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2017-11-11 12页 doc 30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第49卷第5期 2009年9月 河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1.49No.5 Sep.2009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兰文华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与较高的相容 性.对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容度与接榫口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信心,也将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第49卷第5期 2009年9月 河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1.49No.5 Sep.2009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 兰文华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与较高的相容 性.对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容度与接榫口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信心,也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扩大中华文化与民 主文化,科学文化,人权文化的相容度与接榫口,为中华民族提供一个现代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容性;文化相容度;文化接榫口 中图分类号:G122;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9)05—0040—05 收稿日期:2009—07—26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08JZD0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兰文华(1973一),男,湖南炎陵人,华巾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在文化上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涉及到对异质文化的相容性研 究.已有学者分析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同之处,探寻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相容 性,以期在此基础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 根,开花结果的内在根据,并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 国化探路.但相关研究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 化的文化相容性与文化接榫口时有所欠缺:1.没有区 分异质文化间相容度的大小.所有的文化都有某种 程度的相容性,但其间的文化相容度却多有差异,若 不能对文化间的相容度做出区分,就不能很好地解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其他西方文化中国化的比较优 势,也不能善用甚至不能很好地发现基于文化相容性 的文化接榫口.2.忽视了对文化互补性的说明.异 质文化问的接榫口仅仅从文化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 并不能得到全部说明,因为文化问的互补性是文化接 榫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对异质文化问的互补性有所 分析.3.缺乏对文化背景的把握.从文化的互补性 分析文化接榫口,又必须以整体文化作为背景才有可 能得到符合实践的结论,特别是在当下的全球化交往 时代,对文化全球背景的精准把握尤为重要.本文从 40 文化相容度与接榫口这合二而一的角度对以上这三 个关联问题作一简要串接,并以文化接榫口为关节点 对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文化在中华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 勾勒和阐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现代精神 家园的建构过程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都离不开对外来异质文 化的借鉴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不例外. 就历史与现实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极 具现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 落地生根也离不开自身的中国化,因此中华民族现代 精神家园的建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 化的有机结合过程.异质文化间结合的必要性是以 异质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补充性为前提的,而异质文化 与本土文化的相容性又是文化顺利结合的必要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作为互异的文化,是在不 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 之间却具有非常契合的相容性.要实现中华文化与 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马 克思主义之间的互补性与相容度有明晰的认识.这 里只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相容度与 接榫口做出简单的分析. 文化接榫口的宽窄实际上就是文化相容度的高 低.文化相容度是指异质文化的相似程度,它明了 异质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19然观,宗 教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方面相契合 的程度,其中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与伦理道德 的契合度是最为重要的判断指标.就中国近代以来 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变迁而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文 化面貌.作为异质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 国传播和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灵魂和中华民族的强 大精神支柱,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近代以来 中国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 族的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产生了共鸣. 与当时传人的西方的其他的文化形态相比,中华传统 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较高的文化相容性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效的文化条件.中华传统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的接榫口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通变思维与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互通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吸收了西方思辨哲学 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精微博大的古典辩证法精髓.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事物 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但也受外部条件 的影响.这种对立统一的变化过程遵从否定之否定 的发展路线,呈螺旋形上升. 中华民族的阴阳五行说是中国朴素辩证法思想 的萌芽,这种辩证思想在《周易》中表现得很明显.它 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对立面的互相推移构成 万物的运动变化,表现出用变易眼光看待事物发展的 观念.春秋战国时哲学家的思维在急剧动荡变化的 社会风云中得到了锤炼,《老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辩 证法思想发生了飞跃.《老子》强调:"反者道之动", 在这里老子认为事物都是由阴阳,美丑,高下,前后等 一 系列相反的对立面组成的,这些对立面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每一方都是对方和整个事 物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离开对立的一方,自己就 不能存在发展,"对立"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动力,根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体现了很 强的历史过程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不仅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 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而且指出对立的阴阳二气 可以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统一.老子的这些精辟见解 达到了当时人类思想的高峰,表现出中华民族哲人的 深层智慧,也是第一次脱离经验而达到了理性形态, 他是中国辩证法思想的真正奠基者.中国的辩证法 思想渗透到社会,历史,政治,军事,道德等各个领域, 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和过程观,表现出注重事物之间的 相互联系,追求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辩证法也隐含了主客二分的意识,而且中 国的辩证法从来就不执于一端,而要考虑事物问的总 体性关系.把这个观点用于实践,就是主张通变,既 要坚持原则,又要坚持权变,灵活把握事物的发展态 势,保持事物发展的和谐状态.l1这一通变特征在与 各国哲学的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陶德麟 指出,语言和思维方式当然有民族特征,但各民族之 间的生存条件和实践方式也并非毫无共同之处,由此 形成的思维方式也不会绝对地格格不入oE23中国传统 文化的通变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维不仅有其 相通之处,而且十分契合.中国哲学传统中朴素的辩 证唯物主义体系与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 物主义体系,具有学理上的相融性,相通性,这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方便,最快捷的思想桥梁.马克 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主要 得力于与富于思辨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因 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 之间的相通性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 最重要的文化接榫口.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与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同构 在社会理想上,儒家从孔子到康有为都有"大同" 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则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奋斗 目标.虽然二者的性质不尽相同,但对人类社会理想 状态的追求是二者共同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社会叫"大同"或"太 平".《礼记?礼运篇》引用孔子的话说:"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孑L子所表述的大同世界不仅是他个人的看 法,实际上也是综合了前人和当时人们的社会理想. 尽管他在表述这一理想社会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复古 41 主义色彩,但大同世界的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还是很深 远的,以至于近代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写的空想社会主 义着作还名为《大同》. 就古代劳动人民而言,他们也还用行动追求一种 社会理想,即"太平"世界."太平"世界的社会理想最 早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提出来的,其基本意思就是 天下大治,大家平等,宋朝钟相起义时提出的"等贵 贱,均平富"的口号也是"太平"世界的理想.到了近 代洪秀全起义时,将"大同","太平"理想表述为"有田 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温饱也".总起来看,"大同","太平"理想代代相 传,经久不息,始终存活在劳动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 族心理的一部分.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当马克思主义 的共产主义理想传入中国后使人感到"似曾相识",从 而对其怀抱一种可感知,可理解,可接受的愉悦的文 化认同心态.当然.中国的"大同","太平"理想实质 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搞平均主义,其消极影响是 不可忽视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文化接 榫口. 三,中国传统的民本观与马克思主义的 群众观和民主思想切近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立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上.唯物史观的最 直接的贡献在于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来解释社会的 存在和各种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观念体系以至 风俗民情,也更为具体地,更为有理性说服力地解释 了人类历史.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归结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 结构和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达的途径.而根据这 样一种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 主体,则毫无疑问应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主要作 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断改造着整个社会.所以,只有 人民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历史是由人民 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构成社会发展的过 程,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到 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 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孑L子明确 地把"民"的重要性放在其思想体系中的首位. 《论语?尧日》:"所重:民,食,丧,祭."认为民是第一 位的,并且把"爱民"放在为政的首位,明确提出"古之 为政,爱民为大."孔子爱民思想显然是有其积极意义 42 的,它为后世儒家的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地提出民本哲学思想的,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 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说明得天下的根本 在于得民心,一个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都 要得乎民心,顺乎民意.而得民心的关键就在于为 政,即要反对"虐民","暴民"的思想,要看重人民,要 顺从民意.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的主张,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这充分肯定了民众在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了君 对民的依赖关系.孟子"民贵君轻"与"仁政"学说, 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把先秦儒家民本思 想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苟子?王制》)这一 君民关系的形象比喻给历朝统治者以深刻的印象,唐 太宗李世民就阐述过民水君舟的道理.尽管中国传 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 本思想与君主专制主义相反相成,但是其重视民众巨 大作用的基本精神,则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有相通,相融, 共鸣之处. 传统文化民本,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 相接相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立场 上,二者以维护民众的利益为首.传统文化采取"民 本"的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民主"的形式. "民本"即以百姓大众为本位,统治阶级不能忽视或剥 夺人民的利益而任意妄为;"民主"即人民自己为自己 做主,要争取自己的利益.民本与民主虽然有本质上 的不同,但维护百姓民众的利益,重视民生的价值立 场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接近近代"民 主","民权"的"民本"思想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 哲学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其次,传统的民本,人本 思想已经具有民主思想的征候,而顾炎武的"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几乎就是呼之欲出的民主思想.这些 丰富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重 要思想文化基础,值得充分关注.再者,传统文化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接相通也表现在人本,民本思想与 民主思想隐含了相同的革命精神与反抗精神,这从波 澜壮阔的历次农民起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可略 见一斑.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与 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连通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 宗教神学的历史发展对宗教神学的本质和根源给予 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指出,宗教变迁的 真正的最终的根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 生产力这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决定了人们在自己生活 的社会关系中发生了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关系,即与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 济结构,也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 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 社会利益集团,并形成了为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的 政治上层建筑以及与这种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思 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就是社会意识形 态之一,它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 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依靠对超越的 精神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 种社会意识形式.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 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 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 量的形式. 人本思想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 色.?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神本主义而 言的.西周以后人本主义始终处于中国文化的主导 地位.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这在儒家学 说中显得特别突出,孔子不语乱力怪神而致力于仁就 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的萌生.东汉思想家仲长统在 《全后汉文》中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 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祥又何取 焉?……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所取于人事 者,谓治乱之实也……以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 末,不其然与?"这种"人道为本,天道为末"的论述精 辟地概括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髓.在人和精神的关 系问题上,荀子强调"形具神生",即先有物质,后有精 神.王充则认为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好似烛与火,没有 蜡烛,火也就熄灭了,即精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 在,世上没有超然万物的神灵.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 《神灭论》中提出"形质神用"说,认为"形"是一切精神 活动的基础和主体,精神则是形体的一种属性和作 用.范缜之后,柳宗元,张载等思想家都坚持了对有 神论的批判,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的"旧新文化" 的发展宇宙观更放射出夺目的唯物主义的光彩.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重人轻神的无神论传统,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文化接 纳作用. 另外,中国的底层反抗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 阶级斗争学说精神相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观与 唯物史观在底层的斗争精神上是直接接通的;唯物史 观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论证与 中国农民的传统革命精神,意旨相通;中国传统惩恶 扬善的侠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对统治阶级 的革命斗争也是相通的.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在不同 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 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它们之所 以会有很高的相容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它总结和 吸取了人类(至少是欧洲)的智慧,作为马克思主义体 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想具有普遍 的价值.二是由于两者所力图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是 共同的:都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而在 对共同问题的回答里总有某些相似之处.三是由于 人类生存方式的普遍同一性,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 的共同问题,决定了在一定的,可比的历史条件下人 类思想必然会超越时代和民族的局限,具有普遍共同 性.四是因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虽然因地域,民族 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哲学 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都 是对以自然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反映,因而中 国哲学和欧洲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五是由于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都关注人的现实的生活世 界,这就使得两者的相似相通之处,比之其他现代西 方文化更为具体,更为明显.六是在西方,近代资本 主义文化是对前资本主义文化的否定,而马克思主义 则以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为己任,代表了后资本主 义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于前资本主义文化表 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仿佛是对前资本主义 文化的复归,因而马克思主义与前近代文化无疑具有 相似性,中国传统文化显然属于前近代文化,所以它 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相似之处o[43 除了以上所说的文化相容性之外,马克思主义与 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也是 广泛的,不过其中最值得中华传统文化借鉴的就是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自我批判精神.正因为马克思 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强的互补性,又有很高的文 化相容度和宽广且良好的文化接榫口,所以在上个世 纪初期马克思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的西方文化思想流 派并进而在中国确立其指导思想的地位.经过近百 年的中,西,马融会以后,中华新文化已经有了鲜明的 现代特征,但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以人权,民主,科学 为核心价值观的永续发展的过程,而文化的发展又是 一 个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且存在 43 涨落效应,因此,应当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 收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人权精神, 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现代 构建.马克思主义如何进一步在文化上融入中国人 民的生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是两个彼此相关又共同关乎中华民族现代精神家园 建构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 主义之间的文化相容性与文化相容度,必将能够更具 效率地达成上述两个目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当 今世界社会的文化背景是民主,科学与人权,因此除 了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作有机的结合外, 也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 文化的接榫口,扩大中华新文化与民主文化,科学文 化,人权文化的相容度.唯其如此,中华文化才可能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国力一起复兴,从而为中华 民族提供一个现代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J].马克思主 义与现实,2008,(4). [2]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学术月刊,2003,(11). [3]孙勇胜.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青 海社会科学,2002,(1). E43陈卫平.变革?融合?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与传统文化_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 [责任编辑王华生韩顺友] TheAnalysisabouttheInterfaceofMarxismand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 LANWen—hua (PhilosophyDepartmento'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W"han430079,Hubei.China) Abstract:Despitethe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Marxis m,theyarestillstrongly complementarytoeachotherwithhighercompatibility.Theanalysisabouttheinterfaceandd egreeofculturalcompatibilityof ChinesecultureandMarxismwillbebeneficialtOmakefirmtheconfidenceofMarxisminCh inWsandwillalsobeconducivetO theChinesenationtoconstructthemodernspiritualhomes.ItshouldbeundertheguidanceofMarxismexpanseofthe interfaceanddegreeofculturalcompatibilityofChinesecultureanddemocraticculture,cultureofscience,cultureofhuman rightsthatwecanprovideamodernspiritualhomefortheChinesenation. Keywords:Chineseculture;Marxism;culturalcompatibility;degreeofculturalcompatibility;culturalinterface 44
/
本文档为【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