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_身体写作_

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_身体写作_

2012-05-08 2页 pdf 35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3201

暂无简介

举报
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_身体写作_ 2007年2月号中旬刊 摘 要:弗洛依德主义是构成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理 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对“身体写作”的创 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后期衍生出一种商业化“身体写 作”的症状,身体叙事被简单地改写成身体欲望的放纵暴露和 想象呈现,使“身体写作”的社会形象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我 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病态畸形的性爱文学完全归之于弗洛伊 德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依德 身体写作 泛性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后,其 学说所包含的理论内容和潜在实质有巨大的吸引力,触及到 了以往所没...
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_身体写作_
2007年2月号中旬刊 摘 要:弗洛依德主义是构成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理 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对“身体写作”的创 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后期衍生出一种商业化“身体写 作”的症状,身体叙事被简单地改写成身体欲望的放纵暴露和 想象呈现,使“身体写作”的社会形象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我 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病态畸形的性爱文学完全归之于弗洛伊 德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依德 身体写作 泛性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学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后,其 学说所包含的理论内容和潜在实质有巨大的吸引力,触及到 了以往所没有涉猎的关于人心理深层结构和内在心理动力问 题。在文艺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他的“泛性论”。弗洛 依德认定性的本能冲动是支配人类各种精神和实践活动的主 要动力,他把一切艺术都看作是性欲的现。弗洛伊德对人类 的性心理及其影响所作的开创性的研究,慢慢渗透进中国新 时期的文学。与弗洛依德不同的是,很多新时期文学作品无论 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写性,都是在性爱里渗进 去强烈的理性意味,如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苏童的《妻 妾成群》和王安忆的《三恋》等。直到“身体写作”这种文学现象 出现,我们发现,弗洛伊德的泛性论长驱直入一些当代女性作 家的创作中。 一 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界众 说纷纭的重要文学和文化现象。 90年代中期,中国女性文学小说创作中开始出现“身体写 作”的叙事征兆。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 相继以自传体的写方式讲述了女性心灵和身体的成长故 事。在这些“女性体验小说”中,女性的身体欲望和性感经验冲 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规范,获得了真实尖锐的自我表达。其 后,卫慧的《蝴蝶的尖叫》和棉棉的《糖》、《盐酸情人》等小说出 现,这些作品大多表现都市年轻女性的个人私密生活,被认为 是“身体写作”的代表。 1996年,评论家葛红兵首次提出“身体写作”这个称谓,此 后,“身体写作”成为一个高频批评词语和运用随意的概念。 “身体写作”的出现,实际上跟西方“身体写作”理论存在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身体写作”主张是法国女性主义者 埃莱娜·西克苏在《美杜莎的笑声》(1975)率先提出的,她热烈 呼吁女性“写自己,你的身体必须被听见”,她深情地赞美女性 身体经验所蕴藏的丰富创作资源,主张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一 种开创性的“新的反叛的写作”。在构成“身体写作”理论的思 想来源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 的“性欲说”、“自由联想说”、“白日梦说”都启迪了法国女性主 义者将语言、创作、阅读与女性身体欲望紧密结合,促成了“身 体写作”理论的孕育。自然而然,中国的“身体写作”思潮也可 以从弗洛依德那里寻到根柢。 二 参与到“身体写作”实践中的女性作家比其他实践弗洛依 德主义的作家更认可“泛性论”,认为审美的生命是人的本质 情欲,故而把美的观念植根于刺激的土壤之中,把“力比多”当 作人类精神能量的来源,让文学创作活动围绕着性宣泄来进 行,其语言来自自己的女性身体。 对身体的关注,也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 种关注,只不过它是一种另类关注而已,“身体写作”这种文学 现象的存在也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陈染的《与往事干杯》 用倒叙的手法展示一个女性的成长过程如蝴蝶破茧而出,女 孩所受到的心理和肉体的困扰是那样的不堪回首却又透着出 世的孤立,其中鲜明裸露女性成长的身体感觉和心理,具 有突破性意义。可是,在后起的棉棉和卫慧笔下的许多作品如 《上海宝贝》中的天天,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决定了她 的存在不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价值,而是为了消灭自己的价值, 她通过消灭自己的肉身,使精神获得安宁。绵绵的《糖》中也有 一群内心空虚的青年,他们都以挥霍自己的“身体”为终极目 的,挥霍完了,孤独的精神才能得到安息。《北京故事》中的蓝 宇则生活在一个令人担忧的环境中,没有人关心的蓝宇不关 心自己的前途、未来和声誉,剩下的只有对身体的关心,在性 的欢愉中生存,性成为重要的节目。 在有关经典的“身体写作”文本的阅读中,我发现有一样 东西与弗洛伊德潜意识的论述不期而遇,这就是日常情景中 的镜子。弗洛伊德在分析“不可思议”的心理状态时说:“归根 结底,现实中的不可思议性不是新的或外来的因素,而是心灵 中某些熟悉或早已形成的,只是在表现过程中被疏远了。”或 者说,“当熟悉的东西不熟悉了时,是隐秘的自身的他性,打乱 了‘现实’表面的标记和条理”,当女人注视镜子里自己的形象 时,却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化———即弗洛伊德涉及到的不可 思议性”。在女人个体生命的成长史中,镜子往往是女人最初 甚至最终的神秘伴侣和必备物品,是女人确认和建构自我形 象和身体形象的不可或缺的一种道具。她通过发现镜中的形 象与自身的同一性,进而发现作为主体的她的自身的存在,女 人的自我于是在与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得以构 成。所以,“镜子”是女人认识自我形象的一条外部通道,“镜 子”提供某种虚幻的真实,提供女人对身体形象的初级认识和 自我形象的再想象。棉棉在作品《糖》中写到“对着镜子或桌子 随时随地玩着自己的身体,我并不是想了解,我只是想自己跟 自己玩。”,“镜子”提供了“他物”中的另一个自我,在关于性的 想象中,镜中的形象实现了她的肉身欲望,也满足了她的心理 需求。这个“镜子”在文本中频频出现,以致于泄漏了女人日常 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隐私,即她们喜欢在镜中手淫,或者说镜中 手淫是她们较为普遍化的个人身体经验。这种近乎“恋镜癖” 的心理机制,看上去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使然,足见弗洛伊 德关于潜意识的论述的确对“镜子”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和提示。 身体作为一种感性的生命存在,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它不 仅表现出反理性主义的快感、力比多、欲望和无意识的客观存 在,它还超越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意义域,与阶级、种族、性 别以及意识形态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关联。 三 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参与到女性文学身体叙事 实践中来的一批更年轻的女作家或女写手,由于传媒的聒噪和 商业性的操作,她们的身体叙事逐渐衍生出一种商业化“身体 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写作”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张 立 ○ 文学语言学研究 69 2007年2月号中旬刊 写作”的症状,以至完全摒弃了“性”的政治和社会涵义,遵循身 体的真实感觉和快乐原则是叙事的主导动机,身体叙事被简单 地改写成身体欲望的放纵暴露和想象呈现,“身体写作”变成了 关于女性下半身的隐私故事,从而无可避免地导致了负面的误 读,使“身体写作”的社会形象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 2000年,被一些媒体称为“妓女文学”的小说《乌鸦》出版, 其作者九丹称自己是“妓女作家”;同年,《下半身》杂志创刊, 春风文艺出版社又出版《阅读身体系列丛书》;2003年6月,广 州的木子美开始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性爱日记《遗情书》,手法 逼真又写实,毫无隐讳和禁忌,还大言不惭地希望大家把日记 当作文学作品去欣赏,引起了轩然大波。 于是,“身体写作”被一些热衷于情色描写的人玷污得面 目皆非,文字的感官化和肉欲色彩成为噱头,成为了时尚标 签。作家余华为此说了一句流行语:“不描写内心,专描写内分 泌。”这种所谓的时尚不仅将“身体写作”庸俗化,而且把弗洛 依德主义歪曲滥用或者荒谬的简化了。 无疑,弗洛伊德把人的各种极其复杂的情感、欲望和冲动 都蒙上了性的色彩,他的“泛性论”具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但 是,按照弗洛伊德说法,人不是简单的善者,也非简单的恶者, 本质上说,他的内心还是有克服肉体走向尊严的吁求。也就是 说,一个人的身体既有肉体性,也有伦理性(灵魂性),二者交 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机体。 弗洛伊德对“性”这 个主题是非常严肃的,他主张在观念上要开放,要自由,而在 行为上要检点,要约束自己。一些像木子美一样力倡“身体写 作”的写手却把身体简化成了性和欲望的代名词,所谓的“身 体写作”也便成了性和欲望的宣泄渠道。 弗洛伊德揭示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他强 调的是艺术人格中的“升华”能力。没有表现出情欲升华的作 品,只会导致把人的性爱沦为动物的本能。 总之,弗洛伊德主义对新时期文学中“身体写作”文学现 象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他的“泛性论”对于创作的 题材开掘和拓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启迪意义。但我们不能简单 地把病态畸形的性爱文学完全归之于弗洛伊德的影响,相 反,弗洛伊德学说对于我们失去本位的文学确有一定的补充 和匡正作用。我们应该通过更深刻地领悟弗洛伊德主义,克 服由于过分强调性本能和过多宣扬野性情态而出现的不好 的创作倾向。 参考文献: [1]杨恩寰,陶银骠,陆杰荣著.弗洛依德———一个神秘的 人物[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2]程丽蓉.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及其中国境遇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3]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90年代文学思潮 中“躯体写作”谈起[J].《文学评论》,2001,(2). [4][5]向荣.戳破镜像:女性文学的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想 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3). [6]王春元,钱中文主编.霍夫曼著.弗洛依德主义与文学 思想[J].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7. [7]谢有顺.文学身体学[J].文艺理论,2002(4). 摘 要:《阿甘正传》是一部获得广泛认可的经典之作, 影片将阿甘的成长与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 件巧妙地结合起来,讲述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有观众认为阿 甘的成功源于幸运,也有人认为阿甘是大智若愚,但所有的观 众都会被影片中阿甘的执着、简单深深打动。通过汤姆汉克斯 卓越的表演,影片给了我们一套成功的哲学,真正的大智慧。 笔者经过数次观摩影片,体悟很多。本文结合影片中一些富含 哲理的对白,系统地分析了阿甘成功的深层原因,具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成功 哲理 阿甘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阿甘正传》,很多人都被阿甘所感 动。阿甘天生愚顿,智商仅为75分,然而这75分却包含了成功 的大智慧,阿甘以当事人的身份经历了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 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从越战到水门事件,从乒乓 外交到肯尼迪遇刺,两次出入白宫受到总统亲自接见,他以 坦诚的笨拙、执著的进取、自然的努力在美国历史的横断面 上刻下了自己的痕迹,影片既充满了传奇又自然流畅,一气 哈成。飘来飘去的白色羽毛,富含哲理的经典对白,电影给了 我们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思考。阿甘成功的深层原因究竟是 什么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本文以下部分将作深入系统的 论述。 启示一:突破自我设限是成功的前提。阿甘没有自我设 限,此为其成功的最大秘密。 客观地讲,阿甘的确存在某些智力上的缺陷,但阿甘的母 亲是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从下面她说给小阿甘的话中就可以 洞悉: “You’rethesameaseverybodyelse.Youarenodifferent... Don’teverletanybodytellyouthey’rebetterthanyou.”“你比 他们更优秀”。母亲从小就不断地告诉阿甘,他和别人一样优 秀,给他灌输非常积极的信念,而小阿甘天生的智力缺陷使 他只接受了这些积极的信息,像由心生,负面的东西对小阿 甘来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这使小阿甘避免了自我设限。自 我设限是成功的最大障碍,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自我设限。我 们比阿甘聪明,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却接受了越来越 多的负面信息,形成了太多的负面信念及负面思维模式。习 惯了负面思考,我们裹足不前,满脑子的没希望、不可能、办 不到让我们错失机会。经验成了我们的负债,我们自己限制 了自己。马戏团里的大象都是用很细的绳子拴着,而小象用 的却是铁链子,因为大象都是从小象栓起的,绳子很细,但心 灵的限制更大。有一次马戏团失火,大象认为不可能挣断绳 子,就那样被活活烧死。我们很多人不正是那头大象吗?如果 我们想成功,就必须改变我们的信念,突破自我设限,学会正 面思考问题,因为这是成功的前提,不能突破自我,我们就不 可能达成任何我们想达成的目标,因为想法会左右我们的结 果。就像阿甘腿上的“magicshoes”“魔术鞋”,不甩掉他们,永 远也无法跑快。 启示二:注意力等于事实,永远记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自 《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 (河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秦皇岛市燕山大学 外语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董力燕 刘 铭 ○ 文学语言学研究 70
/
本文档为【弗洛依德主义与女性文学中的_身体写作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