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011-11-24 46页 pdf 121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010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法 纸是很普通的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读书、看报、写信、绘 画、记笔记、写文章,那一件也离不开纸。 有了纸,人类的各种知识才能保存下来,才能传播开去。有了纸,人类 的文化科学事业才能迅速地向前发展。可以这样说,纸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我国在解放后开办了很多造纸厂,用机器大量制 造各种各样的纸张,供我们使用。在许多少年朋友看来,纸好像没有什么希 奇。 可是你知道吗,人类的文化史,有漫长的一个时期不是写在纸上,因为 那时候人们不会造纸。造纸的方法是我们祖先经过长期...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法 纸是很普通的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读书、看报、写信、绘 画、记笔记、写文章,那一件也离不开纸。 有了纸,人类的各种知识才能保存下来,才能传播开去。有了纸,人类 的文化科学事业才能迅速地向前发展。可以这样说,纸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我国在解放后开办了很多造纸厂,用机器大量制 造各种各样的纸张,供我们使用。在许多少年朋友看来,纸好像没有什么希 奇。 可是你知道吗,人类的文化史,有漫长的一个时期不是写在纸上,因为 那时候人们不会造纸。造纸的方法是我们祖先经过长期的努力,花了无数的 心血才发明出来的。 纸的发明,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 化的重大贡献。 “龙骨”的故事 在纸产生以前,人类早就会写字了。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我国的文字起 原于六千年前。 在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有个半坡村。六千年前,有一个原始氏族 公社在这里生活。一九五四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半坡村氏族公社的遗址, 挖出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那些陶器上,除了刻有花纹,还刻着简单 的符号。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些符号具有文字的性质,可以说是已经发现的 我国最早的文字。 可见在纸发明之前,我国的文字已经有了很长的 西安半坡村出土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历史。到了青铜时代,我们的祖先还 把文字铸在或者刻在青铜器上。有些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一直保存到现在, 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状况。 除了青铜器,我们的祖先还把文字写在什么上面呢?这里,我们先讲一 个“龙骨”的故事。 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有一个人叫王懿荣,喜欢收集 和研究古代的文物。有一天,他生了病,医生给他开了一张药方,药方上有 一味药,叫“龙骨”。所谓龙骨,实际上是古代动物的骨骼或者骨胳化石。 药买了回来,王懿荣打开一看,发现有的“龙骨”上刻着很多古代的文 字。他感到非常奇怪,就花工夫搜集这种刻有古代文字的“龙骨”。后来又 有一些学者对这种“龙骨”发生了兴趣,他们经过搜集研究,方才知道这些 刻有古代文字的“龙骨”,是一种珍贵的古代文物——殷商[Yīnshāng]时 代留下来的甲骨,离开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甲骨是什么东西呢? 甲就是乌龟的腹甲;骨就是兽骨,主要是牛的胛骨[jiǎgǔ]。甲骨上刻 的是当时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刻在甲骨上面,所以称做甲骨文。 这片“龙骨”,实际上是刻着卜辞的龟甲 这些带字的甲骨,最初是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安阳是殷商后期的京城。 当地的农民在地里挖到了这些东西,就当做“龙骨”,卖给了药店。 这就是“龙骨”的来历。 最初出土的甲骨并不很多,后来考古学家确定它是研究殷商历史的珍贵 资料,就在安阳等地大规模发掘。几十年来,刻有文字的甲骨,已经发现约 十余万片。 那么,当时的人为什么要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 原来殷商王朝很迷信,出征啦,打猎啦,放牧啦,甚至有什么疾病灾害 啦,都要“占卜”一下,预测自己的运气好不好。甲骨就是他们占卜的用具。 占卜的时候,他们先用铜钻在甲骨的一面钻一个孔,再用火烧灼钻孔的地方。 甲骨经火一烧的,另外一面就出现了纵横的裂纹,他们就根据裂纹来判断吉 凶。占卜以后,他们常常就把结果刻在这块甲骨上。 当时,占卜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因此,甲骨文字的范围非常广泛, 反映了殷王的活动和殷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不但殷代有甲骨文,殷以后的西周也有甲骨文。一九七七年,考古工作 者在陕西省周原地区,又挖出了一万五千多片西周早期占卜用的甲骨。 殷商时代和西周甲骨的出土,使我们获得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大量历史资料。这种甲骨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用来“写”字的一种“纸”。 竹简和木简 我们祖先“写”字的材料,除了甲骨以外,还有竹片和木板。 树木到处都是,竹子在南方也很普遍,因此,人们就把它们削成一条条 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上面写字。竹子做的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 又叫版牍[bǎndú]。慕兄窦颍荒就纷龅慕心炯颍?纸邪骐* 简的长度不一样,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 用一尺长的简,所以后来把信称为“尺牍”。还有一种简,三面起棱,可以 竖起来,便利儿童阅读,这就是当时的儿童识字课本哩! 每根简上写的字多少不一,大多是二十来个字,少的只有一两个字,多 的也有三四十个字的。 人们在简上写字的时候,还准备好一把刀,万一把字写坏了,就削掉重 写。直到今天,我们还把修改文章称为删削。 我们祖先在简上写了字,就用绳子、丝线或皮带,把一根根简编在一起。 这样,就成为一册一册的最原始的书了。“册”是一个像形字,就像一根一 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 什么时候我们祖先开始用竹片和木板写字的呢? 这个问题现在很难断定,很可能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这么做了。因 为我国的古书——《尚书》上说,殷朝已经“有典有册”了。在甲骨文里, 也有这样一个字:“■”,这就是古写的“册”字。 竹简和木简上的字,都是用毛笔写的。我国的毛笔,可能在殷代就发明 了。在一些甲骨、玉片和陶器 这是东汉永元五年(公元93年)的木简 上,都可以看到殷代人们用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 在竹简和木简上写字,要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而且也便于编连。这样 就使古人有了编书的条件。我国最古的正式书籍就是用竹简和木简编成的。 这样的书,是曾经一再发现的出土文物。 据古书的记载,西汉时候,人们曾经在孔丘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竹 简和木简,上面写着《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几十篇儒 家所谓的“经典”。据《晋书》上记载,在晋武帝时代,有人发掘了战国时 期的魏襄王的墓(一说是魏安厘王的墓),得到竹简几十车。 解放以来,我国各地发现的竹简和木简,已有二十多起。其中出土数量 最多的,要数前几年出土的居延汉简。 我国甘肃省北部额济纳河流域,古代称为居延。西汉武帝的时候,曾经 派军队在这里开荒和守卫,还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解放前,这里曾出土 过汉简一万多根。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六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这一带进 行考古发掘,发现汉简约两万根,不但比解放前增加一倍,而且也是我国历 来发现古代简牍最多的一次。 这两万多根汉简,绝大多数是木简,只有极少数是竹简。现在,考古工 作者已初步整理出七十多个完整的或比较完整的簿册。它们是研究汉代历史 的重要资料。 这次发掘,还出土了两幅木板画。这说明当时不但用竹简和木简写字, 还用木板来画图。 用竹简和木简写书,虽然比甲骨上刻字容易,可是这样的书仍旧有个很 大的缺点,就是笨重,翻阅起来十分麻烦,携带尤其不便。 据古书上说,战国时代,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他旅行的时候,要用五辆 车子装他所带的书。他的书,其实就是一捆一捆的木简和竹简。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许多事情他都要亲自处埋。当时的公文都写在竹 简和木简上,他每天看的公文竟有一百多斤重。 西汉时候,有个人叫东方朔,是个文学家。有一次,他为了给汉武帝提 建议,竟用了三千根竹简写了一篇奏章,由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去。 帛书和帛画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使用竹木简的同时,又发 明了另外一种办法,用丝织品来写字、画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养蚕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现在还不能确定。据古书记载,在殷商时代,我国蚕丝业已经相当发达, 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丝”、“帛[bó]”和“桑”等字;另外,还有祭祀蚕神 的记载。当时,人们不但有丝绸可以做衣服,甚至连用的东西也用绢帛包起 来了。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一些粘附在殷代铜器上面的丝绸残片,有的织成 了菱形花纹,有的还有刺绣的图案。 殷代铜器的装饰花纹中 也有蚕的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丝织品的生产也更加普遍。大约在西周时候,人 们就开始用帛写字。到了春秋战国时候,用帛写字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古人 写的书里,“竹帛”两个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稿纸”。战国初年有个思想 家墨子,曾在他的书里不止一次地说到“著于竹帛”,就是写在竹简和帛上 的意思。这说明帛和竹简木简一样,当时都用来做书写的材料。 那时候,人们不但用帛写字,还用帛画图。 从一九七一年底到一九七四年春天,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湖南长沙马 王堆的三座汉墓,除了发现一具两千多年没有腐烂的女尸,还获得了大量珍 贵的文物。在这些文物中,尤其重要和罕见的是两幅彩绘帛画、两幅画在帛 上的地图以及一大批帛书,同时出土的,还有六百多根竹简。这说明当时竹 木简和帛是并用的。 帛很轻便,便于携带和书写,看起来也很清楚。可是,帛的生产毕竟不 是那么容易,价钱也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所以在我国古代,帛书不及竹 简和木简那样普遍。 竹简木简太笨重,帛又太贵,用这些东西写字,都有缺点,还得想出更 好的方法来。 于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终于被发明了。 丝绵纸——赫蹄 在讲纸的发明以前,这里先讲一个关于“赫蹄”[xìtí]的小故事。 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二人都被召入宫,得到了汉成帝的宠幸,一个当 了皇后,一个当了昭仪。宫中有个女官叫曹伟能,生了一个孩子,按说应该 是皇子。赵昭仪知道了,就派人抛弃了孩子,把伟能监禁起来,给她一个绿 色的小匣子,里面是用“赫蹄”包着的两颗毒药,“赫蹄”上还写着:“告 伟能,努力饮此药,⋯⋯”就这样,伟能被逼着服毒死了。 这张包着药还写上字的“赫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二世纪末叶,我国有个学者应劭[Yīng-shào]解释说,它是一种用丝绵 做成的薄纸。 原来在西汉时代,我国已经能制作丝绵了。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 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 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等席子晒干了, 这层丝绵就变成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 这种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丝绵纸。在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一○ ○年),我国有名的学者许慎,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这部字典里已经收有“纸”字。他解释“纸”字的意思,就跟在水中打制丝 绵有关。因为最早的纸是用蚕丝做成的,和做丝绵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纸” 字就用“糸”做偏旁。 这种丝绵纸的发明,是当时劳动人民努力实践的成果。伟能死的时候是 公元前十二年,毫无疑问,“赫蹄”的发明年代应该在这以前了。 用丝绵纸写字,既光滑,又轻便,一定受大家的欢迎。不过,它还得用 蚕丝做原料,不可能大量生产。 丝绵纸虽然不能大量生产,它的制造方法却给人们很大的启发。既然可 以利用蚕丝的纤维来造纸,那么,可不可以利用富于纤维质的植物来造纸呢? 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终于逐步摸索到造纸的方法。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一九五七年五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 代墓葬。我国考古工作者立即对这座墓进行了清理,在墓中发掘到铜剑、铜 镜、半两钱、石虎、陶器等文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包着麻布的铜镜下 面,放有一些米黄色的古纸,最大的差不多有十厘米见方,还有一些较小的 纸片。纸上面有明显的被麻布压成的布纹。由于长期和铜镜放在一起,纸和 麻布的表面都呈现出绿色铜锈老斑。这些情况说明,它是和其他文物同时随 葬入墓的。 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古墓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断定它们的年代不会晚于 西汉武帝,离开现在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了。 这些古纸因为是在灞桥这个地方发掘出来的,所以称为灞桥纸。 灞桥纸究竟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呢? 一九六五年,我国有关单位对灞桥纸进行了反复的检验,确定它主要是 由大麻纤维所造的,但是也混有少量的苎麻[zhùmá]。 大麻是我国种植的最古老的麻类。春秋时代编成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诗经》,其中就提到“麻”和“纻[zhù]”。“麻”,指大麻;“纻”,指 苎麻。汉朝时候,它们都是麻纺业中的主要原料。因此,人们也就把它们用 来作为造纸的原料了。 用麻来造纸,采用的也是丝绵纸——“赫蹄”的制造方法。我国古代的 劳动人民穿不起丝绸、丝绵,只好穿麻制品。古书上是把“布”(指麻布) 和“帛”并提的,把“麻缕”和“丝絮”(指丝绵)并提的。当时制造麻缕, 跟制造丝绵的方法一样,也是在水中进行的。《诗经》中就讲到:“东门之 池,可以沤[òu]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沤”就是把麻长时间 地浸渍在水中。在水中制造丝绵的时候,竹席子上总有残留着的丝绵;同样, 在沤麻的时候,也总有细碎的麻筋落下来。竹席子上残留的丝绵可以做成丝 绵纸,劳动人民在积累了做丝绵纸的经验以后,就很自然地采用这种方法, 用细碎的麻筋制造植物纤维纸了。 灞桥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它的发现,在科学技术史上 具有重大的意义。过去,历史书都说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灞桥纸的发现, 说明早在西汉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 除了灞桥纸以外,一九三三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地方,也发掘到一 张西汉古纸,不过它的时代比灞桥纸晚一点。这张西汉古纸,也是用麻类纤 维制造的。 我国虽然在西汉时代就有了植物纤维纸,但是,那时候麻缕也跟丝绵一 样,是用来做衣服的,不可能大量用在造纸上。同时,麻缕制的纸又厚又糙, 不很适宜写字。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才能代替竹简、木简和丝帛。 蔡伦对造纸法的贡献 我们在前面讲过,造纸法不是蔡伦最早发明的。那么,蔡伦是个什么人? 他跟造纸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我们就来讲讲蔡伦的故事。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耒阳一带。 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 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 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宫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 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 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 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 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 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 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 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 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五年), 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 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 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 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 的。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 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 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 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受到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 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籍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 汉末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 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 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造纸业逐步发达起来了 自从蔡伦改进造纸技术以后,造纸业就迅速发展起来。到了晋朝时候, 纸就为人们普遍使用,代替了帛的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候,造纸的原料已经不限于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 等东西,它的范围逐渐扩大了。 西晋的文学家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剡溪[Shànxī](现在的 浙江嵊县[Shèngxiàn]地带)出产古藤,可以造纸,所以就把纸称为剡藤。 隋朝的虞世南辑了一部《北堂书钞》,书里引用东晋人范宁的一句话说, 土纸不可作文书,文书都是藤角纸。 宋朝的赵希鹄写了一部《洞天清录集》,书中说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他的儿子王献之,有不少字是写在会稽[Kuàijī]出产的竖纹竹纸上的。少 字是写从上面这些记载中,我们知道,晋朝时候人们已经用藤和竹做造纸的 原料了。 那么,范宁说的“土纸”,又是什么原料制造的呢? 有人认为这种“土纸”,就是麦秆、稻秆等粗纤维造的草纸。 在南北朝时代,北方人还用楮树[chǔshù]皮造纸。那时候,有个杰出 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Jiǎ-sīxiá],写了一部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 术》。这部书在讲到北方农民种植楮树的时候说:他们煮剥树皮,虽然很辛 苦,但是获利很大;如果自己能造纸,得利就更大了。这段记载告诉我们, 北方农民种楮树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纸;而且煮剥树皮是造纸的一道重要工 序。 造纸原料范围的扩大,对于造纸业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各地就可 以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来造纸了。 由于原料范围的扩大,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纸的质量也越来越好,生 产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 纸张多了,抄写书籍的风气就流行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一种保护书卷 纸张的新方法。人们在制造的时候,再加进一种味道非常苦涩的叫做黄蘖 [huángbò]的草药。这样的纸可以避免虫咬,长期保存。这种新方法称为“入 潢[rùhunáng]”,在唐代就非常流行了。 在隋唐时候,我国造纸业更加发达起来。这跟当时的政治经济是分不开 的。自东晋以来,原来经济落后的江南地区,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努力,经 济也已经上升到黄河流域的水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到了 唐朝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封建经济非常繁荣。辉煌 灿烂的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这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 必然要求发展造纸业,造出更多更好的纸张,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唐代造纸业发达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南方北方很多地方生产纸,好多 古书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时候也出现了不少大规模的造纸作坊。唐代皇甫枚[Huángfǔ-méi]的 《三水小牍》里,写了这样一件事:巨鹿郡南和县街北,有个造纸作坊,墙 壁上常常贴满了纸,让太阳把它晒干。一天,突然之间刮来一阵旋风,把墙 壁上的纸几乎都卷了下来,这些雪白的纸漫天飞舞,远远看去,简直像雪花 一样。我们从这个记载可以想见,这个纸坊的规模是相当大的。 唐代的纸张品种很多,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藤、楮三种。当时的益州 (现在的四川)和扬州等地,都是麻纸的著名产地。藤纸的生产,也从原来 的产地剡溪,逐渐推广到浙江、江西两省许多产藤的州县。 用楮树皮造的楮纸,在唐代更加流行。唐朝文学家韩愈曾把纸称为“楮 先生”,就是指楮树皮造的纸。 除了上面讲的几种主要原料以外,唐朝又开始用海草、檀树皮 [tánshùpí]等造纸。唐朝又开始用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宣纸是很有名的,讲究写字绘画的人,都喜欢使用 宣纸。这种纸直到现在还是手工纸里的精品。宣纸用檀树皮和稻草造成。它 洁白细密,均匀柔软,质地坚韧,经久不变色,还有吸水力强的特点。早在 唐朝时候,宣纸就已经是宣州的著名产品了。 从宋朝开始,竹纸的产量越来越大。我国长江以南,气候温暖,竹子到 处都是,生长起来也很快。所以,采用竹子做造纸原料以后,造纸业的发展 就更快了。 明朝时候有个科学家叫宋应星,他写了一部《天工开物》,里面就讲到 造竹纸的方法:先把竹子截断,剖成竹片,拌了石灰浸在水塘里,再取出来 煮烂,制成纸浆,然后用绷在木架上的竹帘子从纸浆而上荡过去。这样, 竹帘上就留下一层纤维,把这层纤维揭下来烘干,纸就制成了。 当时用石灰等蒸煮纸浆,实际上就是化学处理法。这已经是一套相当完 整的造纸方法了。 传遍了世界各国 我国是第一个发明造纸法的国家。后来,纸传到了别的国家,接着造纸 方法也传到了别的国家。 我国的纸和造纸方法,最先传到越南和朝鲜,又从朝鲜传到日本。西晋 太康六年(公元二八五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个学者叫王仁博士,带 了《论语》等书到日本去,这些书都是写在纸上的手抄本。 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六一○年),有一个朝鲜和尚昙征到日本去,他 把从中国学到的造纸方法和造墨方法传给了日本人。不久,日本也能大量造 纸了。 公元七五一年,我国的造纸方法,又向西传到了阿拉伯。 那时候,阿拉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我国的历史上叫大食。大食的疆 域一度扩展到中亚细亚。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唐朝的安西节 度使高仙芝带领军队,和大食的齐牙德·衣布·噶利带领的军队打了一仗。 结果,高仙芝被打败,好多唐朝的士兵被俘虏去了。这些士兵中有不少造纸 工人,因此,我国的造纸方法也就传到了大食国。大食国人就在撤马尔罕和 其他一些城市里开办造纸厂,大量生产纸,并且把纸出口到欧洲各国去。当 时欧洲各国所用的纸,都是阿拉伯人制造供应的。 纸传到欧洲以前,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欧洲人把字写在石头、蜡板、纸 草、羊皮上。纸草一经折叠就会断裂,不容易保存。羊皮价钱很贵,抄写一 部《圣经》,就要用三百多只羊的皮。这种用羊皮抄成的书,一般人谁买得 起呀,太贵了! 阿拉伯人把纸输送到欧洲各国,欧洲人也就得到了便宜的书写材料。他 们普遍用起纸来,不再使用纸草和羊皮写字了。 公元一一五○年,阿拉伯人在欧洲的西班牙设立了造纸厂。这样,中国 的造纸方法就传到了西班牙。 这时候,离开蔡伦改进造纸法已经有一千年了!以后,纸又从那里陆续 传到了欧洲其他各国;到十七世纪末,才传到了美洲大陆。 我国的纸和造纸方法,最后终于传遍了全世界。各国人民都用起纸来, 许多国家也都能自己造纸。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印刷术有多么重要,你也许没有想过吧? 我们每天上学,书包里都要带几本书,这些书是印刷出来的。我们每天 还要看报纸,这些报纸也是印刷出来的。如果没有印刷术,这些书籍、报纸 都要靠人们用手抄,那我们大家一天到晚都得忙着抄书抄报,就够麻烦的了!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报纸根本谈不上,书籍也只能靠抄写来流传。前面 说到的居延出土的汉简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不都是一笔一笔地写上去的 吗?后来纸发明了,要想读书,还只有向人借来抄写。一部书即使字数不多, 比方说,只有几万字吧,一天抄几千字,也得花费好多天;如果是几十万字 的书,那就得花费很多时间了。 用手抄书,不但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抄来抄去,容易出错。所 以,在印刷木发明以前,书籍的传布非常缓慢,人们想得到一本书,真是非 常艰难。 印刷术发明以后,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一本书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印出 几百本几千本来,既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又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书印 得多了,就容易普及,还容易保存,不致于失传。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我国古代发明印刷术的故事。 拓碑和印章 印刷书籍,必须有墨和纸。前面谈过,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 那末,墨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五六千年前,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已经出现了黑色图画。殷代 的甲骨文,有的也是先用墨写了再刻的。 最早用的墨,是黑土或者石墨一类天然的黑色物质。“墨”这个字,就 是“黑”和“土”两个字合成的。也有人利用海中墨鱼的墨汁来写字。 人造墨是用松烟等制成的。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竹简,上面的墨色直到 现在还漆黑,可能当时已经发明了墨。马王堆汉墓的西汉帛书,也是用人工 造的墨书写的。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已经收有“墨”字。 东汉时候有一个叫郑众的人,他和三国时候的曹植也都说过,墨是用松 烟制成的。可见,最迟在汉朝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用松烟造墨了。这种墨用 于木刻印刷是非常合适的。 有了墨,又有了纸,就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很早就有了好几种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间,和印 刷术关系最密切的是拓碑和印章。 根据古书《管子》的记载,在春秋初期,齐国的管仲看到泰山七十二种 封禅(在古代,帝王到泰山上去祭祀天地,称为封禅)石刻,他只认识其中 的十二种。可见我国的石刻文字,远在春秋以前就出现了。 唐朝初年,在陕西省发现了十个同样的石鼓,形状象高脚馒头。每个石 鼓上都刻着一篇有韵脚的诗,内容记载着秦国的国君田猎方面的事情。这十 个石鼓,多数人认为是春秋初期秦文公时代的东西。上面刻的字,是我国现 在存在的最早的刻石文字。 这六个字:“吾车既工吾马”是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 春秋时候,刻石的风气已经相当流行了。战国初年的古书《墨子》,讲 到怎样保存文字记录的时候,就提到要刻在金石上面。“金”指的是青铜器, “石”指的就是石鼓一类东西了。可惜春秋战国时代的石刻,除了这几个石 鼓以外,都没有留存下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到处巡游刻石。这些刻石也大都象石鼓一样,形 状像馒头,四面可以刻字。 到了东汉时代,石刻更加流行,又出现了刻字的石碑。就在东汉末年, 有人看到互相传抄书籍,错误很多,就决定利用石碑来补救这个缺点。 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蔡邕[Cài-yōng]和一些官员一道 要求朝廷,把一些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校正经书文字的标准本,宣扬 儒家的哲学思想。由于这个建议符合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汉灵帝同意了这 个办法。 于是,蔡邕亲自动手,把一些儒家经典写在石碑上,叫工人按字刻好, 把石碑一块块树在当时的最高学府——洛阳鸿都门外的太学前面,让大家根 据这个标准的本子抄写或者校对。 这一来,许多人都赶去抄写石碑上的文章,或者拿了书去和石碑上的文 章校对。石碑刚刚树起来的时 候,每天有一千多乘车辆,载着人前来观看摹写,车水马龙,拥挤极了。 公元四世纪,人们又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拓印的方法。 石碑上刻的字,笔划都是凹进去的,这种字体叫做阴文。人们把一张坚 韧而柔软的薄纸先用水浸湿,敷在石碑上,然后用碎布、帛絮包扎成一个小 拳头样的槌子,在石碑上轻轻地捶拍,一槌挨着一槌拍了一通之后,再在纸 上刷一层墨汁。等纸稍微干一点,再把它从碑上揭下来,就成了黑地白字的 读物,这就是拓本。这种方法就叫拓碑。 石碑越来越多,拓印的方法也越来越普遍。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 字刻在木板上,再加以拓印。这当然比把字刻在石碑上更加经济方便。 除了拓碑以外,印章和印刷术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印章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普遍地使用着。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的苏秦佩带了六国的相印。这说明那时官吏 佩印,已经成为一种。印章的发明和使用,当然应该比这更早。近几十 年来,周秦的印章不断出土,更加证明了印章的古老历史。 到了汉朝时候,印章已经普遍流行。有一种用印方法,叫做“封泥”。 原来,在纸发明以前,官府文件和 这是从战国墓中出土的四个铜印,有阳文,有 阴文,图同原印大小一样 私人书信一般都写在竹简和木简上,寄发的时候,就用绳子捆好,在打结的 地方,用一块粘土封好,再用印章打在粘土上,防有人私自拆看。这种办法 叫“封泥”,主要流行于秦、汉时代。 保留到现在的封泥,大多是一块青泥,因为上面打着印章,所以是研究 古代印章的很有价值的资料,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篆刻[zhuànkè]艺 术。 纸流行以后,又出现了用印色盖印的方法。 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者官名等几个字。到了东晋时候, 有些道教徒为了散发他们的符咒,就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有一颗雕刻符咒的 印章,在四寸见方的枣木上面刻了一百二十个字,这已经是一篇短短的文章 了。到了南北朝时候,出现了更大的木印,有一颗木印长一尺二寸,阔二寸 五分,简直是一块相当大的木板雕刻了。 拓碑和印章,都能复制文字和图画。它们是印刷术的先驱。有了这两种 方法,就为印刷术的发明开辟了道路。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 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 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 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 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泰,有书五千卷;张 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 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泰、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 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 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 会上的需要呢?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 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快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 是这样。 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 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 的。则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 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 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 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 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 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 样了。 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 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 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 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 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 我国古代雕刻木版的作坊 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 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 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 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 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 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 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这本书宣扬 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对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有好处,就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 印出来。 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在这一年,也可 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 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 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 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 唐朝时候,有个杰出的诗人叫白居易。他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 ——《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 居易的朋友元稹[Yuán-zhěn]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 当时人们把白居易的诗“缮写[shànxiě]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 样。 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 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 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 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 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 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 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 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 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 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 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 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 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 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 以上印刷历书。 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玭[Liǔ-pín],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 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 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 其他各种书籍了。 现在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书籍,是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金 刚经》。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 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甘肃省敦煌东南有座鸣沙山,早在晋朝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 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 里称为“千佛洞”。一九○○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 发现了一个封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的纸卷,其中有相当 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 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 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 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末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刻印刷书籍。图画是雕刻在一块整版 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 画。令人忿怒的是,这本极其珍贵的古书,后来竟被帝国主义分子偷走 了。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 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 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公元九三二 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九五三 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 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 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宋朝时候,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 成都印《大藏经》,刻版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 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版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 模之大。宋朝雕版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 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珍视。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版雕刻。上海博物 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 了雕刻铜版的技术。 彩色套印的发明和发展 在手抄书时代,有些书是用两种颜色抄写的。例如,南北朝时期,有人 把我国最古的一本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陶宏景写的《本草集注》合 成一本书。抄写的时候,用红色抄写《神衣本草经》,用黑色抄写陶宏 景所写的注文。由于用了不同的颜色,原文和注解的区别很明显,阅读起来 非常方便。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用一种颜色印刷。那么, 怎样才能印刷需要两种颜色的东西呢? 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终于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就是套版印刷。 北宋初年(公元十世纪末和十一世纪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我国出 现了用纸制造的钱券,当时称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了防 止伪造,四川民间流通的交子盖满了红黑两色的印记。接着,宋朝政府又制 造三色交子,用红、蓝、黑三种颜色,在交子上盖了六颗带花纹装饰的印记, 有的印记还刻着故事性的图画。这已经有点类似套版印刷了。 到了十四世纪中叶,元朝末年,我国终于发明了用红黑两色来套印书籍, 办法是刻两块大小一样的木版,一块刻上要印红色的字或画,一块刻上要印 黑色的字或画,分两次印刷。印的时候,只要这两块版版框完全吻合,就能 使颜色套准。 一九四一年,我国发现了一部元朝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年)刻印的 《金刚经》。这部《金刚经》就是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木 刻套印本。它比欧洲第一本带色印的《梅因兹圣诗篇》要早一百十七年。 明朝初期和中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城市经济欣 欣向荣,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也随着增加了。就在十六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 彩色套印进一步发展和流行起来,甚至出现了彩色印刷的画集。 到十七世纪初,在套版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了饾版[dòubǎn]印刷的 方法,把木刻画的彩印术提高到一色个崭新的水平。 饾版是把同一版面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版,每块版代表版面的一部分, 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逐个地印到同一张纸上,拼集成为一个整体。 饾版是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画面上有几种色 彩,就得刻几块版。一幅颜色层次看来不很复杂的图画,常常要刻三四 十块版。用这种方法印出来的图画,颜色深浅浓淡,跟原画完全一样,最能 保持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因为饾版印刷要雕刻木版,用的印刷颜料又是中国 的水彩画颜料,所以现在通常称为木刻水印。 木刻水印最好的代表作品是《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前一部 画集刊行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后一部画集刊行于明思宗 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 这两部画集的绘、刻、印都很精致。画面色彩妍丽,深浅浓淡,阴阳向 背,完全保持了我国民族绘画的风格。不论草木虫鱼,人物花鸟,都栩栩如 生,神韵生动。这两本画集,是我国版画史上的宝贵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古老的木刻水印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现在,我 国有专门的出版机构,像北京荣宝斋和上海书画社在做这项工作。它们印制 出来的古代名画,完全跟真迹一模一样,简直很难分辨出来。 毕昇发明活字版 雕版印刷发展为木刻水印,主要用来印刷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了。现在, 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在印制书籍方面,印刷术是怎么发展的。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 版,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版,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 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 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末,雕得好好的木版就完全没用了。 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昇,终于 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 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 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预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 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 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 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 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 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 替着用,印得很快。 创制活字版的发明家毕昇 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预备的冷僻 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 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 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 骤——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了。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 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 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元朝时候,有人用锡做活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可是锡不沾 墨,印出的字不清楚,所以没有通行。 就在元朝时候,又有一个著名的学者王祯,发明了甲木活字印刷书籍的 方法。 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一二九五年),王祯被派到安徽旌德当县尹,一 连当了六年。在公元一二九七年到一二九八年间,他了一套木活字。他 先在一块木板上刻好字,再用小锯子把每个字锯开,使每个字成为单独一小 块,再用刀四面修光,每一块都修得一样大小。排版的时候,把木活字一个 个排到木盘里去,排了一行,就用削好的竹片隔开;一块排满了,又用削好 的小木片把有空隙的地方塞紧,使木活字不能移动。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王祯造的木活字一共有三万多个。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一二九八年), 他用这套木活字排印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全书六万多字,不到一 个月,就印成了一百部。 王祯不但创造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王祯发明的轮盘检字法 他用木材做成两个直径约七尺的大轮盘,一个叫韵轮,一个叫杂字轮,轮盘 里有一个个格子。不常用的木活字,按韵分类,摆在韵轮的格子里;常用的 字,摆在杂字轮的格子里。排版的时候,一个人按原稿念,一个人坐在两个 轮架中间,转动韵轮或杂字轮拣字,非常方便。 王祯是个有名的农业科学家,他写了一部《农书》,他发明的木活字印 刷法,就系统地附载在《农书》中。这是有关活字印刷的珍贵文献。 木活字印刷法还流传到兄弟民族中间。敦煌千佛洞中,就曾经发现元代 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好几百个。这些木活字,也被帝国主义分子偷走了。 到了明清两代,木活字就大大流行起来。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一七七 三年),清朝政府曾经刻成大小枣木字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个,先后印成《武 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四种,二千三百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 的一次木活字印书。 对亚洲和欧洲的影响 大约在唐朝时候,我国的印刷术首先传到了朝鲜。到十世纪的时候,朝 鲜人民也用雕版印刷的方法来印书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 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 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十六世纪末年,日本侵入朝鲜,把朝鲜的铜活字和木活字抢去不少。于 是,日本人也学会了活字印刷术。 我国的印刷术还传到了越南。十五世纪的时候,越南开始用雕版印刷术 的方法印书。十八世纪初,他们也开始用木活字印书了。 欧洲印刷术的产生,也受了我国印刷术的深刻影响。 元朝时候,到中国来的欧洲人很多。他们看到元朝政府印的纸币可以代 替金银使用,觉得非常新奇。在他们写的游记中,对于中国的纸币记载得很 详细。 当时到中国来的欧洲人,很多住在杭州等地。杭州的书坊非常多,刻印 工人的技巧也非常熟练。有的欧洲人在那里住过好几年,所以很自然地就把 印刷术带回欧洲去了。 十四世纪末年,欧洲就开始有了雕版印刷品。他们最初印刷画像,接着 就用雕版印刷书籍。他们的印刷方法和中国相同,说明欧洲的雕版印刷术是 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欧洲最早使用活字印刷的,是德国人谷腾堡,大约 在公元一四四○——一四四八年间。谷腾堡使用活字印刷,比毕昇使用活字 印刷,晚了四百多年。 指南针 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南针,是一个圆形的 小罗盘,罗盘中装着一根小针。这根小针中间粗,两头尖,能够在盘中来回 旋转。不管你把盘子怎样转动,小针总是一头指向南方,另一头指向北方。 因为指南针和罗盘结合在一起,通常把它叫做罗盘针。 指南针虽然是个小小的东西,用处却大得很。比如航海啦,航空啦,勘 察啦,探险啦,都离不开指南针。 从“吸铁石”说起 指南针是磁铁做成的。磁铁能吸铁,通常称为“吸铁石”,古代称为“慈 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像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 后来,人们才称它为“磁石”。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 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 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 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特性做成的,那末,世界上是哪个国家最早发现磁 铁和它的特性的呢?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候,我国已经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劳 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时候,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知道它能够吸铁。 我国古书《管子》上有这样的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铜 金”就是一种铁矿。《管子》这部书产生在公元前三世纪,这说明我国最迟 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磁石能够吸铁了。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 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 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Luán-dà],献给汉 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 帝看了非常惊奇。原来栾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 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最早的“指南针” 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磁铁造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 “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状和现在的指南针完全不同。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勺子的形状 制成的,很像我们现在用的汤匙。 司南是怎样制成的呢?古书上缺少详细的记载,又没有实物留下来,所 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准确形状。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司南大约是把整块 的天然磁铁,轻轻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并且把它的S极琢磨成长柄,使重 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正中。司南做好以后,还得做一个光滑的底盘。使用 的时候,先把底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盘的中间,用手拨动它 司南,它很象一把汤勺 的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它的长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则指向 北方。 司南的底盘是用青铜做的,有的是个涂漆的木盘,青铜和漆器都比较光 滑,磨擦的阻力比较小,司南转动起来很灵活。这种底盘内圆外方,四周还 刻有表示方位的格线和文字。现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这样的铜盘和涂漆的 木盘;还有东汉时候的一幅石刻,刻着一个小勺子放在一个小方台上,有人 认为这就是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战国时候,有人去采玉,怕在荒山中 迷路,就带上司南。 司南必须放在光滑的底盘上旋转,底盘还必须放平,否则就会影响它指 南的作用,甚至会使它从底盘上滑下来。因此,人们发明司南以后,又继续 不断地研究改进指南的工具。 指南鱼和指南龟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猛烈地打击了当时的 整个封建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势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公元九六○年, 宋太祖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北宋时候,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辉煌 的成就。宋朝时候,我国在指南针的制造方面,跟造纸法和印刷术一样,也 有很大的发展。 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 当时有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叫《武经总要》,其中说:行军的时候, 如果迂到阴天黑夜,无法辨明方向,就应当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 车和指南鱼辨别方向。 《武经总要》这部书是在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一○四四年)以前写 成的。这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国已经有指南鱼,并且把它应用到军事方 面去了。 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形状很象一条鱼。它有两寸长、五分宽, 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象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 钢片做成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还必须 再用人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