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标准申论好文章[1]

标准申论好文章[1]

2012-02-24 43页 doc 123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7041

暂无简介

举报
标准申论好文章[1]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炭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不会改变。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煤矿安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对煤矿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要...
标准申论好文章[1]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炭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不会改变。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煤矿安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对煤矿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安全发展作为检验煤矿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在煤矿安全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 ”,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乃至根本好转。 要着力推动煤矿安全重点工作深入发展,促进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我们要坚持把煤矿瓦斯治理作为煤矿安全治本之策,以防范煤与瓦斯突出为重点督促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格执行先抽后采,加大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力度。要深化整顿关闭,继续坚决依法关闭违法违规小煤矿,加快推进资源整合进度,制定完善关闭小煤矿有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积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扎实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煤矿班组建设,督促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和职业安全健康,推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 要着力推进监管监察方式创新,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执法水平。我们要在总结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和,并加强监察监管,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加快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修订完善,严格煤矿安全行政许可。督促煤矿推广应用安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继续用好安全技术改造国债补助资金,加大安全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要着力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监管监察执法环境。我们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监管监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大煤矿安全宣传工作力度,大力营造煤矿安全工作的舆论环境。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为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乃至根本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宁波海曙 创新公共服务模式 没有创新,就没有优质服务。 在宁波市海曙区,正是一项项政府创新,推动了公共服务的升级和优化。对于受益的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居民和老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些创新,他们就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医生般的医疗服务。政府的创新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福祉。 现代政府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我们。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却捉襟见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党的十七大将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执政党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审时度势的英明决策。 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基层政府如何在实践中破题?海曙区的探索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树立以公民为本位,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的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府的宗旨。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益。以人为本,首先要关注群众的需求,保障公民的权益。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政府有了财政盈余,才会想到增加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政府才能直面时弊,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正是把群众呼声当成第一信号,海曙区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正是把百姓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放在首位,才会花钱买服务,推出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了为民的理念,政府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才能更主动、更积极。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新型关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习惯大包大揽,追求“全能政府”、“万能政府”。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政府包打天下的做法,既行不通,也没有效率。海曙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建立复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养老服务中,他们既扶持敬老院等社会机构,又充分动员社会志愿者力量;在就业服务中,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以市场机制去解决就业。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了职能转变。政府以退为进,看似退出来了,实则公共服务却跟上去了,公共服务能力也增强了。花钱少了,办事多了,社会积极性高了,老百姓满意了,多赢的结果出乎意料。 特别值得称许的是,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如虎添翼。海曙的81890求助信息平台,以政府信用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实际上,信息技术广泛地用于海曙公共服务各个领域,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为民服务没有止境,政府创新没有止境。我们期待更多地方的政府为了实现为民服务的目的而不断创新!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如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整合政府、社会、市场资源,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各级政府面对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告别失位、失语、失信 长子中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1期) 尊重农民主体意识,让农民不再“失位” 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价值主体,民心得失是衡量乡村治理成败的核心标准。当前基层政府擅自“为民作主”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手段操控村级选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村组织等导致农民的主体意识缺失,农民“失位”。这就要求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首先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可通过“村情民议,村事民定”,创新村务管理,凝聚人心。其要旨是:让群众在民主管理上由“幕后”走到“前台”,建立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决策规则;让群众在民主监督上由“局外”转入“局内”,做到村级事务管理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让群众在村务管理上由“看客”变成“主人”。 其次,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改造现状的激情和动力,培育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健全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告别“失语” 充分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有利于保证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当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的、单个的、碎片化的利益诉求无法以组织化的程度集体“发声”,很难使自己的“表达”受到重视。因此亟待建立健全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首先,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具体制度,充分吸纳农民广泛的参与政治活动。如在人大制度方面,健全代表候选人制度,严格执行选举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保证代表确实能代表农民各阶层的利益和行使权利等。 其次,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的空间,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第三,要开拓更多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如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健全公众传媒的组织机构和体制,使新闻传播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体系,使政府能听到农民的呼声。 让基层政府不再“失信” 一些基层政府在对待群众利益问题上,蜕变为利益集团的保护伞,幻化为虚设的“稻草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失去信心;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些基层政府的贪污腐化行为让农民反感。因此要强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使其不乱“作为”而有作为。 基层政府应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摆脱管不了、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去依法办理,解决基层政府工作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要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不得随意用行政命令下达指标任务、违法设置影响村民自治权利的规定。(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和谐拆迁机制之考 制定政策深入一线,充分倾听群众声音,全面考虑政府、社会和群众利益平衡;执行政策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每一城市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都无法回避拆迁这个问题。 不折不扣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执政为民的温情感召群众,用公正严明的政策执行引导群众,用言出必行的政府形象取信群众,拆迁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五个抓手构建拆迁机制 第一,指挥前移,率先垂范。开发区所有班子成员分头负责十大征迁工程,特别是南市街拆迁和市体育中心拆迁,更是举全开发区之力,管委会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亲临一线,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坐阵指挥拆迁工作。管委会制定出台了《拆迁工作考核奖惩的实施意见》,并与动迁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规定按时完成任务的,予以提拔使用;否则,街道主要领导进行调整,动迁组人员降职或换岗使用。目的就是以攻坚来锻炼干部,以攻坚来识别干部,从而调动动迁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动迁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政策先行,公开公正。为制定科学合理,兼顾政府、社会和拆迁户利益平衡的拆迁政策,《市体育中心项目农户拆迁安置实施意见》从初稿、讨论稿到征求意见稿,最后报市政府审批同意前共修改完善多达24次,对拆迁安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优惠政策等均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五佰滩(南市街)拆迁时间跨度长、拆迁户情况复杂的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后,出台了《南市街拆迁安置政策的补充规定》,最大限度考虑了拆迁户的实际问题。在动迁工作开始前,将所有拆迁政策在现场张贴,逐条向拆迁户解释;房屋评估结果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多管齐下,营造氛围。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开发区十大征迁工程进度进行专门视察,表明政府拆迁决心。在《金华日报》、《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等本地优势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多形式、全覆盖的舆论宣传,报道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拆迁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让广大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拆迁的进展情况,形成全市各阶层都支持拆迁的浓厚氛围。同时,专门安排装有电子显示屏的宣传车,在南市街、市体育中心等拆迁现场全天候滚动宣传拆迁政策。浓厚的拆迁氛围和强大的宣传攻势为动员拆迁户及早签约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 第四,形成合力,强势推进。一是精选力量。由各动迁责任人挑选配合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到拆迁指挥部上班,并服从动迁责任人安排。二是快速腾空。针对拆房公司进度慢,少数已签约户不愿腾空的情况,拆迁指挥部果断组织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对外来人员进行集中清理,联系搬家公司对已签约户进行强行腾空。三是实施强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痛下决心,决定以司法强拆为手段实行突破。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思想工作,从法律、经济等角度,引导被拆迁户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主动签约。同时,加大对肇事者调查处理力度,强化法制手段促拆迁气势。依法强势推进,让拆迁户强烈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司法的威力,认识到政府所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绝不会无原则迁就个别人的贪欲,使拆迁推进势如破竹。 第五,以人为本,拆迁为民。多次召开村两委、村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和村民代表等各种座谈会,充分听取拆迁户意见,消除村民对土地征用、村财务管理等存在的疑问和误解。挨家挨户发放公开信,真诚希望拆迁户认清形势,用好政策,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最大利益。争取市政府支持,对安置小区建设、集体资产评估、村发展用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村民关心的问题逐步予以明确,给拆迁户吃下了“定心丸”,做到真心诚意为拆迁户服务,做到百分之百取信于民。 和谐拆迁的体会 开发区顺利提前完成十大征迁工作,有四点体会特别值得总结: 第一,坚持依法行政、政策先行的法治精神,是前提。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利益兼顾和政策执行的公平统一,坚决打破部分拆迁户“越拖到后头便宜越大”的幻想;始终坚持动迁与强拆的有机结合,坚决实施依法强拆,彻底打破了部分拆迁户“政府不敢强拆”的幻想;始终坚持对违法行为的依法处置,坚决打击部分拆迁户趁机闹事、向政府施压的嚣张气焰。正是政策上的严格统一,工作上的依法行政,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重大突破和有序推进。 第二,坚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的领导作风,是关键。为确保十大征迁任务的顺利完成,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到问题最多、工作最难,情况最复杂的村(社区)蹲点,模范执行“5+2”、“白加黑”的工作纪律。领导的行动就是命令,正是领导的率先垂范,激励了开发区干部员工,感召了被拆迁群众。 第三,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制胜法宝。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始终充分尊重并维护好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保障他们的政策参与和知情权。制定政策深入一线,充分倾听群众声音,全面考虑政府、社会和群众利益平衡;执行政策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得到群众的心理认同与工作信任,才能实现“建设顺利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目标。 第四,坚持恪尽责守、勤政为民的敬业精神,是有力武器。攻坚开始后,参加拆迁工作的同志,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拆迁户的每一点小事,都尽心尽力,毫不马虎。正是有了这样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巧干事而不乱干事”的干部队伍,保证了拆迁工作全面彻底完成。 内蒙古探“农险 农业保险是为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对保障农业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需要政府、社会、农业生产者等多方协作、形成合力。 增强政府财政税收支持。政府应在发展农业保险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通过修订和完善税收法规,落实对农业保险经营组织退税和减免部分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调动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服务的积极性;免除农业保险组织设立时的相关费用及年检费,并提供适当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承担农业保险公司的部分经营亏损,保障农业保险经营者的利益;给予农民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参保率。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我国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并不适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运用法律手段,可以限制农业保险市场经营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维护农业保险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的法律保障机制,有助于促进农业保险稳定健康发展。 构建多元化风险防范系统。各地应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适当的费率水平,实施差别化的农业保险费率制度,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扩大农业保险承保范围;开发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扩大保险产品覆盖面,满足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创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对农业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分摊和转移,提高保险经营者的积极性;建立巨灾基金,将未发生巨灾损失年份结余的保费收入和政府的相关财政补贴存入该基金,保证在灾后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损失赔付,有效维护灾民利益;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将风险转移至发达的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巨灾互换、巨灾保险期货和巨灾保险期权等,扩大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充分依靠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推广;举办农业保险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农业保险政策和发展状况的宣传,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强化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政策知识的普及,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有效防止农业保险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加强农业保险人才培养。农业保险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各个层面的实用型人才。应制定农业保险人才录用和培养计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建立科学的人才录用机制,吸引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引入国外先进的保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农业风险监测、农业保险定价、产品开发和定损理赔技术人才。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新进人员的业务水平。推进规范性专业知识教育,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业保险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健全农业保险市场监管机制。由于农业保险具有政策性,为增强监管有效性,降低监管成本,保监会应与农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对农业保险实施综合监管,保证农业保险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另外,农业保险种类的增多和保险经营组织形式的多元化,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监管机构,以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沈阳人大破解水污染四大难题 人大监督 不走过场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人大的执法检查,往往流于形式:听听汇报,走走过场,整个材料,事后全忘。 这样的执法检查,不但了解不到真实情况,也不会发现什么问题,就算是发现了些许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实效,因为材料向相关部门提交之后,不再过问,不再催办,不再跟踪,整改如何,落实怎样,无人关心。 造成这样的执法检查局面,固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处理态度有关,但执法检查本身的问题也不可小觑。有的检查只是例行公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得去就行;有的检查怕问题说多了,影响与“一府二院”的关系,伤了和气;有的检查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尽量不给执法部门“添乱”…… 事前充分调研,检查认真深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落实随时跟踪,像沈阳市人大常委会这样的执法检查,才能真正发挥执法检查的功效。唯有如此,才是有意义的执法检查,才是认真履行职责的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目的是促进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公正执法,增强其执法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执法工作水平和执法质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倘若执法检查不深入实地,不充分调研,不拿出成果,往深里说这也是一种渎职。选民选举了人大代表,不是让他们成为摆设,而是希望通过他们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维护权益,执法检查做不到这些就辜负了选民的期望,也违背了它应承担的职责。 只有动真格,使执法检查深入下去,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跟踪监督,才能真正发挥执法检查的作用,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网络时代,速度就是新闻,速度就是影响力,速度就是舆论引导能力。和其它传统媒体不同,速度是由网络媒体本身特性派生而来的独特优势。 “突发”决定了“紧急”,“紧急”考验着“应急”。作为地方政府的新闻宣传部门固然不能预知事件的发生,但措施得当、运转高效的应急预案显然为这一事件的处理加分。至于应急预案,有备无患固然重要,但预案切实可行、经过实际演练、运转确有实效,才是最重要的。 “三个到位”: 认识到位——宣传主管部门能够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认识到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通常是“报比不报好、早报比晚报好、自己报比别人报好、主动报比被动报好”。 运作到位——宣传主管部门能够与各部门建立密切的协同机制,建立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预案,并能在事件发生后推动实际问题尽快妥善解决。 传播到位——宣传主管部门能够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手段发布信息、报道真相、破除谣言、释疑解惑,显示了对新媒体手段利用的探索。 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几点思考   30多年来,改革不仅使原来高度集中僵化的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明显的甚至带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干预企业的现状还没有完全改观。目前比较普通的情况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虽然多数得到了落实,但普遍到位不足,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或明或暗地侵犯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翻牌公司继续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是一种典型的表现,而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以及人事任命等方面进行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将政府部门的意志强加给企业的现象仍没有清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管企业,企业管社会”的局面改变不大,企业的社会负担仍然较重。   其次,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不规范。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的职能不规范,不该管的事仍在管,该管的没有管好,政府效率仍较低;政府的权力不规范,如前所说仍在干预企业的自主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不规范。目前,我国政府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社会就业、企业破产等。不必要的责任义务过多,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影响了政府的效率。   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还不尽人意。行政机构臃肿膨胀是目前转变政府职能的一大疾患,并引发了管理效率低下、行政经费高涨、行政职能交叉、行政指令紊乱等现象,还造成了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和行政干预过多等结果,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新体制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机构臃肿和膨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严重阻碍。   因此,从目前状况来看,中国要使改革继续深入下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只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造就真正的市场主体。改革以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实行了一定的利益驱动机制,逐渐增强了企业和市场的活力。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审批经济”的痕迹还到处可见,政府机器从总体上还像托拉斯一样直接管理、包办着大大小小的企业经营,处于“放又放不下、管也管不好”的局面。这种局面使得国有企业至今尚未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具备作为市场主体必备的“四自”能力。只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企业独立于政府,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对市场信号作出积极反应,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和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取消保护的期限日斯临近,各级地方政府如何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步伐,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理顺政企关系,实施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前提,目前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政府的管理职能变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地方树立科学发展现,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由过去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转变,加快实现政企分开,履行好经济调节职能。政企分开,就是把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同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将政府的所有者职能与企业的经营者职能分开,并在此基础上、把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开,基础是明确落实企业经营职能,根本目的就是要搞活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经济的发展,政企分开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就是政府管环境,抓宏观调控,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生产,抓经营,抓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摆脱政府部门附属物的地位,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改善审批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的发展观,它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矛盾,并提出适当的办法加以解决。目前,我国政府规则过多,特别是行政审批过细,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现行的政府规则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不改革,就难以杜绝“寻租”现象,难以适应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要求。因此,政府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的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现和WTO规则的要求,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规制政革,用法律手段来限定政府的规制范围,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力,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使地方政府由过去的以行政审批为主向以市场监管为主转变。   重视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指出:“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接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体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政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努力实理从重管理轻服务的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中心的转变,着重从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努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这就要求政府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实现全面发展。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管理方面就必须组织好公共物品供给,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后进县市加快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解放程度上的差距,要不断的解放思想。既要做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又要做一些“百年树人”的长远之事。不干“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届包袱”之事,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不科学的观念。特别是西部贫困县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上,不要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集聚发展后劲。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依赖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把握国家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和对甘肃省加大投入的机遇,抓好道路、水利、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吸纳民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带动城乡一体发展。要坚持环境优先,把保护生态提高到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避免“先发展后治理”,为未来留有余地,为子孙留有空间。实施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亚行贷款“丝绸之路”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庄静大示范区项目,加快改善生态资源环境。要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大力推广节柴、节水、节电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精特色产业。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一、二、三产业的依赖程度看,温饱主要靠一产,小康主要靠二产,现代化主要靠三产,要坚持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打特色牌,特色就是市场通行证、品牌影响力、区域竞争力,把苹果、畜牧、洋芋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要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强对大红碗、通达果汁、恒达纸箱、陇兴化工等现有骨干企业的支持,提高其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集聚、集群、集约式发展,以八里工业园区为平台,吸收资本、引进技术、突出农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壮大县域工业总量。三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打好“华夏之根”、“红色圣地”和“金果家园”三张名片,开发民间文化艺术和人文旅游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编制全县商业网点规划,利用实施“万村千乡”和“退市还路”工程机遇,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商流服务民营企业,完善城乡流通网络,方便城乡消费。   优化招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静宁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始终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解决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同时,启动民间力量和借助外部力量谋发展。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县乡财政的支柱,努力促进民营经济上总量、上规模、上水平。要大力营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环境,吸引生产要素向静宁县流动,做到一手启动民力,培育当地企业,一手吸纳外力,引进外地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本民生。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稳步提升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工作,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城乡文化体育事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综合补贴等各项社保和惠民政策,妥善安排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滞留、截留、甚至挪用资金的违纪行为,真正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高度重视信访、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下功夫解决好各类长期潜伏积累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改要保基层群众得好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社会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是惠及13亿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一年来,改革措施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表明医改的基本方向、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是正确的。同时必须看到,医改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也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努力破解各种难题,扎扎实实地把医改推向深入。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关键在于保基本。要按照实现全民基本医保的要求,逐步扩大覆盖面,从实际出发提高门诊统筹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大力改善经办服务,实施好一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突出强基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要加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和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使更多的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之处。   建机制是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关键,五项重点改革都要注重机制建设。尤其要健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完善管理办法,规范操作运行,加强市场监管,切断不合理的利益链条,努力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政府补偿机制,保证机构正常运行。还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公立医院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运行机制、多元办医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提高服务效率和运转效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广大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要凝聚医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他们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他最后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责任制度,加大投入力度,调动各方面力量,把医改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五个发展机制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科学的县域经济考评体系有明显的舆论和实践导向作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指标体系应引导县域经济形成以下五个发展机制。   一是把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以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迅速升级。第三产业要以休闲农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域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把民营经济作为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不仅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而且因其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树立“民营经济就是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如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把培育特色作为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市场,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把城镇建设作为有效载体。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在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小城镇建设及其功能的发育,实现镇就是城市,村就是社区,民就是市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要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是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力支撑。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项目建设应把重点放在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上来,千方百计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坚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被拆迁群众的民生问题,让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是实现和谐拆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拆迁居民的补偿、住房、就业、子女上学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就会引起被拆迁群众的不满和新的社会矛盾。通过实地调研,本文认为,山东临沂市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很好地解决了被拆迁群众的各种民生问题,做到和谐高效地拆迁,推进了当地城镇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一五”规划要求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临沂市作为一个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四个层面的城乡结构体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他们以中心城区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完善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内涵和质量,实现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变,同时,增加对周边农村人口转移的拉力和城市文明向农村社区扩散的辐射力,推动临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 解决好拆迁群众的实际问题   临沂市的中心城区建设分两部分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这两方面都涉及人民群众的拆迁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难点和热点。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005年以来,临沂市国有和集体土地拆迁面积累计达2600万平方米,每年拆迁面积在500万平方米左右,拆迁规模在同级城市实属罕见。但是,临沂市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生为上、以人为本的原则,不管是在拆迁、补偿,还是在工程建设中,都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抓住机遇,将搬迁工程做成民心工程,通过搬迁,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拆迁群众的民生问题。例如:兰山区政府在法律和政策规定框架内,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被拆迁群众的“五个忧虑”。一解被拆迁群众的补偿之忧。补偿是被拆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补偿方式是否合理影响到搬迁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对于旧城改造的居民和需要搬进新城的郊区农民,区政府分别采用了产权置换、货币补偿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经中立机构评估后,就高不就低进行补偿。二解被拆迁群众的眼前之忧。房子拆了,解决群众的居住问题是当务之急,兰山区高度重视拆迁群众的临时居住问题,他们按照高于当时住房的平均费用,发给搬迁群众租房费。三解搬迁群众的安置之忧。兰山区按照合村并点、相对集中的原则,将一期治理改造范围内3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八大还建社区,并按照“一户一宅”和每人4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还建安置,确保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无论是产权置换,还是货币补偿,都保证被拆迁群众住得上新房、买得起新房。四解被拆迁群众的生活工作之忧。被拆迁群众为了城市建设需要搬迁,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一方面需要他们自主创新,寻找新的就业方式,解决收入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来帮助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临沂在北城新区建设中,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项目要求,为被拆迁户每人预留10平米的商业用房,由村集体统一运作,集中分配,保证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鼓励群众将安置用房、生产经营地等资产量化作价入股,进行收入再分配。政府还加大力度扶持被拆迁群众自主创业,对从事加工、商贸等行业的搬迁群众实行税费减免和贷款扶持。同时,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五解被拆迁群众的长远之忧。北城新区给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被拆迁群众买了养老保险,保险费用政府出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村集体从土地收益中出。符合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条件的被拆迁户,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享受社会救助等政策。   有序转移农村人口 实现城乡居民的和谐搬迁   临沂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转移农村人口,通过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吸纳农村人口,通过小城镇、中心村的建设集聚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转移农民进入城镇。   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他们按照“合村并点、相对集中”的原则,将辖区内68个村统一规划合并成8大社区,全部建成后实现村民集体入住,大量节约了土地。临沂市在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大转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为拆迁群众排忧解难的细微之处,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入手,努力改善拆迁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被拆迁群众的幸福指数。据对涑河片区、月亮湾社区和北城新区大观园社区206户被拆迁群众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家庭访谈情况,绝大部分被拆迁群众的收入、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以北城新区大观园社区为例,被拆迁群众的拆迁补贴大多在5万到15万元,购置新房的费用大约为10万元,拆迁补贴和新房价格相差不大,使得农民购置新房负担较小。拆迁前的职业和现在职业变化较大,现在的职业结构要明显好于拆迁前,务农比例减少了13.3%,打工比例大大增加,无业人员比例明显减少。家庭收入明显提高,一万元以下的收入人群减少了10%,该社区收入处于1万到3万的居民占了大多数。新房面积100平米以上占78%,53.3%的被拆迁群众住房面积在120平米以上,比较宽敞。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真正让拆迁群众得实惠   推进城镇化要解决两个重大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人往哪里去。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七年前,临沂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财政收入仅仅能解决公务员的工资问题,建设资金紧张一直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临沂市的城市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运作获得的。例如自2004年开始,北城新区政府将所有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到2009年全市土地交易累计实现政府收益100多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极大缓解了政府城市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加快了中心城区的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对于这些收益,他们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一部分用于拆迁安置,改善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保障群众的生活需求;另一部分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绿地、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拆迁改造和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例如,在北城新区旧村改造过程中,为解决村民拆迁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政府在确保现有村民全部安置的基础上,按安置用地面积的10%~20%预留了部分安置住房备用地和人均10平方米的商业用地,由政府统一办理用地手续后交付集体使用和管理,村民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出让部分土地的收益全部用于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村民安置小区的配套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将村民的安置小区纳入统一的物业管理,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集体承担50%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对物业管理费进行了大幅度优惠,并由村集体为居民一次性支付了5年的物业管理费和高层建筑电梯费,确保居民安置房住得上、住得起。在北城新区开发建设中,政府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群众一次性购买养老保险,每月每人可以拿到215元养老金。   此外,依法拆迁、规范拆迁行为,这是实现和谐拆迁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拆迁过程中,他们建立健全拆迁补偿、裁决、听证制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权限和时限,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以及相关事项的审批手续;严格规范拆迁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健全了有效的拆迁补偿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监管措施执行到位,做到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拆迁行为,保障了被拆迁群众的利益,减少了拆迁纠纷的发生。   临沂市委市政府以推进城镇化和旧城改造为契机,一方面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改善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在政府主导下,把保障性住房与旧城改造和政府土地收储相结合,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有力地推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2009年,全市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10万平方米、61000套,廉住房24.3万平方米、5000套,解决了近7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政府在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过程中,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对城市中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满足群众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扩大就业的“四大着力点”探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解决好就业问题,既要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动高校、社会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形成各项措施的强大合力,共同实现全社会的充分良好就业。   【关键词】扩大就业 着力点 措施   当前,破解就业难题,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站在统筹全局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规划,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等各方都不可或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高校:五条措施为就业铺路   解决就业问题,高校是第一关。每年都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这些毕业生使社会背负巨大就业压力。而且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调研并编写大学生职业规划,将其和大学生创业指导列为学校学生必修课,通过富有职业培训经验的教师讲课,系统地讲授有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力求以课程设置的形式来转变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职业规划”和“主动创业”的可行性,从而让大学生积极地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新型就业观念,从而为以后的就业铺路。   二是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培养。高校可以考虑成立富有个性的心理健康协会或者类似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使他们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三是充分考虑就业的现实情况,尝试开辟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载体的创业之路。可以探索建立面向在校学生的兼具综合性、实践性、规范性和开创性的素质教育项目,内容包括与政府联合举办论坛,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聘请企业家担任职业指导人,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在校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社会、规划人生。同时,还可以邀请在现实中创业成绩比较突出的毕业生回校与在校生交流心得。对于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调研活动加以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环节设置,调整和协调教学资源组织,为后来的大学生提供可资之鉴。   四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助推大学生创业。根据统计,大学生创业资金的80%以上是依靠父母和亲友。资金的缺乏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瓶颈,这在客观上对在校大学生起着负面影响。学校可以探索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可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大学生创业。   五是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根据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素质训练内容和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可以借助与地方开展的校地共建等等的优势,借助已毕业校友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就业对接与沟通,增加学生就业的渠道。   政府:强力保障就业   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扩大就业。首先,政府在研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安排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的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农民工就业等重点工作。第二,发挥好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项目实施中,明确扩大就业的具体安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并落实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及时启动对这些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与教育。第三,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在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时,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又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轻工、纺织、建筑业,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发挥这些产业能提供大量岗位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上岗机会。第四,支持建设与发展中小企业。严格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与资助政策,积极为它们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融资等专门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第五,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增加投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农民联合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拓展农村的劳动力就地、就近上岗就业的空间。第六,努力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强大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新领域,开发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居家服务、物业服务等岗位。做好旧小区的社区就业,充分利用新建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配套服务扩大就业。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指导它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裁员。鼓励它们千方百计通过多种稳妥的方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为富余人员提供更多的上岗机会。在政策上给予国有企业以一定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首先,要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完善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市场准入、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
/
本文档为【标准申论好文章[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