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2017-10-13 27页 doc 64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形声字再分类研究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摘 要 本文是在定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做的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研究的前提是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084个形声字进行详细描 写。我们为每个字设立了17项考察参数,把各项的情况用代码录入。在此基础 上,先区分出不表音、义的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的形声字。而后统计可分析形 声字的各类描述数据,给参数赋值,测算类别。我们从本体角度划分出了形声 字的理想分类,又结合理想分类从学习角度划分出了认读小类。认读分类也可以 说是对不同等级理想形声字学习难度的预测。在理想分类的基础上,本文...
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摘 要 本文是在定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做的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研究的前提是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084个形声字进行详细描 写。我们为每个字设立了17项考察参数,把各项的情况用代码录入。在此基础 上,先区分出不表音、义的化石形声字和可的形声字。而后统计可分析形 声字的各类描述数据,给参数赋值,测算类别。我们从本体角度划分出了形声 字的理想分类,又结合理想分类从学习角度划分出了认读小类。认读分类也可以 说是对不同等级理想形声字学习难度的预测。在理想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建议 划分“对外汉语教学用形声字”。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题的研究意义,限定研 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二部分介绍并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概述了 传统形声字的总体情况和本文的研究,第四、第五部分对可分析形声字从 两个角度做出分类,文中先是界定了相关概念,而后详细介绍了参数的设置及 参数赋值的,昀后得出分类结论。第六部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的建议, 昀后一部分是余论。 本文是基于现代汉字构字法进行的分类研究。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体现 在以下几点:首先,本文为内部情况纷繁复杂的传统形声字划出了明晰的类别。 这个类别的划定,是建立在对大量形声字样本的客观性描述分析上的,因此分析 结果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次,本文得出了形声字理想分类的六个大类和 认读分类的二十二个等级。因所选形声字分析样本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的结 论可为本体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汉字教学等提供参考。再有,本文的研究不是单 从音或义一个角度做出分析,而是遵循音义并重的原则,对形声字的声符和形 符进行综合的考察,并在分析时力求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和可计算性。第四,在 考察声符表音情况时,我们得出了韵母、声母、声调的表音贡献等级;在判断 形声字和形符的意义时,我们采用了“常用义”标准;对形符表义程度的判定, 我们则根据形符表达整字意义的“有定性”作出归类分析。昀后,我们将2084 个形声字分析列表附在文后,以供后续研究查考。 关键词:形声字;声符;形符;再分类1Abstract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classification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e word-shape, s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haracters. The initial work for us is to mak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2084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in the “Leve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Characters Grading Terminology Outline”. To each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we give it 17 parameter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enter the codes which reflect the parameters’ indication. On this basis, we differentiate the fossil-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of which we can’t infer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meaning , and the analyzabl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Then, based on the descriptive data of every item of the analyzabl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 we give them a definite value from which we can get a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we have an ide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analyzabl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nd from the learning perspective ,we get a acquisition classification that combines with the ideal classification. To some extent, the acquisition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can forecast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when learning ideal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l classification, the paper suggest to divide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which are used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7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n defines the object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The second part is a summary and commentary about the achievements done by former researchers. The third part tells us a general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nd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Then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work out two classifications from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irstly, it clarifies relevant concepts, then gives u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how to set up parameters and how to value them, at last, it concludes the results of reclassification. The sixth part stat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eaching Chinese as a2foreign language.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is reclass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haracters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ord-formati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It divides traditional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which have a broad complexity into distinct categories. Because the classification is worked out from the objectiv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thus it has credibility and validity 2. It identified 6 categories of Ideal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nd 22 grades of Acquisition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Because the samples of our study are typical, so our research result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research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acquiring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3. Our study is not only from one perspective of sound or of meaning, but has taken into account both sides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The phonetics and the classifiers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re equal important. This research i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When we analyze these samples, we have done our best to pursue objectivity and calculability. Through analysis we acquir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vel of contribution by the Chinese consonant, Chinese vowel and tone. When we judge the meaning from classifier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nd ,we comply with the “common meaning” principal, and classify is based on the extent of the usage , which is expressed by the proposition4.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an graph of the 2084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You may freely use this graph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phonetic; classifier; reclassification 3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目 录 0第1章 引 言 68H1 1H1.1 论文写作缘由及研究的意义69H1 2H1.1.1 写作缘由 70H1 3H1.1.2 研究的意义. 71H2 4H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72H2 5H1.2.1 汉字性质的理论 73H2 6H1.2.2 字符理论 74H3 7H1.2.3 造字法与构字法理论75H3 8H1.2.4 现代汉字的理据性. 76H3 9H1.2.5 基于原型的范畴化理论 77H3 10H1.2.6 概念隐喻 78H4 11H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及角度79H4 12H1.4 分析原则 80H5 13H第2章 形声字相关研究综述 81H6 14H2.1 形声字本体方面 82H6 15H2.1.1 关于形声字声符表音功能的研究. 83H6 16H2.1.2关于形声字形符表义功能的研究84H9 17H2.1.3关于形声字声符表义功能的研究. 85H10 18H2.2形声字教学方面的研究86H10 19H2.3汉字认知方面的研究. 87H11 H第3章 形声字总体情况及再分类的研究方法 H13 20 88 21H3.1 形声字总体情况89H13 22H3.1.1 传统形声字的分布情况90H13 23H3.1.2 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的形声字91H131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24H3.2再分类的研究方法 92H16 25H第4章 形声字的理想分类. 93H18 26H4.1 理想分类的参数设置. 94H18 27H4.1.1 声符表音状况. 95H18 28H4.1.2形符表义状况96H18 29H4.2 理想分类参数考察 97H20 30H4.2.1 声符表音状况. 98H20 31H4.2.2 形符表义状况. 99H23 32H4.2.3 表音、表义综合考察. 100H24 33H4.3 理想情况下的分类 101H25 34H4.3.1 标准形声字(一级形声字). 102H25 35H4.3.2 准形声字(二级形声字) 103H25 36H4.3.3 三级形声字 104H25 37H4.3.4四级形声字. 105H25 38H4.3.5五级形声字:106H26 39H4.3.6六级形声字. 107H26 40H第5章 形声字的认读分类. 108H27 41H5.1. 认读分类参数设置109H27 42H5.1.1 表音、表义参数110H27 43H5.1.2 其他认读参数. 111H28 44H5.2 认读参数考察. 112H30 45H5.2.1 形声字是否多音与声符是否多音 113H30 46H5.2.2 声符是否成字与声符等级 114H32 47H5.2.3 形符是否成字与形符等级 115H33 48H5.2.4 声符位置和形符位置. 116H34 49H5.3 认读参数的赋值117H34 50H5.4 形声字认读分类118H35 51H5.4.1 标准形声字中. 119H362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52H5.4.2 准形声字(二级形声字)中. 120H36 53H5.4.3 三级形声字中. 121H36 54H5.4.4 四级形声字中. 122H36 55H5.4.5 五级形声字中. 123H37 56H5.4.6 六级形声字中. 124H37 57H第6章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125H38 58H6.1 建立声、韵全同形声字表 126H38 59H6.1.1设立字表的意义 127H38 60H6.1.2有关概念 128H38 61H6.1.3 声、韵全同形声字表. 129H39 62H6.2 韵、调同的形声字认读规律. 130H40 63H6.3 划分“对外汉语教学用形声字” 131H40 64H6.4 其他教学建议. 132H41 65H第7章 余 论 133H42 66H参考文献134H44 附 录 149 附 录 257 67H后 记135H58 3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第1章 引 言 形声字是汉字中特有的文字现象。顾名思义,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 分构成的,它在表示一定意义的同时,也表示一定的音。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 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目前对形声字还没有一个确切、详细的定义,对它的判定 方法也是众说不一,所以对同样的汉字群进行分析,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 判 别结果。究竟形声字中声符和形符的表音、表义情况如何,立足于现代汉字 字 形来看传统的形声字都有哪些类别,这样的类别中又有什么规律,对汉字教学 尤其是对外汉字教学是否有利等,本文将试作分析。 1.1 论文写作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1.1.1 写作缘由 本篇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形声字的再分类。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基于以下几 个原因:第一,字源上的形声字由于历史的演变已发生形、音、义的变化。其 内部已分化为多种表音、表义的情况。我们知道形声字在整个汉字体系中比重 在80%左右(奚博先,1979),也有研究认为达到90%(许嘉璐,2005) ,所以 对汉字中如此数量的字都统称为形声字,失之笼统,有再分类的必要;第二, 形声字经过字形的演变,有的声符和形符已不明显,或居于一角,或与其他部 件粘合,使分析产生困难。苏培成(1994)提出对构字法和造字法进行区分, 本文就是在原有字源形声字(造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构字分类;第三,本文以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中的形声字为分析样本, 对其进行穷尽式描写,并按《大纲》中的汉字等级分级讨论,昀后明确地区分 形声字类别,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第四,现有的形 声字小类研究存在不足,多是单纯从表音或表义某一个角度讨论,对形声字整 体的细化研究还不充分;第五,现有的考察形声字的文章,多是对表音进行了 较为详尽考察,而对表义的考察多为对整个汉字体系进行理据度的分析,很 少 1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有人从留学生角度出发对适用于留学生的汉字群进行音义结合的并行分析。 1.1.2 研究的意义 本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形声字本体研究方面。如前文所述,对形声字的界定标准很难把握, 有许多传统形声字从现代字形已看不出声符、形符,有很多传统形声字的声符 已随语音的变化不能准确表音,还有一些形声字已不读声符的音,但是在相同 声符的各个字之间,又有很强的读音规律,等等。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语音 和意义等标准将2905个《大纲》用字中的传统形声字从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两 个角度做出明细分类。 其次,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汉字对留学生来说是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有 很多人并未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在语音认读方面。所以,划分出 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用的形声字显得更为迫切;在作出对形声字的明细分类之 后,笔者将结合汉字的学习、认知规律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昀后尝 试界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用形声字。 第三,在研究的角度及材料方面。本文试从汉字学习的主体――留学生角度 出发,根据现代汉字的音义特点来重新分析形声字,分析的对象属于留学生 常 用的汉字,是以《大纲》为准的定量分析。在论文昀后将把2084个传统形声字 的分析情况作为附页以供参考。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汉字性质的理论 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是多数人的共识,吕叔湘(1985)、史有为(1987)、 朱德熙(1988)、张静贤(1992)等都持这种观点。裘锡圭(1985)强调看文字 的性质,要区分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两种不同层 次的东西。他进一步指出,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层次看,汉字是“语素―― 音节文字”,而从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来看,汉字是“意符音符文字”或“意 符音符记号文字”。对裘锡圭对文字性质的第二种认定,李禄兴(1998)认为判 断一种文字的性质要从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的对应关系来看,不能以结构上的 2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特点来定义性质,所以现代汉字从语音角度看,是“语素――音节文字” ,从意 义上看,汉字是表意文字,综合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语素――音节文字。 1.2.2 字符理论 裘锡圭(1988)在《文字学概要》中提出了字符学说,认为“各种文字的 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 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 ? 没有联系的是记号”。0F 在汉字中,三种字符都使用。 1.2.3 造字法与构字法理论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自东汉许慎给“六书” 下定义以来,后代的学者一般都将其看作造字法,直到清人戴震,认为只有前 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两种是用字之法。到了现代,汉字的形体、音义都有了很 大变化,我们要分析现代汉字的构成,不能再用造字法来解释。苏培成(1994) 提出研究现代汉字的形体,要区分造字法和构字法,研究汉字的发展演变用造 字法理论,依靠古文字的形、音、义;研究汉字的识字应用与信息处理要用构 字法理论,依靠现代汉字的形、音、义。 他在《现代汉字学纲要》(2001)中 从构字法角度提出了现代汉字的“新六书”,即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 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 1.2.4 现代汉字的理据性 一种语言使用的文字符号和它所表示的语言成分之间有联系,而且这种联 系不是任意的,是能解释的,我们就说这种文字是有理据的。在汉字中,形声 字的比重很大,它虽经过演变分化,可在表音、表义方面还有着很强的规律 性, 据康加深(1993)统计,有近90%的形声结构是表义或基本表义的。李燕、康加 深、魏励、张书岩(1992)统计的7000通用字中,表音结构占到81%左右,可 见,无论从表义还是表音角度来说,汉字的理据性还是很强的。 1.2.5 基于原型的范畴化理论 范畴化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 ? 裘锡圭, 1988:11。3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张 敏,1998) 。在原型的范畴化理论中,原型指的是一类当中的昀典型成员,它具 有该一类别的所有属性,其他成员仅具有该类别的部分属性,它们根据与原型 的相似程度呈层次分布(Langacker,1987)。 与原型相关的是连续统的观念,一个范畴类别中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 之分,而且非典型成员以与原型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现,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渐 进的连续状态。我们在分析汉字形、音、义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同一个类别中 不同成员有不同的等级关系的现象。事物有时很难绝对地划清边界,运用原型 和连续统的观念,不但可以不拘泥于某些硬性的规则,还可对事实作出更进一 步的解释。 1.2.6 概念隐喻 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隐喻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基础。这里的隐喻已不同于 传统的修辞隐喻,不是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而是一种认知观,是语言的常态。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中,常常出现的是通过长期 形成的规约,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语言的无意识隐喻。我们在分析汉字形符的 类义时,实际就是在解析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1.3本文的研究范围及角度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大纲》2905个汉字中的传统形声字。传统形声字的界 定标准主要是依据倪海曙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 (以下简称《字汇》 )一书。 据此标准,本文共选出2084个传统形声字。需要说明两点:第一,因为《大纲》 收录的2905个字都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范围之内,且它们是汉字教学尤其是对外 汉字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笔者认为从其中选出的传统形声字具有代表性和实 用价值;第二,因为要做形声字的再分类研究,因此对简化后看不出声符、形 符的也收入进来,如“办”、“年”。 本文的研究角度立足于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把形声字暂且看作 一种汉字的表示法(即用声符和形符来表示语素音义),对传统形声字做定量分 类研究,分析形符和声符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它们又是怎样与语素音义发生联 4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系的,昀后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提出形声字教学建议。 1.4 分析原则 1、常用义原则。本文分析形声字意义时都以常用义为基础,有的形声字成 字形符表示的是它的字源意义,而不能表示现在的常用义,且字源意义和常用 义无法构成可利用的联想关系,则我们认为此字不表义。2、以教学为本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们选择昀 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处理方式。例如,确定有些形声字不成字声旁的 声调,我们按照由它构成的数量昀多的或昀常用的一组读音来确定。 3、声形兼顾原则。形声字声和形两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形声字找 不出它的声符或声符不能表音,但其形符还能区分,并且表义,我们还将对其 进行表义分析。 5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第2章 形声字相关研究综述 2.1 形声字本体方面 2.1.1 关于形声字声符表音功能的研究系统地对形声字进行量化研究始于 上世纪七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对形声字 声旁表音度的测查上。主要考察的指标有声母、韵母、声调、声母的发音部位、 韵母有无介音、声韵在古今音韵上的联系、声旁是否多音、形声字是否多音等 等。 周有光(1978)考察形声字表音率时不论声调,只论声母和韵母。他对《新 华字典》 (1971年版)所收全部汉字(正字)做了考察,分析出1348个声旁(其 中成字的1172个),组成含旁字6542个。他得出的声旁有效表音率为39%。值 得注意的是周先生将声旁定义为“部首以外的半边”,其中包括能表音的和不能 表音的,还有形式类似声旁而实际不是的。由于声旁的意义不同以往,所以他 将包含声旁的汉字称为“含旁字”,不称“形声字”。这里“声旁”的意义扩大 了,所以他的含旁字范围比形声字要大,这也是有人对其测算的表音率持异议 的原因(见龚家镇,1995)。 杨颖泓(1986)对3755个常用汉字进行了声旁有效表音率的统计分析。她 的分析结果分为有效表音、半有效表音和无效表音三种。有效表音率是指读音 与形声字完全相同的声旁在形声字中占的比例。统计结果是:声旁有效表音 率7 %,声旁半有效表音率12%,声旁无效表音率14%。另外,文章还对形声字和 声旁在现代常用汉字中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分别是58%和21%。因此她提 出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今的形声字“无法准确表音的局限”。 杨颖泓在分析中把声符与形声字读音部分相同的都算作无效表音,我们认 为这种划分有待商榷,因为毕竟声符和整字完全同音的形声字不在多数,而且 声符和整字读音部分相同的形声字能找出一定的读音规律(本文在后分析) ,即 6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能找出有利于学习的读音规律性,所以本文在考察声符表音状况时划分较为细 致。 尹斌庸(1988)研究声旁的预示力时,把4000多个形声字的声旁按照表音 程度分为 6 个类型: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声、韵同,调不同的;韵母中有 部分不同的;韵、调同,声不同的;韵同,声和调不同的;其他情况。他认为 声旁预示力在0.50左右,即认识一个生字时,读正确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李燕、康加深、魏励、张书岩(1992)在《现代汉语形声字研究》中以《现 代汉语通用字表》的 7000通用汉字为形声字研究对象,根据《说文》、《广韵》 和结构三个指标来确定字源上的形声字,并将其称为形声结构(共 5636个形声 结构,加上由多音因素造成的 682 个,共为 6318 个),以区别他们在结论中 定 义出的现代汉字中真正的形声字。她们给每个字设立四个参数(声符、读音、 表音、多音数)来考察表音率,分析结果为:形声结构中声符总数为 1326个, 其表音情况分八项统计,分别是:?声韵调完全相同2285字,占形声结构的 比例为40.54%; ?声韵同,调不相同882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15.65%; ?声调同,韵不相同212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3.76%; ?韵调同,声不相同309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5.48%; ?声同,韵调不相同241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4.28%; ?韵同,调声不相同591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10.49%; ?调同,声韵不相同408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7.24%; ?声韵调全不相同708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12.56%; 前六类结构称作表音结构,共 4520 个。根据“表音度=表音结构数:形声 结构数(含多音)×100%”的计算公式,昀后得出声符的表音度为71.54%。 李燕等确定的形声结构中不包括省声、省形字,如“炭”、“考”等,不包 括汉字形体由于隶变、非类推简化等原因形声结构被破坏的形声字,如“宝” 等,我们的处理方法不同于此,因为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要对传统形声字进行 再 分类,所以将《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收录的形声字全部收入。 在判断形声字声、韵、调的问题上,孟坤雅(2000)提出了“理想声旁” (即 声旁和由它组成的形声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包括声调,而且声旁本身不是多 音字,由它组成的字中间也没有多音字)的概念,并且在她(2004)的文章中, 7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考察了 6535个通用汉字中的理想声旁字,共有 236个,占声旁总数的五分之一 左右。她认为有 5380个是“名副其实的形声字”,占总数的 80%,并指出“如 果把能做声旁的独体字加上去,这个数目就更大一些。”声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一定能发挥作用。 韦嘉(2003)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常用字中的形声字声旁的表音 情况从声母、韵母的各种发音特征及声调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他认为 声旁的表音功能可以分为直接表音和间接表音两种。当人们无法从声旁直接获 取形声字的读音信息时,声旁的表音只起间接提示作用。他对每个形声字的声 旁直接表音能力进行了量化估算,得出十一个表音梯度级别,文章还对声旁表 音产生偏离的原因做了分析。 上述文章考察的对象是《新华字典》、《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等,都是基于汉字本体研究的形声字分析,下面的两篇文章是对《大纲》中的 形声字做的表音状况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他们针对性更强。 冯丽萍(1998)系统地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用 2905个汉字的语音状况,她 设置的参数很详细。在形声字的确定上,她将《大纲》上的 2905个汉字与倪海 曙的《字汇》对照,得出 1920个形声字。而后,她设置了十三个参数如形声字、 形声字等级、声旁、声旁是否成字、声旁或整字是否多音、声旁与整字的读音 关系、规则性、构字数等等。分析的结果从形声字比例、声旁比例、声旁与整 字读音关系、声旁位置、声旁等级、声旁构字能力、一致性七个方面多层次、 多角度作出总结和论述。 邢红兵(2005)对《大纲》中 2090个形声字进行了表音分析和数据统计, 声旁完全表音的规则字占 23%,声旁部分表音的规则字占 42%,有 35%的形声 字声符和整字读音无关。在数据统计方面,该文考察了形声字的数量及其在各 等级中的分布情况,各个类型形声字在各等级的分布情况,声旁的独立成字和 组字能力情况等。本文在分析中借鉴了其分级考察的方法。 在对声符类别的分类上,王贵元(2005)从多音音符、成字音符、非字音 符、变读音符四个角度作出了分析,其中变读音符的概念对本文很有启示意义。 另外,鲁川、王玉菊(2005)在对汉字示音度的定量研究中提出了“邻近 示音”说,该文运用“家族论”来分析声母的示音情况,并在文末提出了汉语 理据的认知论、汉语聚合的家族论等论点。8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可以看出,由于考察的范围、特别是确认形声字及其“同音”的标准、计 算表音度的方法等不同或不尽相同,考察得出的数据也就有所差别,即使同一 调查者,所得数据也可能前后不一致,如李燕等在《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 (1993)一文中,同样是基于对《通用字表》的7000个汉字的研究,得出的声 符总体表音度66.04%的结论,与1992年得出的数据略有差别。 综观以上研究,表音度昀高者为 71.54%,昀低为 7%(或 19%) ,居中者 为39%。可见,对形声字的确认、对声符的确认、对声符表音范围的确定,以 及表音度的计算方法等,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可操作性强的一套原则和方法。 但他们的研究实际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关于形声字声符表音功能的确认“模式” (李泉,2004):从严的,声韵调完全相同的;略宽的,声、韵相同即可的;较 宽的,除了声韵调都不同和只有调同以外,其他的声韵调全同或有同有异的。 本文采用李燕等的表音分类标准。 2.1.2关于形声字形符表义功能的研究在形符表义度的研究中,昀难的是判 断形符意义与整字意义的联系。在确 定这个判断标准的问题上,许多人做了有益的尝试。施正宇(1992)列举出 23 类形符表义的义类:如与人类有关的形符(女、立),与人体器官及其动作有关 的形符(口、见),与战争、生死有关的形符(戈、弓) ,与财宝有关的形符(金、 贝),等等。她在 3500 个常用字中,根据自己拟定的形声字形符的分析方法进 行统计,2522个形声字中共用形符 167个。昀后得出形符表义功能的统计数据 是:形符的有效表义率为 83%(含直接表义率和间接表义率) ;形符不表义的仅 占 17%。即形声字的形符字义,绝大部分对形声字的字义有提示作用。 李燕等(1992)确定的形符表义度公式为:形符表义度=(完全表义+基 本表义?2):形声字总数×100%,据此算出形符的表义度为43.79%。此后, 康加深(1993)由于使用的材料、确定形声字的原则、形符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以及计算形符表义度的公式等与李燕等(1992)相同,因而也得出了形符的表 义度为43.79%的结论。 张卫国、傅由、冀小军(1997)提出了较为细致的表义度计算方法,在考 察形声字义符和整字的意义关系时,他们设定了六个表义等级:义符意义和整 字语素义完全对应的,表义度为 1,如“皑”;基本对应的,表义度为 0.8,如 9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皎” ;全体对个体、整体对部分的,为 0.5,如“槐、汉”;没有对应关系,但 有直接意义联系的,设为0.2,如“瓶”;没有对应关系,也没有意义上直接联系 的,表义度为0,如“球”。昀后他们计算出国标一中4294个汉字的平均表义度 为近20%。 李蕊(2005a)认为“表义”的界限宜从宽,只要声旁表明了整字作为语素、 词常用的意义类属和范围,或密切相关的信息,对教学都是有用的时候,形旁 就表义,反之则不然。 以上对表义类别的分析都概括为抽象的类,但留学生在学习形声字时更重 视识记字义,而非初识该字时的“猜字义” 。本文从留学生判别、识记角度出发, 将形符的表义状况尝试用外显的命题概括出来,以期增强学习效果。 2.1.3关于形声字声符表义功能的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学者们着重探讨了“右文说”的局限性和声旁表义 的范围,得出了形声字声旁表义只是一部分形声字声旁的功能,而非所有形声 字的功能的结论。 但吕浩(2002)认为声旁在形声字中的表义功能一点不亚于形旁,他把声旁 的表义功能分为以声表义、省声表义、借声表义和拟声表义四种来加以论述。 曾世竹(1994)主要从声符载源(声符不仅是语音的载体,也是语源的载体) 和一般说的同源词加以对比和区分的角度,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声符表义的情况。 董性茂(2003)主要考察了声符表义的复杂性,他从表义原因的角度进行了 分析。 声符表义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它的表义程度明显低于形符表义,所以, 我们可以适当总结声符所表示的意义,在分析形声字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利 用,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2.2形声字教学方面的研究 许嘉璐(2005)在《汉字形符的类化与识字教学》中,谈到“形符类化” 实际上反映了人的观念的明确与变化,给形符类化分类,就是描述它背后的观 念,他总结了区分专用型(如漫、蔓)、标示质用型(如尊、樽)、观念演变型 10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如佼、姣) 、视角相异型(如婿、?)四种。这些形符的类化都是从形声字历 时演变角度讲的,在现代汉字的常用字中,尤其是我们分析的《大纲》用字中, 很少涉及到这种情况,但是,形符类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这种现象的主 观动力是人们头脑中概念的类化,它“并不是为了书写而设,是为辨识而设。 ” (2005)我们在讨论形符义类时,就是从人怎样给形声字归出概念类出发的。 在《汉字声符的分化与识字教学》中,许嘉璐谈到应将利用声符之分化与 利用形符之分化结合,以期对形声字有个全面的了解,他还强调了声符表义的 功能,指出声符表义的声符,非指声符之形,而指声符之声。许嘉璐的文章是 从母语学习者角度出发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历来重视形符的利用,有研究结果表明,在留学生判 断形符及利用其分辨形声字的测试中,形符利用率已达到100%(万业馨,2000), 而对声符在形声字认知时所起的作用,教学界则利用不够。在对留学生进行有 关形声字学习调查的问卷中,有很多学生反映学汉字的难点在于“见字不知音”, 他们迫切希望在教学中能有效利用声符,重视声符的作用(石定果 万业馨, 1998)。 但是汉字的规律不能同汉字教学的规律划等号,在形声字教学中要充分认 识到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的局限,怎样处理学习中形旁脱落的问题、教学中形 声字表调微弱的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李禄兴,2003)。 2.3汉字认知方面的研究 在汉字认知方面,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对形声字的声符和形 符在形声字整体认知中,起到什么作用加以讨论的,把声符和形符与汉字结构 中的部件相联系,研究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有实验表明人类大脑记忆对象的记 忆单位一次昀好不超过七个,而且心理学 认为,语言要素的记忆效果与其构成 因素是否有意义有关,构成因素含义明确,则成功率高(彭聃玲,2003a),所 以对于汉字记忆来说,按笔画记,记忆单位太多,称说又困难,按照部件记忆 则比较容易。崔永华(1997)在文章中指出部件的可称谓性越高,就越容易记 忆。由此看来,声符和形符是部件记忆的昀佳选择对象。11形声字再分类研 究 汉字的出现频率、汉字的构词能力、汉字的生活常用程度、汉字的字形复 杂性(包括笔画数、部件数、字形对称性、笔形横竖或斜曲)等都是外国人汉 字学习的影响因素,我们在设立考察形声字的参数时也会考虑到。12形声字 再分类研究 第3章 形声字总体情况及再分类的研究方法 3.1 形声字总体情况 我们按照倪海曙的《字汇》,对照《大纲》中2905个汉字,共得到2084个 形声字,其中139个化石形声字,1945个可分析音义的形声字。具体情况如 下: 3.1.1 传统形声字的分布情况 甲级字中:形声字共469个,占800甲级字的58.63%。 乙级字中:形声字共585个,占804乙级字的72.76%。 丙级字中:形声字共486个,占601丙级字的80.87%。 丁级字中:形声字共544个,占700丁级字的77.71%。 用图表表示为: 传统形声字的分布情况 90 80 丙级字中 丁级字中 乙级字中 70 60 甲级字中 50 40 30 20 10 0 甲级字中 乙级字中 丙级字中 丁级字中 3.1.2 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的形声字 3.1.2.1 化石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的现代字形,声符不表音且形符不表义的传统形声字,我们将 它们划归为化石形声字。《大纲》中 2084 个形声字中共有化石形声字 139 个。 13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有以下两种情况: 1、粘合化石形声字(字表中标记为“h”):指的是从字的形体已区分不出 声符和形符的形声字,是独体字。共17个。如:办、才、年、书、头、在、 电、 击等等。2、组合化石形声字(字表中标记为“h*”):指的是形声字的字形还 可明 显分为两部分,但其声符因变形或省声已不能表音,形符也不表义的情况。共 122个。如:坏、所、届、戏、权、郑、陈、独等等。 化石形声字在《大纲》各个等级中的分布情况为: 甲级字中55个, 乙级字中42个, 丙级字中20个, 丁级字中22个。图示为: 各级 字中化 石形声 字分布 示意图 60 40 甲级字 中 乙级字 中 20 丙级字 中 丁级字 中 0 甲级 字中 乙级 字中 丙级 字中 丁级 字中由上列数据可见,化石形声字 从甲级到丁级呈递减趋势,我们知道《大纲》 中的甲、乙、丙、丁四级字是按照字频来划定的,所以,越是常用的汉字,字 形、字音越容易变化,产生化石形声字。分别来看粘合化石形声字和组合化 石 形声字内部状况,也是基本呈递减趋势。甲、乙级比较丙、丁级明显居多。 粘合化石形声字 组合化石形声字 甲级 15 40 乙级 2 40 丙级 0 20 丁级 0 2214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粘合化石形声字绝大多数都在甲、乙两级中,其使用的高频性是决定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讲,组合化石形声字是介于表音、义的形声字(可分析的形声 字) 和粘合化石形声字之间的状态。它的音义相对于可分析的形声字已经失去, 它 的形相对于化石形声字还有所保留。这是一个形声字字形演变的连续统。 组合化可分析的 粘合化石 石形声 形声字 形声字 字 化石形声字不再进入理想分类和认读分类的讨论。 3.1.2.2 可分析的形声字 《大纲》中除去化石形声字后的形声字我们称为可分析的形声字,共1945 个。可分析的形声字在字形上可以明显地区分声符、形符,在读音和意义上, 既表音也表义,或不表音但表义,不表义但表音。 可分析的形声字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甲级字中形声字共469个,其中可分析的有414个。 乙级字中形声字共585个,其中可分析的有543个。 丙级字中形声字共486个,其中可分析的有466个。 丁级字中形声字共544个,其中可分析的有522个。 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的形声字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形声字分布示意图 丁级字中化石形 甲级字中可分析 声字 丁级字中可分析 的形声字 的形声字 甲级字中化石形 声字 丙级字中化石形 声字 乙级字中可分析 丙级字中可分析 的形声字 乙级字中化石形 的形声字 声字 对可分析的形声字,我们将进行理想分类和认读分类。15形声字再分类研究 3.2再分类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以《大纲》中2084个形声字作为分类的样本,给传统意义上的形声 字进行再分类,我们采用描写统计的方法,具体的步骤如下: 1、基础描述:在微机上建立《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2905 汉字中 形声字数据库》,逐一描述每个形声字的表音、表义特点。我们给每个传统 意义 上的形声字从形声字、形声字声符、形声字形符三个方面设立了17个参数 (如 下表),在进行考察时,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分 析。 形 声 字 声 符 形 符 形 形 形 形 声 声 声 声 声 声 变 声 声 形 形 形 形 声 声 声 声 符 符 符 符 符 符 读 符 符 符 符 符 符 字 字 字 字 是 等 声 韵 表 是 声 位 是 是 等 位 表 声 韵 等 是 否 级 母 母 音 否 符 置 否 否 级 置 义 母 母 级 否 成 状 多 表 成 状 多 字 况 音 义 字 况 音 2、分类统计各参数项的录入数据,做交叉列表。2084个形声字按照《大纲》 分别属于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单独考察,而后再综合考察整体 情况。 3、相关性分析。将可能相关的、有因果联系的两项找出做相关性分析,了 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强度,看是否能找出影响形声字表音、表义的规律。 4、按照统计出的各种参数项对表音、表义的贡献情况,即基于对各个参数 描述数据的统计,给参数赋值,测算形声字音、形、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 分类。 分类
/
本文档为【形声字再分类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