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

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

2012-01-07 3页 pdf 162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2092

暂无简介

举报
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 收稿日期:2011 - 06 - 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资助项目 (2009CB522904)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30973802,81173326) ;长沙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合作资 金专项重点项目(K1005020 - 31) 作者简介:常小荣(1956 -)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针刺治病机理及灸疗治病机理的研究。 通讯作者:严洁(1941 -)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 灸经脉脏腑相关规律及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 ...
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
收稿日期:2011 - 06 - 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资助项目 (2009CB522904)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30973802,81173326) ;长沙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合作资 金专项重点项目(K1005020 - 31) 作者简介:常小荣(1956 -)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针刺治病机理及灸疗治病机理的研究。 通讯作者:严洁(1941 -)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 灸经脉脏腑相关规律及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 吴焕淦(1956 -) ,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针刺治病机理及灸疗治病机理的研究。 3 讨 论 凝血时间是指血液自离体至凝固所需的时间,凡影响凝 血过程中凝血因子活性或数量的因素均可影响机体的凝血过 程[4]。本研究中虽然广痛消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比较凝血时 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但剪尾实验中发现大剂量广 痛消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因为止血是一复杂的生理机制,包 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 3个过程。广痛消 泡沫气雾剂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30min)影响凝血因子活性 和数量,从而缩短凝血时间,但其止血作用是肯定的。二甲苯 涂布小鼠耳廓表面可诱发急性炎症,使小鼠耳廓肿胀,水肿后 耳重增加,大剂量广痛消可抑制小鼠的耳重增加,表明大剂量 广痛消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 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由延胡索、茜草等中药提取有效成 分制成。中药药理研究认为延胡索中含延胡索乙索,该成 分能减少 LPS诱导的 ICAM -1 和 E - selectin表达,具有开 发成炎症治疗药物的潜力,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镰刀属、盾 壳霉属、平脐蠕孢属、炭疽菌属等相应细菌均有很高的抑菌 活性[5];茜草温浸液有明显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茜草水提 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有抑制作 用,能显著减轻小鼠耳廓炎性肿胀[6]。广痛消泡沫气雾剂 为复方制剂,成分较多,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本研 究可为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美婉,陈昕,潘昕,等.药用泡沫气雾剂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J].药学进展,2009,33(12) :551. [2] 吴振宇,吴广均,赵宝明.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的止痛解痉作用 [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8) :559. [3]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322 - 323. [4] 曾南. 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7. [5] 王红,田明,王淼,等.延胡索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10,38(6) :110. [6] 王晓光,傅江南.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运用[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0. 第 29 卷 第 10 期 2 0 1 1年 1 0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10 Oct. 2 0 1 1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 常小荣1,刘密1,严洁1,易受乡1,吴焕淦2,孙国杰3,胡玲4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3.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4.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摘 要:从温补学说的形成;温补乃治虚之本;温补之法,莫过于灸法;温补中阳、脾胃之要;温、通、疏三法的 灵活应用等 5 个方面,对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和探源。希望对今后能更好的研究和探讨艾灸温补理 论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245. 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7717(2011)10 - 2166 - 03 Theoret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Warming And Invigouat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CHANG Xiao-rong1,LIU Mi1,YAN Jie1,YI Shou-xiang1,WU Huan-gan2,SUN Guo-jie3,HU Ling4 (1.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2.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3.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1,Hubei,China; 4.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Anhui,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oret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warming and invigouat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warming and invigouating theory,warming and invi- gouating is the root of the treatment in deficient syndrome,nothing is better than moxibus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warming and invigouating,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diseases of spleen - stomach is warming and restoring yang of the mid- 6612 第 29 卷 第 10 期 2 0 1 1年 1 0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10 Oct. 2 0 1 1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dle warmer,and flexibly apply the methods of warming,opening,dredging.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futher clinical appli- 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warming and invigouat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with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rom now on. Key words:Moxibustion;warming and invigouating effect 1 温补学说的形成 温补学说在明代形成。据年史考,当时承学朱丹溪的 汪石山在继承和发展朱氏阴血理论的同时,注重对补益气 血的研究,且尤为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认为气虚则诸病 生,补气即补阴,并以擅长用参芪而著名于世,认为参芪味 甘,生血而助阴,又益气能温阳。明·薛立斋更有所阐发, 他重视脾胃的作用而强调温补的重要性,认为大多杂病属 内因,为形气病气俱不足,当补不当泻。至张景岳首创“阳 常不足,阴本无余”之论后,温补学说业已形成。此论一改 先贤朱丹溪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说,开一代温补学 说之先河。张氏认为,真阴真阳是人体之本,但强调“阴以 阳为主”之论点,因为阴气的生成衰败是以阳气功能起主 导作用的,因而提出了著名的“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天 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临床上, 张氏常以善用温补方药而起沉疴。 2 温补乃治虚之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 者除之”,此乃治实证原则;“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此乃治 虚证纲要。一般来说,对于“治实原则”大多能遵从,而对 “治虚纲要”则认识不足、疑虑颇多。阳虚用甘温补阳药, 阴虚用甘寒补阴药似成定论。尤其当补益药物被人为地划 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时,机械用药、对号入座 成为自然。即使临证甘寒补阴效差则叹曰:“阳易回,阴难 复。”或仅提醒“阳虚多兼有气虚,而气虚易导致阳虚;阴虚 每兼血虚,而血虚易导致阴虚。因此,补气药和补阳药、补 血药和补阴药往往配伍为用”。 然而这并未能把握补阴要诀。治病必求其本,阴虚则 热、阳虚则寒,其中寒热皆是标,而虚才是本,我们就对补虚 必温补论点加以剖析。劳损者皆虚证,虚则不外阴虚(含 血虚)、阳虚(含气虚)、阴阳两虚,其治则“虚则补之,补其 不足”。阴虚补阴、阳虚补阳、阴阳两虚则阴阳双补。然需 要明白和注意的是补阴也必须通过补阳才能达到其补阴的 目的。因为阴的形成要有赖于阳的生化,阳生才能阴长。 这与自然界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一样,人体内一切物质 (阴)的形成,赖于一身阳气的生发。“使无形生出有形来, 此阳生阴长之妙用,不可不知也。”赵献可的《医贯·阴虚 发热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阳气不足(阳虚)其治当温补阳 气;形体不足(阴虚)其治也当温补阳气。可知,温补乃治 虚纲要。临床实践证明,外火多实,内火则有虚有实。实则 泻之,泻则寒之;虚则补之,补则温之。温才能生化,才能补 虚。即便虚中夹实热,寒之也仅缓解症状而也,尚须温补收 功。临证用温阳补虚法治愈阴虚病例,多被总结为是透过 阴虚发热的假象而抓住了阳虚实质使然,从而忽略了病机 乃由于血气方长而劳心伤脾或精血未满而纵情恣欲伤肾, 而致根本不固、火不归经而成。又说,阴虚发热、阳虚发热 “皆因脾胃阳气不足所致。”薛注的《明医杂著·医论》治疗 上则主张温补而反对苦寒降火。就连现今仍多执养阴清热 为治则的阴虚劳瘵,也以温化为主,反对苦寒。强调指出 “阳旺则阴生”的观点。又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 为,元气与阴火失调是脾胃病的病理关键。脾胃虚导致元 气虚,元气虚导致阴火旺,元气不足,阴火必猖。其治则温 补元气为主,元气充足,阴火敛,创著名的甘温除热法,对后 世影响很大。明末医家张景岳说:“凡临证治病不必论有 无虚证,但无实证便当兼补;亦不必论有火无火,但无热证 可据便当兼温。明末另一著名医家李中梓则概言之:“故 凡温热之剂均为补虚,寒凉之剂均为泻实。”现代明医岳美 中在其《岳美中医案集》中所收载的“大灸疗法治疗虚弱 证”案例,综观其施治的全过程,亦无不体现出“劳损者温 之”的道理。就连善长攻下的张子和也说:“且温补二字, 特为形精不足而设。”正如李中梓的《医宗必读·水火阴阳 论》所言:“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然物不优于 阴而生于阳。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也。又如向日之草木易 荣,潜阴之花卉善萎也。故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 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是非昂火而抑水,不如是不 得其平也。”强调温补乃治虚纲要并非偏激,不如是则不能 补虚也。 3 温补之法,莫过于灸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 生命活动和抵抗病邪的源泉。正气充足,就能保持阴阳平 衡,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卫外、调节、代谢四大功能。扶养 正气,贵在于脾肾,古人云:“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 根。”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故扶养正气贵在“温 补”脾肾。而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 人阳气,益人真阴。张景岳:“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 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阳 气者为人身之根本,阳气旺,犹若日照当空,万物有生发之 机。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枯亡。然,艾灸之 法,何以能壮阳气呢?艾火连续燃烧,能使温热之气由孔穴 传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致使直达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循环全身,能壮元阳固虚脱、有培补元气,固阳益 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病之功,乃为历代养生大家 所尊崇。宋代窦材《扁鹊心书》云:“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 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绝则人亡,保命之 法,艾灼第一。”其在书中亦云:“人之晚年阳气衰,故不能 温,下元虚备,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 所主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命门、气 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故艾灸之法可 治未病、治未乱。四穴者,乃温补脾肾,扶养正气,保命之要 穴也。“关元”者,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其 居于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为一身元气所在,乃生化之 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命门”者,又名精宫,督脉 7612 第 29 卷 第 10 期 2 0 1 1年 1 0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10 Oct. 2 0 1 1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 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为命门。 《景岳全书》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 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所以本穴是生 命之门,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此二穴者,用纯阳艾火常灸 之,可振奋肾气,使肾阳充足,便能推动整个机体的气血循 环运行。“中脘”者,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处。 《难经》云:“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六 腑与五脏互为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古人云:“得胃 气者生,失胃气者死。”道家亦讲:“百谷之实土地精。”这是 说明人赖百谷以养其身,凡养生调病者,当首应调和胃气, 胃气调则生,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三里”者,足三里 也,一名下凌,在膝眼下三寸外一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之 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经属五行之土,穴属 土,根据“合治内腑”的原则,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所 谓土生万物,胃与脾相表里,故统治一切脾胃之疾,祖国医 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补足三里,实培补后天,是 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里养生保健,我国古代有很 多记载。《医说》讲:“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是说若要 保持身体的健康平安,应常灸足三里穴。古人还有“每月 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之说。明确提出无 病之人,长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故称为长寿之灸。本穴 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的功效。 4 温补中阳、脾胃之要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盛,则神明灵 通变化,筋脉运动便利,而百病不生。若阳气去,则神明乱, 筋脉硬,为危为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 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具有重要作用,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生 理功能的完成更离不开阳气的作用。 脾属脏《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 泻。”故《灵枢·本神》云:“脾藏营”。营者,血也,“脾藏 营”,即脾统血也。营属阴,然脾能统摄营血而不外溢,皆 赖阳气统摄之功也,所谓“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在 内,阳之守也”,故隋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经云脾统 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太阴湿土,生理下,脾 性湿而不为湿困,全赖脾阳健运也,如《临证指南医案》: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如此,脾湿而不寒,方能行其运 化之功。所谓运化,“化”即是指将胃受纳腐熟之水谷化为 精微,“运”即是指将水谷精微布散而荣养四肢百骸也。然 其运化,全靠脾阳推动也,如万密斋在《养生四要》中说: “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唐容川在《血证 论》中亦说:“脾阳不足,水谷故不化也”。 脾主升清能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输至心肺头目, 通过心肺的作用而化生气血营养周身。脾处中焦,其气之 升者,全赖脾阳之蒸腾也,黄坤载言:“脾以阴体而抱阳气, 阳动则升”。又言:“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若脾 阳不足,则清气不升,而百病皆起也,如李东垣说:“损伤脾 胃,其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又说:“大抵脾胃虚弱, 阳气不能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升”。 胃属腑《素问·五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 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主受纳腐熟水谷。胃能否通 降,与多种因素相关,然与胃的腐熟最为密切,而胃的“磨 谷”,虽赖胃阴的濡润,但更离不开阳气的推动也。胃阳充 盛,则能将食物腐熟为食糜,如釜中煮饭,釜底有火,食方能 熟,食糜既成,再借阳气推动,方能降人小肠,则胃腑得通, 胃气得降也。若胃阳不足,则谷不得纳,食不得熟,气不得 通也,如《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 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上可知,阳气在脾胃生理功 能的完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今时之人生活习惯和饮 食结构最易损伤脾胃,李东垣云:“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 不足,阴气有余”。 5 温、通、疏三法的灵活应用 温:即温中、补中之意。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虚寒, 阳气失于输布所致纳差腹胀或脘腹冷痛、泛吐清水、大便溏 泄等症。本法为“寒者热之”的具体应用,但其含义和实际 应用范围要广得多。通:即不滞之意。根据“泄可去闭”、 “腑病以通为补”、“不通则痛”的理论立法,以治疗寒积、热 结、食滞阻于肠胃所致大便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等病 证。属于八法中的下法,但较之具有更广更深更具体的意 义。疏:即疏理、调理之意。属于八法中的和法。本法具有 疏理气机、调和脏腑的作用,为治疗脾胃不和,肝脾(胃)不 调的主法。 在临床应用上温、通、疏三法即可单独使用,也可相配 应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温通相配:温通合用,具 有祛寒通便的作用。适用于寒积阻滞胃肠所致的大便不 通、脘腹冷痛、拒按等实证。温理相配:具有温中调理的作 用。以治中虚气滞湿阻所致的纳差腹胀或脘腹隐痛,呕吐, 大便清稀等症。通理相配:通理合用,具有理气通泄的作 用。主治积滞内阻,气结腑气所致的便闭,脘腹攻冲腹胀, 痢疾之里急后重等症。 总之,脾胃化物转输的原动力是脾阳和胃气(包括肾 之元阳的接助)。脾胃之病,临证以虚多见,但亦有寒湿或 湿热之实证,系内应其虚而生,即所谓“本虚标实”。治宜 温法是以保持、加强或恢复脾运功能为目的。温之法具体 说来包括有温中补虚、温阳缝运、温化寒湿水饮等法。通之 之法,是针对脾胃病中邪实的一面而设,主要指湿邪或湿 热、寒湿困脾。法如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等。至 于胃腑之病而使用通法就更为合理,所谓“六腑以通为 用”。前贤说得好:“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血以和气,通 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迹通也”。此为治 疗脾胃病之又一大法也。疏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是很重要 的,亦相当广泛,它以恢复脾胃气机功能为目的。因而 “温、通、疏”三法,可统括对脾胃病治疗之全貌。 参考文献 [1] 任天胜,朱文潇,贾奎. 丹溪温补思想刍议[J]. 光明中医, 2003,18(4) :40. [2]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97. [3] 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 8612
/
本文档为【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