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2012-02-22 5页 pdf 471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3815

暂无简介

举报
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史林 》 年增刊 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马承源 口 述 高俊整理 整理者按 年 月上海博物馆建馆 周年之际 , 笔者采访了马承源先生 , 后写成 《有容乃大 —听马承源先生数 “家 珍 ” 》一文 , 经马先生审阅后发表 。 笔者因数次为马先生筹备专家讲座 , 故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这位文博界泰斗 。 本文是笔者根据 采访及稍后的讲座记录整理而成 , 亦作为对刚刚辞世的马先生的纪念 。 一 文物收藏 半壁江山 总体上说 , 一个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 , 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事业发达的城市 , 近代以来上海就在中国 扮演...
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史林 》 年增刊 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马承源 口 述 高俊整理 整理者按 年 月上海博物馆建馆 周年之际 , 笔者采访了马承源先生 , 后写成 《有容乃大 —听马承源先生数 “家 珍 ” 》一文 , 经马先生审阅后发表 。 笔者因数次为马先生筹备专家讲座 , 故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这位文博界泰斗 。 本文是笔者根据 采访及稍后的讲座记录整理而成 , 亦作为对刚刚辞世的马先生的纪念 。 一 文物收藏 半壁江山 总体上说 , 一个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 , 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事业发达的城市 , 近代以来上海就在中国 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 。 在上个世纪 、 年代 , 上海是全国金融 、 贸易 、 航运 、 信息等多功能的经济 中心 , 同时也是全国的文化中』自。作为上海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博物馆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 在 年代所制定 “ 大上海 ” 中 , 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就在江湾专门辟出一块土地以建设上海博物馆 。 进人 年代后 , 不期而至的战争频频肆虐这个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 从 “一二八 ” 事变到 “八一三 ” 淞沪抗战 , 上海的文博事业在战火中遭受了最严重的挫折 , 侵华 日军野蛮的轰炸烧毁了大批 珍贵的文物 , 特别是上海沦陷后 , 日伪当局更是展开赤裸裸的强取豪夺 , 给上海文物博物馆事业造成了 空前灾难 。 年抗战的胜利 , 并未给上海文化建设带来光复的曙光 , 来沪接收的国民党要员纷纷中饱 私囊 , 侵吞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 上海群众讥之为 “劫收 ” 。 后来这些文物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亡而流落 至台湾 、 香港或海外其他国家 。 年上海解放后 , 摆在上海文博工作者面前的几乎是一张白纸 , 包括专业队伍的组建 、 文物的征 集 、 保管及展览机构的营建等等 , 所有这一切都需从头开始 。 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同志对上海的文博事 业给予了极其热情的支持 。 年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 , 年 月 , 经过文博工作者两年的艰辛劳 作 , 一座新型的社会主义博物馆在南京西路 号旧跑马总会大楼对外开放 , 从此上海有了自己的文物 收集 、 珍藏及展览的机构 。 在上海博物馆建设过程中 , 陈毅市长始终给予各种支持 , 许多文物的征集工 作都亲自过问 , 并给志愿捐献文物的群众授予政府嘉奖令 。 正是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 加上文博工 作者主人翁的责任感和热情 ,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征集到了大批流失在民间的珍贵文物 , 原始社会彩陶 、 商周青铜器 、 明清字画等等 , 特别是凝聚潘氏家族数代感情的青铜珍宝 —大孟鼎 、 大克鼎也由潘达于 老人主动捐献了出来 。 有了博物馆建筑 , 还得有文物来充实才能算名副其实 。 那时广东路上的文物商店最为集中 , 这里也 是我们工作人员经常光顾的地方 。 征集文物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容易 , 解放之初 , 没有太多的政治 运动 , 文物收藏者并没有向政府捐献文物的压力 。 因此 , 如何说服他们把文物高高兴兴地捐献出来 , 就 全凭文博工作者的能耐了 。 凡是 年代从事过文物征集工作的人都知道 , 吃闭门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由于工作人员锲而不舍的精神及诚挚的态度 , 许多收藏者最后都放心地把手中的文物志愿捐献给了博物 馆 。 渐渐地 , 他们成了上海博物馆的挚友 , 在以后上海文博事业的建设中 , 积极建言献策 , 出了不少力 。 当然 , 博物馆从来也没有忘记他们 , 当年的捐赠者中如今有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 博物馆也总是在力 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最及时的帮助 。 这就是当年我步人文物研究领域之际 , 上海文博界的基本情况 。 年 , 我由市教育局调人上海博 物馆担任支部书记一职 , 出于个人爱好及研究兴趣 , 我决定从神秘而极具史学价值的青铜器入手 。 随着 研究的深入 , 我也越来越觉得 自己更适合从事专门的青铜器研究 , 于是在 年 , 我向组织提出辞去 党支部书记的行政职务 , 专心搞研究工作 。 这个决定当时在同事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 市文化局党委也 对我提出了批评 。 但我坚持认为 , 在博物馆工作 , 精通业务才是我当时最主要的任务 。 组织上后来也就 接受了我的辞呈 , 改派我担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 , 职务虽然是降低了 , 但是保管部的工作却让我 受益匪浅 。 保管部副主任主管文物征集 , 包括文物的收购和捐赠 , 另外还有文物的接收工作 。 所有的文 物 , 包括青铜器 、 书画 、 陶瓷 、 玉器等等 , 都要经过保管部这个渠道 。 征集文物不仅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自身也得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 要善于发掘或发现有价值的 文物 。 当时的人们缺少基本的文博知识 , 也没有文物保护的观念 , 许许多多文物被当作破铜烂铁运往冶 炼厂 , 我和我的同事经常到冶炼厂寻宝 , 抢救出了不少险些被回炉的珍贵文物 , 许多事例在文博界被传 为佳话 。 例如 , 一次我们在征集文物时 , 来到上海冶炼厂堆积破铜烂铁的场地 , 发现一件甄与釜相连的 器物 , 仔细一看 , 原来是一件难得的青铜器 。 经过仔细研究 , 发现这是一件汉代的蒸馏器 , 它不仅可以 蒸馏酒 , 还可以提取花露或蒸取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 。 就是这件差点被回炉的珍贵文物 , 证明了早在公 元 世纪左右的汉代 , 中国已经掌握了蒸馏技术 。 这一发现也修正了中国制作蒸馏器的历史始 自金 、 元 时期的传统说法 。 据我们后来的统计 , 当时从各地废铜烂铁中抢救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文物数以万计 。 随 着文物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 年 月后 , 上海博物馆迁 入河南南路 号原中汇银行大楼 。 文化大革命期间 , 许多珍贵文物被当作 “ 四旧 ” 没收 , 砸烂 , 影响了民间文物的征集活动 , 严重干 扰了上海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 。 因此在改革开放后 , 上海文博工作者倍加珍惜大好的时机 , 频频开展各 种国内 、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 多次承办了一些国际级的文物博物馆盛会 。 这一时期 , 征集海外流失 文物成为文博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 , 每次外出 , 我们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触了解一些海外中国文物精 品 。 这些文物有的是被帝国主义者掠夺的 , 有的是被文物贩子走私出境的 , 有的是资本家 、 银行家后代 的家藏 , 也有的是古时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见证 。 例如在香港 , 出售中国古玩字画的古董店林立 , 物品 五花八门 , 令人眼花缭乱 。 由于香港的文物是 自由流通的 , 内地的文物走私贩子常常把珍贵文物偷运出 境 , 我几乎每次来港 , 都会到文物街去看看 。 一次 , 在美国范季融先生陪同下我在一家小店的橱窗里发 现了一件鼎 , 虽然表面土锈甚多 , 但在锈迹斑斑的铭文中 , “ 晋侯 ” 二字依稀可辨 。 出于对青铜器物的 直觉判断 , 这很可能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 范季融见我这么喜欢 , 就买了下来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 回到上 海后我们对这件器物进行清洗去锈 , 鼎身即显现出 个字的铭文 。 经过专家解读 , 证明此鼎是西周中 期晋侯因军功而赐命于下属的器物 , 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件西周中期铸有长篇铭文的晋国青铜 器 , 堪称国之重宝 。 还有一次 , 我和一位香港朋友看到一家古玩店里有一件青铜益 ① , 当时感觉眼前一 亮 , 拿起来细细揣摩研判 , 初步认定应该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用品 。 夫差传世的遗物仅 余件 , 且 大多是剑 、 戈等兵器 , 像益这样的礼器从来没有见过 。 香港工商巨子 、 著名实业家何鸿章得知这一情况 后慷慨解囊 , 将之买下赠予上海博物馆 。 后通过对器身上 字铭文的考释 , 证明这的确是吴王夫差用 诸侯进贡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造的礼物 。 更有人考证说 , 受此重器的女子极有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女 西施 , 如果能证实的话 , 那可真堪称是文物集藏史上的佳话了 。 二 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 数千年华夏文明史为后世留下了满天星斗 、 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 。 可惜的是到了改革开放的 世 纪 年代 , 国内还没有一座堪称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 。 博物馆 自身的建设关系到文物收藏的规模 及保护水平 , 因此 , 造一座具有国际水平的博物馆是上海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任 。 年 , 我赴美国 ① 益 , 盛酒器具 , 类似于后来的壶 。 考察 , 参观了许多现代化的博物馆 , 也看到了陈列于其中的中国流失文物 , 当时心情极为复杂 , 不知是 该为这些受到精心保护的文物珍品感到欣慰还是悲叹 。 但从那一刻起 , 我暗自下了决心 , 要在上海建造 一座同样水平的博物馆 。 年组织上安排我出任上海博物馆馆长 , 后来在陪同澳大利亚总理惠特兰姆 参观时 , 发生了一件让我至今难忘的事 。 那时上海博物馆还在河南中路汇中大楼内 , 参观到一半的时候 , 展厅内天花板上的空调开始滴滴答答地漏水 。 惠特兰姆停了下来 , 站在那里发呆 , 然后一把拉住我 , 在 滴水处的展示窗前合了个影 。 我当时真是感到极度的难堪和难过 , 也更加坚定了我争取建造新博物馆的 决心 。 后来每次去美国 , 我都会详细收集一些博物馆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料 。 面对美国同行好奇的询问 , 我 告诉他们说 我们也要造这样一个博物馆 , 这些是我拿来作参考的 。 此后 , 经常会有外国朋友善意地和 我开玩笑 马馆长 , 上海博物馆有了没有 , 上海博物馆造了没有 这种调侃的话在我听来特别不是滋味 , 上海的文物收藏号称 “半壁江山 ” , 如果没有一座象样的博物馆来保管收藏 , 上愧对先人 , 下难向子孙 交待 。 上海博物馆在修修补补中度过了近 年 , 年上海市要兴建十大文化建筑的消息让我们文博工 作者兴奋不已 , 我立即给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黄菊同志写了一封信 , 对历任市领导关心与支持上海文博事 业表示感谢 , 同时也委婉地邀请他到上海博物馆来看看 。 后来黄菊同志真的来了 , 很仔细地看了整整一 个下午 , 看得出他是有备而来的 。 最后 , 黄市长拍板决定建造一所新的上海博物馆 , 一个宏伟的计划开 始付诸行动 。 建造上海博物馆新馆最大的问是资金的筹集 , 因为造新馆不能总向领导要钱 。 我们领导班子作出 了卖老馆建新馆的决定 , 老馆总共卖了 万美元 , 当时差不多是一个亿人民币 , 作为开工费用不会 有问题 。 在开始建设的第一年 , 在还没有拿到拨款的情况下 , 工程先上马了 。 市政府看到我们的决心很 大 , 设计的建馆也很实际 , 开始加大扶持的力度 。 新馆最后建成总共花费了 石亿元人民币 , 其中 还是政府出的大钱 。 上海博物馆 自己一点一点地筹募了将近 万美元 , 这样的一笔 巨资能够到位 , 还 得凭文博工作者多年来赢得的信誉 。 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平时就很注意广交朋友 , 国外研究中国文物 的学者 , 凡是本人或是其朋友来上海 , 无论是个人还是带团 , 都有专人接待 , 还可以看到任何一件他们 感兴趣的馆藏文物 。 当时在国内其他一些博物馆 , 外国人看专门的藏品是要收费的 , 如 件文物 元 , 看 件文物就得收 元 , 像是在做买卖 。 上海博物馆则不收一分钱 , 而且每次都是高规格的接待 , 这给海外的朋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就是因为这份交情 , 在上海博物馆资金上需要帮助的时候 , 人家就 主动提出捐助的意愿 。 年 , 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 。 作为上海文博事业的大本营 , 上海博物馆从一片空白到当今国内现 代化水平最高的博物馆 , 凝聚着几代上海文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 如今 , 上海博物馆馆藏有青铜 、 陶瓷 、 书法 、 绘画 、 服饰 、 家具 、 钱币等珍贵文物 万余件 , 藏品之丰富 、 质量之精湛 ,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三 关于青铜器和楚简的研究 上海文博事业建设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博物馆建筑的更新上 , 衡量一个城市文物博物馆水平的高低 , 更要看它的博物馆有没有办出特色 。 上海博物馆的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 这就决定了其馆藏要能 够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神韵与魅力 。 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 , 青铜器和战国楚简的收藏研究现在就得到 了同行们的肯定 。 ① ① 作为青铜器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专家之一 , 马承源从鉴定文物的实践中总结经验 , 发表了若千篇学术论文 。 世纪 年代 初 , 他写了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 首次对上海博物馆所藏青铜器作了清理和研究 。 “文革 ” 后 , 《中国古代青铜器 》出版 , 这 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 很快就被牛津大学译成英文 , 在世界广为流传 。 另一部著作 《青铜礼器 》在台湾出版 , 影 响很大 。 由他主编的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 》, 收录了商周青铜器铭文 余篇 , 注释考证文字 余万 , 是继 《两周金文辞大系 图录考释 》之后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又一集大成之作 。 ’ 而 《中国青铜器 》已成为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专门教材 。 《中国青铜器全 集 》 册 , 则是 世纪以来最完整的青铜器图录研究大全 。 在这部 余万字的著作中 , 马承源提出青铜器的分期应为 育成期 、 鼎盛期 、 转变期 、 更新期 、 衰退期 。 研究青铜器 , 铭文和纹饰是关键 。 铭文是指青铜器上的文字 , 又称金文或钟鼎文 , 是中国最早的文 字 。 铭文研究是青铜器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 有时 , 为了解读一个字 , 考证一段铭辞 , 常常让我通宵达 旦地揣摩 、 研判 , 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 根据铭文与文献的结合 , 我认为周克商的年代应在公元前 年 , 这一提法已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 , 近年来在一些学术会议上 , 不少学者纷纷围绕这个观点做了进一 步的探讨 。 通过对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源的青铜器何尊器身上铭文的考证 , 我搞清楚了西 周初期武王是否营建过洛邑 、 周公是否摄政称王等有争议的问题 。 此外 , 我对商鞍方升和战国量器以及 商周青铜双音钟音调的考证研究所做出的结论 , 现在也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 。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 , 是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 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水平 。 青铜器纹饰各种各样 , 有兽面纹 、 龙纹 、 凤鸟纹 、 各种动物纹 、 火纹 、 各种兽体变形纹 、 几何纹和人物画像纹等等 。 这些纹饰 究竟是些什么 有何价值 都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 例如 , 我就认为过去人们常说的 “ 婴餐纹 ” 并 不准确 , 楼餐之名出自《吕氏春秋 · 先识览 》 “ 周鼎著餐餐 , 有首无身 , 食人未咽 , 害及其身 , 以言报 更也 。 ” 事实上所谓的 “ 婴餐纹 ” 是各种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的正视图案 , 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兽面 纹 。 但兽面纹太笼统 , 并没有指出这种纹饰的实质 。 于是 , 我从青铜器纹样人手 , 结合良诸文化玉器和 古代文献资料研究 , 认为兽面常配置有鸟和龙 , 所以应该称它为 “ 使鸟驭龙神 ” 较为恰当 。 商周青铜器 上该类纹饰大量出现 , 是良诸文化时期东夷民族风俗的继续和发展 。 事实证明 , 研究中国上古历史不仅 仅要依靠历史文献 , 更要依靠出土文物 , 所以 , 青铜器研究有助于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 我现在的脑子里一半装的是青铜器 , 一半是战国竹简 。 以前心血全放在青铜器上面 , 如今 , 关于战 国竹简的研究占据了我的多半时间 。 简犊起初并非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强项 , 我们最初只藏有较少数量的 居延汉简和几块木犊 , 随着藏品的 日益丰富 , 我们希望能多征集些这方面的文物 。 最近几年 , 上海博物 馆抢救了大量的战国楚竹简 。 这些竹简对于中国文化 、 学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 年初 , 我嘱托香 港中文大学的文字学专家张光裕教授 , 希望他能帮忙留意流失在香港文物市场上的竹简 。 不久 , 张教授 就在文物市场上发现了一些竹简 , 随即将二三十张竹简的简文摹本交给了我 。 这些简文涉及了《诗经 》 、 《周易》等古籍 , 还有些与文王 、 周公有关的内容 , 但大部分简文与传承文献无法对应 , 感觉上做伪也 绝对做不到这个程度 , 因此我对这批竹简特别予以关注 。 以后 , 张教授又做了大约 余支竹简的摹本 , 经专家判定这批竹简是战国真品无疑 。 机会千载难逢 , 我们立即决定由上海博物馆斥资收购这批竹简 , 不使如此珍贵的国家文物再流失海外 。 由于香港文物市场上时常有假竹简出现 , 日本和台湾方面都曾上过当 , 我们在购买之际 , 有朋友善 意地劝我们谨慎从事 。 而我们有三个依据可以断定这些是十足的真简 第一个判断依据是竹简的文字和 内容 , 这批竹简的文字字体 、 书法和墨色与已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字一致 , 简文内容涉及广泛 , 有与传承 文献相对应的 , 也有完全不见于传承文献的 , 绝无伪造的可能 第二个判断依据是竹简暴露于 日光下是 否变色 , 自然光中有紫外线 , 出土竹简会很快碳化变成黑黄色 第三个判断依据是竹简离开水环境后是 否变形 , 真的出土竹简脱离水环境后由于水分蒸发引起引力不匀会很快变形 。 这些都不是伪造竹简所能 做到的 。 所以 , 购买之际虽然压力很大 , 但我们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 。 一般来说 , 从海外市场抢救文物 , 时间紧促 , 需即时决定取舍 , 往往要凭经验来判断 , 科学鉴定只能在收购之后进行验证 。 上海博物馆后 来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竹简作了质地 , 由姜笑梅 、 张立非两位专家进行年代鉴 定 。 为慎重起见 , 我们又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对竹简作历史年代测定 , 由超灵敏小型回旋 加速器质谱仪测出竹简距今时间为 士 年 。 科学测定的结果证实了当初的判断完全正确 , 它们 是一批 多年前的战国原始古籍 , 是 多年来所发现的战国简犊中数量最大 、 内容最为丰富的实 物史料 。 ①这批竹简的尺寸最短为 厘米 , 最长为 厘米 , 宽度约 厘米 , 厚度为 至 厘 米 。 文字系用朱砂书写 。 竹简编线有 道或 道 , 由于地层的压积 , 编线被竹简软化 , 一般已嵌入竹体 。 这为今天了解战国竹书的形制及中国古代图书的编订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 而不同尺寸的竹简 , 也为研究 战国时期楚国的度量衡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 。 下转第 页 ① 据统计 , 自 世纪下半叶以来 , 我国各地已出土了加 多批楚国竹简 , 总计 万字以上 。 而上海博物馆购藏的这批战国楚简 文字就达总字数的三分之一 , 且都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 现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 妈的父亲周均时是民主人士 , 曾任同济大学校长 , 与朱家骆为留德同学 , 后来在白公馆 被杀 。 年代 三舅妈搬到了新华路 , 住的是上海最早的空调房 , 全是用井水打的 , 用水塔 , 冷水打上来 , 整幢房子都 冷下来 。 排落地钢窗 , 玻璃砖 , 螺旋楼梯 , 船舱形房间 , 玻璃橱中放着玻璃高脚杯 , 架白色的三角 钢琴 。 三舅舅的儿子周裕农 , 在国内外经济界很有影响 , 曾任美国芝加哥国民银行远东部经理和美国休 斯顿银行香港分行买办 。 他第 个提出开发浦东 , 要融资 亿美金 , 可是没有实现 , 后来人家去做了 。 周广仁是我表姐 , 二舅 ①的女儿 , 在华沙学钢琴 , 与傅聪是同学 , 成绩比傅聪还好些 。 现在是中央 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 建国初期国内最好的钢琴伴奏 。 她原有 个男朋友 , 蛮好看的 , 后来表姐到华沙 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 触动很大 , 感到法西斯太残忍了 , 于是坚决与家庭决裂 。 后来嫁给了 个老干部 , 麻子 , 年龄大了好多 , 她认为只有 “ 老革命 ” 才是真正为人民的 。 【口述者简介 徐元章 , 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会员 , 东方艺社上海分会理事 。 他的水彩系列 《上海 》受 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和赞誉 , 其作品被上海市政府制成礼品赠送给外国贵宾 。 徐元健 , 同济大学退休教 师 。 【整理者简介 〕张秀莉 , 助理研究员 廖大伟 , 研究员 ,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拜 朱守芬 ① 即周孝高 , 年出版的 《上海时人志 》对他如此记载 “ 周孝高先生 , 年四十八岁 , 浙江郑县人 , 民国十四年卒业于同济 大学工科系 , 十九年毕业于德国哈诺佛大学工科 , 得硕士学位 , 专长工厂管理 , 周游在德各大铁工厂 , 及制造纺织机厂 , 民国二 十二年作经线调整机论文 , 得工学博士学位 。 民国二十六年 , 任中国康元制罐厂副经理 , 以迄于今 。 先生为工程界之奇才 , 实业 界之巨子 , 尝以西洋工业管理方式 , 试用于国内 , 略施变化 , 以适国情 , 而不稍拘泥 , 已是著有成效 , 先生性沉默 , 勤工作 , 雅 好读书 , 拘询有儒者风 。 ” 上接第 页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 , 后人只能通过 甲骨文 、 石刻文以及青铜器的铭文 , 或者凭借秦以后历代对先 秦历史的文献记载来了解先秦思想文化史 。 但是 , 由于年隔久远 , 纸漏在所难免 。 这批时代为秦始皇焚 书坑儒前的楚国竹简 , 所载内容可作为先秦文献的重要补充 。 学术界不少专家称之为 “ 国之瑰宝 ” 也不 为过 。 与同时期的其它战国文字相比 ,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竹简书法俊朗 , 疏密得宜 , 对研究中国书法史 也有很重要价值 。 我本人参与了竹简中 《孔子诗论 》部分的整理工作 。 《孔子诗论 》共 简 , 字 , 记载诗论 篇 , 内容是关于孔子论 《诗 》的记录 , 是一部难得的竹书 。 它的发现 , 揭开了先秦时期 《诗 》 的篇次和孔子解释 《诗 》的本意 , 将会对中国文学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 此外 , 竹简中有 支简记载 了 种诗的篇名和诗曲演奏吟唱的各种音高 。 有一些诗名十分有意思 , 如 《子奴思我 》 、 《野有毒 》 、 《思 之 》 、 《良人亡不宜也 》 、 《奚言不从 》等 , 很可能是楚国郧都一带的流行歌曲 。 在一篇或几篇成组的篇名 之前记有一个特定的音名 , 而在特定的音高下又有一篇或几篇诗名 , 这说明每一篇诗都有它特定的音高 , 并不是随意用任何音高可以自由吟唱的 , 可见当时音乐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当成熟规范 。 年来上海文博事业的建设为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赢得了 “ 半壁江山 ” 的美誉 , 这当中凝聚了几 代文博工作者文物征集 、 收藏 、 保护 、 修复的辛劳付出 。 相对于陕西 、 山西 、 河南这些文物大省来说 , 上海本地的出土文物极少 , 我多次说过 , 上海的地下全是 自来水管和煤气管 。 因此 , 上海博物馆文物收 藏取得的成就更多地来自于文博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 是他们 “ 蚂蚁搬家 ” 式的株积寸累 , 才使得上海博 物馆的馆藏越来越丰富 , 万件引以为骄傲的文物精品见证了数代文博工作者的心血 。 【口述者简介 〕 究专家 。 〔整理者简介 马承源 一 , 原上海博物馆馆长 、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 青铜器研 高俊 , 助理研究员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拜 段 炼
/
本文档为【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