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创新还是模仿_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2012-02-25 13页 pdf 625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5843

暂无简介

举报
创新还是模仿_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摘要:进入战略创新性强的新技术企业更可能获得好的绩效表现,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 “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更可能设计出创新性的进入战略”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本文整合社会认 知学派与社会过程学派的研究框架,考察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逻辑 关系,并探索了团队冲突特征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利用对天津市新技术企业随机抽样调查 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工作经验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合作式冲突氛围的创业团队更容易 开发出面向顾客需求的创新性产品 / 服务,而职能背景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对抗式冲突氛围 的创业团队则往往能设计出不同于产业...
创新还是模仿_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摘要:进入战略创新性强的新技术企业更可能获得好的绩效现,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 “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更可能设计出创新性的进入战略”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本文整合社会认 知学派与社会过程学派的研究框架,考察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逻辑 关系,并探索了团队冲突特征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利用对天津市新技术企业随机抽样调查 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工作经验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合作式冲突氛围的创业团队更容易 开发出面向顾客需求的创新性产品 / 服务,而职能背景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对抗式冲突氛围 的创业团队则往往能设计出不同于产业内在位企业的市场交易结构将产品 / 服务推向市场。 研究结论对于有关进入战略创新性来源的研究有着突出的理论启示,同时对创业团队组建与 管理技巧有着重要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先前经验 异质性 冲突 进入战略 创新性 一、引言 创业活动在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 3 次制度变革浪潮伴随了三代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也是 3 次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张维 迎,2006)。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鼓励和扶持以技术创业为主的高端创业不仅是推动中 国经济从外生性增长向内生性增长转变的关键,而且与促进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 大现实问题都有着紧密联系。 作为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技术创业必将在改革开放新 的历史阶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技术创业意味着对新技术机会的识别、利用和开发,核心在于如何将基于新技术转化的 新产品/服务成功地推向市场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层面的价值创造, 进入战略选择是技术创业 成败和商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决定因素(Lumpkin and Dess,1996)。 作为一种初始战略选择,进 入战略是指企业将什么样的产品/服务通过什么样的交易结构推向市场, 基于西方情境的实 证研究表明,新技术企业的进入战略创新性越强,即其产品/服务或交易结构相对于产业内在 位企业的差异程度越大,越可能避开在位企业的报复性竞争,赢得市场认可从而收获更好的 绩效 (Amason et al.,2006;Baum and Haveman,1997;Beckman,2006;Lévesque and Shepherd, 2004;Zott and Amit,2007)。 在我国,技术发明不少但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业者多而具备商业 技能的技术创业者少的态势已成为制约技术创业活动成功率与价值创造潜力发挥的瓶颈问 题。 因此,急需在理论上澄清哪些因素会导致新技术企业在进入战略制定过程中更倾向于创 新性,这不仅有助于把握技术创业活动的管理重点,深化创业理论研究,也是谋求鼓励并扶持 技术创业活动、改善我国创业活动结构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以及识别我国技术创业者商业技能 提升途径的关键。 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选择是创业团队集体决策的结果,创业团队往往根据其先前知识结 构有选择的解释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信息进而制定进入战略决策(Hambrick and Mason,1984)。 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 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杨 俊 田 莉 张玉利 王伟毅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编号:7073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创业团队的形成过程理性与绩效作用机制研究》(编号:70902050)的研究成果。 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84- - 《管理世界》(月刊) 2010年第 3期 尽管学者们认同创业团队是影响进入战略选择的 重要因素, 但对其作用机理却存在两种争论观点。 其一是社会认知流派,认为先前知识结构多样性的 创业团队具备认知优势,更善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决 策问题,萌发出差异性的决策想法,进而通过对差 异性决策想法的创造性组合制定更新颖的战略决 策。 已有研究集中于探索创业团队经验和知识结构 与进入战略创新性之间的因果关系(Beckman,2006; Fern,2006;Henneke and Luthje,2007)。 其二是社会 过程流派,认为战略决策是创业团队成员对特定问 题相互认同的集体而非个体认知,强调创业团队之 间的社会互动过程在战略选择中的作用。 大多数研 究集中于探索内聚力、冲突等互动过程特征对新技 术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有关创业团队互动过程与进 入决策选择关系的研究仍相当匮乏(West,2007)。 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仍存在 着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第一,缺乏对创业团队结 构与互动过程交互作用的考察。 大多数研究认为结 构优势与过程优势不可兼得,结构多样性的创业团 队虽然具有决策优势,但也意味着过程劣势,往往 以 牺 牲 团 队 凝 聚 力 为 代 价 (Eisenhardt and Schoonhoven,1990)。 事实也许并非如此,结构变量 与互动变量之间可能彼此独立,结构多样性的创业 团队仍可能具备过程优势 (Jehn,1997;Kamm et al., 1990),然而,目前还缺乏整合社会认知学派与社会 过程学派的实证研究(Liao et al.,2010)。 第二,过分 重视经验存量的作用但对经验异质性的影响探索 不足。 经验属性不同带来的知识特征不同,即便是 经验存量相似的创业团队,仍会因成员之间的经验 结构不同导致创业团队决策时所依据的知识差异, 进而影响进入战略选择(Beckman,2006)。 但学者们 对创业团队在不同经验属性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 水平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技术企业的进入战略选 择研究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已有研究结论 对进入战略选择问题的解释力度。 第三,对创业团 队情境独特性关注不足。 创业团队不同于高管团 队,在缺乏角色分工与沟通的条件下,创业团 队的集体决策过程难以像高管团队那样遵循既定 程序展开进而寻求决策效率与效果的平衡,同时创 业团队成员因其对创业的高度心理认可与责任心 而倾向于对自认为合理的观点固执己见,这直接导 致创业团队在驾驭集体决策中的冲突、协调与整合 等问题方面更加困难。 但已有研究仍直接套用来自 成熟组织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创业团队问题,这是导 致研究结论之间矛盾甚至冲突的重要原因(Harper, 2008)。 在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 国外研究做综述性介绍(周劲波、古翠凤,2008;石 磊,2008; 陈忠卫、 杜运周,2007; 贺小刚、 沈瑜, 2007;王飞绒、陈劲、池仁勇,2006),少数研究验证 了创业团队特征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陈忠卫、郝 喜玲,2008),研究深度明显不够,实证研究更是相 当匮乏。 鉴于此,本文整合社会认知流派与社会过 程流派的研究框架,认为进入战略选择是创业团队 成员之间复杂的决策过程,尽管先前经验异质性高 的创业团队具备进入战略决策优势,但这些优势要 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性进入战略选择却并非易事,关 键在于其决策过程中冲突管理的有效性,提出并探 索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先前经验构成异质性 的创业团队如何管理冲突以谋求更具有创新性的 进入战略?借鉴 Deutsch(1973,1980)的观点,本文识 别了合作式冲突、对抗性冲突与让步性冲突等 3 种 类型,考察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匹 配性对进入战略创新性的影响, 利用对 150份随机 抽样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发现进入战略创新性是 技术创业成功并改善新技术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产业工作经验差异更大、 注重营造合作式冲突氛围 的创业团队更容易开发出面向顾客需求的创新性产 品/服务,而职能管理背景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对抗 式冲突氛围的创业团队则往往能设计出不同于产业 内在位企业的市场交易结构将产品/服务推向市场。 本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 方面。 第一,本文深化了有关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 质性与进入战略创新性因果关系的讨论,区分了创 业团队产业经验与职能经验异质性对进入战略不 同维度创新性的作用关系,从深层次阐述了创业团 队经验特征影响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选择的作用 机制。 第二,在划分不同认知冲突类型基础上,本文 发现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对进入战略创新性的作 用力有赖于其与团队冲突过程的匹配。 这一发现超 越了基于认知冲突与情感冲突分析框架的讨论,对 社会过程流派下的已有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 三,本文在理论上澄清什么样的创业团队在什么冲 突过程下更可能设计出创新性的进入战略,不仅有 助于启发有创业打算的个体理性地组建创业团队 进而谋求更具有创新性的进入战略,而且有助于识 85- - 别创业团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提高团队管理 行为的和技巧,这对促进我国产业转型与提升 自主创新水平有着突出的现实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验证了我国情境下进入战略创新性 对新技术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重点探索创业团队 经验属性的异质性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作用关系, 以及冲突类型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对调查 问卷的统计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最后总 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二、进入战略创新性与 新技术企业绩效 创业本质上是一种新进入行为,进入战略选择 是创业团队的决策重点,是新企业克服新进入缺陷 谋求生存的关键因素(Lumpkin and Dess,1996)。 早 期研究采纳战略适应视角,认为进入战略决策本质 上是对进入时机的选择,通过选择恰当的进入时机 有助于新技术企业克服新进入缺陷进而获得生存 和成长(Macmillan et al.,1985)。 一些研究认为在产 业发展早期进入的新企业更容易存活 (De Castro and Chrisman,1995;MacMillan et al.,1985); 而另一 些研究则认为早期进入者面临着更高的失败风险 (Carroll and Delacroix,1982;Mitchell,1991;Werner- felt and Karnani,1987)。 研究结果的矛盾对战略适 应视角的研究提出了挑战,研究人员认为战略适应 视角下研究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将进入战略简化为 进入时机,忽视了进入战略内容,未能解释丰富而 生动的进入战略现象,进而发展出了从进入战略创 新性角度探索新技术企业绩效差异来源的研究。 Levesque 和 Shepherd(2004)指出,作为一种战 略选择,进入战略在内容上表现为企业将什么样的 产品/服务通过什么样的交易结构推向市场,进入战 略创新性是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产品/服务和交易 结构两维度较产业内在位企业的新奇程度。 在位企 业成熟的产品/服务、稳定的交易结构体系以及巩固 的资源基础给试图进入市场的新技术企业带来了严 峻的竞争挑战,其可控的战略选择非常少,创新就成 了近乎唯一的战略选择(Amason et al.,2006)。 一是 注重产品/服务创新,追求为顾客带来更高的价值体 验,创造与在位企业相比较的产品/服务优势,进而 塑造以技术为核心的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竞争优 势,收获创业租金(Rumelt,1987)。 二是谋求交易结 构创新,即或者吸纳新参与者进入产品/服务生产或 销售流程,或者改变产业内产品/服务生产或销售流 程中参与者的交易组合关系, 进而在打破在位企业 稳定交易结构带来的市场进入壁垒的同时, 降低新 技术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交易成本,塑造新技术企 业较在位企业的成本优势(Zott and Amit,2007)。 基于西方规范市场经济情境下的实证研究发 现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的创新性越强,即产品/服务 或交易结构创新性越强,越可能避开在位企业的报 复性竞争, 赢得市场认可从而收获更好的绩效(A- mason et al.,2006;Baum and Haveman,1997;Beck- man,2006;Zott and Amit,2007)。 Zott 和 Amit(2007) 将产品/服务推向市场的交易结构划分为创新型与 模仿型两类,发现创新型交易结构能显著改善新技 术企业绩效,而模仿型与新技术企业绩效之间没有 显著性作用关系。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已经从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设上,市场因素开始取代政策资源成为企业 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竞争性的模仿也逐渐让位于产 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如阿里巴巴、浙江的共合 网等等。 基于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 情境下,产品/服务创新性(β=0.226,P<0.05)、交易 结构创新性(β=0.443,P<0.01)、以及产品/服务创新 性与交易结构创新性交互项(β=0.157,P<0.05)均对 新技术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性正向作用关系。 这表明,在我国情境下,谋求创新性的进入战 略选择仍是新技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是 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多次调查研究 中也感受到,缺乏商业意识和商业技能是导致大学 教授与研究人员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掌握了 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但往往难以设计出针对需求 而不是技术本身的创新性产品/服务,至于如何设计 交易结构来避开在位企业竞争,对缺乏商业技能的 技术创业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研究创业团队结构 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关系,有助于识别技术创业的 管理重点, 为团队组建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研究创业团队冲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识别 技术创业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提高团队管理 行为的方法和技巧,有着突出的实践价值。 三、理论与假设 为什么有的新技术企业的进入战略更倾向于 创新性,而大多数新技术企业仅仅是在模仿甚至复 制产业内在位企业的做法? 创新是对不同要素尤其 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86- - 《管理世界》(月刊) 2010年第 3期 是看似无关要素的创造性组合(Schumpeter,1934)。 这种创造性组合往往以借鉴已有的可参考事物或 模式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进或超越进而达到创新效 果。 March 和 Simon(1958)认为大多数创新来源于 借鉴而非凭空想象的发明。 作为主要决策者,创业 团队往往根据其先前知识结构有选择的解释来自 外部和内部的信息进而做出战略决策 (Hambrick and Mason,1984),作为先前知识的重要来源,创业 团队先前经验特征是影响其进入战略选择在多大 程度上倾向于创新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创业团队冲 突特征则影响着结构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 现实的创新性进入战略选择。 (一)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与进入战略创 新性 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是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资产, 已有研究探索了创业团队行业经验 (Delmar and Shane,2006)、 创业经验 (Ucbasaran,Westhead and Wright,2009)、职能管理经验 (Zimmerman,2008)与 新企业生成、机会发现、资源获取及新企业绩效等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先前经验能为创业团队带来 因时间而积累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有价值、稀缺、 难以模仿、无法替代、难以获取的特征,是创业团队 针对创业过程中复杂、不确定性任务迅速决策进而 赢得优势的重要依据(Barringer et al.,2005)。 来自不同领域的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各不相同, 创业团队之间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其进入战略决策结果的差异性 。 Shrader 和 Siegel(2007)发现创业团队产业经验越丰富,就越 倾向于低成本战略,而技术经验和市场经验更丰富 的创业团队则更倾向于基于创新的差异化战略。 除 了经验水平高低,经验异质性仍起着关键作用。 在 社会认知理论看来, 创业团队异质性水平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其决策时可依据的知识、 技能与经验多 样性,进而演化为创业团队认知模式的多样性,而多 样性的认知模式往往会转化为更富于创造性和创新 性的创意和想法(Amason et al.,2006)。本文认为,创 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与职能经验异质性能带来不 同性质的知识结构, 这种异质性的知识结构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着进入战略在不同维度上的创新性。 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影响新技术企业产 品/服务的创新性。创业团队产业经验是团队成员曾 经在与新企业相关产业内的工作经验特征,这种经 验能带来顾客问题知识,即有关顾客需要什么的知 识(Marvel and Lumpkin,2007)。借助顾客问题知识, 创业团队成员能对产业格局做出系统性评价,往往 能清楚的认识产业内存在哪些尚未满足的市场需 求,在位企业的产品/服务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更好 谋求自身产品/服务在产业中的定位(Shane,2000)。 产业经验异质性指的是创业团队成员与新企 业相关产业内工作经验的差异程度。 可以判断,产 业经验异质性较高的创业团队往往是内行与外行 的组合,即成员有关产业内顾客问题知识的积累参 差不齐;而产业异质性较低的创业团队更倾向于内 行与内行或外行与外行的组合。 产品或服务创新来 自于顾客问题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组合(Am- abile,1999), 同时顾客问题知识比技术知识更重要 (Shane,2000)。在缺乏顾客问题知识的情况下,创业 团队难以识别新技术可被用于开发什么样的创新 性产品/服务;在具备顾客问题知识的情境下,内行 虽不善于提出有关产品/服务的新创意,但擅长于根 据产业实际状况来判断新产品/服务创意的可行性, 因为局限于新企业相关产业内的深度知识可能带 来认知框架僵化,从而限制其思维创造性,相反,外 行的长处在于能带来新奇的产品/服务设计想法 (Perry-Smith and Shalley,2003)。 也就是说,知识存 量差异性较大的团队具有认知多样化能力,往往会 做出更加有创新性和高质量的决策 (Bantel and Jackson,1989;Murray,1989)。 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与产品/服务 创新性正相关。 交易结构创新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业 团队先前职能经验异质性。 创业团队先前职能经验 是团队成员曾经担任过的职能管理岗位数量,这种 经验带来的是与特定职能任务有关的知识,将来自 不同职能任务的知识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市场服务 方式知识,即有关产业内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竞争 者、资本市场等多要素如何联动的知识(Von Hip- pel,1988)。 创业团队之间职能经验异质性是成员之 间针对特定职能任务之间的知识差异性,异质性越 强意味着成员之间基于特定职能任务的知识差异 性越强,相互组合而掌握的市场服务方式知识就越 充分(Marvel and Lumpkin,2007)。 已有研究发现在 职能经验异质性较低的情况下,创业团队设计的产 品或服务交易结构往往与产业内其他企业的做法 相似(Aldrich and Wiedenmayer,1993)。 而在充分掌 握市场服务方式知识的情况下,创业团队可能在借 87- - 鉴产业内可参考交易结构的情况下,迸发出更多可 能的选择以及创造性想法,进而设计出更具有创新 性的交易结构。 Beckman(2006)发现先前经验构成 异质性的创业团队倾向于采取打破现有能力基础 的、以创新为导向的机会开发战略,而先前经验构 成同质性的创业团队则倾向于采纳改进现有过程 的、以效率提升为导向的机会开发战略。 由此,提出 如下假设: 假设 2: 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交易结构 创新性正相关。 (二)创业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类型的 交互作用 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选择是创业团队对决策 过程达成集体认知进而实施相应行动而产生的结 果。 先前经验异质性高的创业团队具备进入战略决 策优势,但这些优势要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性进入战 略选择却并非易事。 在决策过程中,创业团队的冲 突特征可能会影响着先前经验异质性优势转化为 创新性进入战略的可能性(West,2007)。 在成熟组织情境下,冲突对团队行为和绩效影 响的研究屡见不鲜,但针对创业团队冲突问题的研 究直到近期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创业团队冲突不 同于成熟企业情境下的高管团队。 因为技术创业过 程中的决策任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创业团队成员 的观点分歧是常态,针对具体任务决策和执行的冲 突不可避免。 在缺乏角色分工和沟通规范的条件 下,创业团队的沟通过程难以像高管团队那样遵循 既定程序展开进而寻求决策效率与效果的平衡,同 时创业团队成员因其对创业的高度心理认可与责 任心而倾向于对自认为合理的观点固执己见,这可 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针对具体任务的认知冲突。 但 是,情感冲突则难以出现在创业团队之中,因为一 旦因认知冲突过度而出现情感冲突,创业团队往往 会选择成员变更战略来化解,而不会像成熟企业中 的高管团队那样选择维持 (Chandler et al.,2005; Clarysse and Moray,2004)。 这意味着,来自成熟组织研究的认知冲突和情 感冲突分析框架可能并不适用于创业团队,探索在 认知冲突的范畴内,不同的冲突类型对创业团队决 策的影响更有价值。 认知冲突是团队成员之间互不 认同的矛盾状态,目的在于试图说服甚至强迫他人 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以此作为团队行动的 依据(Deutsch,1973)。 有关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 明,依据目标导向不同,可以将认知冲突划分为合 作式冲突、 对抗式冲突与让步式冲突 3 种类型,不 少研究已证实冲突类型差异形成不同的过程和结 果,见表 1(Deutsch,1980,1990;Chen et al.,2005)。 合 作式冲突注重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 团队目标实现和问题解决为导向,将观点和认识分 歧视为团队成员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不是某个 成员有意为之的结果,因此,团队成员之间沟通更加 频繁、讨论更加开放,更理性地分析和接纳不同知 识和观点,进而有助于针对具体问题形成有价值的 创造性解决思路,提升团队行为和决策的有效性。 对抗式冲突注重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竞争利益, 以个人观点被接纳而非问题解决为导向,将冲突视 为非赢即输的政治斗争而非解决问题的途径,试图 强迫他人按自己行事,团队成员之间难以形成 有效的沟通与知识分享,甚至会阻碍沟通导致讨论 僵局,进而降低团队行为和决策的有效性。让步式冲 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稳定, 以维持团队凝聚 力而非问题解决为导向, 试图掩盖观点分歧并减少 彼此之间的争论,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 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终究转化为对抗式冲突,对 团队决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Barker et al.,1988)。 在创业情境下,Blatt(2009)认为新企业不仅面 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且因为创业团队 成员之间信任和熟悉度的差异而引发来自内部创 业团队自身管理方式的不确定性。 创业团队成员之 间信任和熟悉度差异仍可能形成合作式冲突、对抗 性冲突与让步式冲突等 3种冲突方式。 创新性进入 战略来自创业团队异质性知识的分享和整合,不同 类型的冲突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共享程度差异就 可能成为制约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异质性优势转化 为创新性进入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在创业之 前就彼此认识 、 熟悉同时志趣相投 (Ruef et al., 2003),创业团队会倾向于形成合作式冲突的氛围, 团队成员会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理 性的分析他人的不同观点,冲突的目的是为了达成 共识 , 解决问题并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 表 1 不同冲突类型的过程和结果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88- - 《管理世界》(月刊) 2010年第 3期 表 2 样本特征的分布情况 (Tjosvold,1998)。 在产品/服务开发决策过程时, 决定决 策结果的关键在于顾客问题知识的创造性组合。 内行则 擅长于根据产业实际来判断创造性想法的可行性,外行 的长处在于能带来新奇的产品/服务设计想法。内行有关 产品/服务可行性的知识与外行有关产品/服务创造性的 知识之间的分享和组合就成为谋求产品/服务创新的关 键。 在此时,合作式冲突就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创业团队成员客 观理性的审视彼此不同的观点,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能的产品/服务设 计,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决策质量和判断力,这对于谋求创新性的产 品/服务设计至关重要 (Amason et al.,1997)。 在交易结构设计决策 时, 成员之间在充分共享异质性职能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互补性 非常关键。 开放、客观、理性的沟通会促进异质性职能知识向市场知 识的转化,促进成员之间异质性职能知识的整合,有助于迸发出更多 可能的选择以及创造性想法,进而设计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交易结构。 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3-1: 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与合作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产品/服务创新性正相关。 假设 3-2: 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合作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交易结构创新性正相关。 在另一些情况下, 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彼此因缺乏先前交往或共 事经历而带来陌生感,导致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较低,甚 至难以理解彼此的行为(Blatt,2009)。 例如,一个团队成员的坚持可 能被另一个成员理解为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挑战或挑衅, 而事实上他 最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提出不同的意见来引导大家更全面的思 考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Chen 等(2005)认为创业团队成 员在制定任务决策时,冲突可能会朝向两个阶段分化:一方面可能形 成对抗性冲突氛围,团队成员往往选择坚持自己的观点,试图强迫他 人按照自己的观点行事,冲突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决策过程的胜利,而 不是真正客观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创业团队可能因为了维持团队 脆弱的凝聚力,试图掩盖冲突并减少彼此的争论,尽量避免不同观点 出现,在决策过程中形成让步式冲突的氛围。团队成员的观点碰撞会 使多样性发挥积极作用(Simons et al.,1999),但在缺乏沟通主动性 的条件下,不利于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贡献,并对集体决 策产生负面影响(Smith et al.,1994),进而制约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 优势转化为创新性进入战略的可能性。 由此,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 4-1: 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与对抗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产品/服务创新性无关。 假设 4-2: 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对抗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交易结构创新性无关。 假设 5-1: 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与让步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产品/服务创新性无关。 假设 5-2: 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让步式冲突的交互项与 交易结构创新性无关。 图 1给出了研究模型图。 三、数据与变量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 样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来搜集数据。 具体而言,本文选择天津市科技企 业孵化器为抽样区域,将天津市全 部科技企业孵化器划分为国家级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市级科技企业 孵化器两类,从中分别选择 5 家国 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4 家市级 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调研区域,按照 等额抽样原则,在每家孵化器内采 用随机抽样办法抽取 15~20 个企 业为调研对象,并针对新技术企业 总经理开展面访式问卷调查,总共 回收有效问卷 150份。 表 2 列示了样本特征的分布 情况。 从成立时间分布,样本企业 成立时间较短,成立时间在 2 年以 下 的 企 业 占 36.0% ,3 ~5 年 占 63.3%。 从雇员人数看,20 人以下 的企业占 60.0%,21 人到 50 人的 占 22.7%,51人到 100 人占14.0%, 图 1 本文的研究模型图 进入战略创新性 ●产品/服务维度 ●交易结构维度 产业经验异质性 职能经验异质性 冲突类型 ���(�) ���� 2 �� 54 36.00% 3~5 95 63.30% 6 �� 1 0.70% 20��� 90 60.00% 21�~50� 34 22.70% 51�~100� 21 14.00% 100��� 3 3.30% 10●�� 28 18.70% 11●~50● 77 51.30% 51●~100● 31 20.70% 100●�� 14 9.30% ●●●● 43 28.70% ●● 15 10.00% ●●●●●● 24 16.00% ●●●●●● 18 12.00% ●●●● 50 33.30% ●● ●● ●● �● ●● ●● ●● 89- - 表 5 冲突类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a, b ��� �� ��� �� � � �� �� ��--"-------"--- 0.691 ��--�----------- 0.720 ---�----------- 0.784 ��---------------- 0.653 -------------- 0.660 -------� -----�-� 0.787 -��--------- 0.769 ------------------ 0.728 ------------ 0.773 ------------------ 0.725 ------------ 0.800 ----��--------�-� 0.564 0.693 0.751 0.709 注:a.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提取出了一个公共因子,对变量的累积方差 贡献率为 57.5%;b.KMO 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 0.719;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438.968,P< 0.01。 表 3 新技术企业产品 / 服务创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a, b 100人以上占 3.3%。从销售收入分布看,10万 以下占 18.7%,11 万到 50 万占 51.3%,51 万 到 100万占 20.7%,100万以上占 9.3%。 从产 业分布看,28.7%的企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 16.0%的属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12.0%的属 于高技术服务业 ,10.0%的企业属于软件产 业,其他 33.3%的企业分布在 7个高技术产业 当中。 从总体上看, 本文的样本分布较为广 泛。 样本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也有助于降低问 卷调查的后视偏见, 提高问卷信息的准确性 和真实性。 (二)变量与测量 对于进入战略创新性,与已有研究一致,本文 认为进入战略创新性表现为新技术企业在产品/服 务与交易结构两维度上表现出的较产业内在位企 业的新奇程度(Levesque and Shepherd,2004)。 借鉴 Samuelsson(2004)的研究量表来描述新技术企业的 产品/服务创新水平,借鉴 Zott 和 Amit(2007)的研 究量表来刻画新技术企业的交易结构创新性。 表 3 和表 4分别是对两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尽管大多数研究认为量表要达到信度要求,信 度系数必须高于 0.70(Nunnally,1978),但在实际研 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也会选择低于 0.70 的临界值作 为量表信度要求 , 但信度系数绝不能低于 0.50 (Santos,1999)。 尤其是对新概念开发的量表,往往 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反复修正和完善,才能在实际 操作中赢得相对稳定的信度水平。 依据这一点判 断,尽管产品/服务创新量表的信度系数为 0.537,交 易结构创新量表的信度系数为 0.688, 但作为针对 新概念开发的量表,信度系数仍处于可接受水平。 对于产业经验异质性,指的是创业团队在新企 业相关产业内工作经验深度的差异水平 (Eisen- hardt and Schoonhoven,1990)。因为与新企业相关行 业内的工作经验是一个连续变量, 本文采用标准差 系数, 即用变量的标准差除以均值来反映创业团队 产业经验的异质性。 Allison(1978)指出在测量连续 变量的异质性时,标准差系数是较好的选择。标准差 系数值越大,表明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越强。 对于职能经验异质性,因为创业团队成员可能 在多个职能上具备工作经历, 本文采用 Teachman (1980)的方法来测量其职能经验异质性,计算公式 为 1-∑Pi(LnPi)(i=1,N)。 其中,N 为职能经验类别 数量 , 与先前研究一致 (Boeker,1988;Zimmerman, 2008),本文考察了研发、营销、财务、生产、一般管 理等 5 类职能经验;Pi 表示具备某类职能经验的成 员占创业团队总数的比例。 公式计算出的数值越 大,表明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越强。 对于冲突类型,本研究借鉴 Chen 等(2005)曾 在中国情境下使用过的 12 题项量表来反映创业团 队冲突特征,其中 4 个题项刻画合作式冲突,4 个题 项反映对抗式冲突,4个题项表示让步式冲突,量表 整体信度系数为 0.682。 表 5 列示了探索性因子分 析结果。 除此之外,本文选取了新企业所属产业(哑变 量)、注册资本(对数)、成立时间、团队规模、 性别异质性(Blau 系数)、年龄异质性(标准 差系数)、教育异质性(Blau 系数)等 7 个变 量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层 级式的多元回归方法。 新技术企业绩效、产 品/服务创新、交易结构创新是由因子得分构 成的标准分变量,是一个连续变量,可以采用 一般线性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前 面所提出的假设,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自 变量、自变量交互项的层级回归模型(Hierar- ��� ��� �� ��� � � �� ��---------- 1 7 5.41 0.746 --------------- 1 7 4.51 0.744 ---------------- 2 7 4.69 0.682 0.537 注:a.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提取出了一个公共因子,对变量的累积方差贡 献率为 52.5%;b.KMO 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 0.617;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33.585,P<0.01。 表 4 新技术企业交易结构创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a, b ��� ��� �� ��� � � � ����� 1 7 4.1 0.72 ������������������ 1 7 4.48 0.783 ���� !"# $��%&’�() 2 7 4.71 0.746 *+,-./0123���4��5 1 7 4.85 0.636 0.688 注:a.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提取出了一个公共因子,对变量的累积方差贡 献率为 52.3%;b.KMO 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 0.608;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113.609,P<0.01。 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90- - 《管理世界》(月刊) 2010年第 3期 表 8 产业经验异质性及其他变量对产品 / 服务创新的层级回归结果 ��1 ��2 ��3 ��4 ��5 ������ �� -0.002 -0.003 -0.019 0.007 -0.002 ���� -0.083 -0.063 -0.065 -0.060 -0.076 ���� -0.177** -0.131* -0.139* -0.123* -0.130 ���� 0.186** 0.162** 0.162** 0.167** 0.165** ����� -0.034 -0.053 -0.059 -0.048 -0.056 ����� 0.018 0.088 0.094 0.091 0.102 � ��� 0.097 0.018 0.020 0.004 0.015 !"#$��� 0.201** 0.080 0.077 0.061 0.083 ��#$��� 0.232*** 0.222*** 0.251*** 0.239*** %&’() 0.155** 0.155** 0.139* 0.138* *+’() 0.357*** 0.348*** 0.330*** 0.343*** ,-’() 0.122*** 0.104 0.102 0.116* ��#$���×%&’() 0.078 ��#$���×*+’() 0.134* ��#$���×,-’() 0.083 R square 0.174 0.362 0.368 0.378 0.368 Adjusted R square 0.127 0.306 0.307 0.318 0.308 R square change 0.189*** 0.005 0.016* 0.006 F-value 3.707*** 6.488*** 6.082*** 6.356*** 6.097*** N, df 150, 8 150, 12 150, 13 150, 13 150, 13 ./01�2/3456 注: 表 8 中列示的是标准化回归系数;* 表示 P<0.10;** 表示 P<0.05;*** 表示 P< 0.01。 表 6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chical regression model)进行数据分析。 为了 避免加入交互项后带来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按照通行的做法, 分别对自变量与调节变量 做了中心化处理, 然后再计算其交互项并代 入回归方程之中(Friedrich,1982)。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表 6 和表 7 分别给出了主要研究变量的 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相关系数矩阵。 在其中,产 业经验异质性和职能经验异质性与产品/服务 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 数分别为 0.27(P<0.01)和 0.25(P<0.01),职能 经验异质性与交易结构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 性正相关关系 , 相关系数分别为 0.21 (P< 0.05), 而产业经验异质性与交易结构创新之 间则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表 8列示的是产业经验异质性及其他变量对产品/服 务创新的层级回归结果。 模型 1 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 回归模型;模型 2 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 模型;模型 3、模型 4、模型 5 是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 模型。如表 9模型 2显示,产业经验异质性对产业/服务创 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32,P<0.01)。 因此,假设 1得到验证。 模型 3显示,产业经验异质性与对抗式冲突 的交互项对产品/服务创新没有显著的作用关系,由此,假 设 4-1得到验证。 模型 4显示,产业经验异质性与合作式 冲突的交互项对产品/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 作用关系 (β=0.134,P<0.10),由此 ,假设 3-1 得到验证。 模型 5显示,产业经验异质性与让 步式冲突的交互项对产品/服务创新没有显著 的作用关系,由此,假设 5-1得到验证。 表 9 列示的是职能经验异质性及其他变 量对交易结构创新的层级回归结果。 模型 1 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 2是控 制变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模型;模型 3、模型 4、模型 5 是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 模型。如表 10模型 2显示,职能经验异质性对 交易结构创新没有显著的作用关系, 因此,假 设 2没有得到验证。 模型 3显示,职能经验异 质性与对抗式冲突交互项对交易结构创新存 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β=0.153,P<0.01),由 此,假设 4-2 没有得到验证。 模型 4 显示,职 能经验异质性与合作式冲突交互项对交易结 构创新没有显著的作用关系,由此,假设 3-2 没有得到验证。模型 5显示,职能经验 异质性与让步式冲突交互项对交易结 构创新没有显著的作用关系,由此,假 设 5-2 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启示 技术创业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 要途径,与解决就业、提升创新、促进 产业升级等重大现实问题都有着紧密 �� ��� ��� �� � ��/ ��、 -2.78 2.41 0.00 1.00 、、、、�、 -2.94 2.50 0.00 1.00 �、、、、、、 0.00 2.24 0.79 0.62 、、、、、、、 0.00 1.75 0.76 0.46 、、、、、 -3.18 1.57 0.00 1.00 、、、、、 -2.12 2.63 0.00 1.00 、、、、、 -2.32 1.96 0.00 1.00 、、、、、 0.00 0.50 0.23 0.22 、、、、、 0.00 0.42 0.12 0.10 、、、、、 0.00 0.67 0.26 0.24 、、、、 2.00 6.00 3.17 0.73 表 7 主要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 1 2 ���� 0.50** 1 3 � ����� 0.27** 0.11 1 4 ������� 0.25** 0.21* 0.16 1 5 ����� 0.38** 0.22** -0.06 0.20* 1 6 ����� 0.21** 0.40** 0.16* 0.13 0.00 1 7 ����� 0.13 0.27** -0.05 -0.1 0.00 0 1 8 ����� 0.06 0.26** 0.14 0.1 0.05 0.07 -0.1 1 9 � ��� 0.19* 0.1 0.40** 0.15 -0.01 0.07 -0.06 0.23** 1 10 !"��� 0.1 0.41 0.08 0.19* -0.09 -0.03 -0.03 0.15 0.27** 1 11 #$%& 0.29** 0.06 0.08 0.21** 0.05 0.14 0.04 0.21* 0.19** 0.25** 1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91- - 表 9 职能经验异质性及其他变量对交易结构创新的层级回归结果 ��1 ��2 ��3 ��4 ��5 ������ �� -0.003 -0.023 -0.036 -0.027 -0.017 ��-- 0.057 0.051 0.042 0.054 0.048 ---- -0.033 -0.032 -0.040 -0.045 -0.030 ---� 0.015 -0.090 -0.081 -0.085 -0.088 ----- 0.240*** 0.244*** 0.262*** 0.249*** 0.235*** ----- -0.011 0.032 0.029 0.037 0.037 ----- 0.020 0.025 0.035 0.032 0.028 ��----- 0.063 0.008 -0.005 0.014 0.008 ------- 0.109 0.088 0.112 0.124* ----- 0.383*** 0.363*** 0.390*** 0.387*** ----- 0.194*** 0.177** 0.178** 0.197*** ----- 0.301*** 0.312*** 0.296*** 0.290*** -------×----- 0.153** -------×----- -0.073 -------×----- 0.089 R square 0.075 0.366 0.387 0.370 0.373 Adjusted R square 0.022 0.310 0.329 0.310 0.313 R square change 0.291*** 0.021** 0.005 0.007 F-value 1.422 6.588*** 6.611*** 6.156*** 6.230*** N, df 150, 8 150, 12 150, 13 150, 13 150, 13 ---------- 注:表 9 中列示的是标准化回归系数;* 表示 P<0.10;** 表示 P<0.05;*** 表示 P< 0.01。 联系(Acs and Audretsch,2003;Baumol,2006)。 本文 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进入战略创新性是技术创业成 功并改善新技术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同时,创业 团队先前经验异质性特征会作用于新技术企业进 入战略创新性,而这种作用力能否得到发挥则有赖 于其与团队冲突过程的匹配。 首先,产品或服务创新来自于顾客问题知识与 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组合,顾客问题知识比技术知识 更重要,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其对产业内顾客问题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利用方 式,进而影响其所开发产品/服务的创新性。 与内行 型团队与外行型团队相比较,内行与外行兼顾而成 的创业团队更容易开发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创 新性产品/服务。已有研究探索了创业团队产业经验 深度对产品/服务创新性的促进作用 (Marvel and Lumpkin, 2007; Shrader and Siegel, 2007),与以往研 究不同的是,这一发现表明创业团队更善于通过创 造性的组合差异性顾客问题知识而非仅依靠对产 业市场需求的认知优势来谋求产品/服务创新。本文 揭示了在产品/服务开发过程中,缺乏顾客问题知识 或对顾客问题知识掌握程度相当的团队因认知不 足或认知僵化而难以谋求创新性产品/服务,而顾客 问题知识存量差异性较大的团队则具有多样化认 知能力,借助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来开发创 新性更强的产品/服务。 这意味着,除了先前经验存 量指标,先前经验异质性在产品/服务开发过程中仍 扮演着重要角色,异质性变量更应该引起进入战略 形成研究的重视。 其次, 团队冲突类型会影响创业团队产业 经验异质性优势诱发现实的产品/服务创新性 的可能性与潜力大小。 合作式冲突会强化创业 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对产品/服务创新性的正 向作用关系, 而在对抗式与让步式冲突的情境 下, 创业团队产业经验异质性优势则得不到充 分发挥,甚至难以转变为创新性的产品/服务设 计。 已有研究拘泥于探索创业团队认知冲突与 情感冲突对团队决策效果乃至新技术企业绩效 的作用关系 (Ensley et al.,2002;Lechler,2001),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 这一发现表明创业团队 成员之间处理认知冲突的方式仍会对团队决策 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揭示了顾客问题知识 分享、学习和整合对产品/服务创新性的重要价 值,在合作式冲突条件下,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 开放式沟通更有助于彼此之间的隐性知识分享、学 习和整合(Cohen and Levinthal,1990),进而经由组 合异质性顾客问题知识谋求产品/服务创新,而创业 团队成员之间的过分固执己见或过分迁就退让因 无助于有价值的知识分享过程而抑制其异质性优 势。 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认知冲突与情感 冲突的分析框架可能不适用于创业团队的判断,是 对已有文献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这里,必须要指出 的是,表 8 的统计结果表明产业经验异质性与合作 式冲突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 10%水平下显著,尽管 在研究惯例上仍处于可接受的显著性水平,但总体 上看显著性水平并不高,这可能来自于我们对产业 经验异质性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以创业团队成员与 新企业相关的产业经验年限为依据虽然能较好地 测度与产品/服务设计相关知识的异质性水平,但却 不能反映出创业团队成员曾工作过的产业数量、与 新企业无关的产业经验年限等方面的异
/
本文档为【创新还是模仿_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