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言文虚词

2011-12-22 26页 doc 139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6519

暂无简介

举报
文言文虚词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一) 之 1.代词。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文言文虚词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一) 之 1.代词。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2 连词(结构助词) 1) 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2) 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3.动词.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二) 其 1.代词。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 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 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所   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与   “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   (3)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3)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   (4)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对象。   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的……”、“凭它来……的”等。如:   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E.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原因”。如:   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诸   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 “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焉   兼词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则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4)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酌情译为“却”、“反倒”、“然而”、“但是”等。例如:   (1)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2)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5)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2)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3)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   而   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表示顺承接续关系: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2)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以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   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3.省略了的介宾形式   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2)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6)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3.“以为”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   且   副词   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   “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应注意掌握。   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   要”、“将要”等。例如:   (1)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   (3)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李将军列传》)――且尽:将要完结。下同。   (1)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李将军列传》)   (2)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张中丞传后叙》)   (3)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可施。   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例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张中丞传后叙》)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   连词   1.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例如: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   2.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例如: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   乃   副词   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   今尔出于崖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3)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   (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2)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3)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   (1)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2)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3)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4)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5.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   (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   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
本文档为【文言文虚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