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化学A4纸

2012-01-03 2页 doc 442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3642

暂无简介

举报
化学A4纸第一章:1.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称为分散系。2.分散质,分散剂,分散质粒子不连续状态,分散剂联系状态。物质的量浓度,SI:mol·m-3,非SI:mol·L-1。3.质量摩尔浓度:bB=nB /mASI:mol·kg-1。4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表现出一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称为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5.非挥发物质占据溶剂表面,达到平衡蒸气压下降,p =p0xa, Δp =p0xb,摩尔分数 6.沸点:溶液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溶液的温度。沸点升高:ΔTb=Kb×bB,质量摩尔浓度,Kb为沸点升高常数。P0下纯...
化学A4纸
第一章:1.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称为分散系。2.分散质,分散剂,分散质粒子不连续状态,分散剂联系状态。物质的量浓度,SI:mol·m-3,非SI:mol·L-1。3.质量摩尔浓度:bB=nB /mASI:mol·kg-1。4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表现出一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称为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5.非挥发物质占据溶剂表面,达到平衡蒸气压下降,p =p0xa, Δp =p0xb,摩尔分数 6.沸点:溶液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溶液的温度。沸点升高:ΔTb=Kb×bB,质量摩尔浓度,Kb为沸点升高常数。P0下纯液体固相平衡点就是该液体的正常凝固点,固液蒸气压相等。ΔTf=Kf×bB ,Kf为凝固点下降常数。7.渗透8.半透膜9.渗透压:为维持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П=CB*R*T=nB*R*T。10.分散系的分散度常用比表面积s=S/V来衡量。物质表面的质点处在一种力不稳定状态,它有要减小自身所受作用力的趋势。表面能:表面质点比内部质点所多余的能量。11.胶体结构图1。在制备胶体时,要有稳定剂(吸附层中的离子)存在。1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原因吸附作用,电离作用。13.胶体的稳定性,胶粒双电层结构,溶剂化膜。14.聚沉:聚沉值:指一定时间内,使一定量的溶胶完全聚沉所需要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15.1高分子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2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3溶解的可逆性。4高分子溶液具有一定的抗电解质聚沉能力。16.通过加人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盐析。盐析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更重要的是破坏其水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溶胶聚沉只需加少量的电解质。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有保护作用17.表面活性剂性质:当它被加入到某一物质中后,能够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从而使一些极性相差较大的物质也能相互均匀分散、稳定存在。乳浊液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不同性质分为两大类:“油”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体系,以油/水型表示,(亲水型乳化剂)水分散在“油”中形成的水/油型乳浊液。(亲油型乳化剂,钙肥皂)第二章:1.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公式3。2.反应进度:d(=  dnB/(B dnB,(=(nB/(B, (B为计量数。3.敞开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4.系统向环境吸热,Q取正值,环境对系统做功,功取正值。热力学能即内能,它是系统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用符号U表示,不可测。5.热力学第一定律:隔离系统中,(U=Q+W。反应热效应,系统发生化学反应时,只做体积功的等温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恒容过程:公式4。恒压反应:Qp=(U+p(V,H=U+pV,Qp=H2(H1=(H。恒温恒压下只做体积功的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系统的焓。固液体(H((U,(H=(U+(n(g)RT。6.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态,.纯理想气体物质的标准态是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p0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分压为p0时的状态;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是指标准压力pӨ下溶质的浓度为1mol.L-1时的理想溶液。7.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温度T及标准态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B的标准反应焓变即为物质B在T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fHӨm,单位为kJ(mol-1,稳定单质标准生成焓为零,石墨,斜方硫,红磷。水合离子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态下由最稳定纯态单质溶于大量水形成无限稀薄溶液,并生成1mol水合离子B(aq)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符号为(fHӨm(B,(,aq,298,15K)。氢离子为参考状态,298.15K时由单质H2(g)生成1mol的水合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8.在标准态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或完全氧化)生成标准态的产物的反应热效应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Өm,单位为kJ·mol-1,完全燃烧(或完全氧化)。9.计算公式:(rHӨm=(fHӨm(生成物)-(fHӨm(反应物)。10.熵:表征混乱度的大小,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0K时为零,即S*(0K)=0,(rSm(B)=Sm(B,T)-S*m(B,0K)=Sm(B,T)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熵SӨm(B)并不等于零。11.标准摩尔反应熵变:公式5。12.吉布斯函数,自发条件(H(T(S<0 G=H–T(S (G=(H(T(S,(G<0自发进行。13.温度T时,在标准状态下,由稳定单质生成物质B的反应其反应进度为1mol时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rGӨm,称为该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符号为(fGӨm(B,T),单位为kJ(mol(1。热力学规定,在标准状态下所有指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GӨm(B)=0kJ(mol(1。14.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对任何可逆反应,有实验平衡常数(或经验平衡常数),单位不确定,大小反映反应程度。15.标准平衡常数:有关组分的浓度(或分压)都必须用相对浓度(或相对分压)来表示,即反应方程式中各物种的浓度(或分压)均须分别除以其标准态的量,即除以cӨ(1mol(L(1)或pӨ(100kPa),故量纲为一。16.多重平衡规则 17.公式6图2、3、4。18.化学反应速率:公式7、8。19.反应历程。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直接碰撞发生作用而生成产物的反应。20.质量作用定律: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基元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设某基元反应为aA+bB+((gG+dD+(v=kcAacBb(称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该反应总的反应级数n则是各反应组分A,B,(的级数之和。对于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是一致的。非基元反应不一致。21.反应速率理论:活化分子,分子活化能,用Ea表示,即使1mol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吸收的最低能量。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率一般增加2(4倍。22.阿仑尼乌斯公式:公式9。23.2个温度下的k关系,公式10,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第三章1.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和信息的科学。2.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方法,属常量分析,准确度高(RE<0.1%) 重量分析法—测物质的绝对值,容量分析法—测物质的相对量,以滴定分析法为主要手段;仪器分析方法——以被测物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多属微量分析,快速灵敏,RE较大,但绝对误差不大。3.1)真值: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2)平均值:n次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3)准确度: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常以绝对误差(E)和相对误差(RE)来表示。4)精密度: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值的离散程度,常以偏差和相对偏差来表示。再现性:不同分析工作者在不同条件下所得数据的精密度。重复性:同一分析工作者在同样条件下所得数据的精密度。5)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好(可能有系统误差),而欲得高准确度,必须有高精密度。因为系统误差只影响准确度而不影响精密度(单向恒定)。4.误差1系统误差:由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重复出现、正负及大小可测,并具有单向性的误差。可通过其他方法验证而加以校正。分为方法误差、操作误差、仪器及试剂误差、个人误差。2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引起的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次测量时正负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无法严格控制,仅可尽量减少。3过失误差:指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即异常值,亦称“过失误差”。如看错砝码、读错数据等。随机误差的的正态分布。5.消除误差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量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偶然误差4、消除系统误差1)对照试验2)空白试验3)仪器校准4)分析结果校正。各种偏差,图5。标准偏差s:公式11、12、13。相对标准偏差CV=s/x(100%,x为平均值 6.置信区间:将以测定结果为中心,包含(值在内的可靠性范围称为置信区间。真实值落在这一范围的概率,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准。公式14、15置信度P—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落在(((ts)范围以内的概率。显著性水准(—在某一t值时,测量值落在(((ts)范围以外的概率((=1—P),有限次试验置信区间:公式16,公式17。7.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没有副反应、反应完全程度达99.9%以上2.反应迅速3.有合适的指示化学计量点和合适的指示剂4. 无干扰杂质8.基准物质;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条件:纯度、性质稳定、组成确定、摩尔质量大 9.滴定度T:1毫升标准溶液(A)相当于被测物(B)的质量或百分含量,g/mL。第四章1.α=γcα表示活度,γ为活度系数,c是溶液的浓度。活度系数:离子氛现象的存在减弱了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反映了反应能力的减弱程度。其数值与溶液中离子强度(I) 有关。2.Ka1Kb3=Ka2Kb2=Ka3Kb1=Kw, a.b为共轭酸碱对,Ka>Kb表明给出质子能力大于得到质子能力。3.解离度和稀释定律:公式18当弱电解质α<5%时,1-α≈1公式19。4.指示剂变色范围公式20混合指示剂:将两种有色物质混合使,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使变色敏锐,变色范围变窄;由一种酸碱指示剂与一种惰性染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成。5.一元弱酸pH计算:公式21本已成立 ,当 22则 23 即24 ,当25:caKa0>=20Kwo则 26反之27。6.多元酸碱,若公式28则只计算一级电离。7.两性物质:公式29 当公式30时,忽略Kw,当公式31、32有公式33,弱酸弱碱盐:公式34。8.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9.盐效应:如果加入不同离子,平衡向右移动,使弱酸、弱碱的解离度增大,原因:增加体系的离子强度,使离子氛的作用更为明显,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概率减少。10.缓冲溶液:公式35、36,缓冲范围:公式37。11.分布分数(δ):某物种的平衡浓度在总浓度c(也称分析浓度,为各种物种的平衡浓度的总和)中占有的分数。公式38、39在pH>pKa时,以[Ac-]为主;在pH(2p,适用于N2﹑C2﹑B2等分子。O2[((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1((*2pz)1]17.(对称性:旋转前后轨道完全不可区分;(对称,旋转前后轨道在形状上不可区分符号相反。头碰头σ键,肩并肩π键,π键的重叠程度不及σ键,键能较小,键的活泼性较大。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普通σ键和π键为定域键,多原子间大π键为离域键。18.化学键属性键级:价键理论中,用成键原子间共价单键的数目表示键级。分子轨道:公式52。键能: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要的能量(kJ(mol(1)。键长,两原子间形成稳定的共价键时所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距离。键角:分子中相邻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键的极性的大小可以用键矩(()来衡量:(=q(l键矩也叫“偶极矩”19.杂化,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组合成新的轨道。SP3杂化呈正四面体结构。SP2杂化呈平面型结构。SP杂化呈线性结构。不等性杂化——形成能量相等、空间分布不完全对称的杂化轨道。20.晶体,晶格,结点,晶胞,。单晶,由一颗晶粒组成的晶体;多晶,晶胞的位向互不一致的晶体。晶体的特征:(1)各向异性(2)一定的熔点。21.极化理论: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反之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矩(来量度。在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称偶极长,用符号d表示,单位为米(m);正、负电荷所带电量为(q和(q,单位库仑(C);(=q(d。外电场作用,正、负电荷中心距离增大,称为变形极化,所形成的偶极称为诱导偶极(区别于固有偶极)。(诱导=((E称为极化率。(所有原子间,化学键主要组成)色散力:瞬间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极-非极)诱导力,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与诱导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极-极)取向力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使极性分子间按一定方向排列而产生的静电作用力。分子间力属静电作用,既无方向性,也无饱和性。分子间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等。22.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是:l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l有另一个电负性很大且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X(或Y);一般在X—H…X(Y)中,把“…”称作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使分子间结合力增强,使化合物的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粘度等增大,蒸汽压则减小。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一般使化合物的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升华热减小。溶质与溶剂形成氢键时,溶解度增大;当溶质分子间形成氢键(或溶质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23.离子的极化:一个离子被放在外电场中时,正负电荷中心也会发生位移,产生诱导偶极德过程。一般考虑正离子对负离子的极化能力大小和负离子在正离子极化作用下的变形性大小。离子极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子电荷愈高,半径愈小,极化能力愈强。正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对极化能力影响的顺序为:18、(18+2)及2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8电子构型。离子的半径愈大,变形性愈大。电子构型为18、(18+2)的正离子自身也易变形,在与变形性较大的负离子结合时,自身也被极化,产生附加极化作用,加强了正负离子间的极化作用。离子发生极化后,正、负离子相互靠近,两核间距离缩短(或言键长缩短了)。键长与正负离子半径之和基本一致(离子型),差别显著(共价型),(差别不很大)过渡型。(1)溶解度,离子的极化使化合物键型从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导致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下降。(2)颜色,化合物的极化程度越大,化合物的颜色越深。(3)熔、沸点,极化能力逐渐下降,化合物的共价成分依次下降,熔、沸点逐渐升高。第八章:1.配位数,与中心离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个数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常不等于配位体数-多基配位体)。2.命名:配位阳离子—“某化某”或“某酸某”,配位阴离子—配位阴离子“酸”外界,配位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用罗马数字表示氧化数)阴离子次序为: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中性分子次序为:H2O——NH3——有机分子。3.配位原子电负性较小,形成内轨型配合物。键能大,稳定。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如卤素、氧等,形成外轨型配合物。键能小,不稳定。可通过对配合物磁矩的测定来确定内、外轨型外轨型配合物磁矩不变;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变小。如果配合物分子中配位体没有未成对电子,则其磁矩为零。4.d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分裂后最高能级eg和最低能级t2g之间的能量差,用Δo或10Dq表示。相当于一个电子由t2g轨道跃迁到eg轨道所需要的能量。不同的配位体大致按下列顺序影响Δo值:I-
/
本文档为【化学A4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