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2011-12-09 24页 doc 99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7294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一、蔚蓝色的海洋与文明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土地多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而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蔚蓝色的海洋不仅决定了希腊的气候属于温和宜人,适于户外运动的地中海气候,而且对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甚至是...
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一、蔚蓝色的海洋与文明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土地多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而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蔚蓝色的海洋不仅决定了希腊的气候属于温和宜人,适于户外运动的地中海气候,而且对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1、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2、平原少,土地贫瘠,利于种植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看,决不是1个东方式的农业民族,而是1个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古希腊曲折的海岸,众多海湾良港,睛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又为这种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3、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4、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加之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5、繁荣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加上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使希腊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这一切,皆与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希腊的居民】 希腊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和卡里亚人。公元前2500年后,1批属于印欧语系的 “赫伦人”(’(((((),进入中南希腊,与当地居民混合而成为希腊人。希腊人内部可细分为阿卡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伊奥利亚人、马其顿人等。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5世纪。它是英国学者伊文思根据克诺索斯王宫的传说于19世纪末发现的。被发现的克里特文明显示,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特征是宏伟华丽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强大的海上霸权。希罗多德说第一支海军就是米诺斯建立的。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指南希腊的迈锡尼、派罗斯等早斯城邦文明。迈锡尼文明是希腊语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创造的,其时约为公元前1500-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墓地文化,发掘出的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极精美。迈锡尼一度很强大,曾攻打过埃及和赫梯。公元前13世纪又进攻欧亚交界的特洛耶,出现了著名的特洛耶战争。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南下,迈锡尼文明毁灭,希腊历史进入1个新的时代---荷马时代。 二、荷马史诗及其时代 【荷马史诗】 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消灭了阿卡亚人各城邦,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使正在解体中的氏族部落在爱琴海世界重新占统治地位,希腊历史进入了暂时的倒退时期。这1时期因留下唯一的1部重要文献《荷马史诗》,故称为“荷马时代”(公元前11-公元前9世纪)。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相传是盲诗人荷马(约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所作。它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希腊人远征小亚细亚细亚特洛耶城的故事。《伊利亚特》记述了特洛耶战争第十年的1个片段:希腊联军第一勇将阿基里斯因与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争夺1个女俘,愤而退出战斗,导致希腊人多次被击败。后来阿基里斯的好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偷用他的盔甲和武器出战,结果被特洛耶城勇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基里斯非常悲伤和懊悔,遂与阿伽门农抛弃前嫌,重返战场,杀死赫克托耳。战败特洛耶人。故事以特洛耶王普里阿摩斯赎回其子赫克托耳的尸体举行隆重葬礼而结束。《奥德赛》是记述希腊英雄、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战后回国途中,10年历险的故事。荷马史诗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记述了荷马时代希腊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理想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世界文学宝库中1部不朽的作品,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荷马时代希腊人的生活】 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处于父系氏族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则处在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始的氏族组织日趋解体。 荷马时代还未产生国家,总之荷马时代的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较之迈锡尼文明,大大地倒退了,因此许多学者称荷马时代为“黑暗时代”。 三、独特的城市国家 【希腊人的城邦】 大约于公元前8世纪始,主要建立在部落或氏族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开始让位于更大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都以1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被后人称之为“城市国家”或“城邦”。这些城邦一般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具有典型小国寡民的特点。希腊几乎每1地区都出现过著名的城邦:小亚细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的米利都和以弗所;中希腊的雅典、底比斯、德尔菲和优卑亚岛上的卡尔息斯;南希腊的科林斯、麦加拉、阿哥斯和斯巴达。到公元前750年左右,希腊世界的城邦就数以百计了。这些各自独立的希腊城邦在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他们称自己为“希腊人”,称非希腊人为“异邦人”或“蛮族人”。 蔚蓝色的地中海孕育出的希腊城邦较之东方早期历史上林立的小国,从诞生伊始,就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1、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而没能象东方那样,由小型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 2、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和农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这与古代埃及、西亚、中国的经济和自然经济浑然不同。 3、希腊城邦的政体,普遍实行共和体制,早期虽有王权,但日渐衰微,而不像东方那样日益强大,并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有的城邦甚至推翻了贵族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治。 4、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诸文明之中,希腊文化最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尽管希腊文化的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而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所以恩格斯在谈到希腊人时,特别指出,这个“小民族”获得了“大成就”:“他们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求的地位。”①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氏族贵族与普通氏族成员的关系失去了平衡,出现了阶级分化,这些情形从彼奥提亚诗人希西阿德的《工作与时日》和麦加拉贵族诗人色奥格尼斯的诗篇中都有反映。冷酷的商品经济力量使贵族和平民都产生了分化:少数氏族贵族破产而没落,众多身为小农的平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沦落为雇工和奴隶。金钱的魔力使贵族对平民的盘剥和压迫更加残酷,而平民对贵族的仇恨也日益加深,出现了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但因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希腊产生了1个由少数经商致富的平民组成的工商业者阶层。这使平民能与贵族抗衡,甚至战胜贵族。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使希腊历史发展前景与同时期的东方国家大不相同。 【僭主政治】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虽未出现东方式的专制君主,但却出现了“僭主政治”这一特殊的政治统治形式。 “僭主”(希腊文为Tyrannos)一词可能起源于吕底亚,指一人独裁的统治者,初无贬意。公元前4世纪以后,僭主才有了“暴君”的贬意。僭主产生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过程中。僭主是指那些通过非法律途径取得独裁统治权的人。僭主依靠尚未成熟的平民意志,而不是法律。他的权力不是来自神授或民选,而是来自特定的环境。僭主一般都是以群众领袖的身份发迹起家的,不论他们出身破落贵族还是平民,总是靠反对贵族而博得大众的信任。僭主所取代的政权一般都是贵族寡头政治,而继僭主政体之后,一般都会出现民主政治时代。显然,僭主政治是从贵族寡头专政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僭主政治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 1、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难以提供和承受专制君主所需的宫廷、仪仗和御林军等奢靡费用。僭主的身边仅有一些雇用的保镖和朋友。 2、僭主兴起之时,正值希腊古代王权传统已被航海、贸易、神人同形共性的宗教,人文主义的初潮所摧毁。贵族中间亦充满着1种“玩世不恭”、不信权威的氛围。要让人们把这些靠施展一点儿小手段,哗众取宠,篡夺政权的野心家奉为神佑的君王是不可想象的。 僭主政治的寿命取决于僭主个人的威望和才能。一般来说,第一代僭主是比较贤明和受人欢迎的,第二、三代僭主无例外地都陷于贪婪和残暴。这说明世袭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僭主政治的形式是独裁的,可它导致的结果却是民主的。应该说僭主政治是希腊历史中1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大殖民运动】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除建成了自己的城邦,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新的殖民城市。历史上称之为“大殖民”。大殖民运动是由当时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造成的: 1、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城邦所能承受的极限。土地问题是殖民运动的根本原因。山多地薄的希腊,一旦人口增加或遇自然灾害,城邦就难以承担,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公元前7世纪后期,锡拉岛大旱,7年无雨,居民被迫抽签,从两兄弟中选出1人,殖民海外。 2、欠债、失地的农民无法维持生存,出外谋生。 3、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被迫出走海外,以谋发展。 4、一些工商业者为扩大经营范围,到海外开拓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希腊人殖民的范围遍及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和整个黑海沿岸。据统计,当时希腊参加殖民的城邦共有44个,在各地建立殖民城邦至少在139座以上。用希腊人的话说,这些新的殖民城邦,犹如雨后池塘周围彼此呼应的青蛙。这些殖民城邦的特点是:分布广泛,一般都建立在海岸;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又是独立的,不依附母邦。 大殖民运动的后果和影响是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殖民运动缓解了希腊城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大大促进了整个希腊世界的商品经济发展。2、大规模的殖民运动使希腊同地中海周边的西亚、北非及中欧和西欧地区连接起来,构成了1个海洋与大陆交错、东方与西方联结的、前所未有的地中海经济贸易圈。3、殖民运动壮大和增强了希腊工商业者的力量,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民主政治的建设。4、促进了希腊对东方文明成果的吸收,公元前7世纪,希腊史上出现了“东方文化时期”。这有助于他们探索一条获得智慧的科学之路。5、大范围的海外殖民活动造就了希腊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希腊的大殖民运动不仅和古代的一些民族迁徙不同,更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有别。它的形式是独特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被抑制了的文明---斯巴达 【特殊的城邦】 斯巴达是希腊诸城邦中最大的1个,面积8500平方公里。斯巴达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希腊诸城邦中的例外:它拥有1块希腊城邦中少见的肥沃平原,使斯巴达以农业见长。 【传说中的来库古建制】 据传说,当多利亚人侵入伯罗奔尼撒时。斯巴达属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勒克勒斯后裔的孪生2子。故斯巴达以后实行的是双王制。多利亚人来到斯巴达后,经过很长时期才完全征服了原有的居民。到公元前9世纪末开始建立国家。据说,斯巴达建国之初,由1位伟大的立法者来库古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立法,斯巴达因此而有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类型。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述,来库古大约在公元前825-公元前800年间推行改革,他宣称是从德尔菲神谕中获得改革启示的。这个神谕被后人称为《大瑞特拉》,主要内容是:“要为宙斯神和雅典娜女神建立神殿;要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建立包括两国王在内的30人议事会,按季节召开民众大会;议事会向大会提建议并宣布休会;公民皆参加大会并有决定之权”。来库古的改革确立了斯巴达的政治制度,那就是包括双王、贵族议事会和人民大会3种组织形式在内的、以贵族议事会为核心的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极为有限:公民无权提出提案,只能就国王和贵族的提案进行表决,表决方式是公民的呼声。此外,斯巴达还有5名监察官,由国王和贵族提名,在公民大会上用欢呼法选出,主要是监督法律的实施、判处违纪案件,并督促年轻人的体质锻炼和维护风纪。 【斯巴达的阶级关系】 斯巴达的国家是靠征服产生的。国家机器在征服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斯巴达农业城邦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在客观上消除了产生阶级分化的可能。为了在主观上也消除阶级分化,斯巴达人建立了所谓的“平等人公社”,每个斯巴达人自称为平等人,而把矛头一致对外。斯巴达人的平等公社是建立在对希洛人----国有奴隶的压迫与剥削基础上的。据说,斯巴达在攻陷了拉哥尼亚南部的希洛城后,把全体居民变为奴隶,这些奴隶由此叫作希洛人。他们耕种份地,按规定向斯巴达主人交纳贡物,主人不能将他们私自变卖,亦不可超过规定索取产品。 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7世纪中期,斯巴达对其邻邦美西尼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几经周折才将其完全征服。所有美塞尼亚国土都被“平等人公社”占有,所有美塞尼亚人被作为希洛人,沦为奴隶。 除了斯巴达人和希洛人,还有被称为皮里阿西人的第三阶级。 【斯巴达的经济】 斯巴达是1个重农抑商的农业城邦,但斯巴达人不务农,9000户斯巴达人的份地都交给希洛人耕种。由于国家规定,斯巴达人不能经商,所以在斯巴达国内从事工商业的主要是皮里阿西人。 【斯巴达人的社会生活】 斯巴达的国家是在军事征服中产生的。因此, 征服他人,镇压希洛人的反抗,就成为斯巴达男人唯一的事业,当兵打仗是斯巴达人的天职。斯巴达人崇尚勇敢无畏,吃苦耐劳,视死如归的精神。整个国家就象1个大兵营,社会生活充满着浓厚的军事色彩。全民皆兵,重武轻文的程度在 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他们20岁开始过军营生活,直到60岁。 斯巴达男人几乎都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饮食很粗糙,可所有的斯巴达男人,无论是国王、贵族或是普通的斯巴达公民都吃同样的饮食。斯巴达的美食“黑肉汤”在斯巴达人中最具盛名,但外邦人吃了之后,却不想再吃第二次。 斯巴达人的婚姻也很特别。20岁订婚,30岁结婚。婚姻的目的是生育健康的后代,培养出强健的战士和能生育这种战士的健壮的母亲。 斯巴达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中可谓无与伦比。斯巴达战士在酷烈的战斗中从容英勇,视死如归。他们在冲锋时,队列齐整,伴随着优美的笛声,投入殊死的搏斗。出征前,斯巴达战士的母亲或妻子在送别自己的儿子或丈夫时,往往指着盾牌做出这样的临别嘱托:不是携它凯旋,就让它抬着你的尸体而归。 【伯罗奔尼撒同盟】 斯巴达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主要希腊城邦,包括科林斯、麦加拉,除了阿尔果斯以外,都被斯巴达纠集起来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同盟是军事性质的,决策依斯巴达的利害而定。召集同盟会议之权归斯巴达,但决议须有大多数入盟者的同意方能生效。盟中各邦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只是在外交、军事方面听从斯巴达的协调和指挥。斯巴达经常利用同盟镇压境内的希洛人起义,也利用同盟干预各邦内政,支持各邦的贵族统治。 【斯巴达的影响】 斯巴达的影响仅限于当时的希腊世界。由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社会生活,斯巴达人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甚小。 斯巴达人在征服别人的过程中,把被征服者变成奴隶,同时也给自己套上了唯恐希洛人起义的枷锁。正是这种恐惧心理,使他们保守,使他们顽固不化地反对改革,对注定衰亡的制度没有任何革新的设想。斯巴达人为维护内部的“平等”和对希洛人的统治,要求每个人有铁的纪律和严格的服从。因此,斯巴达人的集体主义精神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每1个角落。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更多地被用于野蛮征服和残暴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粗鄙和仇恨风气的盛行,使斯巴达文化表现出极端的落后性。 在辉煌灿烂的希腊文化中,斯巴达人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不过斯巴达人朴素的道德、刚毅果敢的战斗作风,视死如归的从容态度,还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民主政治----雅典的辉煌与悲剧 【雅典在希腊世界的角色】 在希腊文明史中,雅典扮演的角色最有典型性。雅典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使雅典创造了希腊文化中的绝大部分辉煌。按照雅典将军伯里克利的话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传说的提修斯改革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雅典所在的阿提卡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有30个氏族。各部落彼此独立,后来由于阶级分化和外来移民,一些贫困的氏族成员被排斥在氏族之外,居民杂居,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传说中的提修斯改革。根据考古材料和学者们的意见,提修斯改革的时间约为公元前9世纪后期,改革的内容主要是:1、以雅典为核心,设立了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废除了先前各城镇和各部落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2、把阿提卡的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3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提修斯的改革使古老的氏族制度遭到破坏,是雅典国家萌芽的标志。他的改革也造成了贵族专权,1年1任的9名执政官全由贵族担任,贵族垄断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等一切大权。贵族还在经济上对平民进行残酷剥削,通过发放以人身为低押的高利贷,使许多雅典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他们不满贵族独掌政治权力的现状,要求推翻贵族统治,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改革。梭伦改革应运而生。 梭伦改革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两个方面。经济方面包括:1、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取消,因负债沦为奴隶者重获自由。2、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3、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政治方面:1、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等。按年收入的谷物、油、酒总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4级。第1、2级可任高级官职,第3级可任低级官职,第4级则不能担任官职。2、设立4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400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4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3、设立陪审法庭,任何公民都有上诉权。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 梭伦改革不仅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而且把雅典导向民主政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梭伦在改革中既不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对贵族进行暴力革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改良典范。以后雅典的历史证明了这1点。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梭伦改革不可避免地结怨于两边----贵族的恼怒和下层平民的不满足。因而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公元前560年,1个极富政治野心的贵族----庇西特拉图,依靠山地派的支持,当上了雅典的僭主,庇西特拉图不仅贯彻执行梭伦立法,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者和小农的政策和措施:1、对农民实行低息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的1/10或1/20。2、设立农村巡回法庭,现场办公,及时处理农民诉讼,削弱贵族对地方司法的专断和干扰。3、扩展雅典工商业,建造大批商船和战舰。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建立殖民地,以控制黑海的商路和贸易。4、进行大规模的雅典市政工程建设,在庇西特拉图之前,雅典只是1个2流城市。5、重视雅典文化事业,出资组织节日庆典,请文人墨客到雅典创作交流,《荷马史诗》的整理工作就是在此时的雅典进行的。 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进一步削弱,工商业者和农民提高了政治和经济地位,雅典变得更加繁荣强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①。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 【克利斯提尼改革】 庇西特拉图死后,公元前506年贵族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包括:1、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2、建立500人会议,代替400人会议,10个部落中,每个部落任何等级的公民都可经抽签选出50人,并在1年内1/10的时间里,组成公民大会主席团,处理国家日常事务。团内50人通过抽签再选出1名执行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3、设立10将军委员会,每个部落各选1名,1年1任,委员会中以首席将军权力最大。4、制定陶片放逐法,对想当僭主的人,给予体面的流放。 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以新的地域组织,代替了原始的血缘组织,标志着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他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最高级的政治事务,亚里士多德认为其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至此基本完成。雅典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也告1段落。 【希腊与波斯的战争】 公元前5世纪通常被称为希腊的“古典时代”。“古典”的含义是“最好的”。这1时期,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在空前绝后的巅峰期,尤以雅典最具代表性。古典时代的序幕和谢幕是以两次战争为标志的。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结果被 血腥镇压。而雅典和另1个城邦爱勒多里亚都曾派出军舰支援起义。米利都失陷后,居民惨遭屠杀,雅典诗人普律尼科斯以此为题,在雅典编写并演出悲剧《米利都的陷落》,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遇暴风无功而返。次年,他派使者到希腊各邦索取“水和土”,许多城邦都屈服了,唯有斯巴达和雅典杀了使者,战争已不可避免。 公元前490年夏,波斯军渡海,经萨摩斯攻陷爱勒多里亚,9月在马拉松登陆,雅典出兵迎击。雅典司令官米太亚德对雅典士兵作了战前演说:“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们身上”。雅典将士群情激昂,跑步冲向敌人,战斗的结果是波斯大败,留下6400具尸体,上船远遁。而雅典只有192人阵亡。为将捷诉给雅典父老,米太亚德派1个叫腓力匹得斯的战士飞速跑回雅典,这个战士完成使命后,倒地而死,于是便有了今天的马拉松长跑。 马拉松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希腊人的斗志。但战争远未结束,双方都在备战。公元前480年,波斯新国王薛西斯率军50万左右,再侵希腊,希腊共有31个城邦组成的11万军队与之交战。在中希腊的险要关口温泉关发生了1次悲壮的战事。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斯率领300名斯巴达战士和其他城邦的一些士兵扼守温泉关,与前来进攻数倍于已的波斯大军展开殊死博斗,是为温泉关战役。结果,数倍于希腊守军的波斯近卫军包括薛西斯的两个兄弟横尸阵前,而以李奥尼达斯为首的300斯巴达勇士和一些其他盟邦的守军亦全部牺牲。 温泉关的失守,使波斯军长驱直入雅典。但温泉关勇士的英勇守卫战,已为希腊舰队集结萨拉米海湾赢得了宝贵的战机。雅典人坚壁清野,撤出了雅典,在萨拉米严阵以待。薛西斯攻占雅典之后,率领1000余艘战舰追至萨拉米海湾,与只有380艘战舰的希腊海军(雅典海军为其主力)展开激战。可是战斗的场面很快就让自以为胜券在握的薛西斯从岸边的金制御椅上跳了起来,他看到庞大笨重的波斯舰船在狭小的海湾里被灵活坚固的希腊战舰逐一凿沉、焚毁、俘获。萨拉米海战的结局是:波斯战舰被击沉300艘,希腊则损失战舰40艘。 萨拉米战役的结果改变了希波战争的战局:希腊由此转入进攻阶段,而波斯则转入防御。以后的战事逐渐从陆上转到海上,缺少海上商业利益的斯巴达对战事采取了消极态度,最终退出了战争,而拥有巨大海上利益的雅典凭借强大的海军,逐渐取代了斯巴达在联军中的统帅地位。 公元前478-公元前477年,在雅典的倡议下,建立了旨在反对波斯的全希腊人的海上同盟,因同盟的会址和金库设在提洛岛,所以史称“提洛同盟”。该同盟在早期希腊反对波斯的战争中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成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公元前449年,波斯力衰求和,波斯与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缔结了卡利阿斯和约,波斯承认小亚细亚希腊各邦的独立。这场古代的“世界大战”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 【希波战争的影响】 希腊的胜利,使希腊人免于遭受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 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主要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影响重大。 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主义的势力迅速膨胀。 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中,经过数次改革和立法建立起来的。在希波战争前,雅典还是1个半农村的城市,而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壮丽和繁荣使希腊所有的城市都相形失色。在这黄金时期,雅典不仅表现出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上的辉煌,其民主制度亦发展到了巅峰。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表现在:1、各级官职,除10将军以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500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握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它的权限包括国家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一切大事。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500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的最高权力。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4、原有贵族会议的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古典作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记述都肯定了1点,“雅典的贫民和平民比贵族、富人更有势力”。伯里克利在1次著名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即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尽管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而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都不享有这种民主,民主只在男性雅典公民中间实行,可我们还是有必要为这1小部分自由民的自由寻找根据和意义。雅典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留下了1笔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雅典人的这种民主政治是1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政治,它只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的产物。它的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公正的,因为让道德学识修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以后的历史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后完全沦落为1种暴民政治。 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之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基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成也民主,败也民主,这肯定是1个耐人寻味的历史话题。 【古典时代雅典的社会生活】 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居民分为3个集团:公民、外邦人和奴隶。 从梭伦改革我们可以看到,雅典人的贫富差别不大,雅典人的生活是朴素的。雅典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工业和商业,使用奴隶的规模不大。 雅典人的家庭往往只是公民睡觉的地方,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议会和市场。雅典妇女的地位是较低的,她们深居于闺房之中。她们作为丈夫的社会和文化伴侣的地位,被外邦的艺妓所取代。 或许由于雅典人太注重对自由与智慧的追求,他们缺乏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他们因太过于精明而无法使自己循规蹈矩,他们鄙视愚蠢甚于痛恨邪恶。 六、最终的崩溃和马其顿的崛起 【伯罗奔尼撒战争】 古典时代的开始与终结是以两次战争作为标志的,如果说希波战争拉开了古典时代的序幕,那么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则标志着希腊古典时代的终结。 伯罗奔尼撒战争交战的双方竟是希波战争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斯巴达和雅典。希波战争结束后,斯巴达在希腊传统的霸主地位面临着来自雅典的挑战,而作为提洛同盟盟主的雅典,依仗战后强大的海军和雄厚的财力,自然要充当希腊世界的领袖。斯巴达的自然农业经济与雅典的商品经济、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体与雅典的民主政体导致了双方的彼此敌视。然而“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一语道破了战争的原因。 战争从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虽互有胜负,但雅典出现的瘟疫夺去了1/4雅典城内居民的生命,伯里克利亦死于其中(公元前429年)。公元前421年,双方缔结和约休战。战争的第二阶段(公元前415-公元前404年)雅典惨败。公元前404年的和约规定解散提洛同盟;雅典只能保留12艘警务用的舰只,并折除卫城等防御工事。 雅典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说在希波战争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雅典将士取得马拉松战役胜利的关健因素,那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沦落为暴民政治的所谓民主制度也同样是雅典失败的主要原因。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政治处于1种无序的混乱状态,不负责任的流氓和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轮流担当公民大会主席和陪审员的机会,随意处死凯旋的将军,或召回正在前线作战的将领接受诉讼和审判。光辉夺目的雅典,自诩“全希腊学校”的雅典被斯巴达打败,并沦为听命于斯巴达的2等城邦。 修昔底德认为:这场战争是1大悲剧,交战双方都是愚蠢的,非正义的,当时双方都有那么1伙不负责任的政客,为实现其个人的野心,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把国家推向毁灭的深渊,而一般人又没有力量阻止这1趋势,只能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结果同归于尽,而雅典的失败则是咎由自取。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不仅直接导致了希腊城邦的衰落,而且影响了以后历史发展的格局。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修昔底德说: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给希腊带来了空前的痛苦。过去从没有这么多城市被攻陷,被破坏。从来没有这么多流亡者,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生命的丧失。 2、战争使大量的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以小农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城邦经济基础。希腊的城邦时代就此终结。 3、战争导致了希腊各城邦中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无数破产的自由民,大量的无业游民和奴隶构成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斯巴达、科林斯、阿哥斯等城邦都出现了起义和暴动。穷人与富人的敌视达到了顶点,演说家伊索克拉底叹息道:“富人肯把钱投入海中,也不愿救济穷人;而最穷的人则不以分享富人财产为满足,必欲抢尽其财而后快---这种不通过互相谅解以求共享太平的心态,已达到如此不共戴天的地步,真令人可悲。” 4、伯罗奔尼撒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间的混战。斯巴达在战后未坐稳霸主地位,雅典等提洛同盟城邦和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底比斯等城邦就起而反对斯巴达。波斯乘机插手希腊事务,鼓动围攻斯巴达。斯巴达竟以牺牲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独立求得与波斯的和解,在希腊城邦中更显孤立。公元前371年,底比斯崛起,其军队由伊帕密南达率领,在留克特拉大败斯巴达军。雅典唯恐底比斯强大,又联合斯巴达对付底比斯,公元前362年的曼丁尼亚战役使底比斯丧失了统帅伊帕密南达,霸业遂告终结。希腊城邦间的混战使希腊人对希腊的前景丧失了信心,而把希望的目光转向北方的马其顿。 总之,战争耗尽了希腊各邦的力量,并且毁灭了整个希腊世界的自由。那些往日赖以繁荣的条件,包括稳定而有秩序的政治,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以及文化上的探索和创造力都消失了。希腊古典文明已走到了尽头,原有的和谐被打破,新的秩序即将产生。在无情的历史车轮面前显得渺小而微弱,历史注定了古典时代的终结和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腓力二世与马其顿的崛起】 马其顿地处希腊北部边陲,在兴起之前,这个地区被希腊人视为蛮荒之地。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公元前359-公元前336年),这个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腓力进行了巩固王权、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经济上实行币制以利于贸易;军事上,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 内部整顿完毕,腓力二世开始了对希腊的征服。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大军与希腊同盟军会战于中希腊,即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结果希腊同盟失败。马其顿大军主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了对希腊的征服。 【科林斯会议】 公元前337年,腓力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当然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喀罗尼亚战役决定性的惨败、科林斯会议专制性的条款,熄灭了希腊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 【腓力二世的命运】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被其卫士杀死。 七、亚历山大的东征和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的性格】 【亚历山大的东征】 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继承其父的遗志,挥师东征,公元前333年秋,大流士三世亲率大军与亚历山大会战于叙利亚的伊苏斯城郊,即著名的伊苏斯战役,结果大流士弃阵而逃,波斯大军随之崩溃,亚历山大再获全胜。亚历山大占领了半个波斯帝国。在埃及,亚历山大被尊为太阳神之子,法老的合法继承人,亚历山大在尼罗河的入海口处建立了1座新城市---亚历山大里亚,日后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在亚述古都尼尼微近郊的高加米拉进行最后的决战,史称高加米拉战役。亚历山大从容布阵,奋勇冲杀,大流士又落荒而逃,半壁江山落入亚历山大之手。公元前324年,近10年的东征结束。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远征的直接结果,就是在欧亚非3洲辽阔的土地上,建立了1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其范围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界多瑙河与药杀水。 亚历山大的远征,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1体。为实现东西方的融和,亚历山大一方面以埃及法老和波斯国王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另一方面以联姻的方式强化东西方统治阶级的联合。 【希腊化文明及其影响】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之死显然在世界历史上构成了1个极为重要的分水岭。往昔繁荣昌盛的希腊文明宣告结束了,1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了,这种文明一直持续到基督时代初年,通常冠之以希腊化文明。这个文明所存在的时代一般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文明是1种综合古代东西方文明诸因素之后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它对以后地中海地区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4个方面: 1、在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与西方的城邦体制出现了1种结合。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君主政治代替了城邦政治。在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中亚等原属东方文明的地区,在承袭东方原有体系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些希腊的因素,主要代表就是希腊人在东方建立的自治城市。据说亚历山大在东方建立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就有70多座,已核实的近40座,分布在从地中海到阿富汗、印度的广大地区。这些新建的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2、在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3洲1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1种融和东西方特色的新型经济,这种经济日后又成为罗马奴隶制经济中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希腊化时代的经济繁荣中,有1点却是原来高呼“把财富带回希腊”的西方人未曾想到的,那就是随着亚历山大对东方生活方式的迷恋,新的经济中心已悄悄在东方建立,马其顿希腊人虽夺得了财富,西方却没有繁荣起来,东方始终是希腊化世界的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更是希腊化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3、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时代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破性的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也相互影响,希腊雕像的艺术风格甚至通过印度传到了中国。 4、在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了狭小的城邦界限,不再认为只有自己是“文明人”。人们开始以1种全新的、平和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别人,那种强调人生而平等,充满世界主义精神的斯多亚哲学在这个时期诞生了。 八、人创造了神---神人同形共性的宗教与神话 【希腊人的宗教观念】 宗教到了好奇多思、思想自由的希腊人那里,就被烙上了个性鲜明的希腊特色。 宗教对早期的希腊人来说主要意味着: 1、用1种方法解释物质世界,排除对它的玄秘感和畏惧感,而给人以亲密相关的感觉。2、获得切实的利益,诸如好运、长寿、高超的手艺和丰饶多产。 希腊人坚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满地表现此时此地人的个性。他们对宗教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这种古典人文主义的世界观。 【希腊宗教的特点】 希腊人实际上把神看得与他们自己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1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着的世界里,因而无忧无虑,安适自在。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际是1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希腊宗教从未系统地提出过共同的宗教教义或编出1部宗教经典。 希腊人使他们的神具有与他们同样的身体,同样的属性,同人一样的弱点和需求。 希腊诸神的道德品质亦绝非完善,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妒嫉成性、更加贪婪好色。希腊诸神与人的唯一区别仅在于:神祗们吃的是仙家美食,饮的是琼浆玉液,因而他们长生不死,他们不住在天空或星球上,而是住在奥林匹斯山顶。 除了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之外,希腊宗教的另1特点是绝对的多神论宗教,众神之中无1位具有绝对的权威。 【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 古代希腊宗教的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对希腊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希腊的宗教没有1个统一的经典或教义,也没有象其他多数宗教那样形成1个祭司或僧侣阶层,故没能造成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 2、希腊的宗教和神话排斥权威,毫无禁忌,本身就开思想自由之先河;由此排除了宗教禁区,希腊人可以无所顾及地大胆探索,驰骋想象,这使得希腊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化特点。 3、希腊的这种人神同形共性的宗教特点,消除了希腊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有助于理性的发展和科学的产生。 4、古希腊丰富多彩和极为生动的神话传说为希腊及至整个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 九、伟大的思想与文化 【米利都学派】 希腊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家当属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他是和梭伦并列的希腊七贤中的名人,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却涵盖了万物最初皆诞生于水中这1真理。排除了当时流行的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另1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公元前546年)主张万物本源是“无限”,一切生于无限复归于无限,而无限本身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代表人物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公元前525年),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气,气亦有稀散凝聚的二元对立运动,由此产生世界万物及其变化。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这或许与米利都是1个工商业发达的城邦、人们都比较务实有关。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 【毕达哥拉斯学派】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哲学转向了形而上学,它不再关心物质世界的问题,而将注意力转向了玄妙的世界。最早表现出这种倾向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的盛年约在公元前532年,生于地中海东部的萨摩斯岛。他曾去过埃及,并在那里学到了数学知识和神秘主义,他发现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这1规律,被命名为毕达哥拉斯原理。他认为万物皆可用数来表示,万物的根源即为数。他是第一个使用“哲学”和“宇宙”这两个词的人。他认为宇宙是由10组对立物组成的;火与气;一与多;右与左;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正方与长方;善与恶;奇与偶。他或许是希腊思想中二元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灵魂可以轮回。 【赫拉克利特】 这位以弗所人的盛年是在公元前504-公元前501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出现,推动了关于宇宙本质的讨论。他们同时代的人巴曼尼德斯和其门生芝诺等人认为:万物的真实性质是稳定和持久性,变化与多样性不过是人感官上的错觉。而赫拉克利特认为:不变是假象,变化才是真实的。世界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1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1条河流”,“太阳总是新的”,没有永远的存在和万古不灭的物质;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根据“逻各斯”这1理性或规律生成。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生于色雷斯阿布德拉城的1个显贵之家。他是1位百科全式的思想家和多产的著作家,他的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政治法律研究的全部基本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子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原子和虚空组成的。不变的原子在虚空进行永恒的运动中互相冲撞而形成一切可见的物体,形成无数有生有灭的世界,人与树的区别仅在于他们的原子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这种哲学反映了早期希腊思想中唯物主义倾向的最高成就。 【智者的革命】 公元前5世纪中叶,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希腊开始了1场智力革命。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方法的运动。结果,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穷理析微,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密切相关的题目。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是“智者”。智者运动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神秘浩眇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 智者最初是用来表示在一切“智能”方面都内行的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宣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个古代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则。他们的一些话语现在听起来决不像远古的隔世音,而更像是近现代的观点。安提丰认为: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阿尔基达马说:“神创造的人是自由的,而自然也不让任何人成为奴隶。”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299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人物之一。他是雅典人,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苏格拉底模仿母亲的职业,称自己的对话式推论方法为助产术他的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一些言论通过柏拉图、色诺芬的著作为我们所知,其主要观点是:“知识即美德”,“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1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极为相似,伏尔泰可以把苏格拉底做为他古代的先驱和战友。 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被已经堕落的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罪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悲剧性的死亡给他的1生、荣誉、事业、学说和个性增添了无与伦比的严整性、完美性和永久的魅力。苏格拉底的泰然赴死,使有关苏格拉底的一切都闪射出诚实和高度正义的特殊光辉。他以自己的生命为牺牲,在真理的祭坛上为他在后世获得了永恒的尊崇。 【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8年)是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也是整个哲学史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出生于雅典的1个显贵之家,受过很好的贵族式教育。他在雅典开办了著名的阿卡得摩斯学园。这个学园几乎存在了1000年。他的著作主要有:《苏格拉底的申辩》、《普罗塔戈拉篇》、《克力托》、《理想国》、《巴曼尼德篇》、《法律篇》等。柏拉图的著作是对话式的,言语流畅生动。他早期著作的观点大致是苏格底式的理性主义,晚期则产生了理念论和灵魂不朽说。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真正的存在是某种被智慧所能理解的无形的理念,而被感觉到的经验的物体、事物和现象,则不是真的,因为一般说来它们不属于存在,而属于某种易变的东西,属于形成。”实际上柏拉图并不否认物体的、现象的世界,而是认为无论就本体论、认识论来说,还是就价值论来说,这个现象世界都是虚幻的,不能独立自存的。在他看来,现象世界绝对不能从理念世界中分离和独立出来,它只是后者的摹本和影子。理念世界永远是易变的人类世界不变的神圣目标。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他的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最大体现。理想国中的统治者、战士和生产者3个阶层,分别代表心灵的3个要素---理智、激愤和情欲,分司国家的议政、保卫和生产之职。他认为国家的统治者最好由哲学家担任。柏拉图认为各种阶级的产生是天经地义的,奴隶自然也是天生的。 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说对后世的基督教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反对老师的理念说,认为理念是1种与物质世界毫无关系的虚构的东西,是不能用来解释世界的。他在《形而上学》1书中肯定了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但他又同时认为形成事物的最终目的操纵在上帝手中。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院---吕克昂学院。柏拉图的学园侧重数学、玄想哲学和政治哲学。与柏拉图的学园不同,吕克昂学院趋向生物学与自然科学。柏拉图沉溺于主观的未来,亚里士多德则立足于客观的现在。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因缺乏实验手段,只是1堆未经消化的观察、材料的收集和分类等。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提出了正确思考的方法---逻辑,它能令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就与正确接轨。没有比逻辑更乏味的,也没有比逻辑更重要的了。在《伦理学》1书中,亚里士多德倡导“勿过度”的中庸,在《政治学》中,他划分了希腊城邦的政体,并认为把人类划分为主人和奴隶是天经地义的。 这位伟大的理性主义者,集希腊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逻辑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政治学和伦理学,其学问之广博,业绩之斐然,为世界所公认。 【古典时期的希腊自然科学】 古希腊人对天文、地理、数学、几何、物理、生物、医学等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探讨,都逐渐形成了学科体系,虽未达到近代自然科学那样的条理性和实验性,却已标志着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的1个重要阶段,即开始抛弃宗教神学的影响,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程度的考察分析,使许多希腊科学家在一般原理方面常有天才的洞见,不失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滥觞。 古典时期的天文学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 在数学领域,除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外,希腊的数学家已得出了有关平行线、三角形、多边
/
本文档为【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