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2017-09-29 7页 doc 19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的节日,所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的习俗活动也极其丰富多彩,主要可归纳为:祭祀、春游和饮食三大部分。 1.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祭祀,人们习惯称呼为“清明扫墓”或“上坟”。实际上,墓祭只是其中一种祭祀形式,另外还有祠堂祭,又称庙祭。 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古时候人们更重视庙祭。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发生了大事情,也一定要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1977年,在陕...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的节日,所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的习俗活动也极其丰富多彩,主要可归纳为:祭祀、春游和饮食三大部分。 1.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祭祀,人们习惯称呼为“清明扫墓”或“上坟”。实际上,墓祭只是其中一种祭祀形式,另外还有祠堂祭,又称庙祭。 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古时候人们更重视庙祭。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发生了大事情,也一定要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1977年,在陕西歧山凤雏出土了大量的“庙祭甲骨”,上面刻画了很多涉及多位商代君王名字的文字,经过专家解读,记载的是周文王伐商和武王伐纣时期,商王帝乙和纣王,都曾在宗庙里举行祭祀先王的典礼,以祈求能征善战的先王保佑自己一方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事迹。 而且,我国古代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的建筑特点,也显示了它的祭祀之用。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只是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的不同,所用牺牲即祭品的规格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用太牢,即牛、羊、豕三牲全备;诸侯祭祀用少牢,即只有羊、豕,没有牛。一般的庶民则主要在家庙祭祖,或者是以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作祭祀。 那么,墓祭之兴究竟始于何时,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在墓地祭祀先人的习俗,《周礼?春官?宗伯》载:“成葬而祭墓为位。”但盛行却是在汉朝,《后汉书?明帝记》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朝的皇帝几乎是逢节便祭。东汉王充在《论衡》也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进一步证明了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对扫墓的乐此不疲。 但是,唐以前墓祭并没有确定的日子,所以还没有成为节日。直至唐朝,百姓们在寒食时节野祭的现象越来越多,朝廷才将之归入“五礼”(汉以来官方推崇的国家礼仪),并以官方文书的形式规定清明为国家法定节日。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全体国民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而且,由于唐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社会,扫墓时男女不避、人数不限,于是清明节期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北宋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即生动地再现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人头攒动、热闹喧天的盛况。 虽然清明节祭祀逝者,以示不忘祖、不忘本,但在具体的祭祀方面,各地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一、祭祀的对象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或称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祭祖节”(在农历十月初一)。相对于古代社会祭祀天神、地祗而言,“鬼节”是悼念亡人的节日,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但与另两个鬼节重在安抚鬼魂,不让恶鬼、野鬼作祟不同,清明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体现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美德。 当然这其中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场面十分盛大热闹。 二、祭祀的时间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加上清明“三节合一”的特点,所以各地清明祭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扫墓,则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个别地方长达一个月。 在北方,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山东,以前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 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 每年清明节,上海人常常倾家出动赶往苏州和杭州去扫墓。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们相信那里也是祖先们去世后生活的天堂,由此也形成了江南地区清明祭祀的一大特色。但上海人扫墓,新、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世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 再往南,闽、粤一带清明祭祀又有不同。广东潮汕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漳州籍人的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三、祭祀的场所 在清明祭祀的两种方式——墓祭和庙祭中,以墓祭最为普遍,也最具特色。因为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这也是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的缘由。而且,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祀、烧香拜祖外,还可享受郊游、插柳等其他回归自然的活动。但庙祭,则存在场所固定、内容单一、人员拘束等缺陷,一个宗族的人必须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开会聚餐等。另外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若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可以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祭拜,称为异地遥祭。这种在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的古代,常为作客他乡的游子们清明祭祀时所采用。 在宋代,也出现过在家中祭祀和在墓地祭祀并行的情况,但还是以墓祭较多。宋人高翥的“清明”诗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 土葬,是我国民间最常见的丧葬方式。但上古时候的墓地上是没有标记的,《周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说殷人的墓地不筑坟堆、不种树木,子孙们由于找不到先人埋在哪里,所以只能在宗庙中对着祖宗牌位祭拜。 所以说,坟和墓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坟是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即地上的部分);墓是墓地,即埋葬死人的处所(即地下的部分)。如《方言》卷十三所云:“凡葬而无坟谓之墓。” 到了周代,人们才开始在墓上筑坟堆,但“以爵等为丘封之度”(《周礼?春官?冢人》),而且坟上要种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白虎通?崩薨》)。丘是王公之坟,封是诸臣之坟。坟堆的大小取决于爵位的高低。就是说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至于庶人(老百姓),依然“不封不树”。 正因为这样,才会发生《礼记?檀弓》中的这个故事:孔子在母亲死后,要为父母合葬,却不知道父亲的墓葬在哪里,于是不得不在一个叫“五父衢” 他的地方四处打听。直到一个当年曾在陬邑住过的车夫告诉了他父亲的墓址,才终于按照礼仪将父母合葬。但这之后,孔子不但给父母合葬的墓地造了坟,还把坟堆得有四尺高。并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意谓我是四处奔波的人),不可以弗误解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除了筑坟,坟上植树,也是给墓作标志的一个方法。汉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也。”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以及虫噬鼠钻等,坟墓难免会有所损坏。所以,清明扫墓时人们常常会整修坟墓,顺便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这也是清明祭祀的两个主要内容。 扫墓,江南人多叫做“上坟”。《吴觎》云:“蛇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黄原落叶何曾扫,胜地名花别有缘。”清明,正是冬去春来,草木萌生的时节。人们在祭扫时,亲自检视坟墓,铲除杂草,培添新土。一方面表达对亡人的“思时之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相信,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绝不可轻忽。《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缘由是:“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 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即通过对先人坟墓的整理修葺,来祈求祖先的荫庇保护。 至于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是不焚烧的,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是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所以宋人庄季裕的《鸡肋篇》卷上说:“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也是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若那个坟上没有纸钱,那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直到后来不再讲究禁火,才把纸钱烧掉了。 关于冥币纸钱的由来,赵国邯郸人睦仁蒨说:“鬼所用物,皆与人异。唯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金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十七?神七》)烧纸钱的习俗则始于唐朝。据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旧时,北京清明祭祖有一个说法叫“烧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祭祀者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 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糊的一个大口袋。 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清明当天,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而且这种风俗不拘贫富。 在上海,祭祖扫墓除了规定的供品、香烛之外,独具地方特色的是“烧草甏”。甏是坛的一种,是一种口和底稍小,腹部较大的陶制器皿,原用以贮酒,称之“老酒甏”。上海人除了烧长锭纸钱外,还把它们放进草扎成的甏形的贮器里,专门在坟头焚烧。1909年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在“营业写真”栏绘有“扎草甏”的画,并有旁注:“松汀草甏滴溜回,扎成多少稻柴圈。镜中冥锭用火化,据云阴世可以变银元。二月开场三月至,清明草甏刚上市。家家扫墓买来烧,不信烧个草甏就便算顺孙与孝子。”今天这种习俗在市 区已经看不到了,而在南汇近海一带还盛行。 此外,个别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祭祀方式。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旧时,舟山定海地区还有一个民间习俗,清明节这一天,城郊及渔农村居民妇女头插菜花、青蒿,门插柳,俗话云:“清明戴花,来世有妈;清明戴枝青,来世有亲人;清明插杨柳,来世有娘舅。”
/
本文档为【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