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函数的故事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函数的故事

2011-12-29 46页 pdf 275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4925

暂无简介

举报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函数的故事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 ──函数的故事 永恒运动着的世界 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变化着。从过去变化到现在, 又从现在变化到将来。静止是暂时的,运动却是永恒! 大概再没有什么能比闪烁在天空中的星星,更能引起远古人的遐想。他 们想象在天庭上有一个如同人世间繁华的街市,那些本身发着亮光的星宿一 直忠诚地守护在天宫的特定位置,永恒不动的。后来,这些星星便区别于月 亮和行星,称之为恒星。其实,恒星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只是由于它离我们 太远了,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任何运动,都慢得使人一辈子感觉不...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函数的故事
数学中的运动哲学 ──函数的故事 永恒运动着的世界 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变化着。从过去变化到现在, 又从现在变化到将来。静止是暂时的,运动却是永恒! 大概再没有什么能比闪烁在天空中的星星,更能引起远古人的遐想。他 们想象在天庭上有一个如同人世间繁华的街市,那些本身发着亮光的星宿一 直忠诚地守护在天宫的特定位置,永恒不动的。后来,这些星星便区别于月 亮和行星,称之为恒星。其实,恒星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只是由于它离我们 太远了,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任何运动,都慢得使人一辈子感觉不出来! 北斗七星,是北天最为明显的星座之一。在北天的夜空是很容易辨认的。 大概所有的人一辈子见到的北斗七星,总是如同上页图那般形状。人的 生命太短暂了!几十年的时光,对于天文数字般的岁月,是几乎可以忽略不 计的!然而有幸的是:现代科学的进展,使我们有可能从容地追溯过去和精 确地预测将来。左图的(1)、(2)、(3)是经过测算,人类在十万年前、 现在和十万年后应该看到和可以看到的北斗七星,它们的形状是大不一样 的! 不仅天在动,而且地也在动。火山的喷发,地层的断裂,冰川的推移, 泥石的奔流,这一切都还只是局部的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脚下 站立着的大地,也像水面上的船只那样,在地幔上缓慢地漂移着!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的一切量,都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最 原始的自行变化的量,其他量则是因变量。一般地说,如果在某一变化过程 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变量X在研究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变量y都 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变量X就称为自变量,而变量y则称为因变 量,或变量X的函数,记为: y=f(x) 函数一语,起用于公元1692年,最早见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著作。 记号 f(x)则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于公元 1724年首次使用的。上面我们所 讲的函数定义,属于德国数学家黎曼(Riemann,1826~1866)。我国引进函 数概念,始于1859年,首见于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的译作。 一个量如果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保持同一确定的数值,这样的量我们称为 常量。常量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一变量在局部时空中,其变化是那样地微 不足道,那么这样的量,在这一时空中便可以看成常量。例如读者所熟知的 “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的定理,那只是在平面上才成立的。但绝对平的 面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水平面,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也是呈球面弯曲的。 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广大读者,去掌握和应用平几的这条定理!又如北斗 七星,它前十万年与后十万年的位置是大不相同的。但在近几个世纪内,我 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恒定的,甚至可以利用它来精确判定其他星体的位 置! 谈“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出自先秦著作《韩非子》。家喻户晓,至今已 经流传了二千二百多年。 两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待兔”不得,罪在“守株”!其实,抱怨“守 株”是没有道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兔子的运动规律。如果通往大树的路是 兔子所必经的,那么‘守株”又将何妨? 然而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兔子的活动,在时空的长河中,划出 一条千奇百怪的轨迹,希望这条轨迹能与树木在时空中的轨线再次相交,无 疑是极为渺茫的,因此,这正是这位农人悲剧之所在! 下面一则更为精妙的例子,可以使人们生动地看到问题的症结。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Le- 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曾提出过一个饶有趣味的“饿狼扑兔”问题: 一只兔子正在洞穴(C)南面60码的地方(o)觅食,一只饿狼此刻正在 兔子正东100码的地方(A)游荡。兔子回首间猛然遇见了饿狼贪婪的目光, 预感大难临头,于是急忙向自己的洞穴奔去。说时迟,那时快,恶狼见即将 到口的美食就要失落,立即以一倍于兔于的速度紧盯着兔子追去。于是,狼 与兔之间,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惊心动魄的追逐。 问:兔子能否逃脱厄运? 有人作过以下一番计算: 以O为原点,OA,OC分别为 X,Y轴,以 1码为单位长。则 OA=100, OC=60。根据勾股定理,在Rt△AOC中 AC OA CO= + = + =2 2 2 2100 60 116 6. 这意味着;倘若饿狼沿AC方向直奔兔子洞穴,那么由于兔子速度只有狼 速度的一半,当饿狼到达兔穴洞口时,兔子只跑了 116. 6+ 2= 58. 3码 距离,离洞口尚差 1. 7码。这时先行到达洞口的饿狼,完全可以守在洞口, “坐等”美餐的到来! 以上计算似乎天衣无缝,结论只能是兔子厄运难逃。可实际上这是错误 的!饿狼不可能未卜先知地直奔兔穴洞口去“坐守”,它的策略只能是死死 盯住运动中的兔子,这样它本身也就运动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可以用解析 的方法推导出来: y x x= - + 1 30 10 200 3 3 2 1 2 当 时,代入上式得 =x = 0 y 66 2 3 这意味着,如若北边没有兔子洞,那么当兔子跑到离原点 码的 点时,66 2 3 B 恰被饿狼逮住。然而有幸的是,兔子洞离原点仅有60码,此时此刻兔子早已 安然进洞了! 随着“饿狼扑兔”谜底的解开,“守株待兔”问题似乎明朗了。不料, 后来又有人提出异议,对《守株待兔》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机灵的兔子 怎么会自己撞到偌大的树桩上去?它那两只精灵的大眼睛干什么去了?! 说得不无道理!不过,要说清这一点,还得从眼睛的功能谈起。 眼睛的视觉功能是有趣的:一只眼睛能够看清周围的物体,但却无法准 确判断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下面的实验可以证实这一点。 两只手各拿一支削尖了的铅笔,然后,闭上一只眼睛,让两支笔的笔尖 从远到近,对准靠扰。这时,你令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任你怎么集中注意 力,两支笔尖总是交错而过!然而,如若你睁着双眼,要想对准笔尖,那是 很容易做到的。 由此可见:用两只眼看,能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而用一只眼看却不能! 那么,为什么用两只眼睛便能判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呢? 原来,同一物体在人的两眼中看出来的图象是不一样的!左图是一个隧 道分别在两眼中的图象,它们之间的不同是很明显的。为了证明这两侧图形 确是由你左右两眼分别看出的,你可以把图a摆在你的面前,然后两眼凝视 图中央空隙的地方,如此集中精力几秒钟,并全神贯注于一种要看清图后更 远的意念。这样,无须很久,你的眼前便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景象:图中左右 两侧的形象逐渐靠近,并最终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壮观的立体隧道图形! 现在我们回到“守株待兔”这个问题上来。 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人眼与兔眼的位置是不相同的:人的两眼长在 前方,相距很近,而兔的两眼却长在头的两侧。又根据测定,兔子每只眼睛 可见视野为189°30′,而人的每只眼睛可见视野约166°。不过,由于人的 两眼长在前面,因此两眼同时能看到的视野有 124°左右。在这一区域内的 物体,人眼能精确判定其位置。而兔眼虽说能看到周围的任何东西但两眼重 合视野只有19°,其中前方10°,后方9°。因此兔子只有在很小的视区内 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远近! 由图b还能看出;纵然兔子对来自四方的威胁都能敏锐地感觉,但对鼻 子底下的东西(图中“?”号区域),却完全看不到!况且在惊慌失措的奔 命中,说不定早已昏了头脑,撞树的事情也就难保不会发生。 对闭眼打转问题的探讨 公元1896年,挪威生理学家古德贝尔对闭眼打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他收集了大量事例后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人自身两条腿在作怪!长 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使每个人一只脚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只脚伸出的步子 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 X,导致了这个人走出一 个半径为y的大圈子!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某个两脚踏线间相隔为 d。很明显,当人在打圈子时,两只脚实际 上走出了两个半径相差为 d的同心圆。设该人平均步长为 1。那么,一方面 这个人外脚比内脚多走路程 2 y + d 2 - 2 y - d 2 = 2 dπ( ) π( ) π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又等于这个人走一圈的步数与步差的乘积,即: 2 d = xπ ( π )· 2 21 y 化简得 y dl x = 2 对一般的人,d=0.1米,1=0.7米,代入得(单位米) y x = 014. 这就是所求的迷路人打圈子的半径公式。今设迷路人两脚差为 0.1毫 米,仅此微小的差异,就足以使他在大约三公里的范围内绕圈子! 上述公式中变量x,y之间的关系,在数学上称为反比例函数关系。所 谓反比例函数,就是形如 ,( 为常量)这样的函数。它的图象是两条y = k x k 弯曲的曲线,数学上称为等边双曲线,在工业、国防、科技等领域都很有用 场。 下面我们看一个有趣的游戏: 在世界著名的水都威厄斯,有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 82 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 到这里做一种奇特的游戏: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向另一端教堂走 去,看谁能到达教堂的正前面! 奇怪的是,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但却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 这一点!全都走成了弧线,或左或右,偏斜到了一边!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就先来计算一下,当人们闭起眼睛,从广场一端 中央的M点抵达教堂 CD的最小的弧半径是多少。如下图,注意到矩形 ABCD 边BC=175(米),AM=MB= 41(米)。那么上述问题,无疑相当于几何中 ∵BC2=R2-(R-MB)2=MB(2R-MB) ∴1752=41×(2R-41) R=394这就是说,游人要想成功,他所走的弧线半径必须不小于 394 米。那么就让我们再计算一下,要达到上述要求,游人的两脚的步差需要什 么限制。根据公式: y x y R x = = = 0 14 394 0 14 394 0 00035 1 . . . ∵ ≥ ∴ ≤ (米) 这表明游人的两只脚的步差必须小于0.35毫米,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在闭上眼睛的前提下,使两脚的步差这么小一般人是办不到的,这便 是在游戏中为什么没有人能被蒙上眼睛走到教堂前面的道理。 “钟表定向”的科学原理 对于在沙漠,草原或雪野上迷了路的人,识别方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设想一位迷失了方向的人,面临着一种艰难的境地,他在旅行中赖 以辨认方向的罗盘,不幸丢失了!我们试图帮助他从这一困境中解脱出来。 倘若故事发生在睛天的夜晚,那是不用愁的,因为北天的那颗极星,可 以准确地为你指示方向。 倘若故事发生在阴天,情况似乎比较棘手!不过,只要细心观察周围, 还是有希望找到一些辨别方向的标志。如北半球树木的年轮一般是偏心的, 靠北方向(N)年轮较密,而靠南方向(S)年轮较疏,这是由于树木向阳一 面生长较快的缘故。又如,有时在荒野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残垣断壁、破寺败 庙,按中国的习俗,这些建筑物一般是座北朝南的。 假如我们的主人公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周围当然不可能奇 迹般地出现庙宇和树桩。当空的烈日,正使他陷入一种茫然和绝望!此时, 如果谁能告诉他,他手上戴着的手表,就是一只的“指北针”,那么他 一定会为此而欣喜若狂! 也许你会疑虑重重,然而事实确是这样!钟表定向的方法是:把手表放 平,以时针的时数(一天以24小时计)一半的位置对向太阳,则表面上“12 时”指的方向便是北方。例如表面上指的时间若是早上8时零5分,其时数 一半的位置大约是“4.04时”,以这个位置对向太阳,则“12时”所指的方 向即为北方。应当注意的是,对向必须准确。为了提高精度,我们可以用一 根火柴立在“时数一半”的地方,让它的影子通过表面中心,这表明我们已 经对准了太阳的方向! 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用钟表定向的科学道理,这是不难的!不过要彻底 弄清它,还得先了解地球的自转。 众所周知,白天的出现和黑夜的降临,是由于地球的自转。然而,历史 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此半信半疑。迟至公元1805年,一位相当聪明的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梅西尔还这样写过:“天文学家要使我相信,我像一只烧 鸡穿在铁棍上那样旋转,那真是用心枉然!”不过,这位学者的偏见,并没 能阻止地球的旋转,从那时起地球又一如即往地转动了六万七千转! 公元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在著名的巴黎国葬院,作了一个直接证明 地球旋转的惊人表演:让一个大钟摆在地面的沙盘上不断划出纹道(左图)。 虽说这个摆同其他自由摆一样,不停地在同一方向、同一平面上来回摆动。 但地球及国葬院的地板,都在它底下极其缓慢地转动着,因此沙盘上划出的 纹道,也一点点一点点由东向西缓慢而均匀地改变了方向。傅科摆的摆面旋 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与当地的纬度有关:在极点需要 24小时时;在巴黎需 31 时47分;我国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摆面旋转一周约需37时15分。傅科的 实验使我们亲眼见到了地球的均匀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在人们的视觉假象 中,太阳好像绕地球旋转了360°。与此同时,手表面上的时针走了24小时, 绕表心旋转了 720°。由于以上两者的转动都是均匀的,从而视觉中太阳绕 地球旋转的角度 y,与表面上时针旋转的角度 x的一半,应当是同步的。这 表明,当选定各自计算的起始角后,应当有 y x b= + 1 2 这是一个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上式右端 的系数 称x k = 1 2 为直线的斜率;b称为截距,恰等于直线截 y轴的有向距离。 将上述一次函数式变形得: y - 1 2 x = b(常量) 这意味着,视觉中太阳旋转的角与时针旋转的半角之间,相差是一个常 量。这一变量中的常量说明,将“时数的一半”对向太阳时,手表面的位置 是恒定的,不因时间的推移和太阳的升落而变化。当早晨6点太阳升起在东 方时,我们用“6”的一半“3”去对准东方,那么“12时”所指的方向自然 就是北方了!而这一方向,在太阳与时针同时运动中,保持恒定。这就是“钟 表定向”的科学原理。 揭示星期几的奥秘 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采用“星期制”, 每一星期为七天,第一天为星期日,尔后星期一、星期二直至星期六, 尔后再回到星期日,如此永远循环下去!君士坦丁大帝还规定,宣布的那天 日子为星期一。 一星期为什么定为七天?这大约是出自月相变化的缘故。天空中再没有 别的天象变化得如此明显,每隔七天便一改旧貌!另外,“七”这个数,恰 与古代人已经知道的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的数目巧合,因此在 古代神话中就用一颗星作为一日的保护神,“星期”的名称也因之而起。 我想读者一定很想知道历史上的某一天究竟是星期几的奥秘!为了揭开 这个奥秘,我们先从闰年的设置讲起。 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不是恰好365日,而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 或365.2422日。为了防止这多出的0.2422日积累起来,造成新年逐渐往后 推移。因此我们每隔 4年时间便设置一个闰年,这一年的二月从普通的 28 天改为29天。这样,闰年便有366天。不过,这样补来也不刚好,每百年差 不多又多补了一天。因此又规定,遇到年数为“百年”的不设闰,扣它回来! 这就是常说的“百年24闰”。但是,百年扣一天闰还是不刚好,又需要每四 百年再补回来一天。因此又规定,公元年数为400倍数者设闰。就这么补来 扣去,终于补得差不多刚好了!例如,1976、1988这些年数被4整除的年份 为闰年;而1900、2100这些年则不设闰;2000年的年数恰能被 400整除, 又要设闰,如此等等。 闰年的设置,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星期几推算的难度。为了揭示关于星期 几的奥秘,我们还要用到一个简单的数学工具——高斯函数。 公元1800年,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在研究圆内整点 问题时,引进了一个函数 y =[x] 后人称之为高斯函数。 [x]是表示数X的整数部分,如: [π]=3 [-4.75]=-5 [ ] 5 1 2 0 - = [1988]=1988 高斯函数的图象如左图,像台阶般,不连续! 利用高斯函数,我们可以根据设闰的规律,推算出在公元X年第y天是 星期几。这里变量X是公元的年数;变量y是从这一年的元旦,算到这一天 为止(包含这一天)的天数。历法家已经为我们找到了这样的公式: s x x x x y= - + - - - + - +1 1 4 1 100 1 400 [ ] [ ] [ ] 按上式求出 S后,除以 7,如果恰能除尽,则这一天为星期天;否则余 数为几,则为星期几! 例如,君士坦丁大帝宣布星期制开始的第一天为公元321年3月7日。 容易算得: s = + - + + = + - + + = 320 320 4 320 100 320 400 66 320 80 3 0 66 463 1 7 [ ] [ ] [ ] (mod )≡ 最后一个式子的符号表示463除以7余1。也就是说,这一天为星期一。 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因为当初就是这么规定的! 又如,我们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s = + - + + = + - + + = 1948 1948 4 1948 100 1948 400 274 1948 487 19 4 274 2694 6 7 [ ] [ ] [ ] (mod )≡ 原来,这一普天同庆的日子为星期六。 公元2000年1月1日,人类跨进了高度文明的21世纪,那么这一天是 星期几呢? s = + - + + = + - + + = 1999 1999 4 1999 100 1999 400 1 1999 499 19 4 1 2484 6 7 [ ] [ ] [ ] (mod )≡ 计算表明:这一天也是星期六! 指数函数的威力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避雷针的发明人,本杰明·富兰克林(Franklin·B, 1706~1790)。一生为科学和民主革命而工作,他死后留下的财产只有一千 英镑。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留下了一份分配几百万英镑财产的遗嘱!这份有 趣的遗嘱是这样写的: “⋯⋯一千英镑赠给波士顿的居民,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一千英镑,那么 这笔钱应该托付给一些挑选出来的公民,他们得把这钱按每年 5%的利率借 给一些年轻的手工业者去生息。这款子过了100年增加到131000英镑。我希 望,那时候用100000英镑来建立一所公共建筑物,剩下的31000英镑拿去继 续生息 100年。在第二个 100年末了,这笔款增加到 4061000英镑,其中 1061000英镑还是由波士顿的居民来支配,而其余的 3000000英镑让马萨诸 州的公众来管理。过此之后,我可不敢多作主张了!” 富兰克林,留下区区的1000英镑,竟立了百万富翁般的遗嘱,莫非昏了 头脑?!让我们按照富兰克林非凡的设想实际计算一下。请看下表: 从而 b A An n n= = + 0 1 5%)( 上式显然是函数 = 当 = 时的特例。在数学上形如 的函y a 1.05 y = a xa x 数称为指数函数,其中a约定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 下图画出了指数函数 , , 的图象。从图象容易看出:y = 2 y = 10 y = ( 1 2 )x x x 当底a大于1时,指数函数是递增的,而且越增越快;反之,当底a小于 1 时,指数函数递减。让我们观察故事中bn=1.05n值的变化,不难算得: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 ; ⋯⋯ ⋯⋯ 当 时, 。 x = 1 b = 1.05 x = 2 b = 1.103 x = 3 b = 1.158 x = 100 b = 131.501 1 2 3 100 这意味着,上面的故事中,在头一个100年末富兰克林的财产应当增加 到 A = 1000 1.05 = 131501100 100× (英镑) 这比富兰克林遗嘱中写的还多出501英镑哩!在第二个100年末,他拥 有的财产就更多了 A = 131501 1.05 = 4142421100 100′ × (英镑) 可见富兰克林的遗嘱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 由此可见,指数函数的威力。 历史上因此而吃了亏的,也不乏其人,大名鼎鼎的拿破仑就是其中的一 位。 公元1797年,当拿破仑参观国立卢森堡小学的时候,赠送了一束价值三 个金路易的玫瑰花,并许诺说,只要法兰西共和国存在一天,他将每年送一 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以作两国友谊的象征。此后,由于火与剑的征战,拿 破仑忘却了这一诺言!当时间的长河向前推进了近一个世纪之后,公元1894 年,卢森堡王国郑重向法兰西共和国提出了“玫瑰花悬案”要求法国政府在 拿破仑的声誉和1375596法郎的债款中,二者选取其一。这笔高达百万法郎 的巨款,就是三个金路易的本金,以 5%的年利率,在 97年的指数效应下的 产物。这一历史公案使法国政府陷入极为难堪的局面,因为只要法兰西共和 国继续存在,此案将永无了结的一天! 不过,指数效应更多是积极的方面。 指数函数不仅在数学、物理、天文上应用极广,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甚 至社会科学上也大有用场!以指数规律变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一种 极为重要的特性:即量A的变化量△A,总是与量A本身及其变化时间△t成 正比 △A A△t 事实上,令 A=f(t)=at,则 △A=at+△t-at=at(a△t-1) = - A t a t t △ △ △ ( ) 1 数学上可以证明,上式右端括号内的量,当变化时间很短时,趋向一个 极限K(实际上等于Ina),从而证得: △A≈KA△t 反过来,数学家也已经证明:如果量A的变化量与它本身及变化时间成 正比(比例系数为K),那么此时必有 A=A0ekt 这里 是变量 的初始值(= ),数 = ⋯⋯则是一个与A A t 0 e 2.7180 圆周率π一样重要的数学常量。 对数的发现过程 16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科学和技术也一改中世纪停滞 不前的局面。天文、航海、测绘、造船等行业不断向数学提出新的课题。有 一个集中暴露出来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在星体的轨道计算,船只的位置确定, 大地的形貌测绘,船舶的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课题中,人们所遇的数据越来越 宠杂,所需的计算越来越繁难!无数的乘除、乘方、开方和其他运算,耗费 了科学家们大量的极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这种局面,数学家们终于出来急其所难,各种门类的表格:平方表、 立方表、平方根表、圆面积表等等,便应运而生,人类就这么在表格的海洋 中茫然地行驶了半个多世纪,直至16世纪40年代,才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公元 1544年,著名的哥尼斯堡大学教授,德国数学家斯蒂费尔 (Stiefel,1487~1567),在简化大数计算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普 通算术》一书中,斯蒂费尔宣布自己发现了一种有关整数的奇妙性质,他认 为:“为此,人们甚至可以写出整本整本的书⋯⋯” 那么,斯蒂费尔究竟发现了什么呢?原来他如同下表比较了两种数列: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 斯蒂费尔把等比数列的各数称为“原数”,而把等差数列的对应数称为 “代表者”(即后来的“指数”)。他惊奇地发现:等比数列中的两数相乘, 其乘积的“代表者”,刚好等于等差数列中相应两个“代表者”之和;而等 比数列中的两数相除,其商的“代表者”,也恰等于等差数列中两个“代表 者”之差。斯蒂费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通过如同上面那样的比较,把乘除运 算化为加减运算! 可以说斯蒂费尔已经走到了一个重大发现的边缘。因为他所讲的“代表 者”y,实际上就是现在以2为底x的对数 v=log2x 而使斯蒂费尔惊喜万分的整数性质就是: log M N = log M + log N log = log M - log N 2 2 2 2 2 2 ( · ) ( ) M N 历史常常惊人地重复着这样的人和事:当发现已经降临到眼皮底下,只 缘一念之差,却被轻轻错过!斯蒂费尔大约就是其中令人惋惜的一个。他困 惑于自己的表格为什么可以算出 16×256=4096,却算不出更简单的 16× 250=4000。他终于没能看出在离散中隐含着的连续,而是感叹于自己研究问 题的“狭窄”。从而在伟大的发现面前,把脚缩了回去! 正当斯蒂费尔感慨于自己智穷力竭之际,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诞生了一位 杰出人物,此人就是对数的发明人纳白尔(Napier, 1550~1617)。 纳白尔出身于贵族家庭,天资聪慧,才思敏捷,从小又受家庭的良好熏 陶,十三岁便进入了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一个学院学习。十六岁出国留学,学 识因之大进。公元1571年,纳白尔抱志回国。先是从事于天文、机械和数学 的研究,并深为复杂的计算所苦恼。公元1590年,纳白尔改弦更张,潜心于 简化计算的工作。他匠心独运,终于在斯蒂费尔的足迹上,向前迈出了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说来也算简单!纳白尔只不过是让任何数都找到了与它对应的“代表 者”。这相当于在斯蒂费尔离散的表中,密麻麻地插进了许多的中间值,使 人看去宛如无数的纬线穿行于经线之中,显示出布匹般的连续! 公元 1594年,纳白尔开始精心编制可供实用的对数表。在经历了 7300 个日日夜夜之后,一本厚达200页的八位对数表终于诞生了!公元1614年, 纳白尔发表了《关于奇妙的对数法则的说明》一书,书中论述了对数的性质, 给出了有关对数表的使用和实例。纳白尔终于用自己20年的计算,换来 了人世间无数寿命的延续!法国大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得好:“如果一个人的 生命是拿他一生中的工作多少来衡量,那么对数的发明,等于延长了人类的 寿命!” 不幸的是,纳白尔的工作虽然延长了他人的寿命,却没能使自己的生命 得以延长。就在纳白尔著作发表后的第三个年头,公元1617年,这位永受后 人缅怀的杰出数学家,终因劳累过度,不幸谢世。 纳白尔的对数发明颇具传奇性。当时的欧洲,代数学仍处于十分落后的 状态,甚至连指数概念尚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先提出对数概念,不能不说 是一种奇迹!纳白尔的对数是从一个物理上的有趣例子引入的:两个质点A、 B有相同的初速度v。质点A在线段OR上作变速运动,其速度与它到R的距 离成正比;质点 B作匀速直线运动。今设 AR= X, O′B=y,试求X,y 之间的关系? 纳白尔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质点A的瞬时末速度是一个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 v v 1 - 1 n v 1 - 1 n v 1- 1 n v 1- 1 n 1 2 3 i, ( ) , ( ) , ( ) ,⋯ ( ) ,⋯ 从而量x在变化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而Y在变化时显然 可以看成是一个无穷递增的等差数列0,v,2v,3v,4v,⋯,tv,⋯这样一 来,在变量y与变量X之间便建立起了函数关系。纳白尔把y称为X的对数, 用现在的式子来写就是: y x x e = = æ èç ö ø÷log ln1 1 这里符号“ln”表示“自然对数”,对数的底就是上一节故事中讲的e。 这与今天上讲的“常用对数”有所不同,后者是以10为底的。 在数学上,对数函数的一般表示式为 y xa= log 改写成指数形式便有 x=ay 在上式中,如果把变量X看成变量y的函数,并改用常用的函数和自变 量符号,则有 y=ax 这样得到的函数,我们称为原函数的反函数。两个互为反函数的图象, 在同一坐标系里,关于第Ⅰ、Ⅲ象限的角平分线为轴对称。反函数图象的这 一特性,在上图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对数是十七世纪人类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在数学史上,纳白尔的对数、 笛卡儿的解析几何及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三者齐名,被誉为“历史上最重 要的数学方法”! 对数于1653年传入我国。公元1664年,我国学者薛风祚(?~1680) 编译了《天学会通》丛书。在国内,这是第一部介绍对数和对数表的著作。 不朽的功绩 斯蒂费尔的“指数”思想,实际上早在 2200年前就已有过!公元前 3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前212),在他名 著《计砂法》中,就曾研究过以下两个数列: 1, 10, 102, 103,104, 105,⋯⋯; 0,1, 2, 3, 4, 5,⋯⋯。 并发现了幂的运算与指数之间的联系。然而,在阿基米德死后,因后继 无人而湮灭了! 在斯蒂费尔发现对数后不到60年,在英吉利海峡两边的不同国度里,却 几乎同时出现两位新秀:一位是纳白尔,另一位是聪明绝顶的瑞士钟表匠标 尔格。后者是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助手。出于天文计算的需要,他于公元 161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以e为底的四位对数表。 不过,纳白尔的工作是无与伦比的。他的非凡成果,惊动了一位住在伦 敦的天文数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布里格斯(Briggs,1561~1631)。布里格 斯几乎陶醉于纳白尔奇特而精妙的对数理论,渴望能亲睹这位创造者的容 颜! 公元1616年初夏,布里格斯去信给纳白尔,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拜访他。 纳白尔久仰布里格斯大名,立即回信,欣然应允,并订下了相会的日期。不 久,布里格斯便登上了前往爱丁堡的旅途。 伦敦与爱丁堡之间路遥千里,而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虽然日 夜兼程,也需要数天时间。而两位科学家却早已心驰神往,大家都极为盼望 着这次会面时刻的到来! 俗话说得好:“佳期难得,好事多磨”,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布里格斯 的马车中途因故抛锚。布里格斯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此后虽则加速行 程,但终因此番耽搁,以致没能如期抵达爱丁堡。 话说另一头,在约定的日子里,纳白尔左等右等,终不见布里格斯的身 影,焦虑和不安使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似乎显得更加苍老!时间过去了一 天,正当纳白尔望眼欲穿之际,突然门外响起了阵阵铃声。纳白尔喜出望外, 急忙向大门奔去⋯⋯ 。当风尘仆仆的布里格斯出现在纳白尔面前时,两位 初次见面的数学家,像老朋友般紧紧地握住对方的双手,嘴唇颤动着,却久 久说不出话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布里格斯终于先开了口:“此番我乐于奔命,唯 一的目的是想见到您本人,并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天才使您第一次发现了这 个对天文学妙不可言的方法。” 这次会面使两位数学家结成了莫逆之交。布里格斯根据自己在牛津大学 的讲学经验,建议纳白尔把对数的底数改为10,主张 log10l=lgl=0 log1010=lg10=1 这样,一个数N的对数,便可明确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数首数, 只与数N的整数位数有关;另一部分是对数尾数,则由数N的有效数字确定。 这就是说,若 loN N N N = = = - ì í î a a .×××× 则 .×××× [lg ] lg [lg ]0 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纳白尔对布里格斯的建议大为赞赏,认为 这种以10为底的对数,对于通常的计算更为实用! 就这样,纳白尔又以全部的精力投入了新对数表的制作,直至不幸逝世。 纳白尔的未竟事业,由布里格斯继承了下去。经历了艰难的八年之后, 公元1624年,世界上第一本14位的常用对数表终于问世。不过,布里格斯 的对数表实际上并不完全,只有1~2000及90000~100000各数的对数。这 一对数表的空隙部分,四年后由荷兰数学家符拉克补齐。 随着对数应用的扩大,各类精密度更高的对数表,像雨后春笋般相继出 现,蔚为壮观!其中有20位的;48位的;61位的;102位的;而如今雄踞 位数榜首的,是亚当斯的260位对数! 随着对数表位数的增加,表格的厚度也越来越厚:四位对数表只需3页; 5位对数表就要30页;而6位对数表则需182页,⋯⋯面对着这一本厚似一 本的表格,人们终于引起了反思。实践使他们意识到,表的位数如果多于计 算量的度量精度,那么表的位数越高,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就越大! 于是,在实用的指导下,人们又逐渐从高位对数表,退回到低位对数表上来。 目前全世界的教科书,采用的几乎都是四位对数表,这种表的使用,读者想 必是很熟悉的! 对多位对数表反思的另一个结果,是更为快速计算工具的诞生。下图是 一把常见的计算尺式样,标尺上的读数分为三级,因此可以读出三个有效数 字(如下图)。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计算,计算尺是十分方便的! 计算尺的前身是纳白尔算筹,它是纳白尔于公元1617年发明的。那是在 一些长方形的板片上刻写数码,对起来进行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纳白尔 算筹于公元 1645年由我国学者汤若望引进国内,当时国内学者对此兴趣颇 高。这种算筹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馆仍然藏有数套。 对数表和计算尺源出同宗,但优劣各异:精度高的速度慢;速度快的精 度低。是否存在得兼两者长处的计算工具呢?几个世纪来,科学家们用自己 的聪明才智,进行着努力的探索! 公元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1623~1662)制造出了世界 上第一台加法计算机,打响了攻坚的第一炮。 公元1677年,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了乘法计算机。 公元1847年,俄国工程师奥涅尔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功能完善的手摇 计算机。 我国人工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起于清初康熙年间。公元1685年至公元1722 年期间我国自行制造的原始手摇计算机,至今仍有十台,保存于故宫博物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公元1946年,在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 依曼(Von Neumann,1903~1957)领导下制成的。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走进一 个光辉的时代——电子时代! 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更新了好几代,面目远非半个世纪前所能相比, 各式各样先进的电子计算工具,也早已替代了计算尺和对数表。然而,对数 表的发明和它在历史上的功绩,将永不磨灭! 并非危言耸听 公元1972年,尼克松被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建议美苏两国联合攻克 癌症。建议立即被采纳。美方赠送了供研究的23种致癌病毒;苏方回赠了六 名癌症患者的癌细胞标本。 翌年一月,美国国立癌采研究中心决定,将苏联的癌细胞标本分送给几 位科学家研究。其中的一份,送到了加州细胞培养所长实验所所长尼尔森芮 斯博士手上。 尼尔森芮斯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弄清了,所有苏方赠送的六各标本,全 是二十多年前死去的美国黑人拉克丝的细胞。 原来拉克丝1951年10月死于一种罕见的子宫颈癌。这种特殊的癌细胞 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生命力。拉克丝从发现第一个病灶到死亡,整个过程不 足八个月。科学家们提取这种癌细胞加以培养,发现这些癌细胞竟以 y=A0·2x 这样的指数曲线疯狂地生长!每 24小时便增加一倍(上式中A0为原始数量, X为天数)。就这样,这种新发现的癌细胞被命名“海拉”,并被严格控制 于实验室。 “海拉”细胞在不足一个月时间内,便能增加数千万倍,这使过去一直 认为的,健康细胞“自发”转变为癌细胞的神秘现象,得到了新的解释。原 来所谓“自发”转变,只不过是“海拉”细胞消灭并占领了整个培养物! 然而事过二十多年,“海拉”细胞不仅没有死亡,而且还令人费解地流 到国外,出现在莫斯科!于是,尼尔森芮斯博士撰文向全世界敲起了警钟: “如果听任‘海拉’细胞在最适宜的情况下毫无抑制地生长,那么到现在为 止,它们很可能已经占领整个世界!” 这是危言耸听吗?不!这是科学的结论! 如果任其疯狂生长,那么按理论计算,一年后将达到 y=A0·2365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对数工具,让我们计算一下,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 ∵ lgy=lgA0+lg2365 =lgA0+365×lg2 =lgA0+365×0.3010 ∴ lg . y A0 109865 æ è ç ö ø ÷ = 从而 y=7.328×10109A0 这样多的细胞,不必说占领整个地球,就是占领整个宇宙也不算过分! 好在人类已经学会了对生物的有效控制,才制止了这种有害生物指数般 的繁殖和生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虽然很早就注意控制生物,却迟迟才注意控制 人类自己,世界人口依然按一条可怕的指数曲线在增长着! 公元初地球上的人口不足2亿5千万人,到公元1650年世界人口也才达 到5亿,让我们计算一下这段期间世界人口的增长率P: ∵5×108=2.5×108(1+P)1650 ∴ 2=(1+P)1650 lg2=1650lg(1+P) ∵lg(1+P)=0.3010÷1650=0.0001824 ∴1+P=1.00042 P=0.042% 这就是说,在公元后的1600年里,人类人口每年只平均增长万分之四多 一些。然而,从公元1650年到公元1800年,仅一个半世纪,世界人口又翻 了一番。可以算出这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率为0.46%,比前面高了十倍!而从 1800年到1930年,世界人口再次翻番,达20亿。1960年达30亿,1975年 达40亿,1987年达50亿,⋯⋯世界人口沿着一条越来越陡峭的曲线直指上 方! 科学家们告诫说: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多只能养活80~100亿 人类。然而,按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公元 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 65 亿,而公元2025年将突破100亿!再下去地球将无法承担这一负荷,人类将 最终毁灭自己! 这是危言耸听吗?不!这是科学向人类提出的警告! 公元1987年7月11日,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第50亿个人,在南斯拉夫 的萨格勒布市诞生了!这一天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组织,向世界各国首脑, 分别赠送一台特制的“人口钟”。这是一种奇异的计时器,除通常钟表功能 外,还能显示该时刻该世界总人口的预测数,及每分钟各国人口的变化,它 将随时提醒各国首脑重视人口问题。 追溯和预测 公元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化合物能放射出一种肉 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使它在黑纸里的照相底片感光。这种现象引 起了女科学家玛丽·居里的注意。居里夫人想,该不是只有铀才能发出射线 吧!经她悉心研究,终于又发现了一些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公元 1903年,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实 验,证实了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而且在放出射线的同时,本身有 一部分蜕变为其他物质。蜕变的速度不受冷热变化、化学反应及其他外界条 件的影响。 经科学家们不懈努力,人们终于弄清了放射性蜕变的量的规律:即蜕变 的变化量△m,与当时放射性物质的质量m及蜕变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 △ △m -mµ t 右端的负号是因为蜕变后放射性物质减少的缘故。 上式写成等式便是: △m=-km△t 其中m=m0e-kt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放射性物质蜕变为原来 的一半。为此,令 ,于是m m= 1 2 0 1 2 1 2 2 0 693 1 = = - = = -e kT e T k e k kt lg lg lg lg .从而 × 这是一个常量,这个常量只与放射性物质本身有关,称为该放射性物质 的半衰期。右上图画的是镭的衰变情况:每隔1620年质量减为原来一半。下 表列的是一些重要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元素 同位素符号 半衰期 钍 铀Ⅰ 镭 钋Ⅰ 钋Ⅱ 钋Ⅲ 铀Ⅱ Th 232 U 238 Ra 226 Po 210 Po 214 Po 216 U 234 1.39× 1010年 4.56× 109年 1620年 138天 1.5× 10-4秒 0.16秒 2.48× 105年 铀是最常见的一种放射性物质,由上表得知,它的半衰期为 45亿 6000 万年。也就是说,过45亿6000万年之后,铀的质量剩下原来的一半。由于 铀蜕变后,最后变成为铅,因此我们只要根据岩石中现在含多少铀和多少铅, 便可以算出岩石的年龄。科学家们正是利用上述的办法,测得地球上最古老 岩石的年龄要为 30亿年。当然,地球年龄要比这更大一些,估计有 45~46 亿年! 应用上面的数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科学地追溯过去,而且可以帮助 我们科学地预测将来。在儒勒·凡尔纳的《马蒂斯·桑多尔夫》这部小说里, 作者描述了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 “已经移去了两旁撑住船身的支持物,船准备下水了。只要把缆索解开, 船就会滑下去。已经有五六个木工在船的龙骨底下忙着。观众满怀着好奇心 注视着这件工作。这时候却有一艘快艇绕过岸边凸出的地方,出现在人们的 眼前。原来这艘快艇要进港口,必须经过“特拉波科罗”号准备下水的船坞 前面。所以一听见快艇发出信号,大船上的人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就停止了 解缆下水的操作,让快艇先过去。假使这两条船,一条横着,另一条用极高 的速度冲过去,快艇一定会被撞沉的。 工人们停止了锺击。所有的眼睛全都注视着这只华丽的船,船上的白色 篷帆在斜阳下像镀了金一样。快艇很快就出现在船坞的正前面。船坞上成千 的人都出神地看着它。突然听到一声惊呼,“特拉波科罗”号正当快艇的右 舷对着它的时候,开始摇摆着滑下去了。两条船就要相撞了!已经没有时间、 没有方法能够防止这场惨祸了。“特拉波科罗”号很快地斜着向下面滑去⋯⋯ 船头上卷起了因摩擦而起的白雾,船尾已经没入了水。 突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抓住“特拉波科罗”号前部的缆索,用力地拉, 几乎把身子弯得接近了地面。不到一分钟,他已经把缆索绕在钉在地里的铁 桩上。他冒着被摔死的危险,用超人的气力,用手拉住缆索大约有10秒钟。 最后,缆索断了。可是这10秒时间已经很足够:“特拉波科罗”号进水以后, 只轻轻擦了一下快艇,就向前驶了开去! 快艇脱了险。 下面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特拉波科罗”号事件: 公元1748年,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1707~1783)在他的传世之作 《无穷小分析引论》中研究了滚轮摩擦的问题(如左图)。欧拉发现:对于 一个很小的转角△a,绳子的张力差的量值△T与 T及△a成正比。即 △ △αT µ 写成等式为△T=-kT△α 式中k为摩擦系数,负号是因为问题中张力的值是减少的。 其中T=T0e-ka 这就是著名的欧拉滚轮摩擦公式。 现在转到故事中来。假定“特拉波科罗”号船体重50吨,船台坡度为1: 10,那么船的下滑力约为5吨,即 5000公斤;又假设马蒂夫来得及把缆绳在 铁桩上绕了三圈,即 a=2π×3=6π; 而绳索与铁桩之间的摩擦系数k=0. 33。 把上述数值代入欧拉公式,便可得到马蒂夫拉住绳子另一头所需要的气 力T(公斤)为: T=5000×e-0.33×6π T的值是很容易用对数的方法求出来的 lgT=lg5000-0.33×6×3×3.1416lge =3.6990-0.33×6×3.1416×0.4343 =0.9975 T=9.943(公斤) 这就是说,儒勒·凡尔纳笔下那位力挽狂澜的“大力士”。实际上所用 的力气不足10公斤。这是连一个少年都能做得到的! 变量中的常量 众所周知,目前的银行存款中,存8年期的利率,往往比存1年期或存 3年期的利率高。读者可能以为这仅仅是为了鼓励人们去存较长期限的储 蓄。实际上这是本该如此的!因为倘若存长期的利率没有比存短期的利率高 出一定限度,那么甚至于存短期的储蓄对储户更加合算! 为说明上述的道理,我们假定所有存款的年利率均为12.5%。让我们看 一看究竟会出现什么毛病! 假设某甲,持本金100元存入银行,一存 8年,容易算出,8年后他连 本带利恰好取回200元。 又设某乙,也持本金100元存入银行,存 4年;4年后取出,旋即又将 本利再次存入,又存4年。容易算出,头尾8年某乙连本带利共可收回 a 2 2100 1 1 2 225= + =× 元( ) ( ) 瞧!某乙把一次8年期的存款,分为两次4年期存。本身只多办一道手 续,结果竟多得了25元,这相当于本金的四分之一,可算是一笔不少的钱数! 再设某丙、某丁、某戊,把8年的期限分得更细,分别等分成3次存、4 次存和5次存。每次取出后又立即将款全数存入。这样,头尾8年,各人分 别得款(单位元): a a a 3 3 4 4 5 5 100 1 1 3 237 04 100 1 1 4 24414 100 1 1 5 24883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样,某N,也有本金 100元,但把 8年期限等分成 n次存,每次取出 后再度存入,则8年后可得(单位元): a nn n= +100 1 1 ×( ) 可以证明,当分划期限越短时,到期本利和越高。不过,当n无限增大 时,变量an也不可能无限增大,它以一个常量为极限,这个常量为: α α × = = + = = ®¥ ®¥ lim lim[ ( ) ] . n n n n n e 100 1 1 100 27183 这就是说,如果存1年期的利率为12.5%,那么存8年期的年利率就必 须不低于 P a = - = - =100 1 8 2 7183 1 8 2148% . . 否则便会出现一种混乱的局面:储户为了谋求较高的利息,不惜花时间 频繁地取出又存进! 变量中的常量,往往具有深刻的意义! 在柯尔詹姆斯基的《趣味数学》中,有一则关于旅行的别致故事: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旅行,某甲中途车坏,只好停下来修理,但最后因 无法修复而决定舍弃坏车,继续前进。然而,此时两人只有一车,于是约定: 一人骑车,一人步行。骑车的人到某一地方把车留下,改为步行;而后面步 行的人,起到留车的地方换成骑车。骑一段时间后又改成步行,把车留给后 者。如此这般,两人轮流骑车。问从某甲车坏时起,最少需要花多长时间, 两人才能同时抵达目的地?假定车坏处(O)与目的地(E)之间的距离为60 公里,自行车速度为15公里/小时,步行速度为5公里/小时。 下面让我们通过作图来探讨一下可能的解答: 以O为原点,时间为X轴,距离为Y轴,建立坐标系 XOY,由于人步行 的速度和自行车速度都是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因此它们分别表现为坐标系 XOY中的射线OC和OD。 如上页图(A),令 E1、E2分别为甲、乙两人车坏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 遇的地点。此时,某甲先是步行到A1,然后骑车经过E1抵达A2,又改成步行 到E2;而某乙则先骑车到B1,然后由B1步行经E1到达B2,又改成骑车抵E2; 当然,在E2相遇后各人依然继续前行。由于车速和人速始终保持不变,所以 表示骑车或表示步行的线段,应当各自平行。即四边形 OA1E1B1及 E1B2E2A2 均为平行四边形。又注意到甲改步行为骑车,与乙改骑车为步行,位于同一 地点。因此线段A1B1及 A2B2等都平行于 X轴。假定两次换车的地点距 O处 分别为y1,y2公里。则因射线OC、OD的方程为 OC: y=5X OD: y=15x 可得A、B两点的坐标如下: A y y B y y( , ); ( , )1 1 1 15 15 从而E1点坐标(xE1,yE1)为: x x x y y y y y y y y x y y y x E A B E A B E E E E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15 4 15 2 2 4 15 15 2 15 2 = + = + = = + = ì í ï îï = = \ = Q ( ) 这表明 点
/
本文档为【数学中的运动哲学-函数的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