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

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

2012-02-24 8页 doc 39KB 1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0047

暂无简介

举报
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 09新闻班 柳迪 2112509115 内容摘要: 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灾难性、危机性、破坏性,一旦发生,必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新闻报道则是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突发性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舆论引导的作用的简单分析,以汶川地震和“70码”事件的报道为例,探究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推断舆论引导的问题所在,探讨主流媒体在...
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
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 09新闻班 柳迪 2112509115 内容摘要: 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灾难性、危机性、破坏性,一旦发生,必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新闻报道则是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突发性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舆论引导的作用的简单,以汶川地震和“70码”事件的报道为例,探究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推断舆论引导的问题所在,探讨主流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如何扮演角色,引导社会舆论,把控公众关注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 突发性事件 舆论 媒体 引导 突发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及民众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媒体如果能够及时报道,就会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此时的大众传媒所承担的舆论引导作用,就会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积极引导,有力监督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及解决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性事件报道就是媒体对这类突然发生的、重大的紧急事件进行及时、客观、公正、全面地跟踪报道。 二、突发事件舆论产生的原因 突发事件大体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的发生,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突发性事件由于发生时间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 2011关键词,“小悦悦”,“7.23动车追尾”,“药家鑫”,“李刚”“校车”……从这些关键词可以很容易的回想到2011年中国发生的一些备受关注的突发性事件。 这些事件发生后,产生很强的社会轰动效应,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在主流媒体尚未发布准确消息之前,公众想方设法从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了解相关信息,以满足自己对事件的关切和好奇,也由此产生了社会舆论。 因此,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就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在灾难发生时,媒介如何引导舆论就成了关键。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 三、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的作用 (一)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 谣言总是在信息不能正确传播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生突发事件后,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避免公众的猜测和质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虚假报道和谣言的传播。能够稳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二)舆论引导有助于树立政府公信力 媒体通过及时、公正、公开地报道各级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进程,使公众对政府行为随时监督,从而树立起一个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避免群众的误解,既有利于进一步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又促进了党群感情。 (三)舆论引导可以引领健康心态、促进社会稳定 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体,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效的舆论氛围,并能从精神上安慰受害群体,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灾害,度过难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稳定民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 (四)舆论引导可以凝聚民心、团结力量、战胜困难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需要多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度难关。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出倡议,以舆论引导的方式发动全社会奉献爱心,互助互爱,扶贫济困,从而凝聚民心,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四、舆论引导的现实影响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新闻报道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故其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容易误导和激化民众的偏激,大众舆论引导一旦失误,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甚至酿成灾祸。 下面,汶川地震和“70码”事件来具体分析舆论引导的现实影响。 (一)舆论引导的积极影响——“汶川地震”报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网在震后18分钟第一个发出报道:“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后,央视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播报了地震的消息,随后,几乎每分钟都有新讯息发出。这种大规模的滚动直播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新闻依据,分段分次的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新动态及时传递给受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突发事件中受众对信息的渴求。大地震发生后,各媒体反应迅速即使地公布地震造成的损失和就在的最新进展,不仅有人员伤亡的最新数字,还有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实际救援行动,也有国际社会的救助支持。在事实引导下,全社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二)舆论引导的负面影响——“70码”事件 5 月7 日晚8 点多,肇事者胡斌驾驶自家的三菱跑车,将穿越斑马线的25 岁青年谭卓撞死。谭卓被撞的消息当晚就出现在网上,并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第二天,杭州一家都市报以“文二西路飚车夺命”为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导读文字为:“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将城市道路当成F1 赛道,昨夜终酿惨祸”。文中对肇事者胡斌和死者谭卓的身份背景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5 月8 日晚,人们在电视中看到了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第一次态,即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警方初步认定肇事车辆当时的时速为70 码。这一结论不但没有控制不利局面反而激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五、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产生问题的原因 “70 码事件”发生之后,很多媒体人都在反省,为什么这起事件爆发的速度和强度远远超出预期,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怎么会演变成为重大公共舆论事件的呢? 回顾“5.7 交通肇事案”的整个报道过程,除了相关部门应对失措外,传统媒体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认知不足、引导不力也是促成此次公共舆论事件向负面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突发事件发生后12 小时,是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阶段,此时公众尚处于信息的认知阶段,还没有形成观点或意见。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一时间段内如果政府部门能够提供权威信息,受众是能够比较客观地接受和分析信息的。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媒体的报道不但没有适时引导,反而为达到“新闻”效应,对当事双方 “富家子弟”“数次违章”和“贫寒学子”“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背景多次强调对比,成功吸引了公众眼球的同时,也激发了公众的同情心和“仇富”心理,引发了负面公共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发形成的舆论往往在内容上具有无机性和非理性的特点,而在表达方式上有伴随着较强的情绪化倾向,形成一定的心理和物理小英,它包含着对正在出现的现象、事件和问题的质朴和民反,伴随着心理上的兴奋——抑制的反应过程,因而会在社会中形成一股模糊且庞大的意识力量,但它也常常缺乏理性的必要约束和的有效调控,起发生作用的性质和方向有可能在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变化。” 突发性事件报道经常遇到阻碍,很大原因在于政府官员对待突发性事件的方式通常是封锁信息,消息封锁之后,主流媒体发挥不了作用。政府要得到满意的结果,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不能缺失,公众的支持配合不能缺少。唯有政府、媒体形成合力,呈现事实真相,分析深层原因,全力出击解决百姓问题,表现出政府解决问题的诚心和决心,才能达到处置突发事件的最佳效果。 六、媒体如何把握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引导 (一)争取信息的第一发布权,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抢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真相,才能取信于民,树立媒体公信力。让记者迅速介入突发事件报道,向公众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事实真相,保障公众知情权,使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化。另一方面,发挥媒体舆论阵地作用,全力宣传政府的处置措施和,推进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恢复公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第三,及时、准确、负责任地据实报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事态发展,是主流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引导和监督的最好角色。 (二)准确发布,有助于提高舆论公信力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民越来越依赖于媒介,以来没接所提供的信息,一消除自己对某些事物的不确定性,受众对身边及周围世界的了解更多来源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突发性事件带有一定的负面性质,媒体在报道的主旨上,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在报道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准确、充分、到位,不能捕风捉影,及时、准确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增加事件处置的透明度,是社会公众全面、准确了解事实真相,增强危机意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环节。 (三)客观报道,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应起到一种 “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的作用。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四)是非引导与全局引导相结合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一些谣言和流言四起的时候,媒体的引导就成为这个特殊时期舆论引导的关键,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媒体不但要对社会中正面现象进行报道,而且还要对那些负面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和发展的现象发生的灾难性事件予以正面引导。 在引导是非的同时,新闻媒介也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解决和平息突发事件、维护稳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五)加强舆论引导的心里救援和人文关怀 对受灾群众的心里救援并不是与舆论引导毫不相关,大量事实表明,正是由于媒体不自觉地充当了群众心里的引导者,缓解了人们在灾难中所遭受的心理压力,彰显出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增强了灾难中人与人的联系,更给了动荡中的民众增添了信心和凝聚力。 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将对受难者亲属产生极大伤害。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尊重受难者感受,对细节太过详细的描写会对公众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产生新闻导向负作用。 参考文献: 1. 柯仙炉 《突发性事件报道与舆论把控的平衡点》 《东南传播》2011年第5 期 第18页 2. 许东良 《突发公共事件与舆论引导——以杭州“70 码”事件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第37页 3. 康虞 《略论突发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 《东南传播》 2009年7月 4. 毛晓梅《浅论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和应对措施》中华传媒网 5. 徐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研究》2009年2月 6. 宋方方 吴俊杰 《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特征及引导》《东南传播》 2010年7月 �康虞 《略论突发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东南传播》2009年7月 �毛晓梅《浅论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和应对措施》中华传媒网 �徐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研究》2009年2月 �宋方方 吴俊杰 《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特征及引导》,《东南传播》,2010年7月 PAGE 8
/
本文档为【突发性事件与舆论引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