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2011-10-27 4页 pdf 172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3739

暂无简介

举报
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收稿日期:2011 - 05 - 16 作者简介:刘明钢(1949 -) ,男,吉林吉林人,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毛泽东思想研究。 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刘明钢 (江汉大学 政法学院,武汉 430056) 摘 要:在鲁迅看来,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辛亥革命爆发还比较近;鲁迅看问题比较悲观;而且他认为,只有使民 众真切地感受到苦痛,才有新生的希望,但是鲁迅的这些评价否定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关...
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收稿日期:2011 - 05 - 16 作者简介:刘明钢(1949 -) ,男,吉林吉林人,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毛泽东思想研究。 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刘明钢 (江汉大学 政法学院,武汉 430056) 摘 要:在鲁迅看来,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辛亥革命爆发还比较近;鲁迅看问比较悲观;而且他认为,只有使民 众真切地感受到苦痛,才有新生的希望,但是鲁迅的这些评价否定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鲁迅;辛亥革命;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1)04-0039-04 对辛亥革命进行一分为二的,认为既有成 功的地方也有失败之处,这是数十年来大陆学界对 辛亥革命评价的主流观点。与当今的主流观点不 同,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认为没有任 何值得肯定的地方。为什么深谙辩证法的鲁迅,却 不能对辛亥革命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本文试图对 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就是 “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辛亥革命的大潮席卷大江南北时,正在家乡绍 兴的鲁迅,目睹了革命的潮起潮落,同时也留下了太 多太多的疑问与思考。十多年后,鲁迅回忆起故乡 的革命,其情其景依然历历在目,他在《范爱农》一 文中有一段白描式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观感与 感触: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 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 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 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 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 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 长。[1]313 - 314 在鲁迅看来,光复后的绍兴并没有什么异样, “内骨子是依旧的”,掌权的仍旧是“旧乡绅”、“铁路 股东”、“钱店掌柜”,只不过换了旗子的颜色而已。 鲁迅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诚然,辛亥革命在 城市,特别是省城一级的城市,还是激烈过一阵子, 甚至经历了炮火和刀光剑影的洗礼,但是都没有触 动封建统治的根基。鲁迅故乡的革命是“滑稽而可 笑”,当时全国范围的革命也大都跟鲁迅的故乡差 不多,像首义之地的湖北,革命后所建立的军政府, 主要由旧军阀、旧官僚组成,都督是清末新军旅长黎 元洪,民政部长是原咨议局长汤化龙;江苏的都督程 德全是原来的江苏巡抚,新政府所在地便在旧日的 巡抚衙门,其成员则是前衙门的原班人马。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经不起权力和地位 的考验,很快就与旧势力同流合污。这一点,鲁迅印 象颇深,他写道: 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 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 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 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 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1]314 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对于旧势力过分软弱, 一味妥协,甚至把革命成果拱手献上。尤其是在武 昌起义之后,封建地主、立宪派等各种变相的反动势 力,摇身一变,纷纷投机到革命队伍中来。对于这种 情况,鲁迅感慨万分,他写道:“清的末年,社会上大 抵恶革命党如蛇蝎,南京政府一成立,漂亮的士绅和 商人看见似乎革命党的人,便亲密地说道:我们本来 是‘草字头’,一路的呵。”[2]102 对辛亥革命,鲁迅曾寄予厚望,后来,他回忆起 那时的情景,仍不免流露出兴奋的心情:“说起民元 ·93· 第 30 卷 第 4 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Vol. 30 No. 4 2011 年 8 月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Edition) Aug,2011 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 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3]然而,在人们作出 巨大的奋斗与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期待的, 鲁迅的失望也显而易见,他写道:“我觉得仿佛久没 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 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了他们的奴隶 了。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而是民国的敌人。…… 我觉得许多烈士的血都被踏灭了,然而又不是故意 的。我觉得什么都要重新做过。”[2]16他还写道:辛 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竟没有历史上定例的开 国之初的盛世,只枉然失了一条辫子”。[4]尤其是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民国的情况“即渐渐坏下去, 坏而又坏;其实这也不是新添的坏,乃是涂饰的新漆 剥落已尽,于是旧相又显了出来”。[3] 其实,鲁迅对辛亥革命这种悲观的认识,在当时 中国的先进分子中是很有代表性的。原来的幻梦破 灭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与彷 徨之中。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曾经概括 地描述出当时的情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 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 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 发展了。”[5] 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这种痛苦的经 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说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旧 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鲁迅也正是通 过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而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二、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 在鲁迅看来,辛亥革命是彻底的失败了,没有任 何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 么,深谙辩证法的鲁迅,对于辛亥革命为什么却缺乏 一分为二的分析,没有任何肯定与赞美呢? 1.历史得凝固一段时间方能看的分明 鲁迅在《战士与苍蝇》一文的开篇写道:“Scho- penhauer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 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 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2]38 鲁迅引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段名言,道出 了人们认识伟大人物的客观“法则”:伟人之伟大, 需要时间的磨砺、检验,而且“距离愈远”,“见得愈 大”。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也应如是。一些历史事 件的重要意义,许多身临其境的人未必就能认识,而 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方能逐渐地凸现出来。就 拿辛亥革命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评价 也越来越高。 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 革命,论述的时间最早,最多、最全面、最深刻 的,要数毛泽东。然而,他最早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特别是论述其历史功绩和意义的文章,则是写于 1939 年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在那篇文章中,毛泽 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 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 了;……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 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 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 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 完成。”[6] 1954 年 9 月 14 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又一 次论及辛亥革命,他说:“辛亥革命确实是一次资产 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 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 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中 华民国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 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7]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很多,也很早,然 而,全面评价辛亥革命,特别是高度评价其历史功绩 和意义的文章,发表的时间都比较晚,而且都在鲁迅 逝世以后。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 党的七十年》一书也有极高的评价:它不仅推翻了 清皇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这对推动中国 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 能低估的。被推翻的清皇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 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 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的专制政府,就一下打乱 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 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 大的。[8]4 鲁迅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章,集中发表在 1925 年 前后,虽然距革命的爆发有十余年,但对于认识一个 事件来说,沉淀的时间还不够长。 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以同旧势力 ·04·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 30 卷 的妥协宣告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 到削弱,在农村中也没有出现一次社会大变动。中 华民国虽然成立了,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 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国仍是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 这些都不能令人乐观。不仅如此,而且革命之后的 十多年中,中国政局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令人兴奋、高 兴的事情。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 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日本乘第一次世界 大战方殷的机会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一度恢复帝制,张勋拥戴宣统皇帝复辟。以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国内军阀的割 据和混战越演越烈。在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 逆流。这些闹剧一幕紧接一幕地在中国的舞台上 演出。 在政局每况愈下的背景下,鲁迅笔下的辛亥革 命自然没有什么亮点。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 1941 年写道:“对 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 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 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 件事。”林伯渠写这段文字时是 1941 年,距辛亥革 命已有整整的 30 年,但仍有许多青年低估其政治 意义。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还有 一段著名的论述:“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 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 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8]5这里 的意思很明白:只有从“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 来观察问题”,才会清楚地看到“它并不是不结果实 的”。然而,如果距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足够 的长,人们就无法攀上观察问题的制高点,就难以以 “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的视野俯瞰,也就难以 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的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2.鲁迅看问题比较悲观 在辛亥革命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革 命有过憧憬的鲁迅也曾陷于难以自拔的悲哀与失望 中,除去应付教育部的公职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苦 坐在绍兴会馆中钞古碑、辑古书、读佛经。 鲁迅在《<呐喊 >自序》中如实地记述了当时 的心境:“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 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 可攀了,而这里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 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 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是 我唯一的愿望。”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17 年。那年夏季的一 天,老友钱玄同来访,才打破了钞古碑者心中的孤 寂。《<呐喊 >自序》记录了鲁迅与钱玄同的一番 对话与想法: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 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 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 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 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 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 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 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 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 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 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 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 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9] 鲁迅是很愿意有希望的,即使它在渺茫的将来。 但他自己内心却很悲观,实实在在“确信”希望的 “必无”。鲁迅并不相信《新青年》及其新文化运动 一定能唤醒民众,给中国带来多少生机,然而朋友们 努力的热情却不是一件坏事。为不使朋友们失望, 鲁迅才开始为《新青年》写小说,而且一发而不 可收。 鲁迅看问题一向比较悲观,对于此弱点,他有着 清醒的认识。在给一位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信 中,他写道:“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 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寞才写 成的”;又说:“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 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由于这个原 因,在鲁迅笔下的人物,从孔乙己、祥林嫂,到华老 栓、阿 Q,无一不是悲剧人物,其故事的结局也无一 ·14· 2011 年第 4 期 刘明钢: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 不是凄凉、悲惨的。 鲁迅深有自知之明,因此十分谨慎,极力避免将 消极悲观的情绪传染给他人,这一类的意思他曾多 次表露过。他对许广平说:“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 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 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 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 之故。” 由于鲁迅的“思想太黑暗”,因此,在他笔下,辛 亥革命缺少亮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3.只有真切地感受到苦痛,才有新生的希望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来 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希望通过愤怒地呐喊,使 “昏睡”在“铁屋子”里的民众“真心领得苦痛”,从 而觉醒并打破“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鲁迅写道: “我因此以为世上固多爱国者,但也羼着些爱亡国 者。爱国者虽偶然怀旧,却专重在现世以及将来。 爱亡国者便只是悲叹那过去,而且称赞着所以亡的 病根。其实被征服的痛苦,何止在征服者的不行仁 政,和旧制度的不能保存呢?倘以为这是大苦,便未 必是真心领得;不能真心领得苦痛,也便难有新生的 希望。”[10]在这里,鲁迅指出了“爱国者”与“爱亡国 者”的不同。前者“专重在现世以及将来”,后者“只 是悲叹那过去”,并特别强调:“不能真心领得苦痛, 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这便是鲁迅潜心探索、深刻 反思辛亥革命的原因所在。 当人们沉浸于辛亥革命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的 时候,鲁迅即以文学家的敏锐嗅觉,发现革命的不彻 底性与隐藏在社会底层的巨大危机,于是寻找到了 一条从事革命文学的道路,从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起,便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唤醒民众和为被 压迫者、被剥削者的呐喊之中。 鲁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革命党人 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尤其是脱离了农民等劳苦大众。 发表于 1919 年 5 月的小说《药》,正是深刻揭示这 一主题的重要作品。在《药》中,老百姓对革命者的 被杀,显现出情感的麻木与冷漠;小茶馆里的茶客更 把革命者的英勇牺牲作为谈笑资料;而革命先驱者 夏瑜的鲜血竟可悲地成为了农民华老栓为儿子治病 的“良药”!连夏瑜的亲生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所 从事的革命事业,以为革命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将 来总会有报应”。 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而愚昧的 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是何等地悲哀, 何等地发人深省,何等地令人震撼! 鲁迅认为,只有使民众真切地感受到苦痛,才有 新生的希望。因此,他笔下的辛亥革命,只有失败、 苦楚,也就可以理解了。 鲁迅毕竟不是史学家与政治家,他的作品(包 括杂文)也毕竟不是政治评论,不是学术。我 们不能苛求鲁迅,要求他如同史学家与政治家那样, 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辛亥革命,就像不能要求牙 医给没有牙病的病童看病一样。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鲁迅.鲁迅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 鲁迅.鲁迅选集:第 11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1. [4] 鲁迅.鲁迅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24.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70.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63-564.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46. [8]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1991. [9] 鲁迅.鲁迅全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418-419. [10]鲁迅.鲁迅选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79. 责任编辑:刘伊念 (E-mail:lynsy@ jhun. edu. cn) ·24·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 30 卷
/
本文档为【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