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2017-09-16 16页 doc 35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授课教师:刘 宇 开课院系: 药学院 第三章 感冒与感冒药 ? 第一节 感冒概念、症状和分类 一、 感冒的概念 现代医学概念:感冒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或变态 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表现为鼻塞、流涕、打 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主要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病毒 或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鼻病毒和冠 状病毒为主 要致病病毒。 ?鼻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 ? 50年代被发现,属小RNA病毒科,血清型多(现发现140多个...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 授课教师:刘 宇 开课院系: 药学院 第三章 感冒与感冒药 ? 第一节 感冒概念、症状和分类 一、 感冒的概念 现代医学概念:感冒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或变态 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现为鼻塞、流涕、打 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主要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病毒 或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鼻病毒和冠 状病毒为主 要致病病毒。 ?鼻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 ? 50年代被发现,属小RNA病毒科,血清型多(现发现140多个)。 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上呼吸道感染由该病毒引起) 在成人主要上呼吸道感染;在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还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 潜伏期1,2d,临床症状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流涕、鼻塞、喷嚏、 头痛、咽痛和咳嗽等),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 ? ? 引起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左右自愈。 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经鼻、口、眼粘膜进入体内,在 鼻咽腔内增殖。 ?冠状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 ? ? ? ? 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其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可感染各年龄组(0-4岁29.2%,40岁以上22%,在15-19岁发病率最高 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5天,平均为3天。 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呈流涕、不适等感冒症状。 对温度很敏感,33?生长良好,35?就受抑制(冬春多发原因)。 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 ) 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 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中医概念: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 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 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感冒全年均可发病, 但以冬、春季节为多)。病情轻者称“伤风”; 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的,称 为“时行感冒”。 二、感冒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流涕、 鼻塞、发热、 头痛等不适感觉。 不同类型的感冒其症状有所特点。 三 、感冒分类及其特点 现代医学分类: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鼻塞、 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传 播迅速。 ? ? ? ? ? 中医感冒分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暑湿感冒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 第二节 感冒机制和治疗 一、感冒发病机制 ?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 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病毒侵入呼吸 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 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导致 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鼻腔毛细 血管肿胀,引起鼻塞。 ? 病毒或细菌侵入组织,产生致热源(包括各种毒素), 激发免疫系统释放内生性致热源,后者导致体温调定 点上移,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 状与白细胞减少)。 ? 体弱多病者发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若无 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二、感冒西医疗法 ?治疗原则:对抗致病病毒、控制细菌感染、解热 镇痛、解除鼻黏膜充血、缓解鼻腔毛细血管肿胀 (减轻鼻塞感)、减少鼻分泌物、保持咽鼓管和窦 口畅通。 (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因而至今没有一种药 物能解决所有这些问,因此,治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 剂。) ? 常用药物 1、解热镇痛药: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 状,例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退热净 ,久服可致肾损害 )双氯芬酸等。 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减轻鼻窦、鼻腔黏膜 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例如苯丙醇胺(又称 去甲基麻黄素或去甲麻黄碱) 、伪麻黄碱。 3、组胺拮抗剂:抗过敏,使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液,同时具有轻微 的镇静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 拉明等。 4、中枢神经兴奋药: 主要有咖啡因,通 过收缩脑血管,缓解脑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 从而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同时能抵消抗组 胺药的嗜睡作用. 5、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如病毒灵(盐酸吗 啉胍)、金刚烷胺。 6、抗菌素:对合并细菌感染者(如呼吸 道、肺、喉部),应并用抗感染药,如口 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乙酰螺旋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第 三代喹诺酮类化合物(诺氟沙星、氧氟 沙星、环丙沙星等)以及青霉素类(阿莫 西林、氨苄青霉素等)。 ? 感冒药制剂:快克、新康泰克、康必得、感康、 白加黑、正源丹、新速达感 冒片、感冒通、泰诺、 百服宁、必理通、芬必得、扶他林、泰克、感诺、 感冒 清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帕尔克、幸福伤风 素、力克舒等二十多个品种。 ? 快克: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盐酸金刚烷胺 (抗甲型流感)、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 人工牛黄(解热镇惊)、咖啡因(增强解热镇痛 效果 ),辅料为糊精。 ? 新康泰克:盐酸伪麻黄碱(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H1受体的拮抗 ) ? 白加黑:白片成份: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 碱、氢溴酸右美沙芬(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 黑片成份: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 酸右美沙芬 、盐酸苯海拉明。 ? 康必得: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葡萄糖 酸锌(增强吞噬细胞能力 ),盐酸二氧丙嗪 (镇咳祛痰、平喘,抗组胺 ),板兰根浸膏 粉(抗病毒) 感康: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 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同快克)。 ? ? 抗感染药注意事项:第一反应就是要“吃点抗菌 药”,然而据有关专家披露,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 引起的,而抗菌药不能杀灭体内病毒,所以在治疗感冒时 大量使用抗菌药是无效的,反而可能导致儿童耳聋、肠道 内菌群失调等症状;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过敏,细菌耐 药性增加,使以后再用此类药效果不明显。因此,感冒了, 不可滥用抗菌药。 第三节、感冒中医辨证及治疗 ? 风寒感冒 除鼻塞、头痛等一般症状外,以表 寒证为特点: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 清涕、咳嗽、吐稀 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 薄白,脉浮、紧。 ? ? 病机 风寒伤人肌表,恶寒发热而无汗,恶风不解,且 有鼻鸣、干呕,是 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 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风寒外 感,卫强营弱。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要点:发汗,令汗出) ? 治疗要方:伤寒论首方桂枝汤、麻黄汤(南方慎 用)、明? 张时彻 荆防败毒散 。 ? 桂枝汤: 桂枝(去皮,9克)辛温发散以解表 芍药(9克)益阴敛营调和营卫 生姜(9克)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暖胃止呕 大枣(3枚)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 甘草(6克)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赞 “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也。” (桂枝和芍药比例一致,临床上一般各15克)。 ? 麻黄汤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喘) ? 注意: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者 慎用。 荆腊芏旧?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 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 克、甘草15克。 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 也用于痢 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风寒感冒一般中药制剂:(以桂枝汤和麻黄汤为基础方) 伤风感冒冲剂 感冒清热冲剂 九味羌活丸 通宣理肺丸 忌用风热感冒制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 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其它治疗方法:热水泡脚、盖被出汗、喝姜糖水、 喝姜粥等。 ? 风热感冒 除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以热证 为特点: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痛(通 常在感冒症状之前),舌苔黄,舌体红,脉数、洪, 身热,口渴喜饮,咽红 ,无汗,心烦,便秘等特点。 治法 :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 治疗要方:银翘散 、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桔梗汤 银翘散 :出自《温病条辨》 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表银花清热解毒、辟秽祛浊 薄荷辛凉发汗解肌除风热荆芥、淡豆豉 温而不燥、辛散表邪 苦桔梗、牛蒡子宣肺祛痰、解毒利咽竹叶甘寒轻清、透热生津 生甘草宣肺祛痰、调和诸药 ?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 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甘草(2.5克) 芦根(6克) 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 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解肌肃肺以止咳。 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麻杏石甘汤 麻黄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24克 甘草6克。 主治肺热喘咳。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 肺。常用于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 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 行,又助麻黄泻肺热。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甘草调和麻黄、石 膏之寒温 风热感冒一般中药制剂:(以银翘散 、桑菊饮为基 础方) 桑菊感冒片 风热感冒颗粒 银翘解毒丸 清热解毒口服液 板蓝根冲剂 三黄片(发热重) 双黄连口服液(发热重) 金银花口服液 羚翘解毒丸 忌用风热感冒制剂:不能用风寒感冒的药物如羌活丸、理肺 丸,误用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 其它治疗方法:针灸、刮痧 ? ? ? 暑湿感冒 发生在夏季,因感受暑气而生,表现为畏寒、发 热(午后热度明显增高)、出汗后热度仍然不减, 头身困重(头昏脑涨,身重倦怠)、心烦口干, 胸闷欲呕,腹痛、腹泻、舌苔黄腻,脉数,尿量 少且呈黄色等症状。 ? 治法: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 治疗要方: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 散 《温病条辩》 新加香薷饮 香薷6克 银花9克 鲜扁豆花9克 厚朴6克 连翘6克 。 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 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主治暑 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 ? ? 藿香正气散 ? 藿香、 白芷、紫苏、 茯苓、半夏、 白术、厚朴、橘皮、苦桔梗、 炙甘 草 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 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 厚朴、大腹,行水消满。 半夏、橘皮,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 甘、术、苓,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 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 祛暑丸 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加减衍 化而成,功能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夹寒, 湿重于热的证候。 暑湿感冒冲剂(夹风寒的感冒病证,苏叶、白芷、 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臣药) 藿香正气丸(水) 清暑益气丸(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君药,辅人参、 白术益气健脾) 小儿暑感宁糖浆(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者为宜) ? ?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 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 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 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 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 特点:发病急、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 有时能致人死命。(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 ?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透表 ? 《类证治裁? 伤风》:“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 风无汗,人参败毒散、参苏饮、神术散。” ? 《诸病源候论? 时气候》:“时行病者,是春时应 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 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 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 ? 人参败毒散 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柴胡6克、 甘草6克,人参6克,茯苓9克,桔梗6克, 枳壳6克,川芎6克,生姜6克,薄荷6克。 ? 方中羌活、独活以发散风寒、胜湿、止痛为主。柴胡升清 散热、前胡降气行痰,是为辅药。人参、甘草益气扶正, 茯苓、桔梗宣肺化痰兼制。枳壳行气,川芎行血,生姜散 寒,薄荷散热为引和。 ? 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 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 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 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 黄解毒片 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 怎样预防感冒, ?注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冷气) ?保证睡眠 ?坚持体 育锻炼 ?重视膳食营养(多喝热水、Vc、少吃辛辣油腻食 物) ?流行季节讲究卫 生注意防范 ? 流感防范 1. 尽量减少集体活动、集会; 2. 环境消毒 食醋熏蒸 关好门窗,取食醋100克,放在燃具上熏蒸,醋分子飘散在空 气中,杀死室内感冒病毒。进食时可用醋作佐料,常食有益。 3. 饮姜糖茶: 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煎或泡茶饮,每 日1-2次,连服3-5天,有良好的防治感冒的功效。 4. 中药泡饮:用大青叶、板蓝根、贯众水煎代茶饮服 ? 怎样治疗感冒 1. 分析时节(多发季节,排除流感)。 2. 纠正食物、加强 休息(多喝水,忌冷腻,多休 息)。 3. 初步辩证,根据证候服用中药制剂(适 当服用 抗生素)。 4. 服用西药制剂(如快克等) 5. 就医检查 ? ? 普通感冒,七天可自愈,不需用抗生素,但对于伴有慢性 疾病的老年人、婴幼儿患者,如病程3天不愈,或咽炎、 扁桃体炎明显,体温和白细胞增高时,可考虑选用适当的 抗生素。 患有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等慢性病的 病人,感冒后可加重原有疾患,导致呼吸及心功能衰竭。 另处,病毒还可侵犯部分患者的其他器官,引发脑膜炎、 心肌炎、肝炎、风湿病及肾炎等。所以,如果这次感冒症 状与以往有所不同,或1周内症状仍不能消失,就需去医 院诊治。 第四章 抗生素 第一节 抗生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 ? 抗生素(antibiotics)概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消炎药”,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 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选择性的抑制或影响其 他生物细胞功能的一类代谢产物,也包括人工 合成的化学物质。 ? 抗生素与抗菌素的区别 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 度将抗生素 称为抗菌素。 抗生素的其它作用:抗病毒、抗衣原体、支原体、抗病 原虫、 抗肿瘤、免疫抑制。 病毒 衣原体 支原体 ? 抗生素的特点 ? 选择性作用 一种抗生素只能对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有作用,即抗菌 谱。如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起作用,多粘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作 用(抗菌谱窄),四环素对多种病原有作用(广谱) ? 选择性毒力 是用于治疗疾病的基础,即对人体或动物毒力弱,对 微生物毒力强。 ? 耐药性 在抗生素作用下,大批微生物被抑制或杀灭,但有小部分 病原会改变自生代谢途径,变为不敏感菌,即成为耐药菌。 ? 抗生素分类 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按其 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在临床上常常分类为以下多种: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 类、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抗真菌抗生素类、 抗肿瘤抗生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具有免疫 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类。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近年又发展的新型制剂,如硫 酶素类、单内酰环类、甲氧青霉素类等。 (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四元内酰胺环 ) ? ? 特点: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过敏反应) 不耐酸青霉素类(不能口服,怕胃酸,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等) 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氟氯青霉素等) 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 1.青霉素类包括: ? ? ? ? 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 ? 青霉素类临床应用 青霉素G 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咽炎、扁 桃体炎); ? 阿莫西林抗菌谱广(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 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 阿洛西林(商品名阿乐欣)、美洛西林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 杆菌、流感杆菌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常用尿路感染和呼吸 道感染。 2.头孢菌素类及应用(包括四代均为广谱抗菌药) 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抗菌谱广(产酸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对肾有一定毒性。对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 第二代:头孢呋新、头孢孟多 、头孢美唑、头孢西丁等。对流感杆菌有 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新(达力新)和头孢孟多)。 第三代: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克肟等。对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 活性,其中头孢他定抗菌谱更广,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肾毒性少见。 第四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 较第三代强,抗菌更为广谱。 ? 氨基糖苷类 ? 本类实际应用于临床的共有13种抗生素,其中包括庆大霉 素、 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等。 ? 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含有氨基糖苷。 此类药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 止期杀菌药。 ? ? 极性较大,口服很难吸收,仅作肠道消毒用。全身给药多 采用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主要抗G - 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不动杆菌等。 阿米卡星作用最强。抗G + ? 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 一、二代头孢菌素。 ? 对结核杆菌以链霉素最好(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百日咳、泌尿道 感染) 。 ? 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环素类 ? 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四并苯为母核,包括四 环 素、金霉素、土霉素等。 ? 因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 次体感染。 ? 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细菌性感染, 以及斑疹伤寒、异 型肺炎、沙眼等疾病。 ? 四环素用于恶性肿瘤诊断 四环素影响牙齿及骨骼的 发育,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 O2N H HO H NHCOCHCl2 CH2OH H3CO2S H HO H NHCOCHCl2 CH2OH ? 氯霉素类 ? 是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 素。包 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 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其抗菌活性主 要与丙二醇有关。 对许多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流感杆菌和拟 ? 杆菌属等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起初被作为一种疗效较好的抗生 素用于治疗 伤寒、立克次氏体病。 ? 但不久即发现少数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因药物 造成的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 应用受到限制。 后来发现,对耐氨苄青霉素耐药的流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 有较好疗效。其临床应用的地位又有了提高。认为氯霉素 虽有骨髓毒性,但只要合理使用仍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抗生 素。 外用较为安全。其滴眼剂防治眼部感染,软胶囊用于生殖 道感染。 ? ? ?大环内酯类 ? 属速效抑菌剂,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 制霉菌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 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大环内酯作为配糖体,以苷键和1 一3个分于的糖相连。 ?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 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的首选替代品。 ? 新大环内酯类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与红 霉素相比,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容易吸收,毒副作用 副作用减少。 阿奇霉素对G - 杆菌比红霉素强,尤其对社会获得性肺炎 (CAP)的常见致病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 ? 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林可霉素类 ? 包括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 素相似。 ? 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主要用于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局部化脓感染)。 ? 绿药膏(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用于轻度烧伤、创伤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 抗真菌抗生素类 ? 包括灰黄霉素、两性霉素、硝酸咪康唑、氟康唑、5-氟胞 嘧啶等。 两性霉素是最强的广谱抗真菌药,尽管其毒副作用大,但 仍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达克宁(硝酸咪康唑 ),用于各种癣病以及念珠性生殖 道感染。 ? ? ? 5-氟胞嘧啶抗菌谱窄,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 抗菌活性(片剂,霉菌性阴道炎 )。 ? 喹诺酮类 ? 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包括诺氟沙星(氟哌酸)、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克林沙 星、巴罗沙星等。 ? 与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DNA为靶点。 防止DNA回旋酶,因此和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 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新型 的克林沙星等品种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 ? 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 他抗生素耐药的G - 杆 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 ? 磺胺类 ? 磺胺类是最早人ず铣傻囊志 咕 坠悖 源蠖嗍 ?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包括磺胺异恶唑、 磺胺甲二唑等。 ? 常用的有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 剂),多用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和衣原体感染,是卡氏肺孢 子虫病的首选药物,也常用于尿路感染。 ? 抗肿瘤抗生素类 包括放线菌素(可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博莱霉素(可 造成肺组织的纤维化,用药期间应该注意检查肺部,如肺 底有罗音应停药)、丝裂霉素(骨髓抑制:剂量限制性毒性,白细 胞、血小板减少 )盐酸多柔比星(也叫阿霉素,对心脏毒性大) 这是一类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的 抗肿瘤抗生素。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性质,阻止转 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类 ? 环孢菌素、环孢多肽、环孢灵、环孢霉素、赛 斯平、山 地明、霉酚酸酯等。 主要用于肝、肾以及心脏移植的抗排异反应,可与 肾上 腺皮质激素同用,也可用于一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 第二节 抗生素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一、抗生素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 合成 2.损伤细菌细胞膜 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5.抑制 叶酸的合成 二、耐药性 ? 耐药性概念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 细胞对于抗生素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 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耐药菌: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抗 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 ? ?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 本身存在天然性耐药。 ? 获得性耐药性:长期应用抗生素,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 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 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此种方式是产生 耐药菌的主要原因。(进化的力量、 医生的尴尬、慎用抗生素) ?耐药机制 ? 产生灭活酶(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钝化酶,氨基甙类抗生素 ) ? 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G-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的屏障作用 ) 细菌体内 靶位结构的改变(链霉素耐药菌株P10蛋白质改变) ?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 ? ? “超级耐药菌”的产生 导致菌群失调 DNA污染(耐药 基因),环境恶化 ? 第三节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与用药物治 疗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 称为不良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 致癌等。 ? 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下出现时反应较轻微。 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 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 ? ? 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 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 ? 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 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 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引起精神病反应 等。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 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 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 素类偶而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 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和?、多粘菌素类、 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 ? ?胃肠道反应: 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 如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显著。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 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 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尔可致胃溃疡。 ? ? 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损伤,导致吸 收不良综合症; 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 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 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和?。 可引起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是半合成青霉素,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 会最多。 ? ? ? ? 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 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 心肌损害等。 ? ? 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 作用。利福平(抗结核病)的致畸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 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二、抗生素合理利用 ? ? 严格掌握适应证: 把握使用的针对性,外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如病毒或估计为病毒 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 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 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特别注意老、幼、孕的用 药,防止重要器官的影响 ? 正确对待发热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 皮肤、粘膜局部用药避免过敏反应:除主要供局部用 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 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 合适的剂量。 ? 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下列情况可采用预防治 疗:风湿热病(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发 作);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用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 内膜炎的发生);大手术前,按病菌的敏感性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慢 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 诊)。 ?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
/
本文档为【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