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印度教三大神

2017-09-02 12页 doc 28KB 1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印度教三大神印度教三大神 印度教三大神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05:08印度教三大神分别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 创造之神梵天 梵天是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是宇宙的创造者,因而被奉为"创造之神"。梵天有四张脸,面向东西南北;还有四只手,分别持有莲花、吠陀经典、念珠和匙子。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
印度教三大神
印度教三大神 印度教三大神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05:08印度教三大神分别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 创造之神梵天 梵天是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是宇宙的创造者,因而被奉为"创造之神"。梵天有四张脸,面向东西南北;还有四只手,分别持有莲花、吠陀经典、念珠和匙子。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仗、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梵天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梵天不仅仅是人类的神,他是万物的神,代表的是宇宙意志。所以,他被称为"有求必应佛"。因为不管是魔、神还是人,都是这个宇宙的孩子。(详见详解梵天)不管梵天如何被其它教派的人贬低,不是被湿婆砍掉了头就是被某人诅咒。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印度传说中一切都起始于梵天的梦境。包括这些神在内。都是在梵天的梦境里才存在。 《摩奴法论》第一章 所谓最高灵魂,既是伟大的创造神梵天,又称'创造者'、'生主'。 传说,当最高灵魂醒着时,世界是活动的;当他躺下时,世界就平静下来;当他要睡时,万物就消失融化于最高灵魂之中。最高灵魂就是通过睡和醒,永无休止的让万物生生灭灭。 人的一年为天神的一日一夜。天神的四千年为一个"圆满时代",天神的三千年为"三分时代",天神的两千年为"二分时代",天神的一千年为"斗争时代"。现在我们正处在斗争时代。四个时代结束就是一劫,然后重新创世 这四个时代的12,000倍被称为一个天神时代。一千个天神时代是梵天的一日。自然,两千个天神时代就是梵天的一日一夜了。 至于最高灵魂创造世界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创造出既实在又不实在的心,由心转变造化,生出空,空的属性是声。继空之后又生出风,风的属性是触。继风之后生出火,火即光,光的属性是色。接着是水,水的属性是味。最后诞生的是地,地的属性是香。然后这五大元素再构成万物。 "万物从梵天(BRAHMA)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还梵天",《森林书》(ARANYAKA)如是说。 大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另一说是梵天是自我诞生的,并没有母亲。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了梵天。这也说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从肚脐生出来的")。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由于他是在水中诞生的,因此他又被称为Kanja(意味"在水中诞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Brahman)和阴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象(Maya)的儿子,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 有求必应 "大梵天"是个仁慈无比"有求必应"的神灵,关于他有求必应的传说在泰国已经有很多不一一累述,这里主要是介绍印度方面关于他有求必应的神话传说,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只要向他许愿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 神方面 如,神方面,被印度教湿婆派尊为宇宙主宰的湿婆,曾向大梵天请求协助寻找儿子格涅沙的头颅砍下落,大梵天乃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就将它的头拿来代替格涅沙的首级,湿婆便派遣他的天将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正好头朝北方的垂死大象,于是等那大象死后取下象头装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复活成为象头神,并且成为天将的头目。 魔方面 关于魔方面,魔王"黑冉亚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天祈祷许愿,梵天 毗湿奴"化身为"应允了他的愿望后,重始整个世界都被魔王所统治,最后要由"人狮那罗辛哈"击败魔王,把世界拯救回来。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梵名Brahma^。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Siva)、毗湿奴(梵Vishnu)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pa^ris~adya)、梵辅天(梵Brahma-purohita) 与大梵天(梵Maha^-brahman),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佛教中的定义 又通常所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hikhin)或世主(梵Praja^pati)。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印度教中的定义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认为毗湿奴是宇宙的主宰,印度教中湿婆派则认为,湿婆才是宇宙的主宰,但无论是毗湿奴派还是湿婆派都认为,梵天的地位在湿婆和毗湿奴之下。 在印度少受崇拜 虽然梵天在印度教里是三位主神的其中一位,但很少印度教徒实际崇拜他。今天的印度有好几万座寺庙供奉三位主神之二的毗湿奴和湿婆,但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现存最有名的梵天寺庙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须卡。其他的寺庙位于喀拉拉邦的希鲁拿伐亚、坦米尔纳德邦坦加布尔县的坤拔可南、拉贾斯坦邦巴尔梅尔县巴罗特拉乡的阿所特拉、果阿邦索托利乡的布拉哈玛?卡尔玛利(Brahma-Karmali)、古吉拉特邦萨巴坎塔县的县治克德布拉哈玛、喜马偕 尔邦库鲁县的县治库鲁。在九夜节期间,人们前往希鲁拿伐亚的梵天寺庙祭祀与庆祝。到了一年一度的月圆之夜(10-11月间),人们便会开始为梵天而欢庆一番。上千名朝拜者会蜂拥至梵天寺庙旁的圣湖普须卡湖进行沐浴。 另一座梵天寺庙位于坦米尔纳德邦大城提鲁齐拉帕利附近的希鲁帕图尔(Thirupattur)。这间庙也是圣哲夫亚克拉帕萨(Vyakrapatha)的禅定所在。 古吉拉特邦的城镇克德布拉哈玛也有梵天的塑像。孟买附近的索帕拉(Sopara)地区也发现了高约1.8米的梵天塑像。安得拉邦的斯里卡拉哈斯提有一座供奉梵天的寺庙。 印度神话很多故事都提到梵天因为受到诅咒而在地球上乏人崇拜。 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和梵天巧遇湿婆巨大的林伽,于是双方分道扬镳,前往寻找林伽的起点与终点。毗湿奴负责寻找终点,而梵天负责寻找起点。毗湿奴变成一头野猪,不断向下挖掘;梵天则变成一只天鹅,向上飞翔。但找了许久双方仍然找不到目标。毗湿奴只好放弃,在湿婆面前跪下,表示湿婆才是宇宙真实的梵。但梵天并不轻言放弃,他不断地飞翔,直到发现露兜树花。由于梵天不甘示弱,他露兜树花替他作假见证,说梵天已经发现林伽的起点。此时,全知的湿婆动怒了,诅咒了梵天,使他不被三界众生所崇拜。但湿婆却祝福了毗湿奴,说他将得到和自己一样的崇拜。 另一种说法是,梵天创造了智慧女神辩才天,辩才天是他的女儿。尽管如此,梵天却又娶她为妻,有违伦理,因此不被人们喜爱。梵天因为娶自己的女儿为妻,他的一颗头被湿婆给砍掉了。 还有一说,圣者布里古斯邀请梵天参加一场祭典,但梵天却沉浸在妻子辩才天的音乐之中,完全不理会圣者的呼唤,圣者大怒之下,便诅咒梵天,永远没有人类会崇拜他。 在泰国广受崇拜 与印度不同,梵天信仰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香港、澳门,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在泰国的梵天信仰,华人称之四面佛信仰,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地区有非常多信众。 中国人一般称呼大梵天为"四面佛",人称"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对信奉佛教的人来说,到曼谷来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庙不拜神一样,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据说四面佛的灵验超乎寻常,因此,有些游客为了在四面佛前许誓还愿而多次往返泰国,更有许多港台影视明星,年年都来泰国膜拜四面佛,可见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梵文(Brahma)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创造天地之神、众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具备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执之物均有其深长意义:一手持令旗(代表万能法力);一手持佛经(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赐福);一手持明轮(代表消灾、降魔、摧毁烦恼);一手持权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壶(代表解渴、有求必应);一手持念珠(代表轮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 人们在拜四面佛时,通常用鲜花、香烛、木象祭神,或者将麻雀放生,有的则雇几名穿着泰国古代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佛像前随着音乐边歌边舞,意在祭神、谢神或还愿。 梵天像主要坐落地点 位于泰国曼谷的梵天坛是泰国香火最鼎盛的宗教据点之一,在曼谷市中心爱侣湾的Ratchadamri路和Phloen Chit路交界,邻近君悦酒店和崇光百货。在此地设立梵天坛的原因,据说是在1956年Erawan酒店(君悦酒店前身)兴建之时,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故,有关方面因此请来了一名道士作法,依其建议供奉梵天,于是乃平安顺利。台湾大梵天像,第一尊是六福客栈老总1984年前从泰国迎回来的,就供奉在饭店后面的空地,供人膜拜,这几年香火鼎盛,24小时都有信徒祈福,梵天有求必应,还愿的花摆满四周,相当显眼。被列为台湾十大祈福名庙之一。地点在台北,位于长春路与松江路交叉路口之六福客栈饭店后面的空地。 澳门有两座大梵天像:一座在仔澳门赛马会停车场的旁边;另一座在澳门客运码头附近的国际中心内 手绘梵天像外貌 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特别在北印度,他常常有着一绺白胡须,代表他几近永恒的存在。不像其他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没有任何武器;但他的一只手握有一支汤匙型的权杖,代表着将神圣的奶油滴入自我牺牲的火柴堆。这意味着梵天是自我牺牲的神明。他的一只手拿着一个水壶(有时是装着水的椰子壳),壶中的水代表万物初始,涵盖一切。梵天也拿着一串念珠,是他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计时器。此外他也拿着《吠陀经》或莲花。 四面的来历关于梵天四面的来历主要传说有二 一、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后来由于耐不住寂寞,他创造了一个绝色佳人辩才天女娑罗室伐底(Sarasvati)并疯狂地爱上了她。端庄美丽的娑罗室伐底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盯得局促不安,便想逃走以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梵天的右边、左边还是后边,梵天都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来注视她。最后她只好飞上天空,但那里竟然又出现了第五个头。娑罗室伐底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湿婆求助,湿婆认为娑罗室伐底应算是他的女儿,梵天的做法有违伦理,故他的一颗头被湿婆给砍掉了。 二、还有个神话传说讲到梵天四个头颅的来历。梵天原来有五个头,事因毗湿奴问梵天谁是创造宇宙的至高无上的创造者,梵天说"他是创造宇宙的至高无上的创造者,因为他是创造宇宙的至高无上的创造者所以毗湿奴也应该崇拜他"梵天的话令湿婆大怒因为湿婆才是创造宇宙的至高无上的创造者,愤怒的湿婆化身为派拉瓦(Bhairava),砍掉了梵天的第五个头,派拉瓦(Bhairava意为恐怖的杀戮者)。一说湿婆大怒时有一个神灵从湿婆的身上飞出,这个神灵就是南迪(Nandi)南迪砍了梵天第五个头,砍了梵天的头后"派拉瓦"或"南迪"犯了杀梵罪,梵天被砍的头不能离开"派拉瓦"或"南迪"的手以之惩罚,后来"派拉瓦"进了"埃罗德城"(Erode)梵天被砍的头就从"派拉瓦"的手中落下粉碎,粉碎后的碎片变成了数个"圣湖"(Kapala Tirtham)另一个版本中的"南迪"进了圣城"贝拿勒斯"(Benares)后梵天被砍的头就从"南迪"的手上落下。虽然发生了梵天跟湿婆不和的事,但最终梵天跟湿婆还是和好如初。 形象,象征 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象征心灵(右后方手臂)、智慧(左后方手臂)、自我(右前方手臂)、自信(左前方手臂)。 吠陀经:象征知识。 黄金:象征活跃在宇宙中,而金脸则代表梵天在创造宇宙时是处于活跃状态的。 天鹅:象征辨别力,是梵天的座骑。 王冠:象征最高地位。 莲花:象征自然与宇宙中所有存在。 胡须:黑色或白色的胡须象征智慧,而长须则象征智慧的永恒成长。 四张脸:四部《吠陀经》。 梵天创造梵文字母天城文,因为有悠久拼写梵文的历史,被世界人民称为梵文字母,天城体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国际公认书写梵文的字母。梵文字母是由天神"梵天"所创,梵天,即中国人俗称的"四面佛"梵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种力量源泉,人们修炼"瑜珈"的时候也常常冥想着梵文字母,中国梵文专家"钱文忠"更用梵文抄写"心经"。另外,念佛教"真言"的时候要求发音正确。因为梵文单词拼写和读音绝对规则,用梵文字母拼写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说即所写,又能保持真言的纯正的梵文语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写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选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见到佛教高僧,就算不是自学梵文也会自学梵文字母的原因。正统的"梵文"和"印地文"是词与词之间是没有空格隔开的,自从西方书写格式传入印度后,印度开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保护之神毗湿奴 毗湿奴是宇宙的保护之神。他有四只手,分别持有轮宝、法螺、仙杖和莲花。其坐骑是大鹏金翅鸟。毗湿奴有许多化身,如鱼、龟、野猪、人狮、侏儒、持斧罗摩、罗摩、克里希那(黑天)、佛陀等。 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鸟。通常以'四臂'握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印度三大神之一。又译遍入天、毗搜纽。在吠陀时代,毗湿奴可能是 太阳神的一个称号;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他被认为是印度三大神中的保护之神。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他还有一张神弓和一把神剑。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一条千头蛇身上,有时骑在一只大鹏鸟上。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出现的,名叫吉祥天女。毗湿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他曾多次下凡救世:1.当洪水来到时,毗湿奴化身为一条头上长角的鱼,拯救摩奴(一说鱼是大梵天的化身,详见大梵天)。2.当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毗湿奴化身为一只海龟,潜入海底,以龟背作为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的搅棒??曼德罗山的底座。3.妖魔希罗尼亚克夏将大地拖进海底,毗湿奴化身为一头野猪,潜入海底,与妖魔搏斗了一千年,最后杀死妖魔,救出大地。4.毗湿奴化身为一个半人半狮的怪物,杀死魔王希罗尼耶格西布(详见人狮)。5.魔王伯利夺得三界的统治权,毗湿奴化身为一个侏儒,向魔王乞求三步之地;魔王答应,毗湿奴迈出两步就跨越天堂和人间,然后停步不前,将地狱留给了魔王。6.毗湿奴化身为手持利斧的罗摩,即持斧罗摩,先后21次从地球上肃清傲慢的刹帝利,维护婆罗门的统治地位。7.毗湿奴化身为罗摩,消灭十首魔王罗波那(详见《罗摩衍那》)。8.毗湿奴化身为黑天,来到人间除暴安良(详见黑天)。9.毗湿奴化身为佛陀,怂恿妖魔和恶人渺视吠陀、弃绝种姓、否认天神,引导他们自我毁灭。10.毗湿奴化身为婆罗门,身骑白马,手持明剑,铲除恶人,重建"圆满时代"。以上是毗湿奴主要的下凡事迹,《薄伽梵往世书》还系统地叙述了毗湿奴24次下凡的故事。 神位 毗湿奴又译遍入天、毗搜纽。印度教保护之神毗湿奴(Viu),在吠 毗湿奴陀时代原来是吠陀太阳神之一,在印度教时代升格为维持宇宙秩序的主神,成为印度三大神之一。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相当于人间43亿2千万 年)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在吠陀神话中的毗湿奴并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印度话中,他却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 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管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的天宿。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印度教徒中有一派--毗湿奴派(Vaishnavism)专门供奉他,全国有1000多座庙宇。 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和宇宙秩序。 神权 毗湿奴(Vishnu)在吠陀神话中仅以跨出丈量世界的"三步"而著称,并不是十分崇高的神祗,而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却大大提高,被认为是拥有和梵天对等的地位,甚至很多毗湿奴教派的信徒认为毗湿奴的地位在梵天和湿婆之上,认为只有毗湿奴才是唯一真正的神,而梵天和湿婆等都只能算是"半神"等等(当然了,崇拜湿婆的信徒也会反过来认为自己信奉的神才是最伟大的)。在创造世界之神话的一个版本中提到:在创世之初,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毗湿奴神躺在大蛇那伽的身上,从他的肚脐中张出了一株莲花,莲花绽放时发出了数千倍于太阳的光华,其中诞生了梵天,然后梵天再创造了世界--深受印度教影响的佛教经典《大正藏》上记载:"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 指的就是这件事--所以也有人认为毗湿奴是创造神梵天的创造者,生天地人民" 因此理应拥有比其更高的地位。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
本文档为【印度教三大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