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口与就业

2011-11-07 50页 ppt 843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830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口与就业null第十五章 人口与就业第十五章 人口与就业史晋川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null  中国人口总量和构成 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 我国就业情况  中国就业几个问题 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 本章的主要内容null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基数巨大,人口逐年增加,尽管我国人口增长比率在不断下降,而且通过计划生育政策进入了人口低增长的稳定时期,但人口问题依然突出,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偏高、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以及人...
人口与就业
null第十五章 人口与就业第十五章 人口与就业史晋川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null  中国人口总量和构成  中国生育政策  我国就业情况  中国就业几个问题  中国户籍#管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null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基数巨大,人口逐年增加,尽管我国人口增长比率在不断下降,而且通过计划生育政策进入了人口低增长的稳定时期,但人口问题依然突出,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偏高、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口总体素质不高等。与此同时,面对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人口,我国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构成我国实现现代化需要解决的迫近问题。 本章从人口与就业两方面入手,对与其有关的计划生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权益问题作一简单介绍。【主要内容:】null中国人口总量和构成null中国人口总量大,每年持续增长。1953年我国人口总量只有5.9亿,到1982年人口突破10亿,2003年底人口达到12.9亿,比1953年增加净7亿。(历年人口总量变化见图表,单位:万人) 。1、人口总量null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反映总人口变化的三个主要指标,从三个指标变化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人口变化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转变到今天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特别是从80年代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之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连续下降,死亡率从1991年开始一直下降。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稳定低增长时期。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null人口性别构成是指男女总人口比例,一般以100名女性为基数测算,从五次人口普查得到数据看(见下图),性别比基本维持在107:100—105:100之间,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仍然较突出;性别比在整个统计期间有一定波动,但幅度不是特别大。整个期间,在男女性别总人数逐年增加的同时,男性人数一直多于女性人数。 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出生性别比有直接关系,2003年中国出生性别比(男婴与女婴相比)是119,出生性别比偏高并不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后果,因为在其它亚洲国家也曾经出现这种情况。3、人口性别构成nullnull国际上长期观察的结果显示,在未受到干预的自然生育状态下,出生性别比介于103至107之间,联合国1955年设定的正常值在102至107之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婴幼儿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目前比例是119,已经超过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呈现六大特征: 第一,性别比不断上升,而且伴随每年新出生人口数的减少呈递增趋势。据统计,中国1990年出生的人口数为2621万,该年出生性别比为111.39;1999年新出生人口仅为1149万,该年出生性别比却为122.65。这就是说,与1990年相比,1999年新出生的人口数减少了一半多,可出生性别比却上升了10%。  4、出生性别比例null第二,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是累积性失衡。以2000年普查情况为基准,中国0岁至15岁之间的男性总人口,与当时中国0岁至15岁之间的女性总人口相比,多出了大约1883万。 第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乡村、城镇和城市的全面失衡。 第四,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地区由北向南连成一片。它们分别是陕西(125.15)、河南(130.3)、安徽(130.76)、湖北(128.08)、湖南(126.92)、江西(138.01)、广西(128.8)、广东(137.76)、海南(135.04)。这八省一区成为婴儿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典型“重灾”地区。null第五,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存在着第一孩次就失衡、而第二孩次以上失衡更加严重的情况。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主要是高孩次失衡的结果。但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发现,有一些直辖市和省,在第一孩次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大大超过了107的国际警戒线,达到110之上。这些直辖市和省是: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和海南。 第六,中国婴幼儿性别比的失衡与0岁女婴的高死亡率有关。中国0岁婴儿死亡率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一致表现为女婴高于男婴。null1、随着时间推移,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男女婚龄人口的比例失衡问题将会凸显: 2、农村成年男性中的某些困难人群会遭遇严重的“娶妻难”; 3、买卖婚姻买、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现象会加剧; 4、婚外性行为会增多;家庭稳定性也会受冲击;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会增加。 5、婚姻挤压问题越来越突出。男性过剩将导致高龄男性寻找低龄女性,婚姻年龄挤压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带来社会问题:null第一个是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谓男孩子偏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问:原来老的传宗接代的思想和农村劳动需要。比如说现在农村很多地方要挑水吃,你要挑不动,那就没水吃。所以生一个男孩比生一个女孩更值钱,更有价值。农村一般都是娶媳妇入门。男的入赘到女家的少。第二个,中国出现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乏,农村普遍存在着养儿防老的想法。 第三、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  在经济生活方面和政治生活方面,妇女还不能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 而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弱势又自然会延伸至妇女在现实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第四、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特征,在培养“事业接班人”的动机下,也对男性偏好形成生育刺激,如广东是较典型例子 。第五、社会管理滞后,出生女婴的漏报、瞒报和错报较普遍,重男轻女观念导致弃女婴现象较多。生物技术发展、B超普及使得对查出是女孩后做人工流产、引产情况日益严重; 出生性别比失衡主要原因:null控制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要手段: 一要开展宣传教育,树立新时代的男女平等观,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二要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加大对生育选择的监控,将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纳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监管和跟踪服务。三要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计生、卫生、工商、户籍管理等部门通协合作,依法行政,对B超等能够予以性别选择的医检设备进行严格管理,杜绝胎儿性别鉴定事件的发生,对非法经营的机构和个人追究经济责任及刑事责任 。四、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五要对不同胎次出生性别比升高作出具体分析,找出治本的方略。六要加强研究,借鉴国际社会可供借鉴的经验,促使出生性别比降低。 null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就各民族人口结构而言,汉族人口占比一直在90%以上,1990年降到91%,较过去最高时期降了3%,不过,2000年该比例又有小幅上升。汉族人口占比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少数民族生育多个小孩。 就55个少数民族而言,人口比相差也较大,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数据看,壮族人口最多,1617万,珞巴族人口最少,只有2965人。 5、各民族人口构成nullnull从下表看,2003年0—14岁人口占当年总人口22%,15—64岁人口占70%,65岁及以上的占7.5%。人口的年龄构成比较前五次普查结果有较大变化。从1964年以来,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1964年的3.56%,上升到2003年底7.5%。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02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是16个亿,占全球总人口的10%,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老龄化国家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8.5%。6、人口年龄结构null我国大陆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统计数据看:首先,我国人口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有9256万人口,是人口最少的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人口的约35 倍,其中:重庆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有3090万人口; 其次,我国人口集中度较高。8000万人口以上的省有4个,占总人口的23%,人口数量最多的9省的人口数占全国51%,其余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只占49%。最后,人口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人口密集,大约为全国总人口的60%,相比之下,东部人口稀少一些。7、人口地区构成null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中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相反,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37057人下降到35701人。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将会更快增长,高素质人口的比例继续增长。8、受过不同教育情况的人口构成null人口的城乡比例结构在1952年—2003年之间出现了明显变化,城镇和乡村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乡村人口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占比为40.53%。尽管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80%的 平均水平,也比全世界50%左右城镇化平均水平要低。。9、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构成nullnull中国计划生育政策null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73年,人口发展第一次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正式提出了“晚、稀、少”,“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最理想”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基于几方面的原因: 1、群众自愿要求。 建国初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投身于社会劳动的人数日益增多。生育子女过多过密,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对子女的教养。他们强烈要求摆脱家庭的羁绊和多子女的拖累,实行避孕,节制生育。 1、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背景null2、有识人士呼吁。当时一批社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人口太多,生育率很高,人口增长太快,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不利,主张节制生育。 3、经济困难现状。当时我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1959~1961年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计划生育工作极为重视,发出了提倡计划生育政策指示 4、理论研究发展。人口理论研究开始复苏。自50年代后期批判马寅初以后,人口理论研究长时期处于停顿状态。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人口理论研究开始复苏。 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大军区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学习班。null国家一级计划生育领导管理机构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即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探索时期,70年代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时期,80年代—21世纪初计划生育委员会时期,2003年以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时期。2、计划生育领导管理机构的变迁null50年代,计划生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处在探索之中,具体工作以卫生部为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兼管该项工作 。 1964年1月,国务院召集有关部委、群众团体、解放军总政部负责人开会,研究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计划生育工作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计划生育领导管理机构,受到普遍冲击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1973年7月,面对人口过快增长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决定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负责人共23人参加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81年3月,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同以前的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相比,委员会为正式机构,列入政府序列,是国务院的一个组成单位 2003年3月,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变迁的轨迹:null我国从70年代初就实行计划生育,迄今有30多年,但计划生育政策正式被列为我国基本国策是在1982年3月13日。到现在为止实施了20多年。几十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付出了很大代价,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国的计划生育实施20多年来已经少生了数亿人。 中国人口在生产类型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由过去的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转变到今天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中国目前的综合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8,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3、中国计划生育概况null(注: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估计,从70年代 初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以来,因为计划生育少生了三亿多人口,加上教育发展,文化提高,生活改善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因素导致人口降低,两部分加起来大概六亿多。)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也称生育政策,是根据中国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态所确定的一个多元化的生育政策,具体是指城市的一孩,农村的二孩,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孩,甚至在有些地区,比如说西藏是没有限制的。另外,中国农村头胎是女孩时,可以在申请后再生一个,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结婚时,也可以生两胎,对再婚夫妇等政策上也允许生育。因此可以说,中国实行的是非常灵活的、多元化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城市不同,对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又不同。null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中国的计划生育不能被简单笼统地称为“一孩政策”。 中国的计划生育活动中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既尊重和维护个人、夫妇的基本权利,又强调个人、夫妇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指导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人口规划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针政策,为育龄人群提供计划生育的信息、教育和技术服务,便利他们知情选择,合情合理地指导他们有计划地生育;群众自愿即个人、夫妇把家庭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考虑,自觉自愿地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计划自己的生育。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4、中国现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null5、计划生育组织网络null一般情况生育审批 凡符合生育一个子女条件的夫妻,向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领取并填写《申请生育表》,持夫妻双方单位婚育情况证明(无单位的由所在村、居委会出具证明)、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妊娠证明,到女方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部门办理生育手续。经生育管理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批后, 批准的,发给生育证明 。6、生育审批程序null再生育、特殊情况生育审批 凡符合再生育条件或因特殊情况要求再生育子女的,由夫妻双方向生育管理所在地乡镇(街道)领取并填写《申请再生育表》或《计划生育特殊情况再生育申请审批表》,经由双方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逐级调查核实并签署意见后,报有最终审批权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批准生育的决定。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夫妻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批准生育,发给《生育服务证》。对不符合特批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注:不同的特殊情况对应的最终审批机构不同) 。null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 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6、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7、各地方出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一法三规”、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地方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共同构筑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框架,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奠定基础。7、 有关计划生育的主要法律、法规:null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我国就业情况null劳动力: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99889万人,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14万人;经济活动人口76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6.2%。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级占3.5%。 就业总量: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村48793万人,占65.6%。1990—2003年,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  总体而言,我国就业人口总量在增长,下岗职工人数持续减少,但是就业比例在下降,就业压力有所增加,199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001年为3.6%,增加了0.5%,农村劳动力剩余压力大,就业形势仍较严峻。一、就业基本状况nullnull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促进就业总量增加的同时,使得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人口产业分布日趋合理,就业人员行业和职业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积极变化,就业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 二、就业结构null 2.1、三产就业结构。 就业人员产业分布是指就业人员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分布情况,从1952年以来,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总体上随着就业人员的增加而增加,但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而且每个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出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逐年增加,第三产业占比每年增加比例最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1952年的83%,下降到2003年50%左右,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则上升,1994年之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null2.2、城乡就业结构。从下表城乡就业结构看,具有:1、城镇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也在上升,相反,乡村就业人数和比重都在下降;2、  1998年乡村就业人数首次超过城镇就业人数,200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首次超过全国新增就业人数,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3、就业人数职能岗位分布。从就业人员职能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最多,其次是商业,其次专业技术人员。 null2.4、就业吸纳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经济成分的就业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有经济不再是劳动力就业的唯一渠道,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乡村就业主要集中在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就业人数大量增加。2001年私营个体企业就业总人数首次超过国有单位。另外,90年代以来,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人数一直在下降。null2.5、就业人数行业分布。从就业人员行业看,1985年—2000年,在农林牧渔领域就业人员最多,其次是制造业,第三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null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中国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具体措施有: 1、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1.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1.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1.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1.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三、就业政策null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 。 2.1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2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3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3、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1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3.2.实行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 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减免税收政策。 3.3.通过再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 3.4.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3.5.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null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 4.1.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 4.2.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4.3.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建立通过劳动确立劳动关系的制度。 4.4.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中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中国法律严禁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严厉查处非法使用童工和介绍童工就业的行为。null二十一世纪前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参与劳动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愿望,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通过发展经济、改善结构带动大量就业岗位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带动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开发,使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创造更加良好的劳动者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的环境,形成稳定的促进就业政策和制度,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保持就业渠道通畅;将社会失业率和平均失业周期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平等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到2020年,就业总量达到8.4亿,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大部分人有机会就业,少量失业者基本生活有保障并为就业做准备,社会总体上处于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 四、二十一世纪前期就业目标null中国就业几个问题null我国13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其中4.98亿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基数巨大 。另外,我国目前耕地面积只有19亿亩,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越积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下面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成因、转移和相关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该问题作一介绍。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null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大,每年呈较快速度递增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从结构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空间有限,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而且中国农村又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与城市明显不同的地域和产业系统,因此,中国农村不仅存在农业转化过程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存在大量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存在,而且是超量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null据1998年农业部课题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为1.96亿人,按199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3.48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达1.52亿人。到“十五”期末,考虑到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估计农业生产率每提高1%就将有近300万劳动力将涌入失业大军了),在现有耕地不变的情况下,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到1.68亿人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 .8亿人。注意这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若加上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那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能在今后的几年内达到2亿。 另据专家2002年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只需1.5亿劳动力就足够了。在4.9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5亿属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已有2.3亿分别进入了乡镇企业、非农产业。还有2.2亿劳动力则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仍滞留在农村。同时,每年农村还将新增2300万适龄劳动力。按目前约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将占总人口16%,占农村人口25%,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null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供给和需求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有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原因。需求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 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null三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7年降至49.9%,而且从90年代开始,农业就业的绝对值也同时下降。 四、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乡镇企业一直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1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吸纳近600万人。但是,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1990-1998年年平均吸纳就业409万人,仅相当于1980-1989年每年新就业707万人的57.9%,尤其近两年甚至出现就业负增长。 五、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育滞后制约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国家对第二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大批城镇职工下岗,城市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无疑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约占6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60%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有限。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6%,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27%。 null农村劳动力供给方面: 人多地少国情、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决定了我国将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国家,2002年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8公顷,而且耕地面积每年还在减少,200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农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管理制度将绝大多数人界定为农业户口,并限制人口流动,农业人口无法转变为城市户口,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很多困难,导致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另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较为宽松,使农村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null3、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指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一种“民工潮”的形式存在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流动特点,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服务。转移途径主要有农业内部吸纳、乡镇企业就业、跨区域流动就业,也即中国农民所谓的“三元就业模式”。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主要措施有: 1、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小城镇建设。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的有序流动,通过加速小城镇建设来拉动和吸引剩余劳动力转移 null2、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加强农村教育制度改革,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民就业创造条件。 3、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 4、真正给予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国民待遇,取消对农民的所有歧视。 5、建立、健全农村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为农民在失去其生存所依赖的土地之后解除后顾之忧。null1、农民工由来。“农民工”是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所谓农民工是指—方面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但他们在工厂里上班,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工厂工资,就职业说,他们已经是工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农民工:第一类型农民工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他们主要在农民就地办起来的乡镇企业上班,同时还料理自己承包土地,具有“工作三班倒,种田早中晚”特点。第二类农民工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城市,城里的二三产业大步发展。二三产业需要劳动力,于是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弃田不种,进城做纯粹的工人。当前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第二类农民工研究上。二、农民工问题null2、农民工规模。 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一九八九年前大约有农民工三千万人。一九八八到一九九一年国家经济调整,约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被压缩回农村。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城了,那时每年猛增一千多万人,到一九九五年,有关方面统计农民工已超过五千万人。一九九七年以后,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又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二OO二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九千四百六十万。null3、农民工作用。 第一、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工人里面,在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里,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占57.6%,而非农业户口,就是城市户口的劳动力只有42.4%了,成为了少数派。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包括饭馆,各种商业和服务业,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占37%,非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占63%。第三产业还是以城市里面的人员为主。但是从工人阶级总数量上来说,由于二、三产业都叫工人,那么农业户口的人已经占了多数,所以说现在农民工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另外还有一些数字,例如在现在的建筑工人里面,造大楼,修路的的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整个建筑工人的79.8%。在电子元器件的设备制造领域,电子装配工中,农民工占68.2%,矿业占52.5%,社会服务与居民服务占55.9%,餐饮旅游业占58.4%,经销人员占58.3%。这些比例都超过50%。null第二,农民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农民工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打工。农民工能吃苦、肯出力、勤奋进取、任劳任怨且又廉价。现在全国各地各个城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有农民工在劳动。现在的矿山、建筑工地,真正在第一线工作的80%一90%是农民工。举凡城市里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大多是农民工在默默地干。每到年关,农民工多数要返乡过年,一些重要工地和要完成定单的工厂就想方设法挽留农民工,不少餐饮、服务行业不得不歇业,许多城市出现无人送煤、送奶,老年人无人照料,早点铺无人服务的窘境。城市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 第三,农民工进城打工,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调整城乡社会结构,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人多地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民工进城打工,使他们就业有了出路,也得到了一定的收入。“出外打工一人,脱贫一户。”据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省的统计,每年农民工从打工地汇回家乡的钱,都在一百亿到二百亿元以上,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全省的财政收入。一九九七年以后,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疲软,销售困难,价格下降,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连年下降,这几年农民收入仍能维持低速增长,靠的是非农收入的增加,其中农民进城打工收入是主要的。许多农户靠农民工的收入来弥补家用,支付农村的三提五统和各种税费,从而缓解了城乡矛盾,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这对大局是有利的。null4、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权益问题涉及面较广,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1)农民工子女就学难,对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捐资助学和摊派其他费用等。 2)对农民工进行不合理收费、扣押农民工个人证件。 3)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 各地及各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相当普遍,拖欠数额大,时间长。 4)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 5)工伤事故得不到合理补偿。 6)企业对农民工就业存在一系列歧视性限制措施。 7)不为农民工参保缴费。 8)用人单位用工不签定、随意延长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时间拒绝支付延长时间的工作报酬。 9)违反有关规定,侵犯农民工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 10)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规定给予其经济补偿。null5、国家为保障农民工权益采取的措施: 1、解决不合理收费问题。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委近日联合下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要求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外,各地设立的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留的涉及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手续,要按照“规范程序、公开透明、方便办理”的原则进行简化。各级财政部门要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收费。null2、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通知要求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和摊派其他费用。各级政府要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较多承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各地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经费,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促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的环境明显改善。 3、中央和地方出台政策要求为农民工投工伤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体系。 4、 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 出台《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null4、强化农民工培训工作,针对就业需求实行多类型的培训工作。 5、国家正在推动各地取消对用工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和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职业工种限制,取消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6、政府将继续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加大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要求三年内基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提出本部门、本地区三年清欠和措施。(注: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半年对地方清欠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验收。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04年上半年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帮助建设领域农民工追回2003年和历年被拖欠的工资271.02亿元,占拖欠工资总额的83.92%。 其中清欠2003年当年发生拖欠的工资就达157.04亿元,占当年拖欠工资总额的97.06%) 7)加强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和对用工企业、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国家要求落实, 2005年底我国所有正规用人部门都要与使用的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 8、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制定新《最低工资规定》,要求农民工所获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缩短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期限。 null中国户籍管理制度null户籍管理,就是通过对公民身份情况的登记,为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提供人口数据及相关基础性资料;确认公民的身份,便利公民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中国目前的户籍制度主要由3部分组成:户口登记制度、居民身份证制度和户口迁移制度。一、基本概念null自建国以来,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第90条明文规定,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权利;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户口管理登记条例》,规定公民从农村迁往城市,须持有城市劳动机关的录用证明、学校录取证明、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证明中的一种;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二、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变迁null1、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城市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弱化,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保障城市常住人口就业,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限制外来人口就业种类,抑制了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动。 3,户口管理使我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不同的户口有不同的待遇。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流动人口,他们外出谋生求发展,不仅需要勇气和技能,而且必须带齐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如办理暂住证,交纳外来人口管理费。即使如此,在诸多方面仍有别于常住人口。 三、现行户籍制度弊端null4,遏制了消费市场进一步启动。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他们投身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有数千万农村人口在城市打工,处于流动状态。然而,由于他们不具备城市永久居民身份,工作预期不稳定,其消费行为并没有城市化。 5,现行户籍制度已不能对我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在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瞒报、拒报、漏报现象比较严重。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有籍无户,农村“空壳”现象较为突出。流动人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普查工作的质量、速度和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户籍管理制度与实际的需求相差太远,我国的流动人口正在高速增长,而管得太死的户籍制度是以不变应万变,这自然会引起管理与普查工作的混乱 。 null1)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 国家将立足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统筹规划和调控全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序流动。 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调整和协调有关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逐步建立劳动就业登记制度,进一步改革劳动工资制度。社会成员就业必须登记,确定惟一社会保障号码,建立个人工资账户和社会保障账户。 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实现职工劳动报酬和福利工资化、货币化,改进政府对企业工资管理的调控手段,促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形成。 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null2)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具体目标:完善和改进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不会取消: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目标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进,使户籍制度与时俱进促进国民经济以及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有序发展 户籍管理制度作为中国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存在,“户口”现在、将来都不会取消,我国并不是取消户籍制度。身份证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户口簿,虽然它们都是证明公民身份合法证件,但户口簿除了身份证具有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关系甚至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其作用目前是无法替代的。null3)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大致分三步规划: 首先,争取尽快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二元结构,废除由此衍生的“农转非”计划指标管理政策以及蓝印户口等户口形式,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第二,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已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 第三,逐步剥离各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还户口管理的本来面目。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出台《户籍法》null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自由迁徒期 ; 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严格控制期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 ★1958年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 ★1963年公安部依据是否吃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将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1975年修正的《宪法》颁布,取消了关于公民迁移自由的条文。 五、 建国以来户籍变迁3阶段进程null★1977年11月确立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小市迁往大市的控制原则。 ★1980年10月确定对于迁移进行指标与政策的双重控制。 ★1984年国务院发文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落户。 ★1992年底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成立。 ★1993年9月30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由此起步。 ★1997年开始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旨在解决夫妻投靠等部分城市户口迁移当中的突出问题。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null1、 国家统计局网站。网址:www.stats.gov.cn 2、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网址:www.sfpc.gov.cn 3、中国人口网站。网址:www.chinapop.gov.cn 4、中国农村研究网站。网址:www.ccrs.org.cn 5、国家公安部网站。网址:www.mps.gov.cn 6、中国网网站。网址:www.china.com.cn参考网站:null
/
本文档为【人口与就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