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2011-11-06 22页 doc 156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9052

暂无简介

举报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第一章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是照相机的两个重要部件,任何相机都不可缺少。 光圈与快门的主要作用 : 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摄影的几个技术指标——曝光正...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第一章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是照相机的两个重要部件,任何相机都不可缺少。 光圈与快门的主要作用 : 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摄影的几个技术指标——曝光正确、影像清晰、层次丰富、突出主,都要靠光圈与快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选用光圈时注意的问题 : 按景深选用光圈,这应成为拍照时的基本原则。有人误以为,景深越长越好,清楚范围越大越好,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该清楚的地方要保证清楚,不应该清楚的地方就不要清楚。 使用快门时应注意的问题 : 如果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机,快门速度可以用光圈控制:光圈大,意味速度快;光圈小,意味着速度慢。一般相机,拍摄一般景物,应在光圈确定之后,根据天气、光线情况确定快门。若拍照动体就要先选定快门,根据快门再确定光圈。有时要把动态拍成“凝固”状态就应用高速快门。有时要把动体的动感拍出来,就要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 当今使用变焦距镜头时机很多。它的体积较大、较重、较长,按动快门时容易颤动,故应紧握住镜头,而不能像拿镜头那样只握机身。快门速度小于焦距的倒数时,就要用三角架。 快门优先!与抖动没有直接关系!照片的好坏与暴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暴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那么,为了得到正确的暴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与传统的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在拍摄时相当重要,但对于目前普通的商用及家用级的数码相机,因为相机的全自动化,使得人们只关心如何选择拍摄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及快门速度。但如果您在购买数码相机时,最好能够对比一下各种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及快门速度,因为光圈和快门将配合控制您的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它将影响到您的相机是否能够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快门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您在拍摄动态图像时的效果,而光圈范围将影响到您拍摄图像的景深。   拍摄照片的过程,是相机开启快门后,让眼前的影像透过镜头后投影到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过数模转化器,将图像的信息在相机的存储卡上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与传统的相机的曝光过程一样。然而想要获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细节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描述,从颜色最深到最淡的区域,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明暗之间有渐变过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鲜锐度也都有最佳的表现。过多的光线,导致曝光过渡,影像明显偏亮;反过来说,若CCD吸收的光线太少,则会曝光不足,整张照片会偏暗,细节的地方会流失,照片效果会相当不好,所以在拍摄时,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用来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与「快门」,「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的口径,口径越大,自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投射的光线越多,快门就是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光圈就安放在镜头的几片透镜中,由几片金属薄片组合而成,利用金属薄片的移动而调节光圈的大小。使用过传统的反光相机的人都知道,在镜头上,我们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见的光圈刻度为:1.4、2、2.8、4、5.6、8、11、16、22……,光圈级数f越大,表示镜头的口径越小,f值是将镜头的焦距距离与光圈的口径(孔的大小)所除而得的数字,因此数值越大,口径也就愈小。而每一级的光圈级数之间的单位进光量都是相差两倍,但目前有的数码相机,并未按以上级数设置光圈,而是按f2.8,f.5.6,f11,这时,其上下级的进光量,就不仅仅差两倍。   前面说过,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时的口径大小,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光圈的大小还要考虑到本身镜头镜头的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其长度较长,从光线的进入达到CCD的距离长,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线比较弱,因此长焦距的镜头的光圈往往略小一点,若是要作较大的光圈的镜头,就必须把口径拉大,才能把单位进光量提高,但是因为制作大口径的镜头的级数有不少的困难,制作工艺也较高,因而这一类的镜头通常较贵。因为光圈级数f是靠口径的大小和焦距长短的比值计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级数一样,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进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值通常标为:1、2、4、8、15、30、60、125、250、500……,这些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1秒的倒数,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秒,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样,每一格的快门速度间所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门1/500秒的光量值为1/250秒的一半,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为光圈与快门都可以用来控制曝光量,只要决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快门速度来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决定使用的快门速度后,然后借调整光圈来获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调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进行控制,使我们更容易调整适当的曝光量,例如说:若测出的正确曝光量为f/11,快门1/30秒时,想要把快门提高到1/60秒时,那么光圈也就要开大到f/8,因为快门从1/30秒到1/60秒时,曝光时间减少一半,那么光圈就要大一级,以加倍单位时间得进光量,如此光圈与快门的一增一减,曝光量也就刚好达到平衡。   可是因为光圈与快门各有其独到特别的地方,因此每种搭配产生的效果都不一样,必须依据拍摄物体的需要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组合,才能发挥光圈与快门的实际意义。   以快门速度来分,可分为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通常高速的快门能将移动中的物体给与「固定」,固定后的物体的动作细节和质感鲜明地加以描绘,使得物体更富有立体感。通常快门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快门都是属于慢速快门的范围,慢速快门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将相机固定后,再由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移动中的物体产生模糊图像,而让背景(静物)的清晰可以更加衬托主题的动感。第二种就是让相机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平移或是转移,如此,和第一种方法刚好相反,背景会变得相当模糊,而主题会有点模糊却带有清晰,同样也是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出来。第三种,就是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整张照片都模糊不清,借着迅速摇晃相机器而得来的。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适时的运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们常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得城市,因为流动的车辆,留下了红色和白色的车灯轨迹,而由数十条的光线汇成长长的光龙,十分绚丽,将繁华的不夜城描绘出来。或是用来拍摄流水,拍出的感觉相当的柔和和细腻。   在选用用慢速快门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因为每一级得慢速快门,相差得曝光时间很大,不像高速快门的1/250秒和1/500,拍出来的效果难以比较,在用慢速快门拍摄流动的景象时,若快门过快,则会不小心冻结景象;若快门太慢,则会整体看起来过于朦胧,失去了想要表现的效果,因此尝试每一格的慢速快门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异所在。   比起快门,光圈就稍微复杂一点,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第二章 光圈和快门的设置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同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5.6时拍摄的图像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同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8时拍摄的图像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选择光圈(f值) 镜头孔径 准      则 50mm f/2镜头 最大孔径 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照明。具有最小的景深。就结像技师来讲是该镜头最差的一档 f/2 较最大孔径 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 f/2.8 较最大孔径小二至三级 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 f/4和f/5.6 较最小孔径大二级 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8 较最小孔径大一级 具有很大的景深。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11 最小孔径 具有最大的景深,清晰度损失极轻微(应归于光学原因)。当最大景深显得重要的时候,这种由于孔径小而产生增大景深的好处,在价值上显然超过其几乎察觉不出的清晰度损失的缺点。   选择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 准       则 B门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由按下快门按钮的时间来控制。适合户外夜间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摄。如拍摄焰火、闪电……及记录夜间由移动照明形成的条纹图案(如行驶着的汽车灯)。 1和1/2秒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适合在暗淡照明情况下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适合拍摄无生命的物体和稳定不动的被摄体。 1/4秒 使用相机支架。这是适于拍摄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门速度。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8秒 使用相机支架。对于在限定范围内拍摄成年人比用1/4秒快门速度时更好。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15秒 使用相机支架。当相机上安装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时,如在曝光时相机能握持得相当平稳的话,那么有些人能手持相机进行拍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1/30秒 这档快门速度是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并在该相机上配以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时,被推荐的最慢快门速度。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机必须握持的极平稳。这档快门速度适合大多数现场光摄影。适合在多云天气或阴影处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1/60秒 这档快门速度适于照明条件不太理想,如多云的天气、在阴影处等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用。对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来说,该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较明亮的现场光照明的场所也使用这档快门速度。使用这档快门速度,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要比使用1/30秒快门速度时来得少些。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步。 1/125秒 这是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最好的快门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况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景深。使用这档快门速度,能使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减到最小。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动作,如走动着的人,儿童的游戏或是自由活动着婴孩。对于手持相机并安装上焦距小于105mm的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该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险性。这档快门速度被推荐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1/250秒 适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在一定距离外奔跑着的马、检阅活动、奔跑着的小孩、帆船、棒球运动、以中等速度比赛的足球运动员。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适合于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1/500秒 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例如中等距离外的运动员、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这档快门速度能用来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动体。 1/1000秒 是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野外和体育场内的比赛项目、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及高尔夫球运动员。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比其它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这是手持相机安装上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 第三章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当你拍摄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呢?都有哪些基础知识是你在拍摄时要时时记在头脑中的呢?有什么基本原则是通向精彩照片的必经之路呢?那就是下面这12条基本的摄影法则。 ⒈阳光16法则。这条基本法则适合于在白天拍摄明亮的、照明均匀的场景,即用光圈为f16,快门速度用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光圈f16,感光度为ISO100,快门速度可以选择1/100秒。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海滩上拍摄可以将光圈缩小到f22,如果遇到多云天气可以将光圈放大到f11,以此类推。 ⒉月亮11、8和5.6法则。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法则,它只有在拍摄月亮时才有效:满月时光圈为f11,快门速度高于感光度指数的倒数;月缺时快门速度不变,但光圈改为f8;如果只剩一弯新月,则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选择f5.6光圈。 ⒊机震法则。手持相机拍摄最低的安全快门速度为所用镜头焦距倒数,低于这一快门速度,机震可能导致照片锐度下降。比如使用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高于1/60秒,如果现场光照度不足,可以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或让相机借助某些固定物体来加以解决。 ⒋灰卡法则。在拍摄过程中,使用18%灰卡测光是获得一张曝光均匀、准确照片的最佳方法,即使你忘带灰卡也没关系,你可以伸出手来,让它面对光源,用测光表或机内测光计测光,以测光值为基础增加1级曝光量即可(不同的皮肤色调可能导致测光精度有一点偏差)。 ⒌景深法则。对远处的被摄体聚焦时,通常景深区域在被摄体前方的长度是在被摄体后方长度的2倍。换言之,被摄体通常在景深的后三分之一处。这在所有光圈和焦距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光圈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你能够拍摄的清晰长度就越大。 ⒍最大数码打印法则。为了计算你手头数码相机能够输出的照片的最大打印规格(是在人们能够接受的成像质量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可以将你相机的最大分辨率除以200,就能算出这台数码相机打印规格(有的摄影文章和摄影图书将其称为展览级照片质量),如果除以250就是该机的极限打印规格,所得结果的单位是英寸。 ⒎曝光法则。最经典的阐释是:“按照高光部位曝光,然后按照暗部来冲印”,这对传统反转片和数码相机来说都是一样准确的,不过使用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还是曝光过度一档。 ⒏快速闪光曝光法则。当使用没有自动降低闪光灯输出量、实现闪光补光的自动闪光灯时,可以将闪光灯上的感光度设置提高到你所用焦距感光度的2倍。 ⒐闪光灯工作范围法则。要了解你的闪光灯最大的工作范围,就需要这条规则了。这条规则是:“距离加倍,感光度速度提高4倍”。举例而言,如果感光度为ISO100时,闪光灯最大有效距离是6米,那么更换ISO400胶卷或将数码相机感光度提高到ISO400时,闪光灯最大有效距离为12米。 ⒑百万像素乘数法则。为了使数码相机分辨率提高一倍,你必须将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数乘以4才能做到这一点(不是2倍!),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要将分辨率提高一倍,必须让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增加1倍,因此影像传感器上像素数的数量自然就是2倍×2倍=4倍啦! ⒒动体凝固法则。为了记录下垂直于镜头光轴运动的物体,你需要在物体面向或背向相机移动时所需快门速度基础上将其提高2级;当物体以与镜头光轴呈45度夹角面向或背向相机移动时,所需快门速度为物体面向或背向相机移动时所需快门速度基础上将其提高1级。举例而言,如果一个人以中速面向你跑来,需要用1/125秒将运动固定下来,当他以同样速度从取景器中横向跑过时就需要1/500秒快门速度了,如果他是以斜向跑过时只需1/250秒快门速度即可。 ⒓日落法则。为了在日落时分拍摄能够获得准确曝光,测光区域应位于太阳上方,但不能包括太阳本身,如果你希望整个场景看起来像是日落半小时后的效果,可以在此基础上缩小1档光圈或减一级曝光量 光圈--焦距--距离。与景深关系。 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距离: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景深: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 也是被摄物体能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 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 其中焦点上的清晰度是最高的, 余的影像清晰度随着它与焦点的距离成正比例下降。 选择光圈(f值) ◆ f/2.8: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品质。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 ◆ f/4和f/5.6: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具有极好的成像品质。 ◆ f/8:具有很大的景深。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具有极好的成像品质。 选择快门速度 ◆ 1和1/2秒: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适合在暗淡照明情况下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适合拍摄无生命的物体和稳定不动的被摄体。 ◆ 1/4秒: 使用相机支架。这是适于拍摄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门速度。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 1/8秒: 使用相机支架。对于在限定范围内拍摄成年人比用1/4秒快门速度时更好。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 1/15秒: 使用相机支架。当相机上安装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时,如在曝光时相机能握持得相当平稳的话,那么有些人能手持相机进行拍摄。适合在闇弱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 1/30秒: 这档快门速度是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并在该相机上配以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时,被推荐的最慢快门速度。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机必须握持的极平稳。这档快门速度适合大多数现场光摄影。适合在多云天气或阴影处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 1/60秒: 这档快门速度适于照明条件不太理想,如多云的天气、在阴影处等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用。对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来说,该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较明亮的现场光照明的场所也使用这档快门速度。使用这档快门速度,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要比使用1/30秒快门速度时来得少些。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步。 ◆ 1/125秒: 这是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最好的快门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况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景深。使用这档快门速度,能使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减到最小。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动作,如走动着的人,儿童的游戏或是自由活动着婴孩。对于手持相机并安装上焦距小于105mm的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该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险性。这档快门速度被推荐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 1/250秒: 适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在一定距离外奔跑着的马、检阅活动、奔跑着的小孩、帆船、棒球运动、以中等速度比赛的足球运动员。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适合于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 1/500秒: 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例如中等距离外的运动员、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这档快门速度能用来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动体。 ◆ 1/1000秒: 是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野外和体育场内的比赛专案、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及高尔夫球运动员。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比其他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这是手持相机安装上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 ISO越高,即提高CCD灵敏度,对光越敏感,相对在光线不足的地方补充,但噪点就越多。 在普通DC400以下才使噪点没那么明显。 M档就是因为你ISO调低了,在相同的光线不足环境中就必须降低快门速度来弥补。建议光圈调大,必要时开闪光灯。 快速对焦 在体育摄影中,对焦是一门很难掌握的技巧,这是因为体育摄影的被摄对象都具有很强的动感,速度很快,它不大可能允许你去慢慢地琢磨,精益求精地对焦。专业的体育摄影记者都是采取追踪对焦:他们不断改变焦距,随时让竞赛者在取景框中保持清晰的影像。但是,这项技巧初学摄影者是很难练得炉火纯青的。  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借助于相机上的自动对焦系统。虽然自动对焦系统可以迅速地对好焦点,但如果使用方法有误,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用。也就是说,只有把被摄体恰到好处地留在取景窗中央的测距框内,才能达到准确对焦的目的。要是相机配备的镜头焦距不是很长,视角较大,把运动的被摄体安排在取景框中央的测距框内,还算容易;如果相机所配备的镜头是200毫米以上的长焦距镜头,由于视角较小,既要追踪被摄体,又要对准测距框,可能会感到很吃力。为了适应这种场合,不妨改变上述习惯,可暂时不考虑取景框的范围如何,只利用测距框追踪被摄体,这样在感觉上可能会轻松一些。假如想把被摄运动员拍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而且还要利用自动测距系统时,应该利用对焦自动锁定装置,让焦点固定住。要是被摄体呈激烈移动状,时间上不容许利用锁定装置,而构图又非要求把被摄体摆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不可,此时就必须解除自动对焦,而改为手动对焦。   拍体育照片时还有一种常用的对焦方法,那就是陷阱调焦,即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时随即按下相机的快门。一些先进的相机就具有这类性能。陷阱调焦很适用于体育摄影,如用此方法来拍摄跳高运动员飞过横杆的动作就十分理想。拍摄时,可以先把焦点调在运动员可能越过横杆的某一点,然后把焦点锁定,使其不再前后移动,最后视运动员飞越横杆时的情况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值得一说的是,如果被摄体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如赛车,我们在运用陷阱调焦技巧时,还必须提前按动快门。也就是说应该在主体抵达这个地点之前的一刹那按下快门。提前按快门,可以弥补按下快门到快门实际打开之 间的那段时差。当然,目前某些先进的自动对焦相机的对焦能力已赶得上赛车的速度,即使赛车是以最高速度从画面上横向疾驰而过,也可以把它拍下来。如果你在拍摄前不清楚运动物体会经过哪一点,只知道会通过某一区域,那么可以用区域对焦方式,拍摄时尽可能用高感光度胶卷,根据光线条件和胶片感光度,尽量使用小光圈。对焦时,根据镜头上的景深表,让这一区域处于景深范围之内,把确切的焦点对在这一区域靠近相机一方的1/3处,因为前景深小于后景深。如此操作,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要是运动员出现在较远的距离上,可以采用超焦距的方式拍摄。从镜头上的景深表中可查出与拍摄时采用的光圈相应的景深范围,然后转动调焦环,使后景深标志对准调焦环的无                     限远标志,这将使你在所使用的光圈下获   山民的摔跤比赛 普中华 摄   得最大的景深。如果被摄的运动员将有规                  律地出现在几个远近不同的区域,可用纸带做一个圈,装在距离环上,最好用白色纸,上面设置几个特殊区域的标记,在拍照之前只要按照标记调焦,就可十分迅速地确定焦点位置,根本不用通过取景器对焦。  对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求得高质量的影像,焦点清晰是墓本的要求。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有许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就很难获得清晰的影像。 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1.防止震动。 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原先对焦十分准确的影像,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  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   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速度不够高,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情况。   要避免照相机震动,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①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稳定照相机。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②提高快门速度(一般采用 1/250秒的快门速度),就能减弱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 ③采用正确的持机方法。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提高快门速度,只要条件许可,快门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 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常常不理想,因为采用小光圈会导致降低快门速度,并因此引发照相机震动。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使用高速快门和三脚架。   日本摄影家小久保善吉在调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每次拍摄时,他都要背上三台相机,各台相机的焦点确定为: 距自己所处位置10米远的,用100毫米变焦镜头,焦距100; 距离20米远的,用200毫米变焦镜头,焦距200; 距离30米远的,用300毫米变焦镜头,焦距300。 他认为,这样拍摄时不必分心去调整焦距,可以根据目测结果判断该用哪架相机 这个操作要耐心一点,,按住加减键不松再持续拔动变焦杆2秒以上,画面就有清晰度的变化 第4章​ 人像摄影的构图  人像摄影的构图技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式构图法与带景艺术构图法。    一、最常用的构图模式---人像公式化构图法 人像公式构图法又可分为特写、半身、七分身和全身四种公式构图类型。 1、​ 特写。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胸口)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 半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可以肚脐眼为中心)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 七分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 4、​ 全身。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 现在流行的人像摄影技巧,在构图取景表现主题上通常利用以下方法,写出来大家给以参考指正。     (1)利用前后景深的差异,突出主题人物。     (2)用大小对照的方法,使主体大一些而陪衬物小一些。     (3)利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强调主体。 (4)利用主体静止 陪体运动的方式,主构图的稳定性就相对强。 注意:拍摄半身像时候,相机的高度约与被摄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时,相机机位约在被摄者的胸部高度;拍摄全身照时,相机的高度应该在被摄者的腰部。 拍摄重点技法: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二、人像带景艺术构图法     简单地说,凡是以带景艺术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是带景艺术类型的照片。它没有一定的构图、采光及其他的公式性技法,全赖拍摄者本身对于艺术摄影的造诣素养而赋予照片生命力。 以人像为主要表现主题,但照片上人像所占的比例,大致为画面的一半以下,而风景艺术等其他画面却占有照片的一半以上面积。其最大特点是画面虽然仍以人像为主,但着重于人像与景物风光的艺术表现,是以艺术构图角度来经营的照片类型。     拍摄重点技法说明:    1、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2、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3、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4、控制景深的长短,制造动人与高层次的景深表现,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杂乱模式。    5、选择最适当的拍照时机按下快门,掌握住人像的生动感与景象的艺术感,拍摄出完美的人像带景艺术作品。    四、人像摄影的常用的特效器材      人像摄影经常要使画面产生特殊的美感,所以需以特殊效果的镜片,或特殊摄影器材的运用,来增加画面的美感、降低光比等。以下便是在人像摄影时经常用到的特效器材:      1、半透明遮光齿状板。其齿状遮光设计能使画面产生逐渐朦胧柔化的效果。常用于高阶色调类的照片柔化,例如白色礼服下摆的柔化等。可自行制作或购买现成的,是人像摄影不可或缺的遮光板。使用时可直接加套于镜头前,并在取景窗中调整其位置。      2、黑色遮光齿状板。其功能与用法与半透明遮光齿状板相同,只是适用的照片类型稍有不同。常用于低阶调类照片的摄影减光,可使主题逐渐减光,并与黑色背景达成一气呵成的气氛感,是专业婚纱摄影必备之特效器材。      3、柔焦镜。此为专业人像摄影甚为重要的特效滤镜,是拍照时使肤质柔化的利器。其柔化的程度,则依其厂牌不同与拍摄时设定的光圈值不同或镜头倍率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故需在实践中熟记其最佳的用法。在曝光时,需加开一档光圈作为曝光补偿,而且光圈值不要太大,约在f8以上的小光圈,才能得到不会太朦胧的柔度。人物太小时亦不宜使用,以免因影像太小又模糊,而使人像脸部产生不清晰的现象。      4、减光镜。为了使景深短浅、人像主题凸显,人像摄影经常需要开大光圈,此时减光镜是降低光量、使光圈开大的器材之一,曝光需依减光指数来增开光圈或减慢速度补偿。      5、有色滤镜。为了使照片画面产生偏色的特殊感,需使用黄色调Y2、蓝色调C12或橙色调YA3等有色滤镜。有色滤镜是经常而且必需的器材,具有使画面立即产生色调更改的功能。      6、渐层滤色镜。这是局部改善色彩的最简易的滤镜,为了使反差局部降低、色彩局部改善或局部加色;都需使用渐层滤色镜,只是在使用此滤镜时,需使用得当,否则易形成不自然的色彩变化。亦不可过分滥用,以免适得其反。      7、其他滤镜。其他还有流影滤镜、放射状滤镜、重复曝光滤镜等特殊效果的滤镜,其厂牌与功能不胜枚举,拍摄者可以根据各厂牌的功能说明或是自己的需求去选用。只是滤镜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过度或不当使用,都会使照片太具匠气,使用者不可不慎。 第五章 儿童摄影 各年龄段儿童的拍摄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时期,不仅在饮食和教育等方面各有特点,拍摄照片也有不同的技巧和方式。下面我就用图解的方式来给大家进行实际示范。    1.母亲肚子里    当然拍不到BB本人,而是其母亲大人的大肚子,让宝宝长大后看看其出生前与母亲的“合影”,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你有医院的熟人,可以留下宝宝在母亲肚子里彩色B超的图象,绝对有纪念意义。    2.医院产房里    婴儿刚出生时一般都很“丑”,但非常有纪念意义。一定要注意拍摄清楚宝宝身上的“出身证”哦。    医院的光线条件不是很好,但小宝宝的眼睛是脆弱的,要注意千万别用闪光灯对宝宝拍照。弱光下拍摄相机的高感光度和大光圈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了。    3.满月前    满月前宝宝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中的小床上度过,拍摄条件比在医院时会好一些,一般在光线最佳的中午拍摄,可将BB的小床移到窗边,才不会造成快门过慢。    满月前小BB每天睡眠的时间非常多,你拍照时,一般都懒得理你,不过睡觉时,有时候会微笑喔。这时当然是苦守在BB旁的你不能遗漏的画面。    月子里和爸爸妈妈、小哥哥小姐姐、爷爷奶奶的合影不可少。    4.半岁前    满月后到半岁前小孩的变化很大,看到这里,我心中暗暗佩服我老婆大人,能变魔术般可以自己坐起来了。    这个时期做父亲的会很辛苦,老婆身体尚未恢复,家中有小孩,在经历寒夜起来泡牛奶、换尿片、唱催眠曲的百忙之中,别忘了拿起相机,帮小宝宝拍拍照,观察他们变化万千的表情和动作,分享成长的喜悦,且为它们留下一生只有一次的成长的纪录。    5.一岁前    半岁后的小孩室外活动明显增多,不要忘记拍摄亲子出游的照片。在天气好时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可以增加抵抗力以及吸收维他命D到户外拍照时最好不要让婴儿与母亲直接面对阳光,可采侧光、背光或逆光的方式,然后再用闪光灯补光,拍出背景闪亮、表情自然的照片来。这个时期的小孩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姗姗学步了。    6.三岁前    1~3岁的小孩是最有趣的拍摄对象,这个一天天成长的小宝宝开始逐步懂得一些“人事”了,但又非常天真烂漫,我们可以投其所好,让其与玩具合影、与动物的合影。小孩外出活动时间也越来越多,更方便我们掌握光线,巧妙的构图。这个时期的拍摄尽量采用抓拍的方式,而不要摆拍。    7.七岁前    一般小孩在三岁后,生活重心有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在家庭中,更多时间会在幼儿园里。这时可以多拍摄一些在幼儿园的活动及与小朋友的合影。这个时期的小孩开始逐步失去幼童时的天真,变得“老成”起来,你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摆拍”。可要抓紧时间多拍一些照片哦,现在小孩成熟得早,上小学后,就不一定会甘心当老爸的免费小模特了。 儿童摄影心得总结    1.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爱心和耐心是拍好儿童照片的基础,儿童的情绪及行为具有被动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是难以把握的拍摄对象,我们很难想象对三岁前的儿童进行“摆拍”。小孩的感觉是敏锐、直接的,一定要真心喜欢小孩,要想拍出好的儿童摄影作品,必须用心与小孩交流。从另一方面看,儿童的表情千变万化,举手投足间总是天真烂漫,是天生的表演者。对于家庭中儿童照片的拍摄大多数应采用抓拍的方式。我反对让小孩去影楼拍摄所谓的“儿童写真”,这些照片大多太过老气横秋或矫柔造作。    2.儿童摄影有禁忌    儿童摄影本身难度较大,而中国人的忌讳也很多。比如幼儿在睡觉时不能拍照,有种说法是会造成幼儿因受惊吓而做噩梦,尤其是老年人会有这样的观点。当然这是没有多少科学道理的,儿童睡觉时完全可以拍摄,只要注意不惊扰小朋友即可。不过如果有老人在场,尤其你的岳父母或公公婆婆在场时千万不要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但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闪光灯的使用问题,从医学角度来讲,婴儿在出生后到三岁前,视觉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强光会对眼疫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最好用自然光拍摄,有部分傻瓜自动型的相机,当光线不佳时,会自动激活闪光灯,一定要加以注意。大一点的孩子必要时可以用闪光灯拍,但也最好以反射补光或在闪灯前加柔光片。    3.什么都可以随时拍    儿童摄影究竟可以拍些啥?其实除了常规的头像、半身像拍摄外,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拍摄,像小手手、小脚丫子都是值得拍照留作纪念的。    模特儿的台风是训练出来的,小孩子也要从小拍、时常拍、一直拍,让他养成看到镜头很自然,不做作,姿态大方的习惯。拍摄得多了,你就可以成为合格的专业家庭摄影师了。拍摄小孩要注意拍摄时机的掌握,因为美好的情景转瞬即逝让小孩放松,尽情去玩,拍出来会更自然活泼。数码相机没有消耗胶卷的压力,完全可以做到随时拍、大量拍。    4.变化拍摄的角度    儿童照片记录着成长的经历,应该是多维多向的。这里的“角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拍摄的视角,拍摄时至少应有三个角度,与儿童平视角度拍、站高些俯拍、蹲下甚至躺下来仰着拍,尽量多些拍摄垂直角度上的变化,还要变化拍摄的距离及镜头的焦距,除了全身或大半身像,也要有特写和远景,除了用中长焦镜头,也可用广角镜头。就好象一部电影多些场景的变化,才更“生活”。    另一方面是儿童表情的角度也应丰富,大多数家长拍摄的儿童照片一律是“笑”容,未免单调和生硬,儿童的表情是丰富的,记录他的成长,就要记录他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人生。拍摄笑的、拍摄哭的、拍摄怒的、也可拍摄沉默的、发呆的、做怪像的。笑的照片大多数很普通,而一张做怪样的照片可能让宝宝长大后想起一段 “故事”。 
/
本文档为【光圈与快门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