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凤阳高复艺荣高考复读学校2012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1-11-22 8页 doc 155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9078

暂无简介

举报
凤阳高复艺荣高考复读学校2012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安徽凤阳艺荣高复2011--2012年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1—30题 共60分) 第Ⅱ卷(31—32题 共40分) 1. 选择题 1.2009 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若要再现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抗击敌舰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
凤阳高复艺荣高考复读学校2012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凤阳艺荣高复2011--2012年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1—30题 共60分) 第Ⅱ卷(31—32题 共40分) 1. 选择题 1.2009 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若要再现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抗击敌舰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3.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开办工厂 ③割占土地 ④战争赔款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最能体现这个新特点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5.从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初,中国一系列反侵略战争失败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战争中指导方针的错误 B.武器装备的落后 C.国民素质的低下 D.社会的落后 6.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7.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8.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9.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1.1919 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补牢”喻指: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2.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有: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14.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收回了西方列强把持中国近百年的海关主权 15.2011 年 6 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而制作的史诗大片《建党伟业》公映,其中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情节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 16.下列对 1924~1927 年国民革命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的重要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18.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哪一项是对“八七会议”的发展?: A.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革命 19.中国革命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 B.中国的革命性质 C.苏联的革命经验 D.工人是革命的主力 20.这里因为 1935 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2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 2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 28 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中共“一大” 2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24.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2.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5.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 1871 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26.《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7.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 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30 人。这最能说明: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28.新时期平反“文革”前后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些举措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29.20 世纪 60~80 年代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①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力量削弱、受损②欧共体成立,增强了欧洲的力量,促进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日本崛起,与美、西欧形成经济抗衡④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⑤中国的振兴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30.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教材中出现的二战后的“西方”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并根据所学简述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6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6分) PAGE 7
/
本文档为【凤阳高复艺荣高考复读学校2012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