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美感与快感

2012-07-01 3页 doc 31KB 1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6379

暂无简介

举报
美感与快感美感与快感—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 1 美感与快感 —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 1、序言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在西方美学史占有至关重要地位。教父哲学美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中,既有对古代美学的继承,也有自己的独创;既受制于基督教原则,又有独立于宗教之外的美学思考。他奠定了基督教美学,是中世纪美学的开启之人,对美学与艺术多方面探索,影响了千年中世纪。阿奎那是经院哲学和美学的代表,通过吸取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与其相容,...
美感与快感
美感与快感—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 1 美感与快感 —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 1、序言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在西方美学史占有至关重要地位。教父哲学美学的代人物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中,既有对古代美学的继承,也有自己的独创;既受制于基督教原则,又有独立于宗教之外的美学思考。他奠定了基督教美学,是中世纪美学的开启之人,对美学与艺术多方面探索,影响了千年中世纪。阿奎那是经院哲学和美学的代表,通过吸取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与其相容,并且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近代美学。同时奥古斯丁一方面指责世俗艺术,另一方面艺术为信仰服务。阿奎那指出只有人类具有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感是最高层次的快感,具有不假思索、无需推理等审美直接性特点。本文即通过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两者不同美学思想进行比较。 2、两者美学思想与审美经验 2.1、两者审美经验 奥古斯丁区分美感和快感,认为审美体验是虔诚心灵认识上帝的一种方式,无关肉体欲念,审美过程是一种内省直觉的心理过程。视觉是最完善、最高级的审美感官。阿奎那以逻辑思辨区别审美快感和生理快感,认为美在本质上不关欲念、功利和目的,只涉及感性形式,只引起快感。在他看来,视觉是第一审美感官,听觉是主要的审美感官。艺术论方面,奥古斯丁美学理论分层次、分等级,他认为人类诸多千姿百态的、可感可观的美都来自上帝,唯有上帝能够创造美,成为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美。 同时奥古斯丁审美经验和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至美”之下是精神美,强调德行能使心灵变得更美,恶习能使心灵变得更丑。精神美之下是物质美,他认为这种只凭肉眼观察到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相对的。唯有凭心灵去认识去观照、具有神性的上帝的美才能永恒、绝对。受毕达哥拉斯派神秘主义影响,奥古斯丁把形式和数看作是感性美的普遍特征。他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观察大地与天空,可以发现快感仅生于美;而美取决于形状;形状取决于比例;比例又取决于数。”他认为,美的的特征和规律中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协调、和谐等,其中占首位的是整一,“整一是一切美的形式”。 2、奥古斯丁关于“丑”的论述在西方美学史中的“丑”论中独树一帜,他的“丑”论实际上是神正论(即神虽容许罪恶存在,但仍无伤其神圣与公正的通常看法)在美学中的应用。它的依据并不在于观察,而是在于一种先验的宗教假设。奥古斯丁肯定世界的美,把现实世界称为一首“美丽的诗”。对世界美的认识并非新观点,斯多噶学派曾提出过泛美的理论,但在奥古斯丁这里成为了一种宗教化观念以及作为对上帝的创造的辩解。 它植根于宗教的信仰:世界只能是美的,因为它是上帝的创造物。正因为奥古斯丁的美学与神学联系在一起,因而,丑在这里具有了古代不曾有过的意义。万物既为上帝所创造,都从上帝那里得到形式和光辉,所以就没有绝对的丑。丑仅仅是相对的残缺而已。他说:“一个人如果象一座雕像似地被安置在一座极其宏伟美丽的建筑里,他难以领略他仅仅作为其一部分的这一建筑的美。队列中的一名士兵同样无从知晓整个军队的布置”。因而,没有合拍的心灵,只能看到各个孤立的不同部分,见不出整体及其和谐,就会觉得某些部分丑,甚至全体都丑。 而在“孤立的状态中令我们不快的事物,如果被置于整体中考虑,就会给我们以极大的快感”。这里,奥古斯丁把丑主要地归之于观察者的眼睛未经训练,而不是归之于事物的本质。强调了审美体验中主体的作用。 奥古斯丁在“丑”论中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丑是必需的。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地看是丑,但在整体中却由反衬而烘托出整体的美。一切事物的美都来源于差异性和多样性。好的戏剧演出,为了使英雄人物显示自己的本色,少不了丑角和反面角色。去掉坏的人物,戏剧的力量也就消失了,这些人物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丑是必需的,丑是形成美的一种因素。这样,丑在美学中就不是一种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范畴。奥古斯丁把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普落丁等人的理论与基督教教义糅合一起,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基督教美学思想,使中世纪的古希腊美学在一种新的融合中得以发展。 阿奎那认为神学的对象是天启和信仰,哲学的对象是理智和理性,二者不能相互代替,神学高于哲学。他在《神学大全》中阐述了美与善的关系。他说,美与善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善涉及欲念,而美却涉及认识功能。他认为,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做善,凡是“一眼就能使人愉悦的东西才叫做美”。美在于比例适当,本质上不关欲念,而是属于形式因素。阿奎那认为,现实世界的美客观存在,不是因为我们爱它,它才成为美的事物,而是由于它是美的与善的事物,它才为我们所爱。在他看来,所有的美都根源于上帝,上帝是最高的美,“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它们里面”。他认为,认识和把握美,主要依靠人的理智,而不仅仅是靠感官。第一次揭示了美与善之间的本质区别。 2.2、两者美学思想比较 关于美学思想,奥古斯丁与阿奎那都肯定上帝。奥古斯丁认为美来自于上帝的创造,阿奎那认为真善美来自于上帝。虽然二者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思想渊源不同造成美学思想有很多差异。 1、差异性首先表现为,二者对美的定义认识不同。在奥古斯丁那里,美是存在的主要标志之一。他肯定世界的美,把现实世界看成一首“美丽的诗”。他站在宗教立场,坚定自己的观念:世界只能是美的,因为它是上帝的创造物。 阿奎那认为美具备的三个条件:完整、和谐、鲜明,都是偏向客体形式方面的。然而他又讲道:“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悦的东西才叫做美的。这就是美存在于适当的比例的原因。感官之所以喜爱比例适当的事物,是由于这种事物在比例适当这一点上类似感官本身。感官也是一种比例,正如任何一种认识能力一样。认识必须通过吸收的途径产生,而吸收进来的是形式,所以,美本身与形式因的概念联系着。”这段话非常值得回味:他谈到了审美主体的感官问题,结合上面的美的三要素,也就是把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都需要参与的重要性提了出来,这在以往的有关美学问题的论述中并不多见。他的审美重心偏向于客体方面,认为这是主客体的比例近似,这对后世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是一种认知活动。“人分配到感官,不只是为获得生活的必需品,像感官在其他的动物身上那样,并且还为着知识本身。” 阿奎那对于美具有独到认识,他在《神学大全》里对什么是美做过如下定义:“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含义:第一美的事物总能使人愉悦;第二,只有那些让人看到了就不假思索、直截了当愉悦的事物才是美的。实际上阿奎那强调的是美所具有的特性:可感性和直接性。 2、差异性其次表现为,二者对美的分类不同。在奥古斯丁看来,美有层次、分梯级,它总是从最高级的存在形式向最低级的存在形式扩展。对于人类而言,纵然美有千千万,也抵不过上帝的美。因为所有这些美都来自上帝的创造。阿奎那认为,美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的美,另一种是外在的美。他把这两种美认真区别开来,并且认为一种物体的美也不同于另一种物体的美:“精神的美是一种东西,物体的美则是另一种东西;然而,某一种物体的美又是另外一种东西。”阿奎那很推崇精神美,但并不否定物体美的存在。 3、结语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在西方美学史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奠基人,也奠定了基督教美学,是中世纪美学的开启之人,是教父时期美学最大代表者,他集古希腊罗马美学之大成,从美学史的角度看,奥古斯丁是古罗马最后一位、中世纪第一位美学家。他的著述中全面而详尽阐发了基督教神学的美学观点,为整个中世纪美学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基督教对整个西方美学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对美学与艺术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影响了千年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则是经院哲学和美学的代表,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近代美学。对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审美经验和艺术上观点进行比较,旨在揭示各自的思想渊源和影响流变,展示一幅上承古希腊罗马、下接近代乃至现代的中世纪美学图景,得出中世纪美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陆扬:《西方美学通史—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盛况:《欧洲中世纪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新论》转载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1页。 � 李淑云,金乃茹,戴玉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转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8月,第60页。 � 陆扬:《西方美学通史—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 李淑云,金乃茹,戴玉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分析》,转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8月,第60页。 �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7页。 �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0页。
/
本文档为【美感与快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