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1-11-14 2页 pdf 59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9828

暂无简介

举报
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
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 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背部挑刺放血及面 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 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2例痤疮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其中女24例,男3例,年龄16~ 42岁,平均为( 35.0±2.5)岁,病程25天至1年,平均为( 116± 12)天;对照组:25例,其中女23例,男2例,年龄18~40岁平 均为( 34±3)岁,病程30天至7个月,平均为( 110±15)天。 1.2诊断:观察病例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①多见于青春 期,皮损发于颜面,以前额、颊、颏部为主,其次为上胸、肩、背等 皮脂腺发达的部位;②初起在毛囊口呈现米粒大小的白头粉 刺,有的顶端日渐呈现黑头,可挤压出乳白色粉质物,继续发展 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等,常伴有皮脂溢出 及毛孔粗大;③自觉轻微瘙痒或疼痛,心理负担过重,食用刺激 性、甜腻性食物,月经前期等可加重皮损。 1.3辨证分型:依据临床症状主要分三型:①肺经风热证:皮疹 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②湿热蕴结证:皮疹红肿 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③痰湿 凝结证:皮疹形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取穴:①背部第七胸椎以上区域内的反应点,反应 点以高出皮肤、颜色暗红的皮疹为佳,配合体穴有合谷、曲池、 三阴交;②面部皮损区:患者取坐位,暴露出背部,在第七胸椎 以上区域寻找高出皮肤颜色暗红的反应点,75%酒精擦拭消毒 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迅速挑破反应点,然后挤压使 之出血5~10滴,若出痧痕更佳,一般每次选3~5个反应点。 然后嘱患者取平卧位,选用0.18×7㎜华佗牌美容针在面部病 灶边缘行多针围刺,毫针数以将病灶围满为宜,针间距可在1㎝ 左右。并用0.32×40㎜华佗牌毫针直刺双侧曲池、合谷、三阴 交,施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面部出针时行开阖泻法,摇 大针孔,针孔无需按压,使之出血,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③内服中药调理:肺经风热证:方选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 桑白皮、黄芩、栀子、野菊花、赤芍、苦参各10g,黄连6g,白茅根 30g,生槐米15g);湿热蕴结证:方选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 减( 茵陈蒿30g,栀子15g,大黄10g,黄连9g,黄柏、黄芩各6g); 痰湿凝结证:方选化瘀散结丸(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6g,昆 布、海藻、炒山栀、夏枯草、陈皮、制半夏各10g,益母草、金银花 各12g)。3个疗程( 10天为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调理,药物同治疗组。同样观察3个 疗程( 10天为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3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显效:皮损消退70% 以上;有效:皮损消退30%~70%;无效:皮损无明显变化。 2.4数据处理:数据统计经SPSS11.0统计软件。 3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主要为皮脂分泌过多,而皮脂中亚油 酸含量明显减少,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毛囊口变小, 皮脂不易排出,痤疮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等感染引起。中 医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胃、气血密切相关,素体血分热盛,阴阳 失衡是其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其病 在内,发于外,治疗上应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故本法采用针药 并用的治疗手段,起到内调外治的作用,临床效果优于单用中 药。究其原因如下,挑治疗法是直接挑刺于皮部及皮部浅表络 脉,有活血化瘀作用。中医古籍中早有“ 久病入络”“ 百病皆瘀” 之说,其中“ 络”即指微循环毛细血管;“ 瘀”则包括微循环缺血、 瘀滞等血流障碍性状态。慢性疾病邪气客于络脉,影响正常人 体的血液循环,导致气滞血瘀,使血管色泽暗红,充盈过度,血 流缓慢和瘀滞,可以反映在微循环及毛细血管最丰富的部位-- 面部皮肤,而单纯用药往往难以攻到。挑刺络脉可以造成新的 侧支循环,改善微循环[3]。第七胸椎以上区域有膀胱经第一侧线 背俞穴分布,如肺俞、心俞、膈俞。肺主宣发,输精于皮毛,润泽皮 肤;主呼吸,司腠理开合,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朝百脉,通行气血, 充养肌肤。《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 脉,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点明了心火与血热和面部疾患密 切相关。膈俞为血会,具有补血养血作用。本病发病与气血密切 相关,故选取此区域的反应点挑治放血,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清 泻血热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放血可提高红细胞膜上的C3b受 体活性,从而增强免疫吸附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防病驱 邪功能[4]。围刺是一种多针刺法,集《 灵枢.官针》所载恢刺、齐 刺、扬刺、傍针刺、豹文刺等各种多针刺法之长,治疗时可以视 病变部位的范围、深浅、寒热、虚实,确定针刺的多少、进针的深 浅、针刺的补泻。痤疮在面部呈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 损害,遵循“ 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热则疾之”的原则采用 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黄健琳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 海南 海口 570102) 表1 两种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比较统计 (例,%)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痊愈 8(30) 2(8) 显效 10(36) 7(28) 有效 8(30) 8(32) 无效 1(4) 8(32) 总有效率 26(96) 17(68) χ2=2.33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374 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Sep.2008.Vol.17.No.9 中 医 药 美 容 围刺,起针时摇大针孔,使之出血的操作方法,通过刺激面部神 经末稍,使面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 代谢,调节皮脂腺的分泌,同时提高皮肤免疫功能。曲池、合谷均 属大肠经,其经脉循行上至头面部,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 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而能散,两穴相配能宣理肺气,清热祛 邪。三阴交性善守,属肝脾肾之枢纽,能疏泄深入三阴之热邪,清 血分之伏热。在此外治的基础上,依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枇杷 清肺饮加减散风清热凉血,主治肺经风热证;茵陈蒿汤合黄连解 毒汤加减清热化湿通腑,主治湿热蕴结证;化瘀散结丸活血化 瘀,散结消肿,主治痰湿凝结证。诸法共用,内调外治,故能取得 较好的效果。 本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日常养护:①不宜用手挤 压痤疮,以免炎症扩散,遗留瘢痕或色素沉着。睡前、晨起用温水 洗脸,去除油污,保持毛囊皮脂腺管通畅;②少吃脂肪、糖类、酒 类、姜、辣椒等食物。多进食含锌和维生素A的食物;③调节胃 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参考文献] [1]赵永耀,黄霏莉.中医美容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 [2]孙丽红.氦-氖激光耳穴照射加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36例[J].上海中 医药杂志,2004,38( 9):43. [3]魏秀婷.民间中医特效医术-挑针疗法[J].按摩与导引,2002,18( 3):6. [4]王虹.贺氏三通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4,23( 4):201. 中药与中药面膜、针灸联合治疗面部重度痤疮52例 吴卫平,景慧玲 (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陕西 西安 71000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 疾病,发病率为70%~80%,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交[1]。近年 来,由于对痤疮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差异和不当,及美容护 肤品、化妆品的过度使用,精神紧张,疲劳,加之个人遗传因 素和对皮肤炎症性损害的抠挤、按压等因素影响,引发了重 度痤疮病例的明显增加,这使得临床治疗技术难度和治疗成 本不断升高。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中药与 中药面膜、针灸联合治疗重度痤疮患者52例,取得了良好疗 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临床重度痤疮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18~36岁,病程1.2~20年。所 有病例均在院外治疗无效或复发或病情加重。90%的患者有 长期每日多次外用洗面奶,同时揉搓、挤压皮损史;女性患者 70%以上有月经前后皮损加重史;胸背部有皮损者,多有家族 遗传史。 2 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方用自拟方消痤饮,组方:当归,川芎,赤芍, 生地,熟地,桃仁,红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 丹皮,地骨皮,丹参等。每日一剂,水煎服。随证加减:①皮损 红斑、结节肿痛严重者加生石膏,黄芩,黄连等;②白头粉刺、 结节甚者重用赤芍,加决明子、王不留行、夏枯草、甘草等;③ 红斑颜色暗滞重者,加板蓝根、仙鹤草、蒲黄、黄芩等;④脓 疱、脓点多者,加大青叶、败酱草等;⑤瘢痕严重者加三棱、莪 术、夏枯草、郁金等;⑥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者加党参、白术、 茯苓、苍术、薏苡仁等。 2.2中药面膜治疗:将大黄,黄连,黄柏,黄芪,苦参,当归, 白术,防风,甘草,丹参,干燥研粉100目,装入瓷瓶备用。使 用时用生理盐水洁面,冷喷机冷喷10min后,患部外敷纱布, 取中药面膜粉10g用生理盐水调糊外敷,35min后揭去面膜, 清洁皮肤,每周3次。 2.3针灸治疗:一般选择在中药、中药面膜治疗2~3周后进 行。皮损部位常规消毒,采用多功能美容针( 苏州医疗器械厂 生产)在酒精灯外层火焰中烧红后点刺。白头粉刺:用中温针 轻触粉刺顶部中央,出现白色灼斑后即止,可不必刺入皮损 中;黑头粉刺:用中温针轻刺黑头角栓状结节,深度与周边皮 肤齐平即可;结节性皮损:可用高温针穿入,深度0.5~ 1.0mm,以不出血或少量渗血为宜;脓疱、囊肿:用高温针点 刺,深度1~2mm,可单点或多点( 2~3处)穿刺,促进皮损吸 收、消散及引流。针刺应根据皮损数目、分布、大小、质地和周 边肤质的状态及患者的体质、耐受度来综合设计治疗和 评估治疗力度,一般治疗1次即可。瘢痕体质患者慎用。术后 禁止触水、触摸和抠抓,可加服利君沙0.2g,每日2次,连续 2~3日,预防感染。皮损结痂脱落后,再用中药面膜外治。 连续治疗12周,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治疗期间,用温 水洁肤,禁用洗面奶、化妆品等化学产品或其他药物;禁用手 抠挤、揉搓、触摸皮损;少食辛辣、生冷、油腻性食物;避免长 时间伏案工作、学习及精神紧张。 3 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治疗前后各种皮损的变化情况,相 机拍照,皮损数目,并计算皮损改善程度。皮损改善程 度=( 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 100%。 1375
/
本文档为【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