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电焊工培训

电焊工培训

2012-04-09 50页 ppt 445KB 5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2112

暂无简介

举报
电焊工培训null电焊工培训电焊工培训**煤矿机运科电焊工培训大纲电焊工培训大纲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 第二章 特殊焊割作业安全技术 第三章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第五章 等高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一、焊接与切割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一)基本原理 在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产品的制造中常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的形式和尺寸联接在一起,这种联接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的联接,就是不必损坏被联接件本身就可以将它们分...
电焊工培训
null电焊工电焊工培训**煤矿机运科电焊工培训大纲电焊工培训大纲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 第二章 特殊焊割作业安全技术 第三章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第五章 等高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第一章 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一、焊接与切割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一)基本原理 在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产品的制造中常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的形式和尺寸联接在一起,这种联接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的联接,就是不必损坏被联接件本身就可以将它们分开、如螺栓联接等,见图1—1。另一类联接是永久性联接,即必须在毁坏零件后才能拆卸,如焊接。 图1—1 机械联接 (a)螺栓联接  (b)铆钉联接 null 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使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方法。   为了获得牢固的结合,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使被焊件彼此接近到原子间的力能够相互作用的程度。为此,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需要结合的地方通过加热使之熔化,或者通过加压(或者先加热到塑性状态后再加压),使之造成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从而达到不可拆卸的联接。(二)焊接方法的分类 (二)焊接方法的分类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及工艺的特点,可以将焊接方法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图1—2 永久性联接焊接 null 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联接处的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原子的功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接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形成液态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可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均属于熔化焊的范畴。 null 压力焊是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燃后施加一定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压力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接触面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压挤接头,这种压力焊的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 null 钎焊是把比被焊金属熔点低的钎料金属加热熔化至液态,然后使其渗透到被焊金属接缝的间隙中而达到结合的方法。焊接时被焊金属处于固体状态,工件只适当地进行加热,没有受到压力的作用,仅依靠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之间的原子扩散而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钎焊是一种古老的金属永久联接的工艺,但由于钎焊的金属结合机理与熔焊和压焊是不同的,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所以在现代焊接技术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钎焊、火焰钎焊、感应钎焊等多种方法。 null焊接方法的分类见下图所示。 (三)切割的方法和分类 (三)切割的方法和分类 按照金属切割过程中加热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切割方法分为火焰切割、电弧切割和冷切割三类。 1.火焰切割 2.电弧切割 3.冷切割 null1.火焰切割 按加热气源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气割 气割(即氧—乙炔切割)是利用氧—乙炔预热火焰使金属在纯氧气流中能够剧烈燃烧,生成熔渣和放出大量热量的原理而进行的。 (2)液化石油气切割 液化石油气切割的原理与气割相同。不同的是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与乙炔气不同,所使用的割炬也有所不同:它扩大了低压氧喷嘴孔径及燃料混合气喷口截面,还扩大了对吸管圆柱部分孔径。 (3)氢氧源切割 利用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用直流电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其气体比例恰好完全燃烧,温度可达2800~3000℃,可以用于火焰加热。 (4)氧熔剂切割 氧熔剂切割是在切割氧流中加入纯铁粉或其它熔剂,利用它们的燃烧热和废渣作用实现气割的方法为氧熔剂切割。null2.电弧切割 电弧切割按生成电弧的不同可分为: (1)等离子弧切割 等离子弧切割是利用高温高速的强劲的等离子射流,将被切割金属部熔化并随即吹除、形成狭窄的切口而完成切割的方法。 (2)碳弧气割 碳弧气割是使用碳棒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电弧将金属熔化,并用压缩空气将其吹掉,实现切割的方法。 null3.冷切割 切割后工件相对变形小的切割方法有: (1)激光切割 激光切割是利用激光束把材料穿透,并使激光束移动而实现切割的方法。 (2)水射流切割 水射流切割是利用高压换能泵产生出200~400MPa的高压水的水束动能,来实现材料的切割。 二、焊接与切割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二、焊接与切割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一)焊接与切割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最早应用焊接技术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发现,远在战国时期的一些金属制品,就已采用了焊接技术。从河南辉县玻璃阁战国墓中出土的文物证实,其殉葬铜器的本体、耳、足就是利用钎焊来联接的;在800多年前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就提到了焊接方法。其后,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对锻焊和钎焊技术也作了详细的叙述。上述事实说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焊接历史的国家。 null 气焊大约是在1892年前后出现,那时使用的是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氢氧混合气体的燃烧温度最高能达到2000℃左右,因此,只能焊接较薄的工件,而且使用氢气很不安全,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在工业上未被广泛采用。   到了1895年,发明了用电炉制造碳化钙(俗称电石)的方法之后,又发现了乙炔气(电石与水接触后产生的气体)和氧气混合燃烧,可以得到更高的温度(3200℃),在1903年,氧气一乙炔气火焰被运用到金属焊接上去,奠定了气焊技术的基础。 null 近代主要的焊接技术-电弧焊,是在电能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之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作为焊接设备的正式产品——手工电弧焊机问世。20年代后期电阻焊和40年代后期埋弧焊、惰性气体保护焊相继获得应用,50年代CO2气电焊、电渣焊、摩擦焊、电子束焊、超声波焊和60年代等离子弧焊、激光焊、光束焊相继出现,使焊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近年来,太阳能焊机、冷压焊机等新型焊接设备开始研制,特别是在焊接生产自动化及电子计算机在焊接切割生产中的应用方面有很大发展,将会使焊接切割技术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 (二)焊接与切割的应用 (二)焊接与切割的应用 焊接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金属加工方法,与其它热加工方法相比,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结构设计灵活,用材合理及能够以小拼大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造船、电站、汽车、石油、桥梁、矿山机械等行业中,焊接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在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家里每年钢产量的45%左右要用于生产焊接结构。在制造一辆小轿车时,需要焊接5000~12000个焊点,一艘30万吨油轮要焊1000km长的焊缝,一架飞机的焊点多达20~30万个。此外,随着工业的发展,被焊接的材料种类也愈来愈多,除了普通的材料外,还有如超高强钢、活性金属、难熔金属以及各种非金属的焊接。同时,由于各类产品日益向着高参数(高温、高压、高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焊接结构越来越复杂,焊接工作量越来越大,这对于焊接生产的质量,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焊接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更为广阔。 三、学习焊接切割安全技术的必要性 三、学习焊接切割安全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的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与此同时,伴随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严重地威胁着焊工及其它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为切实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发布的第13号主任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国家标准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中都明确规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是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与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经贸委统一制作的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 null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即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行为对于安全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大、特大事故就是因为这些作业人员的违章造成的。鉴于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规都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提出了要求。原劳动部曾发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安字[1991]31号)、《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考核规定》(劳部发[1996]35号)等规章。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null 职工在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接触。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声和射线等。上述危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烫伤、急性中毒(锰中毒)、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病等职业病症。此外还可能危及设备、厂房和周围人员安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null 学习焊接安全技术的目的在于使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工人掌握焊接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安全及防护的方法,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88)及各项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做出适当的处理,从而保护操作者自己和周围人员及厂房设备不遭到损害。随着焊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劳动保护的措施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安全工作的需要。焊接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防火、防爆、防触电以及在尘毒、磁场、辐射等条件下如何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操作。焊接工人只有详细地了解焊接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焊接工艺、工具及操作方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焊接安全技术的措施,严格地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 第二章 特殊焊割作业安全技术 第二章 特殊焊割作业安全技术 一、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安全技术   化工燃料容器和管道在使用中因受内部介质压力、温度、腐蚀的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缺陷,所以要定期检验。有时在生产中需要抢修,时间紧、任务重,且要在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环境下进行,稍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和中毒事故。因此,在进行化工及燃料容器和管道的焊割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爆、防火、防毒等技术措施。 null1.置换动火与带压不置换动火   化工及燃料容器和管道‘的焊补,目前主要有置换动火和带压不置换动火两种方法。凡利用电弧和火焰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的,均为动火。 所谓置换动火就是将燃料容器与管道中的可燃物完全置换出去后再进行焊补作业。置换动火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所以一直被广泛应用。 null(1)置换动火   置换动火就是在焊补前水和不燃气体置换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或用空气置换容器或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使容器或管道中的有害气体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焊补的安全。   置换动火是一种比较安全妥善的办法,在容器、管道的生产检修工作中被广泛采用。但是采用置换法时,容器、管道需要暂停使用,而且要用其他介质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要不断取样分析,直至合格后才能动火,动火后还需再置换,显得费时麻烦。另外,如果管道中弯头死角多,则往往不易置换干净而留下隐患。 null(2)带压不置换动火   带压不置换动火,就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然后让它以稳定的速度,从管道口向外喷出,并点燃燃烧,使其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保持稳定地连续燃烧。然后,即可进行焊补作业。 带压不置换法不需要置换原有的气体,有时可以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手续少,作业时间短,有利于生产。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可燃气体的容器与管道的外部焊补。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在连续保持一定正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控制难度较大,而且没有一定的压力就不能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目前应用不广泛。 null2.发生爆炸火灾的原因   (1)焊接动火前对容器或管道道内气体的取样分析不准确,或取样部位不适当,结果在容器、管道内或动火点周围存在着爆炸性混合物。   (2)在焊补过程中,周围条件发生了变化。   (3)正在检修的容器与正在生产的系统未隔离,发生易爆气体互相串通,进入焊补区域,或是生产系统放料排气遇到火花。   (4)在具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的车间、仓库等室内进行焊补作业。   (5)焊补未经安全处理或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null3.置换焊补安全技术措施   (1)固定动火   为使焊补工作集中,便于加强管理,厂里和车间内可划定固定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补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补,从而减少在防爆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 null固定动火区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无可燃气管道和设备,并且周围距易燃易爆设备管道l0m以上.  2)室内的固定动火区与防爆的生产现场要隔开,不能有门、窗、地沟等串通。 3)要常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工具和设备。 4)固定动火区内禁止使用各种易燃物质。 5)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悬挂防火安全标志。 6)生产中的设备在正常放空或一旦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或蒸气不能扩散到动火区。 null(2)实行可靠隔绝   现场检修,要先停止待检修设备或管道的工作,然后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使要检修、焊补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生产部分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焊补设备及其周围。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盲板的材料、规格和加工精度等技术条件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可滥用,并正确装配,必须保证盲板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管道的工作压力,同时严密不漏。在盲板与阀门之间应加设放空管或压力表,并派专人看守。对拆除管路的,注意在生产系统或存有物料的一侧上好堵板。堵板同样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同时,还应注意常压敞口设备的空间隔绝,保证火星不能与容器口逸散出来的可燃物接触。对有些短时间的焊补检修,可用水封切断气源,但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看守水封溢流管的溢流情况,防止水封失效。总之,认真做好隔绝工作,否则不得动火。 null(3)实行彻底置换   做好隔绝工作之后,设备本身必须排尽物料,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在置换过程中要不断地取样分析,直至容器管道内的可燃、有毒物质含量符合安全要求。   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水蒸气或水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当置换介质比被置换介质比重大时,应由容器或管道的最低点送进置换介质,由最高点向外排放。以气体为置换介质时的需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某些被置换的可燃气体有滞留的性质,或者同置换气体的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因此,置换的彻底性不能仅看置换介质的用量,而要以气体成分的化验分析结果为准。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即可。 null(4)正确清洗容器   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都必须仔细清洗。因为,有些可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null清洗可用热水蒸煮、酸洗、碱洗或用溶剂清洗,使设备及管道内壁上的结垢物等软化溶解而除去。采用何种方法清洗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碱洗是用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进行清洗的,其清洗过程是:先在容器中加入所需数量的清水,然后把定量的碱片分批逐渐加人,同时缓慢搅动,待全部碱片均加入溶解后,方可通入水蒸气煮沸。蒸汽管的末端必须伸至液体的底部,以防通入水蒸气后有碱液泡沫溅出。禁止先放碱片后加清水(尤其是热水),因为烧碱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涌出容器管道会灼伤操作者。   对于用清洗法不能除尽的垢物,由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进入设备内部用不发火的工具铲除,如用木质、黄铜(含铜70%以下)或铝质的刀、刷等,也可用水力、风动和电动机械以吸喷砂等方法清除。置换和清洗必须注意不能留死角。 null(5)空气分析和监视   动火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补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补,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取样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焊补开始后每膈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若有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补,再次清洗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null气体分析的合格要求是:   ①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含量:爆炸下限大于4%的,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浓度则应小于0.2%。   ②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⑧操作者需进入内部进行焊补的设备及管道,氧气含量应为18%~21%。   (6)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焊补前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清洁孔及料孔等,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在容器及管道内需采用气焊或气割时,焊、割炬的点火与熄水应在容器外部进行,以防过多的乙炔气聚集在容器及管道内。 null(7)安全组织措施   ①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目的是制定安全措施,明确领导者的责任。承担焊补工作的焊工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②工作前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它包括焊接作业程序和规范、安全措施及施工图等,并通知有关消防队、急救站、生产车间等各方面作好应急安排。  ⑧在作业点周围lOm以内应停止其他用火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移到安全场所。   ④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手提行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并有完好的保护罩。   ⑤在禁火区内动火作业以及在容器与管道内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设监护人。监护的目的是保证安全措施的认真执行。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应明确职责、坚守岗位。 ⑥进入容器或管道进行焊补作业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用电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null4.带压不置换焊补的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含氧量   目前,有的部门规定氢气、一氧化碳、乙炔和发生炉煤气等的极限含氧量以不超过1%作为安全值,它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在常温常压情况下氢气的极限含氧量约为5.2%,但考虑到高压、高温条件的不同,以及仪表和检测的误差,所以规定为1%。带压不置换焊补之前和焊补过程中,必须进行容器或管道内含氧量的检测。当发现系统中含氧量增高,应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排除,否则应停止焊补。 null(2)正压操作   在焊补的全过程中,容器及管道必须连续保持稳定正压,这是带压不置换动火安全的关键。一旦出现负压,空气进入正在焊补的容器或管道中,就容易发生爆炸。压力的大小,以不猛烈喷火为宜。压力太大,气流速度增大,造成猛烈喷火,给焊接操作造成困难,甚至使熔孔扩大,造成事故;压力太小,容易造成压力波动,焊补时会使空气渗人容器或管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选择压力时,又有一个较大的安全系数。 null(3)严格控制工作点周围可燃气体的含量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进行带压不置换焊补作业时,周围滞留空间可燃气体的含量,以小于o.5%为宜。分析气体的取样部位应根据气体性质及房屋结构特点等正确选择,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室内焊补时,应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还应采取机械通风,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null(4)焊补操作的安全要求   ①焊工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开点燃的火焰;防止烧伤。   ②焊接规范应按规定的工艺预先调节好,焊接电流过大或操作不当,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烧穿,以致造成事故。   ③遇周围条件有变化,如系统内压力急剧下降或含氧量超过安全值等,都要立即停止焊补,待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后,才能继续进行焊补。   ④在焊补过程中,如果发生猛烈喷火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消防措施。在火未熄灭前,不得切断可燃气来源,也不得降低或消除容器或管道的压力,以防容器或管道吸入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第三章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 第三章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 生产劳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预防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事故;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防射线和噪声等。前面已阐述了第一方面的内容,本节讲述对有害因素的防护内容。 null 一、通风防护措施 电气焊接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电气焊工只会吸入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和排泄作用,就能把毒害减到最少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一)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 按通风范围,通风措施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由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不能立即降低局部区域的烟雾浓度,且排烟效果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null(二)机械通风措施 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机械送风和排风进行换气和排毒。 焊接所采用的机械排气通风措施,以局部机械排气应用最广泛,使用效果好、方便、设备费用较少。 局部机械排气装置有固定、移动和随机式三种。 1.固定式通风装置 (1)全面通风在专门的焊接车间或焊接量大、焊机集中的工作地点,应考虑全面机械通风,可集中安装数台轴流式风机向外排风,使车间内经常更换新鲜空气。 全面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各有不同特点,见下表: 全面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各有不同特点,见下表: (2)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地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的。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其具体型式见图 (2)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地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的。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其具体型式见图 固定式排烟罩适用于焊接地点固定、工件较小的情况。设置这种通风装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使排气途径合理,即有毒气体、粉尘等不经过操作者的呼吸地带,排出口的风速以1m/s为宜;风量应该自行调节;排出管的出口高度必须高出作业厂房顶部1~2m。 null2.移动式排烟罩 它具有可以根据焊接地点的操作、位置的需要随意移动的特点。因而在密闭船舱、化工容器和管道内施焊,或在大作业厂房非定点焊时,采用移动式排烟罩具有良好效果。 使用这种装置时,将吸头置于电弧附近,开动风机即能有效地把烟尘和毒气吸走。 移动式排烟罩的排烟系统是由小型离心风机、通风软管、过滤器和排烟罩组成。目前,应用较多、效果良好的型式有净化器固定吸头移动型、风机及吸头移动型和轴流风机烟罩。 净化器固定吸头移动型,如图2—2所示。这种排烟罩用于大作业厂房非定点施焊比较适宜。吸风头1可随焊接操作地点移动。风机及吸头移动型,可调节吸风头与焊接电弧的距离从而改变抽风效果,如图2—3所示。 净化器固定吸头移动型,如图2—2所示。这种排烟罩用于大作业厂房非定点施焊比较适宜。吸风头1可随焊接操作地点移动。风机及吸头移动型,可调节吸风头与焊接电弧的距离从而改变抽风效果,如图2—3所示。 图2—2 净化器固定吸头移动式排烟系统 1—吸风头;2—软管;3—过滤;4—风机 图2—3风机和吸头移动式排烟系统 1—软管;2—吸风头;3—净化器; 4—出气孔 null 轴流风机排烟罩,如图2—4所示。这种装置带有活动支撑脚,移动方便省力。 图2—4 轴流风机排烟系统 1—软管;2—导风管;3—净化器;4—活动支撑架null 3.随机式排烟罩 特点是固定在自动焊机头上或其附近,排风效果显著。一般使用微型风机或气力引射子为风源,它又分近弧和隐弧排烟罩两种型式,如图2-5所示。隐弧罩的排风效果最佳。 图2-5 随机式排烟罩 null 焊接锅炉、容器时,使用压缩空气引射器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其排烟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管中高速喷射,在引射室造成负压,从而将有毒烟尘吸出,如图2—6所示。 图2-6 引射器示意图 null二、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当作业环境良好时,如果忽视个人防护,人体仍有受害危险,当密闭容器内作业时危害更大。因此,加强个人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一般个人防护措施除穿戴好工作服、鞋、帽、手套、眼镜、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品外,必要时可采用送风盔式面罩(见图2—7)及防护口罩(见图2—8)。 图2—7 送风盔式面罩 图2—8 防护口罩 null(一)预防烟尘和有毒气体 当在容器内焊接,特别是采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或焊接有色金属时,除加强通风外,还应戴好通风帽。使用时用经过处理的压缩空气供气。切不可用氧气,以免发生燃烧事故。 (二)预防电弧辐射 我们已经知道,电弧辐射中含有的红外线、紫外线及强可见光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以白色工作服最佳),戴好工作帽、手套、脚盖和面罩。在辐射强烈的作业场合如氩弧焊时,应穿耐酸呢或丝绸工作服,并戴好通风焊帽。在高温条件下焊接应穿石棉工作服及石棉作业鞋等。工作地点周围,应尽可能放置屏蔽板,以免弧光伤害他人。 null(三)对高频电磁场及射线的防护 在氩弧焊用高频引弧时,会产生高频电磁场。在焊枪的焊接电缆外面套一根铜丝软管进 行屏蔽。将外层绝缘的铜丝编制软管一端接在焊枪上,另一端接地,同时应在操作台附近地面垫上绝缘橡皮等。 钨极氩弧焊,若采用钍钨棒作电极时,钍具有微量放射性,在一般的规范和短时间操作的情况下,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但在密闭容器内焊接或选用较强的焊接电流的情况下,以及在磨尖钍钨棒的操作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就比较大。除加强通风和穿戴防护用品外,并应戴通风焊帽;焊工应有保健待遇;最好采用无放射性危害的铈钨棒来代替钍钨棒。 null(四)对噪声的防护 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戴上护耳器,以减小噪声对人的危害程度。护耳器有隔音耳罩或隔音耳塞等。耳罩虽然隔音效能优于耳塞,但体积较大,戴用稍有不便。耳塞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耳研5型橡胶耳塞,具有携带方便、经济耐用、隔音较好等优点。该耳塞的隔音效能低频为10~15分贝,中频为20~30分贝,高频为30~40分贝。 null 三、电焊弧光的防护 (1)电焊工在施焊时,电焊机两极之间的电弧放电,将产生强烈的弧光,这种弧光能够伤害电焊工的眼睛,造成电光性眼炎。为了预防电光性眼炎,电焊工应使用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的面罩。面罩上的电焊护目镜片,应根据焊接电流的强度来选择,用合乎作业条件的遮光镜片,具体要求见表2—8。 表2—8 焊工护目遮光镜片选用表null (2)为了保护焊接工地其他人员的眼睛,一般在小件焊接的固定场所和有条件的焊接工地都要设立不透光的防护屏,屏底距地面应留有不大于300mm的间隙,式样见图2—9。图2—9 电焊防护屏示意图 null(3)合理组织劳动和作业布局,以免作业区过于拥挤。 (4)注意眼睛的适当休息。焊接时间较长,使用规模较大;应注意中间休息。如果已经出现电光性眼炎,应到医务部门治疗。 null四、电弧灼伤的防护 (1)焊工在施焊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电焊用手套和脚盖。绝对不允许卷起袖口,穿短袖衣以及敞开衣服等进行电焊工作,防止电焊飞溅物灼伤皮肤。 (2)电焊工在施焊过程中更换焊条时,严禁乱扔焊条头,以免灼伤别人和引起火灾事故发生。 (3)为防止操作开关和闸刀时发生电弧灼伤,合闸时应将焊钳挂起来或放在绝缘板上;拉闸时必须先停止焊接工作。 (4)在焊接预热焊件时,预热好的部分应用石棉板盖住,只露出焊接部分进行操作。 (5)仰焊时飞溅严重,应加强防护,以免发生被飞溅物灼伤事故。 null五、高温热辐射的防护 (1)电弧是高温强辐射热源。焊接电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手工焊接时电弧总热量的20%左右散发在周围空间。电弧产生的强光和红外线还造成对焊工的强烈热辐射。红外线虽不能直接加热空气,但在被物体吸收后,辐射能转变为热能,使物体成为二次辐射热源。因此,焊接电弧是高温强辐射的热源。 (2)通风降温措施。焊接工作场所加强通风设施(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技术措施,尤其是在锅炉等容器或狭小的舱间进行焊割时,应向容器或舱间送风和排气,加强通风。 在夏天炎热季节,为补充人体内的水分,给焊工供给一定量的含盐清凉饮料,也是防暑的保健措施。null六、有害气体的防护 (1)在焊接过程中,为了保护熔池中熔化金属不被氧化,在焊条药皮中有大量产生保护气体的物质,其中有些保护气体对人体是有害的,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应选用高质量的焊条,焊接前清除焊件上的油污,有条件的要尽量采用自动焊接工艺,使焊工远离电弧,避免有害气体对焊工的伤害。 (2)利用有效的通风设施,排除有害气体。车间内应有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在容器内部进行焊接时,必须对焊工工作部位送新鲜空气,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3)加强焊工个人防护,工作时戴防护口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预防职业病。 null七、机械性外伤的防护 (1)焊件必须放置平稳,特殊形状焊件应用支架或电焊胎夹具保持稳固。 (2)焊接圆形工件的环节焊缝,不准用起重机吊转工件施焊。也不能站在转动的工件上操作,防止跌落摔伤。 (3)焊接转胎的机械传动部分,应设防护罩。 (4)清铲焊接时,应带护目镜。 null八、努力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 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应优先采用和努力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提倡在焊接结构设计、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等各个环节中,都对改善焊接劳动条件予以积极的考虑。 推荐选用的焊接技术措施,列于表2—9。null表2—9 改善安全卫生条件的焊接技术措施 第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第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一、碳钢的焊接 1、低碳钢的焊接 低碳钢中碳质量分数小于0.25%,塑性好,一般没有淬硬倾向,对焊接热过程不敏感,焊接性良好。通常情况下,焊接不需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选用各种焊接方法都容易获得优质焊接接头。但是,在低温下焊接刚性较大的低碳钢结构时,应考虑采取焊前预热,以防止裂纹的产生。厚度大于50mm的低碳钢结构或压力容器等重要构件,焊后要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电渣焊的焊件,焊后要进行正火处理。 null2、中、高碳钢的焊接 中碳钢中碳的质量分数20c:0.25%—0.6%,因此,碳当量偏高,随着碳的质量分数增加,焊接性能逐渐变差。 焊接中碳钢时的主要问题是:①焊缝易形成气孔;②缝焊及焊接热影响区易产生碎硬组织和裂纹。 null二、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 普通低合金钢在焊接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在焊接中容易产生裂纹、变形等缺陷,根据具体的材料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null三、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主要应防止晶界腐蚀和热裂纹。 1、焊接接头的晶界腐蚀 晶界腐蚀是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在450—800℃温度范围内长时间停留时,晶界处将析出铬的碳化物,致使晶粒边界出现贫铬,当晶界附近的金属含铬量低于临界值12%时,便会发生明显的晶界腐蚀,使焊接接头耐腐蚀性严重降低的现象。因此,不锈钢焊接时,为防止焊接接头的晶界腐蚀,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①合理选择母材 ②选择超低碳焊条,减少焊缝金属的含碳量,减少和避免形成铬的碳化物,从而降低晶界腐蚀倾向。③采取合理的焊接过程和规范 ④焊后进行热处理。 null2、焊接接头的热裂纹 奥氏体不锈钢由于本身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焊接条件下会形成较大拉应力,同时晶界处可能形成低熔点共晶,导致焊接时容易出现热裂纹。因此,为了防止焊接接头热裂纹,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少杂质来源,避免焊缝中杂质的偏析和聚集。 ②加入一定量的铁素体形成元素,如Mo、Nb等,使焊缝成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防止柱状晶的形成。 ③采取合理的焊接过程和规范 采用小电流、快速焊、不横向摆动,以减少母材向熔池的过渡。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方法主要有手工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埋弧焊等。 null四、铸铁的焊补 铸铁含碳量高,组织不均匀,焊接性能差,所以不应考虑铸铁的焊接构件。但铸铁件生产中出现的铸造缺陷及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局部损坏和断裂,如能焊补,其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铸铁焊补的主要困难是: 1、焊接接头易产生白口组织,硬度很高,焊后很难进行机械加工。 2、焊接接头易产生裂纹,铸铁焊补时,其危害性比形成白口组织大。 3、在焊缝易出现气孔 铸铁含碳量高,焊接过程中熔池中碳和氧发生反应,生成大量CO气体,若来不及从熔池中排出而存留在焊缝中,便形成了气孔。 null五、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1、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性较差。其焊接特点是:(1)易氧化;(2)易形成气孔;(3)易变形、开裂;(4)操作困难。 2、焊接过程措施及焊接方法 铝和铝合金的焊接常用氩弧焊、气焊、电阻焊和钎焊等方法。其中氩弧焊应用最广,气焊仅用于焊接厚度不大的一般构件。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无论采用哪种焊接方法,焊前都必须进行氧化膜和油污的清理。清理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焊缝品质。 null六、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1、焊接特点 铜及铜合金属于焊接性差的金属,其焊接特点是: ①难熔合 ②易变形开裂 ③易形成气孔和产生氢脆现象 2、焊接方法及技术要点 导热性强、易氧化、易吸氢是焊接铜及其合金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焊接铜及其合金较理想的方法是氩弧焊。对品质要求不高时,也常采用气焊,手工电弧焊和钎焊等。 第五章 登高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 第五章 登高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 1.登高焊接与切割的安全技术   焊工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包括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称为高处(或称登高)焊接与切割作业。   我国将高处作业列为危险作业,并分为四级:   一级高度:2-5m;二级高度5-15m;三级高度15-30m;四级高度为>30m。 null高处作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是坠落,而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将高处作业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危险性其安全问题主要是防坠落、防触电、防火防爆以及其个人防护等。因此,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除应严格遵守一般焊接与切割的安全要求外,还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null(1)登高焊割作业应避开高压线、裸导线及低压电源线。不可避开时,上述线路必须停电,并在电闸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告牌。   (2)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割作业点的下部地面保持10m以上的距离,并应设监护人,以备在情况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抢救措施。   (3)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衣着要灵便,戴好安全帽,穿胶底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应牢固可靠,长度适宜。 null(4)登高的梯子应符合安全要求,梯脚需防滑,上下端放置应牢靠,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60°。使用人字梯时夹角约40°土5°为宜,并用限跨铁钩挂住。不准两人在一个梯子上(或人字梯的同一侧)同时作业。禁止使用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如油桶、电石桶等)作为登高的垫脚物。   (5)脚手板宽度单人道不得小于0.6m,双行人道不得小于1.2m,上下坡度不得大于1.3,板面要钉防滑条并装扶手。板材需经过检查,强度足够,不能有机械损伤和腐蚀。使用安全网时要张挺,要层层翻高,不得留缺口。 null(6)所使用的焊条、工具、小零件等必须装在牢固的无孔洞的工具袋内,防止落下伤人。焊条头不得乱扔,以免烫伤、砸伤地面人员,或引起火灾。   (7)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为防止火花或飞溅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应把动火点下部的易燃易爆物移至安全地点。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例如用石棉板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高处焊割作业,火星飞得远,散落面大,应注意风向风力,对下风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以确保安全。焊割作业结束后,应检查是否留有火种,确认合格后方可离开现场。 null(8)严禁将焊揍电缆或气焊、气割的橡皮软管缠绕在身上操作,以防触电或燃爆。登高焊割作业不得使用带有高频振荡器的焊接设备。   (9)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以及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得登高焊割作业。   (10)恶劣天气,如6级以上大风、下雨、下雪或雾天,不得登高焊割作业。 培训完毕 2010.10.18--21培训完毕 2010.10.18--21
/
本文档为【电焊工培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