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2-06-25 48页 doc 347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3107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 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1、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 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三、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时期:1879~1920s 国家:德国 创始人:冯特 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 研究对...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 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1、科学的: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 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三、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时期:1879~1920s 国家:德国 创始人:冯特 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 研究对象:意识的结构 其他: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时期:1890~1930s 国家:美国 创始人:詹姆斯 代表人物:詹姆斯 杜威 研究对象:意识的功能 其他:詹姆斯提出“意识流” 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时期:1920s~1950s 国家:美国 创始人:华生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研究对象:外显的正常行为 其他:受条件反射学说影响 4、格式塔心理 时期:1912~1940s 国家:德国 创始人:魏太默 、考夫卡、苛勒 代表人物:魏太默 、考夫卡、苛勒 研究对象:意识的结构 其他: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完形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时期:19 世纪后期 国家:奥地利 创始人:佛洛依德 代表人物:佛洛依德 研究对象:无意识、人的异常行为研究 其他: 6、人本主义心理学 时期: 20 世纪中期 国家:美国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研究对象:人的社会性特点 其他:思辨方式 7、认知心理学 时期:1960s 国家:瑞士 创始人: 代表人物:奈瑟《认知心理学》 研究对象:人的认知 其他: 四、心理学的分支 1、心理学理论领域: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生理心理学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客观、真实) 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 响; 2、测验法 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 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 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 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 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 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 意识: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心的身心转台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包括: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如外面下雨、你察觉到你身边的同学换了新发型等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如看恐怖片时,你会感觉到呼吸减缓、心跳加速等 对自身的觉知。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看见喜欢的人,会感觉心情雀跃等 二、意识的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第一种状态) 最清晰、最集中注意、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调控自己的行为。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第二种状态) 按照一定目的进行,但意识参与成分较少,变成自动化。 (三)白日梦状态(第三种状态) 很低水平意识努力,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产生。 与未来的活动有关、计划性或排练性质。 (四)睡眠的状态(第四状态) 意识在睡眠过程中依然存在,只是脑内神经细胞的电位在变化,出现不同波型。 吸毒、打麻醉针、吃特定的药物等属于意识扭曲状态。 三、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过程是信息筛选的过程。 1、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 1.指向性 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选择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2.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全神贯注起来。 指向性是心理活动或意识的朝向;集中性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 四、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选择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无意义信息干扰。 2.维持功能 注意的维持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3.调节功能 人们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时,依靠的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五、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决定个体处于何种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于当前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自动化意识状态:意识参与成分较少,注意被分配到其他方向,对反映的对象印象不清晰 白日梦状态下:意识内容不断变化,各内容所得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很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在受很强的刺激下才可能引起注意 六、注意的种类 按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分为: (一)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特点:不依靠意志努力,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决定。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意识基本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产生原因 1.刺激物本身特点 2.人的自身状态 积极作用: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 消极作用:使人们从当前活动中被动的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二)随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积极主动的形式,人类特有。 产生原因: 活动的目的与任务:越明确、越具体 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有趣的事物 个体的知识经验:与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又保持一定新异性的事物 活动的组织:正确合理地组织 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顽强、坚毅的人;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 (三)随意后注意 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随意注意; 不需要意志努力,类似不随意注意。 积极作用: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节省意志的努力,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七、睡眠状态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四阶段 第五阶段 过渡期 轻睡期 沉睡期 快速眼皮跳动阶段(REM) 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       持续1-7分钟 10-25分钟     呼吸、心跳变慢;肌肉松弛;体温下降   梦游、梦呓和尿床 快速眼动、呼吸心跳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且难唤醒、做梦 α波 θ波 δ 波   频率较慢 振幅较大 频率更慢 频率更慢   REM结束后循环回到轻睡期 每晚经过4~6次得循环。REM在往后的循环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八、失眠的分类: 1.情境性失眠 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亲人过世、离婚或面试到来等。 暂时性失眠,危机和压力消失或逐渐适应新情境,便可恢复正常睡眠 2.假性失眠 睡眠时间少于正常人,但精神状态良好。 3.失律性失眠 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如: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 4.药物性失眠 睡前喝咖啡、茶或可乐导致精神兴奋 借助安眠药入睡造成药物依赖 九、梦的特征 第一,主要与自己有关。 第二,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总之,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不过它不被清醒地察觉,也不能控制而已。 十、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 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受暗示性的高低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 受暗示性高低的影响因素: 1.对催眠的态度和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2.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 容易受暗示的人: 1、喜欢沉思幻想的人; 2、容易集中精神而不容易分心的人 3、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催眠诱导:是指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催眠的程序: 1、暗示个体感到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 2、暗示个体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到疼痛 3、暗示个体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所说的话和让他做的事 4、暗示个体将体验到幻觉现象 5、暗示个体在醒来之后,将忘却催眠中的一切经验 6、暗示个体醒来后做某些活动 催眠师语调平缓、语音单调、不断重复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接触一直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四)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巴伯尔和斯潘若斯等人提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 2、催眠是意识分离 希尔加德教授提出后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 第一层面,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 第二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隐蔽观察者”。 十一、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就称为心理促动药物。 分为三类: 1、镇静剂 中枢神经抑制剂,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先产生一种欣快感,可消除紧张。 2、兴奋剂 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如:咖啡因、尼古丁、安非他命等 3、迷幻剂 能使人产生幻觉的物质,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最常见的是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莫斯卡灵。 产生欢欣感、增强感觉敏感性,使人知觉错乱。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察觉,并把他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感觉包括视、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 超感知觉(ESP):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三类: (1)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身体以外具有一定距离的信息。 (2)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的有关信息。 (3)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平衡觉;身体内部的信息。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第一,信息收集:收集外界刺激。 第二,转换:把收集的刺激能量转换为大脑能接受的神经冲动。关键环节,转换的机构称为感受器。 第三,加工:选择性加工传入信息。 最后:体验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它是一个可变的模糊界限,需取平均值,即50%机会被察觉到的刺激量。 (三)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韦伯定律 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I)与原刺激量(I)的比值。即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K)。 K=△I/I 费希纳定律 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P)是该感觉系统的 K 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I)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P=k㏒I 四、视觉刺激 可见光,波长将近400至750毫微米。 五、基本的视觉现象 (一)视觉适应 适应指定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视觉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 (二)色觉 颜色的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 色调: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由混合光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决定。 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一种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表现出色调越纯、饱和度越大。 亮度: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六、视觉的机制 (一)眼镜 1.眼睛的构造 视觉的机制:角膜→瞳孔(由虹膜环绕)→水晶体→视网膜(真正的感光机构;有感光细胞:棒体细胞、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锥体细胞 形状 细长,呈棒状 短粗、呈锥形 分布 视网膜边缘 视网膜中央窝 功能 夜视器官,昏暗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昼视器官,中等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明适应(光适应):暗处到亮处,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如:从室内走出电影院。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从亮处到暗处,人眼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如:从室外进入电影院。 暗适应包含两种基本过程:瞳孔扩大,主要机制是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 七、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杨–黑理论) 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 概念:认为任何颜色都能由波长的出光混合而产生。红、绿、蓝三原色。 颜色对比: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种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 2.拮抗理论(四色说) 黑林提出; 概念:指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如:红玉绿、黄与蓝,其作用相反,具拮抗作用,即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所以,先看红色,后像就是绿色。 颜色互补:产生两种颜色的光波相混合,结果出现灰色,则这两种颜色互补。 八、听觉刺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频率、振幅、波形。 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 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度,与听觉成正比。 波形:最简单波形正弦波,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多是复合音。 九、基本的听觉现象 (一)声音的属性 感觉特性:音强、音高、音色 音强:声音的大小。由声波振幅大小决定。 音高:声音的高低。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色: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引起的声音是纯音。 (二)听觉适应与疲劳 听觉适应有选择性,仅对作用于耳的那一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使听觉感受性显著降低。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音隙、音岛、失聪。 (三)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混合音 拍音 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声音。受频率和强度影响。 1.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 2.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要大。 3.掩蔽音的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范围也增加。反之,亦然。 十、听觉的机制 (一)听觉与耳 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 耳鼓(鼓膜) (二)听觉的理论 音强:在最弱和最强之间,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按线性方式进行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相应的神经细胞激起越快 音高:位置学说和频率匹配学说共同起作用 位置学说(行波学说) 贝克西 原理: 1、基底膜上不同的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的特定频率发生最大反应; 2、接近卵圆窗部位的毛细胞反应高频声音,越远端部分的毛细胞越对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反应,并把该频率的信号传给听神经。 3、听神经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频率最敏感,因此,不同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不同音高的声音。 缺陷: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于低频的声音(500赫兹为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毛细胞。 频率匹配学说(排发说) 原理: 简单频率理论: 1、在极低频的声音作用下,整个基底膜被激活,而不只是它的特定部位。 2、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基底膜,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细胞冲动并传至大脑,但没有任何神经细胞的机器达到1000次以上,所以,简单频率理论只适用于1000赫兹以下的低音。 频率匹配学说 原理: 1、对于1000赫兹以上的中度音高的声音,是由一组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 极低频声音作用可用频率匹配学说解释;高频声音作用可用位置学说解释。 十一、知觉的概念 1、概念: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具体说来,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2、知觉的分类 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征,分为: 视知觉、听直觉、触知觉、嗅知觉 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分为: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十二、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它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知觉组织原则(格式塔原则): (1)接近性(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5)良好图形 主观轮廓: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 (二)知觉的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特例:双关图形 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艳、具有活动性的课题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和规律性也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图形。实际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只觉得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他们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大小知觉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 2、形状恒常性 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 3、颜色恒常性 不同照明条件先,同一物品反射到你眼中的光有很大变化,但它们的颜色看起来好像没有变。 与经验、知觉判断背景有关。 十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一)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将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做解释 深度知觉的线索来自两方面: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1)大小:若两物体大小接近时,产生网像较大的被解释为较近。 (2)视野中的高度:远处物品通常位置较高 (3)遮挡:远物被近物遮挡 (4)线性透视:两直线越趋向接近,表示距离越远(铁轨) (5)纹理变化:近处物体纹理清晰、细节分明,移向远处,纹理则逐渐模糊。 (6)光照与阴影:阴影与光照的位置也成为深度知觉线索。如:电子游戏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眼肌的调节与幅合活动(双眼视差),它们是自动的。例如:立体图像、立体电影 (二)运动知觉 将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做解释。 远物 同向 移动慢 近物 反向 移动快 逼近现象(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三)时间知觉 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如:睡觉前洗澡 (2)对时间的确认:今天是2010年5月7日星期六. (3)对持续时间的估计:这节课已进行一小时 (4)对时间的预测:还有两个月,即7月9日就要参加统考了 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觉>触觉>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十四、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的内容: (1)对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知觉的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 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 点带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十五、社会认知的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1、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刺激物的强度、认知者的兴趣爱好等。 2、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得足够的信息; 3、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第一,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 第二,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 第三,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 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些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三个基本过程: (一)编码 概念:把感官获取的外界信息,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记忆代码。 注意程度不同,编码水平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编码的表现形式:视觉代码、声音代码、语义代码 编码的强弱直接影响记忆的长短 (二)保持 概念:也叫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三)提取 提取包括:回忆、再认。 回忆:根据记忆进行复述。 再认:人们对感知过、体验过或思考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再学习:先后学习同一材料,前后所用时间或次数之差就是记忆痕迹保存的数量。 三、记忆的类型 (一)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括一系列复杂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 (二)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境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境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四、记忆的三存储模型 记忆加工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 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达到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存储时间:几十到几百毫秒 储存形式:视觉表象(视像)和声音表象(声像) 容量: (二)、短时记忆 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20~30秒 编码形式:声音代码(听觉编码)为主、视觉编码、语义编码 容量:7+2 组块:认知单元,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如:19491001 储存的持久性 复述: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 分为: 保持性复述: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即机械复述。 精细复述:将识记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来。 (三)、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几小时到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编码形式:语义代码(为主)、视觉代码 容量:无限 (一)语义代码 图示: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只是群。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比如说:你有关厨房和卧室、赛车运动员和教授的图式。你现在花一些时间想一下,你会对上述不同范畴的经验进行何种类型的概括。 图式对记忆的影响: 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为编码新信息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接受新事物并具有个人特点; 另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的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 五、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 1、研究“纯”记忆;节省法(再学习法),测量遗忘; 2、绘制记忆节省图(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六、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消退和干扰 消退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遗忘的主要原因)分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 前摄干扰: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干扰所破坏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叫情境依存性记忆。 内在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记忆现象,叫状态依存性记忆。 (3)情绪的作用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强度取决于情绪类型、强度和药剂的信息内容。 七、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地点法(位置法) 2.韵律法(口诀法) 3.记笔记 八、学习的定义 界定学习定义,应注意: 1、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生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个体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行为的变化。 心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个体心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行为的变化。(学习) 2、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九、学习的分类 依学习方式划分 (1) 接受学习 (2) 发现学习 (3) 意义学习 (4) 机械学习 依学习内容划分 (1) 知识学习 (2) 技能学习、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学习 (3) 社会的学习 人类所特有 十、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应用】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1.复习策略:复习时间、复习次数、复习方法 (1)复习的时间 及时复习、系统复习 学习结束后 5~10 分钟;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者第二天;一星期后;一个月后;半年后 (2)复习的次数 过度学习的程度达 50%时,效果较好 (3)复习的方法 尝试背诵法;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 2.组织策略:群集、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 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1)群集,即归类 (2)摘录 (3)划线 (4)列提纲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思维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概括性 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 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凭借语言得以实现;这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本质区别 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 (一)思维的机制 1、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比较 重要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过程凭借的中介不同,分为: 1、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据思维活动的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等。 三、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分类: 日常概念(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明确概念)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赫尔: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 布鲁纳: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 罗施:样例理论;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么确定,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即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后被马丁等人对成人所做的脸谱分类实验否定。 (二)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人工概念实验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假设检验和信息反馈等,对于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也是适用的。 四、推理 (一)推理的概念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者从一般原理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其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推出来的,即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其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在本 质上它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二)推理的认知推理研究 三阶段推理、线性推理、条件推理 1、三段论推理 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可也能不符合。这三个命题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 根据命题中的逻辑量词将命题分为: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 如何进行三段论推理:武德沃斯和塞尔斯的气氛假说;气氛探索法 2、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 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斯腾伯格的语言——表象整合模型 3、条件推理(假言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推理。 证实倾向。沃森的试验说明这个问题。 五、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想任务。 问题空间 解决问题时, 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 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 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 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其特征有: (1) 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一)算法式 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缺点: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二)启发式 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 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启 发式方法。 缺点:不保证能够准确的找到答案 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核心:讲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2、爬山法 以退为进 3、逆向工作法 (目标递归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的方式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功能固着性 (四)心向(心理定势) 六、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一)什么是想像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基本特征: 新颖性、形象性 新颖性:想像不是对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旧有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 形象性:想像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非词或符号。 想像是创造性活动中的精髓部分。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征: 敏感性、 流畅性、 灵活性、 独创性、 再定义性、 洞察性 2、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发散思维测验验 (最常用) 吉尔福特编制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 14 个分测验 托兰斯编制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目前应用最广泛; 言语创造思维测验: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图画创造思维测验: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精致性 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独特性 七、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 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 2、人格因素 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 向和冒险精神等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5、其他因素 如政治因素、文化多样性 创造力培养: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第六章 智力 一、智力的概念 1、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收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2、智力与能力的区别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能力包含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二、能力的不同类型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倾向性)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二者关系: 前者是后者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后者的发展促进前者的发展。完成一项活动,既需一般能力,也需特殊能力。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功能)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们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二、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 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简称智商(IQ), 比率智商=(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离差智商(韦克斯勒) 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S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及其不同。 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 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第三,人的智力发展过程的形态不同: 稳定发展 少年早熟 大器晚成 2、智力的团体差异 性别差异(最明显) 此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也存在智力差异。 在同一群体内部,人们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 不同团体,在智力测验平均IQ分数,商的差异则应更多归因于环境的不同。 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部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的发展可以划成三个阶段: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出生到15岁左右:等速增长阶段 18到25岁:高峰。 成人期到60岁左右:稳定期 60岁后:迅速下降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着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 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 四、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因素理论 1、智力二因素说(斯皮尔曼) 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 g 因素所决定。 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 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s 因素)两种因素。 g 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 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斯皮尔曼认为 g 因素就是智力,它并不能直接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是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均成绩进行近似的估计。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 一般智力(g 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量度量。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量度量。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流体智力 生物学因素 20岁左右达到顶峰 成年期保持,然后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 教育和经验 持续增长,25岁后速度减缓 3、智力多因素论(瑟斯顿) 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词语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 7 中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 (二)、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 内省智力 (三)、智力结构论(吉尔福特) 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 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 5*5*6=150 种。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 1、智力的三元理论(斯腾伯格) 斯滕伯格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包括: 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 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 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智力的第二个方面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为经验型智力。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智力的这方面特点又称作情境智力或实践智力。 2、PASS模型(达斯) 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五、智力测验概述 心理测验也称心理量表。是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测验者就可对引起行为的心理活动作出推论和解释。 (一)智力测验的产生 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 六、智力测验的种类 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个别测验: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优点:主试尽力集中,可充分观测受测者的情绪、行动等,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 缺点:费时费力,测验程序较复杂,且主试须接受严格训练,不够经济,短时间内收集资料较少。 团体测验: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 优点:省时省力,短时间内可收集大量资料,主试无须接受严格训练。 缺点:主试无法充分观察每一位受测者的反应,测量误差不易控制。 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测验题目的呈现方式不同: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文字测验: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方式作答。 优点:实施较简便,较易于测量高级心理功能。 缺点:易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不适宜跨文化研究。 非文字测验:题目不以文字表述,受试者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优点:不易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可用于广大文化水平较低者,且适用于跨文化研究。 缺点:费时费力,评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严格的标准化水平。 3、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速度测验:关注的是答题速度。要求受测者尽快大体,完成题目越多越好。考察受测者的反应速度。 难度测验:关注的是答题的正确性。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的回答问题。 七、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是一种科学构想 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4、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八、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一)信度 概念:即可靠性,是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误差介于0到1之间 信度系数:两个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 根据误差源的性质,信度分为: 1、再测信度 也叫重测信度和稳定性系数,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同一测验对同一组人先后两个施测,所得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叫再测信度。 2、评分者信度 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 评分者评分越一致,评分者信度越高。 3、内部一致性 又称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 (二)效度 概念: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1)内容效度 指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2)构想效度 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构想效度通过评价一下两方面确定: 1、考察它与度量同类构想的测验是否相关 2、考察它是否与不应有关的东西无关。 3、预测效度 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即是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 效标:被预测的行为。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可靠不一定有效,有效一定可靠。 (三)测验的标准化 常模 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为: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 百分位系统:得分以百分位数表示 标准分数系统:正态分布 九、经典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内测验(个别) 使用2~18岁,15个分测验,4个认知领域:言语推理、抽象或视觉推理、数量推理、短时记忆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个别) 使用最多的智力量表。包括: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6岁以上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6~16学龄儿童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4~6岁半学龄前儿童智力。 (
/
本文档为【心理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