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2011-11-27 2页 pdf 13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8578

暂无简介

举报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王万春   作者单位 : 465443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砖桥卫生院 【关键词 】 整体 ;五行 ;阴阳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 ,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 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 建 ,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乃至近代其他自然科学得最大特 点 ,在于其从奠基到发展完善的过程 ,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 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当中医学的整体认识重新引起 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他们发现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处处都 闪烁着整体联系的思想...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王万春   作者单位 : 465443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砖桥卫生院 【关键词 】 整体 ;五行 ;阴阳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 ,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 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 建 ,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乃至近代其他自然科学得最大特 点 ,在于其从奠基到发展完善的过程 ,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 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当中医学的整体认识重新引起 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他们发现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处处都 闪烁着整体联系的思想。 1 构成中医学整体论的三大学说 中医学整体论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 ,贯穿在 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是医理论的本体思想和方法论原则。 中医学整体论是由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学说体系构成 的 ,即气一元论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其主要理论 基础。 111 关于事物本原的基础 2气一元论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 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本、最独特的范畴 ,是中 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气的本义是“云气 ”。 《说文 》谓 :“气 ,云气也“象形 ”气所以被引申为哲学概念 ,成 为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主要范畴。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 面 :一是范畴是从探讨宇宙本原的角度提出的。在先人眼睛 里 ,万物都是有形 ,唯有无形者才可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二 是古人认识到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 ,作 为构成万物本质 ,必然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中。气是无形 的 ,但其运动则是可被人感知的 ,故气的概念被逐渐引申为 自然的本质和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气一元论思想从气本元论或本体论的角度单明了整个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即由气产生的宇宙万物是由共同的基质 构成。因此部分中就必须藴涵着整体的功能与信息 ,整体与 部分之间有着相类、相通的特征。从气范畴本身而言 ,它是 建立在直观基础推衍出来的一个非确指的概念 ,具有非结构 性与整体关联性的特征。 112 关于事物运动根源和规的整体基础 2阴阳学说  阴阳 学说的出现 ,对于解释自然界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 义。首先 ,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是最大的道理和原理。 因此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可以通过阴阳关系得到说明。其 次 ,阴阳的对待的关系 ,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动力所在 ,如此在理论上就解决了万物在大化流中的统一 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整体认识论的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气的运动特征得到了圆满的理论说明。其次 ,阴阳 范畴的引入 ,也使得气学说对事物多样性的解释能力大大增 强了。气分化为阴气和阳气 ,然后生成天地。天在上 ,无形 主动 ,地在下 ,有形主静。天阳地阴相交 ,而后万物产生。 113 关于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论基础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最早是建立在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五中物质基础上 的。古人认为世界都包括五行的内在结构 ,并把事物以五行 进行划分 ,形成了包括自然界的气候、天象、物候和社会活动 的政令、农事、祭祀等在内在的整体模式。五行具有相生相 克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的五行系统成为一个具有自行调节能 力的有机系统。五行理论在天人关系模式的构建中具有重 要的媒介作用。万物具有共同的内在结构和运动方式 ,从而 本质上是彼此相通的。而且 ,五行即可征事物的空间结 构 ,又可表征事物的时间结构。五行赋予时间和空间双重含 义 ,从而能够被广泛用来说明事物的内在结构、事物之间的 普通联系和事物再发展过程中的序列关系。 在《内经 》中 ,天地分别与气和形相联系。天之气主要与 阴阳相联系 ,地之气主要与五行相联系。其原因在于 :天之 气偏于无形 ,地之气偏于有形。从物质及其属性而言 ,阴阳 偏于物质的属性 ,主要是表达事物内在部或两个事物之间相 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而五行则偏于指具体的物 质及其相互关系。由于中医学强调万物的存在形式不外乎 形气两个方面 ,或者说气的存在形式不外乎行气两方面 ,这 样就把气、阴阳和五行有机的联系起来 ,形成以气为最高范 畴 ,以阴阳和五行为其内在延伸的整体认识 ,完成了其对于 具体事物 (形和气 )与宇宙本原在发生学上相统一的逻辑 构建。 2 中医学整体论的内容 [ 1 ] 212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若干脏腑组织 ,器官组成的。 各个脏器、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而 人体的有机整体 ,恰恰是由这些不同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 衡所组成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21211 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 络系统的内属于脏腑 ,为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使人体的内 脏、形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网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是相互沟通的 ,任何局部都是整体 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与整体在形结构上密切相关。 21212 人体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 体的最基本的物质 ,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但 它们有时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组成机体各个 脏器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 ,这些物质分布并运 动于全身 ,以完成统一的机体活动。 21213 人体机能活动的联系性  由于人体形态结构的整体 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决定了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之间密切 的联系性。人体的功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 统。各系统的功能 ,又是全身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而个系统 功能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 ,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 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 213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内 ,是整 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不仅与外界环境有物质交换的同 一性 ,而且外界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即中 医所谓“人与天地相应 ”同时 ,人又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 , 所以社会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 21311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和自然 环境的联系。自然因素包括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环境等方 ·981·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 8月第 3卷第 16期 Chin J Mod D rug App l, Aug 2009, Vol. 3, No. 16 面。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自然界气候变化 有其自身客观的规律 ,表现为春温、秋凉、冬寒等方面 ,而自 然界的万物则与之相应而呈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 律 ,人与之相应 ,在生命活动及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映。 季节气变化也影响人体气血运行的流畅或滞缓 ,如表现在脉 象上则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不同。这充分体现人体生 理活动与季节相应的变化。 3 中医学整体论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中医学整体论所强调的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 思想 ,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主要采取了整体思维、辩证思 维、意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中医学认识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是 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由于这些作用是通过与其他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而不是事物在孤立状态下 的作用 ,因此 ,只有通过对事物在整体中作用的分析才能加 以把握。中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辩证性、直观性和模糊性 的特点。这特点又决定了中医学认识事物时 ,主要采用的是 比类取象和以表知里的方法。而这些思维形式和认识方法 , 又对中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医学整体论强调了机体各种结构和过程之间的密切 联系 ,形成了对事物或人体的客观、整体的认识。这种从各 个角度综合地对人体进行研究 ,把研究对象如实地作为非加 和性综合体对峙 ,整体与要素的集成关系中把握系统的整体 功能和系统的整体运动状态的系统综合思维方法 ,无疑在由 分而合、在不断产生新的边缘科学的基础上越来越走向综合 的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领域 ,具有长远的影响作用。 4 结论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决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与西医学 不同的理论体系。由于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构建的指导思 想 ,主导着中医研究人体的思路与方法 ,因而 ,现代要发展中 医理论 ,实现中医理论重大突破 ,必须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进 行系统研究和解析。很多学者通过研究 ,认识到了其认识论 上的合理性和优势 ,也对其缺陷与不足逐步进行了理论上的 研究与探讨。保持中医理论的优势与特色 ,即保留包括整体 观念在内的中医学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合理成分 ,积极以科 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观作为指导 ,使传统 中医理论逐步走出古代哲学的怀抱 ,走向现代化之路 ,这是 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 1 ] 焦东亮.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医现代时珍. 国医国药 , 2005, 16 (3) : 232.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于青华  温晶  李桂红   作者单位 : 116012 大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 小儿 ; 静脉输液 ; 技巧   本院是儿童专科医院 ,门诊输液量日达 600~700人次 , 输液中心的护士们除了面对患儿 ,还要面对比患儿还多的家 长 ,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 ,要有良好的心 理素质。笔者在输液中心工作近五年 ,深深体会到过硬的穿 刺技术、麻利的动作、通谷易懂解释到位的语言可提高工作 效率 ,也可增加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信任 ,减少医患纠纷。现 将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液体的配制 配制液体时 ,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 对 ”制度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 ;一人 一注射器 ,避免反复使用同一注射器给多人配药 ,防止发生 输液反应。 2 如何排气 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每个护士都会 ,而且操作都非常成 功 ,但要提醒同行们 ,要特别注意排尽滤过网小壶内的空气。 排气方法如下 :将莫菲管倒置 ,待液面至 1 /3~1 /2处 时 ,将滴管倒转 180°,莫菲滴管内液体水柱直接流入下方液 面 ,此时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的滤过网倒置 ,直至液体 充满滤过网小壶 ,再排尽头皮针塑料管内的空气。 3 血管的选择 311 手足背静脉的选择  一般选择相对粗、直的血管 ,还要 尽量避开关节处 ,便于固定 ,利于家长照看 ;肥胖儿的血管要 靠摸 ,慢慢感觉其血管走行 ,确定进针的位置。 312 头皮静脉的选择  可选择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 ,额浅 静脉 ,耳后静脉。头皮静脉输液时要注意区分动、静脉 ,耳后 静脉不建议选择 ,因其不利于家长照看护理。有的额浅静脉 虽较细 ,只要与头皮针粗细差不多 ,哪怕只有 1 cm长也可选 择。对于隐隐约约的血管 ,不要反复挤压 ,或顺血管走行划 出一道痕 ,这样会使血管暂时消失。 4 进针的技巧 进针的角度要根据小儿皮下脂肪多少来决定 ,薄的可浅 一点 ,厚的可深一点 ,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浅静脉一般 为 5°~15°;手足背为 15°~30°;肥胖儿手足背静脉输液时 , 进针角度可达 60°~80°。进针时要稳、快 ,针头斜面进入皮 下后 ,向前向下 ,慢慢进针由浅到深 ,见回血后 ,向前平行将 针推入稍许 ,可避免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中 ,一部分在血 管处。 5 固定的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中 ,头皮针的固定也很重要。常规固定方 法是先用一贴胶布贴住针柄 ,再贴针眼 ,最后固定头皮针的 塑料管。现在临床上大多选择使用 CA22型输液贴 [ 1 ] ,可一 起撕下两条胶布 ,同时贴于针眼和固定针柄 ,再用一贴固定 头皮针塑料管。如手足静脉输液 ,再用一个小手板或小纸板 将手或脚固定 ,用一条长胶布稍用力贴于手指 (趾 )关节处 , 再用一条长胶布贴于腕 (踝 )关节处。腕 (踝 )关节处固定时 要松一点 ,避免过紧导致输液不畅。头皮静脉输液 ,如针柄 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个干棉球 ,再用一条长胶布从针柄下呈 “V”[ 2 ]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压住针眼及针柄上的两贴胶布 , 并超过外缘贴于皮肤上 ,最后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于耳 廓上。 ·09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 8月第 3卷第 16期 Chin J Mod D rug App l, Aug 2009, Vol. 3, No. 16
/
本文档为【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