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司马迁与史记

2011-12-26 31页 ppt 266KB 1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8321

暂无简介

举报
司马迁与史记nullnull 司马迁与《史记》null《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清代凌稚隆《史记评林》、赵翼《廿二史札记》、梁玉绳《史记志疑》(或称《史记》第四家注)。 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王叔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史记〉》斠证》。 《二十五史三编》“史记之属”,张舜徽主编,岳麓书社1994 《史记学概论》,张新科,商务印书馆2003 《史记研究集成》(14卷),华文出版社2005 《史记全本新注》,张大可,三秦出版社1990nullnull一、司马迁的生平与经历 ...
司马迁与史记
nullnull 司马迁与《史记》null《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清代凌稚隆《史记评林》、赵翼《廿二史札记》、梁玉绳《史记志疑》(或称《史记》第四家注)。 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王叔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史记〉》斠证》。 《二十五史三编》“史记之属”,张舜徽主编,岳麓书社1994 《史记学概论》,张新科,商务印书馆2003 《史记研究集成》(14卷),华文出版社2005 《史记全本新注》,张大可,三秦出版社1990nullnull一、司马迁的生平与经历 字子长(前145-前86),夏阳龙门(陕西韩城县) ; 1、学习经历: 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 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 2、漫游经历:null3、家学: (1)司马谈,任太史令,“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著有《论六家要指》: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兼容并包而崇尚道家。“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null“庄、荀以下论列诸子,皆对一人或其学风相同之二三人以立言,其櫽括一时代学术之全部而综合分析之,用科学的分类法,釐为若干派,而比较评骘,自司马谈始也。”(梁启超《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书后》) null4、创作《史记》的动机: (1)太史令的出身,使其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既有史官的职责,也有父亲临终前的遗言促使: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流泪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null(2)立言传名的不朽思想:以圣人自居,他写《史记》就是要继孔子序《春秋》和《易传》; (3)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 : 李陵事件的发生使其遭受“宫刑”,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 null5、成书: 《史记》的编撰,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就已经开始了。李陵案受刑之后,司马迁入狱,出狱后,司马迁忍辱含垢,又开始继续写《史记》。前后经过了14年,《史记》的写作才基本完成。null二、司马迁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 1、《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 null2、《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 3、作为一个忠于生活的观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他也确实认识到并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 null4、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 5、在《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它的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 null三、体例、结构与主旨 1、体例: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或称纪传志书体),起自黄帝,至于汉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年史事;null2、结构: (1)整体结构 《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万字。 null(2)具体结构: 本纪:帝王世系,包括实际掌权人物如项羽、吕后;朝代编年。 表:大事记。如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 书:专门史。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 世家:诸侯世系,包括历史地位极高的孔子、陈胜,以及汉初部分名臣如萧、曹、张、陈、周等,还有外戚。 列传:功臣名士。null(宋)郑樵《通志·总序》: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至于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null3、主旨: (1)《史记》前期:总结历史、润色鸿业;后期:发愤著书,抒身世之叹,立不朽之言。私人著述。 null四、叙事艺术 1、叙事态度:文学性; 2、叙事方式: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3、由一系列栩栩如生故事构成传记; 4、不少故事富于戏剧性; 5、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在细节方 面进行虚构; 6、互见法: null五、人物塑造 数量众多; 类型丰富; 个性较鲜明;null人物阶层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市井小民,涉及人物四千余人。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平民如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的入传。这与司马迁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独特的历史认识、自身的遭际有密切关系。 null 1、对各种历史人物,司马迁亦有偏爱。那就是“好奇”——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出众才华的人物; 2、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表现人与环境、地位的关系,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 null3、常常用比较的方法,表明:迎合社会、迎合世俗的人,往往得到幸福;反之,则容易遭遇不幸的看法; null 对于《史记》所描写的人物,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面目活现,神情毕露,如日本近代学者斋滕正谦所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史记会注考证》引《拙堂文话》) null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 1、《史记》注意并善于描写人物的外貌和神情,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 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 李广“为人长,猿臂”; 2、将生活细节的描写作为表现人物性格、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基本手段; 《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null3、注重用对话体现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 刘邦、项羽微时见秦始皇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不甘于自己地位的表白。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仇恨与野心,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 韩安国下狱为狱卒所辱,他以“死灰岂不复然”威胁狱卒,狱卒大言不惭地说:“然即溺(尿)之!”活现出小人物在可以欺凌大人物时不顾一切的粗野和痛快。null4、将人物置于戏剧性的场景作为展示人物性格的绝好手段;因为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各种人物都依据自己的利益立场、处世习惯、智慧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地活动着,既各显本色,又彼此对照,个性能够表现得格外鲜明。 如在“鸿门宴”一节,我们可以那样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 null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 null六、语言艺术: 1、《史记》单行散笔,口语通俗。为文疏荡多变,章法、句法、用词别出心裁,超迈众人。《史记》中极少用骈俪句法,文句看起来似乎是不太经意的,却很有韵致、很有生气。因为司马迁在叙述中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null2、还广泛引用了许多民谚民谣,既富于概括性,又富于生活气息; 3、人物对话,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也增加了语言的生气; 《史记》语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它充满情感、富于生气。 null七、《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史记》:中国古代纪传体史学的鼻祖,传记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先秦《诗》《骚》的抒情传统,创“发愤著书”说,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2、广博深刻的人文精神:所颂扬的进取精神、淑世情怀、人道主义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所追慕、景仰。 悲剧人物的着力刻写与感慨。null3、文章技巧、风格、语言,成为后世散文家推崇备至的范本。 4、故事情节广为流传,为后世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也为小说家们效法。
/
本文档为【司马迁与史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