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气压带和风带》

2012-01-29 8页 doc 90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8299

暂无简介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 2.2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解读》...
《气压带和风带》
2.2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解读》】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绘制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示意图, ②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 ③根据全球高、低压中心的分布,能推导出季风的方向。 ④说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绘制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单圈环流引入到三圈环流,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其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产生结果 季风成因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学生的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其中三圈环流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要悉心讲解。学生对季风现象有所了解,在讲述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导入: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从高空(日本领土大部分在30-45度N),两三天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思考:日本的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的?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来一探究竟。 板书:2.2气压带和风带 板图:热力环流图,指导学生画 师:上一节内容,我发现很多同学对风向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还不会画。画水平气压梯度力,两个步骤,第一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第二步:北半球,使用右手定则,食指顺着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姆指的指向即为风向。下面我画两个图,大家练练,请两个同学上来画。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这节课的内容有点难度,大家要仔细听。如果这节课没学好,后面的全球气候类型你们就很难理解,要学会自己推导。 先来回顾一下热力环流。 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呢? 做三个假设,然后我们一步步否定假设: 1、地均一 2、地球不自转 3、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地球不公转) 让学生上去画赤道和北极的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示意图 讲解:在假设条件(地球不自转),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什么力(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否定第二个假设。 三圈环流过程 七个气压带 问题: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形成原因相同吗?(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高压,是由于高空空气堆积后的被迫下沉而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属于热力高压,是由于空气受冷后下沉而形成的。) 赤道上空的暖空气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右偏转成了西南风。到达北纬30度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 三圈环流示意图 引导学生标出北半球四个带,让学生画出气压梯度力和风向。 (北半球盛行西风事实上是西南风,极地东风事实上是东北风;南半球盛行西风事实上是西北风,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检查学生画地正确与否。 学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后,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利用了盛行西风) 指导学生画出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在生活中如果会利用会非常有用。特别是在航海中。四百多年前的时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大家知道吧。他带领他的船队由南太平洋东部向亚洲航行时,长达几个月,都是天遂人愿,我们看他是如何天遂人愿的。开始的时候,海面上一直吹东南风,把船向西推行,后来海面上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到达了菲律宾。你知道船队经过了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吗?(东南信风带,顺风航行,赤道低气压带,无风区) 还有两个假设没有解除,下面我们解除第三个假设,地球公转。太阳不再只是直射赤道,而是直射点发生移动。大家说说,在夏半年,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了地表热能的季节性移动。比如说,6月22号,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地球最热处不在赤道,而应是在赤道以北,相应赤道低气压会怎么移动,是不是应该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副极地低气压带(北移),极地高气压带还北移吗?(缩小,因为极圈存在极昼,空气不至于太冷,下沉的气流会减少,所以极地高压范围缩小) 夏季北移,那向着季就应该是南移。 我们否定最后一个假设,地表是均一的。地表实际不均一,那么我们考虑海陆分布差异这个因素,看看又会是什么情况?大家跟着来,一步一步推导。 [引导学生看36页活动] 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比海洋慢。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明显不同,于是原先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就被分裂成了一个个高、低所压中心。大家看36页活动题。第一题,给出了两个气压柱,要求是要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大家自己画下。 A图中,冬季,大陆气温、海洋气温谁高谁低?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好,在空气柱中画什么箭头,画下沉箭头,此时形成高压还是低压?这个高压看看,是在哪个气压带上?七个气压带中的哪个带?副极地低压带 B图中,夏季,倒过来了吧,大陆气温高于海洋,空气上升,在大陆上形成的是低压,在哪个气压带上?副热带高气压带。 如果我们在这两幅图中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等压线,怎么绘? 黑板上演示下:一个一个的圆 :也就是说,当我们考虑海陆热力状况的时候,气压带就不再是完完整整地呈带状分布,而是出现了支离破碎,大陆上和海洋上会形成一个一个的高、低压中心。 板书加讲解:冬季,哪个是冷源?陆地为冷源,比如说,冬天的时候,西北风那个吹呀,冷嗖嗖的,鸭绒服、羽绒服、毛衣,我们统统都往身上套,而海洋为热源。冷源,空气会怎么运动?下沉,容易形成高压。热源,空气,上升,容易形成高压。所以: 析书:冬:冷源——大陆——高压 热源——海洋——低压 37页第一幅图,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指导学生标出:亚洲高压、澳大利亚低压、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 板书:夏:热源——大陆——低压 冷——海洋——高压 第二幅图,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学生标出:亚洲低压、澳大利亚高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些一个个的高低压中心对气候有什么影响?确定点说,会形成风,形成什么样的风? 讲解:气流总是会很自觉地从高压中心流向低压中心,大家可以试着,在这两幅图中,选定一个高压中心和一个低压中心,用铅笔画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即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比如在上边这幅图中,亚洲高压(亚洲高压最核心的冷源是在蒙古—西伯利亚处),气流流向阿留申低压,向右偏转,什么情况? 提问:我们国家冬季吹什么风? 学生:西北风 讲解:天气预报,大家都听过吧!我国由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明显降温,气温下降下降多少度。大家知道形成原因了吧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这两幅图多琢磨琢磨。 把书本翻过来,38页又有一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了季风?什么是季风,简单的说,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风。第一题,有两小题,好,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讨论下,东亚季风怎么变化,怎么形成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待会我请同学回答。大家讨论。 讲解:(源地、风向、性质三方面讲解)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温润多雨。 第二题:季风对我们国家的影响 讲解: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温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是谷子、高梁、玉米、大豆、土豆等。 下面我们来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两大指标:降水、气温,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雨。 提问:在我们天然状况下,气温怎么下降? 讲解:我们前面讲过,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远离地面,越往高空,气温是上升还是下降?所以气温下降,可以怎么样?空气上升。 空气上升是降水的条件之一,是不是空气上升就一定会降雨呢? 提问:降雨还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水汽、凝结核 总结: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要有凝结核。否则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了。比如说,我国国家东部夏季的时候,刮什么风?(学生:东南风),气流从哪来?(学生:海洋)。海洋上的气流多水汽,于是使我们国家东南沿海一带多雨。 老师:[指导学生看黑板三圈环流图]哪些地方满足降水的条件? 学生: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总结:凡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近地面必定为低气压带。 老师:看看赤道地区有没有充足的水汽 追问:描述下赤道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生: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6度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老师:我们把这种气候叫什么,叫什么气候? 学生:热带雨林气候 我们再接着看第二段文字,[在三圈环流图上标出盛行西风],在亚欧大陆的西部,西风从海洋上吹来,降水怎么样?我们注意看,西风是从纬度低的位置吹向纬度高的位置,运动中空气容易冷却,是有利于水气凝结还是不利于?降水产生了。在大陆西岸,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小,冬不冷夏不热。像英国等国家。 老师;我们国家有没有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呢? 讲解:西风继续深入亚欧大陆时,受到山脉、植被阻挡之后,变得非常非常微弱。 老师:有没有这样的地方,一段时间被一种气压带控制,另一段时间被另一种气压带控制呢? 讲解:[用黑板擦在三圈环流图上交替演示副高和盛行西风带]夏季,气压带和风带怎么移动(学生:北移),冬季南移。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副高控制,气流怎么运动?(下沉),形成什么气候,干旱少雨。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 老师:我们称什么气候? 学生:地中海气候。 这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我们主要讲了三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只这个,气候还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太阳辐射、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后面要学到的洋流等等。气候的形成的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束作业:画书本34页的三圈环流图。 【板书设计】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假设1.地表均一 →单圈环流 假设2.地球不自转 →三圈环流 假设3.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差异使气压带风带被割裂 海陆性质差异 →季风气候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反思】 低气压带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高气压带 冬至日 秋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太阳位置
/
本文档为【《气压带和风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