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2012-03-26 6页 pdf 1M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3885

暂无简介

举报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第 29 卷 第 6 期 核 技 术 Vol. 29, No.6 2006 年 6 月 NUCLEAR TECHNIQUES June 2006 —————————————— 第一作者:邹 宇,男,1980 年出生,2003 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原子核技术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黄宁康 收稿日期:2005-11-28,修回日期:2006-02-08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第 29 卷 第 6 期 核 技 术 Vol. 29, No.6 2006 年 6 月 NUCLEAR TECHNIQUES June 2006 —————————————— 第一作者:邹 宇,男,1980 年出生,2003 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原子核技术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黄宁康 收稿日期:2005-11-28,修回日期:2006-02-08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邹 宇 黄宁康 (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原子核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064) 摘要 本文介绍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池类型。重点介绍了适用于心脏起搏器、微机电 系统(MEMs)等的辐射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微电池,并对这种电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衰变能,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伏特效应 中图分类号 O571.32,TM911,TQ083+.4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或称核电池)是利用放射 性同位素在衰变时释放的能量而制备的电池。 Moseley[1]在 1913 年了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电 池,然而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晚期,核电池的发展 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核电池的发展来自于多方面因素的推动。随着 航天、卫星和医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例如当 航天器进入深太空探测,由于光注量率急剧下降(如 木星光注量率为地球的 1/25,天王星为地球的 1/100),排除了应用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性,使放射 性同位素电池成为唯一可以依赖的能源[2]。又如人 体内心脏起搏器的动力源,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电 池,使用寿命可达数十年。还有如极地、深海、荒 漠、深太空等极端条件下探测时使用的动力源,由 于长时间观测,又受到外部环境的种种干扰,因此 势必需要使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温度、 压力及电磁场等影响的电源。这时对放射性同位素 电池而言显然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现有的放射性核 素超过 2500 多种,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能源(例如仅 全世界核电站每年产生的核废料中就有 5000 kg 90Sr,可产生约 2×108 kW·h 电能),也是能源短缺时 代的一个考虑,同时也是对核电站乏废料中的放射 性同位素的再利用。 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变成电能有很多方 法,一般可分为静态与动态转换两大体系。其转换 原理有:直接充电、接触势、伏特效应、热动力、 热光电、热离子、压电转换等等。放射性同位素电 池当前主要应用于空间探测,在 20 世纪实际应用的 空间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几乎都是静态热电型温差发 电器,热电转换效率低是一重大缺憾。近十年来动 态型放射性同位素发电系统(DIPS)已进入单 元的设计和论证。这种动态换能体系使用的是涡轮 式发电机,发电机由闭合回路中的流体驱动,流体 在核燃料的容器外被气化。此外,为了改进热电转 换效率,美国能源部还提出了先进放射性同位素发 电体系的开发,包括碱金属热光电转换器 (AMTEC)和热光电转换器(TPV)[2]。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利用半导体 PN 结将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半导体材料和 工艺水平的迅速发展,半导体对热、光、射线的能 量转换效率日益提高,使得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 电池成为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具有效率高、体积小、 寿命长、稳定性好等特点,本文就伏特效应放射性 同位素电池的一般原理及当前进展作一个介绍。 1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种类 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是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 在 α衰变和 β衰变时产生的 α粒子或电子所携带的 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能量转换的不同过程,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可分为三类。 1.1 热电转换法 热电转换是将 α或 β 衰变能转换为热能,再由 热能转换为电能。热电转换法又可以分为温差电法 和热光电法。 1.1.1 温差电转换法(Thermo-voltaic conversion) 该机制利用材料由于两端接触温度不同会产生 两端点间的电势差这一物理现象,以放射性同位素 发射粒子在介质上电离发热为热源,以空气或其它 物质做冷源,利用半导体做温差器件,将热能转换 成电能。依据西贝克效应,在热偶两端温差 TW-TK 第 6 期 邹 宇等: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433 引起的开路电压 U 和温差成正比: 1,2 W K( )U T Tα= − (1) 热偶由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组成。最大输 出功率为: ( )21,2max W K 8 F P T T L α δ= − ⋅ (2) 其中, 1,2α 示温度 TW 和 TK之间的平均热动力势, δ 表示热偶间的平均电导率,F 表示热偶的横截面 积,L 表示热偶的长度。 热偶的最大转换效率等于最大输出功率Pmax和 输入热能 Q 的比值: max W K max KK W 1 1 1 P T T zT TQ T zT T η − + −= = ⋅ + + (3) 式中, ( )W K12T T T= − , 2 2 z α δ κ= ,κ 表示热偶 间的平均热导率。 z 是表示热偶材料性能的,由(3)式表明, 要实现最高的转换效率应当选择一个最佳的 z。实 际上,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的 z 值是不同的。半导 体是最佳的热偶材料。为了得到较高的转换效率, 可以根据热偶间的温度梯度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 按顺序排列,使每一个半导体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热偶两端温差越大,效率也越高,因此通常 使用 α放射性同位素源,它产生的 α射线和容器壁 材料碰撞,可使容器壁达到很高的温度。 利用温差电法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称为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adioisotope thermoe- lectric generators,RTGs),它特别适用于较大功率 的电源。基于该机制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效率的实 验室最高水平可达 15%,工业化生产只能达到约 8%—10%。自 1961 年以来,美国就开始使用 RTG 为太空探索提供电能,例如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发 射的 Cassini 号中每个 RTG 含有 10.8 kg 238Pu,可产 生 285 W 电能,它的结构如图 1[3]。前苏联几乎和 美国在同一时期开始空间核电计划,但他们采用的 是 210Po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使用在“宇宙-84”和 “月球车-1 号”上。除了用于空间探测外,前苏联 还将 RTG 用于导航的灯塔能源,因为需要在无人维 护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因此它选择 90Sr 作能源。目 前 RTG 已经成为现有电池中寿命最长、最为可靠的 空间能源。 1.1.2 热光电法(Thermo-photovoltaic) 电池吸收 来自包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容器产生的热辐射,通 过红外光电半导体转换为电能。该机制总的能量转 换率理论上限为 15%。其装置如图 2,它由热源、 滤波器、光电池和冷却翼组成[4-7]。它的热源通常做 成圆柱形,光电池排列在它周围。该方法提高转换 效率的途径如下:首先,热光电元件的敏感波段应 该与热源的发射谱一致,才能减少热损失。热源的 温度需控制在 1000—1200℃,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 范围都会导致转换效率的降低。大于 1700℃的固体 发射谱其中很大部分波长为 λ>2µm 的红外光,目前 图 1 为 Cassini 空间探测提供电能的 RTG 结构 Fig. 1 Diagram of RTG used in the Cassini probe 434 核 技 术 第 29 卷 图 2 热致光伏特效应电池结构图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radioisotope thermo-photovoltaic generator 还难以转换为电能,为此采用特殊的滤波器反射回 热源。第二,要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就必须选择合适 的热辐射材料。尽管这种转换原理早在 25 年以前就 已提出,但直到最近一些年来由于 GaSb、InGaAs、 InGaAsSb[8-10]等高效率、窄禁带的光电池出现,基 于热光电法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才成为研究的热 点。 1.2 辐射光电转换(Radio-photovoltaic conver- sion) 辐射光电转换是通过荧光材料将衰变能转变为 光能,再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该法的 优点是荧光材料吸收了射线,可以减小核辐射对半 导体材料的损伤。它的结构如图 3 所示。这种原理 的电池的缺点在于太阳能电池的转换能力随光强度 减小而减弱得非常快。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源输出功 率的减小和荧光材料转换能力的减弱,电池的输出 在后期减小得比较快。 通过使用更好的荧光材料和改进结构可以提高 电池的转换效率。除了 ZnS: Ag、(Zn, Cd)S:Cu 外, Y2O2S: Tb3+、Y3Al5O12: Tb3+等也是非常有潜力的新 型荧光材料[11,12]。 结构改进后的电池剖面如图 4 所示,由于使用 多层结构和波导管,增大了对光电池的入射光强度, 可以极大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13]。 图 3 具有辐射光电转换电池功能的自荧光微球装置 Fig.3 Self-luminous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light source-based battery 图 4 辐射荧光波导管光电转换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的设计结构示意图 Fig. 4 Schematic view of the radio-luminescent waveguides-based light concentration battery 1.3 辐射伏特效应(Radiovoltaic) 该机制是利用带有一定能量的粒子束照射到半 导体材料上,通过电离效应产生电子空穴对,同时 在 PN 结的内建电场作用下,实现对电子空穴对的 分离,产生电流输出[14]。辐射伏特效应在半导体 pn 结以及肖特基中都可以发生,这与光子在半导体中 的作用相似。所不同的是,低能光子只能产生 1 个 电子空穴对,而高能射线通过级联过程可产生众多 的电子空穴对和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的数量为: e-h E N ε= Average (4) 其中,EAverage 是射线的平均能量,ε 表示产生一个 电子空穴对消耗的平均能量。ε 和半导体的禁带宽 度有关,禁带越宽,ε 越大。实验表明,ε 几乎和入 射射线的种类无关[15](如 α、β、γ 射线)。Shockly、 Klein、Que 和 Rowlands[15,16]等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得到,对晶体材料: g R 14 5 E rhε ν+= (5) 第 6 期 邹 宇等: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435 对非晶材料: g R 11 5 E rhε ν+= (6) 其中,Eg 是半导体的禁带宽度,r 表示每次电离过 程产生的光子数,hνR 是光子的动能。 电池的最大效率由(7)式决定: p max 0 p max0 max s p max 1 1 V q VI I V λη λ ε= + ⋅+     (7) 其中, 0e kTλ = ,e0表示电子电荷,k 表示波耳兹 曼常数,T 表示绝对温度,I0 表示饱和电流,Is 表示 短路电流,Vpmax表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的电压。 在入射电子束强度不是很低的情况下,可认为 I0/Is<<1,λVmax>>1,(7)式简化为: max max 0 V qη ε= (8) Vmax取决于 Is/I0,因此 Vmax随载流子密度的增 加而增加。从本质上讲,电池对电子的能量转换效 率取决于少数载流子的扩散距离和 PN 结的深度。 扩散距离越大,转换效率越高。 假设在半导体中每秒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为 G, 并且都能被收集。则电池产生的电流强度 Ip 为: pI qGtA= (9) 式中,t 为结区厚度,A 为横截面面积,q 为电子电 量。在理想情况下,电池的等效电路如图 5[17]: P 0[exp 1] ev I I I kT = − −    (10) 其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Is)分别表示 为: P oc 0 ln 1 IkT V e I = +    (11) 图 5 β 微电池的电路模型 Fig. 5 Circuit model of betavoltaic micro-battery s pI I= (12) 肖特基辐射伏特效应类似于 PN 结情况,当金 属和半导体接触时,如果金属的功函数大于 N 型半 导体的电子势能,此时就会形成肖特基势垒。肖特 基势垒的高度由半导体与金属的能级差决定。肖特 基势垒会在结区形成与 PN 结类似的非线性的电流 电压关系。当有光子或电子作用于结区时同样会形 成电流[18]。 在理论上,能形成任何金属-半导体结构,因此, 肖特基器件材料的选择要比 PN 结容易,因而更方 便解决势垒高度、载流子的扩散距离、抗辐射损伤 等问题。此外,肖特基器件中的载流子比 PN 结有 更长的复合寿命,因此采用肖特基器件可达到更高 的转换效率。但肖特基器件的制作工艺要求比 PN 结高得多。因此现阶段比较有优势的仍然是半导体 PN 结的辐射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要求半导体材料具 备很好的抗辐照能力,如 SiC。此外,要提高电池 的转换效率也需要选择适当的半导体材料。辐射伏 特效应机制尽管还未实用化,但具有后来居上之势, 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理论效率极限达 40%以 上。由于对电离电子空穴对的收集率还不够高,使 得该机制的实际效率较低。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特殊结构的 PN 结工艺(现在采用的结构包括 多孔结构和三维结构[17],如图 6 所示)和电荷收集 技术,可望在近期内实现大于 10%的输出效率,几 年后可望接近或超过 20%,领先于其它衰变能转换 机制。 2 辐射伏特效应电池的前景 辐射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由于它自身功 图 6 PN 结 β 微电池倒置棱锥排布的俯视图 Fig. 6 Top view of inverted pyramid array of betavoltaic micro-battery based on PN-junction 436 核 技 术 第 29 卷 率小、寿命长、稳定性好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低功 率电子器件(见表 1),可用作各种存储器的动力源, 如 CMOS 存储器功率为 25µW。核电池也使得新兴 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 MEMs 在传感器中有广泛的应用。保守预计 2005 年在美国,基于 MEMs 的传感器市场可达到 11.6 亿美元。假设其中50%的MEMs设备都是电池驱动, 其中单个产品电池的价格占 20%,那么核电池的市 场可达到 1.16 亿。辐射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用于心脏起搏器可减小起搏器的体积,延长它的寿 命(寿命长达 10 年)。图 7 是各种可用于便携式电 池能源的能量的密度,可以看到,放射性同位素能 源是在当前所有能源中能量密度最高的。因此,放 射性同位素能源的利用必将是未来新能源主要发展 方向之一。 图 7 各种燃料、电池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的 能量密度比较 Fig. 7 Energy densities of various batteries, fossil fuels and radioisotopes 表 1 超低功耗器件示例 Table 1 Some samples of ultra-low-power devices 种类 Category 设备名称或生产者 Device’s name, supplier or manufacturer 功耗 Nominal power consump./mW 存储器功率 Back-up power needs 电压 Voltage /V 电流 Current 静态电流 Standby current 4-bit 处理器 4-bit processor S-13L40AF Seiko 0.3 6 µW 1.2 0.25 mA 5 µA 压力传感器 Pressure sensor Lucas NovaSensor 0.2 - 0.1 2 mA - 心脏起搏器 Heart pacemaker Wilson Greatbatch Inc. - - 2.8 0.4 msec pulses - 心脏去纤颤器 Heart defibrillator Wilson Greatbatch Inc. - 1 mA 600 30J pulse 1msec - 参考文献 1 Moseley A G I. Proc Roy Soc A, 1913, 88: 471—473 2 蔡善钰, 何舜尧. 核科学与工程, 2004, 24: 97—104 CAI Shanyu, HE Shunyao. Chinese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24: 97—104 3 Rinehart G H.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2001, 39(3-4): 305—319 4 Fraas L. Proc 4th NREL Conf Thermophotovoltaic Gen- eration Electr, 1998: 371—376 5 Ferguson L, Fraas L. Proc 3rd NREL Conf Thermo-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Electr, 1997: 169—173 6 Stone K W. Proc 25th PVSC, 1996: 1421—1425 7 Counts T, Fitzgerald M C. Sci Am, 1998, 9: 90—93 8 Wanlass M W. Proc IEEE 1st World Conf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 1994: 1685—1690 9 Coutts T J. Proc 25th IEEE PVSC, 1996: 25—27 10 Fraas L. Proc IEEE 1st World Conf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 1994: 1713—1718 11 Bril A, Klasens H A. Philips Res Rep, 1952, 7: 401—404 12 Alexander G, Ramakrishnan P, Mukherjee T K. Indian J Pure Appl Phys, 1993, 31 : 531—535 13 Bower E K, Barbanel Y A, Shreter Y G, et al. Polymers phosphors and voltaics for radioisotope microbatteries. London: CRC Press, 2002. 24—25 14 王铁山, 张保国, 王柱生, 等. 核技术, 1995, 18(12): 740—743 WANG Tieshan, ZHANG Baoguo, WANG Zhusheng, et al. Nucl Tech, 1995, 18(12): 740—743 15 Claude A, Klein J. App Phys, 1968, 39: 2029—2033 16 Que W, Rowlands J A. Physical Review B, 1995, 51: 1050—1054 17 Hang Guo, Amit Lal.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state sensors actuators and microsystems, 2003: 36—39 18 Manasse F K, Tse A N. Nuclear Technology, 1976, 29: 222—227 第 6 期 邹 宇等: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 437 Basic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radioisotope powered voltaic batteries ZOU Yu HUANG Ningkang (Key Laboratory for Radiation Physics and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 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ome kinds of voltaic effect type radioisotope batteries are reviewed.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micro-batteries based on radio-voltaic effect,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 tems (MEMs) and cardiac pacemakers. The prospects of such radio-voltaic isotope batteries are also reported. Keywords Decay energy, Radioisotope battery, Volta effect CLC O571.32, TM911, TQ083+.4
/
本文档为【伏特效应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原理和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