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2017-10-05 24页 doc 55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第24卷第4期 2010年4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EducationandTeachingResearch VbI.24NO.4 Apr.2010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杨小丁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对于一个音乐指挥来说,具有正确的起拍预示意识和掌握准确的起拍预示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起拍 的具体形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具有明显的类别特点,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与之相对应的起拍指挥技术动作其...
[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第24卷第4期 2010年4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EducationandTeachingResearch VbI.24NO.4 Apr.2010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 杨小丁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对于一个音乐指挥来说,具有正确的起拍预示意识和掌握准确的起拍预示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起拍 的具体形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具有明显的类别特点,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与之相对应的起拍指挥技术动作其实也具有很 明显的类型特点和规律性.正确地理解这种规律性和反映这种类型特点,是和统一起拍技术概念,构建科学的起拍 技术理论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指挥;起拍;起拍步骤;起拍类型;拍点;瞬间同步 [中图分类号】J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74—06 一 ,引论 (一)”起拍”的定义 作为音乐指挥的专业术语,汉语中的”起拍”是一个由 动宾词组构成的名词概念:”起”是动词,示”使……开 始”的意思;”拍”是名词,作为”起”的对象和目的. 汉字”拍”是一个多义词.而作为音乐专门术语的 „拍”,具有三种意思.其一是指音乐节奏律动的度量单 位川(瑚).音乐的进行一般都存在有规律的强弱运动现象 (节拍现象),为了体现和把握这种现象,在音乐记谱时一 般都将音乐的进行人为地划分为若干时值相等的时间片 段,这种时间片段的度量单位名称就叫做”拍”.处于重音 位置的称为”强拍”,处于弱音位置的称为”弱拍”,而强拍 与弱拍有规律的交替运动,就形成音乐的”节拍”.拍与拍 之间的交替频率体现了音乐的速度,而强拍与弱拍的交替 规律体现了音乐的节拍类型.其二是指指挥按照音乐要 求的节奏律动做出的手势动作【IJ(瑚】,其实这个意思也是从 上一个意思引申而来.因为指挥的手势动作也具有规律 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这种规律性和周期性的基础就是音乐 的节拍状态,而且其基本手势动作事实上表示的就是”拍” 的状态,比如拍所处的具体位置,具体时值状态,强弱状态 等,所以指挥的手势动作一般又叫做挥拍动作.第三种含 义是指两个频率接近的音同时发声时,由于振动会产生周 期性的重合而导致声音加强,这种能被感知的周期性的声 音加强现象,也称为”拍”.比如钢琴的调律师就利用了这 一 现象为钢琴调音【l】(). 本文的”拍”只涉及到前两种含义.故本文的”起拍” 是指”指挥按照音乐所要求的节奏形态通过手势提示音乐 的开始”.因为这种开始是与节拍要求紧密相关的,所以 习惯上称为”起拍”而不称为”起音”.”起拍技术”即”指挥 运用特定的手势动作引导音乐按照具体的节拍和节奏要 求开始的技术”. (二)起拍技术的重要性 常言道:”先声夺人.”在集体性音乐的表演中,一个正 确的,符合音乐表现需要的起音的重要性怎么评价也不过 分.因此对于一个指挥来说,具有明确的起拍预示意识和 掌握准确的起拍预示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着名指挥家弗里茨?赖纳在论述指挥技巧时曾 说过:”指挥的基本技巧包括一系列的起拍,停拍,再起拍 等手势——一种共通的国际信号.”【2这位世界着名指挥 家的精辟言辞告诉我们指挥动作就其技术构成的本质来 说,事实上可以简单看成是不断地起拍和收拍的提示动 作.正是起拍和收拍在指挥技巧中的这种基本性质,故可 以把正确理解,掌握起拍和收拍技术看成是掌握好指挥挥 拍技巧的前提和关键. 而在指挥技巧中,起拍和收拍技术在动作原理和技术 步骤方面基本是一致的,甚至可看成是同一种提示技术的 两个方面.而起拍技巧,则是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本 文着重针对起拍技术进行论述和探讨. 二,指挥起拍的技术原理 音乐是一种时问艺术,对时间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在集体性的音乐表演活动中,不论起拍还是收拍都要求做 到整齐统一和准确元误.这种准确的整齐统一效果我们 可以称之为”瞬间同步效应”.要想获得这种”瞬间同步效 应”,指挥者就必须为表演者提供明确的”瞬间同步信号”. “瞬间同步信号”一般短暂而鲜明,具有瞬息性特点.我们 把这种”瞬间同步信号”称为提示音乐开始或结束的”动 令”. 和体育运动中赛跑口令一样,指挥要把集体性质的表 【收稿日期12009—12—16 【作者简介】杨小丁(1954-_),男,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音乐指挥学. ? 74? 第4期2010年4月杨小丁: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No.4 Apr.2010 演者和音乐从静止状态调动到表演状态,或从运动状态调 动到静止状态,获得表演者之间或表演者与指挥者之间的 “瞬问同步”效果,就需要给子特殊的信号提示.体育给予 的是有声而无形的听觉信号,现代音乐指挥给予的是无声 而有形的视觉信号.这两种信号虽属于不同的体系,却受 一 种共同的规律支配,即人类感知器官对信号反应的时间 滞后性:不论是听觉信号还是视觉信号,在信号作用于人 类大脑时必然存在着一个反应的时间差.这种反应的时 间差对具有瞬息性特点的”瞬间同步信号”尤为明显.为 了尽量消除这种时间差,使不同表演者发出的声音和指挥 者发出的”瞬间同步信号”尽量达到”瞬间同步”的效果,因 此必须给信号的接收对象留出必要的提前反应时间,否则 就不可能起到”瞬间同步”的精确效果,于是在”瞬间同步 信号”之前就必须提供”预先提示性信号”,让信号接收者 对即将出现的”瞬间同步信号”有一必要的心理预期和反 应时间.这种”预先提示性信号”称为”预令”. 人们熟悉的体育赛跑口令通常为”各就位——预备 —— 跑(响枪)”.显然,”各就位——预备”这部分口令是 “预先提示性口令”,在体育理论中称为”预令”;而”跑(响 枪)”则是比赛真正开始的”瞬间同步信号”口令,属于”动 令”.显然,预令”各就位——预备”是为了消除人脑对具 有瞬息性特点的动令(瞬间同步信号)”跑”的反应时间差 而设.实践告诉我们,要让比赛者尽量按统一的时间”瞬 间同步”地”跑”起来,没有提前的预示性口令是很难办到 的. 同理,集体性的音乐表演者要让音乐在规定的时间点 上准确地开始或结束,获得”瞬间同步”效果,表演者也必 须获得指挥的”瞬间性动作信号”,对这种信号的反应也必 然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差.所以,指挥在发出”瞬间同步”的 动作信号之前也必须提供”预先提示性信号”,否则表演者 难以达到与指挥的”瞬间同步信号”同步的反应效果.因 此,指挥发出的开始或结束的动作信号也必须要包括”预 令”和”动令”两部分内容:即由提前发出的”预示性动作信 号”形成表演者必要的心理预期和提供必要的反应时间, 以消除对具有瞬息性特点的”瞬间同步信号”的滞后反应, 从而达到表演者按指挥的要求在准确的时间点上发音或 收音的目的. 三,指挥起拍的动作步骤 (一)两种起拍理论比较 鉴于上述原理,一般国外的教科书和我国较早的指挥 法教材中把指挥的起拍技术简单理解为提供”预令”和”动 令”的两个动作信号,由此形成的指挥技术理论把起拍指 挥动作界定为”预备——起”两个步骤.据此形成的起拍 技术理论被我国学者称之为”两步起拍论”.但现在我国 多数指挥法教材中提倡的则是由着名指挥家严良犍归纳的 “三步起拍论”,即在”预备——起”两步起拍的基础上再加 上一个”注意”步骤,形成了由三个动作步骤构成的起拍技 术理论.现有教科书对这三个步骤的命名不太统一.笔 者认为将这三步骤定名为”提起注意——预备(吸气)—— 起(唱或奏)”,简称”注意——预备——起”,更容易清楚说 明三个步骤的性质和特点. “三步起拍”的理论依据在于:”预备——起”两个动作 步骤在指挥的实际手法中是一气呵成的.”预备”动作虽 说属于预令范畴,但由于其动作与后面的动令”起”具有不 可分割的连续性质(即预备信号发出后必然就要导出”起” 的动作信号,而且是不可取消的),所以该动作提示信号的 性质事实上具有了动令的特点,对这个具有动令特点的 “预备”信号也应有个反应过程,也应该有提前预示.因 此,参照体育赛跑竞赛口令”各就位——预备——跑(响 枪)”的三步性的特点,在”预备——起”两个步骤前增加了 一 个在动作形态上相对独立和在时间形态上相对静止的 “注意”步骤.很显然,”三步起拍”比较”两步起拍”,主要 是将预示信号进一步分解和提前了,给予了表演者更充裕 的提前准备时间,为获得准确的”瞬间同步效应”提供了更 充分的保证. 当然,”两步起拍论”和”三步起拍论”虽然表面属于不 同的技术理论,但技术原理其实是,致的:都是基于克服 对”瞬间同步信号”反应的时间差,在”动令”之前设置”预 令”的原理之上形成的技术理论,只是在预令的设置上对 动作的细分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为”预备”动作做预备的”注意”步骤,虽说只是个很简 单的动作步骤,但在实际的起拍指挥中十分重要,尤其在 静止状态下起拍或在速度很快的音乐进行中提示声部进 入,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其实,许多认同”两步起拍论”的指挥在实际的指挥实 践中往往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三步起拍”的动作技 术,否则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使表演者达到精确的”瞬间 同步”效果的.也就是说”三步起拍”其实是一直存在于实 际的指挥技术实践中的技巧,并不属于某种独创或新创的 指挥技巧和理论.只是在学术归纳上,以前的”两部起拍 论”在理论上对实际存在的起拍技术的归纳和概括不够完 整和准确,”三部起拍论”则弥补了”两部起拍论”在这方面 的不足,将具有心理提示属性的”注意”步骤明朗化了,为 指挥技巧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导.因此,提 出”三步起拍论”的人无疑是对指挥技术规范和指挥学理 论建设作了一大贡献.这个荣誉当然应该归于首先提出 “三步起拍论”的我国着名指挥家严良先生. (二)起拍步骤的技术要领和一般要求 1.注意(心理准备步骤).这是”预备”动作的一个提前 提示步骤,目的是引起被指挥者的心理预期,集中其注意 力,为随后的开始作好准备.动作很简单:如果是在音乐 的开始前,一般只要将手提高并停顿在一个明显位置,能 引起被指挥者的注意就行了.动作是静止的,时间可长可 短,甚至是可以取消的.关键点是眼睛要注视着被指挥 ? 75? 第4期2010年4月教育与教学研究No.4 Apr.2010 者,观察被指挥者的反应和形成与被指挥者的眼神交流. 如果是在音乐进行中途的声部进入或起拍,此步骤可能没 有特殊的动作,也许只是单纯的眼神提示,也许只是在正 常的挥拍中改变一下动作的方向. 表面看,这个步骤在有些情况下似乎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在音乐进行过程中的起拍,由于表演者已经处于注 意力集中的状态,因此可以直接从”预备”步骤开始指挥起 拍).但事实上一个有经验的指挥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一 般都会提前给予”注意”的提示,只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 只是眼神的暗示或动作的稍许变化而已,因此不被人们在 技术上特别关注.正是这个步骤在很多情况下的动作状 态不具有显性技术特征或由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所以往 往被一些经验缺乏的指挥或教师忽视(“两部起拍论”中没 有把这个环节归纳为起拍技术的正式步骤,原因也可能在 此). 但是,在指挥的起拍技术中这个步骤不仅是客观存在 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一个指 挥若能在预示动作发出之前就能给予被指挥者一个明确 的集中注意力的心理暗示与动作提醒,无论怎样都是十分 有意义的. 2.预备.该步骤的目的在于提示演唱或吹奏乐器者吸 气和准备发声,其动作是运动的,和后一步骤”起”紧密相 连,不可分割.该步骤是起拍动作的关键,具有很强的技 术含量,随后发出的声音的一切附加要素(比如起拍音的 时值,力度,速度以及情绪状况等)都应尽量在这个动作步 骤中体现和预示出来.作为起音前的预备动作,该步骤既 可以由起拍前的一拍的反射动作来形成,也可以用整个前 一 拍来形成,还可以直接在起音拍上形成.究竟采用哪一 部分作为预备动作要视起拍的类型而不同(详细技术区别 在”起拍的技术类型”中阐述). 虽然”预备”动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还是属于起拍 信号的”预令”范畴,但由于动作是运动的,和后一步骤 “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还有”预备”动作事实上启动了 演唱者或演奏者的”吸气”和”随即发声”的预备动作,因此 也具有动令的特点.故一旦启动了”预备”这个动作步骤, 就相当于”箭已离弦,不得不发”了.也就是说,”预备”动 作只要开始了,就不能取消和改变了;否则,就会造成表演 者反应上的混乱,无法准确起拍——这点是这个动作步骤 的重要特点和技术要领之一. 3.起(唱或奏步骤).这是起拍信号的真正”动令”,是 音乐真正的开始点.其技术要领是紧接着预备动作打出 明确的声音开始点0.动作要积极主动,果断鲜明;一般说 来,不论音乐具有刚性还是柔性的性格特征,这个起拍动 作都必须有明确的”点”的感觉,而且动作状态要积极果 断,不能有丝毫的犹豫.随着这个明确的”点”的出现,演 唱(奏)者发出与此点形成”瞬问同步”效应的声音,完成音 乐起拍的提示任务. ? 76? 一 般说来,”起”前的预备动作(往往是前一拍的反射 动作)提示出后面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是其基本要求之一. 但在有些特别的起拍状态下,预备拍的反射动作可能要作 一 些特别的调整(比如有意使反弹加速或减速),在这种情 况下,”预备”动作不能准确提示起拍后的进行速度.解决 这种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正式的”预备”动作之 前打一个不会引起表演者马上发音的”预示拍”0来事先提 示速度;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起”拍点产生后的动作来控制 速度,其关键点在于”起”音后的反弹动作的速度必须与随 后要求的音乐进行的速度一致. 四,起拍的技术类型及其技术要领 (一)起拍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其概念与定义 音乐的起拍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在具体指挥起拍的过 程中一般要考虑四种基本要素:速度,力度,音乐情绪,节 奏(节拍位置)等.从技术学的角度来考察,其中最关键和 基本的要素是起拍音所具有的节奏形态或说节拍位置. 因为音乐可能在小节内的任何一拍或一拍中的任何一个 位置点上开始,正是这种情况构成了音乐错综复杂的起拍 现象和不同的指挥技术要求.科学地划分起拍的类型就 是为了能清楚地揭示起拍技术的内在规律,帮助学习者更 容易地把握起拍动作的技术要领. 在起拍类型的划分和概念的确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 理解和定义.在我国的现存教科书中比较多的是按音乐 开始音的特点分为”强起”和”弱起”,也有归纳为”前半拍 起”和”后半拍起”,还有分为”拍前起”和”拍中起”等现象. 笔者认为,按综合指挥动作的技术特点和起拍音的位 置状态来归类和划分,分为每拍的”强位置起拍”和”弱位 置起拍”两大类比较合理和科学,而分别定义为”拍点起” 和”拍中起”则更具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因为不论音乐的 开始音在节奏上的形态怎样复杂多样,其实可以很简单地 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拍的开始处起音,另一类是在 拍的开始以外的部位起音.而这两种类型正好对应两种 具体的且相互区别的起拍指挥技巧. 根据音乐节拍理论,除了每小节存在强弱拍的区别 外,在每拍中还存在强位置和弱位置的区别.从理论上 讲,每拍的开始处(这个位置在时值上没有具体的限制,也 不论这个位置上有没有音)被视作强位置,除此之外的任 何部分都被视为弱位置.从音乐节拍理论的角度讲,强位 置上起的音不一定都属于音乐表现意义上的强起(比如弱 拍强位置上起拍的音,如果没有形成切分效果,一般都属 于弱起音);同理,弱位置上起的音,也不一定就属于弱起 (比如切分音). 但是,从指挥起拍动作的技术类型来讲,凡是强位置 上起拍的音(不论其在音乐表现性质方面是否属于强起 音),其起拍的指挥动作都具有同一种技术形态;而凡是在 弱位置上起的音(不论其从音乐表现和节拍理论的角度理 解是否属于弱起音),其起拍的指挥动作也只具有同一种 第4期2010年4月杨小丁: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No.4 Apr.2010 技术形态.所以,将纷繁复杂的起拍形态简单归类为在拍 的”强位置上起”和”弱位置上起”两种,有利于化繁为简, 正确把握起拍技巧的基本规律. 对这两种起拍技术类型的定名,笔者最初也参照其他 教科书上的方式将其称为”强位起”(即”强位置上起拍”的 简称)和”弱位起”(即”弱位置上起拍”的简称),再进一步 简称为”强起”和”弱起”.但在自己的指挥教学实践中发 现,这样称呼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的混乱.因为”强起”和 “弱起”既是属于音乐节拍理论概念,又属于音乐表现性质 的概念,在音乐理论上有特定的指向和定义,简单借用来 作为指挥技术术语容易引起概念t昆淆,同时也不能很好地 概括相应的技术类型.最终笔者采用了”拍点起”和”拍中 起”两种称呼.根据已经被国内外广泛接受了的专业概 念,”拍点”是每个单位拍在时间上的真正开始点.据此定 义,一个音若是从强位置起,那事实上就是在拍点处开始. 所以音”在每拍的强位置起=在每拍的拍点处起”.因此 从概念的角度可以用”拍点起”来等换”强位置起”. 而音乐节拍理论中的弱位置起音,既然指的都是出现 在每拍强位置以外的部位,那代换成指挥技术概念就肯定 都是在拍点出现以后的部位起音了.具体的位置可能是 在每拍的二分之一,三分之,,四分之一等处起.这些位 置从理论上讲都处于拍的中间(理论上不存在在每拍的结 束点起拍的可能,因为每拍的结束点其实就是下一拍的开 始点了),那么将”弱位置起”置换成”拍的中间起”(简称 “拍中起”)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上述定名的好处在于既区别于基本乐理中的普通节 拍概念,又能清楚体现起拍音的位置特点,形成了既不混 淆音乐节拍理论,又能正确概括指挥技巧类型的指挥术 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分类法能清楚简单地概括出纷繁 复杂的起拍技术的基本类型和本质特点,有利于指挥学习 者把握起拍技术的基本规律和技术要领. (二)对现存的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起拍类型分类 状况的看法 我国现存的许多指挥教材中常采用的是将起拍划分 为”强起拍”(简称”强起”)和”弱起拍”(简称”弱起”)两种类 型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主要是从与节拍理论相结合的音 乐的表现角度来分类的,即”凡是在强拍强位置之外起的 音都被认为是弱起(切分音除外)”.按这种分类法的逻 辑,”强起”应该包括”强拍强位置起”和一般属于弱位置起 的切分起音?两种不同技术类型;”弱起”则包括”弱拍强位 置起”和”强拍弱位置与弱拍弱位置起”两种不同技术类 型.这种分类法虽然符合普通的节拍理论分类特点,但从 指挥技术逻辑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是比较混乱的,让人不 能简单理解指挥起拍的技术类别的基本规律.所以从指 挥技术理论的角度讲,笔者认为在指挥技术理论中”强起 拍和弱起拍”的分类以及定义法不及按”拍点起和拍中起” 的分类和定义法简明和合理. 还有,种是将起拍分为”前半拍起”和”后半拍起”两 种类型.这种划分和定名方式,笔者认为本身存在着理论 上的不严谨性,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提法,不值得采纳.在 我国的有些指挥着述中,将拍点前的部分称为”前半拍”, 拍点后的部分称为”后半拍”j(H3?,这是基于对拍点的不科 学的解释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提法.因为根据挥拍动作的 基本原理和要求,每拍动作最明确的”点”是拍点,拍点表 示的是每拍时间的开始点;就动作的构成来说,每拍的时 值实质上是由拍点产生后的反弹动作和下一拍点产生前 的击拍动作来表示的.但由于前一拍的反弹动作到后一 拍的击拍动作之间没有很固定和明确的”点”的要求,因此 事实上每拍的基本挥拍动作一般只能表述每拍的开始和 结束,并没有严格区分前后半拍的功能和要求(要明确区 分前后半拍,只有采用特殊的分拍挥拍技巧方式).还有 从理论上说,每拍的前后半拍都可以再分为若干个时间 段,音乐的起音可以在任意一个时间点上.故在前半拍起 音也并不等于就在强位置上起,而是否在强位置起音才是 分类的关键依据,所以当然也就不能将前半拍和后半拍作 为起拍的技术类型的划分依据了.另根据相关资料介绍, 在北美和英国的学校,指挥者或管弦乐演奏者被教导和训 练成在打拍处演奏,也就是每拍的声音是随着拍点的出现 而同时发出的.而传统的欧洲大陆指挥者,特别是在欧洲 歌剧院受训过的人则有些许不同:他们要求演奏者在拍点 产生后稍晚一点才发音.【4这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将拍 点前的部分称为前半拍,拍点后的部分称为后半拍”在理 论上的错误.不幸的是这种将起拍技术分为前,后半拍的 似是而非的提法在我国指挥界尤其在指挥教育界出现得 还比较普遍. (三)各类起拍的技术要领 1.拍点起(在每拍的强位置起).”拍点起”即在每拍 的强位置起.不论一个音属于小节中的哪一拍,只要是在 每拍(时间段)的开始处起(也即强位置处起),都属于指挥 中的”拍点起”技术类型.从音乐表现或节拍理论的角度 讲,”拍点起”的音乐可能属于”强起”,也可能属于”弱起”. 但从指挥技术的角度讲,这类起拍都属于一种技术类型: 即由起音前的一拍作为”预备”动作(也称为预备拍),而在 起音拍的拍点上”起”音.这个预备动作可以包括起音前 的一个完整拍,也可以只是前一拍的反射动作部分.如果 是用一个完整拍作为预备,则该拍的拍点应该明显淡化, 击拍动作和反射动作形成一个连贯的曲线,以免混淆了后 面需要明确强调的真正的”起”拍点.这类起拍的指挥技 术相对简单.技术形态在于预备拍拍点产生后的点后运 动(反射动作)呈现减速运动状况. 按常理来说,指挥动作要起到明显的预示效果,需要 积极的挥拍,而这种积极的挥拍方式一般都是以强调拍点 或拍点产生后加速反弹来形成的.其原理在于加速反弹 会导致手部动作比常规的挥拍动作幅度更大,视觉效果更 ? 77? 第4期2010年4月教育与教学研究No.4 Apr.2010 突出,因此能起到引起表演者特别注意的预示效果.事实 上起拍的”预备”动作要起到明显的提示效果,首先也必须 符合这一原理,即首先要有明显的反弹加速的动作,让手 运动到一个能引起表演者注意的明显高度.但预备动作 如果是单纯的加速运动,就会产生一种明显的速度加速的 提示效果.而许多情况下后面的音乐并不需要加速,特别 是在乐曲开始的起拍处,更没有提示速度加速的可能.需 要的是单纯的速度提示.因此,要想对起拍音形成准确的 速度预示,就必须在加速之后用明显的减速动作来获得平 衡,即预备拍加速和减速动作耗费的时间的总和,原则上 应符合其后出现的音乐的标准速度的时间要求.一般来 说,减速的幅度跟乐曲应有的速度成对应关系:乐曲的速 度越快,减速的幅度越小;乐曲的速度越慢,减速的幅度越 大.但关键是不论减速的幅度大小,反弹减速动作到下一 个击拍动作之间不能有明显的停顿感觉,即反弹动作一旦 结束,就必须紧接着挥出下面的击拍动作.如果在这个环 节出现停顿(即在反弹动作和随后的拍点产生之前形成明 显的”停顿点”的感觉)就会导致在拍点上起音的混乱.至 于”预备”动作的挥拍线路,一般都是根据预备拍的图示线 路来确定. 2.拍中起.”拍中起”即在每拍的强位置以外的位置 (也可称为弱位置)上起音的起拍类型.这种类型的起拍 在音乐形态上相对复杂一些.因为音乐可以在每拍的任 何一个点上起音.只要不是在拍点处起音,都属于该类起 拍方式. 该类型的技术要领(也可以说与”拍点起”类型的主要 技术区别)是,它们不是用起音前的一拍作为预备拍,而是 用起音的本拍作为预备拍,即不管起音是在该拍的什么位 置,都是以该拍拍点之后的反弹动作直接作为预备动作, 因此”预备”和”起”两个步骤都在同一拍中完成.其关键 技术要领是以预备拍拍点之后的点后加速运动作为起拍 “预备”提示动作(正好与”拍点起”的点后减速形成区别), 以随后形成的反弹”停顿点”作为起音点(正好也与”拍点 起”的预备拍的点后减速后不能有明显的停顿点的技术要 领形成明显的区别).这种类型的起拍的”预备”动作往往 可以省略点前运动部分,手直接从该拍的拍点处上提作为 预备和吸气动作.这种挥拍方式,类似于斋藤秀雄的指挥 法理论中的”上提法”和”引挂法”. 该种类型的起拍,由于预备拍和发音点都在同一拍 上,故从”预备”到声音发出点之间的时间往往很短,如果 仅靠预备拍的点后加速动作提示吸气有时显得很仓促;另 外由于预备拍的反弹动作是一个单纯的加速动作,因此在 提示速度方面往往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指挥实践中,往 往会在正式的预备动作打出之前先用比较含糊和匀速的 动作打一个”预示拍”(注意与”预备拍”在概念和功能上的 区别),以此来提示音乐的速度和让表演者从容地吸气. 由于”预示拍”并不是必须的步骤,所以它并不改变起拍指 ? 78- 挥动作的”三步骤”特点. 至于起拍音的时值的表示则是利用点后加速之后形 成的停顿点(起音点)停顿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的:预备拍单 纯的点后加速运动导致手部快速达到一个明显的高度,然 后停顿下来,形成一个”起音点”.但这显然不应该是拍点 (这个起音点类似于斋藤秀雄的指挥法理论中提出的”击 法”中的”第二个点”),因为”拍点”既然是每拍时间的开始 点,理论上只应该有一个,否则容易造成理论和概念上的 混乱.当然这个停顿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至于具体的时间 长度,则是指挥根据起拍音所在的位置状况决定的.一般 说来,起拍音在该拍所占的位置越靠前,指挥动作在起音 点上停顿的时间就越长.当然,起音点停顿时间的准确把 握在根本上取决于指挥的节奏感觉. 这类起拍在音乐表现形态和情绪特征上一般属于弱 起,所以预备拍的动作幅度和力度一般都不太大(切分节 奏除外).而随后的第一个完整拍(即起音后的第一个单 位拍)不论是强拍还是弱拍,则往往要求相对强调和明确 拍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指挥法中占十分重要地位的起拍技术虽 然在实践中已经比较成熟和完整,但在技术理论规范建设 方面还存在着诸如概念不统一,定义不准确,分类不够科 学合理等现象.而通过上述论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音 乐起拍的具体形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具有明显的类别特 点,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与之相对应的起拍指挥技术动 作其实也具有很明显的类型特点和规律性.正确地理解 这种规律性和反映这种类型特点,是我们规范和统一起拍 技术概念,构建正确的技术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只要 正确理解了音乐起拍的具体类型与特点,就能比较容易地 理解和把握起拍技术的基本规律和具体技术要领,就能在 指挥教学和训练中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起拍技术. 注释: ?弗里茨-赖纳(tzReiner1888—1963)匈牙利出生的 指挥家,1928年入美国籍. ?之所以称为”声音开始点”,而不像许多现存的教科 书那样将其直接描述为”拍点”,是因为此点有时是拍点, 但有时则不是真正的拍点.直接描述为”拍点”,在理论上 不严谨. ?注意与”预备拍”概念的区别.一般说来,”预备拍” 指起拍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即”预备”步骤)所占的那一 拍.而”预示拍”指在正式的”预备”步骤之前增加的专门 用于提示音乐进行速度和情绪所占用的一拍动作,不属于 起拍三步骤中的正式步骤,但在实际的起拍指挥中却常常 使用,尤其在拍中起音的状况下更多使用.本书中用”预 示”和”预备”两个词来进行区别.而在我国现存的一些指 挥着述中对”预备拍”和”预示拍”的理解和解释比较笼统 和混淆. 第4期2010年4月杨小丁: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No.4 Apr.2010 ?事实上切分音起拍根据切分音的形成特点,又有从 弱位(强拍弱位置或弱拍弱位)起延续到强拍或强位置而 形成的切分音和从弱拍强位置起延续到下一强拍而形成 的切分音的区别.而这两类切分音在指挥的起拍技巧中 是采用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的.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步尔恩.牛津简明音 乐词典[M].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吴承篪,吴安声.论指挥的起拍与收拍[J].东北师 范大学,1981,(1):82一&4. [3]朴东生.乐队指挥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O0o. ofMus/candMus/c/ans,2nd [4]NewGroveD/ct/onaO— ed.,ed.byStanleySadie.London:Macmillan,20O1:268. [5]【日】斋藤秀雄.指挥法教程[J].李西林,毛永良 译.音乐探索,1993,(2):78—82. ATheoreticalExplorationoftheTechnology onHowtoConducttheMusicStartinginConducting YANGXiao—ding (TheMusicDepartmentofLeshanNormalUnivemity,I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Foraconductor,itisveryimportanttohavearightindicativeconsciousnessofconductingthemusicstartingandprecisely masterindicativetechnologiesofit.Thoughconcreteformsofconductingthemusicstartingcanbeclassifiedintovariousandcomphcated categories,therearestilldistincttypologicalfeattm~andt)ramongthem;ontheotherside,thetechniqueactionsofdirectingthe musicstartingactuallyposse$$similartypologicalfeaturesandregul{ty.Hencecorrectlyunderstandingtheregularityandrepresentingthe typologicalfeaturesaI? thebaseofregulatingandunifyingconcep~ofconductingthemusicstartingaswellasconstructingarationaltheory systemofthistechnologyinconducting. Keywords:conducting;startbeat—time;typeofthemusicstarting;beatpoint ;instantsynchronization (上接第59页) [1]魏春荣,张锦鹏.创新考试改革的一点探讨[J].高 校教育研究,2009,(3):40—41. [2]肖承,王显华,田晓东,等.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调查分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 (自然科学版),200r7,27(6):185,187. [3]孔庆玲.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提高学生素质,培养 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研究,2009,(3):13o, 】3】. [4]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题库2.0和英语专业语料库问 世[N/OL].中华读书报(2OO9—07—08).hup://www.jyb.cn/ book/xskd/200907/t2()09Or7l4— 29138o.html,20O9一o9一o3. [5]秦春影,喻晓锋,喻红兰.随机选题模型与分析 [J].现代计算机,2008,(2):106—108. [6]应继儒,胡立新.试题库随机选题数学模型的构建 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2OOO,(1):46—47. [7]吴水秀.智能试卷生成和自适应考试系统[J].计算 机与现代化,1999,(1):36—38. DiscussionontheCourseExaminationRefolrill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ZHANGYa—hQUMing一YANGQing—xiang?ZHANGchad (1.CoU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eo,066O04,China; 2.QinhuangdaoVocationalandTechnicalCoflege,Qinhuangdao,066100,China) Abstract:Courseexaminationsareallimportantpartoftheteachingprocessandanimportantmeansofteachinginformation,which canexaminestudentlemming.evaluateteachingeffectivenessandfeedbackteachinginformation.However,afinalpaperaloneitisdifficult toreflectthestudent?slearningattitudeandtheabilityofanalyzingissuesandsolvingproblems.Thispaperanalyzedtheimpactofthemac? ro—socialfactorsandmicto—schoolfactorscomprehensively,andpointed outthattheone—offtestmodeattheendofthesemestershould bechanged.Thenitproposedthatcourseexaminationsshouldbecarriedoutinphasesthroughoutthewholeprocessofteaching,combining “ stageassessment??and”overallevaluation”andestablishingthecouIseexaminationsystem.Alloftheabovem~asLLreswereinordertoim? provethefunctionofcourseexaminationeffectively. Keywords:eoUegesanduniversities;conly~examination;examinationreform;stageassessment;overallevaluation ? 79?
/
本文档为【[word格式] 音乐指挥教学中起拍技术的理论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