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当代文学作品选

2011-12-13 20页 doc 159KB 1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5679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代文学作品选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件整理 诗歌 第一章 臧克家的《有的人》、艾青的 《礁石》和闻捷的《苹果树下》 1.了解十七年诗歌的主要面貌。 2.了解臧克家诗歌创作的总体状况与影响,掌握《有的人》的主要艺术风格。 3.了解艾青后期诗歌创作的整体特点,掌握《礁石》的多重意蕴。 4.通过闻捷《苹果树下》的思想与艺术特征,掌握闻捷的独特意义。 一、十七年诗歌发展潮流 (一)50年代初期的颂歌主潮 颂歌在这里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大量歌颂新中国、歌颂新时代的诗歌作品。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
当代文学作品选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 诗歌 第一章 臧克家的《有的人》、艾青的 《礁石》和闻捷的《苹果树下》 1.了解十七年诗歌的主要面貌。 2.了解臧克家诗歌创作的总体状况与影响,掌握《有的人》的主要艺术风格。 3.了解艾青后期诗歌创作的整体特点,掌握《礁石》的多重意蕴。 4.通过闻捷《苹果树下》的思想与艺术特征,掌握闻捷的独特意义。 一、十七年诗歌发展潮流 (一)50年代初期的颂歌主潮 颂歌在这里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大量歌颂新中国、歌颂新时代的诗歌作品。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李季《玉门诗抄》、闻捷《天山牧歌》、田间的《祖国颂》、艾青的《国旗》、臧克家的《有的人》、冯至的《我的感谢》具有代表性,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成为颂歌高潮之作 (二)50年代中期的“双百”诗歌 如流沙河的《草木篇》、艾青的《养花人的梦》、郭小川的《望星空》等。 (三)1958年“大跃进”新民歌运动 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莫看都是口头语,放到田里变米粮。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 (四)50年代末长篇叙事诗的勃兴引人瞩目。 三部曲:田间的《赶车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李季的《杨高传》; 单本的:乔林的《白兰花》、王致远的《胡桃坡》、梁上泉的《红云崖》,臧克家的《李大钊》等; 与民间传说故事有密切关系的:马萧萧的《石牌坊的传说》、梁上泉的《神奇的绿宝石》、张永枚的《白马红仙女》、李冰的《巫山神女》等。 (五)60年代前期的战歌时代 政治抒情诗主导诗坛,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 贺敬之、郭小川为代表。 政治抒情诗一般指这样的一些诗歌作品:在题材上反映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突出明显的政治,在风格上追求气势雄壮、激情洋溢,在语言上注重节奏韵律的铿锵,便于朗诵等。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于不同的方向。 政治家最不喜欢人家反抗他的意见,最不喜欢人家要想,要开口。 《有的人》 二.作品赏析 (一)创作背景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 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二)艺术成就 1.双重主题:《有的人》虽是歌颂鲁迅精神的,但由于诗人在主题的开掘上具有相当的深度,结果远远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把读者引向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深深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2.结构逻辑化,使作品精警集中,有力量。 3.对比、反复手法的运用使情理充沛,富有感染力。 4.语言凝练生动、清新质朴。 “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希望把每个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记》) 补充材料: 臧克家诗论的核心就是必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诗人的时代责任感。  《礁石》 艾青诗歌整体风貌: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艾青的创作阶段与作品: 1.1928年,艾青去了法国巴黎,并在巴黎得到了丰富的哲学的、艺术的滋养 。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大堰河——我的褓姆》1934年五月发表于上海《春光》月刊,这是艾青第一次署名艾青。出狱后,艾青自费出版了诗集《大堰河》。 《大堰河》集收艾青1932年至1934年写的9首诗歌:《大堰河——我的褓姆》、《透明的夜》、《聆听》、《那边》、《一个拿撒勒人的死》、《画者的行呤》、《芦笛》、《马赛》、《巴黎》。 2.出狱后至抗战前,艾青的创作收于《旷野》的第2辑《马糟集》中,其中有著名的《太阳》、《春》、《煤的对话》等,这些“密云期”的作品比起《大堰河》集有了更强的时代气息。、 3.至解放前,有诗集《北方》、《他死在第二次》、《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及长诗《向太阳》、《火把》、《雪里钻》等。 4.十七年出版的诗集有五部:《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在海岬上》,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近百首。 新时期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数量众多,评价不高。 缺乏政治热情,怀旧,模仿民歌不成功。 短暂的回归期1954-1955: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礁石》《在智利的海岬上》 作品总结 1.诗作托物言志,既刻画了礁石顽强、乐观的形象,又展示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坚韧的意志和坚守自我的人格追求,寄托了作者对民族的希望,还带给读者深沉的人生启发。 2.采用象征手法,意象富有张力,作品内蕴丰厚。 3.全诗在自由参差中又呈现出整齐美与韵律美。 《 苹果树下》 二.作品赏析 (一)把爱情生活和劳动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青年男女崭新的精神和爱情观,是这首情诗的一个主旋律。 1.爱情来源于劳动,在共同的理想和劳动中产生和建立爱情,这是五十年代时代风尚的一个突出现象。 2.青年男女在爱情中追求的不再是金钱、地位、相貌,而是将热爱劳动、争当先进作为选择爱人的首要。 (二)通过单纯明朗的艺术形象,揭示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心理、情感的变化。 (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 1.风景、风情、风俗 2.诗中人物的民族气质和性格 A 对爱情的热烈、坦率和执着 B 认真、诚恳和通达 (四)有人物、生活场面和情节,具有小叙事诗的一些因素。 第二章 曾卓的《悬岩边的树》、食指的《相信未来》、穆旦的 《冬》和余光中的《乡愁》 1.了解文革诗歌的主要面貌。 2.了解曾卓的创作,通过《悬岩边的树》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掌握归来诗歌的整体特征。 3.了解穆旦的独特性,掌握《冬》的情感内涵,了解地下诗歌的创作情况。 4.掌握《乡愁》在情感与审美方面体现出的民族性,了解台湾文学创作的乡愁主题。 一.“文革”时期的诗歌 (一)公开诗坛 1.领袖颂诗2.红卫兵诗歌3.诗人专集 (二)地下诗坛:知青诗歌与“白洋淀诗群” 1.知青诗歌:走向真实的自我 2.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指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1969-1976),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方含、林莽、北岛、江河、宋海泉等。 3.被下放的中老年诗人 穆旦《苍蝇》《智慧之歌》等近30首 绿原《重读〈圣经〉》、牛汉《华南虎》、曾卓《悬岩边的树》 流沙河《情诗六首》《梦西安》 蔡其矫《祈求》 郭小川《秋歌》《团泊洼的秋天》 (三)天安门诗歌运动 :来自“广场”的呐喊,以多种诗体,表现“爱与恨”的主题 《相信未来》 著名诗作: 《相信未来》的背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经历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真实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 《相信未来》的艺术成就。 一、深刻而独特的主题: 《相信未来》以极其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意象组接,表现 了诗人在那个令人悲哀绝望的年代里真实的灵魂对抗和挣扎,表达了他在绝望之中对人生和民族未来的朦胧而坚执的希望。 诗歌的写作时间是1968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初期的盲动,被政治浪涛冲向农村“广阔天地”之后,对这场政治运动已有了一些较为清醒的看法,特别是对“文革”中个人命运的遭遇有了切身的感受,曾经有过的热烈、单纯的理想遭到了狂风暴雨的冲刷,内心充满了失落、迷茫和悲哀,但他又不甘于轻易地放弃理想和希望,于是,希望与绝望的剧烈冲突,经由他的笔流淌出来。 二、曲折而富有张力的心理内容。 第一到第三节,作者还从容冷静,第四节就已显出他的焦躁、怀疑抬头了,因为他要解释相信未来的理由了,而这,是不可解释的。我们或者还可以说,后三节诗是一剂镇静剂,只能暂时压制心内的痛。于是,这三节诗句构成了对前面的诗歌语境的反讽,从而造成了诗歌情绪的内在分裂。 当然,我们会发现,这分裂其实不是纯粹的分裂,而是情绪的转换存在着消长关系。 三、复杂而新颖的意象。 诗人运用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意象来象征性地表达作品的意蕴:布满蜘蛛网的锅台、灰烬的余烟、凋落的葡萄、干枯的枝藤、凄凉的大地,是理想崩溃、希望破灭的象征;美丽的雪花、天边的排浪、托 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的漂亮的笔杆,则是诗人内心的剧烈冲突和不熄的希望之光的体现。 诗歌以绝望、惆怅、感伤与希望、未来、幻想的激烈争斗的痛苦语言,奏响了悲怆的心弦,在无法调和的对立中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情感,形象而又凝练地表达了这一一代人从盲目、狂热走向失望与挣扎的内心世界。 四、还采用了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 全诗形式整饬,前两节每一、二句都用排比句式,有力地反衬或烘托了各节第四句的主题;在反复吟诵中进一步强调了顽强地“相信未来”的主题意蕴。 诗作情感激越饱满,音韵跌宕,节奏铿锵,有内在的节奏感。 《悬崖边的树》 二.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 “现在当我重温那些小诗时,当年的许多情景就浮现了出来。那种冰冻到内心深处的孤独感、那种积压在胸腔不能不出声的长啸,那种困在笼中受伤的野兽般的呻吟,那种在无望和绝望中的期望,那些单调、寂寞的白日和惨淡的黄昏,那些无眠的长夜……” “艺术家对人生追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当是他的最主要的创作激情的源泉。” 生活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艺术上的痛苦 “辉煌的艺术有如凤凰,从艺术家的痛苦的烈焰中飞腾而出。 二.作品分析 (二)艺术成就 1.丰厚的内蕴是这首诗的最大魅力。“艺术与生活血肉相连。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浑为一体。” 2.象征手法的运用。 3.意象的精心创造。 4.语言凝炼含蓄。 第五章 穆旦及九叶派的诗歌 教学目标1.新诗派的兴起与诗歌理论主张。2.穆旦诗歌创作概况与艺术风格。 3.分析穆旦作品《赞美》、《诗八首》、《春》。 教学重点1.新诗派的诗歌理论主张。2.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3.《诗八首》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九叶派的兴起 基础知识: 九叶诗派:1947年,《诗创造》月刊在上海创刊,在它周围集合了一大群青年诗人;后来,其中一部分上海诗人辛笛、杭约赫、唐祈、唐湜等人从中分化出来,联合北方的青年诗人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王佐良、马逢华等人于1948年共同创办了《中国新诗》丛刊。《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创办,被认为是“九叶派”这一诗歌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 一.新诗派兴起的历史条件 特殊的历史背景:战争环境下历史意识的出现。 民主的堡垒:西南联大的文化环境。 名师云集,思想活跃而自由。朱闻卞李冯 二.新诗派所受到的诗歌传统的影响 1.新诗派诗人群与世界现代诗学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早期象征主义的波德莱尔、魏尔仑,甚至耶麦转到后期象征主义的里尔克、艾略特和奥登等人,一一进入了中国诗人的视野,在他们身上显示了不同的影响。燕卜逊教授的影响。 2.新诗派的出现不仅仅有西方诗歌的影响,也有对新诗传统的继承和反拨。 在继承方面,新诗派诗人群从前辈诗人那里既领略到中西两种诗歌传统的较为成功的糅合,又从前辈诗人的诗歌文本中直接得到种种启示。从卞之琳、冯至的现代主义的诗作中获得了灵感。 他们首先对当时新诗的“情绪感伤性”弊病进行了反拨。其次,新诗派也鲜明地反对30年代逃避现实和人生的诗歌创作倾向,要求诗人既直面社会,深入体验现实,又在创作中通过“对于文字的战斗”把人生经验转化为艺术经验。 第二节 九叶派的理论与实践 新诗派的理论主张: 1.新诗派强调现代诗歌的“高度综合”的性质:“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则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 2.新诗派提倡“新诗戏剧化”,反对“放任感情”,要求“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情感”,以便使诗歌能够像戏剧一样,达到“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 第三节 穆旦的诗歌 基础知识: 穆旦:穆旦是新诗派诗人群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同时 是探索新诗的可能性中最具 叛逆性的诗人。 王佐良“受难的品质” “肉体的感觉” 四个时期: 一.早期(1934-1937),大致从他在南开中学开始创作到他随清华南迁,这是他创作的初试期,主要作品有《流浪人》、《古墙》等; 二.中期(1937-1948),大致从他南迁到去国,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主要作品有《合唱》、《赞美》、《诗八首》等; 三.后期(1948-1957),大致从他去美国到回国后中断创作,这是他创作的衰退期,主要作品有《葬歌》、《九九家争鸣记》等; 四.晚期(1975-1977),大致从他重新创作到去世,这是他创作的重振期,主要作品有《智慧之歌》、《神的变形》、《冬》等。 他在40年代出版的《探险队》、《穆旦诗(1939—1945)》、《旗》三部诗集,成为40年代中国诗坛的重大收获。 《诗八首》凸现出穆旦对爱情观念的颠覆性质疑与思索,从单一生命个体的情感抒发走向对爱情本质的理性探求,进而上升到对人生真谛的问寻,传达出在矛盾中辩驳与挣扎的压迫感与绝望感,既有爱情诗的风采,又有哲理诗的深刻。 诗作《冬》赏析:  一、深刻而复杂的意蕴 (一)本诗的政治主题 穆旦1958年起便在政治烟尘中蒙难近30年。1976年10月中国政局突然出现大转折时尚未来得及为这一代人平反。 《冬》便作于此年12月,表达了因长处于“寒冬”环境之中而“心灵枯瘦”的生命感受,曲折地表现了对历史灾难和现实矛盾的批判,生动地传达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乍暖还寒季节,渴盼暖春到来的普遍心情,充满一种近于焦灼的渴望正义归来的热切冀求。 (二)本诗的生命主题 诗中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对于生命本质的体验深度,是其关于生命的丰富的痛苦的一种理解,抒发了诗人因长处于“寒冬”环境之中而“心灵枯瘦”的具体的生命感受。 (三)本诗的抗争主题   本诗不仅仅是对于生命苦难的吟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生命因痛苦而升华、因抗争而璀璨的思想,体现了诗人“赴难”而生的哲学和宗教情怀。  二、诗层层推进、拓展诗思意境的结构。 (一)整首诗循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活动线索而缓缓展开,情调有点沉重,甚至不无苦涩,因而沉哀中自有热流暗涌。 全诗各段具内在联系,自内心的自我发掘到放眼于社会、民族,层层衔接又层层推进,紧凑而有力度。形式相当整饬,韵位固定,语言浓缩而富暗示性。 (二)多声部的内在张力  1、本诗实践了穆旦一贯以“张力”构诗的艺术理念,并还原出在历史冲击下个体的真实的情感与思考。“张力”在《冬》中表现为场景的交织所形成的多声部(复调)的效果,而这不同场景的交织正呼应着他诗歌意蕴的丰富性。 2、诗歌各部分意义之间的独立和关联,情感和意旨之间的张力使得诗歌的意义空间得以扩展。 三、独特而深刻的个人话语品质 (一)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而生发出本诗深刻的具体性与自我品质。   本诗没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陈词滥调和虚伪的浪漫诗意,而是以具体的内心感觉与情感为基本出发点。 (二)独特的话语方式  1、语言与意象的陌生化。    穆旦创造了仅仅属于他自己的诗歌语言,他把充满血性的现实感受提炼、升华为闪耀着理性光芒的寥智。    此诗使用让人感到陌生的独特意象的创造,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中国现代诗的内涵和表现力;他使疲软而程式化的语言在他的魔法般的驱造下变得内敛、富有质感的刚健,提升了诗的内在品质。 2、感性和知性的相结合的话语抒情方式。   感性和知性的结合实现了“生命的同化与复杂化”,诗的思想含量也通过思辨的诗句来传达,但诗人更主要的是将思想感性化,将知觉具体化了,将主体的心灵活动和观念外化为具体的活动场景、身体感知和生理意象。 余光中《乡愁》 教学目标:掌握《乡愁》的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乡愁》的母题性质 诗作《乡愁》赏析: 一、情感内涵的传统性 《乡愁》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为它的题材选取具有“母题”性质,它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具有普适性,与中国诗歌史上的乡愁主题诗歌在情感内涵上完全吻合。 1、 《乡愁》四节诗有两节即一半的篇幅,是用以抒写母子亲情的。 《乡愁》的第一节写的是母子生离之愁,鱼腹雁足,此愁尚可聊加慰藉;第二节 写的是母子死别之愁,阴阳路殊,此愁己是永恒的憾恨。这两节诗中抒发的乡 愁,虽有生离、死别之分,情感的轻重分量也自不同,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 那就是不管“小时候”抑或“后来”,不管生离抑或死别,游子乡愁的核心都是指向对母亲的思念。这恰好与乡愁主题诗歌的思乡实乃思亲、乡情实乃亲情的“母题”性质密合无间。 2、故乡情恋之所以如此牵动游子的心,除了血缘亲情之外,还有男女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游子的感情重心也有所转移,即从“小时候”对母亲的依恋,变为“长大后”对新娘的思恋。如果说第一节里的乡愁是由“母子别”引发的,第二节里的乡愁是由“生死别”导致的,那么第三节里的乡愁就是由“新婚别”催生的。这一节诗把爱情的内容,填充进乡愁主题的母题模式之中,是乡愁诗“母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余光中的妻子,原是他的表妹,由恋人而眷属,几十年的岁月过去了,诗人的爱新鲜如初,老而弥笃,在他的感觉中,妻子“仍然是新娘”。从初恋时写下《咪咪的眼睛》,到结婚二十年的《珍珠项链》,他们的爱情激扬着诗人的灵性和才气,催生了诸如《等你,在雨中》、 《满月下》、《碧潭》、《双人床》、《小褐斑》等一大批典雅而又香艳的情诗名作,诗人也因此赢得了“情诗圣手”的称号。 3、情感内涵的传统性还体现为对于古典诗歌的原型意象和表现模式的借鉴。 “船票”提示着“水”的存在,“水”作为间阻物,隔开了本该如胶似漆的新婚男女。可以把这诗句看作写实,也可以视为诗人的有意安排。因为在《诗经》的情诗名篇《兼葭》、 《汉广》中,就是由“水”作为间阻物隔开了相爱的人: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也是被“盈盈一水间”,而只能在天河两岸怅然相望,却“脉脉不得语”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水”作为爱情的障碍,具有“原型”意象的性质。  4、情感内涵的传统性还体现为乡愁与爱国母题的结合。 在前三节抒写了乡愁的亲情、爱情性质之后,这第四节诗曲终奏雅,卒章显志,把对乡愁的表现推向企盼祖国统一的思想高度。因为余光中清楚,只有结束两岸的对立、分裂状态,才能了却漂泊海外的天涯游子的深长乡愁。所以,厌弃隔离、厌弃分裂,向往团聚、向往统一,就成为这首《乡愁》的抒情旨归。乡愁主题诗歌“母题”中所涵盖的乡情、亲情、爱情、祖国情,至此得到了完满的表现。  二、 、艺术表现的民族特征 《乡愁》大获成功的原因,除了它的情感内涵具有“母题”性质之外,还取决于它在形式上所具有的“原型”意义。主要表现为: 1、结构上的传统性。 《乡愁》四节诗,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二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这种均齐对称既有古典格律诗的形式遗留,也有新月派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的影响。余光中是新月派作家梁实秋的入室弟子,自述学诗从新月出身的臧克家诗集《烙印》入手,他和新月派的格律诗学关系甚深。但是,决定《乡愁》流传广泛的关键因素,还不仅是它的师法新月而又变化新月,而是它在结构上采用的复沓章法所具有的“原型”意义。 2、内在的音乐性。 四节诗里处于同一位置的“乡愁是”与“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叠词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的妥帖配置,不仅使全诗音韵谐婉顺畅,便于读者记诵,更使全诗的调性掩抑低回,一唱三叹,如怨如慕,产生了强烈的音乐性。 3、 《乡愁》的意象择取组合和深层抒情方式上也具有传统特征。 诗人从他半生颠沛流徙所体验过的与乡愁有关的诸多事物中,精心择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把不同年龄阶段的乡愁里感受最饱满的浓挚的亲情、热烈的爱情和深沉的祖国情,高度凝缩于其间。同时,四节诗以时间的推移来串联意象,于复沓之间完成了诗意的层层递进,从“小时候”,到“长大后”,再到“后来”,直到“现在”,四个表示时序推移的语词一线贯穿全诗,囊括诗人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越聚越多、越酿越浓的乡愁,由乡情而亲情而爱情,最后归结为祖国情,章法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  三、《乡愁》的启示 余光中的《乡愁》为新诗提供的启示是深刻的。 从内容的角度说,一首新诗如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将个人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未来性有机结合起米,将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结合起来。创作主体饱满鲜明的个性体验,要与所处时代的大众心理相沟通,更要和民族悠远的历史记忆相契合。 从形式的角度说,把诗尽量写得短些,符合诗艺的质性。短就要求语言简洁,要求精心择取意象,要求巧于比拟和形容,任何可有可无的字句都要去除。古典诗歌在这方面为新诗树立了许多可供仿效的榜样。除了精短性,对于古典诗歌精妙的形式艺术,诸如韵律节奏、起承转合、重叠复沓、勾连呼应等,新诗人们也应该着意借取。 第三章 舒婷的《致橡树》、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海子《面朝大海 心暖花开》 教学目标:掌握《致橡树》的内容和艺术。 重点与难点:理解舒婷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女性观 二、《致橡树》赏析 以平等的形象扎根于大地 之上,这是诗人理想中爱的象征。《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采用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但饱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这两个意象却超出了爱情本身。 (一) 《致橡树》的内容分析 1、首先是一首爱情宣言,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确认标榜自我独立的人格。 爱情理想:诗中作为女性的自我,首先明确指出自已和相爱的对方(男方)有着平等、各自独立的 人格以及独立的价值追求。而不是依附对方,牺牲自已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其次,本诗也是女性的人格宣言与理想宣言。诗歌表达的并传统女性那样满足于夫贵妻荣人生理想,否定:男权中心背景下女人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对平等和独立的渴望,体现了新的爱情理想、人际理想、人格理想。 3、以优美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坚定的“现代反抗理念”。 历史的苦难遭遇使这一代年轻诗人 无法再轻易认同来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正象顾城执拗地要用“黑色眼睛”“寻找光明”一样,这一代人在浩劫后的精神虚墟上有着强烈的反叛个性和独立的对人生世界的思考与行动意志。 (二) 《致橡树》的艺术分析 1、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在朦胧之中带有温情,表达了对爱情理想、人际理想、人格理想的向往追求。 2、采用拟物——拟人双层叠印的手法,从而增加了内容的形象性和丰富性。 以树写人,又以人写树。 3、意象的概括性(花、鸟、泉、峰、日光春雨,各代了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动性(视、听、触)。 4、语气递进,对偶句式,转折、假设句等的多种手法的调动和作用,这既为表情达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带来了匀称等形式上的美感。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赏析 (一)主题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以“寻找”和“思考”在中国丢失了的“钥匙”这样一组象征性的系列意象,艺术地概括了“文革”期间青年一代的处境和心态,他们有过迷惘和失落,但并不失却信念,在历经劫难后学会了追求和思考。当年轻人厌倦了十年动乱并想离它归家时,却发现钥匙已经在“沿着红色的大街疯狂地奔跑”时丢失了。他走不进门去,也打 不开抽屉,儿时的画册和夹在页里的三叶草也都无法找到。他为此感到悲哀,但又不仅仅是哀叹,而是发出了顽强寻找“钥匙”的宣言。 (二)意象 作为全诗核心意象的“钥匙”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对抒情主人公来说,打开家门、抽屉和书橱,都需要钥匙;而家、抽屉里的画片、书籍与书页里的三叶草等又组成了一个象征系列。 (三)象征化手法 象征化手法的运用,不仅使作品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避开了直露的政治性评述,而且也大大增强了诗意的涵盖面;相当沉痛的心理体验由诗人以纯真、浅显的孩童口气道出,又使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魅力。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作者 海子 ( 原名查海生) 1、孤独之旅 海子是一个天真而单纯的诗人,他为诗而远离尘嚣,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 主要作品:《亚洲铜》、《麦地》等。 执着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具有田园情怀、浪漫精神 和梦幻色彩。 2、“麦子诗人” 海子写过一首名为《麦子》的诗,麦子是海子诗歌写作的全部理由和话题。 早期的诗歌十分透明,在诗人心目中确实有个农业家园,那里山明水秀给人慰藉;一直到这个农业帝国破灭,诗人和他的麦子才开始忧愤绝望,诅咒那吹刮不息的风和毫无生机的大地。 3、死亡的歌者 在随后的诗歌里,黑暗、死亡取代麦子而成为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海子一度要用黑暗破解生命,却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 1、孤独的个体体验 西川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2、生命与存在的焦虑。 要读懂海子的这首诗,应抓住两个关键,也可以说是全诗的两个“诗眼”。 第一个诗眼是诗中出现三次的“从明天起”。这个诗眼传达出了字面意义上的“显在信息”和字面背后的“隐在信息”。 从字面上看,诗人决定从明天起(这里的明天有未来之义)要做许多“幸福”的事或与“幸福”有关的事。比如,诗中提到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拥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并且坐在这所房子里“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等等。 从这些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的理想图景中,我们不难看到海子所说的“幸福”的所指了。 诗人为什么不说从今天开始而反复说从明天开始呢? 显然,是主、客观双重原因所致———时代、社会、现实,还有诗人的主观愿望,都不允许诗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建构理想。 在貌似浪漫而平和的诗句表述下面隐藏着诗人对现实尖刻而有力的批判。 3、反讽的结构 在时间上,海子把幸福寄托在未来;而在空间上,海子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实质上也是指未来的另一个世界)。 对远方的遥望实际上笼罩了海子所有的诗歌,在终极意义上,远方是海子诗歌所有意义的总和。如果没有对远方的凝视,听不到那邈远的呼唤之音,海子诗歌就会失去吸引自我的魅力。从这里可以看到海子最后的文化心态和持守。 第二个诗眼是末节中三个“愿你”和一个“我只愿”。它们之间的对比是势不两立的。“你”是“陌生人”,诗人祝愿你的,恰恰是你所希望的;因此,“愿你”可看成是“你愿”。 凡夫俗子总朝思暮想在尘世间获得所谓的幸福;而诗人只愿意远离尘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在未来的时空里,乃至在另一个世界里获得真正的纯然的幸福,这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寓意之所在。 4、单纯而明净的意象。 (1)是意象空旷,让人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2)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   大海、房子,喂马、劈柴,三两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 “愿你”是反讽的体现。如果不知道诗人在此运用了现代派艺术常用的反讽技术,你就会误读——认为诗人真的在祝福你。其实,与字面意思相反,诗人是在否定众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标举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讨论: 海子的生命追求对其诗歌创作 这首诗是海子在告别人世前对自己思想的一个质疑,他在思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最后他肯定了自己,为自己心灵难以企及的幸福唱了一曲挽歌,而这选择也许更加重了他内心的沉重和痛苦,令他无法承受这生命之重,终于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的意义 海子最终以死完成了与世俗社会的对抗,他没有别的选择。海子的死是对精神的坚守,是为理想而殉身,从这个角度讲,海子的死有着崇高的意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海子的死也未尝不是一种人格缺陷,尽管他对人类生存的思考也许要高于常人,但过分沉湎于自我的精神世界,拒绝融入社会和生活,拒绝接受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最终肯定会被社会抛弃。毁灭肉体固然是一种坚持理想的方式,但同时连理想本身也毁灭了。 小说 孙犁《山地回忆》 教学目标:1、了解孙犁的创作情况与总体特色。2、掌握《山地回忆》的艺术成就。3、掌握孙犁小说的诗性品质。 作品: 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河北安新县白洋淀的孙犁纪念馆 二、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三组生活片段的诗意写作 1.“水边的文学”:白洋淀、滹沱河 1913年出生河北安平县滹沱河南岸的东辽城村,1936年到安新县当教员,又领略了白洋淀“水养活了苇草,人依靠苇生活”的水乡本色。 孙犁的独特贡献:给抗日根据地内陆性文学的总体构成中,增添了“水边文学”的清新、优美。 A.白洋淀系列:《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 《荷花淀》:从平凡的题材中呼唤出诗,呼唤出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诗世界。将慷慨悲歌的场面(妻子送夫上战场)化作似水柔情。 水生嫂:①编席场面的描写;②手指被苇眉子划破;“你总是积极的”;③“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 B.滹沱河系列:《碑》“女人——老人” 赵老金:洒脱乐观的老头。两样东西:打鱼的丝网;十六七岁的女儿小菊。八路军李连长遇难后。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将古代“人化为石以示精诚”的意念转化到作为长流不息的滹沱河之象征的饱经风霜的赵老金身上。 2.山地小说:1949年,孙犁的“山地小说年” 《蒿儿梁》《吴召儿》《山地回忆》等。描写冀西以阜平为中心的山地儿女的勃勃英姿。 吴召儿:天真烂漫、爽快开朗;口快手快脚快、心地善良。 “她爬的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象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口齿锋利(洗脸)、心地善良(为我做袜子“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勤劳好学(学会纺织的全套手艺)而言必有信。 作为美好情操象征的那双“袜子”结局的诗意处理:“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3.孙犁的审美方式:发掘新时代氛围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饿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特色: ⑴境界的诗意性(柔美、和谐); ⑵微妙的人物心灵和言谈的弦外之音; ⑶情感的细腻与融洽; ⑷人性美、人情美的绽放; (5)特别擅长刻画女性。   孙犁小说的基本格调是诗意写实,从乡土现实中汲取灵感,从现实人生中分离出最有光亮的片段,进而升华出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诗。 三、《山地回忆》的艺术成就 一、创作背景   孙犁创作于新中国初期的小说,大都带有回忆的性质,大多取材于他所熟悉的冀中一带军民的生活,着重描写冀中人们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表现他们的性格美、灵魂美和人情美。 他着力描绘这些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就是为了呼唤那种进城后被人们逐渐淡忘了的最可珍惜的感情重新回来。 二、主题 《山地回忆》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作者在华北阜平山区的一段生活。作品表达了对那里的山水、人民的深情怀念,表现了山区人民的质朴勤劳,在艰苦环境中积极乐观、好学上进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子弟兵亲如一家的感情。 三、人物   妞儿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性格活泼豪爽,说话不饶人,带点孩子气。和“我”的相识和初次交往,就颇有戏剧性,语言富有个性。她把子弟兵看作是家人一样亲切随意,所以说话有恼有笑,毫无顾忌。她看见“我”初冬很冷还光着脚,就给“我”做了一双很厚的布袜,“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这做袜子的布,是她纺了半年线赚的,给她娘做了一条棉裤,剩下的本来要给她爹做双袜子,现在妞儿和全家一致的意见是给“我”先做。“我”穿着这双新布袜“走遍山南塞北,……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 四、艺术特色 1、孙犁的小说往往选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题材,作品较少直接描写激烈的斗争,而是从日常生活的普通事件中展现人的灵魂,反映时代的风貌。 2、孙犁的小说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小说追求故事性的情节模式,而善于表现流贯于生活过程间的情绪和气质,从而形成凝练、含蓄、文静、优美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一种新的小说审美文体。 3、 《山地回忆》虽有中心人物,但并不重在性格刻画和典型人物塑造。情节淡化,并无一般小说所讲究的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完整性,作品重在抒发对那一段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通篇虽写的是家常闲活,纺纺织织,却具有情深意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诗的意味和境界,开掘升华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王蒙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 王蒙及其作品概况 (一)、创作活动简介 第一阶段:早期 “革命+青春” 处女作《青春万岁》 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二阶段:艺术创新阶段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了《春之声》、《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活动变人形》、 《来劲》、《坚硬的稀粥》 多种结构方式 (1)、放射线结构 如《春之声》,岳之峰的心理活动。 (2)、交叉式结构 ,情节和心理的糅合, 如《相见时难》 翁式含——蓝佩玉——杜艳 第三阶段:90年代 王蒙主要从事“季节”长篇小说写作,《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是作家回首往事、反思历史、进一步感悟历史奥秘之作。 (二)、精神之旅的探寻者 1、抹不去的政治情结(少共情结) “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这是王蒙小说创作的支点。 王蒙把创伤记忆化成写作资源,以极大的勇气面对我们民族沉重的历史。 2、自我的追寻(人格成长与忠恕之道) 以自我经历为基准,不仅书写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创伤、残缺、修复、再生的精神之旅,也传达出个体生命历程的信息。 主人公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历经坎坷,与王蒙自身的经历颇为相似,如《布礼》中的钟亦诚、《杂色》中的曹千里、《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这些人物渗透了作家自身的阅历和经验。 另一类主人公熔铸了作家的体验、感受、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如《蝴蝶》中的张思远、《春之声》中的岳之峰等。 3、 自身的印痕 王蒙以蝴蝶来象征作品主人公张思远对自我本质和历史的思考,成为一个统摄全篇的、虽然没有实体、却又无所不在的意象。 “少共精神”可以说是王蒙创作的整体精神的“根”,其支系发达,四处蔓延。 《季节》系列 王蒙把当代中国历史剪辑为四个“季节”: “恋爱”-“失态”—“踌躇”—“狂欢” 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历史进程。 (三)、上下求索的独行者 探索——试验——寻觅——创新 1、独行 “独行者”的人物系列:老张头”《蝴蝶》、曹千里《杂色》 、岳之峰《春之声》······ 2、独思 《活动变人形》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的“变形记”,王蒙把探索的触角伸向知识分子自己的历史,对主人公倪吾诚在中西文化夹缝中尴尬困窘的状态进行精神审判。 “一个堂堂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既留过洋又去过解放区的人,怎么能是这个样子的?他感到了语言和概念的贫乏。倪藻无法判定父亲的类别归属。知识分子?骗子?疯子?傻子?好人?汉奸?老革命?······” 这些连珠炮的发问与置疑不断变换思路,把一大串貌似矛盾而又可笑的“头衔”和术语随意组合在一个个疑团里,发人深思。 3、独舞 王蒙以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传统小说形式进行改革,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艺术手法,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如《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等。 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 (1)、主题的象征性,如《蝴蝶》。(2)、意识与潜意识(3)、心理时间(4)、心理剖析 (5)、内心独白6)自由联想 (四)、多维艺术空间的营造者 王蒙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既带棱角又不乏圆熟,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1、立体化 2、 游戏化 王蒙认为“幽默感就是智力的优越感”,创造了游戏体语言。如《失恋的季节》 3、狂欢化 .反讽、象征、调侃、戏谑随意交叉,信息量大,蕴涵丰富,构成杂语喧哗的多维空间。如《踌躇的季节》 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作家自述: 最初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想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 我写的几个人物和他们的纠葛,有一些地方虽然能够感受、传达,却不能清楚地分析、评价,写这篇小说时,我是抱着一种提出若干问题,同时惭愧地承认自己未能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的心情的。 我不想把林震写成娜斯嘉式的英雄。生活不止一次地提示给我热情向往娜斯嘉又与娜斯嘉有相当区别的林震式的人物,林震式的“斗争”,林震式的受挫。甚至于,我还想通过林震的经历显示一下:一个知识青年,把“娜斯嘉方式”照搬到自有其民族特点的中国,应用于解决党内矛盾,往往不会成功。 在与林震对立的一方,刘世吾是主要人物,我着重写的不是他工作中怎样“官僚主义”(有些描写也不见得宜于简单化地列入官僚主义的概念之下),而是他的“就那么回事”的精神状态。 至于刘世吾在工作上,不少地方是正确的、可敬的,我一点也不“憎恶”他。可惜,他运用自己对于工作规律的掌握来保护、掩盖自己的冷漠,他的优点和缺点是联系着的。 (二)《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时代语境和写作原由: 1:王蒙对自己以往激情式的歌颂青春和革命的旧作不满意,酝酿和寻求突破。 2、苏联文学界兴起的“干预生活”的改革潮流波及中国 。 3、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艺术成就 1、《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开放性叙事主题: (1):揭露了官僚主义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区委组织部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2):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   表现了作家对于现实一些独到的体验 (3):政党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的冲突。 (4):成长主题。 2、人物形象的开放性: (1):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一个身在官场,身不由己的被政治权力和党文化异化又不得不去异化别人的双重角色。   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 刘世吾的形象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刘世吾象征了现实对理想的冲击,或者是理想对现实的妥协。他在作品中是以林震的现实指导者的身份出场的,尽管林震始终对刘世吾抱有审视和批判的意识,但他们之间有很深入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刘世吾身上所具备的许多东西,都是林钦佩的。他对刘世吾的态度是十分复杂,既有疑惑、质疑和批判,也包含了理解、同情的成分。在小说中,林震与刘世吾的对话主要有四次,尤其是第四次在小饭馆的夜谈,使刘世吾的性格、心理及其演变轨迹获得了较为完整和深入的体现。   刘世吾对文学作品熟悉与喜好,表明在他的内心深处仍拥有一块理想的田地。这既使林震感到迷惑、惶恐和感伤,又引起他的警惕和质疑,他担心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否也会被现实所磨灭,林震对刘世吾的审视和批判,包含了作者的严肃思考;而对刘世吾的超越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开始。 (2)少共形象的典型:   小说叙述人和主要人物林震,是一个热情单纯,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正在成长的青年共产党员,他原是一个教师,带着一种“节日的兴奋”来到组织部,结果却发现这里的一些领导干部有严重的的官僚主义作风,革命意志、工作热情衰退,他为此感到愤怒、疑惑。作者十分注重对叙述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这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 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艺术手法 (1)小说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 对比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林震、赵慧文、刘世吾构成连锁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构成对比。 (2)小说独特的叙述结构特征 叙述结构特点:①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个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 ②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结构严谨。 (3)细腻的心理描写 小说对于林震心理的刻画相当深刻。 杨沫《青春之歌》 教学目标:1、掌握林道静的性格特征与意义。2、掌握《青春之歌》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青春之歌》的思想意蕴 二、作品分析《青春之歌》 1、《青春之歌》中出现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较之过去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发展。30年代学生运动领导人、共产党员林道静,同20年代“恋爱至上”的子君和“教育救国”的倪焕之迥然不同了。……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过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而林道静形象的完成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摸索过程进行了总结,做出了答案。这正是《青春之歌》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林道静形象: 作家严格按照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脉络清楚地写出了林道静性格发展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它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到谋求全民族的解放,从同情劳动人民到为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奋斗,从天真幼稚的少女到坚定成熟的革命者,是她性格发展之必然,生活发展之必然,也是时代潮流使然。林道静的道路概括了那个时代不甘受人摆布而成为封建婚姻牺牲品的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女性的人生之路。因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和美学价值。 1958年出版的杨沫的长篇《青春之歌》是一部很合时宜的书,它通过青年学生林道静从一个单纯、软弱的姑娘经过多重战斗洗礼成长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道路,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这使它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教科书,在读者中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3、作者自述:写出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英雄们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惊人事迹,加上我个人的一些生活感受、生活经历,这几个方面凑在一起便成了《青春之歌》的创作素材。 (杨沫:《谈谈〈青春之歌〉里的人物和创作过程》,《文学青年》1959年第1期) 我塑造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目的和动机不是为了颂扬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她的罗曼蒂克式的感情,或是对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欣赏。而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一个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来表现党的伟大、党的深入人心、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我知道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种主题的思想可以从多方面、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而我只能从我自己比较熟悉的生活,用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来表现。因此,我选择了林道静,写像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改造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 4、批判与修改 (二)、作品解读 1、情节与主题 小说以1931,9、18——1935、12、9这段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艺术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灵变化和精神面貌。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的成功演绎。形象地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的得到解放,才有值得歌颂的青春。 2、林道静的形象 (1)、个性解放的新内涵: 子君: 大胆的叛逆者 沙菲: 迷茫的叛逆者。 林道静:进步的叛逆者 (2)、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的双重性(起点)   余永泽:人道主义(第一 阶) 林道静 卢嘉川: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 江 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 (3)、形象意义: 作者通过林道静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主要特点: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阶级矛盾,从求个人解放到争民族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革命的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并且,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 3、《青春之歌》主题意蕴 情爱故事: 寓言故事: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 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 寓言故事: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 《青春之歌》将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主体,同时也创造了这一叙述的基本范型,即“反抗/追求/考验/命名”。它的具体过程就是离家出走,以反抗地主家庭的婚姻迫害;继而在共产党人的指引下追求革命;被捕入狱后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然后成为共产党员。因此,可以把《青春之歌》看作“一种特殊的读本:一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手册。 (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领域中的重读》,《再解读》,第148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 文章把林道静和三个男性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小说的叙事核心,而这四个人的情感纠葛立刻被视为一种不同身份之间关系的“寓言”。于是“林道静”的“女性”身份变成了一个被伤害和拯救的客体;“自由知识分子”“余永泽”、“共产党人”“卢嘉川、江华”等分别象征着男性化的不同的国家——政治位置。 于是,李杨的小说解读定位到了“性别游戏”与“政治认同”的纠葛关联中:即私人的“性”与超然的“政治”相互借力,政治的审美表达通过“性”的征服显示魅力。 诗人骑士与红色骑士 卢嘉川作为拯救者和余永泽这个拯救者有何不同呢?余永泽拯救的是身体,它是传统“英雄救美”模式的再现;卢嘉川拯救的
/
本文档为【当代文学作品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