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2012-04-18 1页 doc 21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9652

暂无简介

举报
好太王碑好太王碑导游词 朋友们,我们看到的这座巨大的石碑就是著名的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19位王好太王的纪功碑,位于集安市城东4公里处。好太王姓高名安,于东晋太远十六年(公元391年)18岁时继承王位,卒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在位22年。 好太王碑以其生动的描述,记载了高句丽的形成与发展,是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最珍贵的碑刻资料。好太王时期,高句丽繁荣强大。为纪念他的功绩,其子长寿王于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安葬好太王时,在太王陵北360米处立起这座大碑,至今已矗立了1590多年。 碑文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导游词 朋友们,我们看到的这座巨大的石碑就是著名的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19位王好太王的纪功碑,位于集安市城东4公里处。好太王姓高名安,于东晋太远十六年(公元391年)18岁时继承王位,卒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在位22年。 好太王碑以其生动的描述,记载了高句丽的形成与发展,是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最珍贵的碑刻资料。好太王时期,高句丽繁荣强大。为纪念他的功绩,其子长寿王于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安葬好太王时,在太王陵北360米处立起这座大碑,至今已矗立了1590多年。 碑文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关于高句丽起源和建国的神州传说。碑文记载:“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命驾。巡幸南下,……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建都焉。”据此,多数学者认为高句丽始祖邹牟王出自北夫余,南下至浑江流域的卒本川,创立高句丽政权。 第二部分记录了好太王一生东征西战、广开土境的战事活动。碑文中主要记述了对百济和倭寇的征战和对新罗的求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好太王亲率大军打败倭寇,征服百济,夺百济64城、1400多外村子。 第三部分铭刻了好太王的守墓烟户,即看墓人家。其中“国烟”30家,“看烟”300家。“国烟”和“看烟”的区别是,“国烟”来自于“城民”,“看烟”来自于“谷民”。“国烟”的身份比“看烟”高,1户“国烟”可以领10户“看烟”。 好太王碑由一整块天然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呈方柱形。石料多见于集安一带的鸭绿江边。这种取自天然且保持原石模样的石碑,在我国碑刻历史上少见。碑文为汉字隶书,每字大小为9~10厘米,笔划工整,字体端庄,方正隽永,布局严谨。碑高6.39米,幅宽1.34~2.00米不等,四面环刻碑文,共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损空刻,共1775字。因裂隙、剥落损失,目前尚存1590字左右,可基本识读。 好太王碑建成13年后,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高句丽王朝灭亡后,好太王碑也渐被淹没在荒烟蔓草之中。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时任怀仁县知县章樾的书启的一个名叫关月山的人发现了此碑,并手拓数字赠与文友。1878年~1879年间,为除掉碑上的青苔以便识读,当地人初天富奉县官之命,涂马粪火焚,略使碑之局部出现裂隙。 好太王碑被发现后,总体上一直得到有效保护。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辑安县工商界人士自筹资金,修建碑亭。1961年,好太王碑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家拨款修建新碑亭,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为其额。2003年,为加强对此碑的保护,又在碑亭四面安装了一一玻璃护墙。 好太王碑是研究高句丽形成和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也是我国碑刻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有“海东第一古碑”美誉的好太王碑正以其蓬勃雄姿迎接海内外旅游者。
/
本文档为【好太王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