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012-04-13 38页 ppt 7MB 2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0916

暂无简介

举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ullnull 【概言】 含义: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血脂升高。前两项诊断必备。综合征,不是独立的疾病,明确病因。 分类: 原发性 2/3 儿童约90%为原发 继发性 1/3  预后:主要受病理类型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null 【病因】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清,病理分型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ullnull 【概言】 含义: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血脂升高。前两项诊断必备。综合征,不是独立的疾病,明确病因。 分类: 原发性 2/3 儿童约90%为原发 继发性 1/3  预后:主要受病理类型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null 【病因】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清,病理分型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膜增殖性肾炎null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 淀粉样变性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 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等)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等) 感染(疟疾、血吸虫、梅毒、艾滋病等)、毒素及过敏null 【病因】 null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一、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和(或)筛孔屏障受损,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尿。 血压增高、输注血浆或高蛋白饮食等增加肾小球球内压、灌注和滤过的因素,可进一步增加尿蛋白的丢失和肾脏的损伤。 null  二、血浆蛋白减少   1.低白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部分蛋白在近曲肾小管上皮被分解;胃肠黏膜水肿,食物摄入和吸收减少;肝脏不足以代偿尿蛋白的丢失和分解,出现血浆蛋白减少。 2.其他血浆蛋白变化 球蛋白、凝血纤溶蛋白、转运蛋白。与感染、血栓等有关。null 三、水肿 ⑴血浆胶体压下降 ⑵水钠潴留 微小病变型突然发病,水肿明显;   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水肿渐渐明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迅速高度水肿。   高度水肿,可伴随有胸水、腹水,阴囊或阴唇水肿,患者感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腹部胀满,腹泻。 null 四、高脂血症和脂尿 血胆固醇或(和)甘油三脂、磷脂明显增高,LDL、VLDL增高。机制:   (1)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   (2)外周利用、脂蛋白分解减少。 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有关。 null  水肿机制:(1)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基本原因。(2)心钠素对肾小管作用障碍,钠潴留。⑶其他:循环渗透因子的出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钠重吸收增加等。   此外,肾内前列腺素生成减少,肾脏灌流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凝血V、VII、VIII、X因子等增加,抗凝血酶III、纤溶酶原等减少,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致使血液凝固功能亢进。null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①膜性肾病 ②增生性肾炎 ③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WHO分类null常见病理类型 1.微小病变 光镜:基本正常。 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肾小球脏层 上皮细胞肿胀、足 突广泛融合。 null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系膜细胞增生(>3个),细胞基质增多(两倍以上)。 免疫荧光:IgG、IgM、C3沉积,有或无IgA。 电镜:电子致密物。   null3.膜增殖性肾炎   光镜: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基膜、上皮细胞间、毛细血管肥厚,“双轨征”,“分叶祥改变”。   免疫荧光: C3 ,伴或不伴IgG、IgM颗粒状沉积于系膜细胞区和毛细血管壁。   电镜:系膜细胞区、内皮细胞下、上皮下见电子致密物。 null4.膜性肾病 光镜:基底膜上皮细胞侧钉突样改变。 免疫荧光:IgG, C3 颗粒状均匀的沉积在毛细血管壁。 电镜:基底膜上皮细胞侧见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或底膜增厚,足突融合等。null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光镜:部分肾小球的部分节段硬化性病变和玻璃样变。 免疫荧光:IgM和C3的局灶性、节段沉积。 电镜:硬化性病变,系膜基质增多,足突广泛融合。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 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 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 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 null 【并发症】 一、感染   免疫紊乱(IgG、补体、白细胞功能降低) ,营养不良(低转铁蛋白、低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易发生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 感染是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null  二、血栓、栓塞  机制:血凝亢进和血粘度增加,血液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利尿、激素。   表现:肾静脉血栓最多,肢体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血栓,肺静脉血栓或肺静脉栓塞等。   膜性肾病最多。null 三、肾功能损伤 1.急性肾衰竭   肾前性:有效血容量不足,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等可纠正。   实质性肾衰,与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大量管型阻塞肾小管有关。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者易发生。 2.肾小管功能损害   重吸收大量蛋白损害肾小管。糖尿、氨基酸尿、范可尼综合征。null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金属结合蛋白——微量元素不足; 药物结合蛋白——药物浓度增高而毒性增加,药物半衰期缩短而减小药物疗效。 氧化脂蛋白——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基质增多,也促进动脉血管硬化。null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常规及蛋白定量   定性 + + + +,可见颗粒,脂肪管型等;24h蛋白定>3.5g/d。红细胞多少不一,与病理类型有关。   2.尿蛋白电泳 选择性或非选择性。 null 3.血液生化检查  白蛋白、总蛋白降低,α1球蛋白正常或稍低,α2球蛋白,β球蛋白相对增高,γ球蛋白一般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LDL、VLDL升高。 4.其他检查   纤溶:纤维蛋白原高,溶酶原、抗凝血酶Ⅲ 低。免疫:球蛋白、补体低,CIC。尿FDP、 C3 升高。 5.肾活检null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尿蛋白>3.5g/d;   (2)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 (4)血脂升高。   (1)(2)必备条件。    进一步除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null  二、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红斑,多系统损害,发热,关节痛,多发性浆膜炎临床表现;多种自身抗体;肾活检:多样性、不典型性,白金耳样病变、苏木素小体等。   2.过敏性紫癜肾炎 常先有皮肤紫癜,皮疹出现后1~8周显现血尿、蛋白尿等,可伴有关节或(和)腹部疼痛,黑便。皮肤紫癜常是鉴别要点。少数先出现肾脏损害。肾活检:IgA、 C3 。null 3.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病毒血症、局部抗原沉积。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高,眼底改变。 5.肾淀粉样变性 中老年, 原发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皮肤、神经, 继发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 肾肝脾。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 中老年男性, 骨痛,血浆蛋白电泳M带,本-周蛋白,骨髓瘤细胞。null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严重水肿时,应卧床休息。调节活动量。 2.饮食 限盐,轻度水肿者,9~6g/d;中度水肿者,6~3g/d,重度水肿者, 3g/d以下。少尿患者,限水。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8~1g。补足热量。脂肪以植物油或鱼油为主。 null (一)利尿消肿 1.噻嗪类利尿剂 氢氯噻嗪25mg,日3次。 2.袢利尿剂 呋塞米20~40mg,每日1次;布美他尼1~3mg,每日3次。 3.潴钾利尿剂 螺内酯20mg,每日3次。 4.渗透利尿剂 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500ml静脉滴注,隔天1次。 5.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血浆白蛋白,再用利尿剂。但非必要时不使用。 二、对症治疗null (二)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拮抗剂:   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有可能减少尿蛋白。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2~3 次;依那普利,2.5~10mg,每日2次;苯那普利(洛丁新) 10 ~20 mg/d。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d。 CCB:氨氯地平  null 三、主要治疗(抑制炎症与免疫反应) (一)糖皮质激素    1.机制 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   2.适应证 微小病变性肾病。其他病理类型效差。   3.常用制剂及用法 足量开始、时间充分、减药慢。泼尼松,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共服8~12周,有效病例每2~3周减少原用量的10%,当减至15~10mg/d时为维持剂量,再服6~12月或更久。null  甲基当泼尼松冲击疗法。泼尼松效果不佳时,可换用泼尼松龙或氟米松(地米)。    激素敏感型、激素依赖型、激素无效型。   4.副作用    库欣综合征、感染、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肾小球硬化。 null  (二)细胞毒药物   机制。适应证:激素依赖型或无效型。 (1)环磷酰胺:最常用。每日每公斤体重2mg,分1~2次口服;或200mg隔日静脉注射。总量6~8g。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脱发、出血性膀胱炎和性腺抑制等。 (2)苯丁酸氮芥:2mg,每日3次口服,服用3个月。副作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3)盐酸氮芥:效果好,不良反应很大。骨髓抑制、局部刺激及胃肠道反应。其他细胞毒药物无效时使用。null  (三)环孢菌素A   机制。试用于激素、细胞毒药物无效者。昂贵且不良反应大,肾毒性。4~6mg/kg.d   (四)麦考酚吗乙酯(骁悉, MMF)   机制。适应证:狼疮肾,激素耐药、复发的肾病综合征。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损、感染。1.5g /d,分次口服。 null针对不同病理类型治疗 1.微小病变性肾病 激素, 复发者再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2.膜性肾病 ①无高危因素的一般病例,先密切观察半年,控制血压,ACEI降尿蛋白,病情无好转再接受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 ②单用激素无效,必需激素联合烷化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效果不佳可试用环孢素,一般用药在半年以上。 ③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的对象主要为有病变进展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严重、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恶化和肾小管间质较重的可逆性病变等。 ④积极防治血栓、栓塞并发症。null 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量激素治疗延长至3~4月。足量激素用药至6个月后无效,才能称之为激素抵抗。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可试用环孢素。 4.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成年患者,目前没有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有效的证据。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抗凝药,可以试用,但效果无定论。口服6~12月的阿司匹林(325mg/d)和(或)双嘧达莫(50~100mg,每日3次)可以减少尿蛋白。null  (一)感染   无肾毒性抗生素。 (二)血栓及栓塞   高凝状态:   ①肝素;②小分子肝素;③华法令;④双香豆素;⑤双密达莫;⑥阿司匹林。  血栓、栓塞:   组织型纤溶酶,可与肝素同时静滴。6h内效果好,3d内仍可有效。五、防治并发症null  (三)急性肾衰   ①袢利尿剂:补充血浆制品,适当脱水。②血液净化治疗。 ③治疗原发病:大量蛋白尿发生低血容量和肾间质水肿及急进性肾炎,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④碱化尿液。 (四)脂肪代谢紊乱   胆固醇增高: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甘油三酯增高:必降脂片,非诺贝特(力平脂),血液净化疗法。   null【预后】 预后差异较大 轻微病变及轻度系膜增生预后好 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和膜增殖性肾炎治疗效果差 膜性肾病尿蛋白转阴难,可不发展成为尿毒症 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促进肾小球硬化 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影响预后 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
/
本文档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