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病的防治

2012-04-09 50页 ppt 4MB 30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7161

暂无简介

举报
传染病的防治null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防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 全军感染病研究所 王 小 红人类面临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威胁人类面临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威胁SARS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猪链 H1N1 流感null水源传染病:伤寒、菌痢、HAV、HEV、霍乱 地方性传染病:钩体病、丝虫病、登革热、狂犬病等 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白喉、百日咳等 其他:HIV、TB等 nullnullnull我国每年均可发现麻风病 年发病2000例左右我国每年均可发现麻风病 年发病2000例左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麻风病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
传染病的防治
null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防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 全军感染病研究所 王 小 红人类面临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威胁人类面临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威胁SARS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猪链 H1N1 流感null水源传染病:伤寒、菌痢、HAV、HEV、霍乱 地方性传染病:钩体病、丝虫病、登革热、狂犬病等 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白喉、百日咳等 其他:HIV、TB等 nullnullnull我国每年均可发现麻风病 年发病2000例左右我国每年均可发现麻风病 年发病2000例左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麻风病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目前以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湖南等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病例近50万。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列为丙类传染病。Ebola outbreak contained in UgandaEbola outbreak contained in Uganda 22 February 2008 In November 2007,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Uganda confirmed an outbreak of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in the western district of Bundibugyo. Initial field 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outbreak might have started in September 2007 A national task force comprising the health ministry, WHO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partners coordinated the response to this outbreak. After the monitoring and patient care activities that lasted several weeks, the Ugandan health ministry this week announced the containment of the Ebola outbreak in Bundibugyo. In all, 149 cases were detected and 37 patients diednullnullnull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 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前,卫生部召开了世界艾滋病日媒体通气会。在会上,卫生部向媒体通报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艾滋病防治纳入法制轨道,新的五年开始实施 认真落实《行动计划》,推动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培训 推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 加强行为干预,强力推进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四免一关怀”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得到加强 . 2006年,启动了全球基金第五轮艾滋病项目和中日甘肃项目,并将广西、云南纳入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省,积极争取盖茨基金会、全国基金第六轮的支持。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多边、双边交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用于艾滋病防治国际项目资金5938万美元,启动新的国际项目总经费约7200万美元null2000年我国证实无脊髓灰质炎1965年脊灰 疫苗开始使用无脊灰证实最高发病年份1964年发病4万多例实施计划免疫之前平均每年上万例 1994年发生最后一例本土野病毒病例我国维持无脊灰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维持无脊灰面临巨大挑战全球消灭脊灰进程受阻 地方性流行 维持无脊灰国家:输入或输入引起暴发 存在随时输入我国的风险——风险增大 脊灰疫苗接种 常规免疫存在薄弱地区 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无经费;流于形式 OPV——VAPP、VDPV IPV—— AFP监测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地区报告及时性、敏感性 实验室:采样及标本上送、及阳性物上送、结果反馈 应急能力?null2006-2012年 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2006-2012年 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天花 消灭 麻疹 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人是唯一宿主 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消除麻疹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WHO美洲区已于2000年成功消除麻疹。目前,WHO欧洲区、东地中海区分别提出2007年、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 芬兰于1994年实现消除目标 韩国于2001年实现消除目标 美洲区2003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全球WHO各地区麻疹控制目标全球WHO各地区麻疹控制目标2000201020102012SE Asian mortality Reduction goalAmericas, Europe, E. Mediterranean, W. Pacific, Africa have elimination goals2020null中国CDC病毒性肝炎发病数据年例数null中国CDC病毒性肝炎死亡数据年例数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1992年:新生儿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2002年:新生儿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2005年: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 2006年:发布《2006~2010年全国乙肝防治规划》,明确我国HepB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幼儿和高危人群 2009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免疫计划 2011年后:扩大接种人群?我国传染病构成发生显著变化我国传染病构成发生显著变化2006年11月09日 中国CDC 麻疹、流脑等传染病10年一个大流行的周期性已不明显 钩端螺旋体病在秋收时节大流行现象多年没有出现 霍乱、登革热、乙脑等时有反季节出现 麻疹、乙脑等主要发生于儿童的传染病,成人的发病比例有所增加 自然生态改变,使得鼠疫、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突破了原有的地方性 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问题凸显 不安全性行为、注射吸毒人群及医疗卫生工作者等人群患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风险增加 受一些特殊社会因素影响,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明显的聚集性 nullnull我国传染病发病呈现新变化我国传染病发病呈现新变化总发病率降低,总死亡率降低,大多数病种的致死强度减弱,死因顺位从建国前后的第一变为第八位 最近10年,呼吸道传染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总数比重不断增加,2003年超过了肠道传染病,2005年超过了血液及性传播的性传染病,成为报告病例最多的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后已由第一位的传染病降至第三位 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少病种现活跃,其中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上升非常明显 经血、性传播疾病中,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等增加明显 最近10年,我国传染病发病顺位无明显改变,前10位一直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及副伤寒、梅毒、出血热、疟疾、猩红热等,其病例数占全国总报告病例数的95%以上2006年11月09日 中国CDCnull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WHO报告全球人禽流感疫情统计 (2011年6月16日)WHO报告全球人禽流感疫情统计 (2011年6月16日)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态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态势2009年6月,WHO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 2010年8月,WHO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的后期阶段卫生部通报:甲流疫情截至2011年2月8日卫生部通报:甲流疫情截至2011年2月8日全国共有9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20例,低于2010年同期的140例 1月份共报告甲流发病3833例,死亡15例 专家分析 大规模暴发甲流可能性小EHEC outbreak: Update 18EHEC outbreak: Update 18The table shows the reported cases of and deaths from HUS and EHEC Infection as of 16 June at 15:00 CET. Investigations by the German authorities indicate that the vehicle of the bacterium responsible for the outbreak, enteroaggregative verocyto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EAggEC VTEC) O104:H4, is bean and seed sprouts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prion)、病毒(virus)、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体(rickettsia)、细菌(bacteria)、真菌(fungus)、螺旋体(spirochete)和寄生虫(parasites),如原虫(protozoa)、蠕虫(helminth)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nullnull 传染源:受染人与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 虫媒、血液及体液传播、垂直传播 人群易感性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染源患者 急性;慢性 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无症状病原携带;慢性病原携带 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隐性感染者 如脊髓灰质炎 受染动物 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 水与食物传播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血液、血制品、体液 HBV,HCV,HIV等。 虫媒传播 蚊传疟疾、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 接触传播 如皮肤炭疽,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破伤风。 垂直传播 宫内感染、产程感染、产后密切接触及母乳喂养。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等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状况、 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力null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 发热、皮疹、毒血症状、肝、脾及 淋巴结肿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潜伏期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的时间。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 潜伏期可长达数年如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资料 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地区 发病季节 既往传染病情况 接触史、预防接种史 年龄、藉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检查 病原体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 其它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目的 促进患者康复; 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 原则 综合治疗 包括治疗、护理、隔离、消毒null 一般治疗 特异治疗(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传染病的治疗null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类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及登革热、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甲型H1N1流感 丙类: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 甲类传染病及SARS、禽流感、肺炭疽2小时内保健科 电话 传染病报告卡 乙类及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保健科 传染病报告卡管 理 传 染 源管 理 传 染 源病人:隔离、治疗、疫情报告 病原携带者:恢复期患者、炊事员、食品制作人员、自来水管理人员、保育员等定期病原学检查 接触者:检疫(医学观察、留验、集体检疫)国境检疫、疫区检疫 动物传染源:隔离治疗或捕杀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 加强水源管理 加强粪便管理和污物处理 消灭有害昆虫和媒介 污染物消毒 献血源及血制品管理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预防接种 药物预防nullnullThank you!
/
本文档为【传染病的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