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3.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

3.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

2012-03-13 3页 pdf 1M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596

暂无简介

举报
3.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 (worth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报告性病感染者中,15~24 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 最高[1]。大学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其性生理、性心理 日趋成熟,在外界诱惑因素影响下,大学生非婚性行 为发生率已超过 10%[2-4]。目前已有大学生通过性接触 感染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
3.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 (worth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报告性病感染者中,15~24 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 最高[1]。大学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其性生理、性心理 日趋成熟,在外界诱惑因素影响下,大学生非婚性行 为发生率已超过 10%[2-4]。目前已有大学生通过性接触 感染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报道[5]。盐城高职院区院校生源一般都是低于 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其素质层次不齐、学 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自我控制、管理 能力较差,易受外界诱惑,更易发生 STD。因此,了解 盐城高职院区大学生对 STD 的认知和健康教育的 需求迫切性,通过各种途径开展 STD 教育,从而提 高大学生对 STD 的防范意识以及为大学生中控制 STD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盐城高职院区 4所学校的不同年级、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4 600 名作 为调查对象。 干预前发放问卷 2 300份,收回有效问 卷 2 153 份,有效率 93.61%;干预后收回有效问卷 2 2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98.22%。干预前后调查对 象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通过基线调查了解大学生对 STD 的认 知及健康教育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案。干预 后调查大学生对 STD认知变化,评价干预效果。 1.2.1 基线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特 征、STD 相关知识(STD 病种、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知晓情况)、健康教育需求(教育主导、内容、形式)。 1.2.2 实施干预 (1)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 STD 的认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2)在各院校学工处 及学生会的支持下抽取部分自愿参加调查的大学生 进行访谈;(3)依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情况确定 STD 健康教育的内容;(4)选取我院对 STD 知晓率高的志 愿者做为健康教育宣传员进行培训;(5)健康教育宣 传员通过在 4 所高校发放宣传资料、放 STD 相关录 像、开展讲座、有奖抢答等方式进行干预。 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 * 李聪慧 1**, 卢玉仙 1***, 刘丽娜 1, 侍杏华 1, 陈惠源 2, 范水芳 3 (1江苏省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 224005;2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目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STD)认知的变化,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为开 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盐城高职院校 4 600 名大学生,通过基线调查及干预 3 个月后 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对比大学生对 STD 认知变化。 结果:干预后大学生对 STD 病种、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 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 STD 认知,增强对 STD 的防范意识,促进大学生采取有 效科学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 STD。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887(2011)01-0017-03 An intervention study based on vocational students’ knowledg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LI Conghui1**, LU Yuxian1***, LIU Lina1, SHI Xinghua1, CHEN Huiyuan2, FANG Shuifang3 (1Yancheng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Yancheng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3Yancheng Textil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cheng 224005) [Abstract] Objective: By comparing the cognitive changes about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in sd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Strati- 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hoose 4 600 students from Yancheng Vocational Schools, through the baseline sur- vey and intervention for three month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and cognitive changes about STD in college stud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knowledge of STD, its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 proved.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of ST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tudents on STD prevention and make them to take effective precautions to prevent its infection. [Key word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intervention study; health education * [基金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 [作者简介] 李聪慧,女,汉族,生于 1990 年 7 月,新疆阿勒泰市人,大学生,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 [通信作者] 卢玉仙,电话:15051080943,E-mail:luyuxian2000@163.com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2011 ∶ 31(1) 17· ·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 2011 ∶ 31(1) 1.2.2 评价 采取干预过程评价和干预效果评价相 结合的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包括宣传资料的发放情 况、观看录像及参加讲座的记录,有奖抢答的参与及 现场表现等; 干预后再次对高职院区大学生进行抽 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和基线调查相同,对比干预前 后大学生对性病的知晓情况,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EpiData3.0 建立数据库,并 采用 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主要采用描述 性统计分析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过程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区大学生对 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 96.26%,91.48%大学生表明拥 有 STD 的相关宣传资料,76.11%大学生阅读过相关 资料,99.12%大学生观看过录像,参加讲座的出席率 达 90.15%。 2.2 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大学生 STD 知 晓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2.2.1 干预前后 STD 病种知晓情况 见表 1。 干预 前大学生对 AIDS、 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分别为 94.43%、52.76%和 80.21%,对其余 7 种 STD 认知率 相对较低(2.83%~25.13%)。 除生殖器疱疹知晓率外, 干预后大学生对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检 测的其余 7种 STD的知晓率显著提高。 大学生对软 下疳及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知晓率, 干预后明显高 于干预前,但干预后知晓率的水平仍然较低。 表 1 干预前后大学生对 STD 病种知晓率的比较(n,%) 组别 n 艾滋病 淋病 梅毒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干预前 2 153 2 033(94.43) 1 136(52.76) 1 727(80.21) 179 (8.31) 301 (13.98) 305 (14.17) 61 (2.83) 541(25.13) 干预后 2 259 2 226(98.54) 1 773(78.49) 2 008(88.89) 242(10.71) 322(14.25) 1 134 (50.20) 217(9.61) 984(43.56) χ2 55.66 324.92 63.93 5.01 0.07 651.11 85.82 165.55 P <0.01 <0.01 <0.01 <0.01 >0.05 <0.01 <0.01 <0.01 2.2.2 干预前后 STD 传播途径认知的变化 见表 2。 干预前大学生对 STD传播途径中的性接触、血液 和血制品传播知晓率已超过 50%,61.24%的大学生 能够认识到蚊虫叮咬不会传播 STD, 大部分大学生 认为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 STD,而忽视了公 用被污染的物品及卫生器具等可以传播 STD; 干预 后大学生对 STD 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超过 60%,尤 其是对于“消化道及间接接触是否传播 STD”,干预 后大学生认知率显著提高。 2.2.3 干预前后对 STD 预防知识的认知 见表 3。 干预前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知道使用避孕套、 避免婚 前性行为、 不与不相识的人发生性关系可以预防 STD 而接种疫苗不能预防 STD。 大学生对使用避孕 药物、体外射精、性交后用清洗液清洗能否预防 STD 回答正确率不到 40%; 而干预后大学生对这些问 回答的正确率依次为 89.29%、92.30%、95.62%。 3 讨 论 近年来,STD 已开始从高危人群过渡到一般人 群,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盐城市高职院区大学生的特点, 我们进行了健 康教育干预。干预前 11.15%大学生不知 STD是传染 病,20.02%的大学生知道患有病毒引起的 STD 不能 根治, 仅有 8.96%大学生知道感染了导致 STD 的细 菌/病毒不一定有症状。 干预后这些问题的回答正确 率超过 70%, 由此可见干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 STD危害性的认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因此通过健 康教育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到 STD 的危害性,可减少 危害性行为。 STD 传播途径 干预前 干预后 χ2 P 性接触 2 093(97.21)2 259(100.00) 63.90 <0.01 血和血制品 1 082(50.26) 2 002(88.62) 770.98 <0.01 母婴传播 738(34.28) 1 641(72.64) 652.86 <0.01 呼吸道传播 424(19.69) 1 841(81.50) 1 685.83 <0.01 消化道传播 546(25.36) 1 576(69.77) 870.91 <0.01 蚊虫叮咬 1 316(61.24) 1 989(88.05) 781.12 <0.01 间接接触 118(5.48) 1 364(60.38) 1 489.46 <0.01 表 2 干预前后大学生对 STD 传播途径认知率的比较(n,%) 表 3 干预前后大学生对 STD 预防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 (n,%) STD 预防 干预前 干预后 χ2 P 避孕套 1 418(65.86) 2 213(97.96) 779.61 <0.01 避免非婚性行为 1 102(51.18) 1 841(81.50) 456.29 <0.01 接种疫苗 1 360(63.17) 1 576(69.77) 21.57 <0.01 避孕药物 822(38.18) 2 017(89.29)1 255.23<0.01 体外射精 452(20.99) 2 085(92.30)2 293.89<0.01 性交后用清洗液清洗 567(26.34) 2 160(95.62)2 241.52<0.01 固定性伴或减少性伴数 984(45.70) 2 109(93.36)1 194.72<0.01 不与不相识的人 发生性关系 1 775(82.44) 2 017(89.29) 42.83 <0.01 (下转第 21页) 18· · 本次调查显示:干预前盐城高 职院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以往调查 结果 [6-7],这与近年来政府关注公民健康及利用媒体 和网络大力宣传有关。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器疱疹、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及软下疳的知晓率仍然低于 15%,政府及学校应多行 STD 的宣传。 国外报道大 众媒体及身边的朋友和学校是 STD 知识的主要来 源,尤其是电视和收音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宣传渠 道 [8]。 通过多途径开展STD 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 STD 深入、全面的认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 AIDS 的 传播。 以学校为单位,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干 预,干预后对大学生对 STD 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的回答正确率明显的提高。 干预可普及 STD的相关 知识,提高大学生防范意识,促进采取有效科学的措 施防止感染 STD。 STD宣传时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 学校及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人力、物力等的支持,确保 这些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在防止 STD 在大学生 中蔓延发挥持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刁飞字. 中山大学学生对性教育和性病知识认知情况的 调查分析[J]. 高教论坛, 2006(6):147-149, 177. [2] 董莉萍, 李晓波, 李光有, 等. 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 行为现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23):3113-3115. [3] 陈玉凤, 李培雄, 陈景, 等. 湘西地区部分大学生性知识、 态度、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11):942-942. [4] 马瞧勤, 丛黎明, 潘晓红, 等. 大学生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线性趋势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 14(3):261-263. [5] 朱军礼 , 张洪波 , 吴红花 . 学生中 122 名男男性行为者 HIV / STD 高危行为及其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 病, 2007, 13(4):350-352. [6] 王志英 , 李学英 . 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程度及需 求调查[J]. 江苏卫生保健, 2010, 12(3):48-49. [7] 杨海霞, 马利平, 宋烨, 等. 济宁市大学生性病一艾滋病 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 33(1):45-47. [8] Bhatia V, Swami HM, Kaur AP.An intervention study to enhance AIDS awareness among underprivileged population in chandigarh[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ol, 2004, 70(2):87-91. [收稿日期] 2010-09-17 (上接第 18 页) “卫生学假说”[9]。 煤气作为煮食燃料与喘息密切相关。 国外一项 队列研究[10]表明用煤气炉家庭室内 NO2的平均值明 显高于其他家庭的室内 NO2 的平均值。 当控制年 龄、使用药物和季节等因素后,发现家庭使用煤气室 内 NO2水平升高的哮喘患者出现喘息症状几率明显 增加。城市煤气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也是 城市婴幼儿反复喘息较农村地区高的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婴幼儿反复喘息与患儿遗传、特异性 体质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对此部分患儿早诊早治, 对能否改变其哮喘迁延发展趋势意义重大。 婴儿(尤 其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过早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可 能会导致食物过敏, 环境污染可使儿童呼吸道过敏 增加。早期对高危婴幼儿进行饮食干预,如延长母乳 喂养时间或使用水解奶至 4~6 个月, 延迟食用 易致敏固体食物(坚果、海鲜等),可避免以后发生吸 入性过敏原过敏,减少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加 之采取环境控制等,均能避免以后出现呼吸道过敏, 是哮喘防治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 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 查[J].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2):123-127. [2] 张玉娥, 戴红协, 许梦蓓. 上海市普陀区学龄前儿童哮喘 患病情况调查[J]. 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2):149-151. [3] Willemsen G, van Beijsterveldt TC, van Baal CG, et al. Heritability of self-reported asthma and allergy:a study in adult Dutch twins, siblings and parents[J]. Twin Res Hum Genet, 2008, 11(2):132-142. [4] 王春燕, 郭雪君. 支气管哮喘遗传学研究进展[J]. 中华哮 喘杂志:电子版, 2009, 3(3):51-53. [5] 陈晖, 代文霞, 夏艳艳, 等. 哮喘儿童体外过敏原检测及 临床意义[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8(6):412-414. [6] 陈育智, 马煜, 王红玉, 等. 中国三城市儿童个人过敏原 与喘息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儿科杂 志 , 2003, 41(7):538-541. [7] 徐东, 孙明祥, 肖伟, 等. 室内环境控制在预防城区哮喘 发病中的作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 23(1):37-39. [8] Mcconnell R, Berhane K, Yao L, et al. Traffic, susceptibili- ty, and childhood asthma[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6, 114(5):766-772. [9] 王红玉, 陈育智, 马煜, 等. 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的地区 差异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关[J].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 (1):41-45. [10] Belanger K, Gent JF, Triche EW, et a1. Association of in- door nitrogen dioxide exposure with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6, 173(3):297-303. [收稿日期] 2010-08-18 张春晖,等. 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21· ·
/
本文档为【3.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干预性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