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语境与低语境

高语境与低语境

2011-12-05 5页 pdf 331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3517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语境与低语境 第 22 卷 第 4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2 No.4 2009 年 7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uly 2009 —————————————— 收稿日期:2008 - 03 - 15 作者简介:胡 超(1963 -),女,浙江永康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 胡 超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文章对跨文化交际...
高语境与低语境
第 22 卷 第 4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2 No.4 2009 年 7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uly 2009 —————————————— 收稿日期:2008 - 03 - 15 作者简介:胡 超(1963 -),女,浙江永康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 胡 超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文章对跨文化交际学科中的一对新概念: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讨研究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际的文化渊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文化,尤其是“道”乃是高语境文 化的源头;古希腊的“逻各斯”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理性与辩论术则是低语境文化的 发源之处,并预言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走向彼此融合。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跨文化交际;道;逻各斯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9)04 - 0051 - 05 一、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渐渐地完善与系统化,人们对它的种种新概念与定义的认识也渐渐地 了解与深化,如文化的定义与特性,交际的定义与特点,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广义与狭义的 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价值观,文化休克,等等。这些概念的界定往往显得抽象而 理性,但并没有涉及对它们的文化渊源的探究,因此,对其认识也只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一 些文化现象的认知也如此,没有从文化的根源上去剖析,结果也就难于不落窠臼,泛泛而谈,隔靴 搔痒,触不到灵魂的深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是跨文化交际学科中的一对颇为重要的概念, 但其定义也只是让人只知其象而不知其根由。鉴于此,本文将对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这对概 念从文化渊源的视角来探寻其所以然。 二、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亦译为强环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亦 译为弱环境文化)最早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76 年在《超越文化》一中提出的。这一对 概念的提出对跨文化交际与交际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人们在这一方面研究的视野。 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 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 的种种微妙之处较为敏感。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由显性的语码负载,隐性 的环境传递出相对少量的信息。也就是说,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借助言语的力量来交际。 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因为在任何环境里,这两种类型的交际都可能同时存在。在跨文化交际中,对 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可能大同小异,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东方与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悬殊的。通 常人们认为,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所以,在东方文化中,以中国 人为代表,人们交际中重“意会”、“领会”,“尚象”,尚“言象互动”,而在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 交际中,十分重视“言传”,即“尚言”。 古迪肯斯特等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有:德国、瑞士、美 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文化都是重视具体细节安排与精确的时间表,不 注重环境的作用。他们的行为系统源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与线形思维。同时具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 李旦 下划线 李旦 下划线 5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 境文化特点的国家有:法国、英国、意大利。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洲 土著、美洲墨西哥以及拉丁国家。中国语言本身即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如查汉语字典中几千个单 独的汉字,这些汉字会随着搭配词的不同而不同。这里的搭配词可以说是单独汉字的“环境”。日本 的茶道更是绝妙地传递了其非言语信息。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1]高 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 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 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6)人际关系不密切; (7)低承诺;(8)时间高度组织化。 简而言之,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露尾;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 而冗余、宣而累赘。不同的文化对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往往口齿伶俐,善 于口头表达的人更吸引人;而在韩国,更受信任的却是口头表达稍显木纳之人。在低语境文化里, 人们往往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视而不见;而在高语境文化里,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行动、交往速 度、交往地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 的交际者以无限的信息与内涵。 鉴于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高低不同环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产生冲突、误解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理解的。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避免这种冲突,让交往者双方顺畅地展 开跨文化交际,这不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本文想探究的问题,有点形而上,即为什么东方文 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其哲学文化历史根源是什么?未来趋势如何? 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根源 东方文化“尚象”、“尚言象互动”,西方文化“尚言”,这一思想认识由来已久。在构成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体部分的儒家、佛家、道家中,“尚象”或“尚言象互动”的思想处处得到了体现。西方 文化的“尚言”传统也可以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一)高语境文化的源头 高语境文化可以溯源到儒道佛三教文化源流之中。 重人道的儒家文化因其占统治地位的关系,影响就更大。《论语》里可以说到处都是让人少言少 开口的警句。如: 巧言令色,鲜矣仁。[2](2) 敏于事而慎于言。[2](8)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2](1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2](3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46)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4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2](20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206) 巧言乱德。[2](208)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220) 以上引言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在儒家文化里, 少言、寡言、讷言、慎言是值得推崇的,是 美德,是社交中的得体行为;而巧言、多言等则是不仁的表现,是不值得称道的。要取得交际的成 功往往需要进行察颜观色,否则,“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之人往往不是那 么令人信任与赞赏,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以及“巧言乱德。”因此,儒家文化是高语境文化的 源头。 第 4 期 胡 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 53 在道家文化中,老子的《道德经》[3]有无数次的提到“尚象”、“尚言象互动”的思想。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 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二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以上的引言无不透溢出“道”的不可言说性,即可说的不是常道。自然之道是希言,即少说话。 懂的人不开口,开口说话的人并不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对‘道’的描述的五大特征,即“道 大”、道“先天地生”、道“无形无象”、道的“不可被感知”以及道的“不可道”。老子把“道”定 义为“物”,他的道论与他的尚象思想结合在一起。在《道德经》一书中,有“物象”、“意象”、“大 象”、“无象之象”等不同的用法,就其内涵而言,“象”主要是指对象,从形而下的经验性事物到形 而上的本体;就其表达功能而言,“象”有描述、隐喻、象征的意思,也有体悟与领会的意思。 基于“尚象”思想,老子提出了“言象互动”的观点,即用“象”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体验, 又用“言”来为人们的想象和体验提供某种指向和规范。并从“言象互动”出发,引出“非言”和 “不言”之说。“道”作为宇宙本体有超越经验世界的形而上性质和化生天地万物的功能,这就为道 之无名、无形奠定了基础,为“非言”与“不言”之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常道”的“道”不是日常 语言可以言表的,即使“圣人”在“常道”面前,也只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这里的“无为”并非弃绝所有行为,而是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从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七章);这里的“不言”也并非废除所有的语言,而是主张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即“言善信” (第八章)的“信言”,“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的“正言”。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信言” 和“正言”,就要坚持“非言”和“不言”。因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第七十三 章)。由此可见,道家文化传统对言语实在有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所以,显然它也是构成东方 文化的高语境文化的文化渊源之一。 在佛家文化中,禅宗信徒可以说是语言决定论者最热情的支持者。他们意识到语言对思维的限 制、对想象力的制约,所以,禅宗提倡采用坐禅冥想的方式进行超越语言的交际。从禅宗的起源,即 释迦牟尼的“正法眼藏,拈花示众”,阿难知之而微笑,于是佛主传给阿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从而开辟了一个“言语道断,以心传心”的法门。这一法门由达摩祖师东来传教到中国,传给慧可, 后来再由五祖弘忍半夜传法给六祖慧能。慧能之所以在众多的习禅弟子中胜出而成为六祖,[4]凭的就 是一首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首偈诗的明心见性的顿悟工夫明显超越了大弟子神秀渐修的道行: 身是菩提树,心乃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 以上两首偈诗说的都是佛界修行者(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不同的修行层次与境界,神秀借助 了“菩提树”与“明镜台”的物体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修行方式方法;而慧能则完全进入一种空然无 语的境界。 禅宗的参“话头”都靠的是悟性。中国人学习历来都很注重“悟性”。悟性高的人被称为“上士”。 所谓悟性,其实就是用心去体会、去观察、去感知、去归纳、去分析、最后领悟。要达到这一步,往 往需要调动身体全方位的接收功能,而决不仅仅是耳听对方之言。因而,禅宗可以说东方文化中高 54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 语境文化的源头之一。 (二)低语境文化的源头 东方的老子、孔子等圣人在宣扬语言的功能的有限性时,西方几乎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与亚里斯多德却在讲授并实践着理性、逻辑与说服术的重要性。西方的修辞学从深层反映了西方的 重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文化模式。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社会要求说话者尽可能清楚地、富有逻辑 地和有说服力地把思想表达出来,并且说话者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因所体现的个性化表达的不同而 得到不同的评价。 古希腊罗马人的崇尚演讲术、修辞学与雄辩术是全民性(奴隶除外)的。据说,古希腊的德谟 斯忒斯原先患有口吃的毛病,后来发奋苦练,竟至于把石块含在嘴里练习发音,结果成了古希腊的 第一雄辩家;当时智者派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普鲁泰哥拉和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居然花了一整天的 时间来辩论;西塞罗的超人的说服术更是叹为观止。古希腊人的这种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苏格拉 底的身上,这位自诩为“雅典的牛虻”的哲学家整天到处找人辩论,启迪人们的心智,引导人们去 发现真理。柏拉图的 30 余篇脍炙人口的对话记录了苏格拉底辉煌的辩论业绩。这些夹杂着滔滔雄辩 和奇妙神话的记录无疑是辩论术中卓越的范本,正是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才产生并发展出对西方 文化传统形成经久不衰影响的辩证法精神。 如果说,“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由“道”开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道之学、地道之 学、人道之学和王道之学;那么“逻各斯”(Logos)则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由“逻各斯”发展 出了具有西方特色的修辞学、逻辑学、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论。“逻各斯”是古希腊的与老子 同时代的赫拉克利特首次提出的。“逻各斯”的含义非常丰富,《希腊哲学史》作者格里思(Guthrie) 把它归纳为 10 种含义:[5](1)任何讲的东西和写的东西,包括虚构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2)所提 到的和价值有关的东西,如评价、名誉等;(3)与感觉相对立的思想或推理;(4)从所讲或所写的 发展为原因、理性或论证;(5)事物真相;(6)尺度、即完全的或正当的尺寸;(7)对应关系、比 例;(8)一般的原则或规律;(9)理性的力量;(10)定义与公式。 正因如此,“逻各斯”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在汉语中,也只能勉强地用“道”字来翻译。 尽 管“逻各斯”和“道”有共同的意义,但“道”与“逻各斯”并不完全对应。两者的差别还是相当 明显的,尤其表现在对语言功能的看法上。 海德格尔曾说过,Logos 的基本含义是话语……Logos 这个词的含义被后世哲学的形形色色随心 所欲的阐释,不断掩蔽着话语的本真含义。这含义其实是够显而易见的。Logos 被翻译为,即一向被 解释为: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可见,“话语”或“言说”就构成了赫拉克利特“逻 各斯”一词的基本含义,其他的各项含义均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虽然“逻各斯”是常人难于理解的,但借助理智的力量还是可以言说的, 是可以用“话语和事实”来说明的。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的立场与老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子认 为“道”是不可言的,即主张“非言”与“不言”;赫拉克利特却认为“逻各斯”是可言说的,即主 张“言”与“说”。这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与老子哲学之间的一个根本差异,体现了中西哲学在源头处 的不同取向。因此,可以说,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低语境文化的源头。 四、两种交际文化类型的未来趋势 世界正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着,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文化的 日益全球化,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远的不说,目前,中国的高语境文化正在经历着向 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中。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口头承诺渐渐地让位于白纸黑字的证明,尽 量减少口说无凭的麻烦。所签的合同、单位的奖惩条例等也比以前详细、细致,吸取了以往中国人 的合同太笼统的教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也越来越讲办事效率,喜欢开短会,直奔主题; 同时,人际交往中也少了些委婉表达方式,少了不少弯弯绕般的闲情逸致。在录用人才时,人们还 第 4 期 胡 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 55 会考虑与衡量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内在指的心性、品行,而外在指的是口才。至于西方,随着现 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系统论的诞生、量子力学与波粒二相性的发现以及混沌理论的出世,等等,无 不证实了环境氛围对人或物的影响的不可忽略性。可以断言,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正在走向对 方,尽管移动的速度有时难于察觉。 五、结语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这对概念较好的勾画了跨文化交际与交际环境的关系问题。重非语 言信息的高语境文化与重语言信息的低语境文化各有其历史文化哲学渊源。高语境文化产生于东方 国度,儒道佛三家文化是它的文化源头;低语境文化产生于西方国度,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 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逻辑、理性、辩论术则是它的文化发源之处。未来的趋势 必然是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走向彼此,走向世界大同。 (本文系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孔子. 论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老子. 道德经[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钟明. 金刚经·坛经[M].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5]张廷国. “道”与“逻各斯”:中西哲学对话的可能性[J]. 中国社会科学,2004(1):124 – 128. A Study on Cultural Origins of 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 HU Chao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brief survey on high-context culture and low-context culture-the two comparatively-new concepts 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ir cultural origi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rigin of the high-context culture is the Confucius culture, the Taoist culture as well as the Buddhist culture, an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low-context culture is the Logosconcept in ancient Greece, the reasoning, log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persuasion of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It is also predicted that these two cultures are moving towards each other and merge with each other beyond their willingness. Key Words: high-context culture; low-context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o; Logos (责任编辑 王 抒)
/
本文档为【高语境与低语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