地 现状,2007年,人口0.15万人。 现状商业金融用0.48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79%,人均用地3.19平方米。 镇区商业金融设施主要位于绵广公路和玉广公路两侧,基本上呈沿路“一层皮”布局,1、居住用地 规模小,市容差,既影响了临街景观也影响了交通的便捷通畅。 现状镇区居住用地7.91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9.57,,人均居住用地52.72平方米。 震后商业建筑基本遭严重破坏。 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绵广公路和玉广公路两侧。镇区内无统一开发的居住用地,建筑布 6)集贸设施用地 局散乱、建设规模小,无法实行小区管理。 集贸设施用地0.21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0.78,,人均用地1.39平方米。 现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区现有1处集贸市场,使用较为饱和,震前市场外围街道沿街占用现象严重。 (1)部分住宅与市场、工业等邻近或混杂,相互影响; 震后集贸市场建筑遭严重破坏。 (2)多数住宅空间环境较为简陋,缺乏对空间组织、组群绿地、配套设施、道路系统、 3、生产设施用地 停车场地等的考虑,建筑质量较低。 现状镇区生产设施用地为12.92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48.32%,人均生产设施用地(3)震后镇区居住建筑受损严重,全部严重破坏。 86.16平方米。其中,一类工业用地0.38公顷,二类工业用地0.78公顷,三类工业用地10.392、公共设施用地 公顷,农业服务设施用地1.37公顷。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2.73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0.22,,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8.23 全镇工业企业主要位于石亭江与金广公路之间,沿天灯街两侧。其中,工业企业有红瑞平方米。 12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长度 路幅 化工建材集团、石棉水泥制品厂、南鑫铸造厂、华兴酒业公司、冷冻厂、精密机械厂等;生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等级 走向 路面材料 (m) (m) 产服务设施有广济镇粮站、农机站。部分工业与居住用地穿插,对镇区生活干扰较大,对环7 站东路 绵广公路-玉广公路 支路 175 7 南北走向 水泥混凝土 境也有一定污染。 震后除府南路西段外,其余道路路面基本完好。 震后生产设施建筑除在建的天灯水泥厂外,均遭严重破坏。 3、交通问题 4、工程设施用地 广济镇目前未引入公共交通系统,镇区内出行主要依靠步行和自行车。 现状镇区工程设施用地0.46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45%,人均工程设施用地3.08从道路的使用功能看,通往绵竹市和金花镇方向的绵广公路从镇区中心穿过,内外交通平方米。 干扰严重。通过现场踏勘可以看出,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较为明显:横穿公路不够 镇区的工程设施主要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等设施,环卫、防灾设施则明显不足。 安全、过路车干扰严重、缺乏交通标识以及道路照明差。 震后工程设施损坏严重。微波中继站和沿江堤坝遭轻微破坏,电信所、加油站遭中等破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两方面问题: 坏,自来水厂、水电站与排水设施等其他设施均遭严重破坏。 (1)交通安全 5、绿地 由于缺乏一定的管理,随意穿越马路的情况严重。特别是绵广公路行人密集、车辆往来 现状镇区基本无公共绿地,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离国家规范标准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差距频繁、互相干扰很大。 较远。此外,未能建设好穿镇而过的公路和水渠两侧绿化界面。 主要的公共设施市场没有疏散空间,高峰时期人流直接涌入街道,阻塞了交通,也造成 不安全因素。 三、道路交通 缺乏交通标识,叉路口没有设红绿灯、斑马线等,同样也是造成过马路不够安全的原因。 1、对外交通 (2)交通环境 镇区对外交通通过绵广公路、金广公路、玉广公路对外联系。 由于过境交通与镇区内交通没有分离,而镇区内道路两侧基本都为商住混合建筑,客运、有1座长途汽车站及1座加油站。 货运交通基本都会穿越住区,给居民带来严重干扰,影响居民生活安宁,同样也不利于交通震后道路路面及长途汽车站房基本完好。 安全。 2、镇区内部道路交通 缺乏停车场地,车辆乱停乱占既有碍交通,又影响景观。 现状道路已形成不完整的两横三纵的基本格局。两横分别为绵广公路(镇区段)和 府南路,三纵为金广公路(镇区段)、政府路和金广公路(北延伸段)。 四、现状用地综合评价 道路广场用地2.24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8.39%,人均14.96平方米。镇区现状道路、用地功能 1 情况详见表7-2。 从现存问题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7-2 广济镇区现状道路一览表 (1)现状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公共设施用地、工程设施用地较少,尤其是缺乏文体科长度 路幅 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等级 走向 路面材料 技用地,其用地比例和人均用地均低于国家标准。 (m) (m) 1 绵广公路 金广公路-机械厂 主干 1060 18 东西走向 水泥混凝土 (2)现状用地布局零乱、混杂,沿街一层皮建设,使建设用地沿路无序蔓延,用地浪2 金广公路 红瑞化建-绵广公路 次干 540 8 东西走向 水泥混凝土 费。 3 玉广公路 府南路-孙家院子 次干 620 16.2-17.2 东西走向 水泥混凝土 (3)震前现状居住建筑质量、标准、式样参差不齐,存在公共绿地缺乏、服务设施不4 政府路 10KV高压线-府南路 主干 115 26 南北走向 水泥混凝土 5 天灯街 金广公路-石亭江堤坝 主干 650 11 南北走向 水泥混凝土 配套,和工业企业互相穿插布置,环境不佳等问题。 6 府南路 政府路-玉广公路 支路 128 13 东西走向 水泥混凝土 (4)缺乏公共空间,不能提供交往场所。 13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编号 单位名称 楼层 建筑面积(?) 评审结果 2、城镇景观 12 农业服务中心 2 500 B 城镇景观特色不足,有滨水的条件,却完全没有体现滨水城镇的特色。也缺乏标志性的13 粮站 1-3 3310 D 景观节点。 14 农机站 3 2600 D 15 农村信用社 5 1800 D 街道两侧基本为商住楼,以二层楼房为主,街道景观较为呆板,缺乏变化。 16 火堰站 2 500 D 卫生状况差也严重影响了城镇景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垃圾收集不及时。 17 广济供销社 1-3 3600 D 18 中国寿保公司 2 450 D 五、震后综合评估 19 供电营业厅 3 2100 D 20 派出所 1 650 D 震后镇区房屋和城市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房屋90%以上严重破坏;自来水厂倒塌,给 21 农机站办公大楼 3 2100 C 水、排水设施、水电站严重破坏,通讯、电力基本瘫痪。 22 老客运站 4 1800 D 对外交通、道路设施受损较小。绵广公路、金广公路、玉广公路、政府路和府南路东段23 广济客运站 2 452 A 路面轻微破坏或基本完好,长途汽车站房基本完好。 24 广济中学教师住宅 4 1232 D 25 恒大农业保鲜厂(原冷冻厂) 1 800 D 镇区用地属地质灾害低危险区。 表7-3 震后广济镇区建筑受损评价统计表 第八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受损情况 累计建筑面积(?) 比例 A类 452 1.33% 第一节 总体布局 B类 1100 3.24% C类 2100 6.19% 一、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D类 30264 89.23% 影响城镇用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合计 33916 100.00% (1)各类地震、地质灾害分布、洪水淹没线及用地分区。 备注: (2)拟用地本身的自然条件和镇区建设现状。 统计表中未包含居住建筑受损数据。 (3)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引导。主要是市域公路网和石亭江大桥的建设。 表7-4 广济镇场镇单位房屋倒塌评审情况 编号 单位名称 楼层 建筑面积(?) 评审结果 比较用地拓展的可能性,并考虑到构建的城镇结构的弹性,规划期内镇区用地以向东、1 中心幼儿园 1 900 D 向南发展为主,控制向北。 2 广济中学搬迁房 3 520 D 3 广济中学教学楼 2 812 D 二、规划用地范围 4 广济中学单身宿舍 2 1000 D 5 广济中学综合教学楼 3 1540 D 规划用地范围为东、北至板房区,西南至石亭江防洪堤。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 6 广济中学部 2 700 D 7 政府街教师楼 6 1800 D 三、总体布局 8 畜牧站 2 800 D 考虑城镇的震后现状、用地规模等因素,综合发展方向的特点,规划镇区形成“一心、9 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 3 1050 D 10 政府办公大楼 3 2300 D 一带、二轴、二区”的总体格局。 11 中国电信 2 600 B 14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分类 用地面积 占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面积 一心:指镇区中心区,位于绵广路以南、政府路两侧的街区,聚集了全镇主要的行政用地名称 代号 (公顷) (%) (平方米/人) 管理、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C4 医疗保健用地 0.83 1.73 2.07 一带:指贯穿镇区东西的滨渠绿带,是绿地系统、景观系统和镇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C5 商业金融用地 1.51 3.16 3.78 成部分。 C6 集贸设施用地 0.66 1.39 1.66 二轴:指镇区两条主要发展轴线,分别为广济镇区两条集交通和景观为一体的重要道生产设施用地 13.59 28.37 33.96 M1 一类工业用地 3.03 6.34 7.59 路,即横向以对外服务职能为主的“中心大街”——绵广路、纵向公共服务设施与景观廊道M M2 二类工业用地 10.18 21.26 25.46 ——政府路。。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37 0.77 0.92 二区:镇区东部的生活区和西部的工业区。 对外交通用地 0.87 1.81 2.17 T T1 公路交通用地 0.87 1.81 2.17 五、建设分区 道路广场用地 8.53 17.80 21.82 S S1 道路用地 8.20 17.12 20.50 为了保障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引导不同地 S2 广场用地 0.33 0.68 0.81 段的规划建设与空间管治,将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划分为优先建设区、引导建设区和控制工程设施用地 1.20 2.50 3.00 建设区。 U1 公用设施用地 0.98 2.04 2.44 U U2 环卫设施用地 0.07 0.15 0.18 1(优先建设区 U3 防灾设施用地 0.15 0.31 0.37 镇中心区为优先建设区,以安居(廉租房)、医疗、学校、福利院等为主,确保恢复重 绿地 4.99 10.42 12.48 建项目尽快合理启动。此外,建材类的企业用地也可进行优先建设与恢复,但应严格遵循整G G1 公共绿地 3.58 7.47 8.95 体规划。 G2 防护绿地 1.41 2.95 3.53 城镇建设用地 47.89 100.00 119.73 2(引导建设区 水域和其他用地 0.37 —— 0.92 镇区内部的行政管理和居住用地等属重点建设区域。应整体规划、分片实施、引导建设。 E E1 水域 0.37 —— 0.92 3(控制建设区 规划范围用地 48.26 —— 120.66 贯穿镇区东西的滨渠绿带沿线为严格控制建设区,严格控制其它类型用地的建设。 备注: 近期,2010年,人口0.20万, 六、规划用地汇总 规划,2020年,人口0.40万 规划总用地面积48.26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19.73平方米。具体指标见表8-1。 第二节 居住用地 表8-1 广济镇区规划用地汇总表 分类 用地面积 占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面积 一、规划布局 用地名称 代号 (公顷) (%) (平方米/人) 居住用地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小区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居住用地 12.36 25.81 30.91 R 设、统一施工和同步配套的方针。对居住用地中分布比较零散、影响居住环境的工业企业进R2 二类居住用地 12.36 25.81 30.91 公共设施用地 6.36 13.28 15.91 行搬迁,对居住密集区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条件的提高。开辟沿渠绿地,留出消 C1 行政管理用地 0.81 1.69 2.02 防通道,全面改善居住区的居住条件。在重建过程中,规划住宅建筑以多层为主,以街坊为C C2 教育机构用地 2.27 4.75 5.68 建设单位,按照现代居住小区的要求,控制独立式住宅的建设比例,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C3 文体科技用地 0.28 0.58 0.69 15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度。 济镇震前原有商业形态,同时完善商业网络,塑造城镇商业中心性。在文化馆东侧结合周边 地12.3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5.81,,人均用地30.91平方米。 规划居住用增设较集中的商业用地,布置便民超市。商业基本保持 “带状”的形态,沿绵广路、用地 玉广路两侧分布,充分体现方便生活的原则。 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累计1.5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3.16,。 规划在原农贸市场南侧地块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占地面积0.79公顷。建设规模 六、集贸设施用地 各100户。 将现有农贸市场迁至镇区东端、绵广路以北地块,拓展改造成为综合型农副产品交易市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 场,规划集贸设施用地0.6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9,。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6.3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28,,人均用地15.91平方米。 第四节 生产设施用地 一、行政管理用地 一、生产发展的主导思想 镇政府原址重建,适当调整边界,其它行政管理机关规划在本街区内集中重建 重视产业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以先进技术为先导,发展 规划行政管理用地0.8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69,。 技术含量高的生产部门;注重生态效应,避免环境污染。 二、教育机构用地 二、规划布局 根据镇区发展规模和教育设施服务范围,规划在广济中学原址兴建18班广济小学,适将居住用地内企业迁至镇区西部,并对现状西部生产设施用地进行整合重建。规划生产当拓展用地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用地1.70公顷。在原幼儿园用地东侧重建9班广济中心设施用地13.5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8.37,,人均33.96平方米。 幼儿园,用地0.57公顷。 规划布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教育机构用地2.2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4.75,。 1(考虑到现有工业布局和对镇区环境的影响,工业片区的东北部发展以无污染或轻污 染的一类工业为主,西南部安排适量的二类工业,但要严格企业控制污染,确保镇区整体环三、文体科技用地 境质量。 在镇政府南侧新建镇文化馆,与中心广场、滨渠绿带融为一体,形成镇区公共生活的节 2(规划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工业对镇区居住和生活的影响。 点,丰富居民生活。 3(规划生产设施用地较为规整,适合建设标准厂房,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保证用地规划文化设施用地0.2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58,。 划分的弹性。相同或相近性质的工业布置在一起,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四、医疗保健用地 4(工业类型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开发为主。 5(农业服务设施规划保留农机站用地。 在绵广路与金广公路交叉口东侧异地重建64床位镇卫生院,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卫生 院东侧异地重建福利院。 第五节 绿地与水系 规划医疗保健用地0.,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73,。 83公顷 一、绿化系统规划 五、商业金融用地 1、规划原则 广济镇商贸发展有一定的基础,震前商业形态以商住为主,沿街布置。规划基本延续广 (1)充分体现地域景观特色,形成穿越城镇的水体景观,创造良好的镇区生态环境。 16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2)加强各层次绿地建设,保障足够的开放空间和绿化广场以平衡镇区环境质量,构于35%;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厂矿企业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园林式居住小区绿地 筑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 率不低于40%。(3)注重远期和近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以适应镇区未来可持续 二、水系规划 发展的需要。 结合镇区的地势与水流特点,从防洪排涝及城镇生态景观等角度出发进行水系规划,局2、总体布局 部河道适当拓宽。 镇区沿道路、水渠道发展绿化轴,在各居住片区内部建设片区绿地,改善镇区环境,提 1、石亭江 高居民生活质量。总体形成“绿廊,节点”的绿化体系。 起源于北山的季节性河流,位于镇区西南边,河床宽阔,水流涓细,是重要的防洪河道,规划绿化用地4.9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0.42,。 应保证其防洪、生态保护及景观的要求。河道上口控制宽度约300米(广济镇与洛水镇防洪3、公共绿地 大坝间距离)。 公共绿地分为绿化广场和滨渠绿带两种形式,用地累计3.5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 2、一支渠 7.47%,人均公共绿地8.95平方米。 镇区内部贯穿东西的河道,河道宽度5-10米,两侧控制5-15米宽的生态景观绿带。 绿化广场:中心广场,是镇区居民日常生活游憩的主要绿色开敞空间,也是塑造城市景 镇区规划河道总长度约900米,水域用地面积为0.37公顷。 观的重要地区。镇区内部和外围另设4处小型绿地广场,优化镇区人居环境。 滨渠绿带:规划对镇区内的渠道进行整治,并建设滨渠绿带,营造生态城镇的空间氛围。 第六节 景观规划 4、防护绿地 一、景观规划原则 防护绿地用地累计1.41公顷,主要设置在以下位置:沿公路镇区段、工业区与生活区 之间、污水处理厂、水厂、变电所周边及高压走廊下地带。其中: (1)充分体现滨河城镇的镇区特色。 绵广公路、金广公路镇区段及内外连接线两侧控制10米宽绿化隔离带, (2)展示工贸城镇的地域特色。 玉广公路镇区段及内外连接线两侧控制5米宽绿化隔离带, 二、城镇景观格局 天灯街西端(临三类工业用地)两侧控制10米宽绿化隔离带, 规划 “一区一带三点”的景观结构。 石亭江沿江堤坝防洪通道北侧控制5米宽绿化隔离带; 一区:指镇区的核心地区,集中了主要的行政管理、教育、商贸、文化等设施,规划110KV高压线控制不少于25米的走廊宽度, 结合绿化广场等形成镇区中最具现代气息和活力的地区,现代城镇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建设35KV高压线控制不少于12米的走廊宽度, 为“中心街、府西街、府前街和府东商业街”等各具功能的特色街。 站等工程设施周边控制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防护绿地。 污水处理 一带:即镇区滨渠绿带,营造生态城镇。 防护绿地组成的绿色走廊,减少对外交通、工业生产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防护绿带配 三点:东、北、西三个景观节点。分别在由绵广公路、沿山公路和石亭江大桥三个方合绿化广场和滨渠绿带,形成镇区的绿地网络。 向进入广济镇的门户地区,建设对外展示广济城镇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5、其它生态绿地 沿石亭江北侧地区建议设置生态林带,不计为城镇建设用地。 6、专用绿地 专用绿地包括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不计为城镇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单位绿地率平均不低于35%;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单位绿地率不低 17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第二节 道路交通规划 第九章 综合交通规划 一、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 (1)梳理内外交通联系,尤其是保障主干道的交通顺利便捷; 一、公路 (2)结合震后基本完好的现状道路,完善道路网络,梳理末端路; (3)预留停车场位置; 1、镇域交通现状 (4)结合公共绿地,营造城镇广场氛围,改变镇区缺乏公共交流场所的现状。 (1)镇域道路:目前镇域内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四条,即绵广公路(绵竹——广济)、沿 山公路,属国家二级公路;金广公路(金花——广济)、玉广公路(玉泉——广济)属国家 二、道路等级 三级公路。 规划镇区道路按使用功能和通行能力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巷路四个等级。主干(2)村道贯穿6个行政村共 35.2 公里,其中 15.7公里已硬化,19.5公里村道已拓宽 道红线宽控制为22,26米,次干道红线宽16,20米,支路红线控制为8,12米,巷路为路基。 3.5米。 2、发展目标 沿主次干道多、低层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3—5米,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以现有的交通架构为基础,以提升广济镇对外交通联系的通畅性和便捷性,逐步完善交 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通网络,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镇域交通网络规划 三、路网规划 规划镇域内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四条,其中: 镇区干道系统基本呈方格网状,与镇区的对外交通相连通,构成道路系统的主骨架。次 二级公路:绵广公路(绵竹——广济——洛水)、沿山公路和金广公路(沿山公路——干道与主干道相衔接,形成系统性强、布局合理的城镇交通网络。规划镇区主次干道形成“三镇区段),路基宽度22.5米; 横四纵”的道路网系统,其中“三横”分别为纬二路、绵广公路和纬三路,“四纵”分别为 三级公路:玉广公路和金广公路(沿山公路——金花段),路基宽度12米; 金广公路、政府路、经二路和经一路,详见表9-1。 镇区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联系道路,应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 形成与省域公路衔接、表9-1 广济镇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与市域公路联系便捷的网络状道路构架。规划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并结合中心村、基层村的路幅(米) 路长 断面 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等级 道路功能 (米) 类型 现状 规划 建设,沟通镇域内主要村庄,与市域公路共同构架网络状道路系统。 1 绵广路 740 场镇配气站-金广公路 18 22 综合性道路 B 镇区范围内绵广公路向北改线至镇区西北侧,经石亭江大桥西接什邡市洛水镇。金广公主 2 天灯街 392 金广公路-石亭江大桥 11 22 交通性道路 B 干 路向南从镇区西部的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穿过,经纬三路连接玉广公路。 3 政府路北段 243 纬二路-府南路 26 26 综合性道路 A 道 4 政府路南段 160 府南路-纬三路 —— 18 综合性道路 D 二、客运站 5 纬二路 680 绵广公路-经三路 —— 20 交通性道路 C 6 纬三路 635 玉广公路-石亭江堤 —— 16 交通性道路 E 沿绵广公路、站东路西侧已有长途汽车站一处,将其迁址至镇区东北入口、绵广公路的 7 经一路 340 绵广公路-玉广公路 —— 16 生活性道路 E 西北侧,占地面积0.23公顷,作为全镇对外交通的主要集散点。 次 8 经二路 390 纬二路-府南路 —— 16 综合性道路 E 干 9 玉广路 270 府南路-纬三路 16 16 综合性道路 E 道 10 金广路北段 258 纬一路-绵广路 8 22 综合性道路 B 11 金广路南段 378 绵广路-纬三路 8 16 综合性道路 E 12 经三路北段 300 金广路-天灯街 —— 20 交通性道路 C’ 18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类别 计算单位 机动车(个) 自行车(个) 路长 路幅断面 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等级 道路功能 2(米) (米) 类型 建筑面积 1.5 5.0 餐饮、娱乐 车位/100 M 213 纬一路 245 金广公路-石亭江堤 —— 8 交通性道路 G 农贸市场 车位/100 M用地面积 0.3 5.0 14 府南路 830 经一路-经三路 13 12 综合性道路 F 宾馆、酒店 车位/客房 0.5 1.0 支 2路 文化场馆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3 15 15 站南路 115 绵广公路-府南路 7 8 生活性道路 G 2卫生院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0.5 1.5 16 经三路南段 270 天灯街-纬三路 —— 12 交通性道路 F 小学 车位/100名师生 0.4 20 2工厂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0.2 —— 表9-2 镇区规划道路横断面型式一览表(单位:米) 2工业品销售维修用地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0.5 —— 序号 红线宽度 机动车道 机非分隔带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2专业市场 车位/100 M用地面积 0.5 —— A 26 14 6 2广场 车位/100 M用地面积 —— 0.5 B 22 14 4 备注: C(C') 20 18(16) 1(2) 机动车泊位以小汽车为标准容量计算, ? 标中所列指标为最低控制指标. ?D 18 14 2 E 16 10 3 F 12 8 2 六、广场规划 G 8 8 结合镇区中心和出入口,以政府路和府南路交叉口南侧广场为中心,共规划建设五处硬 质广场,规模一般不超过0.2ha。 四、交叉口控制要求 七、加油站 道路相交以平面交叉形式为主。 规划在长途汽车站北侧设置加油站一处,占地面积0.09公顷,并增设汽车修理站所。 镇区内平面交叉口道路缘石半径:主干道按15-25米控制,次干道按8-10米控制,支 路(包括单位出入口)按5-8米控制。同类(级)道路相交时按本级道路取值,与低一级道 路相交时可按低一级道路取值,机动车专用道选取较大的转角半径,设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第十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选取较小的转角半径。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五、停车场规划 一、给水工程现状 结合市场和汽车站布局,规划社会停车场一处,占地面积0.12公顷。其余停车场地结 合公共建筑按标准设置。 1、广济镇水厂建设现状 镇政府、行政机关、卫生院、市场、文化馆等主要公共建筑的用地内必须按标准设置必广济城镇现建有自来水厂一个,以地下水为主水源,水厂设计规模100立方米,日,各要的停车场用地。在居住用地范围内根据规范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配建停车场。室外停村设有集中供水点。 车场应采用树荫式停车场(位)设计。 2、水资源状况 表9-3 镇区建筑停车位控制指标 广济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有季节性河流石亭江,镇中有四条支渠横 类别 计算单位 机动车(个) 自行车(个) 贯全境。广济镇一直以地下水为水源,地下水的总量能够满足全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居住 辆/户 0.3 2.0 2用水的需要。 办公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0.5 4.0 2商业场所 车位/100 M建筑面积 0.5 7.5 19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五、水厂 3、供水存在问题 广济镇自来水厂的50立方米水塔已在5.12地震中损毁,目前镇区供水依靠临时建设的广济镇区中心北偏西处新建水厂,占地面积0.15公顷。供水规模近期为600立方米/ 集中供水站。按总体规划要求,镇区水厂需要易地重建,镇区供水管网也需全部更新。 日,远期为1000立方米/日。清水池和水塔的有效调节总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考虑, 即总容积近期不小于100立方米,远期不小于200立方米。水厂可分期建设,有条件时供水二、给水工程规划依据 延伸至邻镇区最近的新和村(南部的几个村组)。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镇域范围内农村供水量近期为3500立方米/日,远期为3000立方米/日,镇域规划供水(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量取为3500立方米/日。距离镇区较远的中心村、基层村聚居区,建设小型供水设施集中供(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水。 (4)《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 集中供水系统均采用水泵增压和水塔联合供水的方式。 (5)《四川省“5.12”特大地震后城镇和乡村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投资 六、给水管网规划 框算导则》 镇区采用环状供水管网,沿道路敷设,并设置消防栓,水压应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的基三、给水工程规模预测 本要求。从镇区自来水管网延伸引出的给水管,沿通往新和村的道路铺设,供水至新和村南按广济镇总体规划,近期(2010年)镇域总人口为22677人,其中镇区人口2000人,部部分村组。镇区给水管管径为DN100-DN200。 农业人口21677人;远期(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20725人,其中镇区人口4000人,农业镇域给水管网布置应沿道路敷设,并设置消防栓,水压应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的基本要 人口16725人。 求。 1、镇区供水规模 镇区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250L/人?日。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近期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500立方米/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33立方米/时。 一、排水管网现状 远期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000立方米/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66立方米/时。 1、广济镇区 2、农村供水规模 镇区的街道建有排水管道设施,采用雨污合流制集中排放,但无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中心村及散居村民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180L/人?日。 2、镇域农村居民点 近期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3500立方米/日,远期为3000立方米/日,镇域规划供水量取 农村排水均为自由排放,尚未建立系统的排水设施,各类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河为3500立方米/日。 流、沟渠中,致使境内重要水资源遭到较大的污染。 四、水源 二、排水工程规划依据 广济镇城乡市政、生活用水都是以地下水作水源,集中供水水源均应按《四川省饮用水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修正)》的规定划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范围,并严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999年 格执行水源保护区的有关禁令,并保证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地表水二类环境质量标 (3)《城市注册规划师手册》2000年 准,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地表水三类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 (4)《四川省“5.12”特大地震后城镇和乡村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投资符合国家《地下水质标准》?类标准。 框算导则》 20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三、排水体制规划 五、雨水系统规划 广济镇区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应达到二级生物处1、雨水管网布置原则 理深度后排入水体。 镇区雨水管网布置原则为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就近排入河流、沟渠等水体。 一般村庄应建设系统的排水管网设施,逐步由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农村排水分为3种模镇域内雨水就近排入河流水体。 式:一是依托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小区域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三是污水集中处理设2、雨水量预测 施。 雨水管渠流量计算采用的公式为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0.2310.768工业有污染物的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接入城镇污水系统。 q=[2806(1+0.8031gP)]/[(t+12.89)]升/秒?顷, 镇区重现期P=3年,镇域重现期P=1年;径流系数φ?0.65;地面集水时间t1?10分四、污水工程规划 钟;起始流速0.75m/s。 1、污水量预测 3、雨水管网布置 镇区污水排放量按供水量的80%计,农村污水量按供水量的70%计。 雨水管沿路敷设,重力自流就近排入水体。镇区雨水口设在道路的两侧,由横管汇入雨 镇区综合生活污水指标为200 L/人?日;农村中心村及散居村民污水指标为120 L/水管,雨水口间距一般不大于30m。雨水主管管径为DN500-DN1000。 人?日。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镇区污水量近期为400立方米/日,远期为800立方米/日;镇域农村污水量近期为2450 立方米/日,远期2100立方米/日,镇域规划污水量取为2450立方米/日。 一、供电工程现状 2、污水处理厂规划 广济镇境内现有水力发电站5座,广济镇境内现无变电站,镇域内供电由玉泉35KV变(1)镇区污水处理厂规划 电站出10KV线路供给。目前城镇内无电源点,电网负荷增长快,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供需规划在广济镇区南侧石亭江边设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厂,占地面积0.30公顷。污水处理 矛盾日益突出。 规模远期为800立方米/日,污水经二级生物处理合格后排入石亭江。 (2)镇域农村污水处理规划 二、规划依据 镇域农村结合村庄规划,设置沼气净化池或化粪池进行污水预处理。对较为集中的中心(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村、自然村联合建设小型污水站或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对较为分(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散的自然村污水设置沼气净化池或化粪池进行处理,然后用作农肥或排放。 (3)《四川省“5.12”特大地震后城镇和乡村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投资 3、污水管网规划 框算导则》 广济镇域属平原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无高山丘陵,西北地形逐渐高于东南。镇区地形 三、负荷预测 西北地形逐渐高于东南,污水处理厂所在地标高最低,因此镇区范围内的污水基本上能自流 进入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在镇区道路下埋设污水管,总体上污水向南自流排入规划的污水处根据镇区各类用地的规模和相应的用电负荷标准,计算镇区用电负荷。按照农村人口规理厂,污水管管径为D300-D400。 模和相应的用电负荷标准,计算农村的用电负荷。预计远期全镇域用电负荷约3.26万kW。 四、供电工程规划原则 电网是城镇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应按电力先行,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原则因地 21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制宜地编制全镇电网发展规划,使全镇电网具有充足可靠的供电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满业流程与新技术应用不适应。 足各类负荷增长的需要。 2、邮政局所设置 到2020年,广济城镇设邮政支局,中心村、基层村设邮政代办点。在城镇居民点和中五、电源规划 心村等增设邮政信报箱。 规划保留全镇现有5座水力发电站。根据广济镇负荷发展需要,适时新建110kV变电站,3、邮政运营规划 作为以后广济镇的主要电源点。110kV变电站应采用双回路进线,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逐步完善邮政储蓄网点之间的光缆网,畅通邮政通信渠道。 按照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标准重建农村电网,农村10kV配网主供线路全部实现手拉手加强邮政储蓄、集邮、快递和发行等业务服务;积极开展邮政短信业务、邮政代购汽车互相转供,提高线路负荷承载能力满足用电快速增长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经变电站出票、代理保险等新业务;加强报刊发行订销与零售系统建设、集邮管理系统建设、名址信息10kv线沿主要道路一侧引入城镇和聚居点,在城镇和聚居点设置合理数量的变压器。凡镇系统建设、代理保险系统建设、开放式基金系统建设、票务系统建设和速递平台业务系统建域内35kv以上的电力线均必须要规范要求设置高压走廓。 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 “三农”服务,加大邮政销售食盐、牛奶、洗衣粉等业务,加强为农民配送廉价六、高压走廊规划 肥料等业务; 110kV电力线由土门镇方向引入,110kV高压电力走廊宽度达25米左右;35kV电力线 积极开办电信充值业务、代办保险、代发工资和养老保险;代收话费等业务。 由广济变引往金花镇, 35kV高压电力走廊宽度不小于12米,以保障镇域和镇区供电安全。 输电线路负荷承载能力满足用电负荷10年快速增长需求。 二、电信工程规划 1、电信工程现状 七、配网规划 广济城镇域内线路都为架空线,村村通电话。今后固定电话的增长点在农村,但成本较全镇以110kV变电所为主供电源,以10kV线路为主要配电网络,少量工业用户可采用 高,我国还没有建立电信服务基金,农村用户如何发展将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35kV专线供电。10kV主干线路深入到各农村居民点,在镇域内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建设10kV 2、电信工程规划依据 变配电所,其电源可由10kV主干线路支接引入。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3、电信容量预测 八、线路规划 按规划期内全镇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50线/百人以上,预计镇区装机数为0.2万门,110KV供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 村庄装机数将达到0.9万门,全镇域电话总装机数约1.1万门以上。 镇区35KV线路近期架空敷设,远期电缆埋地敷设。镇域35KV线路架空敷设。 4、电信局所设置 镇区10KV及以下线路采用电缆沿道路敷设。镇域10KV及以下线路近期架空敷设,远期 到2020年,广济城镇、各村民聚居点均通电话、光纤和电信宽带网。在镇广济城区设、尽可能采用电缆沿道路敷设。 电信支局(数字汇接局)、电信所,聚居点设电信代办点。 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 电信局根据电信业务发展需要,更新设备和增容。 5(接入网点规划 一、邮政工程规划 镇区在政府、派出所、工商、金融、学校和智能化小区等,增设电信模块局,满足未来 1、邮政工程现状 的镇区发展需要。 广济镇设有邮政支局,邮政自我发展能力薄弱,邮政为微利行业,靠自身积累形成自我全镇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发展各种多媒体及宽带新型业务,加快信息化小区的建设,改造和建设的良性循环困难较大。综合计算机网系统联网程度低,邮政传统的规章及作 22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在镇域内至各中心村或基层村均采用光纤接入,满足用户对通信的各种需求。 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电信网络规划 6 一、燃气工程现状 电信线路按照架空和地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 农村居民采用薪柴和电为能源。管网等基础设备落后,管理层次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到2020年,广济城镇、各村民聚居点均通电话、光纤和电信宽带网。电信线路在镇区 技术手段和应急保障措施跟不上,存在安全隐患。供气管网整体上薄弱,供气可靠性较差。 入地埋设,至镇域聚居点的通信主干线路均沿主要道路敷设,与电力线路分置道路两侧。 二、燃气工程规划依据 三、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1—93) 1、移动通信工程现状 (2)《四川省“5.12”特大地震后城镇和乡村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投资镇移动通信由中国联通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及网通等公司服务,各自拥有相应的 框算导则》 移动通信光缆网络。 2、移动通信用户预测 三、燃气用量预测 规划期内,镇区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0.2万部,农村居民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0.7万部,至2020年,广济城镇和村民聚居点均使用管道天然气,以城镇配气站为气源,农村部即全镇域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0.9万部。 分散居点采用电、沼气等多种能源结构。城区居民生活用气量取0.45立方米/ 人?日,气 3、移动通信设施规划 化率90%,农民聚集点用气指标 为0.4立方米/人?日,气化率80%,工业用气量平均按3.0 在镇域增设各类移动通信公司的基站,建设基站间的联系光缆,消除移动镇区电话的盲立方米/日?平方公里计算。 区,改善移动通信条件,有效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预测全镇天燃气用气量,近期0.76万立方米/日,远期0.71万立方米/日。 四、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四、燃气调压站规划 1、有线电视用户预测 在广济镇东北角规划新建配气调压站,高压输气管道接自土门镇。占地0.08公顷。 至规划期末,广济全镇人口将达2.07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达0.40万人。预测全镇有线 电视用户达0.8万户以上,其中镇区用户达0.1万户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五、管网系统规划 2、有线电视工程规划目标 广济镇区配气管网按环状加树枝状结合的管网形式。在管道天燃气覆盖困难的地区,大 近期内光缆干线覆盖全镇,在镇域内实施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网络结构将由目前的力发展农能沼气、电力、石油液化气。 光纤、电缆混合结构逐步向全光纤网过渡,建成一个开放式的能传输图象、语音和数据的宽 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充分适应社会和经济活动对有线网络的各种需求。 3、有线电视工程管网规划 第十一章 防灾减灾规划 至各农村居民点均采用光纤接入,光缆干线覆盖全镇,建成一个开放式的能传输图像、 语音和数据的宽带高速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第一节 消防规划 在广济镇镇区内设置一座广播电视中心;在卧云村、新和村、中新村、石河村、天平村、 一、规划原则 祈祥村各设一座广播电视分站。 合理安排城镇不同性质用地区域和范围,按其性质、危险程度、自然地理位置划分成安镇域内至各农村居民点的光缆线路均沿主要道路敷设。 全可靠的城镇功能区。 23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三、防洪排涝标准 生产、储存、利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应设于城镇边缘独立安全地区,且置 于城镇下风向;装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必须布置在城镇的独立安全地段。 镇区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排涝模数不低于2立方米/(平方 公里*秒)。镇域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的标准。石亭江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 、消防站规划 二 四、镇区防洪排涝规划 按照每座消防站服务4—7平方公里、接警5分钟内赶到火灾现场的消防规范,在镇区 设1座消防站,用地0.15公顷,按规定配备人员和车辆,服务全镇。 建成以堤防、涵闸工程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以泵站、河道、管网为主体的排涝工程,形 成有效的地表排水与降低外河水位相结合的防洪排涝体系。 三、消防给水规划 1、防洪堤 镇区给水主干管上设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 米。 规划石亭江大堤按50年一遇洪水位建设防洪堤。加固镇区段堤坝。 充分利用天然水体作消防供水,并保障消防车取水通道,配备必要的天然水源取水设备。 2、防洪闸和排涝泵站 在内河与区域性河流相交的河口处设置防洪闸、涵,控制内河水位,平时一般打开,以四、 消防通讯规划 沟通内河与外河水系,改善水环境;洪水期间则闭闸,控制洪水带来的威胁。 按规范要求建设镇区公用电话亭,以便群众火灾报警;消防部门设立专线与镇政府、公 在内河与区域性河流相交的河口处设置排涝泵站,一般与防洪闸合建,在洪水期间抽排安、供水、供电、卫生、交通等部门联系。确保报警快捷、接警迅速、调度准确和扑救及时。 涝水、降低内河水位。 通道 五、消防车3、镇区主要的防洪措施 整治河道,疏通内河水系,保障支渠水系的畅通;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排涝;新按照消防通道规范建设消防通道,保障消防通道间距。并保障室内消防通道净宽不小于 建房屋的地坪标高尽可能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 4米宽,室外消防通道净宽不小于3.5米。 镇区雨水干管沿镇区主要道路布置,雨水就近排入防洪堤内水体或滨河绿地内。雨水管 第二节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网一般布置在道路中间。设计流速按不淤流速(即0.75米/秒)计,使雨水管底坡度和管道 埋深降低到最小值。雨水干管管径在DN500—DN1000之间; 一、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镇区西侧为石亭江,沿江筑有防洪堤,堤顶标高为488.0-499.0米。 第三节 抗震防灾规划 二、规划原则 一. 抗震减灾体系建设 “做足堤防,理清水系,疏浚河道,兴建闸站,布设管网,雨污分流。”建成以堤防、逐步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与救援三大体系。 涵闸工程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以泵站、河道、管网为主体的排涝工程,科学调度运用,形成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有关地震次生灾害方面的知识,并重点对消防组织成员和要害部有效的地表排水与降低外河水位相结合的防洪排涝体系。 门的干部、职工进行防震安全教育,以增强防灾意识,做到有备无患。 保留排水河道间距,切实保护好河道。在做好清障的同时,更要加强规划和建设管理工在规划的消防组织指挥系统基础上,建立健全地震消防指挥系统,统管全市地震次生灾作,河道的任何开发建设不能妨碍城镇防洪的利益。凡重大市政建设用地须占用河道,必须害的防救工作,明确公安消防、企业消防、群众消防的地震消防任务,并进行必要的训练。 经水务局、建设局、防汛办审批。 二、抗震设防标准 广济镇区一般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即按7.5度设防,重 24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要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供电、供水、邮电、医疗等)提高一度设防。特殊工程和重点工(3)保护盘、控制盘间加角钢连接。 4)尽快加固电力杆线,预防地震的突然袭击、倒杆触电和其它次生灾害的发生。 程项目应先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减少地震次生灾害。 ( 镇域距山前2公里范围内按8度设防,其它区域按7.5度设防。 3、通信系统 重要设备应本着脚下生根,左右相联,上下衔接,支撑合理,形成整体,便于维护的原三、防御目标 则,进行加固;提高通信线路的抗震能力,避免地震对杆路晃动,下沉倒杆,造成断混故障, 通过规划的实施,逐步提高区域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当遭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中断通信;制定通信应急规划:配制抢修物资、合理布置,分片贮存,挑选一批技术精、业0.15g的震害时,要害部门及生命线系统不遭受较大破坏,社会秩序基本正常;当遭遇地震务能力强、素质好的人员组成抢修队伍。 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的震害时,能保障行政机关重要部门及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应对广播电视专线的加固工作。 通、消防、医疗、粮食等生命线系统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抗震4、消防系统 救灾和恢复重建创造较好的环境,使人民生活秩序尽快得到恢复。 对油库、危险品库制定专门的消防方案和应急落实措施;从发生地震时的消防实际出发, 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城市的消防给水进行合理的消防栓布局;由于镇区西侧设有普通消防站四、工程抗震规划 1座,规划尤其做好绵广路、金广路、纬二路、纬三路、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等城镇重所有新建、改扩建工程,从场址选择、平面规划、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规划发证、施 要消防通道的建设与抗震加固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救灾车辆和消防器材的完好及人员的安工管理直至验收,都必须严格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进行抗震设防,重点工程和生命线 全,适应抗震抗灾的需要。 工程提高设防等级。新建工程必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进行 5、医疗设施 设计和审批。 镇卫生院需搞好自身的建筑加固和仪器设备的加固,并落实药品、器材和床位,做到震 前有准备,震时用得上;根据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对各卫生院、站合理分工,分片负责,五、生命线系统 做好震前准备好、震时损失小。 镇区生命线系统主要包括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消防、医疗、粮食等等 6、粮食系统 系统。 粮食部门要完成对现有粮库的抗震加固工作,确保贮存粮食的安全;镇域现有总人口1、供水系统 2.3万人,按震时10天的应急期,人均粮食20斤计算,成品中粮食经常性储备不能低于460给水管道应形成环网状供水管线,改单回环性为双回环,改刚性接头为柔性接头,特别 万斤。 是管道的交叉部位和管道过桥的关键部位;对管道腐蚀抗渗较差的薄弱环节,及早检查维修 7、指挥机关 或更换;对城市不同的地段用水量大小进行调查,确定用水量,并对各个地段按照震情供水 镇政府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做好对车库、通讯及其它设备库房的抗震加固,加的需要,布置管网多设置分相性阐阀,以利维修、确保震后的最低生活用水量;增加镇区特 强与各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系,随时准备地震的突然袭击。 别是在居住区中的消防栓,平时用于应急消防,同时可以用于震后供水。 2、供电系统 六、次生灾害防治 供电系统在震时应保证行政机关重要部门及生命线系统各单位正常供电;变电所的建筑 抗震管理部门与公安、消防、石油、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储油、储气、加油、加气、仓设施均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根据结果,提高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变电所电力设 库等设备安全和消防系统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备的抗震性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地震消防组织,明确地震消防任务。 (1)主变压器底座基固定焊死,四周加抗震增引接头。 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各社区要通过宣传强化居民防灾自救能力。 (2)蓄电池列间采取固定支架。 25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二、人防工程总规模 切实落实新建工程按抗震要求设防,对没有抗震设防的现有建(构)筑物和设备进行鉴 定,加固或采取其它减灾措施。 人防工程人均面积达到0.3—0.4平方米/人,即广济远期人防设施总面积应达到1200 平方米左右。保证人防设施的防护等级。人防工程的疏散半径不超过500米。鼓励建设地下七、避震疏散规划 停车场、地下仓储等,提高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避震疏散场地 三、生命线工程人防要求 按避震要求,选择避震疏散场地要满足以下要求: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服务半径500米, 步行约10分钟,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服务半径1.5-3公里,步行约30-60分钟;疏散场地周加强电力、电信、供水、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空建设。地下建筑都应建设最围无次生灾害源;道路通畅,有两个以上通道出入;附近有水源、电源,地势较高,场地较基本的“生命线” 工程设施,确保这些“生命线”工程的人防。 好不致积水,并有相应排水措施。 尽可能利用公园、苗圃、街头绿地、学校操场、体育场地、广场、停车场、单位院落等 空旷场地。 第十二章 环境规划 镇区选择学校操场、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等作为地面避震疏散场地,人防工程作为地下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 避震疏散场地。 2、疏散通道 一、环境保护现状 疏散通道要满足以下要求:主要疏散通道宽度须在15米以上,区级疏散通道宽度须在 1、水体污染情况 10米以上。 由于城镇规模的上升,生活污水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然没有收集和处理,所以,对镇区选择城镇主、次干道避震疏散通道,并限制两侧房屋的高度,保证震时主次干道有 水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由于石亭江以及支渠水体流量大,所以,污染尚未十分明显,水体双车道进出救援抢险。规划疏散通道为“一环三线”的格局,一环:纬二路、经一路、纬三 水质基本接近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标准。 路、金广公路;三线:绵广公路——天灯街(东北方向、西南方向)、金广公路(西北方向、 2、大气污染现状 东南方向)、玉广公路(东方向)。 广济镇区工业企业规模小,所以,工业废气污染不严重。镇区大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环3、避震疏散的组织与领导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避震疏散工作应该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避免产生社会混乱与不安。因此,必须建立专 过境公路穿越镇区,对镇区造成了一定交通尾气污染。 门组织与领导机构。 3、噪声污染现状 根据地震发生的特点,按照不同情况,采取临震疏散、紧急疏散和震时疏散三种形式。 城镇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主要分布在绵广、金广、玉广公路等沿线。 第四节 人防工程规划 4、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 镇区垃圾进行收集和卫生填埋,但是,部分地区垃圾收集不及时,易导致二次污染。 一、规划原则 二、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按照“长期坚持、平战结合、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同步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和人防 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人防工程规划。 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化害为利、综合防治的原则,严禁重污染企业进入镇区西部 工业区,并有效治理工业污染。同时,根据灾害破坏情况,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有效防止生 活污水污染,全面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26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三、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2、饮用水源保护措施 以饮用水水源为圆心、半径50米内,设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分级保护1、水体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区和划分可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 -2007)。相应的保护措施镇区水系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III类水体水质标准。镇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 区下水道普及率为90%,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90%以上,所有污 震后,应调查饮用水水源周边区域内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各种活动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染源达标后统一送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率大于85%。 污染的危险源和污染源的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为制定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依2、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据。 镇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镇域大气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质量接近一级标准。工业企业烟尘处理率达到100%。 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将工业用地布置在镇区西南部,减轻工业废气对镇区的影响。 3、声学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提高粉煤灰收集率和进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有效控制各种企业大气污染源。 控制环境噪声,使镇区环境噪声达到或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提供燃气普及率,发展天然气和太阳能利用,有效控制生活型大气污染源。 规定的相应标准。即: 表12-1 广济镇区环境噪声控制 提高城镇绿化率,加强滨河渠绿带建设,加强公路行道树建设,改善大气环境。 类别 昼间(dB) 夜间(dB) 适用区域 4、噪声控制措施 1 55 45 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或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加强城镇绿化和行道树建设,减轻过境车辆穿行数量,限制过境车辆的时速,限制拖拉2 60 50 适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区 机在居住区和混合区内的运输作业,限制摩托车等车辆的拥有量,有效防止交通噪声。 3 65 55 适用于工业区 4 70 55 适用于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严禁采用高噪声生产设备,有效防止施工噪声。 备注: 5、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依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1993, 将城镇垃圾送出进行分类焚烧处理。远期或远景期应实现垃圾分类投放,以便充分提高4、固体废弃物处置控制目标 垃圾回收利用比例。 镇区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率接近100%。 医疗垃圾单独收集,单独处理,最终实现焚烧,并防止焚烧过程中产生此生污染。 远期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减轻垃圾处置负荷和提高资源化比例。 农村集镇居民点设垃圾收集站。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后,最终和城镇垃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圾集中统一处理。 改善石亭江及支渠水体质量和滨河绿化情况,打造生态型城镇。 防止污水厂污泥流入水体,使污水厂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制砖或制肥等,彻底消除 四、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措施 污水厂污泥的次生污染。 实现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实行医疗垃圾的焚烧处理,提高煤灰渣等1、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建立分流制排水体制和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将镇区的城镇污水,收集到污水厂集中处理。远期在南部规划区、石亭江北岸设污水处 在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加强滨河绿化,绿化带的宽度不低于5米,使镇区支渠理站。 成为景观生态廊道,打造生态型城镇。 村庄污水必须设经过化粪池处理,灌溉季节优先用于农业灌溉;非灌溉季节进行适当处 理后,排入适宜的水体,避免影响水体生态平衡,严禁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医疗污水进行厌氧消化、消毒与杀菌后,再进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处理。 27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五、生态环境建设 封闭式垃圾车转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和卫生填埋。远期或远景则应实现垃圾分类投放, 从源头上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发展循环经济。 在恢复重建中,损毁建筑重建后达到节能、绿色建筑标准,污水处理率远景达到90%以 镇区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以垃圾收集点收集为主。垃圾收集点采用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的形上、地表水水质持续优化,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式,并按分类收集要求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市场及其他完善镇区公共绿地、绿色廊道,加强石亭江和各支渠水土保持,两岸进行绿化。推广庭 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立体绿化和美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镇区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医疗垃圾单独收集,单独处理,最 保护以平坝区农业种植地为基质,以水土保持区、水库、林地、城镇为斑块,以河渠、终实现焚烧,并防止焚烧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 高压走廊、公路为廊道的复合型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生态网络和多层次的景观生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日产日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处理。村庄的垃态空间格局。 圾也应分类处理,有毒有害不易腐烂的垃圾由镇环卫工人统一收集,分类处理。 3、垃圾收容器 第二节 环境卫生规划 镇区远景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各收集点都应有三个以上的垃圾桶。生活垃圾一、环卫发展目标 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 (1)道路清扫保洁实现全日制保洁。 4、废物箱 (2)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近期普及率为70%,远期达到废物箱应美观、耐用、防雨、阻燃,设于道路两侧或路口,设置间距为商业大街25--50m,95%。 主干道50,80m,一般道路80,100m。 (3)粪便无害化处理近期为80%,远期98%。 5、粪便处理 (4)按部颁标准二类以上水冲式公共厕所比例近期40%,远期80%。 粪便污水排入污水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农村可以利用沼气池制气作(5)清运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率近期30%,远期60%。 为气源和农业堆肥。 二、镇生活垃圾量预测 四、环卫工程设施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0千克/人?日计。预计规划期内,广济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镇区农贸市场东北角规划1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约0.07公顷,加强垃圾中转为4.0吨/日,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7吨/日。 站周边的绿化防护。 三、环卫公共设施 农村集镇居民点设垃圾收集站。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后,最终和城镇垃 1(公共厕所 圾集中统一处理。 22公共厕所为一、二类水冲式,取消旱厕;每座建筑面积不应少于60m,其中7,10m可 作为环卫工具房。公厕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配建,设置间距为一般街道不大 第十三章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于8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为300,500m。规划镇区共公共厕所不应少于2座。 2(垃圾收运和处置 一、近期规划原则 垃圾收运应实现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 (1)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建设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城镇垃圾收集系统:垃圾桶/垃圾箱——人工运输——垃圾中转站——封闭式垃圾 (2)符合“恢复生产、和谐生活”的重建原则和目标。 车——填埋场。即在生活区和街道设垃圾桶或废物箱,人工将垃圾收运到垃圾中转站,再由 28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二、近期规划年限与规模 近期规划道路广场用地6.63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9.60,,人均33.15平方米。重 点实施道路有: 近期规划期限:2008年—2010年。 主干道:绵广路——天灯街、政府路; 镇区人口规模约0.20万,用地约为32.51公顷,人均用地162.55平方米。 次干道:纬二路、纬三路、经二路、金广公路(镇区段); 三、近期用地布局规划 支路:府南路。 1、居住用地 表13-1 广济镇区近期建设道路一览表 路幅(米) 路长 断面 近期主要为在震前现状居住用地范围内的重建,重点新建场镇廉租房。住宅以多层为主,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等级 道路功能 (米) 类型 现状 规划 重视居住用地的绿化环境建设及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以改善镇区的居1 绵广路 740 场镇配气站-金广公路 18 22 综合性道路 B 主 住环境。 2 天灯街 392 金广公路-石亭江大桥 11 22 交通性道路 B 干 道 3 政府路北段 243 纬二路-府南路 26 26 综合性道路 A 近期规划居住用地7.49公顷,占镇区近期建设用地的22.13%,人均用地37.44平方米。 4 政府路南段 160 府南路-纬三路 —— 18 综合性道路 D 2、公共设施用地 5 纬二路 680 绵广公路-经三路 —— 20 交通性道路 C 重点建设镇中心区公共设施。镇政府等机构原址重建,建设以镇政府为中心的行政管理6 纬三路 635 玉广公路-石亭江堤 —— 16 交通性道路 E 次 集中区,形成便利的镇域行政服务形象。在广济中学原址兴建广济小学,并适当拓展用地规7 经一路 340 绵广公路-玉广公路 —— 16 生活性道路 E 干 8 经二路 390 纬二路-府南路 —— 16 综合性道路 E 道 模,提高服务水平。在原幼儿园用地东侧重建广济中心幼儿园。在绵广路-金广路交叉口东 9 玉广路 270 府南路-纬三路 16 16 综合性道路 E 南侧异址重建镇卫生院,并适当扩大规模,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商业金融用地部分原址重建, 10 金广路北段 258 纬一路-绵广路 8 22 综合性道路 B 新建用地主要沿绵广路、玉广路两侧分布,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在镇区东端绵广公路以北重 11 金广路南段 378 绵广路-纬三路 8 16 综合性道路 E 建农贸市场,并将其拓展改造成为综合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 12 经三路北段 300 金广路-天灯街 —— 20 交通性道路 C’ 13 府南路 830 经一路-经三路 13 12 综合性道路 F 支 近期规划公共设施用地6.37公顷,占镇区近期建设用的18.82%,人均用地31.83平方 路 14 站南路 115 绵广公路-府南路 7 8 生活性道路 G 米。 3、生产设施用地 表13-2 镇区规划道路横断面型式一览表(单位:米) 近期工业用地在金广公路西侧发展, 严禁在规划生产设施用地范围以外兴建新的工业 序号 红线宽度 机动车道 机非分隔带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企业。居住用地内企业结合住区建设时序,逐步搬迁至镇区西部。重点发展建材和技术含量 高,环境污染小的工业类型。 A 26 14 6 工业用地的发展应提倡成片集中式布局,向地块的纵深发展,以形成合理的用地结构形B 22 14 4 C 20 18 1 态。近期规划生产设施用地8.36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4.71,,人均41.80平方米。 C' 20 16 2 4、对外交通用地 D 18 14 2 镇区内绵广公路、金广公路改线并拓宽,新建石亭江大桥。长途汽车站异址重建。近期E 16 10 3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0.87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56%,人均4.33平方米。 F 12 8 2 G 8 8 5、道路广场用地 以理顺镇区路网为主,重点恢复镇中心区道路,适当向镇区周边扩展。近期形成“两横 三纵”的道路骨架,原有城镇支路可结合局部重建进行疏通、整理。 29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镇便民超市 600? 0.05 80 6、工程设施用地 受损较小的中继站,重建自来水厂、电信等设施,新建变电站、垃圾中转站、规划保留农业服务中心及便民门市 200? 0.11 26 配气站、消防站等设施。 农机站、畜牧站、林业站办公及服务门市 1250? 0.30 165 近期规划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89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64,,人均4.47平方米。 邮政、有线电视服务中心 250? 0.08 25 7、绿地 垃圾中转站 1座 0.06 60 建设中心绿地广场,预留滨渠绿化带,使镇区绿化系统初现雏形。 配气站 1座 0.07 —— 严格控制道路两侧、工业区与居住之间、市政工程设施周边防护绿地。生产区、生活区 公厕 4座 —— 40 内部设置相应的绿化用地。 社区广场 4000? 0.40 300 近期规划绿化用地3.23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9.54,,人均16.13平方米。其中,公 共绿地1.97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5.82,,人均9.85平方米;防护绿地1.26公顷,占镇石亭江大桥 1座 —— 区建设用地的3.71%,人均6.28平方米。 镇区道路及配套管网二期 1950m 3.28 749 石亭江防洪抢险道路面硬化工程 7800m 3.90 562 四、近期建设具体项目 石亭江防洪堤加固工程 7800m —— 2499 综合考虑近期可能的发展机会、城镇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和援建项目安排,将近期城镇建 当地 变电站 1座 0.24 设分解成若干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进行选择性实施。 自建 消防站 1座 0.15 近期规划建设具体内容如下表: 表13-3 2008年建设项目一览表 停车场 1处 0.14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占地(公顷) 投资(万元) 表13-5 2010年建设项目一览表 江苏镇区居民廉租房 100户(6000?) 0.34 900 援助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占地(公顷) 投资(万元) 广济小学 18班(10579?) 1.70 3025 当地镇政府 3000? 0.43 广济中心幼儿园 9班(3211?) 0.57 803 自建 镇派出所 200? 0.16 镇卫生院 64床(4140?) 0.67 1408 商业网点 —— —— 镇福利院 1700? 0.15 350 长途汽车站 1座 0.20 镇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 600t/d 0.15 300 电信、移动公司 250? 0.08 镇区道路及配套管网一期 1500m 2.45 700 加油站 1座 0.05 表13-4 2009年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占地(公顷) 投资(万元) 江苏镇区经济适用房 100户(6400?) 0.37 950 援助 镇农贸综合市场 1500? 0.72 180 镇文化馆 1350? 0.28 300 30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说明 6、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应根据情况尽快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保证总第十四章 远景规划构想 体规划的实施。农村居民点建房也要在统一规划下重建、新建。 一、规划期限 展望至21世纪中叶。 二、发展目标 (1)建设成为绵竹市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型城镇。 (2)依靠便捷交通优势和产业错位发展优势,逐步发展为二市“边贸型”城镇。 (3)至21世纪中叶,将广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设施先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效率的现代化工贸城镇。 三、远景规划设想 远景镇区居住用地与生产设施用地平行向东南方向发展,石亭江沿线将成为城镇重要的滨水空间,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第十五章 实施措施与建议 1、规划实施突出近期灾后重建内容,保障重建项目落实,同时兼顾远期发展的协调性 和持续性;在灾后重建实施时序上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 上、先急后缓”的“四先四后”原则进行恢复重建; 2、加强生态脆弱区修复和保育,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加强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发展安全性; 3、加强规划的执法管理工作,健全规划管理机构。强化规划、建设的法律、标准和准 则以及相应法规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明确规划、建设的审批和修改的办法、程 序。 4、严格控制乡村中的非农用地,引导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切实保护镇域的基本保护 农田。同时对村庄撤并严格规划管理,推进城乡的统筹发展。 5、加快梳理重建中的产权机制,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引入多元投 资机制,保证比较稳定、正常的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 31
/
本文档为【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