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2018-02-14 5页 doc 17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活到一定的年龄~自认为已经久经人世~常会因世事不如意而产生“隐于世”的想法~似乎别人都想得不够明白~而自己已是活的大明白~不屑与世同舞了~就要找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去隐上一隐了。 这种人的真的能够在荒山野岭之中隐出一点什么名堂来吗,我常有些怀疑。我查了一个词典其中说:隐于世有各种说法~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等等~但核心的意思是说隐要避世。那么避世又有什么含义呢,...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 活到一定的年龄~自认为已经久经人世~常会因世事不如意而产生“隐于世”的想法~似乎别人都想得不够明白~而自己已是活的大明白~不屑与世同舞了~就要找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去隐上一隐了。 这种人的真的能够在荒山野岭之中隐出一点什么名堂来吗,我常有些怀疑。我查了一个词典其中说:隐于世有各种说法~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等等~但核心的意思是说隐要避世。那么避世又有什么含义呢,避世就是要绝俗~就是要离世隐居~不与外界来往~避免和外界接触。为什么不要与外界接触呢,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有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然后还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总括为十八界。这十八界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从根本上说~六内处是根~六外处是由~六识是结果~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只有有了六内处~才能去感觉六外处~感觉到了六外处~才能知道六内处需要什么样的感受~才能得到满足。比如说:没有眼睛就不能够看到大千世界~看不到大千世界~就不能知道自己想看见 什么东西,只有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才能够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喜欢看到的东西~那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看到的东西。由此眼睛才能够去寻找喜欢看的东西~而不去看那些不喜欢看的东西。这就是说:六内处这个根在六外处的环境中具有一个非常宽阔的外延~能够引出许许多多的六识。 再拿眼做例子。有了眼就能够看~看就能够看到大千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景致~使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感识。这些各种各样的感识在人的意识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结果~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对于喜欢看到的颜色和景致~意识就指挥着人的其他器官去追逐~而对于那些自己不喜欢看到的颜色和景致~意识又指挥着人的其他器官去躲避。对所有这些喜欢的或不喜欢的感识都是通过人的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得到的~又是进一步通过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指挥行动的。 再回到“隐世”的主题上来。隐世的人要想去隐世~去避世~去断绝与社会的联系~做什么呢,我想他们一定是想躲避什么~又极力想去得到什么。想通过与世隔绝的办法来得到某种结果~一定是因为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已经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伤害~他们要想去躲避一下~休整休整。所以对于每一个 人~如果他想去“隐世”~就一定有想避世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一定是各种各样的~有因为躲避不想看到的东西的~也有躲避不想身触的人或事~也有躲避不想听见的声音的等等。 因此隐世者在隐世之前~六内处是否做好了准备~六识是否达到一种非常清楚的意识~使自己在某种环境中能够做到六内处不为六外处所动~这才是能否“隐世”~或者说能否成功“隐世”的关键。我想只有对自己的需求得到清晰的结论~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六内处才能处于静的状态~才能够做到离世、隐居、绝俗。 实际上从历史上记载的许许多多“隐者”的故事~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隐者”都能够成功“隐世”的。许多人根本就熬不住“绝俗”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那些“六内处”。比如说:有的人因为不想得到某种“眼触”而躲进深山隐世~但是他却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身触”之需要~所以不用几天他就会熬不住“身触”的需要而败出深山老林~一次“隐世”就这样失败了。 现在就进入“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主要论题了。老话为什么要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呢,我想那些自认为能够成为隐者的人~如果他是选 择了“隐于野”~那么我想他对自己的“隐世”之念也不会有什么自信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并不能控制自己某一方面的“内处”~只好使用环境隔绝的办法来隐世。但是他也没想到尽管使用了环境隔绝的办法也还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只能在实在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铩羽而归了。 我以为对于自己“六内处”的欲望~永远不要自我估计得过于高~特别是那些不能选择“隐于市”的“隐者”~更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控制能力~也不要拿什么“隐世”来骗自己或者骗别人。 其实“大隐隐于市 ”的“大隐们”所以能够大隐~就是他们有足够的定力~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拒绝环境对自己的一切诱惑~能够抵制来自内心的所有欲望~这就是大隐们能够隐于市的能力所在。 从另一方面讲~能够有定力的人都是有不凡经历的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经历体验过“六内处”的各种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生命体验。好的坏的~看似好的其实是坏的~看似坏的其实是好的~不好不坏的等等生命体验都已经知道的人才能够有足够的定力~应付环境和欲望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诱惑。 我鄙视那些似懂非懂~经常拿一些看似看破红尘的大话来骗人或骗己的人的伎俩。………… 2005年2月10日 这几天我又深入地想了一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老话说的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觉得这样说还不够~应该加上一个“特隐隐于家”这样说这个命题才完整。 其实~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无非就是自己周围的那么一块地方~接触的人无非就是那么多的人~细想想在自己一生中~最难相处的人是什么人,最难相处的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明白了。一个人在家里呆得不舒服~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离开家~到单位去~到大街上去~到能够散散心的地方去~这是哪儿~是“市”。如果一个人在“市”这个环境都不能呆了~那就开始要找“野”了。所以从难度上来说~一个人的最难呆的地方~首先是“家”~其次是“市”~最后才是“野”。从相关的人来说~呆在一起最多的人是家人~这是一些用几十年的关系连在一起的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也离不了~分也分不开~但是这种关系隐藏的裂纹也最深~互相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也最难。这就是家庭关系的最难处理的地方。其次是市面上的人~市面上的人互相之间的关系不那么紧密~发生的矛盾在一般人来也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除非那些政治人物~他们已经把家的范围扩大到一国~一个大单位的范围里了,~所以只要还可以躲避一下~就能比在家里连躲都躲不了的处境好很多。今天我不喜欢到这里~明天我就可以到那里~总之我能够去的地方要比在家里躲都没有地方躲的处境好很多。当然最后我在社会上这个环境都不能呆了~跑到“野”地去了~已是躲得最远的了。 最低层次的隐是到“野”的隐~次高的人能在“市”中隐~最高阶对于一个人来说~ 的隐是在“家”里就可以隐的人。这就是说他的境界已经可以应付所有的人~不管这个人是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还是和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亲密关系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生活的人在我看来才是修炼的最好的人~最不为外界所动的人。2005年3月19日 再来说说“隐”的内容~从这一方面来说可以分成四个类型: 一是隐于天~天地~自然~地震~海啸~刮风下雨~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对于要隐的人来说都不在乎~一蓑风雨任凭生, 二是隐于国~人都在一国中生生死死~国之尚存~人可苟活~国之不存~人无体面。所以要隐之人对国的存与不存已不在乎, 三是隐于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生一大支柱。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交往圈~这个人圈构成了每一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离开了这个人圈~人的精神生活就有可能陷入崩溃。如果有什么认真地能够隐于人圈~那么它的精神控制力可谓极强。 四是隐于家~家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亲情所在~活着有家人在旁~一切尚可忍耐~离开家是人生的一大难事~要隐之人已能将家人之好赖放之心外~与己无关~这是更大之一隐, 五才是身隐~人之身乃活之根本~有身才是活~身都不在乎了~随他存与不存~才是一个真正的大隐。2005年4月2日 关于“隐”~隐什么呢,我想了许多“隐”的内容: 比如:隐是为了躲开不想见到的人和事, 又可以说:隐是为了表达一种对人和事的看法~不理睬当事人的想法~但自己还是有自己看事的标准, 还可以说:隐是为了表达一种无视任何人的想法~随风飘荡~没有任何自我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全然是自然而然。这是禅:2017-8-9
/
本文档为【关于“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细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